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在这里——周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我还在这里——周庄,第1张

如果真实感受周庄的水绕湖、湖拥水,得先在周庄小镇外环上一圈,至少也得半拉圈,这样,你才会直观真切的体会周庄四面环水,如同漂浮水面的一块舢板。澄湖、白蚬湖、淀山湖和南湖将小小的周庄镇团团的包围,紧紧的拥在怀中,“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港汊分歧,湖河联络,咫尺往来,皆须舟辑”。这舢板之上,一丝一缝都恰着四围的碧水,被切进来的井字状的几条水流割成了南北东西几块,周庄的水乡人便在这飘摇在水面上的小巷街弄里过着蚬江唱晚的生活。

喜欢上一个地方,很多时候很难一样一样的罗列出来具体的理由,如果真的可以,那也就成制式并且会僵硬了。如果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只是因为所见新鲜好奇与惊鸿一瞥的灿烂,就认可那是喜欢,似乎也不够确切。喜欢,必是切了心底那一片洪荒之地的某一个触点,心灵的悸动牵动了一种叫欣喜的感觉,恋恋不舍也接踵而至,它一丝丝地刻在了心里,悄悄的驻扎,悄悄的,在你心底竟占了它独有的一处,稍稍触动,它便又是那样的美好的如初初相会般地出现在眼前,嘴角的微微笑只有自己知道那是因为这美好又一次浮现上了心头,如同现在,那在周庄的一天里的时光,便是再也无法忘却的美好了。

一路的雨在过周庄大桥的时候渐渐歇了,路面的水渍刚好将水泥路面濡湿,街两边的招牌不知因为雨水的清洗还是水乡里本就这么的洁净,反正觉得整洁清爽得很,都说烟雨江南是最美最好最朦胧如诗,又特别三月新绿才上,柳烟如醉,风轻雨斜,云蒸雾罩最是漫妙,而这初秋时节觉亦是风味满满,恰是这小雨星星点点将下午的这场大雨细细慢慢的小结着。

原来在门票上扫描上大头像就可以在镇子里任意停留出入,办好手续,先到镇子里找住的,再想法停车。

经过了乌镇,经过了西塘,经过了南浔,如果我说我最喜欢周庄,那么,这份喜欢就是从找的这家梦里水乡开始的。

从大门进镇子,没有刻意非要找什么样类型的客栈,只是想着不能太远,来来回回地拎着东西挺麻烦,刚过第一座小桥,左手边粗壮的垂柳,依依,如烟如丝如尘的柳枝儿直垂水面,沿河数家客栈掩映在绿柳绿水之中,而这其间居然一棵高大盛开粉红如云的合欢树,树下再一梦里水乡的招牌,顿时禁不住被这合欢吸引过去,更难得老板娘亦是袅袅挪挪江南美女,一袭轻纱绕颈,长发飘飘,软言温语,谁说美女单只男人才能表达喜欢呢?等到她将我带至楼上,一眼见那棵合欢树居然就在房间阳台边,纷红如云的满枝头的合欢花,平展展,柔顺顺的就在身边,而阳台的另一边就是那棵粗壮的垂柳,立即喜欢了这房间,一个人住这样的一间虽然浪费了些,还是没有犹豫地决定了这间,就因为这合欢,这垂柳,还有那面落地长窗,长窗外的阳台,阳台上那两把小巧精致的藤椅儿,还有屋子里的那幅墙上的水调歌头,还有这曼妙的轻纱蚊帐,缩在这里面,会是什么样的美好的感觉?

美女老板娘说,下午因为下雨,好多游客离开了,晚上8点以后图着不要门票的游客还没进来,所以现在镇上人少多了,而这,正是我梦想里的水乡小镇的应该的样子啊。

小雨刚过的清新,石板级上一个一个小小的水凹,屋面的灰瓦深沉了许多,斑驳的灰白墙体更加的斑驳浓重,小巷里难得有人走过,暮色渐渐笼罩,如果说对周庄的喜欢,那么小镇这短暂难得安静时候的雨后时光,让我觉得无比的幸运。

订下房间,返回镇子大门把车停好,把东西拿到房间,开始享受这小镇的美好时光。

随意选择了一条街,说是街,两边店铺相隔不过丈余,说是小巷更合适些吧。正是暮色四合,两边灯笼已经亮了,不过有许多铺面已然上板关门歇业,少数还开着的,铺里各式各样的花花色色依然鲜艳地摆着,只是街里几乎无人,而我这一个闲晃的根本连铺里也不会进的,我的心愿很简单,就是这安静的街,安静的巷,小雨微湿,一个人,走一走,逛一逛,看着小镇渐渐淹没在夜色里,踏着湿漉漉的石板路,感受这难得的寂静美好。

周庄的夜,亦是红灯笼,绿的白的蓝的好多种颜色的霓虹,清清水里清晰的屋树桥人的倒影,还有在霓虹照映下的那份失真,失真以后的有些夸张的绚烂。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在这江南小巷,自然就会闪出这首戴望舒的《雨巷》,那位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在这颗彷徨的心里留连了到底有多久,只有他自己知道。

是啊,这样一条悠长悠长的小巷,一个人也没有,雨水落在伞上寂寞的滴答滴答,雨珠落在青石板上,邻家微弱的灯火里,它们跳出了小小晶亮的舞蹈。安静寂廖的这条长巷啊,思绪一点一点地从心底的角落伸头探脑地跑出来,跑出来,终于结出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逢着了吗?

