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为什么叫“三寸丁谷树皮”?到底是什么意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2收藏

武大郎为什么叫“三寸丁谷树皮”?到底是什么意思?,第1张

武大郎为什么叫“三寸丁谷树皮”

诗曰:三寸丁儿没干才,西门驴货甚雄哉。

三寸丁儿者,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绰号也。《水浒传资料汇编》一书收录清代程穆衡著《水浒传注略》,这样解释:

《隋书》男女十七岁以下为中,十八岁以上为丁。云三寸丁者,甚言其短小也。《本草图经》:榖树有二种,一种皮有斑花纹,谓之斑榖。云榖树皮者,甚言其皮色斑麻粗恶也。

三寸丁是指武大郎身材矮短,这很容易理解,丁似多用于男性,比如古代兵制三丁抽一。三寸高的男子,是夸张,如同现在形容矮人没有三块豆腐高。另外,有人将三寸丁解释为棺材钉。《水浒传》成书的明代,按故宫藏嘉靖牙尺约32厘米,三寸则合96厘米,水浒故事背景宋代,宋木矩尺甲约30厘米,三寸则合9厘米。棺材钉这个长度明显短了。古代棺材盖的厚度,庶人也有四寸,墨子桐棺三寸,算身体力行薄葬,而当代棺材钉长度至少七寸,钉不牢怕你爬出来。再有后文写何九叔收敛拿出长命钉钉棺材,并没有写成“丁”字。

谷树皮,引发的议论最多,程穆衡将其解释为榖树皮。理由可参考民国二十九年出版《瓶外卮言》的解释,该书作者姚灵犀指出《金瓶梅》中武大郎绰号,“谷”是“榖”误用。谷树皮写做谷树皮,则有可能榖树皮之误。发现谷和榖的不同了吗,左下角一个是禾一个是木。谷是谷的简体,这是现代汉语规范。但是谷、谷二字自古就有,从宋代开始使用趋于混同。

榖树,又名楮树、构树,树皮可以造纸制衣。收集资料的时候,看着楮树猛然想起前几年居住的地方就有这样一棵树,原来它是一棵楮树。但是楮树皮不是很斑麻粗恶啊起码在树木里不是树皮最粗糙的。古籍关于楮树的资料,提到树皮可入药,药名楮树白皮,《圣济总录》称为楮白皮。

如果将三寸丁榖树皮视作隐语,则隐了“楮白皮”,三寸丁楮白皮,楮与杵读音同,白皮喻潘金莲。杵白皮就是男女之事了,杵的动词用法,清代《姑妄言》《昭妃艳史》里已有使用,如果在明代或是更早年代找到杵字动词用法,我这戏解就更有说服力了。

《太平御览》木部榖条下辑《钱塘记》曰:灵隐山四布似莲花,中央生榖树,甚高大。这一条也很有想象空间,武大郎若在莲花(潘金莲)中央,说什么也不能算高大,只能叫榖树皮。

《齐民要术》种榖楮一章称,煮剥卖皮者,虽劳而利大。此十字也很贴合武大郎情形,每日辛辛苦苦做炊饼营生,忽然遇到张大户倒赔妆奁嫁潘金莲这事。

《毛诗·鹤鸣》曰: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朱熹注云:榖,一名楮,恶木也。苏东坡诗《宥老楮》:胡为寻丈地,养此不材木。楮树为何被称恶木、不材木,明人袁中道《楮亭记》给出解释:不中梁栋枅栌之用。原来所谓恶木、不材是说楮树木质疏松,不能用于建筑和制作家具。虽然苏东坡、袁中道在诗文里说出楮树可以造纸制衣入药等用处,但是仅恶木、不材的偏见名声正是清河县浮浪子弟眼中的武大郎,所以树皮不名杨柳松柏,偏做榖树皮名目。

《水浒》人物知多少

在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塑造人物最多的恐怕要数《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及《水浒传》了。据《中国文学史》及其他资料记载:《三国演义》写了一千一百八十三人,《西游记》写了四百多人,《红楼梦》写了九百七十五人,惟独《水浒传》写了多少人,这些资料大多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有的说大约四百多人,有的又说六百人以上,这两者差距又如此之大,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水浒传》人物到底有多少?这一直是一个我想搞通的问题。一九八一年,我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对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四年出版的一百二十回《水浒全传》,进行了全面、仔细的阅读,并作了详细的记录。在人物方面,我记录了每一回出场的人物及书中点到但未出场的人物。除去丫鬟、士兵、喽罗等“龙套”外,最后的统计结果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五百七十七个,有姓无名的人物九十九个,有名无姓的人物九个,无名无姓,但对故事情节发展有一定作用的人物四十个。加起来一共写了出场人物七百二十五人,另外书中提到但未出场的人物还有一百零二人,总共为八百二十七人。

在出场的七百二十五人中,男人有六百六十五个,妇女有六十个。这七百二十五人如按其职业划分的话:官员八十八人,小吏五十六人,士兵四人,地主﹙包括士豪、富户﹚六十七人,知识份子五人,艺人十三人,僧道二十人,奴仆十四人,百姓五十八人,少数民族﹙包括辽国上下﹚七十四人,手工匠人十五人,娼妓四人,农民四十一人,绿林好汉三十三人,商贩三十人,其他起义军二百零三人。这些人物在书中大多有份小传,少则三言两语,多则洋洋万言﹙如武松的传多至十回书﹚,使其有血有肉,性格鲜明。

正文写到此应该说已基本结束。但有一点说明、一点补充不得不罗嗦几句。一点说明是原文付梓时,我写道“一共写了出场人物六百八十五人”。而今文却出现了出场人物七百二十五人,整整多出四十人。这四十人是原文中没有加上的无名无姓的人物。重写此文时,我翻阅当年的记录,又翻读了《水浒全传》的有关章回,觉得这无名无姓的四十八人非补上不可。比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一回中的店小二就是个无名无姓的人物。此人虽无名无姓,但在此一回书中绝非可有可无。书中写到他的文字前后仅二百来个,分为接待鲁达,阻拦金老父女,遭鲁达痛打,报信未果及目睹拳打镇关西五处。字不多,但一个恃强凌弱、不知好歹,但又胆小怕事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又比如“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斧劈罗真人”一回中的吃面老人,就人物形象而言,他没有前面说的店小二那么活脱鲜明,但对情节的发展、所产生的喜剧效果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水浒”人物知多少?》写成后,为了与广大《水浒》爱好者分享这一成果,《南昌晚报》一九八一年十月十七日刊载了此文。没想到,此后不久《文学报》、《天津日报》、《羊城晚报》、《贵阳晚报》及《合肥晚报》等二十余家报纸陆陆续续转载了此文。更没想到的是,这一统计数字得到很多《水浒》学者及爱好者认可。他们在论及《水浒》人物时,也多引用此数字﹙见汪远平先生著《水浒拾趣》一书﹚。就连江西省二00六年小学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中也有《水浒》人物有多少的题目,其答案也是我统计的数据。看到这些,我为之一喜,我总算是回报了《水浒》,为《水浒》作了一点点的贡献。

宋江为什么有三个绰号

在《水浒传》里,绰号最多的要数是宋江了。他一共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及“呼保义”这三个绰号。

