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哪位将领是最擅长防守战的?
战国李牧
李牧是战国末年赵国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赵国后期唯一一位可以支撑赵国的将领。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防御战争);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
一个残疾人,凭着一己之力,死死撑住那奄奄一息的弱赵,北击如狼匈奴,南阻似虎强秦,挽狂澜于既倒,摧敌锋于正锐,真可谓民族英魂。
李牧可以说是赵国在战国末期唯一的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使匈奴十多年不能南下牧马,秦国三年不敢攻赵。然而,王翦一个反间计,赵王就自毁长城,把他杀害了。
李牧,毕竟不可能用自己那只残疾的右手,阻挡住历史的车轮,他甚至不能用它,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最后只能用口含剑自刺喉腔而死。
东汉耿恭
耿恭是东汉扶风茂陵人,在东汉初年,由于王莽篡汉的原因,原来西域督护府被取消了,广大的西北地区成了少数民族的天下,等到了汉明帝的时候,骑都尉刘张带领奉车督尉窦固、驸马督尉耿秉和及耿恭出击匈奴,屯兵金蒲城以及柳中城,宣扬大汉威德。
永平十七年十一月,奉车都尉窦固和驸马都尉耿秉等人率一万四千骑从敦煌出征西域,在白山击败北匈奴呼衍王兵团,占领伊吾卢;随后进攻车师,俘后车师国王,逼降其子前车师国王。
匈奴军队随即将耿恭所在的金蒲城和关宠所在的柳中城团团包围。而耿恭和关宠所带领的部队都只有区区数百人。这两支部队危在旦夕,西域眼看又要沦于敌手…… 当北匈奴的两万铁骑风驰电掣地扑向后车师的国都金蒲城时,耿恭就意识到自己即将面临军事生涯中最可怕的一场恶战。 因为后车师的兵力羸弱,而自己的手下士兵也不过数百人。
经过长时间的坚守防御,汉兵纷纷死亡,几千人的疏勒城,到了最后只剩下了26个人,却没有一个人投降。到次年三月抵达玉门关时,耿恭部最终生还的人只有十三个。这十三个人早已形削骨立、不成人形,身上穿的也已经不能叫衣服,只能说是沾满血迹和污渍的一条条烂布片。 可大汉帝国的赫赫天威就是在这样一群人的身上傲然挺立!
唐朝张巡
张巡是唐朝蒲州河东人,张巡生在唐中宗年间,算是个“富二代”,不过他并不是个纨绔子弟,而是一个上进好学的三好青年。安史之乱爆发时张巡是一个县令。
安禄山大军声势浩大,几个月时间,就攻陷了洛阳和长安。河北、河南也相继陷落,安军所到之处,唐朝的地方官员望风而降。这个时候,张巡并没有像其他县令那样轻松的选择投降,然后继续做县老爷。
他组织起一支几千人的武装与安禄山的大军周旋。睢阳之战,张巡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之下,面临强敌,临敌应变,屡屡制胜。从757年1月开始,到757年10月陷落,张巡用不足万人守军,在睢阳苦守了十个月,有力地牵制了燕军;若算上在雍丘之战、宁陵之战,则共与燕军共对抗了二十一个月。
史书载,共经历大小四百多战,斩叛将三百余人,累计歼敌人十余万。由于张巡的坚守,阻挡了燕军南下,使得富庶的江淮地区得以保全,保住唐朝的税赋重镇;此外牵制了大量叛军,又为唐军组织战略反攻赢得了宝贵时间。当时的翰林学士李翰等人认为:巡蔽遮江淮,沮敌势,天下不亡,其功也。他的功劳就是概括的那句话,守一城而捍天下。
此后大唐摇摇晃晃达百余年,北方一直在打仗,哪来的钱,都来自南方的税赋没断了,从这方面上来说,张巡当时阻止叛军南进,是挽救了大唐一百年呐。
南宋王坚
王坚是南宋名将,王坚在南宋,虽然比不了岳飞这样的名将世所共知,但是其本人立下的功绩也不少。他与岳飞一样,是坚定的主战派。
王坚做合州知州之时,全力加固战略重地钓鱼城防务。此举在后来蒙古军队大举围攻钓鱼城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因为王坚的先期准备,才让钓鱼城坚持了数月之久,仍然没有被个攻破。而在此战中,蒙哥汗意外被流炮击中,并因此身亡,蒙古帝国陷入内斗之中,南宋得以休养生息。
因为保卫钓鱼城有功,朝廷封王坚宁远军节度使、依前左领军卫上将军、兴元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合州,节制兵马,进封清水县开国伯。
王坚战功赫赫,却遭到了权臣贾似道的忌惮。因为忌惮王坚,贾似道在景定元年,使帝诏坚回京城临安,诬陷王坚降其职位。
不久之后,王坚因为内心郁愤不解,最终离开人世,获谥“忠壮”。
明朝于谦
于谦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土木堡之战后,明英宗被俘,明军精锐损失殆尽。于谦当之无愧为其中最杰出的一个。
土木堡之战打垮明军主力的瓦剌大军,被于谦带着一群新兵溃兵,在北京保卫战中打得大败而逃,令大明朝生生延命近二百年,其功劳之大,有明二百余年一众士大夫文臣,恐怕无人能及。
大明没有北宋一样立国百年便被胡虏驱赶着南迁,力挽狂澜令金瓯无缺的中流砥柱便是于谦,他不止是大明王朝的社稷功臣,更是千秋不灭的华夏民族英雄。力挽天倾卫华夏,粉骨碎身保大明。
南宋时期的将领:
