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虚构人物,你知道哪些?
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它即便有很大一部分的历史真实,却也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历史,其中的一部分人物、情节也都是虚构出来的。其实在其他地方,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传说中,都有很多虚构出来的人物,然而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人物真的是存在过的。那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究竟有哪些很出名,但是很可能并没有存在过的人物,你又知道有哪些呢?
功底深厚的小说家在虚构小说人物时,只要把该人物投置于一个带有鲜明特色的时代背景下,再与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相挂钩,就能把人哄得团团转,如果作者本人又再煞有介事地强调一下自己写的是真人真事,读者就很容易上当了。
举个例子。中学课本里有过一篇题为《冯婉贞》的课文,该文绘声绘色地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英勇善战的女英雄冯婉贞形象。这其实是小说家陆士谔写的一篇短篇武侠小说,刊登于1915年3月19日《申报》的《自由谈》栏目,意欲振奋民心,扬国人士气。但是,故事写得过于逼真,很多人都信以为真了。
以至于八十年代史诗级别的**大片《火烧圆明园》中也出现了冯婉贞的形象。更可笑的是,曾有记者到圆明园附近的肖家河、树村一带采访,当地仍流传有多种版本的冯婉贞故事。
一位在肖家河村居住了60多年的姓刘的老先生有板有眼地说,冯婉贞确有其人,就住在圆明园西北面的肖家河村。冯婉贞的父亲叫冯三保,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冯婉贞的武艺就是跟他学的,一对鸳鸯剑舞起来,就算是七八个棒小伙子也难以靠近。咸丰十年(1860年)十月,洋鬼子烧圆明园。冯三保和冯婉贞父女气愤不过,用刀剑格杀了十多个洋鬼子。
在距肖家河村不远的树村,有同样有冯婉贞杀洋鬼子的故事,并且精彩得多,说冯婉贞的剑可以劈开迎面飞来的子弹。实际上,圆明园附近(二十里范围内)并没有一个叫谢庄的地方;而北京的地方志、人物志等史籍中也没有关于冯婉贞的任何记载;而英、法均没有士兵死于圆明园的纪录。
可见,冯婉贞就是一个虚构的小说人物。但是,直到现在,还有民俗研究者固执地认为历史上确有冯婉贞其人,还有鼻子有眼地说,冯婉贞是回族人,祖籍山东,现树村村北还有冯氏墓地等等。可见,文学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可怕的——可以无中生有。
那么,不用多说,那些流传民间、深植民心的许许多多虚构的人形象也多成为了真实的存在的人,如《三国演义》里的貂蝉、关索;如《水浒传》里的宋江、武松;如《隋唐演义》里的李元霸、宇文成都;如《忠烈杨家将》里的杨宗保、穆桂英;如《三侠五义》里的展昭、白玉堂;如《盗御马》中的窦尔墩、黄三泰;如《圣朝鼎盛万年青》里的苗翠花、方世玉等等。
上面所述,对人们迷惑性最大的是宋江、方世玉。尤其是宋江,名字还出现在《宋史》中。
为了存真去伪,我专门作过一番考证,并写过关于这二位的文章,一篇是《曾经神一样出现的宋江,其实只是一个传说》,另一篇是《打脸好痛,传统武术界所推崇的这位武术家竟是位乌有先生,真尴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来看看,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下面,我着重讲一个并非小说虚构,本来实无其人,却因为众多专家、学者哄抬,被广大大众认定为真实存在的人——曹雪芹。曹雪芹之名,最先见于《红楼梦》第一回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之语。
