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泊村的历史究竟“悠”得有多久
我们介绍家乡时喜欢袭用“历史悠久”这样的套话,如果再追问一句:苇泊村的历史究竟“悠”得有多久?这当然是一笔任谁也不容易说清楚的糊涂账,因为苇泊先民没有为后人留下任何详细的历史资料。
唯一可靠的证据是苇泊村的天齐庙现存的石碑等器物。天齐庙始建于何时,已经不可考了,但庙内留有一长方形石盆,其铭刻“大元泰定二年(1325)岁次乙丑年巳月戊戌午时祭。”元泰定帝出生于山西晋邸,后继承父亲晋王之位,是元朝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时间是从1323年至1328年。1324年泰定帝改元泰定,他在位4年,活了52岁。从泰定元年即1324年至2016年,有692年。据此,我们至少可以断定元泰定二年苇泊村东就有了天齐庙。古人移民定居一处,总要修个庙,以祭祖宗敬鬼神,估摸苇泊村的历史大致有700余年。距今700余年是什么朝代?即元朝时期。从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元,至1324泰定元年,有50余年。苇泊村大约是从元朝建立后,才逐渐有人定居于此,几十年间,至泰定年间渐成村落,始于村东天仙台修建天齐庙。
除了苇泊天齐庙的石盆为证之外,另一个比较有力的证据就是家谱。家谱或族谱是以血缘亲情为脉络,以姓氏作标记而编就的特殊历史资料,是姓氏的生命史。“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要寻找姓氏的起源、发展和传承的轨迹,从寻找家谱入手;而寻找一个村落的起源、发展、繁衍、变迁,家谱或族谱也是比较客观的依据。苇泊村东头的靳家、韩家、史家等可能是苇泊村较早的原住民。理由有二:一是我曾写了《苇泊村的大街》,说苇泊街“只贯通村子东半边”,且像北斗七星,曲曲弯弯,意即村子整体骨架不太好,显然村西的窑洞是后来迁徙的村民陆续修建的,与村东大街未能融为一体;二是村内几个大姓家族皆有家谱传续。以靳氏家谱为例,据其家谱记载,从迁居苇泊村至今已经25世,古人说的“一世”是30年,那就有700余年历史,正与天齐庙元代石盆记载相吻。
其三是在对父亲的称呼隐藏着历史符号。平定方言称父亲为“大大”(dà da)。称父亲为“大大”是从元代始见于文字,主要是元朝时汉族平民对父亲的称呼。元代张国宝杂剧《罗李郎》:“还不够一两日,他将唾盂儿不见了,必然递盗与他大的拿去。”元朝之前的宋朝,称呼父亲为“父翁”或“爹爹”。陆游有诗句“家祭无忘告乃翁”。不但“大大”,就连“哥哥”这个词也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语言;汉族人称为“家兄”或“兄长”。元代对同辈男子常以“哥哥”相称,中学课本有元杂剧《窦娥冤》,“哥哥”之称随处可见。平定地区同辈男子也习惯于以“哥”相称。元代年长的男性称为“老汉”,也用以自称; 年青的男性则称为“后生”;而“老汉”、“后生”也正是平定一代村民最一般的称呼;已婚女子对丈夫称谓也是“汉”。而宋代,“汉”与“老汉”是对男人与老年男人的蔑称。
