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献策定中原,助夫建功开新朝是南北朝哪位奇女子?
公元581年,南北朝北周国主——周静帝宇文阐被逼下诏,将皇位禅让给北周相国、隋王杨坚,杨坚随后接受百官朝贺,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开皇,建立隋朝,北周正式灭亡。
杨坚篡周自立的消息传到北周上柱国窦毅府中,窦家12岁的女儿窦氏气得扑到床上,捶胸痛哭说:“遗憾我不是个男子,不能拯救舅舅家的危难!”听闻此言,窦毅夫妇吓得连忙捂住女儿的嘴说:“千万别乱说,会招来灭门之祸的!”——“隋文帝受禅,后闻而流涕,自投于床曰:“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毅与(妻)长公主遽掩口曰:“汝勿妄言,灭吾族矣!”(《旧唐书》)
一个12岁的女孩能发出这样正义凛然的感叹,未免令人惊奇。更为令人称奇的是,7年后,她比武招亲,嫁为人妇,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丈夫开创事业。病逝5年后,她的丈夫灭掉了篡周自立的隋王朝,替她报了“舅氏之难”。而她,也从一个亡国之君家的外甥女,成了开国之君的皇后。
这个奇女子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窦氏,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成婚于隋朝年间,唐朝建立后被开国皇帝李渊追封为皇后。她的一生都有些什么传奇经历呢?
一、天生奇相,六岁献策定中原
窦氏是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咸阳),其父窦毅是北周上柱国、大司马;母亲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姐姐襄阳公主。窦氏天生异相,刚出生头发就垂过脖子,三岁时,她的头发已经与身高一样长了。她还特别聪明漂亮,读书过目不忘,因此深得舅舅——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喜爱,从小就将她接到宫中抚养。
宇文邕素有雄才大略,一直想统一北方,但当时北有突厥、东有北齐、南有南陈,势力都很强盛。宇文邕为了实现一统北方、平定中原的雄心,就采取了与突厥和亲、联合突厥对付北齐的策略。
但北齐看出了宇文邕的心思,也争着与突厥和亲,并频频在北周和突厥之间挑拔离间、制造障碍,致使北周的和亲策略屡屡受阻。有一次突厥首领木杆可汗还将北周的求亲使者扣押了三年多。
但宇文邕并不气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历经八年,终于说服了木杆可汗,将其女儿阿史那氏嫁给了宇文邕。虽然历经波折,终于达到了和亲突厥的目的,但毕竟是政治婚姻,二人并没有感情可言。所以,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宇文邕就开始宠爱起新娶的李妃,而渐渐冷落了阿史那氏皇后。
别看窦氏年纪小,但一直生活在舅舅宇文邕身边,对朝廷里的事格外留心。舅舅对阿史那氏皇后的疏远,小窦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担心,这样下去,不但会影响舅舅和皇后的夫妻关系,还会损害北周和突厥的关系,给四面环敌的北周生存以及舅舅的统一大业带来不可预料的影响。
一次,趁舅舅处理完公务,当时年仅六、七岁的小窦氏就悄悄地对舅舅说:“现在周围敌人没消灭,突厥的力量还很强大,希望舅舅控制感情,以社稷为重,只要借助突厥之力,江南、关东就不足为患了。”宇文邕听后深以为然。“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武帝深纳之。(《旧唐书》)
此后,周武帝和阿史那氏皇后恩爱如初。由于妥善处理好了和突厥的关系,不但解除了突厥对北周的边患之忧,而且攻打北齐时,突厥或出兵相助,或保持中立,周武帝终于577年攻灭北齐,实现了统一北方、定鼎中原的大计。
二、比武招亲,“雀屏中选”成佳话
小窦氏献策劝谏周武帝善待突厥的事传出后,名声大振。她的父亲窦毅听说后,对妻子说:“我们的女儿生有奇相,才貌双全,见识过人,可不能随随便便嫁人,一定要给她选个好夫婿。”转眼间,窦氏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当时,窦氏的父亲窦毅任定州总管,是赫赫有名的一方诸侯。窦氏又貌如花、聪明过人,上门求亲的贵族、富豪络绎不绝,但都被窦氏父母婉言回绝。
该给女儿找个什么样的夫婿呢?窦氏夫妇一番合计,让人找来一面屏风,在上面画了一只孔雀,摆放在院内,然后放出风去:凡是上门求亲的,不论高官平民、家庭贫富,只要能在百步外两箭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就把女儿嫁给她。消息传出,引得一大帮贪慕窦氏美色的青年男子跃跃欲试,但几天下来,几十个求亲者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天,一个英俊魁梧的青年男子来到总管府前,话不多说,挽弓搭箭,只听“嗖嗖”两声,两只利箭应声而出,不偏不倚,正中孔雀左、右两眼。窦氏父母一看,心中暗喜,当即定下了这门亲事。“乃于门屏画二孔雀···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旧唐书》)
这就是典故“雀屏中选”的来历。这个青年才俊,名叫李渊,出身陇西李氏,是有名的世家大族,其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时被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是北周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亲是隋文帝杨坚皇后独孤伽罗的姐姐。
李渊7岁时袭封唐国公爵号,历任刺史、郡守、卫尉少卿等职,是地地道道的将门虎子,文武双全。公元588年,窦氏与李渊喜结连理。窦氏比武招亲、“雀屏中选”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三、贤慧多智,持家辅政“贤内助”
窦氏和李渊结婚后,夫妻感情深厚、恩爱无比,先后生下了四子一女: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一个女儿,即平阳昭公主,一家人和和美美。
窦氏还十分贤慧孝顺。李渊父亲去世早,母亲晚年体弱多病,脾气暴躁,其他的儿媳担心侍奉不周受斥责,都以身体有病为由躲得远远的,只有窦氏任劳任怨,不分昼夜地端汤喂药,有时一个月不脱衣服地在床前服侍。
窦氏聪明好学,爱读史书,善写文章,特别是擅长学习模仿李渊的书法,甚至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据说,李渊任岐州刺史时,朝廷来了一封紧急公文,需要李渊签署后马上传递回朝廷。偏巧那天李渊喝多了,提不起笔。正在束手无策之际,窦氏从后堂出来,从容提笔代丈夫签了名字,连李渊身边的文书人员都难辨真伪。
窦氏从小生活在宫中,熟知朝政,又有智慧见识,她的政治见解对李渊帮助很多。隋炀帝在位期间,贪恋酒色财物,挥霍无度,朝政昏乱,经常猜忌大臣,滥杀无辜。朝臣为了自保,为人处事都很谨慎,而李渊仗着和皇帝的姻亲关系,却不太在意这些,说话办事颇为张扬,窦氏就经常规劝丈夫保持低调。
李渊做扶风太守时,得到了几匹好马,非常珍爱。附近的官员同僚得知后,都来参观,消息越传越广,李渊自己也以拥有这样的宝马而自鸣得意。
但聪慧颖悟的窦氏却预感到了危机,就对李渊说:“当今皇上喜好鹰、马玩物,现在到处都知道您有好马,这马不能留了,不如献给皇上。留在身边,如果有好事者谗言,必会招来祸患。”但李渊实在太喜爱这几匹马了,就一直犹豫不决。“(窦氏)常言于高祖曰:“上好鹰爱马,公之所知,此堪进御,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为身累,愿熟思之。”高祖未决,竟以此获谴。(《旧唐书》)事后不久,45岁的窦氏突然身染重疾,不治而亡,时为公元613年。
其后,李渊有宝马的消息果然传到朝廷,隋炀帝得知李渊有好马而不进献,就找了个借口将李渊贬谪。此时的李渊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妻子的劝告。后来,为求自保,他花重金到处搜求良马鹰犬,进献给隋炀帝,终于博得了皇帝的欢心,不久就被提拔为将军。
后来,每每想起妻子的话,李渊就会泪流满面地对几个孩子说:“如果早听你们母亲的话,我早就坐到这个位子了,你们的娘亲,真是一个奇女子啊!”
