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进士旷敏本简介,著有《南岳志》 《衡州府志》等作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1收藏

清朝进士旷敏本简介,著有《南岳志》 《衡州府志》等作,第1张

人物生平

旷敏本(Kuang Minben)童年随父就读,17岁即离家远游。雍正元年(1723)中秀才,翌年被举贡进京入国子监深造,旋被考选充任景山内廷教习。刚莅任即奔父丧,服满后仍出任各方幕僚。雍正七年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选庶吉士。不久,因病告归。筑室南岳舜洞下,署曰“岣嵝精舍”。乾隆十九年,被聘为岳麓书院山长,任职约三年,又遇母丧,遂离职还乡守制(习称丁内艰)。在此期间,曾应聘兼任《清泉县志》总纂,并出任石鼓书院山长。因学问精湛,出类拔萃,倍受时人称颂,士子争以出其门下为幸。工古文诗辞,日以著书为事,著述等身,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世称岣嵝先生。

(据《湖湘文化名人衡阳辞典》,甘建华主编,尔雅文化出品)

南岳衡山楹联

(具体文字以后再录入,编者)

岳麓书院作品

现存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书院讲堂内有一楹联为旷敏本先生所作: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 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悬于讲堂)

[撰书者]

旷敏本(1699一1782) 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受聘为岳麓书院山长,并撰书此联。原件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1983年由颜家龙补书重刻。

颜家龙(1928-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旷氏南岳族谱评价

《旷氏南岳房十修通谱》对其评价如下:

敏本公

公讳敏本,字鲁之,号岣嵝,乾隆丙辰科进士,为我族清代五进士之第二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因“病”假归以养母,不复出仕。后一直埋头讲学、著书,以终辄志。其实公处清朝鼎盛之时,本可干一番事业,之所以不复出仕者,并非它故,实与船山先生同志耳。新修《南岳志》有传。

1997年秋版《旷氏南岳房十修通谱》卷一,新牒 旷氏之光 四四页。

《四修谱·序》中敏本公自称八十有五,以上年龄应有误。

清朝刘墉刘罗锅有家谱的,永字和子字辈是刘墉的第3代,其他别的地方也有他的后代。刘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扩展资料

刘墉的故居在驴市胡同(今礼士胡同)西头129号,现已部分成为私人住房,单从外观上看还保留着当年的豪华气派。其街南墙上曾有一横石,上刻“刘石庵先生故居”。石庵是刘墉的号,但这块横石现已不存在。

据清朝末年震钧所著《天咫偶闻》记述:“刘文清公故地在驴市胡同西头,南北皆是。”即刘家府邸位于礼士胡同西边最头处,占地面积比较大,南北院落均是。而根据清朝礼亲王昭梿所著《啸亭杂录》记述,清朝原规定内城为八旗辖区,汉官住在外城。

但皇帝会特批一些受宠信的官员在内城居住,并赏赐宅院,称为“赐第”。刘统勋、刘墉父子的住宅就是典型“赐第”。 

参考资料:-刘墉

楼主说的可能是《玉牒》,即皇帝的家谱,清代玉牒的内容很难见到,清朝皇室玉牒重达115公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2600多册玉牒,详细记录了清朝历代所修的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堪称无价之宝。

现将玉牒的介绍附上。

清 代 玉 牒

皇族的族谱称作玉牒。清代玉牒,即清代皇族的族谱。

中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传于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二千六百余册,辽宁省档案馆也保存大体相同的一份。这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以及人口学,谱牒学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纂修族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修族谱,始终是豪门望族维护其族权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以正名分、别远近,并作为承袭爵产的依据。而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更将纂修玉牒视为关系王朝政权统治的一件要事。每逢修玉牒之年分,即设立专门机构—— “玉牒馆”,并由皇帝钦派大员充任总裁,专司其事。

清代玉牒的纂修及其规则

顺治十二年议准,玉牒每十年纂修一次。但实际情况是,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因计算方法不同,将上届纂修之年计算在内,所以每次纂修递减一年,实际只隔九年,乾隆朝才改为不计算上届纂修年分。还有两次例外情况:一是乾隆七年重修后,应十七年再修,但事隔五年,即乾隆十二年又提前重修一次。再一次是清朝被推翻后,溥仪小朝廷于一九二一年最后修了一次玉牒。从顺治十八年初次纂修玉牒开始,有清一代,共修玉牒二十八次。