不知不觉间,折过一条巷,再转过一个直角沿着另一条巷再往东走,已经走到镇子中心,那座富安桥边,桥四角的桥楼里灯火辉煌,水面如胭脂盒子打翻了倾泻进了水里般,艳艳超绝浓稠的化不开,在这里,才看到三三两两的游客,甚至还有一个十来个人的团在导游的带领下晚8点后进来逛一圈也算到过周庄古镇了,耳听得其中一位姑娘羡羡的说要是也能看到白天是啥模样多好啊,真想跟她说,于其如此,为什么要这样匆匆呢?这样的地方适合把心境调整平静后,慢慢的走一走,停一停,细细的体会,哪怕几分钟呢,才知道它的宁静的美好。而不是一大群人象看物件一样的一观而过,既然已经来了,无论距离有多远,这样的一闪而过,总是个遗憾。

从富安桥,再又寻了往南的那条小巷,一直走到灯火昏暗小巷的尽头,随意走上连接水两边的小小拱桥,过桥,回折往来时方向走,只是,又是另一条小巷了。

特别喜欢这样的感觉,如果想将自己随意丢在时光的任一角落,那么,随意走进一条小巷,然后,一直走,一直走,走到它的不能再通的时候,转身,再寻一条,还这样的走,一直的走,只要大方向不错,可着性情地把自己放在这小桥流水人家里,偶然的会有时空的错觉,此时非此刻,彼地又何方,陌生的小巷,似曾相识的感觉。

耳边的吴侬软语,河道里乌蓬船驶过,码头上并不因游客稀少而过早地歇了,几位船家守着停泊的小船在光影里高谈阔论,酒吧淡淡烛火里鲜有人影,小镇稀有如此的廖落,全赖下午的那场雨,全赖这早早暗了的天,全赖这黄金周尚未来临,游客稀少,商铺清淡,而这,正是我想的,如此的幸运。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用心,尽管是 旅游 景点,只要在对的时候来,总是会遇到真正恰好的它。如此刻,这小巷,这悠长,这寂然,这流年的灯光淡淡在雨丝淋湿的青石板上。

时间已经不早,心里还掂着那阳台外的合欢与绿柳呢,在路边简单买了两样吃的,这一顿晚饭一定要在自己走得非常非常疲累,回到房间,舒舒服服泡了脚,然后在阳台上,就着清风,就着流水,就着身边的合欢,这垂柳,还有不知哪一个酒吧里隐隐的乐声,惬然的,慢慢的享受这简单的餐,这安谧的时光。

已经夜半,楼下水边玩牌的几个人准备散了,他们旁边那位将被子裹在身上躺椅上玩手机的不知什么时候回房间去了,为他们唱了那么些吴浓小曲的船娘拿了收入也走了,楼上的我倒是白白听了好多,那小曲儿,那敲着碟儿的小曲,小时候有一部**里头就有过的这样的小曲,如今,几十年光阴后,已然中年的我,听着,已不知道说什么的好了。

河对岸那间手工围巾店里,美丽的老板娘还在不停地忙乎着,白天都已忙了一天了,晚上还不早点休息?店铺的灯光将水上架起了一座光的桥通到这边来了,那些悬挂着的各样颜色的丝巾在灯光下似乎比白天也更加的漂亮了。

有些清凌凌的凉了,粉红如云的合欢花树略向阳台倾着身子,遍布枝叶间的那么一大面在霓虹灯下,梦幻之极,也不真实之极,它就在阳台边,触手可及。

无论怎么样也是要休息了,关上落地窗,拉上落地窗帘,帘上依然是光影里的合欢与垂柳,静静儿的,你们也睡吧,我要睡了。

天还没亮,暗沉沉的天空刚刚有一些灰,洗漱了,背着相机,出门,在游客还没有大批涌来的时候再走上一遍小镇。

跨过客栈旁边的小桥就是景区入口处的标志屏风,从那里往西,再折向南,过贞丰街,再过桥,一直走到禅院后门,回返到贞丰街,不过桥,一直走,走到富安桥,折向南,一直到码头,再过桥,折返,一直走到双桥,从那里折往向西走,沿着水流可以回到景区入口,沿着这样的线路,周庄井字状街巷的内侧基本就都到了。

凌晨这一段时间,天色微明,走在寂静无人的街巷,偶然的几盏还未熄灭的灯,铺面都还没开,几家早起的居民在院子里忙活着,早点铺里刚刚捅开炉子,小镇,还没完全清醒呢。

没有目的,只是走不够这里的街街巷巷,水边垂柳静静,船儿靠在大树根下,两边高大斑驳的灰白墙上藤蔓缠绕,小小石拱桥连接着一条巷,或者一条街,几级石级,几条石栏,小巷尽头左转或者右转都又是另一条巷或者街,穿行其间,很是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静悄悄的乐趣,抚着这石栏,凭望水边那棵垂柳,看阶下推车艰难而上的居民,黑暗不见了,霓虹不见了,小镇如清洗了般,素净,精致,俏丽,这美好,怎不难得。

镇子虽然辟为景区,原居民也还有不少,换句话说,他们生活在别人需要付上一张百元大钞才能进得来的地方,如此美丽的地方,有他们的气息,他们也是其间的一分子,不能不说是幸运,景点开发的结果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不过也限制了他们对环境改变的自主性,比如除了室内可以有一定限度的自我改造,宅屋外观是不允许随意更改的;同时如果不做生意,他们的生活多少还是受到一定影响的,比如那么多的游客,日常生活的受窥视不可避免,比如游客到来的高峰,人流拥挤,不影响日常生活是不可能的。据说镇子里的年轻人出去得多,留居的多是老年人与以 旅游 为业做景区生意的居民,临街铺面也多是外地人到此地租来做生意,跟目下许多地方一样,年轻人羡慕着外面世界的精彩,外面人羡慕着那里的风情,如同围城,进来的想出去,外面的想进来,想来,许多的思维及事物的走向居然惊人的相似。

忽然有一个猜想冒出来,作为游客,对这里的一切,我是如此的喜爱,如此的觉得与她有缘,如此的觉得在她的身畔是这么样的精神上奢侈的感受,如果这里本来就是你的家,你是这里的一员,你本来就居住在这里,你,还会是这样幸运而幸福的感觉吗?你会选择在这里怡然的生活吗?老旧的居屋,狭窄的房间,光线暗淡的阁楼,每天如潮的游人,每天站在舞台上一样,内心里还是会想去看一看大海与沙滩,还是会想有一片自我的空间的,是吗?

居然,念头转了来,转了半天还不走,问自己,最后,还是居然,居然没有答案,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自己,在这里长期生活?感情是会有的,不甘,也是会有;在这里生活美吗?美,不过,审美疲劳也是会有的。我不确定如果我是原住民,会不会也如现在的年轻人,搬离这里。

这恐怕可以谈得上涉及人性的问题的吧,拥有的,未必珍惜,远方的,才觉得神秘,明知如此,还是会这样。不过,唯其如此,人世间才会产生许多得不到的美好,是吗?如果大家都失去了追逐,那么短暂唯一的几十年,只望着那同一片天空,同一片土地,生来的看世界的眼睛,听世界的耳朵,行世界的脚步,岂不是好多的浪费?