公元615年,李渊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两年后,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从此远离朝廷,开始招兵买马,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
此时的隋王朝叛乱迭起,摇摇欲坠。李渊父子抓住机会,挥师南下,起兵反隋,很快攻入长安。618年,李渊逼迫刚即位半年的隋恭帝禅位,于长安称帝,定国号为唐,李渊就是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
李渊即位后,仍时时追忆起和爱妻窦氏生活的点点滴滴,下诏命名窦氏所葬的园陵为寿安陵,并追封窦氏为穆皇后,直至去世,李渊再未另立皇后。
李渊以逼隋禅代的方式,建立大唐,了却了窦氏“救舅氏之难”的心愿,作为北周朝廷的外甥女和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后,窦氏应该心安了。
但令她想不到的是,几年后,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互相残杀,两个儿子死于非命。统一全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大唐盛世,但作为母亲,如果地下有知,她的心会不会隐隐作痛呢?
元朝末年,中原地区战火连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人都死于战争之中,最终中原户数是十不存一。
山西四周都是群山峻岭,易守难攻,外敌难以侵入,相对中原而言,环境相对稳定,因此吸引大量流民涌入。
山西拥有汾河谷地等良好地理环境,加之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相对中原人口锐减而言,山西人口急剧增长。
选择洪洞大槐树原因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以及家谱、碑文、信函资料和大槐树祭祖园留言簿的不完全统计,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当初直接迁入地是豫、鲁、冀、京、皖、苏、鄂、陕、甘、宁、晋等省市。
然而数百年间,峰回路转,这些地方的移民后裔,又辗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港台等地。解放前的“下南洋”,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探亲、定居,到现在,大槐树的后人已经是遍布神州大地、天涯海角。
_美人心计是真的存在?她是文景之治背后婆媳中的婆婆,汉文帝妻窦氏。在婚姻上,窦氏是一个随波逐流,听凭命运播弄的女人,她的一生极具戏剧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真实的窦太后。
美人心计真假:真实的窦太后
窦太后,闺名猗房,是赵国清河观津人,她出身平民良家,在高祖刘邦去世、吕雉太后掌权之前,还是一个天真少女的窦姬被选美的官员挑中,送进长安皇宫为宫女。在窦氏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因为意外丧生,留下窦氏和两个兄弟相依为命,在秦末汉初战乱频仍的年代苦苦挣扎。
老天没有给窦氏安排一个幸福的家,却为她送来了一副好面容。十几岁的窦氏已然长成了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女,这时在她心里盘算最多的就是,能够嫁一户好人家,为兄弟也为自己寻个出路。不用想也知道,在这样一个家里面,窦姬有多重要。然而皇权重于人权,为了满足皇帝的色欲,选美官是不会管小兄弟俩的死活的。
当时,正值皇宫在各地大选美女入宫,窦氏因为容貌出众被选中。这可苦了同胞兄弟,他们三个抱头痛哭。对于自己尚不能生活自理的小弟弟,窦姬更是怜惜不舍。她从出发的驿站里求乞来一盆热水一碗冷饭,最后为弟弟洗了一次头,又看着他吃完饭,这才含着眼泪登车远走。
窦姬从登上皇家选美的车舆的那一刻,就抱定了从此生死两茫茫的绝望,然而她没有想到,世上最好的运气,却伴随着车舆的木轮,与她从此牢牢联系到一起。由于窦姬品性温良,很快便成为吕雉比较心仪的小侍女。
虽然整日提心吊胆伺候主子,但是比起过去衣食无依的贫困,已经算是天堂了。不过,这更加重了窦氏心中的苦痛,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兄弟在外面是否也过得好,更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够在乱世中活下去。不久,刘邦病逝。太后吕雉送刘邦的诸庶子就国,同时赐给他们每人五名宫女。
当时除了太子刘盈,刘邦还有7个儿子,每人5名宫女,一共就是35人,当然,窦氏也成为了其中之一。对于这次意外的调令,窦氏是抱着希望的,因为她听说刘如意被封为了赵王,那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乡。这样,她就能够随赵王如意离开京城,也就可以离家乡近点,顺便也好打听久别的兄弟们的消息。
为了达到这个小小的心愿,窦氏将自己平日里勒紧裤腰带攒下的私蓄,全部送给负责分配宫人的主管太监,请求他格外开恩,将自己的名字列入遣赵的名单中去。谁知,那个太监是个收钱不办事的主,也可能是看不上窦氏那点碎银子。总之,他根本没有把窦氏的请托放在心上,到了分配的时候,他照样漫不经心地大笔一勾,顺手就把窦姬放到了遣送代国的名单里。
当名单最后被皇帝批准实施的时候,窦姬才知道自己居然被送给了代王。代国在今天山西晋阳附近,与赵国相距甚远,任谁都知道,一入宫门深似海的道理,窦姬明白,自己只怕是要一辈子埋在山西了,这辈子都不可能得到一丝关于家乡的消息。
从踏上去代国的路后,窦氏几乎绝望了,忍不住泪下如雨,怨恨那个随意安排她生死的太监,不肯踏上远行的宫车。太监头儿对这个一向温顺的小宫女的倔强,感到非常恼火,一面自己口里威胁,一面喊来手下,连拖带拉,强行将哭得死去活来的窦姬扔进了宫车,一路严加看管,送到了代国。
不过,也许是富贵在天,窦氏本身就该发迹,她到了代国,事情又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在5名宫女当中,刘恒愣没看上那四位争奇斗艳的,偏偏喜欢上了神情落寞的窦姬。于是,命运逐渐开始垂青这个苦女子,她成了代王的宠妾、亲王妃,并且一连生下了三个孩子:长女刘嫖、长子刘启、次子刘武。
虽然如此,窦氏并没有忘了恭俭温顺的本性,她在后宫中对自己的婆婆薄太后,以及王后王氏十分恭敬,行事更是克己守礼,在代王刘恒和薄太后、王后眼中,对窦氏凭添了几分好感和怜惜,因此,窦氏在代王国里赢得了内外一致的好名声。
几年后,代王后病逝,当时还正值盛年的代王,中馈乏人,继立王后成为当务之急。这时,放眼望去,王宫里育有儿子的女眷,就只有窦姬一人。于是,在薄太后的主张下,窦姬开始代掌王后的宫务。