每次修玉牒,要用红笔在上次玉牒末尾添加上新生者,在修上次玉牒后死亡者,要用墨笔将红名改为黑色,即史书上所言 “存者朱书,殁者墨书。”从现存玉牒内容分析,后期所修玉牒较比前期内容要多些;两次玉牒纂修时间相距愈近,其内容差别就愈小。例如以光绪、宣统年间所修各次玉牒相对照,除每次在末尾增加几个新名和个别红名改黑外,内容基本一致。

玉牒修成后,要举行隆重的恭贮仪式。顺治十三年题准,将玉牒缮写三部,皇史窚、宗人府、礼部各藏一份。乾隆二十五年改为缮写西部,分别存于皇史窚和盛京。送贮之前,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于宗人府搭设彩亭,用黄盖龙旗仪仗,乐部奏乐;玉牒馆总裁率纂修官员,俱穿朝服,恭奉玉牒,行三跪九叩礼,满汉文武官员于午门外跪迎;皇帝阅毕,内监捧出,再由王公于太和门外金水桥跪送,彩亭由东华门出,护送至皇史窚。玉牒送贮盛京,除了送行时仍用隆重礼节外,还要求所经地方,设彩棚奉安;出山海关后,盛京将军派官员率满洲兵丁护送,地方文武官员,俱穿朝服出郭跪迎跪送,至崇政殿陈设后,再送往敬典阁恭贮。

清代玉牒的纂修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并充分反映了封建的纲常伦理,它表现在皇族命名、排列顺序及编修方法等多方面。

顺治九年规定:宗室觉罗所生子女,由各旗首领、族长亲加查询之后,于每年正月初十日前造册报送宗人府,分别载入宗室黄册和觉罗红册。后因皇族人口剧增,乾隆二十九年又改定:宗室觉罗所生子女,每三月一次,一年共分四次,查明造册报府,再由府详查注册。凡生子不报,以有作无;或本无子嗣,捏名抱养,以无作有,不但本家要被治罪,连负责官员和族长也要承担罪责。

在封建社会,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在宗室玉牒中,以带系为统;按照辈分为序,每一辈首列皇帝,自近支推及远支。皇帝之名,必须避讳,玉牒中凡出现皇帝名字之处,必用小块黄绫盖住,以表敬重。多数情况只写皇帝年号或庙号,而不直书皇帝名字。

清初满族刚入关时,尚保留其固有淳俗,命名不排字辈。康熙朝开始,排字辈命名,皇子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皇孙第一字皆用“弘”字,第二字皆用“日”旁。以后乾隆又在弘字辈下,亲选“永、绵、奕、载”四字,依次命名。道光又在载字辈分下,亲选“溥、毓、恒、启”四字,咸丰又在启字辈分下,亲选“焘、闿、增、祺”四字。所以,清代从雍正始,其辈分用字顺序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但这些字,“只有近支宗室,才能依此命名,其支派稍远者,命名即不得依此行辈。”1 所谓近支远支,是依与皇帝关系之亲疏而定。近支指皇帝的直系本支,当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即皇侄,也算近支;其余宗室,皆为远支。当然,觉罗更在远支宗室以外,只能算做皇族中的沾亲带故者。嘉庆初年,因绵亿违反近支宗室命名规定,私用“金“字偏旁为长子取名“奕铭”,次子取名“奕镰”,遭嘉庆谴责:“自同疏远,是何居心?伊既以疏远自待,朕亦不以亲侄待伊,亲近差事,不便交伊管领。”除将“奕铭”、“奕镰”分别改名为“奕绘”、“奕演”外,还命绵亿退出乾清门;革去领侍卫内大臣、管围大臣职务,处分可谓相当严厉。为了避免近支宗室自行起名的混乱现象,嘉庆七年又特降谕:“朕之亲兄弟,其子孙俱朕命名。”2 这样,不仅诸皇子,连诸皇侄也都要恭候钦定赐名了。

近支宗室名字在满文的书写上,也要特殊。满文系拼音文字,不像汉文可用同音字区别尊卑,而只能从拼写方式上加以区别。近支宗室人名,满文可以单拼,远支宗室、觉罗直至普通满族人名,满文必须连拼。乾隆二十五年特为此事通谕八旗:“嗣后满洲字名字,俱行连写,如有复行单写者治罪,至宗室等名字,单写者多,然近派宗室名字,尚可单写,远派宗室,亦不可如此单写,此亦是分别尊卑之一道,著通行传谕。”3