“及时雨”这个绰号,《水浒传》里用的最多,陈述的最具体。作者在宋江一出场时,就这样介绍:“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赒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困,赒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及时雨”的行动很多。比如卖糟腌的唐儿“如常在街上只是帮闲,常常得宋江赍助他”,因此被唐儿称为是自己的“孤老”(即经常来买东西的主顾);又如送阎公一口棺材,给其家人十两银子安身;答应给卖汤药的王公一口棺材及送终之资;柴进庄为武松添置新衣,分手时送十两大银;揭阳岭上施舍薛永;江州城送二十两银子给被李逵点伤的宋氏卖唱女等等。这个绰号主要是说宋江仗义疏财的豪爽性格。

“呼保义”这个绰号,《水浒传》里用的不多,也没有像“及时雨”一样有详尽的解释。这个绰号却也有些来历。

这个绰号,最早是出现在《大宋宣和遗事》中。九天玄女的天书,在列出三十六人的名单后,末尾还写了一行文字:“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师。广行忠义,殄灭奸邪”。尔后,在龚圣与的三十六人赞中,也冠以“呼保义”这个绰号,并解释到:“不假称王,而呼保义”。而到了元代的水浒戏中,“呼保义”这个绰号更是广泛被采用;如《黑旋风双献功》、《同乐园燕青博鱼》、《大妇小妻还牢末》、《鲁智深喜赏黄花峪》等等,都是说:“姓宋名江字公明,绰号顺天呼保义”。但与此同时也开始出现了“及时雨”这个绰号。如《都孔目风雨还牢末》杂剧的“楔子”里,宋江登场有段自报家门的道白,开始说自己是“顺天呼保义”,接着又说:“知我平日度量宽宏,但有不得已的英雄好汉,见了我时,便助他些钱物,因此天下人都叫我做及时雨宋公明”。到了《水浒传》中,作者大概看到“及时雨”这个绰号更能见实效,更能体现宋江的侠义行为,故取代了“呼保义”。

“呼保义”这个绰号是什么含义呢?清人程穆衡的《水浒传注略•呼保义》条中解释:“武正八品曰保义校尉,从八品曰保义副将,言吏员未授职,已呼之为保义也,又宋时相呼曰保义,仍亦通称,如员外之类。”从这个解释我们可知其二:一是“保义”是宋代低级武官的官名;二是宋代人相互之间,不管是不是官,都喜互称或自称保义,就好象现在我们称“先生”一样。“呼”是称或自称的意思,就是被人称为保义或自称保义的意思。程穆衡的这个注释,仅是对“呼保义”的来历及字面的解释。

那么,宋江的这个“呼保义”的绰号,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我认为元代无名氏的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第五折中,宋江有段道白曰:“安邦护国称保义,替天行道显忠良,一朝圣主招安去,永保华夷万载昌”。这解释再恰当不过,准确的很。宋江上梁山造反的目的,就是要“安邦护国”。怎么去“安邦护国”呢?就是“替天行道”。说通俗点就象阮小七唱的那样“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呼保义”这个绰号又体现了宋江性格的另一面:忠义。义是义气,江湖好汉共有的属性。宋江正是以江湖义气,集合了江湖上的仁人志士,一起汇集到梁山这个大熔炉来“替天行道”的。忠,有反对“奸佞”、“贪官污吏”和忠于宋氏王朝这几重意义,既矛盾又统一,这正体现了宋江这个特定人物的复杂心理。

“孝义黑三郎”这个绰号,“黑”是指宋江的肤色。书中道:“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三郎”是他的排行。书上说:“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既是老三,就应该有两个哥哥。哥哥叫什么?干什么的?《水浒传》里没有一句交待,不明不白,明显是个漏洞。这一点,我在《煮酒说水浒》一书中有篇短文叫“宋江的哥哥和老婆”,读者一看便知,这里就不多说了。这“孝义”是宋江性格的又一特征。孝敬父兄,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哪个阶层都值得提倡。在这方面,宋江可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到郓城县做押司后,宋江便办了与父亲、家人断绝关系的文书,就是怕日后有事牵连到父亲和家人。也正因此,杀阎婆惜后,公人去捉宋太公,见了文书,也不能捉人,确保了家人的人身安全,这不能不说是孝。

宋江杀阎婆惜后,为了逃避官府的追究,不得不亡命江湖。离家前,他向父亲和宋清表达了若朝廷宽恩大赦,便回家团聚的愿望。因此,他根本就没有去投奔梁山泊那些义重情深的兄弟们,而是舍近求远,选择投奔横海郡的柴大官人柴进、白虎山孔明孔亮兄弟及清风寨的花荣。闹了青州道,他深知自己罪恶深重,已无路可退了,出于无奈,才想暂避梁山。上梁山前,也信誓旦旦地、浩浩荡荡地率领了一班兄弟向梁山行进。途中,在一小酒店巧遇下书的石勇,宋江从家书中得知父亲“病亡”的噩耗。书中写道:“宋江读罢,叫声苦,不知高低;自把胸脯捶将起来,自骂道:‘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自把头去壁上磕撞,大哭起来。燕顺、石勇抱住。宋江哭得昏迷,半晌方苏醒”。这段描写很切合宋江此时的心态。大闹青州道,他结识了一批好汉,而且都愿意跟随他上梁山,为之大喜,接家书父丧,又为之大悲,这真是乐极生悲,这一乐一悲,形成强烈对比。这悲喜真实、细腻。这里有违背父教,“做下非为”成了“不孝逆子”的悔恨;这里有“老父身亡,不能尽孝道”的悲痛。接着,他不管众人劝阻,执意要回家奔丧,又不忘给燕顺等人写引荐信。书中又写了他写信时的情况:“问酒保借笔砚,讨了一幅纸,一头哭着,一面写书;再三叮咛在上面,写了,封皮不粘,交与燕顺收了;讨石勇的八搭麻鞋穿了……酒食都不肯沾唇,便出门要走”。这会儿悲痛依旧,这里又写出了他归心似箭,匆忙中连信都未粘,奔丧时就穿上孝鞋,就戒酒食。这里有义——不忘引荐众好汉上梁山;这里有孝——吊念亡父。可当孝、义有冲突时,宋江是把孝放在首位的。自己放弃了“义”,但又不忘好汉之义,这孝义黑三郎的性格不就鲜明的很了吗?