接二连三的好运,让窦氏自己也不敢相信,不过,她更不敢想的是,自己居然成了汉帝国新一代帝王的妻子,也就是大汉王朝的第四任皇后。
她信不信不要紧,事实就是如此。在坐上皇后之位后,为了庆祝窦氏成为国母,并表示与民同乐的心意,文帝刘恒颁下旨意,赐给天下所有鳏寡孤独之人、生活穷困之人布匹米面肉食,对于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九岁以下的孤儿,更加到每人一石米、二十斤肉、五斗酒、两匹帛、三斤棉絮的数目。
于是,百姓们都对这位新皇后感激涕零。
也许是触景生情,这又让窦皇后想到了自己失散已久的兄弟。不过,这时窦皇后只能在心里想想,却不敢说出来。后来,因为窦氏立后后泽及贫苦百姓,她的身世也广为民间流传,尤其是她的姓氏和家乡,知道的人就更多了。
窦皇后的身世,不久就传到了一个名叫窦广国的奴仆耳中,当他得知新皇后是观津窦氏,大有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于是壮着胆子上书自陈,说自己就是皇后失散多年的弟弟。接到上书的官员不敢怠慢,连忙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皇家。
窦氏又惊又喜,与文帝一起召见了窦广国。因为窦氏的容貌改变不大,窦广国一眼就认出了她,而窦氏走时弟弟年纪尚幼,男大也会十八变,她却已经认不出弟弟来了。那时也没有什么DNA鉴定,唯一的办法就是互相回忆过去的事情,窦广国就把当年姐姐临入宫前,与自己在驿站生离死别、沐发乞饭的情景回忆了一遍。窦皇后听完,控制不住情绪,不顾身份地一把将弟弟紧紧地搂住,姐弟俩涕泪交加,连一旁的文帝也为之动容。
文帝为了庆祝妻子与兄弟团聚,大方地赏赐了窦氏兄弟,包括田地宅院以及大笔金钱,让他们就近住在长安。薄太后也对儿媳的身世十分怜惜,紧跟着也下了一道诏书,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在窦氏的家乡清河为他们设立墓园,封邑二百户,由地方长官按薄氏宗祠的规模四时祭拜。
汉高祖刘邦,
皇后有一个,是吕稚
妃子:有戚姬,薄姬,曹夫人,赵姬
吕稚的孩子是惠帝、鲁元公主
戚姬的孩子是赵王刘如意
薄姬的孩子是汉文帝
赵姬生淮南厉王长
汉惠帝刘盈
留下记载的只有皇后一人,张氏
张氏无子
这个张氏是汉惠帝姐姐鲁元公主和张敖的女儿,是汉惠帝的外甥女。两人基本算是**。
汉文帝
皇后:窦皇后
窦皇后生汉景帝,馆陶长公主刘嫖,梁孝王刘武
故事:
寻亲的故事:窦氏少时家贫,弟弟窦广国(字少君)被人卖了为仆,后来听说窦氏为后,又和自己的姐姐同乡,故而上书自认。姐弟得以团圆。感觉挺玄乎的一个事情。
信任黄老:文帝死后,窦氏为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
汉景帝
皇后:薄皇后,王皇后;
妃子:栗姬,程姬,贾夫人,唐姬,王夫人
汉武帝
皇后:陈皇后,卫皇后
妃子:钩弋夫人即赵婕妤,王夫人,李姬,李夫人
陈皇后,就是刘嫖的女儿。
卫皇后,卫子夫。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家人。生戾太子刘据
李夫人,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
钩弋夫人,姓赵,因为居钩弋宫,称为钩弋夫人。生汉昭帝
汉昭帝
皇后:上官氏
上官皇后,祖父上官桀是汉昭帝的托孤大臣,外公是另一个托孤大臣霍光。昭帝始立,年八岁。立为皇后,年甫六岁。
一直到汉宣帝时期才去世,年五十二。是一个在宫里面呆了一辈子的可怜女人。
汉宣帝
皇后:许皇后,霍皇后,王皇后;
妃子:张婕妤,卫婕妤,公孙婕妤,戎婕妤
许皇后平君,元帝母也。与汉宣帝识于贫贱之时。
霍皇后成君,霍光的女儿。以父权势入宫
王皇后,依靠着谨慎才当上皇后,其父是汉宣帝的旧友。 汉元帝
皇后:王皇后;傅昭仪,冯婕妤
王皇后:王政君,王莽的姑姑,汉成帝的母亲。
汉成帝
皇后:许皇后,赵皇后;班婕妤,卫婕妤,赵婕妤
许皇后是汉宣许皇后的亲属。
赵皇后,就是著名的赵飞燕,无子。
班婕妤,
卫婕妤,班婕妤的侍者
汉哀帝
太后:傅太后,丁太后
皇后:傅氏,是傅太后堂弟的女儿,辈份上是汉哀帝的姑姑。
汉平帝
太后:卫氏
皇后:王氏,王莽的女儿
豆[豆、豊,读音作dòu(ㄉㄡˋ),古音亦读作lǐ(ㄌㄧ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穆王的御马师造父之师傅泰豆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上古时期的造父是个名人,他是伯益的第九世孙,西周王廷的善御者。在史籍《史记·赵世家》中记载他:“幸于周穆王。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乐之忘归。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干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而为赵氏”。造父,就是后来的赵氏鼻祖。
这么一个有大功于西周王朝的名人,其“善御”之技却是跟泰豆氏学来的。
据史籍《列子》记载:
造父的师傅名叫泰豆,是当年有名的驾御马车的人物。造父便跟着他学习驾御马车的技术。
开始时,造父行礼很谦恭,但在泰豆那里三年,泰豆却没有教给他任何技术。造父毫不气馁,仍然更加恭敬小心地服侍师傅。
泰豆看到这个徒弟如此懂得礼节,于是便跟造父说:“古诗有言:‘擅长制造良弓的人,必须先做簸箕;擅长冶炼的人,必须先做皮革。’三年了,你可以跟我学技术了。先注意观看我快走的姿势。什么时候你快走的姿势象我一样了,才可以掌握住六根缰绳,驾御好有六匹马的马车。”
造父恭敬地答道:“我一切照办。”
于是,泰豆立起木桩作为道路,木桩上只能放一只脚掌;按照一定的步伐数目放置好木桩后,踩着木桩行走。他快步往返于木桩之上,却不会摔交和失足。
造父便开始学习走木桩,三天,就完全学会了技巧。
泰豆惊叹道:“你真是太聪明了!学得这么快!一般的驾御马车的人,也不过就你现在这样的水平了。前面你的这些快步行走,用的是你的脚,体会其中的技巧在你心里。推而广之到驾御马车方面,就是在协调缰绳和辔衔的时候,是快是慢让马的嘴唇感觉和你一致,让马的行动法度掌控在你的心中,从而把握住所有的节奏。在你心里得心应手,外面操控得让马也心领神会,这样就能进退走得像用绳墨画的一样笔直转弯像圆规划的一样圆,要去的地方再远也会有气力。真正学会了驾御的技术,结果在衔,衔响应的是来自辔的信号;辔上得到的结果,响应的是来自手的信号;手上得到的结果,响应的是来自心。这样就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鞭子去赶,心境闲暇身体端正,六匹马的缰绳不乱,二十四个马蹄跑得不会出差错;转弯、前进、后退,没有不是中规中矩的。到这样的时候车轮之外就可以不要多余的车道,马蹄之外可以不要多余的地面;就不会觉得山川谷地有什么险,平原湿地,看它们都是一样的了。我的技术全在这了,你要牢牢记住这些!”