还应指出,清统治者为了防止满族汉化,还在满族人命名上作了严格规定。满族人用汉字命名,不准用汉姓,名字只准用二字。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帝接见满保之子满吉善,当即训斥:“满保之子,竟以满为姓,照依汉人起名,是何道理。”并亲将满吉善之名,改为吉善。嘉庆帝有一次发现题本内有满族人名清永泰,和坤保,当即将和坤保之名改为和保,清永泰之名改为永泰。因此,查阅玉牒上人名,汉文名字均为二字。当然,满文名字译成汉字对音,则不受此限制,如明安达礼、托莫尔欢、多伦泰。不过满族人起汉名,只准用二字,而满族人命名又偏爱用“安、泰,福、永、全、保,和、富、贵,崇、厚、裕、禄、常,荣、龄、桂、祥”等表示吉祥之意的汉字,结果造成同名者甚多。康熙三十二年规定:“王以下闲散宗室以上,一有同名者,令卑者、幼者更改。”乾隆也曾感叹“今官员兵丁内与王公大臣同名者甚多,此皆该管大臣平素并不留心,一任属员兵丁等率意命名所致。”为此谕令各部、八旗、内务府查明,宗室觉罗旗员兵丁内,有与王公大臣同名者,俱著更改。尽管如此三令五申,但同名者仍时有所闻。嘉庆十一年,又发现昌吉县知县景安与湖南巡抚景安同名,立即谕令前者按满文语气改名。清末民初,满族语言习俗多已改变,相率改满姓为汉姓,如“瓜尔佳”氏改姓“关”,“富察,氏改姓“富”,“那拉”氏改姓“那”或“纳”,“扎思胡里”氏改姓“扎”。清王朝被推翻后,大部分清皇族也改了姓,一部分改姓“赵”,取百家姓第一姓;一部分改姓“金”,取“爱新觉罗”本义(“爱新”,满语意为“金”);“觉罗”,满语意为“国族”)。

清代玉牒的种类及其特点

从编修方法上看,清代玉牒分为直格玉牒和横格玉牒两大类,直格表示辈分、横格表示支系,记叙方法虽大不相同,但各有所长,互为补充。

直格玉牒每页画十六行竖格,一般一至二格记载一个人名项,反映同一辈宗室觉罗男女的详细情况,原则上每一辈修订一册,但也有几代合订的特厚玉牒。直格玉牒包括有宗室子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子孙直格玉牒)、觉罗子孙直格玉牒、宗室女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女孙直格玉牒)、觉罗女孙直格玉牒四种,其格式大同小异。前西种记载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胤字辈)、高宗(弘字辈)、仁宗(永字辈)、宜宗(绵字辈)、文宗(奕字辈)各代皇帝及同辈宗室觉罗子孙情况。穆宗与德宗是同辈人,所以都收在载字辈玉牒中,再加上溥字辈、毓字辈、恒字辈玉牒,共体现十三辈人名。记载内容包括姓名、封爵、授职、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妻妾姓氏及岳父姓名职衔等。皇子还记有封谥等情况。而有关皇帝的记载尤为详细,通常要占去二、三页,除上述各项外,还包括被立为皇太子年月、即位年月日,谥号庙号、生母姓氏及其徽号,以及后妃的晋封情况。但是,并非所有后妃都能载入玉牒内皇帝一栏中。道光十七年以前,后妃生有子女,才准载入玉牒;道光十七年改定,皇后无论有无子女,俱著载入玉牒,皇贵妃以下生有子女者载入,无子女者概不载入。这样,既体现尊卑有别,也符合“母以子贵”的传统观念。

男女不同册,宗室觉罗女子,单修宗室女孙直格玉牒和觉罗女孙直格玉牒,其内容记载也比子孙玉牒简略,只包括封号、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外祖父姓名职衔、成婚年月及夫婿姓名职衔。女子名字不准书于玉牒。玉牒中只能写某某第几女,以示区别;有封号者可将封号署于下面。

横格玉牒,其形式为每页画有十三行横格,每横格代表一个辈分,辈分最高者写于卷首第一横格,其子孙后裔依辈分递降。内容记载极为简略,只有姓名,职衔,封号。横格玉牒同样也包括宗室和觉罗两种,帝系和星源集庆可算做宗室横格玉牒的附类。