我感受我见到的美好,我流连我所在的美好,我沉醉我正在的感觉,但是,依然,我不会将自己完全地献于她,因为,只是这几十年,所见本有限,所行本有限,所闻本有限,我只愿,只愿自己可以的话,多见多行多闻一些是一些,我珍惜了美好在心底,美好的,心底必有一个她在的空间。也只愿,只愿因为这些美好,我狭窄的心灵空间不会日渐逼仄,因为她们而渐渐充盈,渐渐阔大,也可以让那一个自己任意徜徉。

我珍惜我在这里的时空,只要身在这里,就好好珍惜,枉了来这里,有许多地方,跟人群里的一次偶遇,接下来的光阴里,也许,再也无缘,有许多人,许多事,许多地方,第一次很可能就是最后一次了,珍惜了,也就不付这一世曾经相遇了。

一位一手提溜着鸟笼,另一手提溜着整套茶具套装的人吸引我的注意,看他走上一段,随意一个阶盘坐下,逗一逗小鸟,泯上一小口茶,路遇的邻居聊上几句,或者将鸟儿搁到一边,自己溜达个一段再回转来,重又提溜着个鸟笼跟茶具换个地方重新将刚刚的过程重新来上一遍,之所以这么注意他,是因为,一个早上,从天微明我出屋看到他第一眼开始,我转了小镇一圈,流流连连的两个多小时里,不同的巷子或者小桥边就遇到好几次,这样,也算一种生活吧,虽然有点外扬,不过,各有各生活,觉得舒服就好,外人叨噔个啥?

说是镇子上老年人居多,这情景,在这一大清早感受格外真切,也亲切。溜弯儿的,甩胳膊的,隔着水你一句我一答的,水边上涮洗的,一路走来,还真的是。特别我住的这一段水流边,水也阔,柳也高,柳将水染得更绿了,似乎连空气也是绿了般,人也就在那绿里有一搭无一搭地搭讪几句,真好。

逛了一圈,8点多了,镇子上的游客多了起来,街边随意吃了点东西,回房间补一会觉,计划再去这镇子著名的沈厅、张厅等人文景点看看。

一觉醒来,9点多了,把东西收拾好,放在老板娘那儿,说好转回来后再取。

在镇子上溜达了一个早晚,流连着镇子的素颜自然美,小桥流水人家,这些多在上百年 历史 的屋宇楼堂砖石土瓦之间早已累积了太多自然之外的人文印迹,景区内现在重点开辟出了沈厅,张厅,全福寺,周庄博物馆等景点,这些景区内的景点只有正常的参观时间才会开门,想一个人安安静静的转上一转基本不可能,在游客涌进镇子来后才能进去景点里参观。

穿过贞丰街,到全福寺后门,入得门来,是藏经楼,两边是东西厢房和钟鼓楼,西边鼓楼前是寺里的西花园,小径、民居、假山、石舫、小桥、流水,与中轴线的雄伟庄严形成对比。

经中心甬道转到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中轴线上还有一座比大殿小不了多少的指归阁,指归阁前是放生池,池上有一座拱桥,过桥即是寺的山门,而山门外几步就是烟波浩渺的南湖,查了一些资料,还是没弄明白为什么会有指归阁的名字,由来为何。

进得寺来,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寺庙虽然不大,但非常精致,格局异常的一目了然,一条中轴线上全寺主要建筑,也不象有的寺庙会有许多的配殿,就是大雄宝殿跟指归阁,附设的建筑也不多,散布在贴围墙的东西两边;第二个印象是这寺看中间是寺,看两边有点犯迷糊这里到底是不是寺,因为花园里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很像哪一家的后花园,并且几位老人在那里闲闲的坐着,非常漂亮;第三个印象是整座寺庙里水面倒比陆地大,建筑仿佛是在水面上打桩凿洞才建起来般,后来看到介绍,深切感受到这里真的是一座水上佛国。

介绍里说,全福寺全名为南湖园全福讲寺,背靠古镇,位于烟波浩渺的南湖之上,周边依湖傍水,波光潋滟,园内绿树成阴,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寺院建筑雄伟,佛像庄严,香烟缭绕,钟声浑厚,明清风格古建筑散落院中,为江南别具一格的园林。

原寺建于北宋元佑年间(1086年),现重建的古体建筑大部建于水中,为寺院建筑中独一无二的,为此,赵朴初专题了“水中佛阁”的匾额。后人为纪念捐宅建寺的周迪功郎,改原地名贞丰里为周庄。大雄宝殿供奉的释迦牟尼佛为“江南第一铜座佛”。园林东西各有花园一个,东花园以传统的亭台楼阁为主,展示历代文化遗迹,举行各类文化活动。西花园则吸取江南民间建筑精华,配以小桥流水人家。园内景观有南湖秋月、全福晓钟、指归春望、长生古杏、全福长桥庄田落雁等,也就是说全福寺首先是一所水上园林,然后才是水上佛国。

我是从寺的后门进的,穿过寺庙才是正门,从那里左转到它的东面,那里绿草如茵,还有一棵古银杏树,其实只能算是半棵,因为从中间似乎断过,我见过的银杏树有许多,最粗壮的要七八个人才能搂抱得过来,虽然这一棵不能跟它比,不过,在这水边也甚是难得了。

出山门往东还有一座巨长的长桥,白色石栏,拱形桥面,桥的这一头即是寺门,出了门就是水乡的小小拱桥,过桥即是沿水而建的居屋,一切都那么紧凑,一切都那么精致。

船娘将自家停泊在寺外的罩了印花蓝染布蓬顶的小船撑出来,可能是要轮到她们家的小船营运了吧。撑出来,穿过一座一座拱桥,来到的码头,等待游客,带着他们流连在镇子的流水里,时光与温情,伴着吴侬软语,慢慢的散开了。