造父恨快领会了泰豆所说的话,认真体会,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一代御马良师。后来,泰豆的子孙们也跟着造父沾光,受到了周穆王的赏赐。
泰豆的后裔以祖上的名字为姓氏,称泰豆氏。后省文简化分为单姓泰氏、豆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祝融氏后代熊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明朝学者罗泌在《路史》中记载:“楚有豆氏。”芈姓熊氏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公族后裔,国祖为鬻熊。
鬻熊是被周文王尊为老师的贤人之一,九十岁而知“道”。当时,自周自文王以下,所有的人都向鬻熊请教,后人还把他的言论收集整理成二十二篇的《鬻子》,奉为至理名言。
到周成王执政后,他将鬻熊的玄孙熊绛封于丹阳(今湖北秭归),熊绛建立了楚国,熊氏逐为国姓。
另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俞豆氏,芈姓,楚公子食采于南阳豊亭,因氏焉。其后裔有取姓氏为俞氏者,后其中有人改为喻氏;也有取姓氏为豊氏者。后裔传至汉朝时期,有大臣豊如意,后代子孙遂以其字为姓氏,称豊氏。战国末期,楚国地区的“豊”字即“豆”字,后简化为豆氏,但读音作lǐ(ㄌㄧˇ)。
第三个渊源:源于古大理国,出自唐朝时期云南东爨宁部酋长豆圭,属于以先族名字为氏。
五代时期,后晋高祖石敬塘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络三十七部首领,率众十万进兵大理,讨灭原南诏权臣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设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将府、郡部封给有功大臣及当地部族首领。宁州始为步雄部,后属东爨酋,为宁部。大理国后期(南宋末年),东爨首阿几以浪广割与宁部酋豆圭。豆圭可算华宁县豆氏家族有史籍记载的远祖,过去豆氏家庙大殿正中所供奉的最大一块牌位,大概就是豆圭的。其后裔即为豆氏,曾在明朝时期改为禄氏,清朝时期又恢复为豆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农耕官员布小豆,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布小豆,改为豆氏。”布小豆氏,为负责长掌管农业生产的官员之一,与谷氏、粟氏等出于同源,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
丁零族(高车族)鲜于部的纥豆陵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以及在后来的唐王朝时期,改汉字单姓为窦氏、豆氏。
鲜卑族慕容部的豆卢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字单姓为豆氏。
鲜卑族拓拔部的纥豆陵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字单姓为窦氏、豆氏。其中有部分窦氏后因户籍管理工作的失误,也成为了豆氏。
鲜卑族吐谷浑部的赤小豆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字单姓为豆氏。
据史籍《北史》记载,豆代田,鲜卑胡,代人,拓拔焘时拜勇武将军,后封长广公,长广王卒于统万镇大将,谥曰恭。子豆周求。
鲜卑族豆莫娄部的豆莫娄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由于分支较多,因此改汉字单姓分为芦氏、莫氏、豆氏、娄氏。
其实,该世系中的豆氏、窦氏,实际上是姓出同源。
得姓始祖:鬻熊。
鬻熊是商朝末期人,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曾为周文王之师,被封为护国侯。其先祖为黄帝,黄帝子昌意生颛顼,颛顼四世孙陆终第六子名季连,鬻熊为季连之裔孙。鬻熊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称熊氏。西周成王时期,封鬻熊曾孙熊绎在荆楚,建立楚国,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秭归)。春秋时期,楚国一度强大,势力曾扩展到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所灭,国人多以熊为姓氏,以念亡国。并尊鬻熊为熊氏的得姓始祖。
但豆氏、斗氏也是源出于鬻熊的,因此亦以鬻熊、斗伯比为得姓始祖。
甘肃省榆中县豆家营“豆氏复窦氏:
甘肃省榆中县豆家营村等地有两千余名姓“豆”的人,三十来年前,由于为了书写方便等原因,“窦”被误写成了“豆”,后来人们逐渐全部简化使用为“豆”。姓氏的改变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诸多不便,最近他们向榆中县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请求恢复原来的姓氏“窦”。目前,榆中县有关部门已经接受了窦氏家族人的申请,准备恢复他们本来的姓氏。
今年七十多岁的窦泽咸说,他们兄弟五个人,大哥早年参加工作在外,因为大哥文化水平较高了解家族历史,就一直以窦为姓,而家中的老父亲和其他兄弟一直用豆姓,造成一个家庭里两个姓氏,让一些人产生误解。对窦氏家族的情况比较了解的窦庆民老人说,现在外面工作的窦姓后人全部都用“窦”,而世代居住在村里的窦姓后人,却把姓氏改成了“豆”。
有一次,村中一位窦姓老人的儿子在北京工作,过节时给老人寄钱以尽孝道。因为儿子在外一直用窦姓,给家中寄钱时收款人的姓也填写的是窦,可是这边老人的身份证上却是“豆”,邮局的工作人员发现姓氏不相同,结果就是不给取钱。最后,还是由村委会给邮局开出证明后,才取出钱来。
据窦泽咸老人介绍,榆中窦氏在本地已经六百多年了。他们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得知,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窦家营村还用的是“窦”,自1972年以后,逐渐开始使用“豆”字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当时村民的文化低、识字少,为了书写方便就把“窦”简写为“豆”;再者,有人误认为“豆”是“窦”的简化字。后来,农村的一些工作人员疏忽,将错就错造成窦姓的书写混乱。现在榆中县涉及窦姓的地名、门牌和身份证等均改变成了“豆”字。但他们向县民政局询问,了解到行政区划的地名等都使用的是“窦”字。
据他们了解,榆中县现有豆家营、豆家岘等窦姓人集中的几个地方,人数大约有两千人左右,人们基本都误写为“豆”姓。向 相关部门咨询后,得知窦姓人恢复原来姓氏符合国家规定,于是他们就向相关管理部门申请,变“豆”姓为“窦”姓。窦家营村党支部书记窦永存说,县公安局户政科已经接受了窦氏后人的请求,目前已经开始着手恢复窦姓人原来的姓氏。
二历史名人:
豆代田:(生卒年待考),鲜卑族;代人。
拓拔焘时拜勇武将军,后封长广公,长广王卒于统万镇大将,谥曰恭。
豆登桂:(公元1941~今),甘肃西和人。中国工商银行秦安县支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
他从1992的11月分管信贷工作以来,对全行信贷工作实行了主办信贷员第一责任追究制的管理办法。
