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墓藏有“金头”一说纯属以讹传讹(转自高探清)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于成龙墓藏有“金头”一说纯属以讹传讹(转自高探清),第1张

于成龙墓藏有“金头”一说纯属以讹传讹

近年来,吕梁市离石区、方山县、柳林县(这三个区、县古称石州)民间盛传:清代廉吏于成龙死后,皇上给他配了一颗金头。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完全是以讹传讹,混淆历史事实。

据笔者考证:墓葬金头一说确有其事,但这颗金头的主人不是于成龙,而是属于明代正德年间在四川剿匪时,被奸臣陷害,遭匪首廖麻子半道劫杀,并割去首级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四川巡抚的高崇熙。

高崇熙,山西石州人,庆隆元年(公元1567年)改为永宁州,明代弘治庚戌科进士,累官四川布政使、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柳林县孟门镇南山灵泉寺院中,现立有一高丈余,宽数尺的巨大石碑,碑文为其所撰,清代光绪《永宁州志》亦有记载。

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初登大宝的武宗皇帝朱厚照昏庸无道,行事怪诞,周围聚集了一批市井之徒,整天沉溺于烟花柳巷,视朝政如儿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河北霸县刘六、刘七,四川兰五等率众起义,反军攻城掠地,铁骑纵横驰骋数省,屡败官军,震撼朝野,极大地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

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正月,四川松潘地区反军到处烧杀掠抢,其声势甚为浩大,明军指挥胡宁与战被俘,千户史宽在黄土坡山被杀。总制洪钟上疏:请都察院副都御史兼四川布政使的高崇熙,提督松潘军务兼理巡抚。

二月,武宗皇帝降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四川布政使高崇熙:“今命尔巡抚四川,兼理松潘、安绵、建昌等处边备,抚安兵民,总理粮饷,修理城池器械,操练兵马。现今保宁、江津等地残贼复聚为患,尔一面会同总兵杨宏征剿兰五等余党,一面会同副总兵王宪剿杀江津强贼……尔为风宪大臣,受兹委托,须当尽忠竭力,展布猷为,务使威武振扬,地方宁静,以纾朕西顾之尤,毋勿因循苟且及处置乘方,自贻咎戾。尔惟钦哉。故谕。”(光绪《永宁州志》卷二十五敕谕)

五月,高崇熙奉旨移师播州(今贵州遵义市),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开始备战,准备进剿造反之敌。

十月,反军四千余人,自贵州石阡(今石阡县)越过马脑关,复入四川綦江县。官军百户柳芸,义官曹腾皆战死,高崇熙急调兵前往围剿。

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高崇熙率部经过数番苦战,蜀中兰廷瑞、鄢本恕等反军虽被剿灭,但汉中的廖麻子、喻思俸等又窜入蜀中,与内江的骆松祥等时而分时而合,分时不过数千,合时则称十多万,他们四处奔袭,不断骚扰打击官军。

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七月,高崇熙与总制彭泽,以苗族兵勇为主力,攻破廖麻子和内江骆松祥等营寨,除廖麻子逃脱外,其余首领或被生擒或被斩首,大股敌军被剿灭。

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初春,官军讨平喻思俸等反军后移驻汉中。高崇熙上疏请求班师。不等皇帝下旨,隐蔽在内江的廖麻子和骆松祥旧部死灰复燃,又开始造反。

五月,高崇熙考虑到连年用兵,官兵厌战,粮草不济等原因,并分析了穷于奔命的敌人多属当地的穷苦百姓,他们迫于生计而投奔敌军,有被招安的条件,遂产生招安的念头,于是派人前往劝降。敌军首领廖麻子、杨友等亦同意招安。高崇熙将这一重要情况上疏皇帝,言明播州廖麻子、杨友之敌可予招安抚之,责令他们立功赎罪。武宗皇帝准奏。于是高崇熙开始策划招安事宜,准备将开县地区划出地盘,迁出土民,让被招安人员耕种生活。副使马昊持反对意见,说开县地属襟喉,上达重庆、叙州,下连湖广,土地肥沃,不可轻弃资敌,自遗后患。高崇熙不从,派副使张敏前往处理,安置他们于临江一带。张敏奉命到达新宇后,受人挑拨而又多疑的廖麻子等反军首领,以为是高崇熙诱己之计,遂捕捉张敏,屠杀随行数百人,反叛之。远离四川战地的皇宫里的众谏官们闻讯后,在未弄清真相的情况下,给高崇熙扣上一顶通匪的罪名,予以弹劾。昏庸的武宗皇帝轻信了谏官们的谎言,下旨逮捕高崇熙入京。当押解高崇熙的车队行至河北省正定县时,贼首廖麻子派出的轻骑追赶上来,将押解的官兵尽数斩杀,高祟熙纵然有一身好武艺,但终因困在木笼囚车里而无法施展,眼睁睁被乱刀砍死,匪首为回去交差,临走时将高崇熙首级割去。

