1920属猴年龄查询表,女属虎男属鼠
1920属猴年龄查询表
孙安徽怀宁孙氏宗谱[22卷,首末各1卷]存18册(缺卷1,3-4,14,16,19)[522页]
孙安徽怀宁孙氏宗谱[22卷,首末各1卷]存18册(缺卷1,3-4,14,16,19),1948[14
孙安徽怀宁官庄孙氏宗谱存1册(卷2),1866[140页]
孙安徽怀宁官庄孙氏宗谱存3册(卷3,11,卷末),186-[396页]
孙安徽怀宁官庄孙氏族谱[13卷]存2册(卷1-2),1795[174页]
孙安徽蒙城(孙氏)祖谱2页,1984[1页]
孙安徽潜山孙氏族谱[38卷,首3卷,末2卷]存29册(共缺15卷)[5344页]
孙安徽寿县孙氏支谱[10卷](复本1)10册(817页),1911[817页]
孙安徽寿县孙氏支谱[10卷](复本2)10册[940页]
孙安徽寿县孙氏支谱[6卷]6册(551页),1893[551页]
孙安徽宿县(孙氏)祖谱2页,1984[1页]
孙安徽太平宣池富春孙氏宗谱[10卷]10册[798页]
孙安徽桐城孙氏宗谱15册(1477页),1903[1478页]
孙安徽黟县古筑孙氏家谱[4卷]6册[497页]
孙福建安溪狮渊孙氏宗谱[8卷]存1册(卷1),2001[192页]
孙福建福安闽东孙氏志[不分卷]1册(222页),2007[222页]
孙福建福鼎闽东孙氏志[不分卷]1册(222页),2007[222页]
孙福建福清柳塘孙氏族谱[不分卷]1册(155页),2007[155页]
孙福建古田闽东孙氏志[不分卷]1册(222页),2007[222页]
孙福建晋江塔江乐安孙氏公谱[10卷]存1册(上册),2008[400页]
孙福建屏南闽东孙氏志[不分卷]1册(222页),2007[222页]
孙福建寿宁闽东孙氏志[不分卷]1册(222页),2007[222页]
孙福建厦门柳塘孙氏族谱[不分卷]1册(155页),2007[155页]
孙福建闽东孙氏志[不分卷]1册(222页),2007[222页]
孙福建永泰孙氏族谱9页,1981[6页]
孙福建周宁闽东孙氏志[不分卷]1册(222页),2007[222页]
孙广东潮阳增补榕冈孙氏世系图谱[6卷]1册(565页),2002[314页]
孙广东海丰增补榕冈孙氏世系图谱[6卷]1册(565页),2002[314页]
孙广东惠来增补榕冈孙氏世系图谱[6卷]1册(565页),2002[314页]
孙广东揭阳增补榕冈孙氏世系图谱[6卷]1册(565页),2002[314页]
孙广东陆丰增补榕冈孙氏世系图谱[6卷]1册(565页),2002[314页]
孙广东梅县孙氏族谱9页,1981[6页]
孙广东(孙氏)国父世与学养1册(118页),1972[119页]
孙广东(孙氏)国父家世源流考1册(46页),1947[47页]
孙广东(孙氏)国父家世源流考1册(57页),1943[55页]
孙广东孙氏族谱[6卷,首1卷]4册(479页),1938[479页]
孙广东忠埧孙氏族谱节钞及有关文件1册(120页),1941[83页]
孙广东沙边孙氏族谱[4卷]4册(365页),1938[366页]
孙广东不详上袁田孙氏族谱1册(48页),1976[50页]
孙广东不详孙氏族谱(忠埧)1册(57页),1933[60页]
孙广东不详富春龙门孙氏宗谱38册[4231页]
孙河北宁晋宁晋孙氏族谱[4卷]8册(515页),1907[516页]
孙河北原武孙氏族谱1册(200页),2022[200页]
孙河北玉田孙氏家谱稿(复本1)4册(233页),1926[233页]
孙河北玉田孙氏家谱稿4册(241页),1926[241页]
孙河北枣强山东淄川村孙氏家谱1册(740页),2001[738页]
孙河南固始狮渊孙氏宗谱[8卷]存1册(卷1),2001[192页]
孙河南济源孙氏族谱1册(61页),2022[61页]
孙河南洛阳洛阳谷水孙氏族谱(乐安世家)[7章]1册(230页),1995[129页]
孙河南密县孙氏家谱(映雪堂)1册(95页),1993[84页]
孙河南睢县睢州孙都堂孙氏族谱[2卷]2册(493页),2012[493页]
孙河南中牟孙氏族谱1册(200页),2022[200页]
孙湖北崇阳孙氏宗谱[30卷首1卷]存8册(缺多卷)[908页]
孙湖北鄂城孙氏宗谱[各房分谱,首7卷]80册[8787页]
孙湖北黄冈孙氏三修族谱[12卷](谷诒堂)12册(611页)[611页]
孙湖北黄冈孙氏宗谱[各房分谱,首7卷]80册[8753页]
孙湖北黄冈孙氏族谱[12卷]12册[4994页]
孙湖北罗田孙氏宗谱[各房分谱,首7卷]80册[8780页]
孙湖北麻城孙氏宗谱[6卷](金声堂)6册(395页)[395页]
孙湖北麻城孙氏宗谱[8卷]8册(513页)[513页]
孙湖北蕲春孙氏宗谱[系图4卷,世传22卷,首2卷]存24册(缺系图卷2,4,世传卷16,18)[24
孙湖北浠水孙氏三修族谱[12卷](谷诒堂)12册(611页)[611页]
孙湖南长沙孙氏支谱[4卷]4册(377页),1949[378页]
孙湖南长沙孙氏支谱[8卷]8册(702页),1948[703页]
孙湖南沣县孙氏族谱(乐安堂)[22卷]存2册(卷1-3),1842[166页]
孙湖南沣县孙氏族谱(乐安堂)[40卷]存3册(卷1-5),1931[304页]
孙湖南宁乡孙氏支谱[4卷]4册(377页),1949[378页]
孙湖南宁乡孙氏族谱[10卷]存4册(卷1,5,7,9),1922[417页]
孙湖南宁乡孙氏续修支谱存3册(卷中下,卷9),1912[270页]
孙湖南祁阳孙氏续修宗谱1册(285页),2003[149页]
孙湖南祁阳孙氏续修支谱存3册(卷中下,卷9),1912[270页]
孙湖南湘乡孙氏四修族谱1册(100页),1937[100页]
孙湖南湘乡孙氏续修支谱存3册(卷中下,卷9),1912[270页]
孙湖南新化孙氏三修通谱存6册(缺卷2-11),不详[595页]
孙湖南益阳益阳腊湖孙氏六修族谱[36卷,首6卷](复本1)41册[3335页]
孙湖南益阳益阳腊湖孙氏六修族谱[36卷,首6卷](复本2)41册[4941页]
孙江苏常熟孙氏宗谱10册(528页),1889[529页]
孙江苏常熟孙氏宗谱[10卷首1卷](映雪堂)10册(1590页)[1590页]
孙江苏常熟孙氏宗谱[20卷]20册(961页),1889[961页]
孙江苏丹阳前观孙氏宗谱[8卷]8册(677页),1901[678页]
孙江苏丹阳孙氏宗谱[6卷]6册[439页]
孙江苏丹阳云阳孙氏宗谱[12卷]14册(1314页),1929[1314页]
孙江苏丰县古丰孙氏族谱[4卷]存3册(缺卷1),2007[410页]
孙江苏丰县古丰孙氏族谱存1册(缺卷5),1963[80页]
孙江苏江都孙氏家谱[14卷]14册[1407页]
孙江苏江阴沙洲孙氏宗谱[16卷]16册(1015页),1889[1016页]
孙江苏江阴沙洲孙氏宗谱[18卷]存18册(缺卷4)[1550页]
孙江苏南通孙氏宗谱图咏[7卷]1册(417页),1929[420页]
孙江苏南通新安迁通孙氏家乘[12卷,首1卷]12册(1303页),1927[1304页]
孙江苏武进孙第桥礼嘉桥孙氏宗谱[上下集]2册(845页),2000[846页]
孙江苏武进孙第桥礼嘉桥孙氏宗谱存13册[1401页]
孙江苏武进毘陵孙氏家乘[16卷]20册[1812页]
孙江苏武进毘陵孙氏家乘存19册(卷2-9,11-12)[1721页]
孙江苏无锡孙氏宗谱10册(528页),1889[529页]
孙江苏无锡孙氏宗谱[10卷首1卷](映雪堂)10册(1590页)[1458页]
孙江苏无锡孙氏宗谱[12卷]12册(936页),1930[936页]
孙江苏无锡孙氏宗谱[20卷]20册(961页),1889[961页]
孙江苏锡山孙氏宗谱[10卷首1卷](映雪堂)10册(1590页)[1590页]
孙江苏宜兴荆西孙氏宗谱[13卷,末1卷]12册(414页),1926[415页]