通过近五年的不懈努力,亲自主抓“三项贷款“(不良贷款)下降了3198%,由全市借差行变为全市唯一存差大行,每天上存资金达四千余万元,且保付金充足,为全市系统内资金营运作出了贡献。
他还对国营、集体企业全方位支、帮、促,使食品公司二百一十万元、物资局七十七万元、糖酒公司九十八万元、百货门市部集体贷款六十万元等整体盘活,银企共同发展。
他支持非公有制的十七家战线厂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产品远销云南、西安、成都、兰州、乌鲁木齐市井出口独联体,同时,于1996年创办了“秦安通达信息中心“,1997年上国际互联网。
1998年创办了《秦安市场信息》报。为泰安小商品市场创立和发展、使之成为国家级文明市场做出了贡献。曾先后被评为先进个人、保卫先进个人、优秀 员。
豆冷伯:(公元1947~今),陕西永寿县人。著名当代作家。
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自1977年起,先后在《群众艺术》、《苏州文学》、《中流》、《延河》、《长安》、《西安晚报》、陕西《百花》等几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短篇小说;作品获各种奖励十五次。并有诗集《情关山水》、《旅意》;中短篇小说集《人态》、长篇小说《荒隅》、《畸殇》;长篇报告文学《大路雄风》等十二部专著出版行世。《荒隅》被收入中国西部风情文库,《畸殇》获咸阳市1995年五个一工程文学奖。
豆晓峰:(公元1964~今),张家川人。著名高级兽医师。
他参加并完成的科技项目有六县畜禽疫病普查,获1992年度天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张家川县畜禽寄生虫种类分布、侵袭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获1993年度天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TDP治疗黄牛不孕症试验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1995年度天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百万只良种鸡推广及规模养殖技术示范、立足该地资源优势引导规模养殖,获无水市星火二等奖;动物布鲁氏菌病稳定控制达标考核,通过了有关部门的联合验收;绵山羊蟀媒血液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研究,受到专家的好评。
他先后在国家级专业技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七篇,在中国兽医寄生虫学会第三次学术会上交流一篇,并被收入论文集。
1998年被县委、县 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豆沁太:(公元1968~今),山西沁水人。地方政工干部。
1992年9月至1994年7月在山西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科七班学习。
入学前在沁水县教委工作;毕业后调沁水县委农工部工作。
豆中华:(公元1971~今),河南淮阳人。著名地方中医师。
1981~1984年河南中医学院学习;1984年至今淮阳县公疗医院任副院长。
擅长自拟中医中药丸剂、 推拿、穴位注射治疗各类疑难杂病;在颈椎病方面有独到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深受患者的欢迎。
由于其成绩突出,业绩被载入《中国名医一万家》等多部较具权威性的辞典辞书中。
他决心以自己的专长,悬壶于世,治病救人。
窦庄古堡建筑群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东南部沁河河畔,西距沁水约50公里,西依_山,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文化深厚,是晋东南地区明代中后期名重一时的大型古堡建筑群。
窦庄古村落,西依_山,三面环水,风景秀美,人文荟萃,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于崇祯二年( 1629 年)历时九年告成。现存古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80%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建筑除大量民宅外,还有庙宇、楼阁、祠堂、书房、校场、法庭、地牢、城墙、城门楼、牌坊、店铺和大量的碑刻等。除佛庙主殿及配殿为元代遗构,其它多为明、清建筑。建筑脉络清晰,特色鲜明,被前来考察的专家学者誉为研究明清时期北方民居建筑的最具典型代表作。窦庄古城堡开启了乡村城堡建筑的先河,它是乡村城堡建筑的代表作, 是研究当地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民俗民风的重要物证。
沁水县嘉丰镇窦庄村,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村庄。
窦庄的故事总是和女人缠绕在一起。从东汉的沁水公主、窦皇后,到宋朝时期的肃穆夫人、明朝末年的霍氏夫人,窦庄无不被女性的色彩渲染着、萦绕着。“夫人城”的称谓也因此而更加悠远、神秘。
窦庄村历史悠久。窦庄最早的主人是窦氏。《后汉书》上记载的与沁水公主、窦皇后密切相关的“窦宪还田”的典故就发生在窦庄。窦庄村《窦氏家谱》记载:“吾氏家乘,自汉讳广国至宋讳_,始祖而上,原祖贯本扶风平陵韩所,谱者,皆扶风平陵人也。自不为无考,然而远矣。即所载汉(沂)国公,因宦不返流,寓河东泽州端氏县窦庄村。讳贞固者,今亦无考,唯村西及卧牛山下碑碣翁仲等岿然而存者,为三大将军墓,则吾氏奉讳_祖为始祖,固于礼为甚洽也”。
据古代文献记载,远在北宋之前,窦氏已迁入沁水端氏。窦庄村西窦将军墓,存有清代康熙年间窦斯在撰写的《窦将军墓碑》记载:窦庄“始祖讳_,字廷玉,宋哲宗朝以女肃穆夫人贵,赠左屯卫大将,配祖妣罗氏,赠宜春郡太君。初居本县端氏镇,后赐葬于此,子孙依冢而居,遂家焉。”由此可知端氏窦_有女被宋哲宗纳为妃子。窦氏因此兴盛荣耀,在朝为官者几十人,逐渐成为当地显贵。窦_死后,宋哲宗亲赐墓地于沁水卧牛山下,窦家为守墓而筑庐,世代居住了下来,便形成了窦庄。据光绪《沁水县志》,在仕途方面,窦氏甲科绵延至清不绝。宋代以来窦氏共有2人中进士,12人中举人,另有1人中武举。
窦氏是窦庄最早的主人,然而真正使窦庄扬名天下的,却是窦庄的张氏家族。在宋朝时,张家只是当地的土族庶民,是窦家的守墓人。斗转星移,世代更迭,到了明代,张氏家族自万历二十年(1592年)张五典中进士入仕后,书香传家,一时人才辈出,十代不衰,其势力已经超过了窦氏家族。据光绪《沁水县志》,明清两代窦庄张氏有6人中进士,15人中举人。
窦庄是沁河流域现存古堡中最早的一座。有史可考的窦庄城,最初修建于北宋末年。现存的窦庄古城,为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天启年间大理寺卿、兵部尚书张五典所修。《明史·传》说“五典度海内将乱,筑所居窦庄为堡,甚坚”。窦庄从明朝天启三年 (1623 年)开始修建,到崇祯三年(1630)竣工,共用了7年时间才完成。当时的窦氏内外两城,九门九关,留下了“天下庄,数窦庄,窦庄是个小北京”的民谣。