而在曹雪芹之名出现前的这段描述中,还出现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空空道人、东鲁孔梅溪等地名和人名,由于《红楼梦》作为一本隐语小说,作者千方百计要避开文字狱,是不可能把任何真名实姓写在书里的,即曹雪芹应该不是一个真实的名字。
换句话说,世上是应该有一个笔名叫曹雪芹的人参与著作或编著了《红楼梦》,但绝不会是考证专家胡适所说的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八旗氏族通谱》(全名叫《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和《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都记有曹寅的家谱,但里面根本就没有曹雪芹这个人。
上述二谱,关于曹寅记载,曹寅止有一子曹颙。曹寅病故于1712年,曹颙则病故于1714年,即曹颙在父亲曹寅死后两年就病死了,查其享年,止二十五岁,尚未有子。从血缘上说,曹颙未有子而死,即曹寅是没有孙子,算是绝后了。
但是,与曹氏家族有关的三个宗谱、通谱中,均有同族人可怜曹寅绝后,另将其侄子曹頫过继到他的名下的记录,即曹寅还有一个继子,名曹頫。即使这样,曹頫下面也没记有儿子名。也就是说,曹寅就算有侄子曹頫为继子,仍然没有孙子。
曹寅既然没有孙子,那么胡适所说的曹寅之孙、曹顒之子曹雪芹就是不存在的。然而,红学大师李玄伯曾大胆假设,称:(曹顒)妻马氏,怀孕已七月,则其遗腹当生于五六月间。即认定曹顒有遗腹子。于是,众多红学家也因此认为曹颙的遗腹子就曹雪芹,约生于1715年五六月间。
但曹顒并没有遗腹子。必须提一下,《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没记录曹顒有子,《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却记曹颙有子,名天佑,官州同。退一步说,曹颙是有儿子,但也不是曹雪芹,而是曹天祐。
这个曹天祐官至州同,为知州(州的行政长官)的佐官,分掌粮务、水利、海防、管河诸职,不可能是举家食粥酒常赊,在穷困潦倒中写《红楼梦》曹雪芹。
而查《八旗氏族通谱》,曹天祐并非曹颙的儿子,而是曹寅的兄弟曹荃的儿子,名顺,和曹顒、曹頫是同一辈人,属于曹寅的子侄(这从名字的偏旁都有页也可以看出来)。即《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记曹天祐为曹顒子是错误的。
就因为曹雪芹为江宁织造曹寅之孙的说法是有问题的,所以,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没有能证明曹雪芹为江宁织造曹寅之孙的有力证物出现。2015年,中国红学会名誉会长李希凡先生曾不无担忧地说:在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之际,我们再没有一点大动作的话,到明年,曹雪芹没准就不是《红楼梦》的作者了。
担忧就担忧吧,曹寅本来就没有一个名叫曹雪芹的孙子,有什么办法呢?
现代的日本人,恍然于编纂伪史的无聊,才渐渐敢于说真话,不过有时又过火,认为他们的历史都不可信,尤其不愿意承认他们的皇室是由中国传流下来的。但是我们的学者卫挺生博士,在他不朽的大作中,确实证明了神武天皇就是徐福。
日本之有正史始于第四十代的天武天皇。在壬申之后,这位君主认为当时所传的史实误谬颇多,真实的情形常常过了一段时期之后,便走了样,必须制订正史。他于是命令了一位二十八岁有照相板记忆力的稗田阿礼,根据史料《帝纪》、《旧辞》等,重加整理,去伪留真,来制订一部正史,以传后世。
但是经过三十余年后,稗田阿礼并没有能完成他修史的大业,而阿礼已经老迈不堪,到了元明女帝时代,不能不另外敕谕一位文笔非常秀丽的太朝臣—— 安万侣,来帮忙阿礼共同续写那未完成的著作,这就是所谓的《古事记》 (公历712年完成)。在古事记之外,天武天皇还创立了一所历史编纂馆,任命了一大批编纂委员,要他们仿效中国的《史记》、《汉书》的纂写方式,广搜数据成为一部完备的国家纪录。
经过整整四十年的工夫,这部巨作完成了,就是现今还流传的用汉文写下来的《日本书纪》,公历720年完成,共三十卷,一、二两卷是神话,第三卷是日本正史的开始 ——《神武纪》。 神武纪》是神武天皇本纪,其中最重要的描述,是东征的一役,虽然很像是一篇神话,但叙述的行踪忽东忽西、忽行忽止,尤其他在不同地区留滞的期间忽长忽短,不像是故意的虚构。据卫博士的考证,根据《神武纪》的记载:
一、“可确知神武天皇不生长于日本,乃乘天盘船自高天原飞降者。天盘船谓航海之楼船。‘飞降’谓操纵风帆而来,‘高天原’乃指海外之一地而言。”
二、当时日本文化的程度,停留在绳文文化时代,并没有任何冲击,能使日本忽然飞跃到青铜的弥生文化。据卫博士的研究:“近年,自筑紫至远贺川口,出土青铜器时代之刀剑戈矛镕范甚多,与《神武纪》所云,居‘吉备’数年以蓄兵食之语相应,‘兵’即兵器。神武东征途中先折而西行,停驻远贺川口多日,因其地为其兵器制造区,故亲往视察制造情形,从已出土之兵器而言,其形式与先秦之大陆中原之刀剑戈矛无异,可见神武兵工之技工来自大陆。
日本产铜之各地,多在伊豫安艺以东,而当日制造兵器之场所,反集中九州岛的西北,去矿场甚远,显然当时日本铜矿尚未被发现,不得已乃自大陆齐楚沿海运铜入倭,铜矿笨重,故将其冶铸集中于日本去齐楚海岸最近之港湾,因而自唐津以至冈田皆成其冶铸之工业区。”以上说明了神武东征武器的来源。
神武是谁呢?卫博士肯定地说,他必然是徐福。徐福到了日本之后,为了避免秦始皇的追踪、侦访,甚至于讨伐,他利用了语言的隔阂来保持他的秘密。
他禁用当时通用的中国语言,甚至采用了秦始皇的愚民政策,认为人民有了知识之后,便会兴风作浪,“以古而非今”了。文字是罪魁,是知识思想最可怕的媒体,所以他根本废弃了文字,在文字还没有流布很广的时候,便扼杀了它。那时其手下还有几千名由齐楚各地征调而来的童男女,他不授以中国文化,反而让他们倭化。
这时大局已平定,他这批青年战友,一个个也已长大成人,便让他们和当地土著男女婚配,创立家业,断绝他们思乡的念头。他为了示范,娶了原始居民木族中的贺茂氏的女儿——媛蹈鞴五十铃媛为正妃,翌年并立她为皇后。他自己在辛酉年即位于橿原宫,称帝了。
以上是卫博士根据《神武纪》,再考证了我国各书类中有关徐福的记载而推断的,合情合理。显然的,神武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唯独有一点不能符合的是神武即位之年。照《神武纪》中明确的记为辛酉之年,为纪元前660年,约当春秋齐桓公葵丘之会一匡天下的时候,距离徐福之生,四百有余年,所以徐福似乎不可能就是神武。
不过神武时代,日本根本尚未纪年。日本本来无历,是从钦明天皇时代,由百济的历博士一位名叫观勒的高僧传授得来,到了推古女帝九年辛酉,才由当时主政的圣德太子推行历法于全国。除了历法之外,圣德太子还制订了冠位、朝仪、宪法,确实应了中国谶纬家的预言,辛酉是个革新之年。圣德太子为了修史,不能不订一个大吉祥的日子,作为日本的开国之期,因此他认为辛酉年最能象征革故鼎新,而为了表示日本是与我国相埒的古国,于是订了推古九年辛酉以前的第二十一个辛酉,为神武即位之年。
是神武千余年后,他四十余代的子孙硬替他装上去的,焉能可信!不过辛酉每逢六十年必有一次,假定真的是辛酉年,如若不是第二十一个,而是第十七个辛酉,那也能吻合了。
总之卫博士的研究,解答了历史上的大谜。为什么徐福三次出海?三千童男女的踪迹何处去了?日本何以忽然由绳文时代,一跃而到了精美的青铜器时代?不过这并不能使得我们与日本之间更密切,徐福的原意似乎就是想隔绝日本与大陆的关系的。
姑不论日本的学者有没有雅量来承认这一事实,日本的第一位君主的来源,我们总算是清楚了。神武以后,根据《古事记》与《日本书纪》,有八代帝王,而无事迹。据日本学者水野佑的研究,这八代帝王根本无其人,名字是虚构的。这当然可能。那是因为把神武的存在提前了四百年,当然产生了很长的空隙,为填这四百年的空档,至少需要八代以上的君主,当然只能是有名而无事迹的阙史时代了。由于把神武提前了四世纪,日本的古代史的真伪更难确定。真实可考的史实,要从仁德王开始了。
白萌堂 白周氏
1
1-----------------1------------------1--------------1
长子白颖园 次子白颖轩 三子白颖宇 四女白雅萍
白殷氏 白文氏 白方氏 女婿关少沂
1 1 1 1
1---1---1---1 1---------1 1---------1 1------1
长 次 三 四 长 次 长 长 长 次
子 子 子 子 子 女 子 子 子 女
白 白 白 白 白 白 白 白 关 关
景 景 景 玉 景 玉 景 景 小 香
怡 泗 陆 芬 琪 婷 双 武 宝 伶
1 1 1 1
翠 1-1-1-1 万 詹
姑 黄杨槐李 哓 奎
1 春九花香 菊 禧
