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井冈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1收藏

什么叫井冈山?,第1张

  蜿蜒盘旋的山路上,一辆又一辆旅游大巴,载着游客向茨坪进发。盛夏的井冈山,迎来又一个旅游高峰。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与三山五岳相比,并不算巍峨挺拔,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来此寻根问底,探究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国***人从胜利走向胜利。

  站在茨坪的北山上,远处云海中露出点点峰脉。山风吹来,井冈翠竹发出阵阵响声,似乎想对人们倾诉什么。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北山上:远看,纪念碑像一团跳动的星星之火;近看,又好似一杆杆革命的枪支。

  游人如织,人们争相站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1927年工农革命军刚上井冈山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答复这个问题,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人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持下,从实际出发,独辟蹊径,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75岁的井冈山市离休老干部毛秉华,正在给一批游客义务讲解井冈山精神。他几十年如一日为上山游客讲革命传统课,且不取分文报酬,听众累计已达120多万人次。他说:“井冈山精神概括地讲,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这也是我们今天搞好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

  毛秉华接着讲起了故事:1928年冬,红军非常艰苦。一个连队80多人,有时一餐饭只有3斤米下锅。红军只好吃红米饭,喝南瓜汤。就是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有一首红军歌谣唱道:“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条件虽然艰苦,可红军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家想一想,在白色恐怖包围之中,只有700多人的队伍为什么敢于把革命的红旗插上井冈山,而且坚信它始终不倒?为什么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能够燃遍全国、走向胜利?靠的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理想和信念……

  “学到的东西比我预想的要多得多,让我非常激动。我真正懂得了坚持党的领导,珍惜今天的稳定繁荣是多么重要。”同许多到过井冈山的人一样,深圳市民张坤站在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中山大学的一群学生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留言簿上这样写道:“井冈山是珍贵的精神宝库,它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众多的革命遗址和先辈的英迹,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革命传统,什么叫井冈山精神,这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最缺少而急需补充的‘营养’。”

  黄洋界上,当年的哨口营房依旧,而久远的隆隆炮声给游客留下了无尽遐想的空间。林阴山路上走来一队少年游客,他们是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的学生。高二(2)班的李洋阳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天我们在井冈山吃了红米饭、唱了红军歌、走了红军路、听了传统课,这是我们在上海无法想象的经历。通过参观学习,我现在觉得井冈山精神不是一句空话,理想和信念实在太重要了。”

  理想和信念在人们心中传递。今年七一前后,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涌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副馆长谢敬霞介绍说,从1959年10月1日正式开放,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迄今已经接待了100多万人次观众。记者去采访时,馆内的讲解员正在进行集中培训。谢敬霞说,我们的讲解员虽然都是免费为游客讲解,但是要把井冈山精神讲透,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一堂培训课结束后,记者采访了讲解员蒋玉芳。今年26岁的她,已经在馆里从事讲解工作8年。她娓娓道来:“我接触了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他们上井冈山后都非常感慨,说当时环境这么艰苦,革命能够胜利真不容易。”她略微停顿了一下,“其实不仅是对游客,对我来说,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灵魂的净化。”

  蒋玉芳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个让她很感动的故事。那是去年12月,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在天津举办的时候,天津市有一批残疾人也来参观展览。由于他们失去了听觉能力和说话能力,讲解员和他们之间的交流,只有通过手语老师的翻译。我们讲一句,手语老师翻译一句,结果讲解花了很长时间。当讲解结束时,我发现他们每个人的眼里都噙满了泪水。我想,很多人虽然没有到过井冈山,但是对井冈山很有感情。他们把井冈山当作了心中的圣地。又有一批游客涌入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楼大厅中央的一幅巨型画《井冈路》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蒋玉芳快步走到游客面前,微微一笑,开始讲解:

  “各位游客朋友,您可以从这幅画上看到,郁郁葱葱的井冈山上,有一条小路‘井冈路’。这条小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虽然中间有蜿蜒曲折,但是画家用一束光线预示着革命的道路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阔。这条小路还有个特点,就是不管你从哪个方向去看,这条路始终正朝着你,处在你的脚下,仿佛你立刻就可以上行。画家这样的艺术处理,寓意中国革命无论从哪开始,都会走向井冈山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译文

 战旗在山下摇荡,山头鼓声浩荡,吹角连绵,战事激烈,任凭敌军团团围困,我军依然毫不畏惧,岿然不可撼动。

 早已构筑好坚固的防御工事,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黄洋界上红军炮火轰鸣,快马报之敌军在渐浓的夜色中逃去。