回到家中,得知父亲并没有病故,把宋清责骂了一顿。当受到父亲的一番教训后,孝的思想在宋江的脑海里更占了主导地位。刺配江州前,宋太公一再叮嘱:“你如今此去正从梁山泊过;倘或他们下山来劫夺你入伙,切不可依随他,教人骂做不忠不孝的,此一节牢记于心”。宋太公的叮嘱,对宋江影响是极大的,宋江也的确“牢记于心”。大闹青州道时的那股子豪气、义气已是荡然无存了,满脑子是孝。当被劫时,刘唐要杀那押送公人,宋江说这是陷他于不忠不孝之地;当花荣、吴用要打开他身上的囚枷时,他说:“此使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当晁盖劝其入伙时,宋江回答:“哥哥,你这话休提!这等不是抬举宋江,明明的是苦我。家中有老父在堂,宋江不曾孝敬得一日,如何敢违了他的教训,负累了他……因此,父亲明明训教宋江。小可不争随顺了,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如哥哥不肯放宋江下山,情愿只就哥哥手里乞死!”宋太公说了一次“不忠不孝”,宋江在梁山上下两次重复此话,孝心可鉴。

宋江之所以宁死不肯落草,一方面固然是牢记父训,不做“不忠不孝”的人,出于对父亲的尊重、爱护,怕拖累父亲,也是对老人尽一片孝心;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断配在他州外府,也须有程限,日后归来负农时,也得早晚伏侍父亲终身”。这里除孝以外,又夹杂着“忠”。他忠诚于天子,忠诚于朝廷。他认为:朝廷会大赦,还有大展鸿图的机会。如落草,既不忠,又不孝。宋江也正是以他的忠孝闻名于江湖,扩大自己在江湖上的影响的。

综上所述,宋江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绰号,是作者特意安排的。这三个绰号,体现了宋江多方面的性格特征。作者意在告诉读者:宋江是一个性格多元,而又复杂的人物,要正确认识宋江,必须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考量,才能给予一个正确的评价。如抓住一点或两点去评,就会得出片面的看法。学术界之所以对宋江的评论多种多样,问题大概也出于此。

鲁智深何时学的文化

据《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回书里经略相公介绍,“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拨他来做提辖。”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知,鲁达是个职业军人,参军前干什么的不得而知。鲁达打死郑屠后,逃到代州雁门县,在一十字路口看见一伙人在看榜,书中写道“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丛里听。”鲁达是“听”,而不是“看”,作者为了强调这点,接着特意写下“鲁达却不识字,只听的众人读”。由此可知,在此之前鲁达是没有文化,是个文盲。

以后,宋江大军回京途中,鲁智深向宋江提出请假数日,回五台山去参拜师父智真长老。宋江听罢也要与鲁智深同行参拜,“求问前程”。到五台山后,宋江求问了前程,智真长老便叫鲁智深到跟前,送给了鲁智深四句偈语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园,见信而寂”,让鲁智深终身受用,这四句偈语正是鲁智深后半生故事的内容。我们且不说这偈语如何如何,但请注意:“五台山宋江参禅”一回书里,鲁智深接到偈语后,书上的几句话,“鲁智深拜受偈语,读了数遍,藏于身边拜谢大师“,这里他是“读了数遍”,既是“读“”就说明他认识字了。还有在“鲁智深浙江坐化”一回书里,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安歇时,半夜忽听潮声雷响,以为是战鼓齐鸣,跳将起来,拿了禅仗,抢出门去。当问清是钱圹江潮信响后,心中恍然大悟,想起师父智真长老的四句偈言。于是令寺中僧人烧水洗澡净身,书中写到“又问寺内众僧处,讨得纸笔写下一篇颂子:“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圹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且不问这颂子写的如何,至少我们可以知道鲁智深文化在不断提高,由不识字到能读偈语,最后不但能写而且还能写颂词,短短一二年功夫,学问见长,而且如此之快,罕见!罕见!真是神了!

在东京相国寺时,鲁智深与林冲一见如故。林冲此时书中写到“三十四五年纪”,与鲁智深结拜兄弟时,是鲁智深为兄,林冲为弟的,既是如此,鲁智深年纪最少也在三十四五以上。三十四五年以前一直是文盲,上梁山后一直冲冲杀杀也没时间学文化,就是有时间学 ,像他那么个莽汉连坐都坐不住的人,怎能静下心来学习?如能静下心来学文化,那也不是鲁智深了。再说梁山之上,也没要求兄弟们去扫盲,书中也没有一处写到学文化之事,怎么这鲁智深就无师自通了。想来想去百思不解,答案只有一个:作者的失误。

这个失误是怎么产生的呢?是有蛛丝马迹的。但这蛛丝马迹不是《水浒传》里有的,而是水浒故事中留下来的。《大宋宣和遗事》可说是最早写有水浒故事的书了,可以说是《水浒传》的雏形。在这本书里唯独没有鲁智深的故事,书中仅有“那时有僧人鲁智深反叛,亦来投奔宋江”一句,还有的就是绰号花和尚。这就让读者联想到《水浒传》里,鲁智深也是当了和尚以后上梁山的。但是到以后的元明杂剧中,有关鲁智深的故事就多了,如《鲁智深喜赏黄花峪》、《鲁智深大闹消灾寺》、《豹子和尚自还俗》等等。在这些杂剧中,听不到鲁智深“洒家、洒家”的自称,看不到他那睁目怒视的面容,全然是一个有教养、有文化的僧人。说起话来文绉绉的,很有几分文才,特别是在《豹子和尚自还俗》一剧中更为突出。比如当他从张善友家吃斋归来,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看眼前美景,竟然唱出:“我则是碧澄澄、青湛湛,远天边高岭上渐渐地彩霞收。翠巍巍,光闪闪,暮云端西山凹晻晻地红轮坠”,这么美,而又高雅的文句来,不但词语工整,错落有致,而且很准确的展现了山上看夕阳西沉的壮丽美景。类似这样的文句在剧中比比皆是。同样在这出戏《调笑令》一曲中,鲁智深觉得在寺中做和尚清静,免去了是非场上无休无止的龙蛇斗,整天可以“看经念佛同善友”,正因为整天“看经念佛”,才使得文才不断提高。这些杂剧中的鲁智深完全是个文化程度很高的僧人,所以才能说出上面所写的那么漂亮的文句来。这里的鲁智深,与《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相比,判若两人,好象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 。杂剧中的鲁智深从形象到性格,从言语到行动都没有小说中可爱,《水浒传》作者大概也是发现了这一点。写作时对这个人物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改造时又有所疏忽,才造成一个文盲,竟无师自通的自学成为一个能读会写的文化人了 。也许有人会问,元明杂剧中,鲁智深是当了和尚后才有文化的,是不是他在五台山出家当和尚时学的文化呢?我说不可能。因为《水浒传》中没提供一丁点儿这方面的文字,前面没有任何铺垫,后面突然出现他会看会写,这就不能自圆其说,这只能是作者的失误。再说,从小说中鲁智深这个人物的性格看,他也不可能去学文化,而且年纪又快四十了,要学也学不好,说其能学好,那就奇怪了。

在这些元明杂剧中,还提供了两件趣事,虽与他有没有文化无关,但觉得不妨记下,供读者一阅。在《水浒传》中,鲁智深只有一个绰号叫“花和尚”。但在元杂剧《梁山泊黑旋风负荆》中,鲁智深还有一个绰号,这个绰号是读者万万想不通的绰号,他居然叫“镇关西”。这个绰号是李逵在《醋葫芦•么篇》中提到的“谁不知你是镇关西鲁智深,离五台山便落草”。《水浒传》又把“镇关西”这个绰号,从鲁智深身上借给了杀猪的的郑屠,让“镇关西”鲁达去打死另一个“镇关西”郑屠。这个绰号虽给了郑屠,但《水浒传》中还是写下了这个绰号原本就是鲁达的痕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回中,鲁达踢倒郑屠后,踏着郑屠的胸脯,看着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这也说明元明杂剧与小说之间的源流关系。