就在窦庄城建好的第二年,明崇祯四年5月,张献忠与王嘉胤率农民起义军从陕西杀入山西。此时的窦庄,张五典已经去世,儿子张铨殉国。儿孙们在外为官,家里只有张铨的妻子霍氏当家。族人请霍氏远走避难。霍氏夫人说:“避贼而出,家不保;出而遇贼,身更不保。不如盍死于家。”夫人将庄中男女组织起来,组成护庄兵丁,日夜习武,看守庄园。6月,王自用率起义军攻打窦庄。霍氏夫人率僮仆家丁坚守城池,抗击流寇。农民军攻打四昼夜,终于不克而去。第二年农民军又两次攻打窦庄,均未遂。《明史》记载:泽潞各州县除了窦庄小小的城堡外,俱为义军攻下。《明史·烈女传》记载:明兵备道王肇生上疏褒扬“窦庄城”为“夫人城”。皇帝还亲赐玉笔“燕桂传芳”。
现在窦庄保存较完好的建筑有尚书府、上下宅、九宅院、旗杆院、武魁院、常家大院、古公堂等十多个明清院落和佛庙、观音堂、三圣阁、五凤楼、耕读院和南花园等。这些院落建筑成为承载窦庄历史的重要标志。
窦庄村附近有赵树理故居、湘峪古堡、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柳氏民居、沁水示范牧场等旅游景点,有沁水黄小米、沁水刺槐蜂蜜、沁水黑山羊、沁水黑木耳、七须黄花菜等特产。
正史、方志、家谱,向被称为研究历史的三大主体资料。正史(此处指官修的全国性史书,非指文献学所谓的纪传体史书)研究全国,方志研究地域,家谱研究家族。而研究地方的资料,可以称为地方文献,一般认为以方志、碑刻、谱牒三类为主。
山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地处北方草原与中原的衔接地带,对邻近的河北、中原、关中而言,山西海拔较高,与四边有黄河、太行山、长城之阻隔,易守难攻,为独立的地理单元,在古代中国占有重要地位,所谓“治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研究山西,对于华北乃至中国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山西的资料,产生并集中留存于山西地域,可以统称为山西地方文献。以新文化史的研究视域,从广义上来说,方志、碑刻、谱牒、文集、日记、文书、档案、书信、口述资料、图像、传说、实物遗存、报刊杂志等,均应属于这一范畴。从狭义上来讲,主要包括方志、碑刻、谱牒、文集四类。
山西特殊的地理形势,域内保存了较为丰富的地方文献,尤其以现存碑刻资料全国领先。在区域社会史研究如火如荼推进的过程中,一批又一批省内外以及国外学者关注及投身山西研究,因而山西地方文献的收集利用及研究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由于山西地方文献体量庞大,目前所见整体探讨的文章较少。故笔者不揣浅陋,结合自身十多年收集、研究山西地方文献的经历,粗撰浅文,重在叙述,以期为山西研究者起到一定目录索引作用,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本文所谓的山西地方文献,仅从狭义来讲,同时基于研究古代山西历史(秦统一到1912年清朝灭亡)及山西地域社会具有资料利用价值。
一、方志
1949年以前编撰的地方志,称为旧志。据1998年出版的《山西文献总目提要》,李裕民先生统计,山西现存旧志中的政区志有458种,专志有20余种。20年过去了,发现《山西文献总目提要·地方志》所列现存方志也有不实者,如万历《乡宁县志》和顺治《乡宁县志》实为一种;而多种现存方志陆续被发现,如民国《石膏山志》、民国《沁县启蒙乡土志》、乾隆《景毛小记》、乾隆《湾里庄志》、同治《湾里庄续志》。加上私人及国外收藏的,笔者推测山西现存旧志不会少于500种,约占全国现存旧志的二十分之一强。主要是明代后期、清朝、民国成书的,以清代为最多。
山西旧志,现存者均已列入珍贵古籍,少见流传。有两套方志丛书集中收录。台北成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方志丛书》(山西省)62种,凤凰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73种、省志辑2种。
山西旧志的整理,包括影印、排印、点校、点注、标点、翻译、辑录几种方式,或正式出版或内部印行,或线装或胶装,或铅印或油印。(一)影印。如嘉靖《山西通志》,雍正《朔平府志》,乾隆《汾州府志》,嘉靖《太原县志》,万历、顺治、咸丰《太谷县志》,康熙《阳曲县志》,雍正《岳阳县志》,民国《永和县志》,乾隆《重修盂县志》,乾隆《泫志拾遗》。(二)排印。主要是原晋东南地区,现长治和晋城两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将域内的府州县志绝大部分都已经排印线装出版,内部印行。(三)点校。省志如成化、万历、康熙、雍正、光绪《山西通志》;府志如雍正《朔平府志》,万历、乾隆《汾州府志》;州志如弘治《潞州志》、万历《应州志》;县志如万历《繁峙县志》、雍正《岳阳县志》、民国《安泽县志》。(四)点注。如万历《太原府志》,万历《潞安府志》,道光《大同县志》,光绪《蒲县志》,民国《襄陵县新志》,光绪《太平县志》,民国《翼城县志注释》。(五)标点。如顺治、乾隆《潞安府志》,康熙《平阳府志》,乾隆《蒲州府志》,万历《代州志》,万历《泽州志》,民国《洪洞县志》。(六)翻译。如乾隆《浑源州志》,民国《翼城县志今译》,民国《永和县志》。(七)辑录。如《永乐太原府志》就是辑录《永乐大典》残本中的《太原府志》;《汾州府志·平遥编》是辑录万历和乾隆《汾州府志》点校本中的平遥内容而成;《宁武旧志集成》中的《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就是辑自明代廖希颜《三关志》。此外,《静乐旧志集成》(康熙、雍正、同治)和万历《忻州志》是影印和标点相结合,一页分成上下两栏,下栏为影印一页,上栏为对应的简体文字,标点竖排,优点是可以对照影印版。
利用山西方志,当然刻本或影印本最好,但刻本越来越珍稀少见;影印本成本较高,过去印量小,有的也不易找寻。可见编辑影印出版现存山西方志全集是绝对利好的一件文化盛事。近年来出版的《山西文华·史料编》影印了数种山西旧志,如万历《潞安府志》、康熙《平阳府志》、雍正《朔平府志》、雍正《泽州府志》、乾隆《汾州府志》、乾隆《蒲州府志》、光绪《代州志》、光绪《解州志》、光绪《直隶绛州志》。两套山西旧志丛书《中国方志丛书》(山西省)和《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省志辑)除去重复者仅有一百余种,只占山西现存方志的四分之一,且版本均是清代民国的,早期版本少。好在一些国内外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文化学会网站可以在线阅读部分珍贵的山西方志原版。在原件及影印本见不到的情况下,点校本或标点本就派上用场了,这也是山西旧志整理的主要方式。任根珠先生《西樵志语》一书中所收的文章《山西新方志事业综述》[1]10-11统计,截至2002年,山西旧志点注或标点的有101种。刘益龄《山西地方志史》统计的山西旧志整理点校有129种,时间显示截至2010年。据笔者收集,截至目前,山西旧志点校或标点本(不包括影印)有190余种,加上整理的专志,至少有220种以上,约占山西现存旧志的五分之二强。如果加上影印单行的,足有一半以上。
山西旧志整理以长治市最有功效,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将府州县志多数版本均标点排印线装内部出版,本世纪前后新加点校、标点整理,除却长治、平顺两县外,其余市县的府州县志现存旧志所有版本均已正式出版,均是合订一两册。太原市及辖县点校或标点出版《太原府志集全》4种、《太原古县志集全》12种,前者合订1册,后者合订3册,实现了旧志中的政区志全部正式整理出版。此外,介休市、寿阳县、静乐县、汾阳市、孝义市、交城县、广灵县、应县、代县、繁峙县、翼城县、乡宁县、霍州市、吉县、隰县、永和县、沁水县均已将辖区内的旧志标点整理出版,其中交城、静乐、广灵、隰县、沁水合订1册,寿阳合订2册,翼城一套5册。加上影印,绝大部分县市均整理出版至少一种旧志,但也有极个别县到目前为止尚未整理出版任何一种旧志。