宗室横格玉牒记载了从显祖到文宗各代皇子的后裔情况(文宗以后的几代皇帝均无后嗣)。每一皇子为一支系,显祖、太祖每一皇子支系单修一册,太宗第十至第四子合修一册,第五至第十一子合修一册,世祖以下,便是每代皇帝所有皇子合修一册,但仍按长幼顺序,各成支系,不相混淆。宗室横格玉牒不记载皇帝本人情况,皇帝直系,单独编成帝系玉牒,自肇祖原皇帝起,至当朝皇帝,按照辈分为序,每代皇帝及其皇子为一页。 “星源集庆”实质上也是一种汉文宗室横格玉牒,但只记高宗以后各代皇帝的子女后裔情况,实际上只有四代,所以范围很窄,其装帧为经折式,也与一般玉牒装帧不同。

觉罗横格玉牒则记载了兴祖、景祖各子的后裔情况(不包括兴祖第四子景祖觉昌安和景祖第四子显祖塔克世),也是一子一册,单成支系,其版本格式均与宗室相同,只是封面及包装均为红色。

皇族女子不载入横格玉牒,只能载入按辈分编修的直格玉牒。

清代玉牒具有两大特点,在内容上,有宗室觉罗之分;在文字上,有满汉文之分。

清代皇族,奉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对其伯叔兄弟的旁支子孙,则称为“觉罗”。换言之,对兴祖、景祖的后代,称为“觉罗”。据玉牒序言内称:“兴祖、太祖、太宗时,未论世代远近。顺治时,以兴祖长子德世库,次子刘阐,三子索长阿、五子包朗阿、六子宝实,景祖长子礼敦巴图鲁、五子塔察篇古等子孙,因其世代相远,出宗室为觉罗。”4可知清代皇族,由顺治年间起,根据与开国皇帝清太祖关系之远近,而分为宗室和觉罗两大支系。宗室腰束金**带为标记,又称黄带子;觉罗腰束红带,又称红带子。而清代玉牒,同样也分为宗室玉牒和觉罗玉牒两大类,前者封面为**,后者封面为红色,以示区别远近。

清王朝本满洲贵族所创建。满族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统治疆域辽阔。清初局势复杂动荡,统治未稳,清廷对于汉官,不敢轻信,其前期重要文书,俱用满文书写,不准汉官参与。修玉牒也是如此,故顺治、康熙两朝所修玉牒,仅有满文。雍正元年,才批准增设汉主事二人,于进士内遴选,经皇帝引见后,补授职官。以后每年宗室觉罗子女开列送府时,即以满汉两种文字造入册籍。因此,清代玉牒,除少数前期者外,基本上都以满汉两种文字写成,其格式内容完全一致。

清代进士何向宸与刘墉同为乾隆十六年辛未科第二甲进士。

何向辰,名垣,字屏翰,号枫亭。孝岗镇何坊村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十月十二日;死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年润六月。终年52岁。

《何氏族谱》记载:何向辰的父亲名叫何中龙,字遂大,号利见,补邑庠生,生于康熙五年(1666年),死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孝友成性,勤俭治身。一经教子,三杰扬名。临川籍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李绂(fu)为此撰写过传记。娶黄峰岭王之纪之女王氏为妻。王氏过门不久因病去世。继续娶长林乐氏。乐氏生于康熙六年(1667年),秉性端严,通达书史,治家训子孟。死于乾隆十五年(1751年)。时任东乡儒学教谕的赖吉瑞手书“女中丈夫”四字置匾相赠。她和丈夫何中龙,生有三子一女。长子何图书,字廷龄,号东府。由鹰膳生,考入博学洪词。乾隆辛酉科撰拔贡元,留有文名。同年,弟何向辰开始由武入文,启蒙后乡试连捷。学宪赵大鲸将一块刻有“虎鹿相辉”的匾额相赠。一女嫁给严塘一揭姓男子,名叫揭撰。遗有青山一座,土名坐落暗古里。