还有一个是《豹子和尚自还俗》中,鲁智深因挨了宋江四十大棍,一气之下,便下山到清静寺出家。几个月后,宋江思念鲁智深,派燕青劝他回梁山。鲁智深不从,无奈,宋江派鲁智深的妻子、母亲去劝他,鲁智深还是不允,最后用计才使得鲁智深回来。这里的鲁智深不但有娘有老婆还有孩子。在《大宋宣和遗事》里鲁智深本来就是个僧人,后反叛上梁山。在元代杂剧中的鲁智深,戏中也只说他是个和尚,没有写他有家室。这《豹子和尚自还俗》的作者也不知道根据什么写出他有妻儿。我估计大概也是戏不够,人物凑的规律吧!燕青劝他不回,再派他的亲人去劝,不是更能用亲情这层关系达到目的的吗?但戏中对他何时何地娶的亲等等一概没交待,和尚能不能有老婆也不管,这么写,《水浒传》作者当然看到了这“凑”的东西不合理。在小说中一点不留,让鲁智深更洒脱、更自由、踏踏实实地当和尚,鲁鲁莽莽地做人,更能发挥其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无挂无牵的英雄本色。关胜何能坐第五把交椅?

被列为马军五虎将之首的关胜,是《水浒传》第九十五个出场的梁山好汉,他露面较晚,第六十三回才开始有了他的故事:当时因宋江攻打北京城,救卢俊义、石秀,北京城一片惊慌。与宋江交战,又损兵折将,只好上奏朝廷,调兵遣将,前来救援。就在这时,衙门防御使保义、郡马宣赞推荐了一个人,可以担当“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开疆展土”的主将,此人便是大刀关胜。关胜当时仅是个蒲东巡检,是个县城武装指挥的小官,很不得志,好不容易天上掉下了个馅饼来,终有出头之日,关胜一听宣赞的话,便“大喜”。这“大喜”便充分表现出关胜的兴奋神情,并表示“得蒙太师呼唤”,一定“用功报国”。他是怎么“用功报国”的呢?一上任就来了个“围魏救赵”之计。即乘梁山大军攻打北京城,后方空虚,攻打梁山,“教他首尾不能相顾”。此计果然奏效,宋江只得领大军急回梁山,北京城之围骤解。接下来,关胜抓住了袭营的张横,又抓住前来营救张横的阮小七。在与宋江的对阵中,他大骂宋江为“水泊草寇”、“盗贼之徒”,大有与宋江势不两立之意。后中呼延灼诈败之计,被俘上山。上山后,他唯一的功劳就是主动请缨,带领旧部及梁山人马去攻打北京,在梁山好汉里应外合之下,攻下北京城,救出卢俊义、石秀。这里,关胜是有一定的功劳,但还不是主要的,就这么点事儿,芝麻大点儿的功劳,排座次时,他就高高在上,坐了第五把交椅,凭什么呀?叫人想不通。

论功劳吧,对朝廷他是立了大功,解了北京城被围之急,活捉了几个梁山好汉。这对梁山来说,不但不是功,反而是过。上梁山后,他唯一的功是参与了攻破北京城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他的功劳哪有石秀大呢?石秀孤身跳楼,震慑了敌人,救了即将处斩的卢俊义,为梁山大举攻城赢得了时间;他的功劳,也没有时迁大。火烧翠云楼这个重任,梁山之上无人可及,正是时迁这一把火,搅得北京城内大乱,宣布内应已到位,外合可进行,关胜也是无法与之并论的。攻下北京城,刘唐、孔明、孔亮救出卢俊义和石秀,张顺、燕青捉住了李固和贾氏。他关胜两手空空,能比吗?

论官位,他仅仅是蒲东巡检,充其量是蒲东这个地方的武装部长或县中队的中队长,比七品芝麻官的县令还差一点,比推荐他的宣赞还要小得多。与林冲也比不得,林冲虽说是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无兵权,官阶也不高,但是个京官,与地方官比,是见官大三级。与呼延灼比他也差得远,呼延灼是汝宋郡的都统制,张清是东平府兵马都监,董平是东平府兵马都监,官都比他大,可是关胜却莫明其妙地排在他们前面。

论地位,书上说关胜是义勇武安王关羽的嫡派子孙。关羽是汉代人,关胜是宋代人,这中间隔了近千年,不知隔了多少代?他再嫡派,也嫡不过柴进,柴进是大周柴世宗的子孙,柴世宗让位是公元九六零年,水浒故事写的是公元一零一一年至一零二五年间的事,柴进出场时已三十四、五岁,这柴进与柴世宗的相距年份比关胜与关羽相距的年份至少也差上了700年,再说柴进家还有太祖武德皇帝赐的誓书铁卷,还赐有领地,关胜望尘莫及,他哪有柴进地位显赫。还有青面兽杨志是五侯杨令公之孙。杨令公是宋代功臣,显赫一世,杨志也够嫡的,再说他应过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论官阶比关胜高;还有呼延灼,是宋代开国名将呼延赞之孙,也够嫡的,关胜也难比。

论本领,书上说他“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实战如何呢?他借兵五千,领宣赞、赫思文等人去劝降单延珪和魏定国,单、魏二人根本不卖帐,骤马齐出,直面关胜扑来。首战宣赞、郝思文二人被捉,关胜也“举手无措,大败输亏”。不是林冲、杨志“从两肋罗里撞将出来”,关胜是死是活是被俘还难说。关用不是“幼读兵书”,又熟知单延珪善用水攻,魏定国善用火攻?怎么一上阵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呢?岂不有点“纸上谈兵”之嫌。在征剿梁山好汉的战斗中,也未见他有“万夫不当之勇”。秦明出马,林冲怕他夺了头功,也飞将过来,直奔关胜,只战了几回合,“正待擒捉”,宋江便鸣金收兵了。宋江也看出关胜难敌秦明、林冲,怕伤着关胜。我认为关胜与他们单打独斗,也难说谁输谁赢。论本领,关胜在梁山算得上等,但这等英雄大有人在。

论年纪,关胜三十二岁,比鲁智深、林冲、宋江、卢俊义、柴林都小,论上山前后,他来的太晚太晚了,其他还有什么好比的呢?没有。他处处都有不如人处,有的地方与其他的好汉还相距太远,连他自己都说:“关某自从上山来……不曾出得半分气力”,他怎么就坐上了梁山第五把交椅?

想来想去,还是他自己的话提醒了我。这就是他请缨去劝降单延珪、魏定国前,对宋江说的一句话:“关某自从上山来,深感仁兄重待。”宋江这位仁兄的确是“重待”关胜的。阵前一见关胜的长相、披挂,就“与吴用暗暗地喝采”,借吴用之口“回头与众多良将道:‘将军英雄,名不虚传’”。林冲、秦明与之交战中,宋江又怕伤着关胜,鸣金收兵,并表示:“若得此人上山,宋江情愿让位”。当关胜领兵去劝降水火二将时,吴用心有疑虑,而宋江认为关胜义气凛然,始终如一,坚信不疑。宋江为何“重待”关胜?如此仰慕关胜呢?宋江有句话作了诠释,这就是“吾看关胜英勇之将,世本忠臣,乃祖为神”。仔细想想宋江这句话,也觉得好笑。关胜“世本忠臣”,那是关胜祖上的事,与关胜有何相干呢?关胜到本朝,就算不得忠臣,如果关胜忠的话,他就不应该背叛朝廷上梁山了。“乃祖为神”也是祖上之事,不能因为祖上是神,把他也当神来信奉着。宋代对关羽后代的崇拜,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中国人特别推崇、敬重关云长关公。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是经常看到供奉着关公的塑像,在香港的影视作品中,警署里都供有关公的塑像,警务人员出门办案时,都要焚香拜一拜,祈求其保佑。国人为什么奉关羽为神呢?关键在于关云长是个义重如天的人,过去江湖好汉最重义气,当然也就是崇敬这位以义为先的长者了。

说来说去,关胜能在水泊梁山坐上第五把交椅,理由只有一个:谁叫他姓关呢!