1、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2、孟珙(1195年—1246年10月13日),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南宋著名的军事家、统帅,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出身将门,曾祖孟安和祖父孟林是岳飞部属,其父孟宗政也是南宋名将。
3、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人,抗金名将。北宋末年入伍从军,多次击败西夏军队,参与征讨方腊,凭借战功多次升迁至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
4、韩世忠(1089年—1151年),字良臣,延安人,南宋抗金名将,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出身贫寒,十八岁应募从军,作战勇敢,与西夏军、金军作战多年,屡立战功。
5、刘锜(1098年―1162年2月25日),字信叔,德顺军人,南宋抗金名将。出身将门,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的第九子。绍兴三十二年去世,赠开府仪同三司,宋孝宗时追封为吴王,加太子太保。
6、虞允文(公元1110年—公元1174年),字彬甫,隆州仁寿人,绍兴年间进士,南宋大臣,抗金名将乾道八年,改任为左丞相兼枢密使。
7、毕再遇(1147年—1217年),字德卿,兖州人,南宋名将。出身将门,其父毕进官至武义大夫。开禧二年,跟随军队北伐,身先士卒,屡次大败金军,开禧北伐的军功第一。
8、王坚,邓州彭桥人,南宋抗蒙名将。早先应募加入忠顺军,作战勇敢,升为劲军统制。蒙古军造船准备南侵,王坚秘密潜入造船之地,烧毁其船支二千余,崭露头角,成为孟珙部将,随孟珙入川抗击蒙古军队。
9、余玠,字义夫,蕲州人,南宋抗蒙名将。早先投入赵葵幕下,多次率军击败蒙古军队,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
10、魏胜,字彦威,淮阳军宿迁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出身普通农家,早先应募为弓箭手,多次参与抗击金军,绍兴三十一年,金朝皇帝完颜亮出兵南侵,魏胜率军三百,收复海州。
南宋最猛的猛将:王坚、韩世忠、吴玠、孟珙、岳飞。
1、王坚
可能大家对他不太熟悉,据史料记载,王坚可是抗击蒙古大军的名将,刚开始他加入的是忠顺军,后来蒙古大军节节南侵。王坚趁虚而入,烧毁蒙古战船2000艘,深受孟珙的器重,后来蒙古大汗蒙哥南下进攻合州,王坚坚守钓鱼城,并且成功击杀蒙哥。
2、韩世忠
大家都知道,他可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出身比较贫寒,但却在战场上多次立下战功。后来更是生擒叛军首领方腊,并且率军平定叛乱,解救宋高宗。
3、吴玠
据史料记载,吴玠,字晋卿,是赫赫有名的抗金名将,曾先后参与过对西夏的战争以及征讨方腊的战役,后来北宋不幸灭亡,金军试图攻占川蜀等地,再顺江东下,灭亡南宋。
4、孟珙
相信大家对他十分熟悉,他可是南宋著名的军事家和抗金英雄,据资料揭露,孟珙的祖先其实是岳飞的部属。在宋金最后一战中,孟珙率军灭亡金国,不过却暴露了宋军战斗力低下的特点,结果不久之后,蒙古大军开始南侵。
5、岳飞
岳飞最终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和长子岳云一同被杀害,就这样一代抗金名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中,着实让人觉得可惜。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名臣文天祥的这首《过零丁洋》对中国人来说可谓是家喻户晓。该诗创作于1279年,当时文天祥被俘虏,元军劝他投降,文天祥严词拒绝并以诗明志。最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47岁。
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舍身成仁的代表人物,不过南宋末年的忠贞志士却不仅仅只有文天祥。今天夜读史书就来和大家说说南宋最后时刻那些永垂青史的名字,人物顺序以牺牲时间为先后。
一、汪立信
1274年,元军大举伐宋。此前曾受朝廷打压的汪立信重获起用,官拜端明殿学士、沿江置使、江淮招讨使,负责江淮一带防务。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元军,南宋军队望风而靡,溃不成军。当汪立信率部抵达高邮时,周围城镇的守将降的降,逃的逃,汪立信有心报国却独木难支。自知无力回天的汪立信叹息道:“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也。”之后自缢而死。
不久后,元军统帅伯颜来到建康(今南京)。当他看到汪立信的家人后感叹道:“忠臣之家也。”
二、姚訔、陈炤、王安节、包圭
1275年,元军围攻常州。常州知州姚訔、通判陈炤、都统王安节、武进署理知县包圭(包拯八世孙)等人据城死守。由于双方实力相差太过悬殊,常州城在坚持半年时间后终于被元军攻破。姚訔、陈炤在巷战中战死。王安节、包圭受伤被俘。有人问王安节姓名,安节高呼:“我王坚子安节也。”王坚是南宋抗蒙名将,“钓鱼城之战”中指挥宋军击杀蒙古大汗蒙哥的大英雄,他的儿子怎么可能投降。最终,王安节、包圭两人皆拒降而被杀害。
三、李芾、尹榖