1---1 红 秀 相片
白 白 1-------1 1 1 1 1 詹
敬 敬 白 白白生 堂生 堂 白生
1 1--------1
1 唐 陈 高 何
1 幼 玉 月 洛
1 琼 莲 玲 浦
1 1 1 1 1
1 1-1-1-1-1 1-1-1
占占占白白占 占占占何
青元光美惠邦 平安山琪
不是
西川(1963-),原名刘军,1963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知识分子写作诗群代表诗人之一。
西川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曾在新华社工作多年,现在中央美院任教。出版的诗集有《隐秘的汇合》(1997)、《虚构的家谱》(1997)、《西川诗选》(1997)、《大意如此》(1997)等。曾译介庞德、叶芝、博尔赫斯等人的著述。曾获《十月》文学奖(1988)、《上海文学》奖(1992)、《人民文学》奖(1994)、现代汉诗奖(1994)等,被录入英国剑桥《杰出成就名人录》。
所做诗为:夕光中的蝙蝠 寻找海洋 十二只天鹅
暮色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上帝的村庄
把羊群赶下大海 月光十四行 秋天十四行
大雪十四行 风(之一) 云(之一)
光 往世书 黑暗
黎明 母亲时代的洪水 虚构的家谱
停电 重读博尔赫斯诗歌 我的手迎着风
炼金术士之歌 杜甫 午夜的钢琴曲
一个人老了 她跟着我无意识的脚步低语 生活的另一面
广场上的落日 眺望 黑
体验 起风 挽歌
厄运
宗室覃恩免解
宗室覃恩免解
原文
淳熙十三年,光尧太上皇帝以圣寿八十,肆赦推恩,宇宙之内,蒙被甚广。太学诸生,至于武学,皆得免文解[2]一次,凡该此恩者,千二三百人。而宗子在学者不预[3],诸人相率诣宰府,且遍谒侍从、台谏,各纳一札子,叙述大旨,其要以为:“德寿霈典,普天同庆,而玉牒支派[4],辱居胶庠[5],顾不获与布衣书生等。窃譬之世俗尊长生日,召会族姻,而本家子孙,不享杯酒脔炙[6],外议谓何?今厖鸿[7]之泽如此,而宗学乃不许厕名[8],于义于礼,恐为未惬。”是时,诸公莫肯出手为言,迈以待制侍讲内宿,适蒙宣引,因出其纸以奏,仍为敷陈此辈所云尊长生日会客,而本家子弟不得坐,譬谕可谓明白。孝宗亦笑曰:“甚是切当有理。”时所携只是白札子,蒙径付出施行,遂一例免举。其人名字,今不复能记忆矣。
注释
[1]覃(tán)恩:广施恩泽。旧时多用以称帝王对臣民的封赏、赦免等。[2]文解:旧时入京应试的证明文书。免文解,意指不通过考试,直接发给凭证,允许参加进士科第。[3]不预:不在计划之中。预:计划。[4]玉牒支派:此处指赵姓皇室子弟。玉牒,旧指宗族的家谱。[5]胶庠:京师公立学校。胶,通“校”。[6]脔炙:炖肉和烤肉,泛指美食。[7]厖鸿(mánɡ hónɡ):洪大,广大。极言皇恩浩荡。[9]厕名:勉强名列其中。厕:勉强栖身。
译文
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逢光尧太上皇(高宗)八十寿辰,皇帝施恩大赦天下,万民无不承蒙恩惠。当时的太学乃至武学学生,都得以免除文解一次,受此恩惠者达一千二三百人,唯独赵氏宗室子弟在学者不在免除之列(这是皇帝为了免除私恩之嫌,所以才这么做)。这些人听说后,非常不服气,立即相约到宰相府求情,并且拜见了侍从官和台谏官,然后又向各衙门呈交一卷札子,论述了自己的要求,并请求批准。
札子的大意说:“圣上大寿,普天同庆,我们这些在太学求学的宗室子弟,却得不到与平民子弟学生同等的待遇。我们来打个比方,若在一般百姓人家,长辈过生日,大会宾朋,假若本家子弟连一杯酒、一块肉都无法享受,别人会怎么评论这家人呢?现在朝廷给天下人如此优厚的恩泽,而宗室子弟为太学生者却不在蒙受之列,于情于理,恐怕都不太合适吧。”
因为这是皇帝的旨意,所以当时的朝官们都不愿主动替这些人求情。我那时正以待制侍讲的身份宿在宫内,恰好赶上皇帝宣召,我趁势把他们的札子呈上,并向皇上陈述道:“这些人虽然并无渊博的才学,但所说的尊长过生日会宾客,本家弟子却不得陪坐,这个比喻倒挺有意思。”孝宗听后也笑着说:“这个比喻确实很贴切有理。”当时我所带的只是白札子,承蒙皇上恩准,直接拿出去交外朝执行,于是宗室子弟也一律得以免除文解。只是当时写札子的人,现在我已记不起来是谁了。
评析