何向辰先入武庠(xiang),也就是免费就读武艺功夫的学堂。到乾隆五年(1740年)开始弃武就文。第二年(1741年)便正式进入以文为主的学堂,并因为成绩突出连续晋级,乡试中举后先任南城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1年)参加会试,考中二甲四十八名进士。先到安徽池州府东流县试用,即代理县令。东流县今东流县即现在的东至县,于1957年由至德县合并而来,地处皖南,以江西鄱阳比邻,是江西北部进入安徽的大门。不久,到安徽庐州舒城县担任实职,即县令。在舒城县,市民曾为何向辰立有“去思碑”,以讴歌他的政绩,表达对他的怀念。后经人引荐,加上州府调整,何向辰到知名大县芜湖县担任县令。任期内,政绩卓著,朝廷上层考核均为优等,被称为“能员”。县民特意为他立有“长生禄位牌”。可惜,在任期内病故,后人将其灵柩由芜湖官署运回归葬家乡何坊的祖坟山。

去世后,家住江西石城县小松耸岗,时任安庆府知府、护安微道兼理芜湖关税务的温必联曾亲笔为他撰写传记,对其功绩加以盛赞,该文后来载入族谱,流传至今。何向辰的妻子为安邑(安仁,今余江)大桥村(今属余江画桥镇)、曾任县属文学一职的冯恃之妹,冯氏生于康熙五十年(1712年),死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与长媳吴氏同葬一处。

何向辰与冯氏育有四子:分别为何焰徵、何獬徵、(缺)、何看徵。三女:长女嫁给王桥云盖村的吴奏南。吴奏南为嘉庆六年(1801年)的钦赐举人。二女儿嫁给长林邑庠生乐贯。幼女嫁给金溪周同田西李才之第三子、太学生李松龄。其家族遗有祭田四块,由子孙世守,以享祭祀。

何向辰作为一名县令能恪尽职守,勤政亲民,鞠躬尽瘁,因而深得朝廷的信任和百姓的拥戴。他的成长过程中深受父母的影响。父亲何中龙从小使枪弄棒,是个习武之人,行侠仗义,乐善好施。后来不幸得了外伤导致残疾,卧床不起。何向辰知书识礼的母亲乐氏一边十几年如一日照顾丈夫,一边含辛茹苦带大四个孩子。基于此,有人称乐氏为“女中丈夫”。

整理完之后发现比我想象的多啊。

顺治朝历年廖姓进士

1、廖联翼(生卒不详) 字云升,清湖南衡阳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康熙初,为孟津知县,肃清境内奸宄,民得安居乐业。县逢蝗旱之灾,饥民流离,捐俸施粥赈饥,全活甚众。楚南用兵,孟津为调运通途,他经办得法,民不知扰。以功升内阁中书。离孟津时,士民攀辕号送。致仕归,卒年76岁。著有《鹿野园诗文集》及《诗经解》等书行世。

2、廖观 五宅第十四世祖廖观顺治十八年 (1661年) 高中进士。五宅第是惠州一个保存尚好的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清代民居,因功武村廖氏四世祖廖兰窗之五子云谷(明代秀才)在此开居,故取围名为“五宅”。

康熙朝历年廖姓进士

1、廖弘伟 康熙九年第三甲进士。

2、廖必强(1619~1694),字千能,号荷柱,清代广西全州恩乡鲁荐村(今两河鲁水)人。聪颖好学,十岁以文名誉满乡里。然屡试不中。清康熙九年(1670)他已51岁才得中庚戍科进士。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始为广西巡抚郝浴知其才,聘请他担任广西通志总裁。因他编纂通志有功,郝浴赠他“三江文献”和“学富缥湘”两块匾额,以表仰慕。后隐居不仕。逝后,乡人尊称他为“靖献先生”。著有《汗漫诗集》四卷。今已失传。

3、廖琬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进士,湖广安陆府景陵县。

4、廖赓谟 康熙四十二年二甲16名进士。任职过四川提督学政、山西学政。

雍正朝历年廖姓进士

1、廖必琦(?-?),字荔庄,福建莆田人,为清朝政治人物。廖必琦为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第三甲进士。后由额外主事改庶吉士。曾修《莆田县志》。

2、廖贞,生卒年不详,字廷干。清代归善县(今惠城区)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历任贵州的平越、锦屏知县。好读书,识时务,精明能干。写作勤奋,著有《易经讲义》、《诗经讲义》、《书经讲义》、《太学讲义》、《中庸讲义》、《论语讲义》、《孟子讲义》、《离骚注释》、《杜诗注释》、《撷秀楼诗》、《黔游草》、《罗浮唾语》等。历任贵州黎平府平越县知县、锦屏县知县。每到一处上任,他都均徭役,扶贫困,深得民心。为官军镇压苗民起义献计献策。因父丧,辞职归家。后再不出仕。老死于家,享年63岁。