其四是从给孩子起名也可看出元朝浓重的痕迹。元代的汉族人起名字比较复杂。首先有小名与大名之分。小名是幼年使用的名字,元朝汉人取小名方法有三:一是取吉利的字样,如福童、安童、喜童等;二是喜欢以动物名为小名,希望孩子容易养活。这样的起名习惯也一直延续下来,我上辈的人中,叫驴小、牛小、狗小、狗孩、牛孩、虎孩、猫妮、狗妮的太多了;三是以数字为小名,经常以父母年齿合计为小名,或以爷爷年齿为小名,如七十、六八、五小、六小等。有专家讲,用数字作人名元代独盛,这应该是元朝老百姓缺乏文化所致。这种取名习惯在苇泊村司空见惯,譬如我父亲弟兄四个,小名依次为福宝、福成、驴小、六七。大名又称官名,是正式的名字,在社会交往中使用。元代人们的大名,有二字,有一字,而以二字居多。元朝起官名中排辈的现象很普遍,即同一辈的人使用同一个字作为标帜。譬如我父亲一辈,“鸿”即兄弟们官名中同用的字。
苇泊村虽然形成于元初,但现在的天齐庙,应当与最初的庙宇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天齐庙存有明正德、崇祯,清顺治等朝的碑记。明正德十一年(1516)重修,清乾隆、嘉庆年间曾修缮,光绪十八年(1892)再次重修并建戏台乐楼。尤其乐楼戏台雕剔精湛,造型优美,没有相应的财力物力,不可能建成;也间接证明此时苇泊村富人渐渐多了。天齐庙在明清两代都进行了“重修”,为何重修呢?是原先的庙宇规模太小,造型不美?还是原先的庙宇毁于战火或自然灾害?我们不得而知。现在的天齐庙是清代光绪十八年的建筑,光绪十八年距今已经120多年了,估摸此时的苇泊村基本形成如今的规模了。因为村西西沟居住的郭氏家族,至今也13世了,也就是将近400年的历史。
为什么我们的先民会举家迁居苇泊村呢?古代百姓的迁徙流动,一是战乱,二是灾害。古代,一有战乱,繁华一点的城镇首当其冲,饱受蹂躏,居民就会离开较为繁华的郡县,向更偏僻的地方移居。唐诗人杜荀鹤所咏“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就是当时的现实。苇泊村古代属于平定州管辖,那时的平定县管辖范围很大,基本囊括如今的昔阳、平定、阳泉、盂县等地。县治所“石艾”在今张庄镇新城村,归属太原郡。后来县治所迁至广阳村(今属昔阳县)。从元至明清,苇泊村距离周边的县府都有百里之遥:距石艾100余里,距昔阳120余里,距寿阳100余里,距井陉150余里。在古代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苇泊村应当属于比较偏僻荒凉之处。幼时听传说,苇泊村天齐庙正殿有根殿梁是砍伐清漾沟中的荆条做的,这当然是夸张,荆条即使生长千年,也长不成殿梁那么粗大;但这恰恰说明修建天齐庙时,此地荒无人烟,荆条都能长成殿梁那么粗大了。
另外,就是北方的旱灾。山西位于华北东部有太行山阻挡,湿润气候难以到达,降水少。地形位于黄土高原上,谷地地形,河流流经此地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多大风,加速水分蒸发。故而,苇泊这片区域十年九旱。譬如,130多年前的光绪三年(1877年)、光绪四年(1878年),史称“丁戊奇荒”,因为1877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连续两年毁灭性的旱灾,让有1600多万人的山西,剩下不到900万,饿死和渴死的有500万人。山西巡抚曾国荃在奏议中说灾区“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旱奇灾,古所未见。”(《曾忠襄公奏议》卷8) 。幼时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水窖,每逢下雨,天上下来的雨会从窑洞顶流下来,汇聚在院坝里,再汇入水窖,经沉淀,留作不下雨时候用。文革时我在村里劳动了五年,1971年至1975年,没有一年不抗旱。