通过这则笔记,我们对孝宗淳熙年间覃恩的范例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此则笔记正可作为研究南宋孝宗年间的典章制度,以及皇室之间的庆典特色的第一手资料。
众所周知,蜀汉的开创者刘备又称刘皇叔,原本是汉朝的皇族。
《三国志·蜀书》上说,蜀汉皇室来源于中山刘氏,是西汉景帝刘启第八个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多达120个,其中第五个儿子刘贞封陆城亭侯,由中山国(今河北省定县)来到陆城侯国(在今河北省涿县),后裔形成中山刘氏的分支--涿县刘氏。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27年。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实行削藩政策,以"酎金事件"为借口,废除大批同姓诸侯。涿县刘氏开派祖刘贞,也在这次削藩运动中被削去陆城亭侯的爵位,降为普通平民。
刘贞以后,涿县刘氏的情况,正史没有记载,刘氏族谱则大都有对这一段空白的补充。不过,族谱中所记的有关世系和史实,又有很多互相矛盾和错误牵强的地方。这里,我们不妨根据各地刘氏族谱来作一大体的勾勒和订证。
关于中山刘氏涿县分支始祖刘贞的出身,典籍记载已经非常明确清楚,无容置疑。因此,广东梅县刘氏谱说刘贞是刘胜的孙子和他迁自彭城郡,都是错误的。同样,湖南桂阳刘氏族谱、新化刘氏谱、刘氏滔公支谱和广西刘氏谱都说刘贞是刘向的儿子,刘向是刘胜的儿子,这也均与历史事实不符。
在今人刘少卿所编《刘氏新族谱》中,刘备是中山王刘胜的第17代孙,从刘胜到刘备的传递世系是:
刘胜(中山靖王)→刘贞(陆城亭侯)→刘昂→刘禄(漳侯)→刘恋(沂水侯)→刘英(钦阳侯)→刘建(安国侯)→刘哀华(广陵侯)→刘宪(缪水侯)→刘舒(祈邑侯)→刘谊(祈阳侯)→刘必(原泽侯)→刘不疑(丰灵侯)→刘惠(济川侯)→刘雄→刘弘→刘备。
这是一种最常见、最流行的中山刘氏上古世系。
全国各地中山刘氏族谱所载也大体与此相近,如湖南桂阳刘氏谱、四川荣昌刘氏谱所载就完全相同。而湖南怀化刘氏(政公房)族谱和刘氏(吉蕴公房)族谱等则将刘贞误作刘向。笔者认为,这纯粹是字形笔画之误,因为"贞""向"二字字形相近。湖南刘氏(烟溪滔公房)族谱、板桥刘氏谱、新化刘氏族谱和湖南宁乡刘氏(吉祥公房)谱的编纂者大概对此并不理解,所以他们在刘向之后,又再增加刘贞一代。殊不知刘向即刘贞之误,此举实属画蛇添足。
另外,湖南平江刘氏谱和台湾谱从刘胜到刘舒与之相同,刘舒以后的世系是这样排列的:
刘舒→刘兴发→刘盛→刘必→刘达→刘才源→刘惠。
这个世系比前一世系多了2代,即在刘舒与刘必之间多了一代,在刘必与刘不疑之间又多出刘达一代。
江西泰和刘氏宗谱的世系是:
刘胜→刘贞→刘轩(刘昂)→刘禄→刘恋→刘英→刘巡(刘建)→刘辰华(刘哀华)→刘平(刘宪)→刘化(刘舒)→刘谊→刘用(刘必)→刘达→刘不疑→刘惠→刘雄→刘弘→刘备。
湖北汉川古柏堂《刘氏族谱》则记载从刘胜到刘备为12代,世系是:
刘胜→刘贞→刘恋禄→刘英建→刘哀→刘舒→刘必→刘不疑→刘济惠→刘雄→刘弘→刘备。
江西《中华刘氏通谱》所载从刘胜到刘备也是12代,世系是:
刘胜→刘贞→刘昂→刘禄→刘恋→刘宪→刘宜→刘必→刘惠→刘雄→刘弘→刘备。
尽管刘姓族谱的编纂者们为了填补从刘胜到刘备世系的空白而绞尽脑汁,然而,笔者仍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广大的刘姓族人:这些流传了很久的世系,绝大部分是虚构的、错误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笔者认为,这些族谱的编纂者们的世系与历史不符合。因为正史上虽然没有开列刘备历代祖先的名字,但却间接地指出了从刘胜到刘备的传递代数。
刘备又称刘皇叔。这"刘皇叔"的称呼,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它可不是随便乱叫的,而是严格按辈份来叫的,即刘备按辈份应为汉献帝的叔父辈。汉献帝刘协出自长沙王刘发一支,从刘发到刘协共有13代。中山王刘胜与长沙王刘发是兄弟,刘备既然是汉献帝的皇叔,则从刘胜到刘备应该是12代。
江苏、江西、湖南、广西、广东、四川、香港、台湾、南洋等地所流传的刘备祖先的世系,最少的也比实际上的传递世系多出了5代,因此都是错误的或虚构的。这些世系的编造者们都忽略了刘备又称刘皇叔这一重要信息,在正史中找不到刘胜到刘备代数的明确记载,就以为可以胡编乱造而没人知道。