孙江苏宜兴荆西孙氏宗谱[13卷,末1卷]12册(461页),1926[462页]
孙江苏镇江孙氏族谱[4卷]4册(183页),1811[184页]
孙江苏镇江润州孙氏族谱[4卷]4册(261页),1797[262页]
孙江苏镇江润州孙氏重修族谱[6卷]6册(462页),1905[463页]
孙江西抚州双溪孙氏三修宗谱[5卷首1卷]存3册(缺卷首,3-5),1923[371页]
孙江西乐安乐安孙氏大成谱[3卷]3册(946页),2011[946页]
孙江西上饶双溪孙氏三修宗谱[5卷首1卷]存3册(缺卷首,3-5),1923[371页]
孙江西婺源泓塘乐安孙氏支谱[4卷首末各1卷]存1册(卷首),1887[166页]
孙江西婺源湖溪乐安孙氏宗谱[8卷]8册[836页]
孙江西不详中华孙氏通谱乐安孙氏卷1册(430页),2011[430页]
孙江西不详孙氏宗谱[6卷](金声堂)6册(395页)[395页]
孙江西不详孙氏宗谱[8卷]8册(513页)[513页]
孙山东博山般阳颜山孙氏谱族谱[8篇]1册(548页),2001[548页]
孙山东费县孙氏族谱5册(1816页)[1817页]
孙山东即墨孙氏宗谱2册(107页),1681[108页]
孙山东即墨孙氏谱书[不分卷]1册(34页),1894[34页]
孙山东莱芜封邱孙氏五修族谱[不分卷]存1册(卷1),2004[184页]
孙山东牟平(孙氏)族谱8页,1984[5页]
孙山东牟平[孙氏族谱]6页,1986[3页]
孙山东平度孙氏家乘[4卷]4册(322页),1849[323页]
孙山东青岛[孙氏家谱]2页,1984[1页]
孙山东曲阜岘阳孙氏族谱[18卷,首末各1卷]12册[1116页]
孙山东寿光乐安孙氏寿光北城西孙氏宗谱[不分卷]1册(203页),2007[203页]
孙山东烟台[孙氏家谱]1册(10页),1984[7页]
孙山东烟台[孙氏家谱]1册(12页),1984[6页]
孙山东沂水封邱孙氏五修族谱[不分卷]存1册(卷1),2004[184页]
孙山东章丘般阳孙氏家谱(四支一册)1册(1266页),2004[643页]
孙山东沾化沾化孙氏族谱[上下卷]1册(436页),2009[434页]
孙山东淄博般阳颜山孙氏谱族谱[8篇]1册(548页),2001[548页]
孙山东淄川孙氏族谱1册(271页),1997[272页]
孙山东淄川山东淄川村孙氏家谱1册(740页),2001[738页]
孙山东淄川般阳孙氏家谱(四支一册)1册(1266页),2004[643页]
孙四川会东乐安堂会川孙氏族谱[不分卷]1册(312页),2007[175页]
孙四川会理乐安堂会川孙氏族谱[不分卷]1册(312页),2007[175页]
孙四川宁南乐安堂会川孙氏族谱[不分卷]1册(312页),2007[175页]
孙四川万县孙氏族谱[10卷]存4册(卷1,5,7,9),1922[417页]
孙高雄(孙氏)族谱3页,1982[3页]
孙高雄乐安孙氏迁台祖谱1册(24页),1985[13页]
孙高雄高雄大社孙氏系统图页2,不详[2页]
孙苗栗宁化孙氏族谱1册(48页),1984[26页]
孙孙氏家谱1册(36页),1977[20页]
孙宁化孙氏族谱1册(48页),1984[26页]
孙禾山孙氏族谱1册(56页),1761[39页]
孙台南麻豆镇孙氏族谱9页,1971[11页]
孙孙氏族谱9页,1981[6页]
孙云林孙氏族谱1册(16页),1985[10页]
孙彰化孙氏族谱1册(16页),1985[10页]
孙不详(孙氏)祖谱2页,1984[1页]
孙不详[孙氏家谱]1册(10页),1984[7页]
孙不详[孙氏家谱]2页,1984[1页]
孙不详不详乐安孙氏大成谱[3卷]3册(946页),2011[946页]
孙云南昆明乐安堂云南昆明市孙氏族谱[不分卷]1册(256页),2004[256页]
孙云南巧家乐安堂会川孙氏族谱[不分卷]1册(312页),2007[175页]
孙云南宣威乐安堂云南宣威孙氏族谱[不分卷]1册(319页),1997[319页]
孙浙江富阳富春龙门孙氏宗谱38册[4231页]
孙浙江浦江浦阳槁溪孙氏宗谱(十七修)[5卷]5册(1060页),2003[1050页]
孙浙江绍兴天乐孙氏宗谱[20卷]22册[2457页]
孙浙江绍兴会稽孙氏宗谱[24卷]14册[1809页]
孙浙江绍兴绍兴孙氏宗谱[25卷](复本1)16册(2168页)[2168页]
孙浙江绍兴绍兴孙氏宗谱[25卷](复本2)16册(2263页)[2263页]
孙浙江绍兴阳川孙氏宗谱[30卷]10册(634页),1830[634页]
孙浙江绍兴阳川孙氏宗谱[30卷]10册(999页),1830[998页]
孙浙江吴兴孙氏先德传[1卷]1册(16页),清代[17页]
孙浙江萧山萧山孙氏宗谱[10卷]10册[1131页]
孙浙江萧山萧山孙氏宗谱[4卷]7册(660页),1924[661页]
孙浙江萧山萧山湘湖孙氏宗谱[24卷](复本1)存2册(四房行传),1928[215页]
孙浙江萧山萧山湘湖孙氏宗谱[24卷](复本2)存22册[2458页]
孙浙江永康(胡氏卢氏马氏孙氏王氏)古山志2册(984页),1997[985页]
孙浙江余姚姚江孙氏世乘[2卷]6册(216页),1807[217页]
孙浙江余姚姚江孙氏世乘存1册,1808[107页]
孙浙江余姚孙氏宗谱[6卷,首1卷]7册(643页),1854[644页]
孙浙江余姚洋溪孙氏宗谱[10卷,首1卷]9册(925页),1940[926页]
孙浙江余姚余姚孙氏宗谱[20卷]8册(580页),1919[581页]
孙浙江诸暨孙氏宗谱[3卷]存2册(缺卷1),2008[786页]
孙浙江诸暨诸暨渔橹孙氏宗谱[3卷]3册(1220页),2008[428页]
孙不详不详中国孙氏世系源流[不分卷]1册(863页),1999[861页]
孙不详不详孙氏宗谱世系源流[不分卷]1册(431页),1996[429页]
孙不详不详赤石岗孙氏家谱绵延表1页,不详[3页]
孙不详不详阳川孙氏宗谱[18卷]12册(896页),1791[897页]
王浙江永康(胡氏卢氏马氏孙氏王氏)古山志2册(984页),1997[985页]
张河北玉田孙氏家谱稿(复本2)4册(234页),1926[234页]
桕村孙氏家乘[124页]
甬北孙氏宗谱[345页]
蛟川淸水桥孙氏宗谱[532页]
鄞东韩岭孙氏宗谱[465页]
四明章溪孙氏宗谱[871页]
鄞县北渡孙氏宗谱[1445页]
港口孙氏宗谱[147页]
萧王孙氏宗谱[1153页]
孙氏宗谱清孙朝珍纂修木活字本崇明崇明孙氏33页
华溪孙氏家乘 不详木活字本永康永康孙氏96页
古虞孙氏宗谱清孙朝土等纂修木活字本上虞忠烈堂175页
翠峰孙氏宗谱 不详木活字本绍兴永萃堂181页
钱塘孙氏宗谱 不详木活字本义乌义乌孙氏193页
石孙氏宗谱清孙最良等纂修木活字本暨阳暨阳孙氏197页
暨阳平溪孙氏宗谱 不详木活字本暨阳敦睦堂218页
阳川孙氏宗谱 不详刻本绍兴绍兴孙氏313页
鄞邑甬北乐安孙氏宗谱孙馨蓥纂修木活字本鄞县裕彦堂463页
孙氏族谱清孙振矪等纂修木活字本巴陵乐安堂538页
屏山孙氏宗谱 不详木活字本会稽敦伦堂566页
暨阳孙氏宗谱清孙一贯纂修木活字本暨阳彝叙堂573页
屏峰山孙氏宗谱清孙华泰等纂修木活字本会稽敦伦堂774页
阳川孙氏宗谱清孙循诚增修据清道光10年1830本铅印绍兴敦彝堂1249页
阳川孙氏宗谱清孙循诚增修木活字本绍兴敦彝堂1290页
孙氏续修族谱清孙诗宝等纂修木活字本辰州文献堂1343页
洋溪孙氏家乘清孙嘉善重修木活字本馀姚永思堂1461页
阳川孙氏宗谱清孙俊渭续修刻本绍兴绍兴孙氏1532页
翠峰孙氏宗谱清孙立瘅等纂修木活字本绍兴永萃堂1631页
石孙氏宗谱清孙望初等纂修木活字本暨阳暨阳孙氏1645页
斜河孙氏宗谱孙春荣主修木活字本江阴世德堂1702页
斜河孙氏宗谱清孙双喜主修木活字本江阴世德堂1729页
馀姚兰风孙氏宗谱孙子荣主修木活字本馀姚叙堂2113页
暨阳石孙氏宗谱清孙荣光等纂修木活字本暨阳暨阳孙氏2223页