沿水边往街中间走,有那座著名的沈厅,座东朝西,七进五门楼,屋宇100多间,占地2000多平方,真正是这寸土寸金的岛式周庄里的豪宅。

介绍里说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建成于清乾隆7年(1742年)。共分三部分:前部为水墙门、石河埠,为停靠码头,为水乡特有建筑。中部由墙门、茶厅及正厅组成,为会客议事及办理婚丧之处;后部为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是生活起居之处。整座建筑为典型“前厅后堂”格局,前后楼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厢房楼连接沟通,形成一个大的“走马楼”,为同类建筑中少见。

厅堂中松茂堂居中,檐高轩敞,梁栋上刻有蟒龙,麒麟,飞鹤,舞凤。匾额为南通状元张蹇所书,朝正厅之砖雕门楼最是精美,高6米,上覆砖飞檐,刁角高翘,下承砖拱斗。两侧有莲花垂柱,五层砖雕布置紧凑,正中匾额刻“积德流光”四字,四周配以精细的“红梅迎春”浮雕,其余刻有“牡丹亭”、“西厢记”等戏文,亭台楼阁,为砖雕艺术中之精品。

大堂楼造型浑厚,线条流畅,梁栋雕刻一律为明式圆形图案,整个建筑集徽帮、绍帮、苏帮之长,气势宏伟,为罕见的江南民居。

整座沈厅转下来,印象最深的就是它无处不在的被赋予了财富的象征,沈万三塑像前那一溜儿元宝造型;两侧备弄里巨幅沈万三一生简介,经商、拓航道、发迹、助明、遭挤压,直至家破、流放;侧房里专门针对游客的各式元宝小纪念品,还有一道大元宝形状的门,连老外都在那里兴致盎然的拍照留念;墙上挂的,屋子摆的,介绍里说的,无不是沈万三的财富神话。不过,我也有点疑惑,沈万三只是屋子真正主人的先辈,它其实是沈万三后裔、周庄镇 社会 长沈文渊之子沈本仁,是沈万三那一辈破落后不知哪一辈又兴起的后人,他们同样积累了巨量财富,生活在周庄,修建了这座宅子,时间已经在沈万三后200多年了,一定意义上属于重建祖业,而现在,建的主人经常被人忽略,倒是他的老祖宗在这里堂而皇之的占据了主要位置,如果不细心,还以为这宅子是沈万三建的呢。不过也好在不是他建的,否则会跟他其他家业一样早被那位老朱皇帝想着法子折腾完蛋才算作罢了,哪还留得下来。

整所宅子,就现在看来也是超级豪华版的,令人惊叹啊,那梁上的贴金龙凤鹤和麒麟;那精美的石雕门楼;那一层一层递进的屋子,一直延伸,延伸,直至那间硕宽大的厨房,虽然跟厅堂比起来显得大了些,不过也可想见当时吃饭的人也是多的很;那不大屋子里的一件一件精美的家具;那独具匠心的走马楼;那一扇一槅的木门木窗木廊,叹为观止啊。如果再把它们放在周庄这么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可以置得起这么大的面积的居所,厉害。

如果将大明的沈万三跟大清朝他的后代沈本仁相比,不由得不让人感慨,沈万三是竭尽所能地满足朱元璋,最后还是免不了家破人流放,更别说这样奢侈的显富,还享受。沈本仁呢,赚到了就敢花,在这里造了这样一幢豪宅,日常生活就更不敢想了,不过,后世的人,似乎更崇拜他的老祖宗,而对他本人,了解不多,屋子更是被他的老祖宗占尽了风头,想想,也蛮有意思的,如果他们俩能来个穿越时空的PK,是个什么情况,还真是难说啊。

宅子从码头开始的七进五弄,一层接一层,一层后面紧跟着就另一层,中间一个小小院落或是一个窄窄备弄或者一个天井,光线自然不是很明亮,从进得大门,一直走到后面,回到前面,然后再走上一遍,慢慢的品味,会发现,其实生活在这所宅子里,如果是我,会觉得压抑的,逼仄的空间,暗淡的光线,一点也不好玩,虽然哪怕以现在的衡量标准,这也是一所不折不扣的豪宅。

和沈厅相隔不远,是另一所有名的宅子,张厅,又名玉燕堂,明代建筑,比沈厅建的早,原名怡顺堂,明中山王徐达之弟后裔所建,后来家道中落,卖给了张姓,俗称张厅,宅子前后六进,沿河临街,大小房屋70多间,占地1884平方米,从正厅到后花园有47米备弄,弄底一池泓水,箸泾河穿屋而过,真正的水乡“轿从前门过,船从家中过”奇景。

宅子第一进为茶厅,然后是正厅—玉燕堂,玉燕堂里轩敞明亮,庭柱下为罕见的木鼓墩(即柱础),是明代建筑的明显标志。厅堂内布置着明式红木家具,张灯结彩。墙上的—副对联尤其引人注目:上联 “轿从门前进”,下联 “船自家中过”。 第三进是琴棋室,为主人弹琴、下棋等 娱乐 活动之处所。室内置有名贵的紫檀家具,中间放置大理石地屏,墙上挂琴棋书画古木画,布局风格十分得体。再就是宽敞明亮的书房,为主人读书与藏书之处,屋内陈设黄花梨家具和古玩,整个书房充满浓郁的书卷气。书房后面是家里的私塾,私塾东墙设落地长窗,面临后花园,后花园里虽不大,却非常精致,有山有水有绿色植物,有廊有阁有阶,虽然山为假山,水为引入,搭配却是非常精心。假山名为玉燕峰,与宅子正厅玉燕堂相呼应。整个后花园曲径通幽,廊阁精巧,垒石为山,水接宅外,藤蔓缠绕,非常漂亮。宅子另外还有一条备弄,为连通厅堂与厢房之小弄,为仆人及下人的专用道。墙上有壁龛,内置油灯供照明之用。

两所宅子细细转下来,如果将它们来比较,于我个人感觉,喜爱张厅要多一些。

两所宅子相隔不远,风格与宅子体现出来的主人的性情差别挺大的。虽然同在周庄这个特殊地方因地理形势局限,占地面积不象陆地上的人家动辄连绵广大,不过就周庄总比例来说,占地已经足够大了。

张厅虽比沈厅小了那么一点,但是总体感觉却比沈厅舒朗些,原因是沈厅除了天井跟松茂堂后的那个小院子外,几乎满满当当都是各式各样的堂室跟弄,连二层也挤挤压压的形成了一座走马楼,一幅财大气粗、家大业大、室满人满的风貌;张厅呢,空间利用不象张厅那么紧张,主室主厅外还有宽敞的书房,透露出主人的儒雅,私塾的占地跟布置可以看出主人家族对于教育的重视,还有那座怡情雅趣的后花园,一幅休闲雅致风情飘逸的画面。

如果将两所再来比较,觉得张厅跟周庄更协调些,小桥流水人家,精致的生活,品味清雅,很有些现而今小资 的情调;沈厅呢,到处是巨富显摆的痕迹,颇有些现而今土豪之气概,是不是因为老祖宗因财招祸而选择这样的建设来表达一些什么的呢?