苇泊村地势较低,苇泊,顾名思义,芦苇丛生,水泊荡漾;古有“小盆地”之称。在十年九旱的北方,苇泊这块地方起码是不缺水,显然比较适合人们生存。所以,迁居至此的人们越来越多,村民依苇泊河谷由东而西修房建窑,聚族而居,休养生息,繁衍传承,一直延续到今天~
0檀姓历史悠久,出现于西周公族,周、秦、汉、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檀姓皆属望族,名人辈出,名扬七朝。宋朝以后,逐渐沙散各地,退出望族之列。百家姓三百名(100万以上有129个姓氏,第300位约20万以上)不见檀的踪影,檀按人口约排在四百位左右,然檀氏分布全国二十一个省份。檀氏的历史、现状引起檀姓子孙的热切关注,笔者意在撩开面纱,摒弃不实之说,正本清源,把真实一面,展示世人,以飧檀家子孙,作为各地族谱参考之用。
00一、檀姓由来
00按传统的提法,檀姓源出有三(包括檀杖之说实际有四):1、出自殷商的檀迫达之后,以祖名为氏。西周初,周武王的大臣檀迫达受封于河内,檀迫达后代子孙,有的以祖名檀为姓,称为檀氏,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黄河以北)皆有檀氏。2、出自姜姓,为春秋时姜太公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檀氏,齐公族有食采檀城,因以为氏”。春秋时期,有齐国公族食采(封地)于瑕丘檀城(今山东滋阳县城北,一说今山西昔阳县),其子孙有的以邑名为姓,称为檀氏。3、姜子牙助周武王灭商有功,武王赐檀木杖一根,赐姓檀,其后代有的遂以檀为氏。4、出自鲜卑族中的檀氏。
00四种说法,众说纷纭。笔者翻阅、分析大量史料,其中两种檀姓来源说法缺乏说服力。一是赐檀杖。古代姓氏不断沿变,由姬、姜、姒等分化成千万个姓氏,但基本上均以封地、祖名等为姓氏,赐檀杖改姓说法过于牵强,再说“吕尚”变“姜尚”(约公元前1128—公元前1015年),但没听说“檀尚”,子牙子孙不计其数,到底赐谁姓檀呢?说不清楚。二是鲜卑族有檀氏。仅凭“檀石槐”为鲜卑首领,而臆断鲜卑中有檀氏,从考古学而言,过于草率结论。因鲜卑历史中“檀石槐”之前、之后再也看不到檀氏的踪迹。实际上,檀石槐(东汉末期,卒于181年)是私生子,被遗弃,由外祖母收养,父亲投鹿侯不姓檀,檀石槐子孙和连、魁斗、骞曼、步度根史料都未提及姓檀,因此檀石槐倒象是“号”,鲜卑中耳熟能详的姓氏只有慕容、乞伏、宇文、段、拓拔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倡导汉化,鲜卑族大量改汉姓,檀石槐后代用了段、槐等姓氏。
00比较合乎逻辑的说法是封邑,以邑为姓比较科学。史料记载,檀迫达受封河内(今河南怀庆济源县境),《竹添光鸿笺》称檀国,子孙以国名为姓,古时,河内指黄河之北的黄河边上。究竟有几个檀城姓檀?传统的檀氏源头论说出两个地方,一个是檀迫达受封地檀国(河南济源县);另一个是姜氏后代食采檀城(檀丘)(山东滋阳县,一说山西昔阳县)。除此,还有一个是河北赞皇县,该县有檀山,《檀氏家谱》(赵县固德)云:“我祖始自赞皇,世居檀山”,西周周穆王亲撰文“吉日癸巳”刻石碑立于檀山,古物收藏在赞皇槐泉寺,赞皇紧挨昔阳,赞皇在西周时称“穆檀郡”。周时,檀木森林茂盛,估计不止一个地方称“檀郡”,因此盛行以封地为姓的檀出处多个地方,不足为奇。笔者认为以地名为檀姓比较合乎逻辑,且有史可证。1、西周檀迫达受封檀国(河南济源),西周诸侯国名册中确记录有檀国,檀国最早有檀姓,此说法有确凿的历史记载。