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八月,武宗皇帝得知高崇熙被冤杀的真实情况后,亲自给一代忠良高祟熙撰写了祭文:“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人臣以尽职为忠,朝廷以报德为礼。事有定论,乃追念其前功宠,故都察院御史高崇熙,器识恢宏,性资庄重,一经登第,六察封官,激扬之典,累迁臬府,才猷振乎纪纲,两擢藩司,政克宣夫教化,以蜀寇之未宁,致王师之见讨。乃从佥议,晋陟中丞,彰国典以励人心,饬兵机而鼓士气,群芳渐息,蔼歌颂之,三捷交驰,丕风声之益振。朕心嘉悦宠,注殊隆命不压于屡褒,禄乃赠二品,顾其推诚待物,竭力保民,岂期釜内之魂。复有柙中之变,虽势难再振,而功未全收,爰召北还,遂致中殒,实切悼伤,当颁一奠之思未足慰九泉之痛,追怀往绩,雪乃幽冤,赠以前秩列风纪之元僚,荫及后昆衍缨冠之世业,思有永流惠泽于两川,延赏方来播休光于三晋。尔灵如在,尚克钦承。”(《汾州府志》卷八赠都御史高崇熙诰)。读此祭文,可知高崇熙遇害后,武宗皇帝对高祟熙一生功绩的高度评价,追封右都御史,禄乃赠二品,荫世袭锦衣卫千户(《汾州府志》卷七)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高崇熙遇害后,其子高都宪扶灵柩回到老家石州,下葬于城东沙会则村东,下葬前,即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四月七日,武宗皇帝派遣山西布政使王辄,专程赴石州吊唁,一是带来了武宗皇帝又一次谕祭都察院右都御史高崇熙的祭文。祭文曰:“尔性资敏达,器宇魁梧,发迹贤科,擢司风纪,历官藩臬,卓著能声,晋佐都台,往抚西蜀,时因盗起,受命临戎,捷报既闻,贼氛复炽,事出不意,遂致人言。方在申诬,胡遽沦没。讣音忽至,良可悼叹,宜加恤恩赐以谕祭。九泉不昧,尚克承之。”(光绪《永宁州志》卷二十五);二是带来了武宗皇帝御赐给高祟熙的金头。可惜史书上没有丝毫记载,其原因大概是担心日后引发盗墓,故从保密的角度考虑的吧!高氏族人是这样说的:武宗皇帝对高崇熙的被杀深感愧疚,于是亲自撰写了祭文。对于御赐高崇熙一颗金头,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因为,一是高崇熙是为国捐躯失去首级的;二是朝廷不缺那个钱;三是对世人和高崇熙后人也是一个交待。据说下葬时,为防止日后盗墓贼挖掘,出殡时一下子抬出了十几座灵柩,面对这眼花缭乱的出殡阵势,别说盗墓贼不知哪座坟的真伪了,就连其家人大概也弄不清楚了。高祟熙死时是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时间的消逝,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已完全被湮没,别说族外人了,就是现居住在柳林县孟门镇高家塔、离石区上水西村、方山县庄上、隰县蓬门村等十多处青门都二甲的族人,也不完全知道先祖高崇熙墓葬藏有金头这一说了!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按照当地习俗,死者没头是不能安葬的,怎么办?有钱的人家可以按上个金头或银头以代之,没钱的人家只能是捏个面头来代之。高崇熙身为朝廷二品大员,况且是为国而捐驱并失去首级的,由武宗皇帝御赐个金头是完全可能的,即使皇帝不给配个金头,山西布政使王辄也会给这个山西老乡配,退一步说:如果这两者都不给配,其家里人也会给配的,否则,就不合情理,不合俗理。

我们还可以这样分析:据《汾州府志》、《永宁州志》记载,自明代以来,永宁州在朝为官者甚多,但为国捐躯并失去首级者,仅高崇熙一人而已。而于成龙的死属正常死亡,即便是坊间流传的吞金而死,那也是一个全尸。一个全尸下葬时再配上一个金头,那不成了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嘛?再有权、再有势和再有钱的人家,大概也不会傻到这个份上!