两所宅子,不同时期,炯然风格,曾经的主人家们早已经湮没于时间长河,他们再多的想法,再精致的思虑,如今都不再属于他们,除了这名字,还有什么会属于他们?不怪乎张厅里的一幅对联说得好:

古今来色色形形无非是戏

天地间奇奇怪怪何必认真

一、汉族高姓的来源 就人口而言,高姓现居中国姓氏第十五位。高姓的分布重心历来在中国东部,西部的陕北也较集中。除朝鲜、白、满、高山等少数民族也有少量高姓成员外,高姓绝大部分属于汉族。 见诸史籍的第一个高姓人士是“作宫室”的黄帝臣高元。后世高姓出自古老的姜姓,姜姓的起源则可上溯到中华民族的另一位始祖炎帝。周初,武王封灭商大军的统帅姜尚 (字子牙)为齐侯,号称太公。齐太公姜尚的6世孙(依《史记》则为8世孙)、齐文公姜赤有个儿子被封在高邑(在今山东禹城县), 世袭“高子”爵位,名字就叫“高”,称作“公子高”。姜高的孙子名叫姜傒,字敬仲(一说是谥号),相传号“白兔”,被周天子任命为齐国上卿,执掌军政大权,因和名臣管仲合作,使齐桓公称霸中原,建立大功,桓公赐“以王父(即祖父)名为氏”,因而叫做高傒。高傒就是后世绝大部分高姓子孙的共祖。高傒去世后,子孙世袭上卿的职务。高氏和同为上卿的国氏成为齐国最显赫的两大贵族。高傒墓至今仍在山东临淄敬仲镇白兔丘南村。田氏代齐,高氏衰落,族人多外迁鲁燕等国。直到东汉、西晋,高姓才逐渐复苏,并形成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支望族。 二、高姓五望 1、高姓主流——渤海高氏的发端 东汉后期渤海郡太守高洪为春秋时期高姓始祖、齐国上卿高傒的25世孙。高洪担任渤海郡太守后,定居于郡内的蓚县(今河北景县)。高洪后裔十分兴旺,成为景县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姓氏宗族。这就是天下高姓的主流“渤海高”。今县城南偏西15公里处,仍保存有绵延十余里的南北朝时期的高氏墓群。 高洪之后,直到南北朝以前,家族事迹在史籍中记载不详。只知道高洪的后代直至北朝时期累世为官。 2、渤海高的南方分支——晋陵高氏的兴起 早在东汉时期,吴郡无锡高彪、高岱父子皆为江东一代名儒。三国至两晋,是后世晋陵高氏产生、形成时期。晋陵高氏出自东吴丹阳(治今江苏南京)太守、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高瑞,因而又叫作广陵高氏。浙江《萧山高氏家谱·原系图》把高瑞列为高洪之后,据此,晋陵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分支。高瑞的4 世孙高悝迁居秣陵(今江苏南京南),成为晋陵(治今江苏常州)高氏始祖。高悝后来官至丹杨尹、光禄大夫,封建昌伯。高悝之子高崧,于哀帝时官至侍中(宰相),其侄高耆官至散骑常侍。隋朝时,高瑞13世孙高子长任秘书学士。高子长之子高智周于唐高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然而南宋以后的晋陵高氏始祖是出自庐陵( 治今安徽合肥)的晋陵令高彻(号琼台)。 3、渤海高的北方分支——渔阳高氏的形成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贵族高氏成员、高傒7世孙高止(字子容) 及高无丕先后在和政敌斗争失利时逃往北燕。西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世家大姓纷纷南迁,而渤海高氏主要是大规模向幽州(治今北京)一带移民。西晋光熙年间(公元306年),高瞻补任尚书郎,“永嘉之乱”发生后,回到家乡�县和叔父高隐一起率领乡亲数千家北徙幽州,和当地高姓先住民如涿郡高氏等汇合,形成渔阳(治今北京西南)高氏。雍奴( 属渔阳郡,今天津武清西北)人高原为西晋上谷太守、关中侯,其5世孙高闾文才超卓,于北魏明君孝文帝时担任中书监(宰相),和名相高允并称“二高”。 4、渤海高的又一北方分支——辽东高氏的来源 高瞻率族人迁居幽州后,因王浚政策多变,难以相处,又随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迁往辽东(治今辽宁辽阳)。高隐曾任晋玄菟( 治今辽宁抚顺)太守,其7世孙中有一个就是北齐王朝高氏政权的奠基人高欢。随高瞻、高隐徙居辽东的高氏族人成为高姓五望之一——辽东高氏的源头。辽东新昌人高策曾在北燕主冯跋属下任散骑常侍、新昌侯,其子高育为北燕建德公,后率500余户向北魏太武帝投诚,官居太守。高育子高玄任武邑太守,定居�县。高玄子高道悦于孝文帝时历任谏议大夫、御史中尉、太子中庶子。隋相高颍先祖出自渤海�县,至边塞为官,子孙留居辽东,至高颍曾祖高高,于太和年间投奔北魏,世代为官。 5、河南高氏的渊源 宋代韵书《广韵》中列举的高姓五望族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前四望均源于渤海,且至两晋之交均已发祥。唯有河南高氏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河南”指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南北朝以后“河南高氏”的内涵主要是北魏孝文帝时改为高氏的鲜卑族是娄氏。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 迁都至洛阳,逐渐采取汉化政策,于公元496 年把内迁的鲜卑各部姓氏一律改为汉姓,史称“河南虏姓”。内迁鲜卑人均以洛阳为籍贯。“河南高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古今姓氏书辩证》把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归于河南高氏。 6、其他高姓分支 除《广韵》等古籍列举的上述高姓五望外,历史上还有其他源于渤海高的高氏分支。例如: 高句丽高氏 出自渤海高的高顾、高抚兄弟也是在“永嘉之乱”中逃往高句丽,北魏献文帝时, 高抚之孙高潜归来居于辽东。高顾4世孙高飏、高乘信也于孝文帝时回归北魏。高飏的女儿和一个孙女成为皇后,高飏之子高肇、孙高猛则成为驸马。高肇还位居尚书令(宰相)的高位。今朝鲜高氏的一支出自此家族。 北海高氏 渤海蓚人高轨随鲜卑南燕主慕容德迁至青州( 治今山东临淄北),此后定居于北海(治今山东昌乐东南)剧县,成为北海高氏开基祖。高轨4世孙高聪颇有文才,又兼习武艺,受到族祖父、北魏名相高允的赏识提携,历任侍郎、幽州刺史、安化将军等职。 京兆高氏 唐德宗时任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高郢,先世由渤海蓚县迁卫州(治今河南汲县),又迁至京兆( 今陕西西安)。高郢曾祖高卿任遂城(治今河北徐水西遂城)令,祖父高质为沧州(古渤海郡治)长史,父高伯祥任右拾遗,始定居京兆。高郢子高定官至京兆参军。 三、渤海高的兴衰 渤海高于东汉末形成后,至西晋渐趋兴盛,并形成上述多个支系。