华溪孙氏家乘清孙成章等纂修木活字本永康永康孙氏3163页
暨阳石孙氏宗谱孙吉人等纂修木活字本暨阳暨阳孙氏3163页
会稽孙氏宗谱清孙镜清总纂木活字本会稽垂裕堂3490页
金华中柔孙氏重修宗谱 不详木活字本金华金华孙氏3938页
绍兴孙氏宗谱孙臔声主修木活字本绍兴垂裕堂4285页
孙氏家乘:不分卷:[上海](清)孙廷鐆纂修版本:清雍正元年(1723) 稿本居地:上海
定海孙谦堂孙氏宗谱_ 十二卷,首一卷孙璧山纂修21年(1932) 木活字本
孙氏万代世系表不分卷不分卷()孙炳奎九年(1920)浙江杭州
菱湖孙氏续支谱(清)孙鸣鹤等纂光绪29年[1903]浙江吴兴
孙氏家乘不分卷不分卷孙锦光绪间山西代州
孙氏族谱六卷首一卷六卷首一卷(清)孙松龄清宣统元年(1909)山西小兴州侨居河北蠡县
孙氏宗谱图咏七卷七卷()孙汇沣(1929)江苏南通
解梁孙氏族谱八卷首一卷八卷首一卷()孙殿枫二十五年(1936)山西解梁
玉田县孙家□孙氏家谱不分卷不分卷()孙焕仑十五年(1926)河北玉田
开沙孙氏宗谱四卷四卷(清)孙家琪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江苏镇江
楚沩孙氏四修支谱四卷孙益悉纂修38年[1949]湖北黄冈
孙氏宗谱四卷四卷()孙汉槎等二年(1913)江苏毗陵
孙氏家乘六卷六卷()孙振麟二(1939)浙江平湖
阳川孙氏宗谱三十卷三十卷(清)孙循诚十六年(1927)浙江绍兴
孙氏族谱孙鸿等纂修8年[1919]山东济宁
韶山孙氏谱记十一卷十一卷(清)孙廷瑞等纂光绪二十三年(1897)湖南湘潭
孙氏支谱八卷孙乃禧等纂37年[1948]湖南长沙
孙氏宗谱四卷首二卷四卷首二卷()孙远骐九年(1920)安徽太湖
前观孙氏宗谱六卷六卷(清)孙长福等清光绪三年(1877)江苏丹阳
句曲丁庄孙氏原修宗谱十卷十卷()孙清源等十一年(1922)江苏句容
黄墅桥孙氏家乘六卷六卷(清)孙裕松等清同治八年(1869)江苏毗陵
孙氏族谱五卷孙远阶主光绪33年[1907]湖南靖州
苍基孙氏家谱三十二卷三十二卷()孙荫十一年(1922)安徽桐城
孙氏宗谱十二卷十二卷()薛景渲十九年(1930)安徽休宁
荆西孙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孙锁麟十五年(1926)江苏宜兴
乐安孙氏宗谱十卷十卷()孙贻谋等(1929)福建浦城
余姚兰风孙氏宗谱二十卷二十卷()孙子荣等二十一年(1932)浙江余姚
孙氏族谱十一卷孙氏修间[1912-1949]湖南常德
义乌孙氏宗谱十卷十卷(清)孙耀宗等清宣统三年(1911)浙江义乌
葛巷孙氏宗谱十六卷十六卷()孙十一年(1922)江苏毗陵
竹园孙氏宗谱十六卷十六卷()孙氏合族十年(1921)江苏毗陵
古筑孙氏家谱四卷四卷(清)孙氏嘉庆十七年(1812)安徽黟县
孙氏三修支谱十二卷孙裕衡等修23年(1934)
孙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十二卷首一卷()孙汇澧等十六年(1927)江苏南通
严庄孙氏宗谱二十四卷二十四卷()孙志儒等三十年(1941)江苏阳羡
绍兴孙氏宗谱二十五卷二十五卷()孙秉彝十三年(1924)浙江绍兴
孙氏六修族谱二十三卷卷末一卷孙锺等辑纂25年(1936)湖南长沙
孙氏宗谱二十八卷二十八卷()孙毓芝三年(1914)江苏溧阳
益阳腊湖孙氏六修族谱三十六卷卷首五卷孙颜翼等修37年[1948]湖南益阳
新安孙氏宗谱五卷清孙毓华纂修抄本清
浙江余姚洋溪孙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孙宝林监版信息
孙氏世乘清孙兆熙等纂修刻本馀姚馀姚孙氏
孙氏家乘 不详木活字本出版地不详
以上就是与1920属猴年龄查询表相关内容,是关于江苏女的分享。看完女属虎男属鼠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国各地孙氏字辈已收集逾 70 支
广东、 某支字辈:云尔伯仲,文崇元宏。国思正承,君恩显荣。克修先业,振淑名望,奕叶济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又重新续了三十二字):忠勤孝恭,敦厚仁慈。守高曾训,宝若彝。积荫丰隆,衍诸洪丕。履安泰定,贞寿恒颐。
广西:1、孙氏广西南宁邕宁中和那贵村支族排班顺序自北宋湖南江西安抚使、北宋副枢密使、虎卫将军先祖孙沔排起为:肖、祖、籍、鲁、乐、安--兴、铭、挥、悦、城、朝能、积、志、世、永、克--若、文、成、朝、振、宗--基、广、家、兴、德、茂--才、超、学、博、行、端
福建部分:1、福建惠安孙氏的,自本宗族第19世编录编排的字辈分是; 侯伯子男永世显 易书诗礼传家长文谟武烈成嘉会 尊祖敬宗启泰元
2、晋江塔头孙氏自廿世起字辈为:士、嘉、肇、奕、钟、英、毓、秀、丕、振(晋)、文、明。
3、南塘孙氏二十一世字辈为: 平、清、端、文、真、正、希、和、懋、隆、福、宜、楚、国、彦、遵、起、云、德、温、赞
4、青阳昭穆原为: “宣、祥、致、裕、则、南、孟、靖、光、宝、尾、忠、茂、世、代、万、年、远”。 “远”宇辈为二十二世,亦即乐安孙氏七十五世新编字行为“振、邦、威、武、汉、华、兴、耿、维、新”
6、福建安溪孙氏:玉殿傅金榜君赐占鳌头英雄兼百辈随我步赢洲文士右维承正继志修德待时诗礼立名丕振家声
7、福建仙游字辈:天王明德承祖武。
湖南:
1、湘乡孙氏字辈:先汉芢漍正,自廷邵雯光,安邦定才学,积善有余芳,孝义多时启,诗书兆吉昌,承宗宜重本,立志在能刚,代际青和会,名传万载祥。
2、湖南邵阳字辈:斗应文重子,志景天才桥,太国家福祷,远享世(昌)忠,中孝传先杰,裕后落英雄(谐音)
3、湖南应炎公房(湖南石脚迁四川石柱,民国期间整理):邦应政梦,世均原永,万祖朝廷,宗继承嗣,可光显昌
4、湖南添信公房(湖南邵阳迁四川屏山、永川,民国期间整理):邦添行应荣,志永万仲伏,朝廷继世谋,可光显时昌
5、湖南邵阳孙字辈:国正大光显,忠孝传先泽。诗书裕后昆,发祥疑继厚。衍庆尤倍圆,盛教仃麟记。人生重本根,宪章隆典礼。熏夜晋乾坤。
6、湖南信佑公房(后居江西,民国期间整理):邦信申梦义,文才原万兴,太添应宗守,国正大光显湖南新班次(民国期间整理):忠孝传先泽,诗书裕后贤,家规垂训远,明德卜重宣。
7、湖南益阳孙氏字辈:应仲玉原景,延松承继立。文崇明国璧,武耀大邦翼。
续派语:孝友传家政,诗书启俊良。显扬逢盛世,动业振朝纲。
湖北:
1、湖北乐安孙氏字辈:宗敦一本传家法,学从师友邦其昌。光明存心行方正,贤嗣定应万世长。遵札乐道根基固,先哲德泽力弘扬。才华卓著时为用,信义仁廉树纲常。
2、湖北武汉某支字辈是: 万代长为人之师,华国文章开锦润(待续)
3、湖北江汉平原孙氏(冕公裔)明嘉靖以前无字派,多以金木水火土等字偏旁,取五行相生之义。嘉靖后从湖北第九世起立字派如下:
明元大士 汝嗣世业 科启锡光 祥开家国 江东泽长 淇澳颂德 金玉作声 清映书堂 文明兴振相继贤良 显承模烈 万年杨芳 (汉川县韩家集字派)
明元大士 汝嗣世业 衍庆锡光 传人代有 华国文章 大河源远 金玉声扬 卓立忠信 永敦伦常克承先志 以正纪纲 (天门等地字派)
明元大士 汝嗣世业 科启锡光 文雅见天伦 儒为席上珍 诗书敦夙好 惟德自成邻 (民国三十一年各县新立字派)
4、本人祖父从湖北汉川到武汉,本支大约在清乾隆年间始,于嘉庆23年订谱,字辈是:大振家国 才成庭扬 绍宗明训 鸿儒焕章 忠信立本礼教为纲 从先起佑 延祚发祥
江西:
1、我们那我所知的辈号是,颜春孺迪承,永佑思光太,万世其昌隆,含宏益章美,明位定荣封,我是含辈,有记载我们是属於乐安堂的! 江西唐末孙利因平镇黄巢做乱而后定居江西宁都而繁衍的,包括福建和广东的孙氏后裔均是其子孙 (江西孙勇提供)
2、江西靖安义门孙氏字辈:必学志方宏,启传责协前。宗功其懋勉,世德自长绵。各睦高同气,光辉粉厚贤。克佳宜有才,萌卜桂兰莲。