张顺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浪里白条,江州人氏,早年与哥哥同霸浔阳江,后到江州做鱼牙。他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三十位,上应天损星,职司为水军头领,在对抗官军的水战中生擒高俅。征方腊时战死于杭州涌金门,因“魂捉方天定”有功,追封金华将军。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张顺 外文名 :Zhang Shun 别名 :浪里白跳(浪里白条)  国籍 :北宋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州小孤山 职业 :水军头领 主要成就 :擒拿牛邦喜、高俅

魂捉方天定

斗黑旋风李逵

活捉黄文炳 封神 :金华将军 星号 :天损星 排位 :30 登场作品 :《水浒传》 兄长 :张横 人物经历,人物出身,结识宋江,上梁山,征方腊,人物外貌,出处考究,原型出处,绰号来历,原著赞诗,影视形象, 人物经历 人物出身 张顺是江州人氏,“生在浔阳江边,长在小孤山下”,因生得白如雪练,水性精熟,人称浪里白条(金圣叹本作浪里白条)。他能“没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与哥哥张横在浔阳江边做私渡,常在摆渡到江心时杀人劫财。江州揭阳一带有三霸,揭阳岭上以李俊、李立为一霸,揭阳镇上以穆弘、穆春为一霸,浔阳江中则以张横、张顺为一霸。 浪里白条张顺的塑像 后来,张顺到江州城做卖鱼牙子,张横便独自在江边摆渡。 结识宋江 宋江刺配江州时,在揭阳岭结识李俊,又在浔阳江结识张横。张横托宋江捎家书给张顺。 宋江在江州牢城结识两院押牢节级戴宗与小牢子李逵,同到城中酒楼饮酒。李逵因席间缺少鲜鱼下酒,便到江边向渔人讨要活鱼。但渔人却因鱼牙未来,不肯开舱卖鱼,惹得李逵大闹鱼行。张顺赶到鱼行,见李逵闹事,便与他厮打起来。他在陆上不敌李逵,便将李逵激到船上动手。二人由船上打到水中,引得江边三五百人齐声喝彩。李逵终因不谙水性,被张顺灌了一肚皮水。 宋江赶来劝架,得知张顺身份,忙让戴宗劝止二人,称自己捎有张横的家书。张顺救了李逵上岸,与宋江、戴宗见礼。四人结为好友,回到酒楼继续吃酒。张顺还亲自到鱼行挑了四尾金色鲤鱼,送给宋江下酒。宋江因贪吃鲜鱼,当晚泻倒在牢城营。张顺次日前来探访,又去为宋江买了一贴止泻六和汤药。 上梁山 后来当宋江和戴宗被押付刑场,由梁山泊人马和李逵等人救出,逃到白龙庙时却渡不过江,阮小二三兄弟见江上有船驶来便要抢去来船,却原来是张顺等人架了船在白龙庙的江边接应他们。于是张顺与带来的九人和宋江、戴宗、李逵共十二人加入梁山泊,张顺也展开梁山生涯。 上梁山后张顺立得不少功劳,参与多场水战,其中,便曾与其他水军头领生擒得凌振。后来梁山人众攻打大名府时,宋江染上疽疮,背上热疼难忍,张顺向他推荐了“神医”安道全。张顺亲自去建康府请安道全途中,被强盗截江鬼张旺并油里鳅孙五乘其旅途劳顿谋财害命,缚起来推下江去,张顺咬断绳索,得逃上岸,并结识了王定六。安道全因迷恋娼妓李巧奴,李巧奴又撒娇撒痴不让安道全上梁山给宋江医治,后还与截江鬼相陪,张顺便把虔婆两个丫鬟并李巧奴杀了,忽然想起武松自述之事(血溅鸳鸯楼)沾血去粉墙写道“杀人者,我安道全也!”,迫使安道全上山。回程时,张顺和安道全并王定六再次登上张旺的贼船,张顺与安道全互换了衣服(以防被张旺认出)于江心将张旺手脚四马攒蹄捆缚做一块,看着那扬子大江,直丢下去。安道全上山为宋江医治后,宋江之背疾才得以治愈。 三败高俅 张顺的一个重要的军功在于把高俅率领攻打梁山的海鳅船凿穿,并把高俅生擒上梁山,间接令全伙得以受朝廷招安。 征方腊 张顺在与梁山泊余下一百零七人受招安后,参与征伐方腊的战事。杭州之战时,张顺因大军久攻不能破城,打算由西湖水路潜入涌金门,以便与大军里应外合。他禀知李俊,不等宋江将令,便发动行动,在水中等到四更,结果扒到城门一半时,被城上守军发觉。城上守军将踏弩硬弓、苦竹枪、鹅卵石,一齐射打下来,将张顺打死在涌金门外的水池之中。宋江次日方知张顺战死,大哭昏倒。吴用等众将尽皆伤感不已。宋江又备办白幡、祭物,与戴宗同到西陵桥上吊祭张顺,让僧人诵咒招魂。 涌金门张顺归神 张顺死后,故事却尚未结束。他的幽魂在水里飘浮,到了西湖的震泽龙宫,被收做金华太保,留于水府龙宫为神。其后在宋江攻破城池,太守方天定往南门逃出时,他附上张横肉身,从江中走出一刀劈死了方腊之子方天定,之后再向宋江汇报后便即离开,结束了在水浒传的故事。 人物外貌 书中外貌描写: 李逵看那人时,六尺五六身材,三十二三年纪,三柳掩口黑髯;头上裹顶青纱万字巾,掩映着穿心红一点髾儿;上穿一领白布衫,腰系一条绢搭膊;下面青白袅脚多耳麻鞋;手里提条行秤。……李逵回转头来看时,便是那人,脱得赤条条地,匾扎起一条水裩儿,露出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头上除了巾帻,显出那个穿心一点红俏髾儿来。 出处考究 原型出处 宋元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张顺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而同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张顺亦在其中,赞言为“雪浪如山,汝能白跳。愿随忠魂,来驾怒潮”。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 绰号来历 程穆衡《水浒传注略》:“原本作浪里白跳,跳,平声,音条。见《前汉书》及昌黎诗。五代及宋凡军行,前军之前俱有踏白队,所以踏伏,候望敌之远近众寡。《通鉴》:天复三年,朱全忠遣左踏白指挥使王枟攻密州,是其证也。因俗语以踏为跳,故踏白将亦谓之白跳将(谓足踏为跳,今人尚然,如跳大头,跳狮子之类)。浪里白跳者,言不于陆地为踏白将,而于浪里跳白也。语最新奇,今俗本自不能解,竟改作条,虽亦知条跳同音,而白跳之出处晦焉,且亦不知白条之无解也。”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在《大宋宣和遗事》(讲史话本,宋代无名氏作,被后人称作《水浒传》的蓝本),用的就是“浪里白跳”这个版本;南宋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也用了“浪里白跳”。不过,有些人认为“白条”更符合现代人的用词习惯,白条即“白刀鱼”,比喻张顺在水里灵活得犹如一条鱼。 张顺浑身象雪一样的白肉,水底可以伏七天七夜,穿梭水面快速无比,就象一根白条一闪而过,所以人称“浪里白条”,是梁山中水性最好的,和李逵并称“黑白水陆双煞”。曾率水鬼营凿沉高俅海鳅大战船并活捉高俅,威震天下。张顺的水性简直好到可以与鱼儿媲美,其实白条,就是餐条的别称。白条鱼侧面及腹面银白色,露出水面时反射阳光,就显得白光闪闪了。有版本是“浪里白跳”,可能是由于此鱼性活泼,善鱼跃,而起的别称。 原著赞诗 万里长江东到海,内中一个雄夫。面如傅粉体如酥。上山剜虎目,入水拔龙须。 七昼波心能暗伏,水晶宫偷得明珠。翻江搅海勇身躯。人将张顺比,浪里白跳鱼。 东去长江万里,内中一个雄夫。面如傅粉体如酥,履水如同平土。 胆大能探禹穴,心雄欲摘骊珠。翻波跳浪性如鱼,张顺名传千古。 影视形象 1972年**《水浒传》,李修贤饰演张顺。 1973年电视剧《水浒传》,长谷川明男饰演张顺。 1975年**《荡寇志》,李修贤饰演张顺。 1983年电视剧《水浒传》,韩义强(《宋江》单元为张剑锋)饰演张顺。 1998年电视剧《水浒传》,张亚坤饰演张顺。 2011年电视剧《水浒传》,魏炳桦饰演张顺。 2012年电视剧《武松》,杨国平饰演张顺。