同时,从古到今河南济源及周边的洛阳、渑池、三门峡都有檀姓聚居。2、春秋时,齐国公族食采于檀城(山东瑕丘,后改滋阳,现为兖州市),《地理志》记载瑕丘有檀城也叫檀丘,生活这里的人们姓檀,有史可证,且直到现在山东的单县、金乡、汶上县还有零星姓檀的在此生存繁衍,周边的河南长恒、濮阳有檀姓世居,历史上高平金乡是檀道济家族生活的地方,唐朝以前许多名人出自山东,如檀弓,春秋鲁国人;檀子,战国齐国人;檀敷,东汉山东瑕丘人,足以说明山东有檀氏望族存在,上述史料是以封地为檀姓的有力佐证。3、历史上周穆王(西周)为檀山(河北赞皇)题字,历史有确切记载,石刻至今尚存,且旁有山西昔阳,与檀氏出自昔阳不谋而合,时至今日赞皇周边的山西五台、盂县,河北的平山、赵县、任丘、隆尧有为数不少檀氏世代居住。
00综上所述,因封地檀城而姓檀(有三个檀城)有较强说服力,有三个来源地,即河南济源、河北赞皇和山东兖州,古时分别称檀国、穆檀郡和檀丘。
00二、人口分布
00至于檀氏后人在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中,如何繁衍、迁徙?时至今日又是如何分布?各地檀氏人丁又是如何?
00按发源地的幅射圈,把分布粗略分成黄河北部、黄河以南中西部、黄河以南东部。
00归纳各方信息,暂无檀姓聚居的省份有:上海、江西、天津、广东、贵州、西藏、青海、重庆、陕西、甘肃、宁夏,其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檀姓聚居。
001、黄河北部
00山西五台县建安乡檀村1000多人,陈家庄乡檀家沟村1000多人,东峪口乡檀家沟村200多人(60户),山西盂县梁家寨乡檀山坪村檀家沟村整村姓檀,柴庄亦有檀姓;河北石家庄市有檀姓,平山县麻池乡烟堡村很多人姓檀,赵县四德、固德村很多姓檀,固德村80%姓檀,檀姓人口3000多人,任丘、隆尧、赞皇都有檀姓;任丘有数千人姓檀,赵县、隆尧、平山加起来约檀氏2万人,河北唐山路南区女织寨乡(南郊一个、丰南一个檀庄)有不少姓檀的,乐亭县毛庄乡檀庄村几千人姓檀,唐山和石家庄有6000人檀姓,栾县范台等两个村80%姓檀,有家谱,晋州县杨家营檀姓亦不少,秦皇岛卢龙县哈泊乡大新庄村有檀氏;此外,黑龙江德都县(现五大连池市)、吉林省长春、白城、辽宁省台安县、大连、沈阳、黑山县檀屯(五代了)、内蒙古鄂托克旗、北京有星零檀姓居住。该区小计檀氏约35万人。
002、黄河以南中西部
00河南洛阳市檀家庄有檀姓2000多人,长恒浦西区单寨1000人姓檀,三门峡渑池县南堡乡南村全村姓檀,濮阳亦有檀氏;湖北襄樊市枣阳县檀家湾乡3000多人姓檀,有檀家祠坊,十堰亦有檀氏;湖南省衡阳市金兰镇檀桥村、檀山乡、檀山村可能有檀姓;新疆乌鲁木齐、四川成都据说有檀氏。
003、黄河以南东部
00山东金乡县檀庄村几百人姓檀,单县曹马集镇檀庄村少量檀姓,单县时楼乡檀庄村100多人姓檀,汶上县檀楼、檀园、苑庄镇水坡村有一定数量檀姓居住,整个山东约3000人;江苏省南京浦口区陡岗乡、林山乡、桥村镇、乌江镇有一定人数檀姓;浙江亦有檀姓居住;安徽省望江县新坝乡好几个村整村姓檀,东至花园里乡祠村、步头、花山村等五个村姓檀,族谱很全,胜利镇、洋湖镇也有檀姓,石台县、怀宁县、安庆市都有一定数量檀姓居住,整个安徽约2万多人;福建永泰县同安镇五个村姓檀,约6000人,福州晋安区鼓山镇100多人(鼓山脚下);广西灵山、北海均有檀姓,灵山檀圩、檀坛、北隆、烟敦、灵城、文利镇居住有檀氏,其中檀圩镇秋风塘、谢赖、亚头岭、垌表、那容岭、社岭、三合水、保子、华屏、大水垌10个村檀姓3万人以上,桂南横县石圹、古逢、浦北福旺、钦州青塘、那丽、那思、防城等都散居着檀氏;云南富宁、海南省亦有檀姓。该区小计檀氏8万人。