1275年,元军围攻潭州(今长沙)。时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的李芾在兵力完全不敌的情况下仍顽强抵抗。在坚持了三个月时间后,潭州城弹尽粮绝,一些武将动摇了,他们试探性地问李芾说:“形势如此危急,我们死不足惜,但是百姓怎么办呢?”李芾断然喝斥道:“国家平时所以厚养汝者,为今日也,汝第死守,有后言者吾先杀汝。”
1276年正月,元军破城在即。当时正在潭州城内的衡州知州尹榖全家数十口自焚殉国。李芾闻讯赶来,以酒祭奠,慨言道:“务实(尹榖字)好男儿,先我就义。”次日凌晨,潭州城被攻破,李芾亦举家殉国。
四、李庭芝、姜才
元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沿江淮各州的将帅或降或逃。时任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的李庭芝与其副将姜才坚守扬州,拒绝投降。
1275年,南宋临安朝廷投降。同年,原南宋谢太后与宋恭帝(元朝降封为瀛国公)诏谕扬州的李庭芝、姜才投降,李庭芝回复说:“我奉诏令守城,没有听说有诏谕投降的。”此后,元朝多次招降李庭芝,但始终被严词拒绝。
1276年,李庭芝与姜才率7000人北上泰州,准备从那里渡海南下与益王(宋端宗)的小朝廷会合。然而李庭芝前脚刚走,留守扬州的朱焕就投降了。李庭芝、姜才被截断后路。之后,元军大举进攻泰州,李庭芝、姜才力竭被俘。元军主帅阿术敬重两人是硬汉,不忍将他们杀死。可是李、姜二人仍拒绝投降。此时,降将朱焕在一旁煽风点火说:“扬州自从用兵以来,尸骨满地成堆,这都是李庭芝与姜才所造成的,不杀他们还等什么呢?”阿术认为朱焕的话不无道理,于是下令将二人杀害。
五、陆秀夫、张世杰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人合称“宋末三杰”,因此他们的事迹很多人早已有所耳闻。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兵败,宰相陆秀夫背着年仅八岁的宋末帝赵昺投海殉国。张世杰在海战中率残部突出重围,但在不久后的一场海难中丧生。
六、张珏
南宋灭亡后,钓鱼城守将张珏依然在坚持抵抗。然而天下大势已定,张珏虽然有心报国,但也无力回天,何况国家都已亡了。最终,张珏在兵败被俘后以弓弦自缢殉国。
一: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在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达了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二:孟珙
孟珙(1195—1246),字璞玉,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亦是岳飞部属,随军至随州,定居于枣阳(今皆属湖北)。南宋优秀的军事家、统帅,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
南宋中期宋蒙战争爆发后,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13世纪初至中叶的中国大地上,南宋相继与衰亡的女真金国、新兴的蒙古汗国发生了激烈的民族战争。在这段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历史中,孟珙就是宋朝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普通的下级军官做起,与父亲孟宗政凭借战功成为抗金名将,最后攻破金国都城,亲手俘获金国末代君主的遗骸。金国灭亡,蒙古又大举入侵,妄图消灭宋朝。孟珙再次担起重任,统领南宋两大战场(南宋四大战区:川蜀、荆襄(又称京湖)、淮西、淮东),率领宋军浴血奋战,全力抵抗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确保南宋挺过了宋蒙战争的前十余年。他作为南宋的擎天一柱,建立起一体化的防御体系,将后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保卫南宋政权、使南宋人民免遭蒙古军战火荼毒的宏伟事业中。无论战功还是品德上,他都是一位伟大英雄。
三:曹彬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初年将领。在北宋统一战争中担任主要将领。曹彬是郭威张贵妃的外甥。后周显德五年,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严于治军,尤重军纪。
乾德二年率军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升宣徽南院使。开宝七年率水陆军10万攻灭南唐,次年克金陵,又决策伐北汉和攻辽,以功擢枢密使。雍熙三年,宋分兵三路攻契丹,他为东路军主将,因孤军冒进、兵疲粮乏撤军,至岐沟关被契丹军击败,致宋军全线溃退,降右骁卫上将军。
四: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累累战功。
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令,谥号武襄”。
在中国的历史上,哪位将领是最擅长防守战的?
本文2023-10-26 14:22:5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