施耐庵(1296年~1371年)

名 子安(一说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彦端,号子安,别号耐庵。汉族。

籍贯: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附:罗贯中也为水浒传作者)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

据这些材料分析: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

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张据苏以后,施耐庵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耐庵与鲁渊、刘亮、陈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史书鲜有记载。即使有的材料,虽有明确记载,但材料本身的真伪与可信程度,至今还没有得到公认。我们认为他大概是杭州人,至少曾长期生活在杭州一带,有人推测他可能是一个专门为说书艺人编写话本的书会才人,或者本身就是一个粗通文墨、技艺精湛的说书艺人。其生活的年代在元末明初,祖籍姑官归隐,闭门著述。有人说他曾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将卞交情不错,卞向张推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也有人认为是同弟子罗贯中合著或者有罗贯中续写。

从目前所掌握的史料看,施耐庵这个人还是有的,但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以自娱。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也曾下诏书请他出来荐施耐庵做其幕僚,但施在多次请后仍不应征,据说张士诚还曾经亲自本’。”万历年基等大为失望,相登门拜访过他,见他正在书房撰写《江湖豪客传》一书,即《水浒传》也。后来张士诚兵败,施耐庵为避祸,举家迁徙到淮安,继续著述《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世。施耐庵为避明朝征召,潜文昱(述元)家道炽盛,始迁其祖耐庵骨葬于白驹西落湖(今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并请王道生作《施耐庵墓志》。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书志》载:“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继离去。施耐庵与鲁、刘相别施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耐庵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居淮安,染病而殁,就地高葬,享年75岁。施耐庵殁后数十年,其孙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他还间,胡应麟做官,但他仍然坚持不出仕,在当地积德累行,名声极佳。他写完《水浒传》后没过几年,就病逝了。

[编辑本段]施耐庵纪念馆江苏兴化施耐庵墓

施耐庵纪念馆,坐落在大丰市白驹镇 (曾隶属兴化)西郊花家垛上,传为施耐庵当年著书之所。此处四周环水,芦苇茂密,有着浓郁的《水浒》气息,游人到此,会疑心真的到了梁山水泊蓼儿洼。纪念馆位于花家垛中央,为前后三进、东西两厢徽式青砖小瓦古民居建筑,四周有粉墙,第一进为门厅,朱漆大门上方是书法大师启功手书“施耐庵纪念馆”匾额。

施耐庵本苏州阊门外施家桥人,据《施氏家簿谱》等有关资料记载,施耐庵,名彦端,系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后裔,父操舟为业,他13岁入浒墅关私塾就读,19岁中秀才,娶季氏为妻,29岁中举人,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因受不了达鲁花赤(官名)骄横专断,一年后愤而辞官归里,以授徒、著书自遣。

施耐庵因避战乱迁此隐居写《水浒》。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朱元璋发兵围攻平江,战乱波及江阴,施耐庵想起先后曾任松江同知和嘉兴路同知的好友顾逖是兴化人。那里地方偏僻,四周环水,交通不便,一向有“自古昭阳 (兴化别名)好避兵”之说,于是特意差人给顾逖送去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年荒世乱走天涯,寻得阳山(指昭阳,即兴化)好住家。

愿辟草莱多种树,莫教李子结如瓜。(当时民谣:“李生黄瓜,民皆无家”)

顾逖见信后,马上给施耐庵回信,欢迎他来兴化避难。信中也答诗一首:

自江南来问津,相送一笑旧同寅。

此间不是桃源境,何处桃源好避秦

施耐庵接信后,将大弟彦明留在苏州原籍,带了续娶妻子申氏、二弟彦才和门人罗贯中,冒着烽烟,渡江北上,先在兴化顾逖家中暂住,而后由顾逖相助,在兴化以东人烟稀少的海滨白驹场购置了田地房产,在这里隐居著《水济》,他结识了许多农夫和盐民,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故事,成了他创作的素材,经过再创造,以惊人的艺术才能,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108将豪侠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书成之时,施耐庵信笔题诗两首:

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

但见肥羊宁父老,不闻嘶马动将军。

叨承礼乐为家业,欲以讴歌寄快文。

不学东南无讳日,却云“西北有浮云”。

大抵人生土一丘,百年落个得齐头。

扶犁安稳尊于辇,负暴奇温胜似裘。

子建高才空号虎,庄生放达以为牛。

夜寒薄醉摇柔翰,语不惊人也便休。

前一首是坦陈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有明君清官治世,让人民安居乐业,不再有战乱,后一首是叙述自己隐居著书的恬淡生活,虽不显于当世,却也安逸自在。可是,事实并不如施耐庵所想,《水浒》成书后不胫而走,传入宫中,朱元璋见之曰:“此倡乱之书也,此人定有逆谋”,下令将施耐庵关进天牢一年多,经刘伯温多方营救,于明洪武三年释归,途中病逝于淮安。