山西旧志编撰过程中,涌现出修志名家、晚清乡宁人杨笃,一生修志(包括参订)13种,山西11种、河北2种,是公认的中国古代修志最多的个人,其中山西11种为光绪《山西通志》、光绪《代州志》、光绪《壶关县续志》、光绪《长子县志》、光绪《续修黎城县志》、光绪《屯留县志》、光绪《长治县志》、光绪《潞城县志》、光绪《天镇县志》、光绪《繁峙县志》、光绪《五台县志》。山西旧志中的名志如成化《山西通志》、光绪《山西通志》、康熙《平阳府志》、乾隆《汾州府志》、光绪《五台新志》等等。山西旧志整理过程中,大概以李裕民先生点校整理最多,如成化《山西通志》、万历《汾州府志》、雍正《朔平府志》、天启《文水县志》、康熙《宁乡县志》、万历《繁峙县志》、雍正《岳阳县志》、民国《安泽县志》、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利用旧志编撰的资料书,有:李裕民《山西古方志辑佚》和《晋志钩沉》,郭展翔等《山西方志物产综录》,山西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利用山西旧志的工具书,有:李裕民《现存山西地方志总目提要》,刘纬毅主编《山西文献总目提要》、《山西方志概述》,祁明《山西地方志综录》、《山西方志要览》,池秀云《<山西通志>人物传索引》、张国淦《山西方志考》、赵保平《晋中地方志总目提要》等。整体研究山西旧志,成就较大的学术成果是新近出版的刘益龄《山西地方志史》,全面梳理山西地方志发展史、编撰史,总结特点,辑佚志文,附录现存及亡佚志书目录,形成最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山西整理的旧志,除去影印的,主体是点注或标点,按通行古籍整理原则方法点校的较少,且在整理过程中录文、标点诸方面,错误屡见,利用时一定要仔细,最好查对原刻本印本或影印本。可见,全部影印很有必要,影印同时或随后再认真点校出版,将极大方便社会大众阅读利用。
二、碑刻
山西境内碑刻受到重视,古已有之。如成化《山西通志》卷十七即为《碑目》,分17类,载碑刻600余通简目,包括碑名、时代、撰者姓名。清末光绪间山西巡抚胡聘之主持编纂《山右石刻丛编》,收北魏到元末840余年720通碑刻,录尺寸、字体、地点、碑文及考证。光绪间方志家、乡宁人杨笃编纂《山西通志》的《金石记》(后辑为《山右金石记》单行问世),共有七卷,收录汉至元山西碑刻1550余通,列碑名、时代、撰者姓名、地点、考证按语,所收碑刻现已大多亡佚。民国间,山西各地编辑多种《金石志》、《金石记》、《金石考》、《金石类编》,如《阳城县金石记》、《汾阳县金石类编》、《定襄金石考》、《介休金石略》,多收录碑文,略加考证,为时人及后人研究山西地域文化保存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山西现存的碑刻年代久远、序列完整、数量庞大,支撑了山西区域社会史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及研究持续深入推进。最早有东汉碑碣,尤其是宋金元时期的碑刻在同期全国数量领先,明清民国时期的碑刻比比皆是。现存1949年之前的碑刻至少有3万通以上。三晋名碑如太原晋祠《晋祠之铭并序》、临猗《密云太守霍扬碑》、闻喜《玄宗御书裴光庭碑敕》和《平淮西碑》、夏县《司马温公神道碑》、新绛《碧落碑》、稷山《姚天福神道碑》、万荣《汾阴二圣配飨铭》、浮山《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翼城《裕公和尚道行碑》、大同《大金西京大慈恩寺重修大殿记碑》(俗称《朱弁碑》)等。
利用碑刻,最好查看原碑、拓片及碑文较清晰的照片,如果尚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使用出版的碑刻书籍就成为最主要的途径。山西出版的碑刻合集,首推《三晋石刻大全》,从2009年《临汾市洪洞县卷》出版开始,现已出版近60个市县区,山西现有119个县市区,接近一半。基本是每县一册,洪洞县、襄汾县、孝义市、泽州县、朔城区等5个县市是上下两册;仅有吕梁市汾阳市为上中下三册;有的县出版了续编,如大同市浑源县、灵丘县和临汾市浮山县、曲沃县。《三晋石刻大全》分县编排,书首有全省、全市、全县碑刻总况说明,可以先行了解,内容包括现存及亡佚碑刻,有标点的录文,简要解题,附录部分拓片及拓片局部,但多数碑文未录碑阴题名,主体是人名,也多有捐资商号、组织、个人及资金,这是研究基层社会史、商业史的好资料,实为明显的缺失遗憾。当时编撰原则不收墓碑,但多数县均收了不少近些年刊立的纪念碑。所谓大全,其实也不可能齐全,如上述灵丘、浑源、浮山、曲沃均已出版续编一册。《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泽州县卷》(2册)比晚出的《泽州碑刻大全》(4册)所收碑刻要少些。《三晋石刻大全》出版之前,曾编撰出版过《三晋石刻总目》9册,除了忻州、吕梁以外均有,每市一册,算是清家底,但《总目》错误很多,利用时也要注意。但《三晋石刻大全》毕竟成为研究利用山西现存碑刻时优先使用的碑刻资料书,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三晋石刻大全》出版工作中,晋城市6县区全部出版,临汾市出版数量最多,17县市目前已经出版13县,而忻州市出版最为迟缓。
除《三晋石刻大全》独领风骚后,全省碑刻总汇还出版过《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及《续一》、《续二》3册,选萃类的《山西碑碣》与《山西碑碣续编》。市域碑刻选萃如《晋城金石志》、《晋中碑刻选粹》、《临汾历代碑文选》、《河东百通名碑赏析》。县域碑刻汇编如《泽州碑刻大全》、《高平金石志》、《灵石碑刻全集》、《灵石古韵》(碑石卷)、《介休碑传集》、《偏关古碑文集》,选编如《乡宁碑文选》(上集)、《尧都历代碑刻选萃》、《临县碑文大观》、《沁水碑刻蒐编》、《陵川历代碑文选》、《尖草坪区碑碣》。村域碑刻全集,如《古村郭峪碑文集》。流域碑刻汇编,如《盂县乌河石刻》。
山西出版的专题碑刻之书,如《山西地震碑文集》、《山西戏曲碑刻辑考》、《晋商碑刻资料选编》(一)、《山西清代神庙戏碑辑考》、《晋祠碑碣》、《河东盐池碑汇》、《河东出土墓志录》、《河东水利石刻》、《河东地区书院碑刻辑考》、《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辑录》、《广胜寺文献碑刻汇编》、《五台山碑文》(同书名两种,忻州市文物局和五台山佛教协会各编一种)、《五台山佛教》(繁峙金石篇)、《五台山碑文选注》、《阳城汤庙碑拓文选》、《太行山成汤庙碑刻资料集》、《三晋石刻大全·长治市长治县炎帝碑陵卷》、《晋城佛教金石录》、《高平诉讼碑刻辑考》。《中古陇西牛氏碑刻集录》卷三收近年晋东南出土的唐宋上党牛氏墓志81方。市县文史资料也有碑刻专辑,如《忻州文史》有《古碑文录》5辑5册,介休、襄汾、平遥文史资料也出版过碑刻、碑碣专辑。还有碑刻工具书可供利用,如《<山右石刻丛编>、<山西通志·金石记>石刻分域目录》。[2]45-48研究山西碑刻的书如《漫谈山西碑刻》、《金石证史:三晋碑志中的历史细节》等。
分市县的《三晋石刻大全》和其它山西碑刻书籍,整理工作都相当不易,但录文及断句常有错误,利用时务必引起注意。利用碑刻时,如果能亲临碑刻放置的原址,综合考量碑刻、建筑及场域的相互联系,实现在地化,充分结合所在区域社会文化,这样更有助于理解领悟碑刻反映的文化信息。
三、谱牒