乾隆朝历年廖姓进士

1、廖鸿章,字南崖,福建永定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乾隆二年(1737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掌教苏州紫阳书院。

2、廖瑛,字璞完,福建永定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乾隆二年(1737年),登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

3、廖方莲 乾隆七年壬戌科第三甲进士。

4、廖运芳,江西龙南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乾隆七年,登进士。曾于1753年接替乔守仁任嘉定县知县一职,1757年由潘涵接任。

5、廖乘时 乾隆十年乙丑科第三甲进士。

6、廖淮,福建建宁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乾隆十年,登进士,担任礼部主事。

7、廖玉麟,福建闽县人,中国清朝官员。廖玉麟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进士。乾隆四十二年三月(1777年4月)由福建邵武府学教授调任台湾府儒学教授。

8、廖占鳌 会昌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科三甲进士。任职过刑部河南清吏司主事。

9、廖怀清,字芬堂,福建永定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登进士,授开建县、感恩县知县[1]。

10、廖连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三甲17名

嘉庆朝历年廖姓进士

1、廖方彦 湖北汉阳府汉阳县 嘉庆六年辛酉恩科三甲最后一名进士。

2、廖鸿荃,初名金城,字应礼,号钰夫。福建闽县人。慈善家廖封之子。嘉庆十四年已巳(1809年)榜眼。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修《大清一统志》,由穆彰阿、李佐贤、泮锡恩、廖鸿荃、龚自珍等主持。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完成。官至工部尚书,赐紫禁城骑马。时议改河道,朝命鸿荃往勘,不久坐事夺职。与陈维英相善。再起官太常寺卿,卒谥文恪。

3、廖鸿藻 福建闽县人 字应祉,从小善于写文章,16岁就中举人,27岁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江西督粮道兼兵备道,先后几次主持四川、江南乡试。他任的江西督粮道,被视为肥缺。他廉洁奉公,革除粮道管理的弊端,诰授中议大夫。他素与林则徐几个挚友棋酒往来,怡然终老。其性格很好静,终日坐在厅堂毫无倦容。享年72岁,著有《弈戒四章》。 嘉庆十四年己巳恩科二甲进士。

4、廖鸿苞,福建闽县人,号竹臣,少年时十分聪颖,文章写得好,且工书法,笔姿险劲,常和弟弟吟诗作词,著有《世彩堂同馆赋钞诗钞》、《竹臣诗草》。嘉庆丁丑(1817年)年他中进士,授江苏阳湖县升太湖同知。湖中多盗匪,廖鸿苞采取宽严并济的策略,平息太湖盗匪的猖獗活动。上司器重他的才干,调其署扬州府知府。任上廖鸿苞体恤民众疾苦,尊重知识分子,人称其有古循吏之风。逝世时,林则徐题挽联痛悼。

5、廖文锦,号邵庵,十岁能诗,时人目为神童。嘉庆十六年进士,授国史馆编修。历充国史馆纂修提调,文渊阁校理,南阳知府,署南汝光道台(从三品官),屡平冤狱。道光元年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曾为南阳武侯祠大殿题匾“隐居求志”。有《佳想轩诗钞》

6、廖甡 龙津 进士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工部主事。

7、廖运发 江西省龙南县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进士。

8、廖重机,号莘堂,临桂人。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进士,任平阳知县。

道光朝历年廖姓进士

1、廖笃材(1786—1850年),号介眉,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桂山围村人。少时聪颖过人,嘉庆十年(1805年)考取邑庠。道光元年乡试中举。道光三年(1823年)殿试中进士,敕封文林郎。道光十年被授为雷州府学正堂。在职期间,秉公办事,竟遭人诬陷,经朝廷派员调查,澄清是非,赞他是“清白无瑕之玉”。后死于任内,葬于家乡桂山围。

2、廖翺,广东南庄龙津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道光六年,登进士,授山西定襄县知县。

3、廖惟勋 福建省永定县 号椅城,道光十三年恩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调贵阳府加道衔,署贵西兵备道,历署西安、铜仁、都匀知府。

4、廖朝翼 四川荣县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 二甲十三名进士。

5、廖为庸,字静常,号鞠裳,冯川镇人。道光元年辛巳(1821年)恩科领乡荐。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年)登三甲第三十三名进士第,分发山东即用知县,后丁艰归里,卒于家。