3、原籍江西省赣州府石城县人士--朱洪武22年前迁居太原,后迁居德州卫字谱是在-延-汝-根-然绍-德-宏-传-世守-善-庆-道-昌耀-宗-永-清-显贤-智-万-古-扬
河南:
1、河南商丘:孙氏字辈:懿没之好,本淤至性,家学渊源,惟师孔孟----------道冠春秋百世钦从,万民乐业,皊延永庆
2、河南邓州刘集人。我们孙姓1936年续排辈数,碑文记载二十辈:“占清兴荣耀 光华照万邦 彦达绵昌领 万民保富康”。(孙中供稿)
浙江:
1、浙江孙氏字辈:会际升平日,修绪衍新编,支图与翰典,光照启后贤
江苏:
1、江苏 江南淮安府阜宁县人字十民人氏 乐安堂 孙氏家谱 字辈:耀顺怀玉 秀以殿常 玖翠文继永必万宝 兴步德兆 来元廷学 。
2、江苏阜宁县羊寨镇、响水县大通口及楚州区苏嘴镇,其第四子的后代自三世(即恺公之孙)起,辈分依次是:吾、甫、生、公、必、嘉、年、志、恒、士、寿(福)、扬(光)、成(升)、令(庆)、杰(第四子一系已传至第十七丗)
安徽:1、安徽淮北的孙氏族谱为:光明正大(太),存忠厚欣(心),(孝)攸仁义行,道运荣昌,(永)继长生。有些字混音了,不一定准确。
2、 安徽巢湖恩荣堂 字辈是“大邦荣必,世良仁德,宏恩善守,扬名详夕”( 有同音待考 )
北京:1、北京某支:先十六代: 天、爵、甫、文、中、雨、启、元、边、廷、南、学、桂、芳、芯、芝;后十六代:培、永、广、增、ZHAO、延、佩、嘉、超、序、庆、洪、绵、怀、兴、祥;下十六代:吉、金、玉、顺 举、事 、明、仁、志、国、众、杨、传、权、胜、旺。
河北:1、河北故城西里屯孙氏字辈:玉树传宝贵,金池德世长。普天通大道,万国来朝阳。一本永兴业,百年龙宗光。忠公子耀显,家法振华堂。
2、河北沧州孙氏字辈:书铭华锦,兰茂增馨,嘉祥永荫,世育俊英。
3、河北宁晋赵村分支(明初永乐四年从山西太原郡榆次县移民河北):宁晋孙氏第十九世后的字辈是:树德持家久,立志继世长。
山东:1、山东某支:延光应守,万世永昌,文盛德茂,承基耀(倍)隆
2、山东潍坊某支孙氏字辈:元 中 衍 业 希 垂
3、山东济宁( 某堂 )孙氏字辈 : ----朋 殿 洪友 启 兴 家 俊 秀 生
4、孙膑第51代又序20班字辈:祖汶良孚环循凉本孝映景希哲万信天挺志余作文革后又续编班辈40字;学明维广化清玉栖体同,敬爱迁先可永善自有庆,继进心 存厚光宗忠孝长,守法研身久传家雨兴享
5、山东烟台孙氏:清重守祺,文伦秉玉,万世永昌,文盛德茂 ,承基备隆,培芝植兰 ,庭秀留芳,忠孝余庆 ,绍绪益良。
6、山东某支:正大光明 兴龙百世 宗传相承 丕振家长 安帮富国 仁义尊先
7、山东 临沂 费县; 自三十一世起:令德维纯佑 祥(钦)运(赐)纪(念)振(显) 长(扬) 四十一世:同福临不江 宣远苏冀昌五十一世:宁河南广浙 台桂陕云障 武安孙氏从27—50世行辈为:洪(处)、殿、宝、远、令、德、维、纯、佑、钦、赐、念、显、扬。同福临不江宣远苏冀昌 宁河南广浙 台桂陕云障(孙伟晓提供)
8、般阳(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旧称)孙氏家谱四支一册行辈用字,十世前行辈用字较乱,从十一世敬遵前谱,般阳孙氏行辈用字如下: 11允 12聿 13洵 14爰 15覃 16惟 17凝 18即 19肈 20启 21丰 22宁23崇 24振 25方 26成 27令 28绪 29延 30绍 31代 32遇 33文 34明 35诗 36书 37礼 38义 39仁 40德 41昌 42宏
贵州:1、贵州兴义地区(兴义、兴仁、普安、贞丰、安龙、晴隆等)字辈:“杰起应吉祥 世仰退贤必 有朝子洪在 绍成思远庆 正大发荣光 宗兴开文运 兰桂启腾方 崇明纯祖武 德后永繁昌”。
2、贵州铜仁孙氏字辈:正慕军远,永万祖朝廷,宗继承仕可,光显昌大云,忠孝传先泽,诗书玉厚坤,发扬芝有道,益欲禄洪恩。
3、贵州遵义县某支:遐明单芝永,国单正祖清
后来续字辈):子守宗枝绍绪良,新维作德事有光,朝廷法政思承启,百世乐安逢吉昌。
4、贵州遵义孙氏字辈:国在朝金万,文正世荣华。
后自续的有,群英福寿长,永久耀乾坤。
5、贵州六盘水: 文 玉 洪 启 发顺 明 礼 义 昌 丹 桂 春 常 秀 详 龙 有 益华 仁 德 宗 嗣 旺 孝 贤 永 承 芳
我是贵州省水城县的,入黔始祖孙正龙由湖南省辰溪县来到贵州平远(织金)县,生二子,长荣次华,荣公子孙失去联系,华公生仕达仕奎,仕达清朝初期来到水城县蟠龙乡塘上定居,现字辈是:正荣仕嘉维,学如登高显。朝厚玉光明,德应宗长远。
7、贵州省大方县的排行是:赫应风国本绍草,时逢文运庆元良,继起宗支崇显章
四川:
1、四川某支字辈:家正光文玉,四维廷前显,祖之德行长,万代永绵远。
2、四川泸州字辈:公友仕文思,节纪承洪玉,正大光明学,孝中进义长,成才登富贵,万世永隆昌。
3、四川涪陵班次(民国期间整理):国大世系文,尚益永家定,朝廷源本重,孝友敬添仁,继述光明德,绥和万代春。
4、四川涪陵班次(1996年续):诗书承先泽,礼仪启后坤,满堂呈祥瑞,宝贵寿显荣。
5、四川涪陵朝拱公班次(民国期间整理):朝世大单文,思毓宗芳定,才廷明本重,孝友敬添人,继承光辉德,荣和万代春。
6、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原南充县)李渡镇、吉安镇一带 乐安堂上郡 有家谱照片 字辈:嘉正光文玉,士为廷前显,祖之德行长,万代永绵远
7、乐安堂 四川孙氏大竹起源 :洪武四年(1371年),乐安堂孙世显公(孙万)填川(,其被迫从湖北麻城孝感孙家塆来大竹高滩地区定居繁衍)。如今辈分参考:康熙十三年(1764年)议20辈碧庭拥国正 汝应世光朝 尚德文兴瑞 永享太天长运必昌。
同治四年年(1865年)再议20辈 :克家开贤俊 显忠启秀良 大业承宗泽 麟凤兆吉祥
8、重庆涪陵孙氏字派:政梦仕军源,永万祖朝廷,宗继承嗣可,光选昌大云。(与铜仁、秀山字辈大致相同)
9重庆孙氏字辈:正茂显臣学,允世祖朝廷,宗继元自可,当选昌大云。
10、重庆孙氏字辈:国大世系文,尚益永家定,朝廷源本重,孝友敬添仁,继述光明德,绥和万代春。
11、我是重庆市铜梁县的孙姓(我的祖上是从贵州搬来的。当时叫:黔西平越湄潭县孙家渡。好像是清朝道光年间,搬到铜梁县盐井堡坎上屋基)。我的字辈是:联、儒、正、嘉、永、遐、麟、凤、瑞、显、光、辉。
12、四川盐亭孙氏,据传为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磨子山迁入 泰源宗绪昌,秀泽育贤良,定国安邦选,荣华富贵长。
黑龙江:1、黑龙江双城市正白旗头屯孙氏:文、玉、恒、明、万、恩、龙、庆、永、祥、鸿、功、连、世、显、卫、业、振、家、昌。
2、赤峰孙氏的字辈谱是:汉国文铭(宝)晓,舜泽永吉昌,鸿运承正远,靖偑绍鹏良。
未分清地区
1、某支孙氏字辈:志再添子贵,景朝必有应,世大正开彰,乾坤日月长,淇卫发祥远,吉安启绪昌,传经宗孔训,学礼振隆乡。
2 、某支孙氏字辈:继臣宗开世,万代志兴隆,国正会家绪,辰元黄保同。
3、某支孙氏字辈:中正绍义士,孝子启贤新,宣扬慈德恕,光运大吉庭。
4、某支孙氏字辈:克衍为基业,有思惟中甲,百代承恩久,厚德载福长。
5、某支孙氏字辈:安宁国太,应汝元居,文才汉子,义孝宗祖,维忠从庆,世显荣昌,再天福寿,必定仁兴。
6、_某支孙氏字辈:大永宏茂,元亨利贞,兴隆吉庆,昭远振武,承先启后,世代克昌,平治修齐,子嗣长守。
7、邦添行应世,汝景志仲文,廷启大承光,显耀宗祖方
8、某支孙氏字辈:克培鸿绪,谟烈维新,懋昭乃德,祖述功恒。
9、某支孙氏字辈:长新万金龙,正大光明德,和平忠厚心
10、某支孙氏字辈:良绍连荣,文运全才,德明嘉祥,开世泽光,大耀先绪。
其他参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701/11/1975147_36242218shtml
一、姓氏源流
冉(Rǎn)姓源出有三:
1、出自高辛氏,是帝告之后,帝告为炎帝部落首领,其下由八个部落组成,其中有冉姓。世代姓冉。
2、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以邑名为氏。据《姓氏寻源》记载,文王第十子季戴,武王封之于[冉阝](Nuó 音挪,在今湖北省荆门县一带)邑,称[冉阝]季戴,以有令名于天下而辅佐成王。其后世子孙以封邑名“冉阝”为姓,后去邑旁为冉姓。
3、出自楚国叔山氏,以父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大夫叔山冉,其后代形成两支,一支仍以父姓为叔山氏,一支以父名为姓,称冉氏,形成冉姓一支。
◆得姓始祖:季载。据《姓氏寻源》记载,周文王的儿子季载被封于[冉阝Nuó]邑,他的子孙后代以地名去邑旁为氏,称为冉氏。而《元和姓纂》则记载说,冉氏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叔山冉的后代。我国公认的冉氏家族的始祖,就是周文王的第十位王子冉季载。根据史书的记载,武王驾崩,年幼的成王继位,辅政周公就把弟弟季载举为司空,同心协力辅佐年幼的侄子,冉季载的贤名传遍天下。冉氏于周朝初年得姓以后,主要活动于琅琊一带,即现在的山东省境内。春秋时代就有许多姓冉的人出于鲁国。望族居于武陵郡,就是现在的湖南省溆浦县南。故季载是冉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冉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冉姓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个儿子名叫季载,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的哥哥周武王打败纣王,建立西周以后分封天下各路诸侯,将他封在[冉阝]邑(亦做冉,在今湖北省荆门县一带),称为冉季载。冉季载的后代就以封地名[冉阝]去邑旁作为姓氏,称为冉氏,世代相传,是今天冉姓的最早起源。春秋时候楚国有个人叫叔山冉,在朝廷里面做官,家族很昌盛,他的后代中有的以叔山为姓氏,有的以他的名冉字为姓氏,这是今天冉姓的又一起源。
三、历史名人
冉 求:中国儒学者,即冉有,字子有,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少于孔子29岁,列孔门政事科。因为冉求做了季孙氏的家臣,帮助季孙氏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所以孔子对他极其不满,称为:“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又说“求也艺,於从政乎何有!”声称冉求不再是他的学生,要他的学生“鸣鼓而攻之”。唐开元年间封“徐侯”,宋又封“彭城公”,后又改称“徐公”。
冉 雍:中国儒学者,孔子弟子。字仲弓,春秋鲁人,列于孔门德行科。父为贱人,但雍极有德行,孔子称为“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孔子极称雍曰:“雍也可使南面。”唐开元年间封“薛侯”,宋隔又封“下邳公”,后又改称“薛公”。
冉 耕:字伯牛。春秋莫鲁国人,孔子弟子。唐开元年间封“郓侯”,宋追封为“东平公”,后又改称“郓公”。
冉 孺:孔子弟子。姓冉,名孺,字子鲁,春秋末鲁国人。少孔子50岁。唐开元年间封“纪伯”,宋又封“临沂侯”。
冉 季:孔子弟子。姓冉,名季,字子产,春秋末鲁国人。唐开元年间封“东平伯”,宋又封“诸城侯”。
冉 闵:字永曾,东晋十六国晋朝将军,魏国(公元350-352年)的建立者。他父亲冉瞻就是当时有名的将军,勇猛善战,冲锋在前。冉闵除继承父亲勇猛的武艺外,还善用计策,智勇双全,曾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季龙败于昌黎,闵军独全。及败梁犊后,威名弥振。永和六年(350年)自立为王,改元永兴,国号魏,史称“冉魏”。在位两年多,为慕容恪所擒,诛死。
冉 泽:四川省江北县(现重庆市江北区)人,1912年出生。父亲是贫苦农民,他7岁开始打猪草、喂猪 、拾柴、挖树根、采野菜。8岁父亲到重庆一家小饭店当烧火工,冉泽和母亲也到了重庆,他白天拾破烂,晚上跟父亲学做篾制品。 13岁时,他在中共办的一间贫民夜校读了两年书。后来冉泽在一家鞋店当学徒,因不堪师傅的欺辱,离开了鞋店。他向亲戚借了些钱,当上了走乡串镇的货郎。1933年,他在卖货的路上,遇到红9军和四川军阀打仗,他扔下货物,和红军战士一起冲进敌阵,凭一根扁担,缴获了一支步枪,参加了红军,在红9军27师81团3营当战士。冉泽历任排长、中队长、营长、团长、作战科长、军分区参谋长。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围攻长春时,他是东野独立9师的参谋长,作为我方代表之一,两次和长春守敌代表谈判,终于兵不刃血。他后来担任42军155师参谋长 。建国后,冉泽任广西军区后勤部长,他曾到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班学习,1954年毕业后,担任41军副军长、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冉泽1964年晋为少将。获叁级八一勋章、叁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冉季载:周文王第十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弟季载于冉。因他有驯行,周公就举他为周司空,辅佐周成王,有令名于天下。
冉觐祖:字永光,清朝中牟人,康熙举人,是清初著名作家,尤对理学有深刻研究。在主持嵩阳书院期间,讲解他自己所作的《为学大指》以及《天理主敬图》,学者云集。后以进士授检讨,归主请见书院,卒年82岁。著有《五经四书评说》、《诗文杂著》等20余种。
此外,冉姓名人还有:春秋时代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就有冉姓弟子,像冉求、冉季、冉耕、冉雍等人。除孔子弟子之外。清代有经学家冉永光……等,都是出类拔粹的。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武陵郡:汉高帝置,治所义陵,在今湖南省溆浦县南。
魏 郡:汉高帝置,治所邺县,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琅琊郡:秦始皇置,相当于今天山东省东南部谙城、临沂、胶南一带。
2、堂号
南面堂:孔子弟子冉雍,气量宽宏,沉默重厚,孔子夸他有人君风度,“可使南面”。
迎圣堂:孔子弟子冉求,性谦逊,多才多艺,知兵,任左统帅,大败齐师,将流亡在外14年的孔子迎回鲁国。
============================================================
冉姓宗祠通用对联
〖冉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帝喾;
望出武陵。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冉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勤学好问;
多艺博闻。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冉孺,字子鲁,孔子弟子,少孔子50岁,以勤学好问闻名。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冉求,字子有,孔子弟子,居政事科。孔子曾说他:“冉求多才多艺,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后做大夫季氏的家宰。