在这些世系中,只有湖北汉川古柏堂《刘氏族谱》和江西《中华刘氏通谱》上记载刘胜到刘备为12代,与历史实际相符合。但这两个世系,很明显是在上述世系的基础上再加工而成的,即将香港谱中的祖先删去几代,再将一些父子二人的名字合成一人名字,因此,这两个世系也不可信,最多也只能是聊备参考而已。
为什么全国各地刘姓族谱关于中山刘氏自刘胜到刘备世系的记载,都会错成一样呢?原来,这里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这个世系来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第20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写道:"献帝设朝,操表奏言玄德军功,引之见帝。……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令宗正卿宣读曰:'景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刘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备乃刘弘子也。'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
各种中山刘氏世系比较
三国演义 江西中华刘氏通谱 湖北汉川古柏堂谱 香港刘氏新族谱 湖南平江刘氏谱
刘胜 刘胜 刘胜 刘胜 刘胜
刘贞 刘贞 刘贞 刘贞 刘贞
刘昂 刘昂 A 刘昂 刘昂
刘禄 刘禄 刘恋禄 刘禄 刘禄
刘恋 刘恋 A 刘恋 刘恋
刘英 A 刘英建 刘英 刘英
刘建 A A 刘建 刘建
刘哀 A 刘哀 刘哀华 刘哀华
刘宪 刘宪 A 刘宪 刘宪
刘舒 A 刘舒 刘舒 刘舒
刘谊 刘谊 A 刘谊 刘兴发
A A A A 刘盛
刘必 刘必 刘必 刘必 刘必
刘达 A A A 刘达
刘不疑 A 刘不疑 刘不疑 刘才源
刘惠 刘惠 刘济惠 刘惠 刘惠
刘雄 刘雄 刘雄 刘雄 刘雄
刘弘 刘弘 刘弘 刘弘 刘弘
刘备 刘备 刘备 刘备 刘备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早已在中国家入户晓,正是借着这一名著的传播,中山刘氏的世系则得已如此广泛地在全国刘姓中流传。可见,后世大多数中山刘氏世系,可能都取自《三国演义》。
不过,笔者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段有关中山刘氏的世系记载,应该不是作者罗贯中个人的凭空杜撰,而是必有所本。至于罗贯中所记载的这一世系源自哪里,则现在已不得而知。笔者分析,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宋元时期传世的历史文献资料;另一种则是罗贯中周围某个刘姓家族的族谱。而且,这后面一种可能性还要大。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今日所流传的这份虚构的中山刘氏上古世系,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在刘氏家族中流行了。因此可以说,是《三国演义》抄了刘姓族谱中的世系,而《三国演义》中的这份世系,又为后世很多刘姓族谱所抄。
如今,要重新填补刘备祖先世系的这一空白断层,还需要等更多的原始材料的发现。
我们只知道,刘贞之后,刘备的最早的有史可考的祖先是他的祖父的刘雄。刘雄在东汉后期被举为孝廉,后官任东郡范县(今山东省梁山县西北)县令,安帝时还曾任东郡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县令。
刘雄生二子:刘弘、刘子敬(有族谱作刘珖)。刘弘的儿子,就是一代英雄刘备。
盘点那些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虚构人物,你知道哪些?
本文2023-10-26 13:09:0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5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