笔者是高祟熙的后人,曾与高家塔村族人高庆林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多次赴沙会则考察,遗憾的是先祖的墓地早已被毁坏,代之的是上边建起了一栋栋新房屋,墓地里原有的石碑、石人、石柱、石马、石羊等有着永久纪念意义的古文物,全都荡然无存,有几只疑似有生命的石羊命大虽然没有被掩埋,但像没有了家似的,孤单地立在路旁的草丛里,等候着主人的呼唤!村中有位刘姓居民,院子里残存一块关于记载高崇熙之子高豸的石碑,热心的高庆林先生如获至宝,后来将它运回了老家高家塔村。据村子里的老人们说,高崇熙的墓地规模庞大、十分气派,在当地可谓首屈一指无与伦比。

如今凤山、泰怡公园还有高公墓地的石人,石羊、石马、石狮、碑座等物。高公曾经的墓地,已是楼房林立,完全看不出往昔面貌。

高崇熙父高岱,景泰丙午科举人,山东观城县知县,赠御史。膝下有五子:长子崇辉,义官;次子崇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三子崇省,弘治己酉举人;四子崇庆,义官;五子崇明,大名府知府,膝下有四子,其中高金,嘉靖丙戌科进士,累官行人、兵科给事中,山东按察司副使,苏州兵备副使,皇封孟门先生,因敢于直谏,铁面无私,处理国戚牛氏后,嘉靖帝闻曰:“此天下直臣,朕所畏惮!”(光绪《永宁州志》卷十九)

注:以上有关史料出自《高家塔仁寿堂家谱》、《永宁州志》、《汾州府志》、《二十五史通鉴》、《明史》、《正德皇帝》,以及高家塔村高庆林先生口述、及家族先祖口碑。

撰稿人:高探清、高飞、高翔

二〇一五年七月一日

搜览古籍,追本溯源,于姓起源有三:

一者源出姬姓。为周武王姬发之后,以国为氏。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武王克商,大举分封诸侯, 其第二子邘叔册封邘国(即今河南省泌阳县北部西万镇邘邰村) 后邘叔子孙以国为氏,有邘姓。又有去邑旁者则为于姓。由此, 后世汉族之邘姓和于姓,按血统论当无异矣,皆为武王二子邘叔之后。 史称于姓正宗,是为河南于氏。

二者据《路史》记载:东海(大致相当今山东东南及江苏东北以东地带)有于公裔孙,本为汉人,随拓跋跬迁徙至代北(大致相当今山西代县、繁峙、五台、原平一带)为万忸于氏(鲜卑族复姓),至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汉化改革时恢复为于氏。

三为唐代淳于氏避讳改姓。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 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 至唐宪李纯时,为避皇帝之嫌名(因“淳”与“纯”同音)复姓淳于姓改 为单姓于氏。至宋代,始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然《史记》文王伐邘 尚书大传》正作于,于盖诸侯之国,非始于邘封也。

  

于姓郡望堂号亦有三: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洛阳市东北)。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此支于氏,盖于氏始祖邘叔之直系后裔。

东海郡。秦始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西汉时相当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此支于氏应为春秋战国时于泰之后及北魏鲜卑族复姓万忸于氏改汉字单姓于氏之后裔。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含汲县)以西地区。此支于氏,亦为邘叔之直系后裔。 在我国历史上,于姓之崭露头角,始于汉初之于公。于公时乃东海郯人,以善决狱名。其雪洗之“东海孝妇”一案,为千古美谈。汉初有丞相于定国(东海郯县人)初为狱吏,宣帝时任廷尉,决疑平法,后为丞相,封为西平侯。三国时魏有名将于禁(泰山巨平 〈今山东泰安〉人),南北朝北周有太傅于谨,后周有工部尚书于德臣。隋代有车骑将军于宣道,又有江南道行军总管、行军元帅于仲文。唐代有宰相于顒、于志宁、工部尚书于颀、巴道刺史于邵。代宗时有工部尚书 、东海郡公于休烈,诗人于瀵。元朝有兵部侍郎于钦(今山东寿光人)。 明代有大臣于谦(浙江钱塘人),成祖年间进士,曾历任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时,平反冤案,赈济灾荒,颇得民心。后被英宗判死,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宪宗时复官并赐祭,葬西湖三台山麓。又有监察御史于敬、鹰扬卫指挥使于光、山东按察使于大节(任丘人)。文学家于慎行(东阿人),曾官至东阁大学士。 能诗文,有《读史漫录》等。清代有军机大臣于敏中、大臣于成龙、江苏巡抚于准。近代史上有于右任(陕西泾阳人),同盟会员,创办《民呼报》、《民主报》等,宣传革命。历任国民党联军驻陕总司令、国民政府审议院院长、监督院院长、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善草书、喜作诗,有《右任文存》、《右任诗存》行世。现代有于学忠(山东蓬莱人),历任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苏鲁战区总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等职。参加过淮河战役、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又有“五·四”天津学生运动领 导人于方舟,历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长等职。于树德,参加过辛亥革命,后从事学术研究,是我国最早讲授合作社理论者之一……