谠篪奏响;
恶画图形。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宋代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俱有文才,朝廷屡次征召,都不愿做官。后来,余玠任四川安抚使,筑招贤馆以礼贤下士,兄弟二人前往拜谒,被任为郎官,为余玠所信任、依赖。“篪”(Chí 音池),古管乐器名,用竹子制成,单管横吹,用于雅乐。
-----------------------------------------------------------------
〖冉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圣门五贤士;
蜀郡两郎官。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冉雍、冉孺、冉耕、冉季、冉求,都是孔子弟子(见上题头《三、历史名人》介绍)。下联典指宋代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事典(见上一联联释)。
鸣琴答空谷;
散步卧松林。
——清·冉正岳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诗人冉正岳《清溪纳凉》诗集句联。冉正岳,四川酉阳人。
-----------------------------------------------------------------
〖冉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通毅谋深,威望弥振;
政通人和,颂声懋奕。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游击将军冉闵,字永曾,善谋策,通力绝人。历位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屡立战功,威声弥振。宿将莫不惮之。下联典指宋代内江令冉虚中,取前令善政次第举行之。政通人和,颂声懋奕。
尔公尔侯,济济圣门高弟;
允文允武,彬彬贤馆异才。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有冉雍等圣五贤。皆孔子的得意门生。下联典指宋代播州才人冉琎、冉璞兄弟二人,俱有文武才,辟召不起。余玠安抚四川,筑招贤馆以礼士,琎兄弟闻之,谒玠,为画筑城钓鱼山之策,后果赖之。
拜将封侯,父子韬略齐备;
献策不仕,兄弟文武双全。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都督冉瞻,骁猛多力,历官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其子冉闵,位游击将军,见注1。下联典指宋代播州才人冉琎、冉璞兄弟二人事典。
============================================================
附录一:冉氏家规
尊祖敬宗,和家睦族,毋致因利害义,有伤风化。
祠宇整修,春秋祭祀,毋致失期废弛,有违祖训。
各宗坟墓,山林界止,毋致缺祀失管,有被占据。
读书尚礼,交财尚义,毋致骄慢啬吝,有玷家声。
富勿自骄,贫勿自贱,毋致恃富疾病,有失大礼。
婚姻择配,朋友择交,毋致贪慕富豪,有辱宗亲。
周穷恤匮,济物利人,毋致悭吝不为,有乖礼体。
珍玩厅巧,丧家斧斤,毋致贪爱蓄藏,有遗后患。
冠婚讲礼,称家有无,毋致袭俗浮奢,有乖家礼。
房舍如式,服饰从俭,毋致僭侈繁华,有于例禁。
凡我族,如有不肖子孙玷辱祖宗,必须公同告庙出族,以全清白家风。然系万不得已之事,须郑重,慎经率。各 开后:
大不孝者,出。如骂詈父母、夺产、养之类 大不悌者,出。如骂伯叔、殴辱兄嫂、凌虐弟侄之类为盗贼者,出。 为奴仆者,出。 为优伶者,出。 为皂录者,出。妻女*乱不制者,出。 盗卖祭产者,出。 盗卖荫树坟石者,出。
以上十有犯者,族长传单通知合族会集,告于祖庙,吊齐各谱,削去名字,祠墓不得与祭。但须确有实据,众论佥同,方准出族。如其传影响,总宜容隐。所谓罪疑惟轻,以存厚道。凡有过失,另当酌其轻重,以示罚。
-----------------------------------------------------------------
附录二:冉氏族规十条
以下十条,不过仅举大略。教家之道,千条万绪,非言语文字能罄述。然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为父兄者不可不知,欲求好子孙,末有不自贤父兄培植而来者也。教子之方,莫要于读书。必能读书乃能明理,能明理始能成器,始能保家,至进取成名。登科、发甲,固视乎命运。然超琼所识科甲中人,其家三世读书而发始达者,十居八九;若先世目不识丁,而其身崛起田间,至登甲、乙榜者,百中仅一二焉。俗语所以胡“书读三世发“之言也。兹所定族规十条,皆幼时闻于吾祖、吾父,所以教吾兄弟者之言。即族祖南村公、族叔宇喧公平日所以教族人者,亦末尝不同。故纂而存之,刊之于谱,愿与族之子弟,世世共遵守之。或有遗漏及应添立规条,异日重重刻时,固可增入。
奉祖先、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和乡邻、教子弟、戒习染、奖名节、慎婚嫁、急赋税
-----------------------------------------------------------------
附录三:冉氏族禁六条
以下六条,仅就其大者言之,皆断断不可有之事。又如族中妇女,不幸夫故孀居,自宜以守节为贵。然此非可强自他人,惟既经改醮,即非本族之妇,古人所谓“出则与庙绝者”也。虽有子孙,谱中必削其名氏。续修之日,概不许刊入。其余亦概以族禁为准。至于乱宗一事,关系尤重。查《例》载:“无子者,许令同宗昭穆相当之侄承继先尽同父周亲,次及大功、小功、缌麻。如俱无,许择立远房为嗣。”又有“于昭穆相当亲族内,择贤择爱,听从其便”之例。是立嗣,总以同宗为准。其乞养异姓义子,以乱宗族者,有“杖六十、其子归宗”之律。吾族二百余年以来,尚末闻有此弊端,自当永远为法。如有螟蛉乞养、出自异姓者,虽不能绝其往来,而其名及所后子孙,则概不入谱。嗣后修谱时,务当严守勿易。倘徇情迁就,即属不肖子孙,必遭祖宗阴殛。慎之,志之。
禁当差
皂、快、壮各班,门子、禁、卒、捕投、仟作、皆统名之曰“隶”,例不准考,本族子孙不得充当。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为匪
盗必干诛,窃亦罹罪,诱拐等事,均犯科条,辱宗甚大。族中子孙,不得有犯。违者,预行逐出,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入会
哥老、添弟等名,及江湖放飘、结盟、拈香,皆匪徒所为,显干法纪。族中子孙,不得听其引诱,致罹重咎。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从教
白莲、闻香、灯花等名目,屡奉严禁,皆系妖言,近年尤实繁有徒。或传自远方,或起自内地,总之不可学习、信从。族中子孙,惟宜守孔孟之规,勿为邪说所诱。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出家
释老之宗,流传虽久,而为僧、为道,则已弃父母,何论祖宗。族中子孙,不得甘于削发、易服。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自贱