004、海外
00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美国旧金山唐人街(100多人)、日本、韩国均有檀姓后裔居住。朝鲜开国之君是檀君,至今还有檀国大学;日本有个著名明星叫檀丽。该区小计檀氏1000人(不包括日、韩、朝鲜)。
00综上,估算檀氏有126万人。
00三、族群迁移
00檀氏相对比较集中的但族上传说没有迁移史的只有山东和山西盂县和河南,可见其自古以来故土不离,也印证了三个发源地的论断;山西五台从盂县迁来;河北栾城檀氏,祖上传说从山西繁峙迁来,河北赵县、平山、隆尧据说明朝(500年前)从山西迁来;安徽檀氏有个比较统一的说法(族谱记录),是檀臻(道济子)从京口逃亡燕国后,其子孙一支迁到安徽,繁衍至今;永泰檀氏亦有较统一的说法,是明洪武年间从安徽建德县石门乡臭树园村入闽,再于明成化十八年从莆田仙游潭头迁入永泰文藻;广西檀氏迁移有三种说法,一是1376年从山东搬来,二是宋代檀固被贬广西的后代,三是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檀韶(福彰)从福州府迁来,与永泰同属一支。
00四、人文风俗
00檀姓非常古老,西周就形成望族,有3000多年历史。檀氏祖先还是今人,都秉持着保家卫国的传统,对国忠心耿耿,对人赤诚坦荡,否则也不会出现道济一家满门抄斩的悲剧;宋朝檀固铁骨铮铮,冒死弹劾三凶;春秋檀弓专研“礼仪”,以礼待人。檀氏子孙善于习武,广西有“四门拳法”,永泰有“三战”和“四门”拳法,男女老少都掌握些许拳脚套路。檀氏还有奇怪的默契,从古以来都把檀写成“枟”,广西、河北、安徽、湖北和永泰檀姓都写成“枟”,而不是永泰人杜撰出来的“错别字”。流传至今的有族联:朱花绵世泽、皇杖绵世泽、渭水绵世泽等。檀氏还有崇文的历史,永泰文藻檀雨润明末清初在福州三坊七巷还专门建“书丁”供族人读书,现名“景福堂珠宝会所”。
00五、历史名人和现代精英
00檀君,朝鲜开国国君,建立了朝鲜国;檀迫达,西周武王大臣,封檀国国君;檀弓,春秋鲁国著名理论家,著《檀弓篇》;檀子,战国时齐国名将,齐威王以为国宝也;檀敷,东汉山东瑕丘人,三国“江夏八俊”之一;檀让,南朝梁代大将军;檀玄,东晋建威大将军;南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兄弟、子辈十多位皆为名将,檀道济还发明了“唱筹量沙”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军事理论;檀翥,魏孝明帝将军、中书舍人;檀固,北宋池州人,进士,弹劾三凶,刚正不阿;檀武臣,明代建德县人,进士,抗诿名将;檀萃,清代诗人,山西高平人(祖籍安徽望江县);檀光椿(典朝),永泰人,清光绪年间考取武科庠生第一;檀仁梅,永泰人,原福建师大教育处处长、教授,民国留美哲学博士;檀自新,辽宁锦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因力主抗日被蒋枪决;檀志军,1963年10月生,河北乐亭人,现任内蒙古霍市副市长;檀林,河北任丘人,北大中文系毕业,现任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副总干事,作品有《燕子李三》、《旧都遗梦》和《一个女囚的自述》等;檀东铿,福州永泰人,福建师大美术系主任、画家;檀润华、河北任丘人,浙大教授,现任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