南北朝时期,渤海高已成为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士族的代表,进入鼎盛阶段。相继任大丞相的高欢、高澄父子控制了东魏军政大权,至高澄弟高洋,更以相国、齐王的身分接受东魏孝静帝(高欢婿)的禅位,成为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 隋代国祚短暂,高姓人物只有几位北周遗臣。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在统一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名相高颍,还有高欢堂弟高岳之子高劢和吏部侍郎高孝基。唐代高姓一度复兴。首先是高劢之子高俭(字士廉)作为太宗皇后长孙氏的舅父,成为开国功臣,于太宗时为相。后世各地高氏多为高士廉之后。唐代除高士廉外,还有4位高姓宰相。高季辅,高士廉族弟;高璩,高士廉8世孙;高郢,京兆人,出自渤海迁卫州一支;高智周,晋陵义兴( 今江苏宜兴)人,祖上出自渤海高支系广陵高氏。唐代渤海高文武齐飞,涌现6员名将,其中4人封王。高开道,自称燕王,一度受唐封为北平郡王。高崇文,先后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高霞寓,受封感义郡王。高骈,高崇文之孙,受封渤海郡王。 经过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两次大动乱,继而演变为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渤海高成员四处离散,而且谱牒散佚,以至五代时期以后,史籍中的高姓人物不再称作“渤海蓚人”,而是以各自父祖甚至本人出生地为籍贯,这也标志着渤海高已经解体。现存河景县(即古蓚县)高氏墓群下限为唐代,就是上述历史事实的反映。北宋亡后,高氏家族大批南渡,今南方各地高氏族谱仍普遍记载祖先出自渤海。 四、渤海高的后嗣 五代时期十国之一的荆南政权创建人高季兴自称为北齐勇将高昂之后,因而也是出自渤海高。荆南高氏和北齐相似,也是以尚武为家风。荆南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二个王朝。 北宋以后,作为渤海高后裔,世系最清晰,地位最显赫的,应属宋武烈王、名将高琼一系。流传至今的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六修浙江《海宁岩门高氏家谱》中保存着下署“皇宋龙飞至道元年归义节度使兼侍御亲军都指挥使六世孙琼”的《渤海高氏宗支图序》,序文说:“(唐)太宗时,高氏遍山东,在渤海者尤盛……德宗朝有讳岳者,申公七世孙也,谪判蓟门,卒于官舍。其子讳登者占籍于蓟……今奉为一世祖……大父讳霸。”《海宁谱·大传一》中又说: “公讳登,许国文献公七世孙、侍御公讳岳长子也。”可见“申公”就是唐太宗时任宰相、谥号“文献”的高士廉。据《海宁谱》,高琼为高登6 世孙,高士廉13世孙,高洪30世孙,高柴45世孙,高傒54世孙,姜尚62世孙(依《史记》则为64世孙)。高琼子嗣甚多。据宋神宗熙宁九年 (公元1076年)宰相王圭受命撰写的《二王碑》记载,当时武烈王高琼后裔已有儿子14人(均已去世)、女儿12人、孙遵度等63人、曾孙士先等145人、玄孙公庠等71人、来孙世祚等13人。高琼重孙女为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曾辅政三朝,史称“女中尧舜”。自高琼起,五世七人追封为王:高琼为武烈王,子继勋为康王,孙遵甫为楚王,重孙士林为普安郡王、士宏为武安郡王,玄孙公绘为咸宁郡王、公纪为新兴郡王。公纪之子高世则于北宋末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麾下行营副使,后“扈跸南渡”,金兵渡江南侵时,一直护从高宗赵构转战于浙东沿海,任元帅府参议,后担任万寿观使、开府仪同三司、温州节度使、太保。高世则长子高百之后裔世居温州,次子高千之后裔居山阴西(在今浙江萧山)。据《越州萧山高氏家谱》,北宋靖康年间,高世则及同辈兄弟二百余人南渡至江浙一带,家族另有数百人陷落中原。高世则家族散布在江南临安、钱塘、温州、山阴、上虞、平湖、海宁、仁和、余姚、余杭、台州、处州、宁波、无锡、苏州等地,成为今浙江高姓的主体。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高宗下诏在杭州武林门内建高氏“五王祠”,内祀高世则五代先祖高琼、高继勋、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纪。绍兴初(公元1131年),在山阴县西梅花山白达湾建分祠,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起,又附祀少保忠节公高世则。钱塘高仪于明代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宰相)。据广东陆丰《高氏族谱·流源》,高琼之子高继伦之孙高耀祖和高继和之重孙高重光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因逃“青苗倩”自山阴避居福建,分别居福清、漳浦。漳浦开基祖高耀祖之孙高登(号东溪)为进士、迪功郎、古县令,其第四子高拂聘岳飞之女银瓶**为妻。高登长子高扶后裔有迁居粤东潮阳和惠来等地的。闽南、粤东高氏子孙又大批移居港台和海外泰、马、新等国。 此外,据民间族谱,浙、湘、鄂、川、赣、皖、闽、滇、苏、豫等省都有明确记载为渤海高氏名人后裔的家族。 据1926年修《府西高氏族谱》,浙江衢县府西高氏一世祖高俨为北齐神武帝高欢6世孙,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任福建永平县令,5世祖高德文居于邵武城南。至12世高询,于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8年)任衢州推官,后居于府西,其弟高谋居于洪都(治今江西南昌) 丰城。 据渤海堂1936年修《资阳高氏六修族谱》,湖南益阳十一里外城山口高氏系五代南平王高季兴裔孙,于元代经湖南宁乡横塘冲转迁而来,后又分迁宁乡、沅江、华容、湘乡、桃花江、湘阴、常德、吉水及湖北、四川等地。《宋史》记载,高季兴4世孙高怿饱读经史,曾在终南山豹林谷隐居,屡屡拒绝为官,要其弟高忻去就任。高怿后在京兆府学讲学。 据《合肥高氏族谱》,本支出自南宋参知政事(副相)高若纳,而高若纳7世祖高重(字文明)又是唐相高士廉5世孙(《新唐书》作6世孙) 。高若纳4世孙高良为避元兵之乱隐居江西九江府城西山中, 此山就叫“高良山”,元末,有4 兄弟为避陈友谅之乱由九江德化迁居江苏勾容县勾曲山中,不久又迁居庐州(治今合肥)城内,后散居4乡,现发展到一万余人。 安徽绩溪、宿松高氏均称源于唐威武王高崇文。