拜览高楼分支谱系,自士诚公始,亦多有济世贤才,或著书立说,或挥戈疆场,或妙手回春,或桃李天下,或心系民众疾苦……皆恩泽一方,村人口碑,惠风长存。后世子孙续承箕裘,当承抟祖志,恪守祖训,标秉族风。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忠诚敬业,开拓善思;修德为本,仁善为怀;孝道当先,尊爱孺幼;勤俭创业,诚信立言;摒弃劣风陋习,广纳科学新知;不以富贵*、不以贫贱移、不以威武屈;不苟且偷生,不唯利是图;国事为重,大局为先。为华夏民族之昌盛 ,为炎黄子孙之团结,为于氏家族之振兴,各司其职,各显其力,各尽其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广济天下”。愿我于氏宗族人丁兴旺 ,族风长存,英才辈出,贤者云集。一屋既扫,再匡天下。

附:

于氏族谱

首要重望德

租武天光明

正大贯敏慎

惠恩庆昌荣

圣德启景远

庭训呈孝行

宗泽培此久

文武成泰洪

感受廉吏正气,见证优秀品格,学习作风。

1、走近于成龙故居,感受一代廉吏正气。

2、见证于成龙的成长及其优秀品格的养成,激励后人养成优秀品格。

3、学习于成龙廉洁刻苦的作风。

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古代时属辽东郡境,但辽之前没有在盖州这个地方建城,辽时设辰州领建安县,金时改为的盖州。历史名人,以前辽东郡有名的就是公孙瓒兄弟俩。往近了说,清朝有耿精忠,耿仲明,还有个吉林将军古尼音布。

康熙朝,出了两个于成龙,一个是山西人于成龙,字北溟,做过直隶巡抚,另一个是晚一点的小于成龙,是汉军镶红旗人,于振甲,字成龙,号如山,小于成龙出生在辽东,后来举家迁到了直隶省固安县。《于成龙全传》就是小于成龙的事迹。

《于成龙全传》,八十多万字,采用编年体形式,讲述了于成龙从出生到进身仕途的历年经历,因于成龙出身贫寒,早年没有留下太多相关文献,所以,作者在前面的第一、第二章,简述了于成龙青少年时代过继给伯父于得水的经历,叙述比较简单,没有矫揉造作的渲染,只是真实地尊重历史,述而不作。早于成龙进入仕途后,从乐亭县令到滦州知州、通州知洲、江宁知府、安徽按察使再到直隶巡抚,他都是贤能天下最,名不虚传。

这部书以年系事,以事系人,通过记述于成龙为官从政、跌宕起伏的仕途,记述了他巡抚直隶的心血,建书院治理黄河、造福于民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于成龙为苍生立言、为黎民争利,展示了他与各色要臣、地方官员与帝王之间斗智斗勇的真实历史,与帝王及各样的权臣、上司、盗匪、官吏或唇枪舌剑,或宫廷辩论、上书奏章,通过一系列文献史料,还原历史本真,揭示清王朝政治的善与恶,体现了于成龙在重大事件上的民本思想和刚正清廉的燕赵风骨。

这部书的作者不媚俗,不胡编,不杜撰,不溢美,坚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深入研究历史,昭彰优秀人文精神,以严谨治史的态度研究于成龙的一生,翻阅了大量清朝档案,引用了大量历史文献,用精彩的文笔,真实的历史故事,为一代能臣于成龙立传 。