优伶等诸乐户、生、旦、净、丑、末,均系下流,而娼妓更无论矣。族中子孙,宜世保清白,不得自甘下贱。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冉氏家族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本来应该被重重描上一笔的家族——冉氏家族却由于诸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几将被历史淹没了,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作为冉氏后人不仅对此感到悲哀,也更被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压得几乎喘不出气来,不是拿自己曾经辉煌的先祖们在人们面前炫耀借此沾光,也不是为了编造一段子虚乌有的家族史为自己贴金,我仅想在此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多年来家族史研究方面所获取的点滴知识让大家有所了解。
冉氏家族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在春秋战国时代,冉氏先祖在儒学方面的贡献。其二,中国历史上最豪勇最杰出的英雄--北魏皇帝冉闵,在汉民族最黑暗的历史时期--东晋末年,汉族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对汉民族的延续作出的历史贡献。虽然第二个贡献最大,但是由于冉闵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汉民族被一些凶悍的少数民族残杀到无法生存(包括江南东晋统治区),人员大幅度减少,几乎过半,北方和中原地区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人沦为奴隶,土地被掠夺,家园被毁的情况下,采取了极端的手段--民族韧杀政策,让整个最强悍的中原地区势力最强大的胡羯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使得他在中国历史上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原因是他先随父亲被后赵的石勒俘虏暂获生存积蓄力量有违中华民族正史上虚伪的节烈宣教,又被那些虚荣的历史学家以不迎合所谓的汉民族固有的宽容性列入另类;还因为他出生低微,又是敢于背叛最高统治者的代表人物,以后的中国历史上那些忘本的统治阶层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愚民政策对他不仅不加褒扬,还对他采取丑化和弱化影响的手段,以至于在中国历史上少了他应有的几页,仅仅作了一些简单介绍,关于这些,我计划将来搜集够充分的资料,专门写一本书详细介绍,在这里,先介绍第一个方面。
冉氏家族
如果上溯冉氏起源,据说源自周文王十子,从姬姓,传十七代,封为曹叔(负责治理今山东菏泽地区的行政长官,有待考证),封地在冉,自此取冉为姓。
春秋末年,冉氏父子兄弟十多人师从孔子,最著名的五人,他们分别是冉耕(字伯牛、长门祖)、冉雍(字仲弓、二门祖)、冉求(字子有、三门祖)、冉孺(字子孺、冉求之长子)、冉季(字子产,冉雍次子,笔者二世祖),另外还有冉孟(一说冉猛、冉雍长子)、冉烈等,他们为儒家学说的创立和儒家学派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相当的贡献,自此,与孔氏家族和儒家学派结缘。在过去,人们根据儒家典籍和有关历史记载,将儒家学派的先人这样描述:最高层次:孔子;第二层次:四圣,颜曾思孟(其中,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孟子是子思的学生);第三层次:十二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冉仲弓、宰我、子贡、冉子有、季路、子游、子夏、曾参、子张,十二哲包括四圣中二圣,其实是孔子学生中最出色的,他们是儒家诸多典籍编写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在过去文庙中列孔子左右。第三层次:二十四贤,也就是比较著名的儒家弟子,对儒家学说和儒家学派的发展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分别被后世统治者追封过先贤某子的,比如子孺和子产被封为先贤冉子。这些人多被后世统治者追封为侯,比如,子孺被唐代追封为临沂侯,明代追封为公爵。他们位列十二哲之后,居文庙东西庑。第五层次:有名者七十二人,其实近百人,分别在典籍中或历史资料中提到名字的,其中包括四配和十二哲,冉氏家族中有冉耕、冉雍、冉求、冉猛、冉烈等五人。所以,冉氏家族的祖庙中多有这样的对联:一门五子从圣,十哲三贤列科。
冉氏族谱跟孔氏族谱一样,是至今保留最为完好的族谱之一,每一代男性后裔全部入谱,除了少数因战乱迁徙或者因灾避难无法取得联系的之外,没有任何的间隔和遗漏,辈分一点不乱,并且明确规定冉姓后裔决不允许通婚,包括冉姓子孙因出继他人而改姓的都有详细记载。据我们的家的家谱记载,我们是二门冉雍的后代,因有典籍中写有这样一句:子曰:雍者,简也。所以,我们的堂号叫“敬简堂”,一方面表示我们这些后世子孙要崇尚节约,也表示我们是二门冉雍的后代。据记载我们的六十五世(到我为七十五世,到现在已有八十三世人出生)之前多为儒生(从教)和从政,也算是儒学传家吧。
因与孔氏家族和儒家学派的源缘,冉姓各堂长门多次随孔孟曾颜几大家族被统治册封,到清代为世袭五经博士、翰林学士,至今我们河南夏邑一支还保留有皇帝封赠的杏黄旗一面,出视该旗可以免征皇粮和不拉兵车、不出徭役,据说在解放前还可以用呢,就是那些强梁好汉见了我们的旗子也不敢下手,在民国初期,我们这一带土匪横行,到现在流传着其他姓氏“借旗”之说。我们二门冉姓跟山东曲阜孔家和山东邹城孟家一样,我们有我们的冉府、冉林、冉庙,在山东菏泽西南十五华里有仲公庙,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山东菏泽城郊有冉府遗迹,毁坏时间较早;山东定陶(属荷泽地区)有冉林,多次遭战火和人祸破坏,文革中被挖掘,现在比较荒凉,保护不好。
冉氏后人在全国任何一个省份都有,其中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天津、四川最多,长门冉伯牛后裔多南迁,四川冉姓为巴南八大姓之一,人口众多;二门冉仲弓之后多在山东、河南、安徽、河北;三门冉子有后裔多在山东、河北、天津、山西等地方最多;不过,由于太多原因,冉姓各堂子孙散居全国各地很多,也有很多已经说不清自己的堂号和世系,最近一个多世纪,海外冉姓后裔也不少。
冉姓子孙为了保持姓氏的纯正,冉姓所用任何杂役仆人一律不象其他姓氏一样随冉姓,所以,冉姓不象其他姓氏一样有太多的杂支。在历史上,冉姓曾遭两次重创,其一,由于冉姓后裔多为儒生,曾遭到秦始皇的大肆迫害;其二,冉闵所帅部队多为家乡子弟兵,而且在那个时代姓氏的号召力相当重要,冉姓子弟参军太多,失败后自然遭到杀戮过多。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冉氏后裔总人数不是太多,近一百万人。
冉氏家族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但是,元明以后没有多少人因在政治和学术上有一定成就而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可是,不甘寂寞勇于进取的冉姓子孙们在努力着奋进着。