据1934年修《绩溪霞间高垂裕堂支谱》,高崇文5世孙高戬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任新安绩溪县令,因战乱不能返回原籍,故留居绩溪。据宿松《高氏宗谱全编》,剑南西川节度使高崇文之子高承简有后裔世居成都崇庆,传至高祖一,于元代担任淮南行省都事,其子高瑞甫定居安庆府治西门外,明初,高仕贤、高仕贵兄弟迁至宿松,分别居于城南和城东。另一说是高承简之后有继尧、继周自蜀迁居江西铙州,其后有4 兄弟分居九江德化湖口彭泽、福建建宁、广信(治今江西上铙)上清、宿松和黄梅(今属湖北)。谱中还说:成都高氏始于高崇文,皖(安庆) 之高氏始于高瑞甫,宿松高氏始于高祖一。 云南白族高氏源于宋代大理国世袭清平官(相国)的白蛮高氏。据云南鹤阳土司村《高氏家谱》(万斯年1942年手抄本),白族高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景冈村,先世也是上溯至唐代高崇文,及其孙、唐安南都护高骈,重孙高芳。自高芳之子高望奏始,皆如同今彝白等族实行父子联名制,例如高奏晟、高晟君、高君补……暗示着从这一代开始融入白族之中。直至清末,白族高氏世袭鹤庆土司之职。可见高崇文后裔广泛分布于川赣皖闽滇等地。清平官高升泰于宋元�九年 ( 公元1094年)受大理国王段正明禅位,称“大中国表正帝”。 这是渤海高氏族人所建第三个王朝。高升泰去世后,其子高泰明遵父亲遗嘱还位给段氏,但仍世袭清平官,称“高国主”。不过,大理高升泰之先是否果出自唐将高崇文,仍有异议。 《十国春秋》记载,自认为唐代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高骈裔孙的高讽,前蜀时即居于西川,后蜀时位居高官,随后主孟昶降宋后任太府卿。 据河南淮阳、项城等地1990年续修《高氏族谱》、江苏扬州清光绪三十三年《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江苏宜兴丁山《丁南高氏族谱》,广东澄海《华窖高氏族谱》,4地高氏均出于北宋开国元勋、太祖赵匡胤妹夫、渤海郡王高怀德之后。江苏二支均于北宋亡后辗转南迁而来。澄海一支先祖随南宋末帝转战闽粤,失败后子孙留居下来。有材料表明,和高崇文一样崛起于幽燕地区的高怀德家族也是系出渤海,且可上联高士廉, 为12世孙。 至于广大北方地区,由于历代战乱,动荡不已,尤其金元时期,世家望族多携谱南迁,滞留中原的或在抗战中殉节,或隐姓埋名,辗转避难,谱牒自然难以保全,故今北方高姓谱牒中世系一般只能上溯到元明之交,和渤海高氏的具体渊源关系已难查明,但和南方高姓一样,世世代代保留着出自渤海高的传说。 综括上文所述,形成于东汉的渤海高成为后世高姓的主流,晋唐间高姓名人和分支几尽出于渤海。渤海高于南北朝时期成为山东士族的代表,唐以后解体,散向全国,金元时期又大规模南渡。近代以来,明确记载出自渤海高氏名人之后的高姓家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几乎所有省分和河南。实际上,今天几乎所有高姓家族,即使族谱中世系记载不全,也是众口一辞自认系出渤海高。因此可以说: “天下高姓出渤海”。宿松《高氏宗谱全编》还说高崇文为唐相高士廉5 世孙。《合肥高氏族谱》则把先祖高若纳列为高士廉12世孙。如以上二谱之说确有实据,则可看到,出自渤海的北齐皇族旁支高士廉一系高姓,除北宋武烈王高琼一支于靖康年间南渡后成为浙江等地高姓主体外,也形成后世整个南方高姓的主干。 诚然,谱牒和口碑未必尽属信史,但在史料残缺不全的情况下,谱牒和口碑就成为研究宗族史的极为珍贵的材料,事实上也常常能补正史之不足,赖以揭示许多历史迷案,因而在尚无确凿反证材料时,不可轻率舍弃。至于许多姓氏的不同分支族谱把世系追溯到同一位历史名人的现象,学术界早已有审慎的分析,认为其中真伪均有,不能一概而论。就本文所引谱牒材料来说,除浙江萧山、海宁两地《高氏家谱》所载北宋武烈王高琼后裔世系颇为详备,可信度相当高之外,其他各谱因记载支离破碎,对其真实性都暂时难下断语。但是,即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可靠,今天看来已无碍大局。因为,千百年前的祖先究为何人,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谱牒和传说铸就了人们群体出自共同祖先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促使全球华人都坚信同为炎黄子孙,从而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一种强大精神纽带。 注释: 1 见《世本》。 2 见(唐)林宝:《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 3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 4 见《景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0、969页。 5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浙江《越州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 6 见《后汉书·文苑传》、《万姓统谱》。 7 见《晋书·华轶传》、《晋书·高崧传》、《新唐书·宰相世系》。 8 见《新唐书·高智周传》。 9 见常州守愚堂《晋陵高氏支谱》。 10见《春秋左传集解》。 11 见《晋书·高瞻传》。 12见《北史·高闾传》。 13见《晋书·高瞻传》、《晋书·王沈传》。 14见《魏书·高道悦传》。 15见《隋书·高颍传》。 16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 17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一。 18见《魏书》《高崇传》、《高肇传》。 19见《魏书·高聪传》。 20见《新唐书·高郢传》。 21见《魏书》有关各传。 22见《北齐书》有关各传。 23见《北齐书》《幼主纪》、《武成十二王》。 24见《新唐书·高士廉传》。 25见《萧山谱》。 26见新旧《唐书》有关各传。 27见《旧五代史·高季兴传》 28见浙江《海宁岩门六修高氏家谱》,清光绪三年修。 29见《萧山谱》。 30见《明史·高仪传》。 31详见拙文:《粤东高氏的源流与文化传统》,载《岭峤春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32见《元史》卷61。 33另文详论。 34见《明史》《高拱传》、《高谷传》。 本文原载《河北学刊》1998年第4期。 内容参见高路加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任姓

