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有哪些高中
牡丹江的高中有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学、牡丹江铁路职工子弟第三中学、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宁安市第一中学、牡丹江市朝鲜族中学、穆棱市第一中学等。
牡丹江的高中
1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学
2海林市朝鲜族中学
3牡丹江铁路职工子弟第三中学
4宁安市第一中学
5柴河林业局第一中学
6牡丹江市朝鲜族中学
7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
8海林市高级中学
9穆棱市第一中学
10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海林市朝鲜族中学海林市朝鲜族中学创办于1948年,校名为新海县海林朝鲜族中学。1992年撤县设市,校名改称为海林市朝鲜族中学。该校占地面积22500㎡,总建筑面积7746㎡,其中教学楼4446㎡,学生宿舍1800㎡,学生食堂700㎡,其他辅助建筑800㎡,理、化、生实验室等教育设施基本上能满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需要。
宁安市第一中学宁安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13年,是黑龙江省校史最长的学校之一。学校先被授予省文明单位、省科学研究先进单位、省课程改革样本校、牡丹江市先进单位、牡丹江市教育系统标兵单位等称号,2003年一举成为省级示范性高中。
吴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兀扎喇氏、武佳氏、乌苏氏、乌苏占氏、乌雅氏、吴札库氏、吴尔锡氏、吴灵阿氏、乌拉氏、吴穆氏、乌尔瑚济氏、乌苏哩氏、乌色氏、乌尔古宸氏、乌尔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乌礼苏氏(达斡尔族)、吴扎氏(索伦)、吴克定氏(赫哲族)、乌恰尔坎氏(鄂伦春族)、乌济奇特氏(蒙古族)、吴氏(汉族、朝鲜族)等。
附:
吴扎拉氏(吴氏)
吴扎拉氏又写为“兀喇氏”,取首音吴为姓,祖居长白山,隶属镶白旗满洲,始迁祖忒秋和儿子敦得力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奉命到凤凰城驻防,居住在现白旗乡吴家堡子处,后营子村岔沟和民主二队也是其聚居地,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子乡关门山村的吴姓就是从吴家堡子移居过去的。今散居于凤城的宝山,蓝旗乡蓝旗村杨木沟,吴家四沟,岫岩的黄花甸,关门山,东沟的黑沟,宽甸的毛甸子等地。按辈排字为:“荣贵继世广,福庆永鸿章。华国忠明治,维新裕保良。”
参考资料:
长汀镇哈达村镶白旗乌苏哈里氏(吴氏)族谱:
此谱于1942年修写,由现居海林市新安镇的吴德鹏老人提供。按照谱书记载,吴氏的祖先原籍为长白山名为安储拉库地方(现安图)。吴姓的先祖是乌云太钮古录,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春,拨入京旗,从安图拉库到宁古塔地区居住,姓乌苏哈里,隶属于镶白旗。自乌云太钮古录下,乌苏哈拉、倭斯赫里,再后来有武姓,1898年改常姓,第六世二支达杨阿任八旗佐领,三支的布三和七支的巴奇里分别任过吉林佐领和齐齐哈尔佐领,吴姓第五世祖乌赛坟墓就在龙头山西坡下……从吴姓祖先的坟墓所在地可以看出,吴姓如今大多分布在海林、林口、宁安、吉林以及齐齐哈尔和温春等地。经过近400年的繁衍,吴姓至今已是第19代,现在海林市长汀镇哈达村生活的还有近20余户。
据史料记载:乌苏里氏(汉姓亦为吴)宁古塔地方俗称“大板子吴”。他们的祖先原居乌苏里江东南之瓦尔喀地方,以地为氏命为乌苏氏。后西迁至长白山讷殷河朱舍里女真部,居长白山时已分为八支,顺治元年至康熙元年八支氏族相继迁至宁古塔落户,分别编入正白旗、镶白旗下当差。长支住宁古塔旧城;二支老屯是沙子火洛屯;三支老屯是喇嘛屯;四支老屯是大牡丹河北;五支老屯是大牡丹河南;六、七、八支老屯在南三家子和东三家子。
满族入关后大部分改汉姓
即使没改的也简化用汉字姓氏
清朝的确有蒙古八旗和汉八旗
所说满人不一定在旗是不正确的说法,所有的满人都必然所属某旗
所谓“不在旗满人”是后来不懂历史的人愣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蒙古八旗分为“察哈尔旗”“准格尔旗”“科尔沁旗”“土默特旗”“鄂托克旗”“阿拉善旗”“苏尼特旗”“达尔罕旗”(记得不太清楚了,可能有错误)
汉族不是全组分旗,也就流传下来“在旗”“不在旗”之说,汉旗分为:赤、皂、青、绿、紫、黑、粉、酱(也有别的传说,也有说没有精细划分过的)
内务府是不许汉人进入的,一般内务府就是由正白旗(也有说整白旗)挑选精明能干的贵胄子弟掌管,由正白旗挑选精干子弟当差,听说是多尔衮留下的规矩
九门提督一般是由镶白旗(一说厢白旗)精干贵胄掌管,传说是多铎流传下来的规矩
所以说如果你所属正百旗就应当是满族,关东应杨木这个地名准确么?可能只是个概称,也许是今天蒙古国某地
清朝初年,回族也分过旗,同汉族一样不是全族归旗,但是由于宗教信仰以及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于是并没有回族在乎在不在旗,于是在后来取消了,当时回族分为四旗:金、银、铜、铁,以金属喻之骁勇善战
牡丹江有哪些高中
本文2023-10-26 12:01: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