冉氏家族和孔氏家族
同为败落贵族后裔,同是鲁国人,为冉氏父子跟孔子历史性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冉伯牛和冉仲弓应该跟孔子年龄几乎同龄,学术上的差别让他们走进孔子学生的行列,两人性情敦厚谦逊,虚心好学,修为高,所以,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他们两人比较被看重,所以在十二哲排位也很可前,众多文献典籍的记载中,孔子很少把他们当学生看,对他们的一些学术见解很尊重。冉子有稍小一些,在众多弟子中间学术造诣很高,这是历史记载中认定了的,而且,孔子让他主持政事科(孔子把学术分为四科),足见孔子对他的器重。子孺和子产作为三兄弟的后辈,自然比孔子小许多,但是,由于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品行,他们也成为孔子弟子中的佼佼者,至于他们的交往,我略举一些事例如下:
典籍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斯人而有斯疾耶?斯人而有斯疾也!(看重)
典籍载:子曰:雍者,简也。(褒扬)冉姓二门称为“敬简堂”。
典籍载:孔子把学术分为四科,冉子有主政事科,政事问答子有最佳。(曲阜孔子精华苑有载)
典籍载:颜子可以举一反十,子孺可以举一反三,樊迟只能举三反一,由于子孺天资聪慧,又爱好睡觉,就出现了一个故事: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孺子不可教也。
曲阜孔庙孔子一生活动简介石碑栽:子产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博学多闻,品德高尚,威信相当高,人们很尊重他,虽然他是孔子的学生,孔子很尊重他,由于他三十多岁就死了,孔子很悲伤,亲自撰文和主持仪式祭奠他,并且伤心和痛苦很长时间。
论语和其他典籍中,冉氏父子五人的名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之一。
冉氏先人的妻子姓氏中,曾、颜、孟、孔出现频率相当高。
在清朝乾隆皇帝赐予孔姓三十辈辈分之后,曾、颜、孟、冉也先后被同样赐予相同的辈分(希言公彦承,宏文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凡祥,令德惟纯佑,钦绍念显扬),只是同样的辈分这几姓要低于孔姓的辈分,几家被同样赏赐世袭五经博士、翰林学士。
各地文庙的塑像中的十二哲塑像中冉耕(字伯牛、长门祖)、冉雍(字仲弓、二门祖、笔者正祖)、冉求(字子有、三门祖)和二十四贤塑像中子孺、子产的存在。
冉姓祖庙上的对联大多为:一门五子从圣,十哲三贤列科。
……
可以这样说,冉氏家族和孔氏家族在孔子那个时代关系相当密切,否则,他们不会父子十多人师从孔子,并且在众多著述中多次提到他们的名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冉氏家族也因为世代业儒和从政跟孔氏家族和儒家学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一辱俱辱,一荣俱荣,冉氏家族也以有这些联系而感到自豪。可是,不知道当今的文献中很少提及两个家族的关系,包括我曾经去曲阜拜谒三孔的时候,孔氏后人居然对此一无所知,甚至在孔子七十七代孙女孔德懋女士的孔氏家族介绍文章中,整整一本书提到了四圣却没有提及冉氏家族一个字,孔子精华苑中的介绍中仅仅提到了冉求,跟孔氏家族有牵连的名人介绍中一些历史上不太知名没有多少建树的曾颜孟家族中人都有所介绍,却没有冉氏家族一人,当时,我沉默了,或许由于冉氏家族的败落,或许由于孔氏家族的院墙越来越高阻隔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当我游完三孔,隔着大成殿的窗户向里翘望三位祖先的塑像时,我着实有了一种羞辱感,难道冉氏家族自豪了七十多代人的东西仅仅是自我安慰的默默自语,难道冉氏家族因为没有值得荣耀的祖先而自攀高门?多年来的圣洁感没有了,原来圣人门前也是讲究势利的,没有“势”和“利”是什么都不必讲的,可是,我又没有什么办法把那些典籍中带有我祖先名字和我们姓氏的文字抠掉,也无法把自己的祖宗从大成殿和各地的文庙中请回家里去,我内疚自己让祖先们在那里受屈辱却无能为力,只好在背后悄悄告诉冉姓后裔们:清醒一点吧,别再抱着圣人的大腿不放了,该大家奋发了。
第一部分总谱
住址 上辈名 子排行 本辈名 配偶 子女及备注
毕公高 姬周华之后封于庞乡,即在始平(今陕西西安兴平县,晋曰始平),今兴平有始平原其地原籍浙江省绍兴余姚县,北宋时自浙江迁麻城,在今湖北黄州府所考元朝时,由湖北迁任果城副府,解祖启遂落业城西西罗垭,庞性坟山犹存,共启 其后挨考
升荣
庞家营 普 祯 兄弟三人因元末兵变由烦太平里庆府城西西罗垭移民避难普公领井坠碗卜居庞家营启显二公入籍东乡县太平里后改为太平县,今为万源市
太平里 二房 启 祯
太平里 三房 显 祯
一世系
显祯
二世系
显祯 子 九达
三世系
九达 子 赞元 落业堡子坪杉木岭飚子口
四世系
赞元 子 庞鳌 龙氏 洪化元年迁(城口)庙坝河赛金山老屋基(葬衫木 )生子二长正规,二正基
地址 五世系
庙坝河 庞鳌 长 庞正规 张氏 生子二 长成,次庆(无传)
庙坝河 庞鳌 次 庞正基 蔡氏 生子二 长纯(焚),次辰(夫妇俱葬庙坝木瓜河)
六世系
单名
正规 子 庞成 王氏 崇政,崇元(无传)崇学(夫妇俱葬鹅项颈)
七世系
崇字辈
庞成 子 崇学 袁氏
八世系
崇学 长 庞郁 杜氏
崇学 次 庞全 何氏
九世系
庞郁 长 成宗 柏杨氏 子四 升(过与庆宗译嗣)轩,昌,璋
庞郁 次 庆宗 子五 早,旦,昴,昊,9俱正立成宗长子升为继)
庞全 子 应宗 何氏 子一 熙
十世系
单名
成宗 长 庞轩 子一 文韶
成宗 次 庞昌 源氏 子二 文涛,文济(原住安徽,后住长沙府知府迁葬修山领
三 庞璋 子二 文焕(原住长沙府知府,后升微州知州文提(字怀安)
庆宗 子 庞升 子二 文佩,文俸
庆宗 子 庞熙 子一 文英
十一世系
文字辈
庞轩 子 文韶 子一 任
庞昌 长 文清 方氏 子一 显(禀生)
庞昌 次 文济 陈氏 子七 尊(原住陕西巡阳县知县,迁葬修山领)化(痒生)洽(痒生未续)贞(痒升,未续)仰(痒生,未续)(痒生未续)道(痒生原住惠州府教谕,后任湖广长沙府知府,迁任灰州府知府)以上七人之后有一淳字削去(原本住)
庞璋 长 文焕 陈袁氏 子四 江(止)河,举,玄(未续)
庞璋 次 文提 袁氏 子一 明
庞升 长 文佩 子一 栋
庞生 次 文俸 子一 树(止)
庞熙 子 文英 子二 绪,光平(号腾武)
十二世系
单名
文韶 子 庞任 子一 世举(字福蛟)
文清 子 庞显 子一 世达
文济 次 庞化 子二 世凤(字三元),世甲(止)
文济 五 庞尊 黎氏 子二 世龙,世都(二人随母移居达州地名火风山
文焕 二 庞河 子一 世龙(号福蛟)
文焕 三 庞举 田氏 子三 世盖(去文就武钦命陕西兴安总戎)
文捷 子 庞明 陈氏 子一 世思(字及元)
文佩 子 庞栋 子一 世林(字隶元)
文英 长 庞绪 子二 世连(字仲元)世达(止)
文英 次 庞辉 子一 世敏(号仰元)
十三世系
世字辈
庞任 子 世举 子一 学秀
庞显 子 世远 袁氏 子一 学锡(葬停坝河桃树湾)
庞化 长 世凤 薛适 子一 学彦
火风山 庞尊 长 世龙 罗氏 子一 学昆(未续)
火风山 庞尊 次 世都 付氏 子二 学源,学泗(未续)
庞河 子 世龙 扬氏 子一 学质(止)
庞举 子 世盖 李袁氏 子二 学纯,学煌
庞明 子
1920属猴年龄查询表,女属虎男属鼠
本文2023-10-26 19:21: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