根早,安徽人,现安徽农大植保部院长、教授;檀结庆,安徽人,合肥大学教授;檀庆瑞,山西五台人,国家环保部办公室主任,挂职广西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檀云坤,永泰人,福建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檀俊贤,永泰人,湖南长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檀健次,广西北海人,影视明星,与莫文蔚、陈奕迅、曾志伟、蒋文丽同台演出;檀丽,日本著名影星;檀臣辜,日本大阪话剧演员;檀馨,当代著名园林规划设计专家;檀啸,吉林长春人,国际级围棋高手;檀传宝,安徽怀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景顺,中国人行沈阳分行行长(属于大行,管辖东三省,副部级)。
00檀虽小姓,名扬四海。出于对檀氏历史的尊重和对檀氏发展的关注,草撰此文,由于材料搜集上的困难和笔者水平有限,文中定有许多误漏,恳请各位斧正。安徽池州碧岩檀金鼎 檀继升摘录整理。20121118
由于舜政治清明,周建立伊始,即封舜的后人于陈(今河南省)。春秋末,陈衰落,王族陈完奔于齐,以田为氏(田、陈二字通假)。经多年创业,兼及乐善好施,借粮予民以大斗,收贷则以小斗为凭,逐渐取得齐人信赖,宗族重新兴旺,终代姜氏(吕尚后裔)而为齐国主宰。后田氏一支至燕,战国末出了一位为仁为义敢为的侠者,即肇姓之源,先祖田光。田光激于义愤,将荆轲引荐给燕太子丹刺秦王。秦灭燕后,彻查此案。田光后人遂以父名为子姓,远避山西(此处暂存疑,有待考据),故绛郡(今山西省内)为郡望。元末战乱,山东等处十室九空,惟山西一境偏安,人烟繁庶。明朝建立,强令山西民众移民鲁、皖等处,此即史称的“大槐树移民”,光姓族人亦有在其中的。
山东滨州阳信一支概略为:明洪武年间由山西乐平(今山西省昔阳县)迁入山东,居于今阳信县流坡坞镇光家村。先人光士忠,以行医济世造福一方。二世光宏祖曾任明南京兵马司指挥,茔位于大光村正西兵马坟。(据说前几年曾有护心镜出土,待考证);八世祖光懋,曾任河南左参正。(官衔待查,据说开封尉氏县朱曲镇亦有光氏族人,期待互相认证)茔位于村正北五里,张铁匠村南,文革前有石人石马等遗迹,村老学校曾取去石碑一块(未查),现墓前神道已荡然无存,仅存光懋先祖夫妇丝绸画像两副,因年代久远,抱着为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联系县文化馆代存至今。十世光浚明祖,字子亮。乃一大书法家,又擅花鸟画。县博物馆存有其对联一副,留有“福字入木”、“一字抵千金”等佳誉。六世祖光楚奇,擅做诗,现家谱载有近百首,著有《丹志丹》一书。光家村现存明崇祯年族谱一部共四卷,清光绪年手抄本家谱一部(共四卷)。
桐城光氏则为光姓另一比较大的支脉。大致在明初(存疑待考),安徽祁门有光姓六兄弟,其中的老大、老二和老六后迁居桐城,被尊为桐城光姓的三位一世祖,称西光(老大、老二的后代)、东光(老六的后代)以为别。明、清以至民国,桐城光姓均为当地望族,子孙以好学上进而知名,人称“书香门第,桂花之家”。
苇泊村的历史究竟“悠”得有多久
本文2023-10-26 12:32: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4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