 赏析

 这是一首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赞歌,是一首抒写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史诗,是毛泽东许多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诗词中最早的一首词。这首词题为“井冈山”,内容却不是描写山景,而是通过写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第二次反“会剿”战斗的关键一仗——黄洋界保卫战,热情歌颂井冈山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

 词的上阕写战前气氛和敌我双方的态势。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这两句概括了红军士气高昂,严阵以待的雄壮声势,栩栩如生,为全词的雄伟气势以及词的结尾与红军的胜利作了铺垫。黄洋界处在井冈山上很高的位置,从这里向下远望各山头,到处是红军迎风招展的战旗;到处军号高鸣,战鼓齐奏。说明红军早已严阵以待。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回答《毛主席诗词》英译者的解释是:“‘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旌旗’和‘鼓角’都是指红军。黄洋界很陡,阵地在山腰,指挥在山头,敌人仰攻。山下并没有都被敌人占领,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旌旗在望’,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山下旌旗在望“喻指山下的部分红军即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三十二团,以及井冈山一带的赤卫队、队等地方武装也在坚守井冈山,山下并没有都被敌人占领。“山头鼓角相闻”,喻指守卫黄洋界的红军第三十一团第一营,以不足一营的兵力,利用悬崖峭壁的地形顽强抵抗敌人的进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敌人人多势强,气焰嚣张,红军被敌人重重包围;但在这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英勇的红军毫不畏惧,视万千敌人如虫蚁,沉着应战,泰然自若,岿然不动。衬托了红军英勇善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虽然敌人在数量上占了很大的优势,把红军一层又一层地包围起来,岿然”一词,充分表现了红军巍然屹立的雄姿。

 下阕写战斗经过,军民万众一心,粉碎了敌人的围攻,战斗取得胜利。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这两句写红军已预料到了敌人会乘虚前来围攻,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筑好了防御工事,戒备森严,军民团结一致,众心成城,英勇抗敌的情景,写出了红军战胜敌人的原因。这里“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岿然不动”前后照应,既显得典雅雄壮,又韵味深长。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两句写具体的战场(黄洋界)和战斗结果(有人报告说,敌人听到了红军在黄洋界打的炮声,惊慌地在夜晚逃走了),即战斗取得了胜利。这胜利是通过“炮声”传报的,陈毅说:“在战争中尝有炮声雷鸣而敌已开始逃跑。此敌之起身炮也,我之送行炮也。不可不知。”这两句极为形象地描绘了这次保卫战,巧妙地嘲笑了敌人,有力地鼓舞了红军民,同时与上阕军军民的备战与岿然不动的情景照应,前后贯通,无懈可击。

 《西江月·井冈山》是一首纪实性很强的诗歌,一首小令,仅五十字之简约篇章,却能如此真实地记录了黄洋界保卫战这样的一场战役,非大手笔而不能为之。这首“在马背上哼成的”诗歌,虽然是一首超小型的叙事诗,但纪实之中有言志,有抒情,有议论。我们清晰地看到,《西江月·井冈山》一词,与《井冈山的斗争》这样的政论长文,居然可以如此紧密地互文见义。在中国历史发生大转折、中国***人艰苦探索全新革命战略的年代,毛泽东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把自己的政论思考熔铸到自己诗词的意象之中,其抒情逻辑蕴涵着他在军旅征战之中的革命预见。这是毛泽东井冈山时期诗词的一个最有时代特色和个人风骨的特点。

 扩展阅读:毛主席故事

 在上私塾的几年中,毛主席对同学团结友爱,礼让为先。放学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学总喜欢抢头,他却从容不迫地慢慢走。毛主席对人很有礼貌,但对于无理取闹的人力主制服。他常常对人说:“逢恶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一天,毛主席从韶山到外婆家去。当他走到一个山谷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双手插腰拦住了去路,原来是当地一个姓赵的富豪子弟。毛主席早就听说,这个人经常在穷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贫。

 赵某横在路上,傲慢地说:“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过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别想回去!”赵某接着说:“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合起来是什么意思?”稍加思索便说:“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有理无理与‘李’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赵某听后满脸通红,又恼怒又尴尬,只得让他过去。

在这个地方牺牲了近48万名英烈。

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牺牲了近48万名英烈。

根据记载和一些革命战士的回忆,最终只有15744名烈士,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刻上了姓名,3万多人成为无名英雄。