施耐庵死后,他的十二世孙施奠邦发起,将其在白驹镇上的故居改建为施氏宗祠。后来几经修复扩建,遂成前后三进,旁有偏殿之礼堂。第一进为门厅,内设茶坊;第二进为书坊,供艺人说《水浒》;第三进为福荫堂,供奉迁兴始祖施耐庵及其后裔的灵牌,每年春秋二季在此祭祖。施祠不幸毁于抗日战火。九十年代初,国家文化部、江苏省暨大丰县人民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参照上海复旦大学喻蘅教授绘制的施氏宗祠复原图,由著名古建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陈从周教授主持设计,于1993年8月20日建成“施耐庵纪念馆”。

一进纪念馆大门,首先映人人们眼帘的是耸立在天井内的一座汉白玉石雕施耐庵造像,该像仿照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范曾教授创作的国画设计,是南京雕塑家、建筑家协会副会长叶宗镐先生的力作。施耐庵头戴方巾,身着宽袍,面容清癯,目光深邃,左手握卷,右手拈须,俨然一副愤世傲俗的书生形象。

塑像后面为瞻仰厅,大门上方悬挂女书法家萧娴题额“乡国之光”,四壁陈列着绢制介绍施耐庵生平的连环画48幅。镇江书法家李宗海撰联曰:

有舍己为人侠骨义肠,却从鲁达、武松、李逵身上画出;

具掀天揭地深谋远略,乃自晁盖、宋江、吴用胸中写来。

再向后为陈列厅,上方悬挂书法大师武中奇题额“文心独运”。厅内陈列有关施耐庵文物、史料,分施耐庵家世、生平、著书轶闻和社会影响四个部分,陈列有《施氏长门谱》,出土的施耐庵独生子《故处士施公让墓志》和《施让地照》,曾孙《施廷佐墓志铭》等数以百计的文物和史料,为人们解开了数百年悬案“施耐庵之谜”,他并非如胡适所说是“亡是公”之流,而确有其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范宁来此参观后,欣然题诗一首:

白驹人说白驹人,世代相传必有因。

斗转星移几风雨,只留孤愤葬孤坟。

在陈列厅中,人们还可看到许多不同版本的《水浒》。据不完全统计,自明嘉靖始,迄今《水浒传》在国内的各种版本有53种。在国外流传也很广,朝鲜、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意大利、法国、俄罗斯、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等国都有《水浒传》的译本,美国的译本有《水浒传》、《水浒传选集》、《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水湃传词汇》、《野猪林》等。日本的译本多达20多种。施耐庵及其作品《水浒传》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我国有中国水浒学会、浙江水浒学会、山东梁山水浒研究会、盐城市水浒学会、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等学术团体专门研究施耐庵和《水浒》,召开研究会,出版刊物。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播出后,观众数以亿计。正如日本汉学家盐俗温称:“《水浒传》是惊天动地的快文,中国小说之冠冕,是雄飞世界文坛的优秀古典小说”。伦敦大学卢庆滨博士且曾远涉重洋,不远万里来大丰白驹考察施耐庵。施耐庵不仅是中国的文学巨匠,也是世界文坛的名人;《水浒传》不仅是祖国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精华。

由施耐庵纪念馆向西十余里 (今兴化市新垛乡施家桥村境内),为施耐庵墓园。墓前立一砖砌三门牌坊,正中横梁上,悬有“耐庵公坊”四字石刻,墓在苍松翠柏间,赵朴初手书“重修施耐庵墓记”的石碑立于墓前,邻近还有一绿岛,一条小河环岛流过,人在高处俯视,却似狮子(施子)盘绣球,因而俗称“风水宝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张惠仁有诗赞之曰:

隔岸白驹迷晓雾,盘球狮子沐晨阳。

耐庵泉下泰然卧,评说由人论短长。

时迁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鼓上蚤,高唐州人氏,出身盗贼,在与杨雄、石秀投奔梁山途中,因偷鸡被祝家庄活捉,引出梁山三打祝家庄。他曾到东京**雁翎金圈甲,赚取徐宁上梁山,并在梁山攻破大名府、曾头市的战役中立下大功。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七位,上应“地贼星”,担任走报机密步军头领。征方腊后病死于杭州,追封义节郎。

时迁在原著中虽然排名垫底,但形象非常鲜明。画家牛牧野对时迁曾有赞词一首:“窃国者侯,窃钩者盗。天下板荡,蒸庶无告。”

时迁并不以摧城拔寨的直面冲阵见长,却是刺探情报、敌后破坏的特战高手。他多次深入敌后“作战”,东京盗甲、火烧翠云楼、刺探曾头市、撞钟法华寺、火烧济州、火烧宝严寺、卧底盖州城、火烧独松关、火烧昱岭关,起到了决定战局的关键作用。甚至有评论者认为,梁山五虎可失二虎,但却绝对不能少了时迁。

现代读者多认为,时迁能力出众,功勋卓著,但却被排到倒数第二,排位尚不及碌碌无为的王定六、郁保四,可以说是梁山任人不公的典型案例。也有人从出身论、派系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时迁出身黑白两道都不耻的窃贼,有过偷坟盗墓的前科,而且没有任何派系的支持,这才导致排名垫底。

扩展资料

时迁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应属于《水浒传》小说的原创人物。有研究者认为,时迁盗甲可能取材自宋元话本《侯宝盗甲记》。

关于时迁的绰号,容与堂刊本、贯华堂刊本、映雪草堂刊本均作“鼓上蚤”,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芥子园刊本则作“鼓上皁”。程穆衡《水浒传注略》:“原本作“鼓上皁”,皁古通蚤爪,木笋入牙处。”

“蚤”字通“爪”、“皂”,是指车辐榫入牙中小的一头。《周礼·考工记·轮人》:“为轮,眡其绠,欲其蚤之正也。”郑玄注:“‘蚤’当为‘爪’,谓辐入牙中者也。”孙诒让正义:“车辐大头名股,蚤为小头,对股言之与人手爪相类,故以蚤为名。”时迁的绰号“鼓上蚤”,是指鼓边上起固定鼓皮作用的铜钉,取其身小而善于钻入的意思。

也有研究者认为,“鼓上蚤”是“鼓上鼜”之误。“上鼜犹言上更,言已起更戒严。时迁乃于是时大做其飞檐走壁、跳篱骗马的勾当,故称为‘鼓上鼜’。” 

时迁在后世被盗贼奉为祖师爷,尊为“贼神菩萨”,很多地方还建有时迁庙,对他加以供奉。此外,时迁作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个能穿房越脊的人物,对后世武侠也起到很大的启蒙作用。

-时迁 (小说《水浒传》人物)

相信大家在各种古典白话小说中,会经常看到一种名叫“蒙汗药”的迷药。蒙汗药无色无味,正好可以放入水中或者酒中,喝了便会被迷倒,感觉麻醉效果是立竿见影。那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蒙汗药吗实际上这应该是一种杜撰出来的物品,如果古代真有这么厉害的麻药,那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可能会更大,而不是单纯拿来做坏事。下面就为大家揭秘蒙汗药在古代小说中的来历,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的蒙汗药是一种神奇的药,在古典小说中大量出现。甚至近代的一些武侠小说中,也多次见到它们的活跃的身影。