5、廖宗元 1810年-1861年),字梓臣,清朝官员,湖南宁乡县人。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中式张之万榜三甲第五名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浙江,历任仙居、德清知县。不久因丁忧归里,居家五年。期间太平军进入湖南,宗元协助团练,捐输军饷。咸丰六年(1856年),随吉安守黄冕援助江西,克服吉安,论功加同知衔。

咸丰九年(1859年),至浙江,并在归安任职。咸丰十年(1860年)二月,太平军进逼湖州,宗元率军守城解围,晋升同知,加知府衔,因积劳成疾,手足偏瘫,民众自发为其焚香祈祷。咸丰十一年(1861年),奉命守绍兴,城破身死。巡抚左宗棠将其事上奏,朝廷追赠宗元太仆寺卿衔,按例抚恤,并在绍兴府城建立专祠祭祀。同知《宁乡县志》将其列入《忠义传》。

咸丰朝历年廖姓文进士

1、廖秩玮,江西德化县(今江西九江)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咸丰二年(1852年),登进士。咸丰七年(1857年)接替陈庆长任华亭县知县一职,咸丰九年(1859年)由赵秉镕接任。

同治朝历年廖姓进士

1、廖坤培(1816-1894),字伯厚,号西崖[1]、西岩[2],四川省宁远府会理县(今四川省会理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同治元年,登进士二甲六十三名,改翰林院庶吉士[3]。次年,任翰林院编修[4]。同治六年,任贵州乡试正考官[5]、贵州学政[6]。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生于今撒莲乡。 其父廖朝宗,以医为业,同治《会理州志》称其“通轩岐之术,临症谨慎,病愈不计谢赀。处乡邻不露圭角。人将构讼,即为排解,而人不知其好。”坤培自幼励志读书,勤奋聪颖,学业日进,“文章秀丽,弱冠为名诸生”。道光二十四年(1844)参加四川省乡试,得甲辰恩科副榜第三名。之后,随家移会理州城,“仍闭户勤苦,朝夕不辍”。咸丰元年(1851),中辛亥恩科第19名之举人。同治元年(1862),中壬戌科第42名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由内阁大挑,外任湖南省知县,旋改任翰林院编修。同治六年(1867),外放贵州省乡试主考官,旋任贵州学政使,职掌全省教育和人才选拔。廖坤培在学政使任内,“所取多名下士,其后历显宦,任封疆,时称为得人”。在贵州任职二年后,于同治十年(1871)前后,又被调回京城,再入词馆,历十余年。正要改任廖为御史时,因母丧,闻讣返里,辞官告老还乡。后廖坤培主讲金江书院(会理中学前身),培养本地人直至逝世。 廖坤培著有《寄云山馆文集》12卷、《困斋诗稿》8卷、《中兴挥尘录》4卷、《星轺游记》2卷、《视学劝士录》1卷,今均无存。同治《会理州志·艺文志》载有其诗《迷易道中口占》4首。 光绪《会理州续志·艺文》收有廖坤培逝世前一年所作七律6首,诗前小序是:“癸已(1893年)夏日,七十晋七初度,适当重游泮水,子侁亦入州庠,赋七律六首征和”。廖坤培有子五人。均经科举入仕。长子倬,字由云,任盐提举;次子侃,字亦陶,任直隶知州;三子仪,字凤楼,任清廷工部主事;四子俊,字义臣,由廪贡授广西象州知州;五子侁,附生出身,候选县丞。 光绪二十年(1984)廖坤培病逝,终年78岁。

2、廖镜明(?年-?年),字洞秋,四川省邻水县人。同治二年癸亥恩科三甲第71名进士(1863年),曾任户部山东司主事、山西司员外郎、陕西司郎中、记名御史。

廖镜明由廪生中式咸丰九年(1859年)乡试,同治二年(1863年)中式进士,以部属用签分户部。同治八年(1869年)学习期满,奏留。光绪七年(1881年)补户部山东司主事,九年(1883年)补山西司员外郎,十一年(1885年)11月补陕西司郎中。同年可任繁缺知府,11月24日吏部带领引见奉朱笔圈出照例用。据《越缦堂日记》光绪十二年四月十八日:“阅今日点用御史名单:自第一名至十六名止,光甫(即胡仁耀,胡愈之祖父)及金忠甫(即金保泰,同治十年进士)皆得记名,徐亚陶(即徐宝谦,光绪六年进士)名在十八与十七之户部廖员外镜明、二十之户部吴员外澍霖(同治元年进士),皆不得用。三君皆年七十有余矣”。