魏晋隋唐是门阀社会,谱牒流行,但几乎均散亡不见。赵宋以来,聚族、修谱大受提倡,新的谱牒被陆续修撰,记录了千年历史,中国南方数量多、质量精于北方。山西现存的谱牒,宋金元代罕见流传,以明清及民国为多,尤其是清代民国最多。尽管历代战争、自然灾害及其他原因损毁许多,但辗转遗留保存下的谱牒数量也不少。或刻本或铅印或抄写,多数藏于私家,现在图书馆、博物馆也有不少收藏,如山西省社科院家谱研究中心、闻喜县档案馆、山西大学图书馆等。至于数量究竟有多少种,没有确数,保守估计2000种以上应没问题。《山西文献总目提要》著录的“谱牒”有461种,分现存、待访、亡佚三类,附简要提要。《中国家谱目录》及《中国家谱总目》收录山西家谱较多。著名者如闻喜《裴氏世谱》、代县《冯氏族谱》、代县《杨氏族谱》、代县《崔氏世谱》、五台《徐氏宗谱》、五台《赵氏宗谱》、崞县《徐氏宗谱》、定襄《邢氏宗族世系图谱》、忻州《朱氏家谱》、忻州《陈氏族谱》、繁峙《宫氏族谱》、太原《王氏家谱》、榆次《常氏家乘》、灵石《王氏族谱》、灵石《陈氏家乘》、灵石《何氏族谱》、灵石《梁氏家谱》、寿阳《祁氏世谱》、徐沟《乔氏家谱》、祁县《罗氏族谱》、祁县《温氏家谱》、离石《于氏宗谱》、交城《安定王氏宗谱》、石楼《杨氏家谱》、乡宁《石涧村杨氏家谱》、襄垣《连族谱牒》、武乡《信义程氏族谱》、沁县《吴氏人物志》、沁县《东山赵氏家谱》、沁县《魏氏宗谱》、阳城《黄城村陈氏家谱》、盂县《续修张氏族谱》、平定《窦氏族谱》、平定《周氏家谱》、平定《郗氏族谱》、洪洞《韩氏家谱》、曲沃《靳氏族谱》、闻喜《赵氏家谱》、闻喜《郭氏家谱》、河津《平原薛氏族谱》、荣河《徐氏家谱》、稷山《段氏家谱》、夏县《涑水司马氏源流集略》、运城《河东路氏谱牒》、运城安邑《仝氏族谱》。譬如民国定襄《邢氏宗族世系图谱》卷二为《墓志文》,汇录了邢氏历代先人的碑铭墓志百余篇[3]64,价值就很高;光绪运城安邑《仝氏族谱》抄本对于廓清山西晋南及豫西女真族后裔仝氏价值较高。近些年,一些旧谱牒被陆续发现,或被影印、复印,尤其是一些新修的家谱族谱全部或部分承用老谱内容,也算老谱牒继续得以传承。但总体来看,1949年以前的家谱损毁的远多于现存的,造成山西地域文化研究的一大缺憾。看来非常有必要由山西省级文化部门出面组织或规划设立一个大课题,逐步收集山西现存家族谱牒,也可分地区进行普查,编撰总目、内容提要,最好能先影印再点校,最后出版《山西现存谱牒汇编》,这必将是嘉惠学界、社会大众的文化功绩。
利用家谱资料,除查找新旧谱牒外,山西还出版过几种家谱文化的书,可以参看,如《临县家谱文化》、《盂县家族文化》、《山西盂县姓氏源流考略》、《娄烦文史资料》第六辑《娄烦碑谱文化》、《关氏三千年》,《洪洞大槐树寻根》、《洪洞大槐树志》(上下)收录了不少当地的谱序。山西学者张海瀛、李吉在山西家族、谱牒研究方面较有成就,张海瀛著有《族谱姓氏研究集》、《源晋姓氏与寻根》、《太原王氏史略》、《太原张氏史略》,还有《缅晗集:张海瀛谱牒研究文选》,主编过《中国族谱集成》;李吉著有《姓氏族谱与寻根文化》、编著《郭氏史略》。研究山西家族的成果,如周征松研究河东裴氏,著有《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中国姓氏谱:裴》、《家族史研究及其他》,利用了大量碑刻谱牒资料;李红《隋唐河东柳氏家族研究:以世系、迁移、婚宦、家族文化为中心》;谢振中《河东望族 万荣薛氏》。山西省社科院曾建立家谱资料研究中心,收藏家谱资料近3000种,还有缩微胶卷近千盘,出版过《中国家谱目录》,影印出版《中国族谱集成》(全100册)、《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藏名人家谱丛刊》(全285册)、《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藏早期稀见家谱丛刊》(全137册)、《历代姓氏文献丛刊》(全93册),出版期刊《谱牒学研究》四辑、《谱牒学论丛》七辑。
明初,晋南洪洞大槐树移民、晋北马邑圪针沟移民,均是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后裔遍及全国诸多省市县,所以有很多谱牒都自称是大槐树移民后裔,洪洞大槐树成为全球华人老家、汉民族的精神家园,这是山西及各地谱牒常见的现象。[4]72-75其实,山西古代长期地处边防地带,因为官、驻军、经商、逃荒而移入的民众历代有之。如晋南、晋东南多有河南、山东移民;而晋中人因经商移民外地,晋北、晋西北民众“走西口”及三年困难时期移居内蒙古很多,1949年前晋中、晋南、晋东南南下干部留居华中、华南、西南的人数也不少。尤其在两省交界处,移民活动更是频繁。通过阅读相关谱牒,上述历史信息及特点均能清晰呈现。
谱牒的通病,记载常有夸大溢美的成分,追溯远祖,往往攀附高贵贤能,利用的前提务必要考证鉴别、去伪存真。但谱牒集中记述家族,是为一家的历史,可以弥补正史、方志记载不足,是研究姓氏家族渊源、迁转、家规、世系、成员功业事迹、地方社会的珍贵资料。
四、文集
文集也称别集,是个人所撰诗文总汇。对于研究人物的生平经历、家族世系、交游师承、思想主张、学术成就、活动空间、区域社会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尤其是古代那些未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而长期居于民间基层从事文教事业的文士,他们的文集对于研究地方社会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4]72-75这里所说的文集,立足于对研究山西地域文化有价值,故而也把晋人诗文总集及选集也包括在内。晋人文集,以明清及民国留存为最多,这是和全国一样的普遍现象。
《山西文献总目提要》著录的“别集”有687种、“总集”68种,部分亡佚不存,这些数据也太会准确,其中有些书严格来讲不算诗文集,收录有些宽泛,但也大致能反映晋人诗文集现存状况。
晋人诗文集,收入丛书中的,如民国《山右丛书初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点校本)收录十余种,如《文潞公集》、《松龛全集》、《庄靖先生遗集》、《西台集》等。近年山西出版的大型丛书《山西文华》,已经出版的文集有《王绩全集》、《温庭筠全集校注》、《元好问全集》、《薛瑄全集》、《祁寯藻集》、《祁韵士集》、《陈廷敬集》、《吴雯集》、《张慎言集》等;山右历史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山右丛书二编》,收的文集有《忠正德文集》、《拙庵集》、《敝帚集》、《梁园寓稿》、《涂水先生集》、《孔文谷集》、《孔文谷续集》、《孔文谷诗集》、《大椿堂诗选》、《条麓堂集》、《条麓堂续集》、《仰节堂集》、《苍雪轩全集》、《大司马张海虹先生文集》、《张忠烈公存集》、《张司隶初集》、《句注山房集》、《孙忠靖公全集》。晋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出版的《晋城历史名人文存》,收录《鹤栖堂诗集》、《陵川集》、《庄靖集》、《西北文集》、《午亭文编》、《常评事集》、《泊水斋集》、《六砚草堂集》、《艳雪堂诗集》、《东谷集》。李豫主编《阳城历史名人文存》共收录明清时期阳城28人37部著述,另收入阳城诗歌总集7部,收录明清阳城诗人130余人作品近千首,包括《泊水斋文钞》、《泊水斋诗钞》、《东谷集》、《归庸集》、《桑榆集》、《午亭文编》等。徐永忠主编《高平历史文化资料》,收录高平籍文士文集,有《司昌龄诗文集》、《高平祁氏三世遗稿》、《张立本诗集》、《知常先生云山集》、《蒲溪吟社三家诗抄》、《刘宫詹天先生文集》、《毕振姬文集》。田同旭主编《沁水历代名家文存》收录沁水县8位古代名家传世11种文集。《介休近代艺文丛稿》收《介休诗略》、《介休续诗略》、《介休金石略》、《庄镜集》等10余种。
单行的晋人文集,如《郭弘农集校注》、《司马光集》、《文彦博集校注》(《文潞公集》、《文潞公诗校注》)、《元好问全集》(《元
六岁献策定中原,助夫建功开新朝是南北朝哪位奇女子?
本文2023-10-26 18:32:0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