好词:铸甲销戈 止戈兴仁 止戈散马 枕戈寝甲 有事之秋 以战养战 以战去战 以逸待劳 偃武息戈 偃甲息兵 偃革倒戈 休养生息 休兵罢战 矢石之难 上兵伐谋 散兵游勇 戎马倥偬 穷兵黩武 破斧缺斨 磨盾之暇 龙战鱼骇 龙血玄黄 连天烽火 来好息师 金戈铁马 祸结兵连 归马放牛 鼓衰力尽 干戈载戢 烽火四起 烽火连年 风尘之变 放牛归马 伐罪吊民 倒载干戈 刀枪入库 大动干戈 楚界汉河 赤地千里 兵无常势 兵戎相见 兵连祸结 兵慌马乱 兵荒马乱 兵戈扰攘 白骨露野  好句:  1、这个世界没有公平道义,这个世界弱肉强食。是谁踩在谁的头上嚣张狂笑,是谁踏过谁的躯壳收割了最后的麦苗,是谁抢走了谁嘴里最后的晚餐。这个世界已疯狂,人民都在跳舞举行最后的狂欢。  2、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3、战争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古往今来历史长河中,都是百姓们在那里无辜受难,都是战士们在那里浴血奋杀,他们之中不乏有饿死的、战死的人们……战场上没一处有一丁点的和平,杀戮,生者还没来得及为死去的人伤心,还没接受亲人的逝去就被敌人的剑斩断了头颅。可到头来战士们的拼死拼杀,只不过是政治家们玩的一场游戏罢了,只不过是有权势的人在争夺更多的利益罢了,只不过是野心家为了自己的欲望罢了……他们对那些无辜的人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他们曾想过没有,不,他们从没想过,否则又怎么会进行更残暴的屠害呢?那些人们又有何辜?战争是可怕的,是血腥的,根本没有一点人情味,只有无情的嗜血的杀戮。  4、战争的存在虽然会带来不可磨灭的灾难,但同样,换个角度想想,这时的战争只不过是为了下一刻和平而打下基础罢了……  5、战争,除了死亡和毁灭,什么都不能带给我们。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英雄,我们无法忘记,忘记战争,忘记死亡与毁灭,更不能、不应忘记战争中的英雄们,是他们结束了战争,停止了毁灭,用他们的死亡,代替了别人的死亡。  6、战争(历史的重演)。历史的悲剧在次重演!安逸的生活让人们失去了对战争的恐惧,代替的是战后的利益。然而他们不知道战争正是最大的损失。当战火蔓延到他们眼前,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战争的可怕的时候,终于他们开始忏悔了,遗忘历史本身就是一种悲剧。  7、曾经浴血奋战的反法西斯老战士们,同样属于全世界。更应该属于全世界的,是对和平的永远呼唤。曾经让全人类付出巨大代价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战后60年世界大战的缺席,作为对人类的回报。但,这60年里,局部战争并未间断,地区冲突屡见不鲜,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恐怖活动成为人类安全新的威胁。今天的日本,当年的战犯还在受到供奉,右翼分子企图为法西斯招魂的闹剧,仍在一幕幕上演……  8、在抗日战争中,有多少民族英雄壮烈牺牲,虽然他们已经死了,但他们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将会成为永久的丰碑,永垂不朽!  9、有那么一个伟大的国家叫做美国,有那么一个美妙的梦想叫做自由。那只因为你手里钱比别人多,仓库的炮弹比别人猛烈。你有着随心所俗的自由,你有着美丽无比的自由借口,你可以以一种光荣的名义告诉世界,这是我想要的自由。政治是世上最卑鄙的游戏,战争是人间最丑陋的烟火。  10、遗忘,几十年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上着历史课程却不以为意他们认为那些离他们很远,历史只是拿来掺读的,在后来1世纪过去了,这是的人们彻底遗忘了祖先的叮嘱,不可忘记历史,不可让历史重演,同时和平安逸的生活让人们更加贪婪起来!

井冈山会师经过:

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1928年2月新城战斗胜利后,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形成。

毛泽东派何长工到湘南、粤北去寻找朱德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在江西、福建、广东边境坚持斗争,听说毛泽东已经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便派毛泽覃前去联系。

几经周折,两支革命武装终于取得了联系。

1928年4月28日,在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的掩护和接应下,朱德、陈毅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安全地转移到达井冈山,在宁冈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1928年5月4日,根据湘南特委决定,将朱毛两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4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政治部主任陈毅。

扩展资料:

井冈山会师历史意义:

井冈山会师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而且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井冈山区域的武装割据都有重大意义。

从此,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不断建立革命政权,开辟革命根据地,依靠革命群众,扩大革命武装。历史已经证明,有了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

毛泽东与朱德共同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和共同建立的人民军队,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建立,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震惊了国民党当局,蒋介石调集重兵,发动“进剿”和“会剿”。

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在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这些经验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新闻网-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什么叫井冈山?

  蜿蜒盘旋的山路上,一辆又一辆旅游大巴,载着游客向茨坪进发。盛夏的井冈山,迎来又一个旅游高峰。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与三山五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