在这部传记中,写到很多细节,非常具有画面感和历史真实感。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养和脚踏实地调研的态度。譬如写道运河通州到武清段清代白漕的官漕应急机制,就是用一种涂上颜色转运漕粮的红驳船,凡是草船遇到险阻时,用这种驳船转运,所以这种驳船都有直隶官驳船的字样。描写的非常真切,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这部书不仅运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并吸收了当代各方面史学界对历史人物研究的成果,用通俗的文笔,故事性的叙事,撰著了一部符合当代人读书习惯的历史学人物传记,史实真实,故事有据,脉络清晰,文笔流畅,雅俗共赏。看看附录当中引用的这些文献,就可以看出作者在撰写这个人物传记过程中的学养积累,其中包括康熙皇帝《祭于成龙》祭文和皇帝亲自撰写的《于成龙碑》,还收集整理了于成龙为官期间撰写的《重修乐亭县魁星阁记》及于成龙的诗词,还有他的《归田搞·序》、于成龙写的《新建金台驿馆·序》以及清朝的大臣们留下的与于成龙有关的相关历史文献。

在民间,因为前些年为山西于成龙(于北溟)拍了一部电视剧,很多人都知道大清第一廉吏山西人于成龙,但很少有人知道河北的汉军于成龙,而小于成龙的一生,为河北,为中国,为大清做出的贡献丝毫不逊于老于成龙,而且老于成龙对小于成龙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和评价。这部历史学人物传记当中,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真实的描述了于成龙在宦海中的起起落落,真实记录了于成龙为政期间与通州、滦州的士绅百姓接下的深厚情感,乐亭士绅百姓为了留住于成龙这个难得的好官,前赴后继到京城请愿,宁愿身家性命受到威胁在所不惜,终于感动了皇帝,震动了朝野,这些故事讲的娓娓道来,让人感动的热泪盈眶,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情怀和使命担当。

凡是历史上为国为民带来福祉的清官廉吏,能臣贤良,历史绝不会忘记,人民的心里有杆秤,对于好官、清官、能臣、廉吏一定会记得,一定会千古传颂,对于那些贪污腐化、拍马奉迎、不干人事、祸国殃民、只说鬼话的脏官、贪官庸官、恶吏,老百姓心里也有一杆秤,在心里诅咒他们,要让他们遗臭万年。

这部全传中,涉及到事件和人物很多,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包括清朝九卿、亲王、巡抚、知府、知县、同知、县丞,还有民间的乡贤乡绅,各色人物,通过他们在不同的场景当中的言行,展各色人等的善与恶、真与伪、贪与廉。运用大量历史文献中的奏折、对话、廷辩等场景和态度,反映了官场之中的良知与虚伪,揭示了仕途中落井下石的小人与扶危救困的君子,文笔很精彩,叙事很有故事性和场面感,没有太多的虚构,只有通俗的表述,没有胡编乱造,只有对历史的客观解读,虽是文学的笔触,但具有深厚的史学功底,体现了作者严谨客观、忠于史实的学风和文风。

当今中国,看惯了太多编造的历史小说,看多了各级电视台上的辫子戏的胡编乱造,好好读一读这部《于成龙全传》,我突然觉得,这部书为当今中国的历史人物传记领域,吹入一股纯洁的清风,对提高国人的历史认知和对历史真实的尊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电视剧《于成龙》自开播以来就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以被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清朝大官于成龙的生平事迹与为官经历为题材,塑造了一个清廉政治的官员形象。于成龙这个人物也深入人心,不少人都对他非常感兴趣,那历史上的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坚守本心,初入仕途

历史上的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是清朝山西永宁州人。在顺治十八年,也就是于成龙四十四岁的时候,于成龙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仕途。这时他的任务是到偏远的广西罗城做一个县令,广西是当时清朝的边界之地,不仅与山西相隔万里,而且经济落后,十分不发达,我们不难想象为何于成龙的家人会千方百计地阻挠他去这个地方做官。

然而他是一个有胸襟和抱负的文人,“经世致用”是每一个文人共同的梦想。所以他去了,当时的广西罗城荒草遍地,居民寥寥无几,说是人迹罕至也不为过,于成龙初到之时连一处可以落脚的房舍都没有,他只好暂时居住在关帝庙中。