3、廖寿恒(1839—1903),清末大臣。祖籍永定青坑,后居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字仲山,晚号抑斋。同治二年进士。历任湖南学政,国史馆纂修,侍读学士。光绪十年(1884年)署刑部左侍郎,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光绪二十三年晋升刑部尚书,25年调任礼部尚书(正二品)。中、法战争中,曾力主筹饷制械,抗击法国侵略军,巩固西南边防。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军机大臣学习行走。次年1月24日与总理衙门王大臣约康有为问话,曾询及变法的方法步骤。“戊戌变法”期间,助康有为向光绪帝送书递折,传达光绪帝的“上谕”,促进变法。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病退职。有《廖宗伯奏议》。

4、廖鹤年,咸丰壬子举人,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进士。拣选县知县议叙五品衔。

5、廖寿丰(1836—1901年),号谷似,同治十年进士。光绪七年(1881年)授浙江督粮道,光绪十三年(1887年)为贵州按察使,光绪十六年(1890年)授福建布政使,旋调河南布政使、护理巡抚。光绪十九年(1893年)为浙江巡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奉旨推行新政,开蚕学馆和武备学堂,试行内河小轮船航运,请设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退职后捐银3000两,创办新华书馆。

光绪朝历年廖姓进士

1、廖廷相 (1842~1897年)字子亮,又字泽群,广东南海人。

清光绪二年(1876年[1])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假归后不复出,历任水陆师学堂总办、惠济义仓总理、南海保良局总理、金山书院、羊城书院、应元书院、广雅书院山长,又任学海堂和菊坡精舍学长10余年。广东英俊之士,多出其门下。粤督张之洞开广雅书局刊群籍、廷相总司校集。会典馆修舆图,饬直省重绘,粤督李瀚章请廷相主理其事。廷相少从番禺陈澧专课经学,尤长于音韵之学。群经中,精研三礼,著《三礼表》一书。析粤东水道源流派别,著《粤东水道分合表》二卷。居京师时,撰《顺天人物志》六卷。还著有《经说》、《韵学》、《诸史扎记》、《金石考略》和文集等若干卷。

2、廖熏,江西省宁都直隶州石城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238名。殿试登进士3甲第30名。同年五月(6月3日),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1]。

3、廖骧,福建省龙岩直隶州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132名。同年五月,著分部学习。

4、廖国琛,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72名。同年五月,著分部学习,后担任中牟知县。

5、廖镜伊(1831年-?年),字伯冶[1],号雪门,四川省邻水县人。光绪六年庚辰科三甲第178名进士(1880年),曾任四川省昭化县教谕,贵州省天柱县知县[2]、夔州府教授、西宁府知府。

6、廖凤章,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二甲79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7、廖允儒,河南省光州直隶州商城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18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1]。

8、廖基钰,江西省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奉新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2],后任浙江道监察御史[3]。

9、廖鸣龙,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65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1]。

10、廖佩珣,广东省惠州府归善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102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11、廖振矩 廖保龄之侄廖发龄之子。桂林市平乐县榕津人。官至兵部侍郎,封中宪大夫,中义大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102名。

12、廖笠樵,名毓英,是廖氏福州家族最后一名科举进士。生于清朝同治癸亥年(1863年),光绪甲午年中亚魁,1903年中进士,为直隶宛平县知县,因精明能干,在京城办案有功,保四品衔,补用顺天府(今北京市)知府。廖笠樵目睹了甲午惨败、戊戌变法、庚子之乱等,爱国心切,痛恨清廷腐败,官场龌龊。1908年他毅然辞去官职,告退回乡。这年他47岁。

宣统年间唯一的廖姓进士,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后科举废止,廖炎是游学毕业进士。

1廖炎(1882年-?年),字企周,四川省华阳县人,清附生,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毕业,工科进士。(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后科举废止 宣统二年(1910年)游学毕业进士,)

清朝进士旷敏本简介,著有《南岳志》 《衡州府志》等作

人物生平 旷敏本(Kuang Minben)童年随父就读,17岁即离家远游。雍正元年(1723)中秀才,翌年被举贡进京入国子监深造,旋被考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