来源有六:

1、由远古妊姓衍传。人之所以得生,在于母亲妊娠。因生得姓,从母从女,为妊姓,后传为任姓。可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

2、出自黄帝的后代,为天子赐姓。相传黄帝有25子,其得姓者14人,为12姓。其中被赐以任姓者,其后裔就以任为氏,即为任氏。

3、出自黄帝少子禹阳后裔,以国为氏。相传黄帝少子禹阳被封在任国,其后裔以国为氏,姓任。

4、出自风姓。任,为风姓之国,实太皞氏之后,战国时灭亡,居者以国为氏。

5、历史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有姓任的,其后代亦姓任氏。

6、元代王信之子宣,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氏。

任姓分布

先秦时期,任氏已播迁于今湖北、山西、陕西省境,如春秋时期孔子学生任不齐为楚国(都今湖北江陵)人;战国时魏国(都今山西夏县西北)有任章;秦国(都今陕西咸阳)有力士任鄙。据《史记。南越列传》载,秦始皇时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有南海尉任嚣,所以秦代已有任氏徙居今广东。任氏在汉代已分布于今四川、河南的许多地方,同时,今江苏、浙江、甘肃等省已有任姓居民。三国以后,任氏分布更为广泛,如西晋任旭为章安人(今浙江临海),东晋任延皓为平州人(今山西太原),南朝陈任忠为汝阴人(今安徽阜阳),唐朝任迪简为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任涛为高安人(今属山西)。南宋有绍兴进士任文荐,为闽县人(今福建福州市),这说明至迟在宋代已有任氏迁闽。大约自清代开始,闽、粤任氏有徙居海外者,如新加坡现有任姓华人,并建立有宗亲组织。

郡望堂号

堂号:

"水薤堂":东汉时候任棠有奇节,不肯做官,隐居教授。太守廖参去访问他,他一句话不说,只拔了一颗薤,端了一杯清水放在桌上,自己抱着小孙子坐在门下。太守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杯水是要我太守为官必须一清如水;拔一颗大薤世告诉我要为人民办好事,必须把财大势大的土豪拔除;抱着幼孙当户,是要我留心照抚孤儿。"

郡望:

乐安郡:东汉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省高清县高苑镇西北)。三国魏改为郡,移治高苑(今山东博兴),南朝移治千乘(今山东广饶),隋初废。

东安县:今浙江富春县。

任姓家谱

江苏:任氏南渡后分支汇集族谱八卷、任氏大宗谱续修如皋支系十二卷、无锡梁溪任氏宗谱二十卷、宜兴任氏家谱十六卷、荆溪任氏家乘十二卷、任氏宗谱十六卷

浙江:萧山任氏家乘二十卷、萧山任氏家乘十六卷、萧山埭湖任氏宗谱十卷首一卷、姚江任氏宗谱十二卷

湖南:任氏族谱、任氏家谱九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四川:任氏族谱一卷、任氏宗谱六卷

贵州任氏宗谱一卷、任氏家谱、东洲任氏宗谱不分卷、高演任氏宗谱

历史名人

任 昉:南朝梁著名文学家,仕宋、齐、梁三代。当时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而沈约以诗著称,时人号曰"任笔沈诗"。藏书多至万余卷,与沈约、王僧儒并称为三大藏书家。

任仁发:元朝水利家、画家。他曾主持修吴淞江、大都通惠河、青浦、练湖和海堤工程。善画马,其鞍马与赵孟頫齐名。著名的《二马图》是他的代表之作。

任化邦:清末捻军起义首领,太平天国封为鲁王。1865年在山东击毙僧格林沁,1866年粉碎曾国藩防河围剿计划,屡败湘、淮清军。

任 熊:清代著名画家,工书善画,长于人物。他继承陈洪绶的传统,造形古硬,敷彩鲜艳,富有装饰意趣。曾画《大梅山房诗意图册》120幅,是他生平的代表作。

沈醴

沈鬲

沈礼

沈理

沈虹霓

沈木子

沈子木

沈歆航

沈熙晨

沈珏琦

沈曦光

沈亦枫

沈睿波

沈志煌

沈晟宏

沈昊鹏

沈玮鑫

沈智睿

沈咏麟

沈唯翰

沈咏麒

沈鹜远

沈博鸿

沈宏鑫

沈文渊

沈世杰

沈涵霖

沈琦枫

沈欣雨

沈翰霖

沈文涵

我还在这里——周庄

如果真实感受周庄的水绕湖、湖拥水,得先在周庄小镇外环上一圈,至少也得半拉圈,这样,你才会直观真切的体会周庄四面环水,如同漂浮水面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