那么,蒙汗药是一种什么药为什么会那么神奇古代是不是真的有这种药如果有,为什么现在我们没有见过如果没有,为什么在古典小说中又反复出现呢

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在正史记载,是没有蒙汗药这种东西的。当然了,正史记载中没有蒙汗药,并不表明蒙汗药就不存在。因为古代的正史所要讲的,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安邦的道理。对人“下药”,显然是违背古代伦理要求的道德训诫的,显然是不足取的。

不过,正史上也记载了很多阴谋诡计的事情,虽说正史是带着批评的眼光写这些阴谋诡计的,但毕竟记了下来。在这些阴谋诡计中,也写过很多下毒的事情。鸩毒鹤顶红什么的都有,不过没有一种是蒙汗药。

当然了,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宫廷斗争里下毒,都是毒死,并不是为了麻醉,所以不会选择蒙汗药。

这话似乎也有道理,因为蒙汗药的功能,确实只是麻醉。比如《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中,晁盖等人目的是为了获得杨志他们押送的“生辰纲”,并不是为了要杨志他们的命。孙二娘用蒙汗药,而不用毒,一方面,是为了在麻翻客官后,先确定客官的身份。如果是十恶不赦的,直接砍翻做人肉包子。如果是英雄好汉,再用解药把他解救。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目的,就算是砍翻做人肉包子,下毒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人肉有毒,就不能做包子馅了。

正史上没有蒙汗药的记载,各种笔记文献上,倒是有与蒙汗药功能相同麻醉药的记载。比如,《宋人轶事汇编》中记载:“五溪蛮反,杞以金帛官爵诱出之,因为设宴,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凡数千人。”五溪蛮是生活在湘西及黔、渝、鄂三省市交界地的少数民族。当年刘备在发动夷陵大战的时候,就曾让马良前往联合他们,借用他们的兵力攻打孙权。不过,《宋人轶事汇编》中说的这个杜杞,却用阴谋诡计把五溪蛮欺骗出来,给他们饮用曼陀罗酒,等他们昏醉以后,杀掉他们。

杜杞是宋仁宗时期的官员,湖南转运副使。他之所以用曼陀罗酒,大概是因为曼陀罗汁可以很好地溶解在酒中,喝的时候不注意,喝过后呈现出一片“昏醉”的样子,就像喝醉酒一样,不会引起喝酒者的注意,因而杀起来比较方便。

明代的魏浚在《岭南琐记》,以及清代的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都有关于“风茄”的记载。说的是把“风茄”做成一种粉末,溶解在酒里,人喝了以后,也会呈现出一种“昏醉”的状态。

虽说有“曼陀罗酒”“风茄”这样的记载,但是,并没有任何一种文献说明蒙汗药就是这样一些东西。要知道,古代的笔记文献和古典小说是同时存在的。但是,他们好像互不借鉴。笔记文献没有站出来解释什么是蒙汗药,古典小说也不换一种“曼陀罗酒”“风茄酒”之类的麻醉药来使用。

关于蒙汗药的解法,古典小说中,一般说的是喷一口冷水就解了。不过,笔记史料中对这个问题有特别的说明,孙思邈的《千金方》里提到“甘草解百药毒”,似乎是一种解毒药的办法。《水浒传》里写了很多蒙汗药,似乎并没有说解救的办法,清朝程穆衡的《水浒传注略》是一部解读《水浒传》书,里面提到蒙汗药的解法是“急以浓甘草汁灌下,解之”。

古典小说包括武侠小说中多处提到蒙汗药,正史野史都基本上没有记载,我认为,蒙汗药在古典小说那里,可能就并不是一种实际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的意义。这就像《西游记》里面写的定身法一样。无论是定身法,还是蒙汗药,都不过是暂时让一个人失去行为能力,但是并不会对这个人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做法,在江湖的残酷厮杀中,显然增加了一抹温情和俏皮,也算是古典小说中一处温暖的笔墨吧。

反而是宋代杜杞用曼陀罗花诱杀五溪蛮,则表明在现实历史中,其实有多么的残酷而冷漠。

《水浒传》 一、成书过程及作者 元末明初,和《三国演义》同时出现的《 水浒传》,是一部著名的描写农民革命的长篇小说。北宋时,淮南盗 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水泊的农民起义,是《水浒传》创作的历史根 据。关于宋江起义,在《宋史》、《十朝纲要》、《三朝北盟会编》 等书,有过简要的记载。宋末元初,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 ,初次记了三十六人的姓名、绰号。宋末元初,《水浒》故事已成为 艺人们讲唱的重要内容,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话本和剧本也相继问世 。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涉及《水浒》故事的部分,展示了《 水浒传》的原始面貌,成为《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元代出现了一 批《水浒》戏。戏中,《水浒》英雄已由三十六人发展到七十二人, 又发展到一○八人。施耐庵就是在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话 本、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性在创作,才写成此书的。 施耐庵,生平缺乏较详的历史记载。但生长淮北,元末的农民起 义,他应该是参加过的。 《水浒传》版本很复杂,最早的版本已遗失,天启、崇祯间,杨 定见的百二十回本较详尽。明末清初,金人瑞(圣叹)腰斩此书,改 为七十回本,保存了原作的主要部份,文字较洗炼统一,因此成为清 代最流行的本子,至今流行了三百年,成为好本子。 二、思想内容 《水浒传》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了北宋末 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到失败的全过程。它深刻 地反映了此次起义的社会原因,成功地塑造了起义英雄的群象;又从 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现了此次起义如何由分散的复仇火星,发展 到集中的熊熊大火的斗争过程。在此同时,也具体而深入地展示了起 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三、艺术成就 《水浒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 不仅在于它思想的丰富深刻,而且也在于它艺术技术的成熟。其艺术 成就主要有几方面: 1、人物塑造方面:书中至少塑造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 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 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身分、经历和遭遇来刻划他们 。如写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待遇优厚,家庭美满, 安于现实,怯于反抗,但遭封建统治者代表人物高俅不断逼 害,最后只好走上梁山。鲁达毫无牵挂,好打不平,主动走 上反抗道路。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在充军得到梁中书青睐 后,替他护送「生辰纲」被劫,功名路绝,且有入狱的危险 ,不得已上了梁山。写到对待招安态度上,也各不相同。如 来自社会底层的李逵等人,坚决反对;封建文人出身的吴用 ,主张要有条件的接受招安;来自官军的绝大部分将领,则 盼望招安很殷切。因各自的身分、经历、遭遇不同,决定了 他们的个性也就不同。 2、情节安排方面:作者善于精心提炼典型情节,并紧绕着「官 逼民反」这条总的线索来展开它。林冲等英雄被逼上梁山, 到「智取生辰纲」、「花荣大闹清风寨」、「宋公明三打祝 家庄」、「宋公明夜打曾头市」等回目,不但反映农民起义 的由小到大的全过程,同时也表现了起义中种种如火如荼、 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人物的出场和行动,常出现一组组情 节,每一组情节,又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如提到林冲 时,

武大郎为什么叫“三寸丁谷树皮”?到底是什么意思?

武大郎为什么叫“三寸丁谷树皮” 诗曰:三寸丁儿没干才,西门驴货甚雄哉。 三寸丁儿者,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绰号也。《水浒传资料汇...
点击下载
上一篇:青岛宁夏路的来历下一篇:芈姓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