就在这样的困境之中,于成龙以异于常人的决心和毅力,带着病处理政事,踏上了为官生涯的第一步。

政绩斐然,得以重用

于成龙在罗城落脚后没多久,罗城便以欣欣向荣之势飞速发展起来,他在罗城一共做了三年县令,就是这三年让罗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摆脱了混乱,得到了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他优秀的政治能力得到了当时任两广布政使的金光祖的关注,金光祖认为他是可塑之才,于成龙被评为了全省治理的榜样,这颗被蒙尘的珍珠,终于慢慢发出了他的光亮。

康熙六年,于成龙的“伯乐”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他成为了广西省唯一的“卓异”,于成龙在一片鲜花和掌声中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于成龙有着天然卓越的政治能力,他在合州上任不到两年,合州人口骤增,许多荒地被开辟出来。在古代,人口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外在体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口就会越多,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于成龙的治理成就。

在这之后,于成龙先后出任黄州知府、湖广下江路道道员、福建按察使、两江总督,仕途一片平坦,他也没有辜负朝廷和人民对他的信任,从政期间勤勤恳恳,曾两次平定武昌的混乱,尽管官越做越大,名利越来越多,但他依然坚守本心,清廉正洁,为民服务。

成就

他整顿吏治。于成龙出任两广总督之时,主要职责就是治理官员,他也始终铭记自己的责任,把整顿吏治作为第一要务。

当时社会上存在请客送礼,贿赂官员的不良风气,于成龙知道后非常生气,惩治了在中秋节向他送礼的官员,杀一儆百;在江南上任时,时常在民间微服寻访,颁布《兴利除弊约》,又制定了以要求官员勤俭节约为核心的《新民官自省六戒》,柔刚并济,成为了地方官的行为准则。

他关心教育和科举制度。在江南这个文化发达的地区,盛行一种豪绅大族贿赂考官的风气,贫苦人家的学生往往皓首穷经而得不到任何名次,于成龙针对这种现象规定,只要发现这种情况,立马削去考官的职位,严加惩治。他也曾兴办学堂,鼓励贫苦人家子弟入学读书,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于成龙可谓“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他对文学与艺术也有很高的见解,也曾用他手中那支刚劲有力的笔写下救万千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诗篇。

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的,尽管在于成龙的早年时期也曾因为种种原因多次落榜,但好在历史终究没有辜负他的努力和决心。

后记

喜欢读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要想做一个廉洁政治,让人民满意的官员非常艰难,功名利禄的诱惑总是太多太多,能够坚守本心的又有几何?像于成龙这样,不仅有很高的政治才能,又有文学成就,更是凤毛麟角。

臧克家有一首赞扬鲁迅的诗叫做《有的人》,诗中写道,骑在人民头上,追逐名利,想要不朽的人,终将成为历史中的一抹余烬,而那些低下头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才会真正成为永恒。时间不会辜负他们,历史不会辜负他们,人民更不会辜负他们,唯有在人们的心中,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意义。

于成龙为什么兼兵部尚书,原因如下所示:

很多影视剧中总督都是从一品,这是符合历史的,但总督之职却不是从一品。总督为文官是正二品,但因为工作属性,很多时候需要提高权威压制地方官员,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会加六部尚书或者都察院都御史的头衔。

某种意义上来说总督不属于地方官僚体系,因为职权不定、可设可裁、可有可无。总督说大了一切皆可管,说小了一切都管不了,地方军权有八旗驻防将军和绿营提督,政务有各对应的地方衙门管理,总督一职更类似于中央安插地方的特派员。

实际上明朝时期总督的确是有中央特派员属性的,只有当某省或几省出现问题,朝廷才会派人设立总督一职,完事就会裁撤。

在电视剧《于成龙》中,身为两江总督的于成龙就是同时兼有兵部尚书的头衔,这是符合的。而在剧中于成龙与江宁驻防将军有矛盾,江宁将军说虽同为从一品但上奏时自己名字要写在两江总督之前也是符合的。但后来于成龙以自己兼兵部尚书为由要治江宁将军这是不符合的。

上期我们说八旗驻防将军时说过,虽然内地驻防将军权威下滑,可作为大清帝国的统治根本,连兵部都不能直接管理驻防将军,何况是兼职的两江总督。

于成龙墓藏有“金头”一说纯属以讹传讹(转自高探清)

于成龙墓藏有“金头”一说纯属以讹传讹近年来,吕梁市离石区、方山县、柳林县(这三个区、县古称石州)民间盛传:清代廉吏于成龙死后,皇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