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陈姓家谱,第1张

陈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 寻根溯源 1商朝末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周武王灭商建周后,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於陈(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国号陈,荣为侯爵,奉守着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所以又被称为胡公满。他的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就是陈氏。 公元前672年妫满的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后来他的10世孙田和建立了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轸逃至颖川(今河南禹州、许昌一带),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瓞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2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据记载,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於496年将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氏。 迁徙 唐初期、中期,中原陈氏有过两次影响深远的南迁福建之举。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胡公满的68世孙)任南行军总管,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少数民族动乱。667年四月,陈政卒,由其20岁的儿子陈元光代父领兵,经过九年战争,局势平定后,於686年报请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陈元光致力於发展漳州一带的农工商各业,使当地得到了繁荣发展。 他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子孙后代被称作"开漳圣王派",成为闽、粤、台及南洋诸岛陈姓最主要的一支。台湾现有陈圣王庙53所,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台湾同胞对陈元光的崇敬之情。 再就是颍川陈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唐中宗时进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漳州南厢山。其子陈夷行,唐文宗时任宰相。此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尊陈邕为"南院"始祖。 陈氏入粤,始於南宋。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迁,陈后裔陈魁率族人93口移居福建宁化、上杭,至其曾孙二郎、三郎再迁至广东梅州,后散居大埔、兴宁、长乐、龙川等县。陈氏入台,始於明未。福建同安人陈永华,於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官至东宁总制使,在台湾建立屯田制度,设立学校,被尊为陈氏入台始祖。自清初至新中国建立的300多年间,陈氏迁台人数很多,其中仅武荣诗山霞宅陈氏一支就2000余口,成为台湾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与林姓共"陈林半天下"之美誉。 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有的成为安南(今越南)王朝的重臣。其中,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即陈日),於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历时175年,促进了陈姓人口的发展。至今,陈姓仍被列为越南十大姓之首。陈氏移居日本始於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派去的水手。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到今新马泰一带谋生。另有一些人不断迁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陈氏家谱 明成化间,我宪赞府君在祁阳首创陈氏用宾公家乘。明嘉靖间,用宾公第六世嗣孙、永宁县主簿斗在祁阳第一次续修用宾公家乘。清乾隆丁亥,用宾公第十五世嗣孙 大亮在祁阳第二次续修用宾公家乘。同时,拟定并颁行用宾公为迁祁始祖,用宾公第十一世嗣孙为"我"字派的班行,其字派为:我伟国宏大(文)正,科开彰祖德,有道应时昌,家学宗铭载,世遵永发祥。清康乾时期,用宾公的后裔奉《清圣祖仁皇帝招民徙蜀诏》,由湖广永州府祁阳徙蜀,乾隆乙未,用宾公其后裔从《祁谱》中增补了入蜀32州县的嗣孙,定名为《西蜀续修陈氏宗谱》,简称《蜀谱》,此为第三次续修用宾公家乘。重庆市铜梁县人事局陈彰模历经十年以《蜀谱》为基础,辑录了该谱大部分史料,还从典籍、口碑选录了有关史料予以充实,内容涉及陈氏家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清康乾时期由祁阳徙蜀的用宾公后裔的世系进行了续记,1999年 主编了《陈氏家乘记》 。《陈氏家乘记》为大32开、700多页,铅印出版, 精 装本。 2002年清明,陈彰模率渝蜀陈氏宗亲7人到湖南省祁东县寻根祭祖,并带来《陈氏家乘记》。2002年4月6日祁东会议,经湖南、广西、四川、重庆4个省市 中30余个县市的子良、子政、子铭、子文、子贵5个分派代表组成的《陈氏家乘记(续)》编纂委员会成员190余人,以及广大族众的共同讨论、修改、完善,历时8个月,三易其稿,正式颁行了陈氏用宾公裔孙统一续拟字派(见迁祁始祖陈用宾公源流一文)。 陈彰模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不图名、不图利;收集资料,查阅典籍,潜心考研,引用大量的古今历史资料,分析了唐朝以来在陈氏源流中出现的各种分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主编的《陈氏家乘记(续)》还选刊了古今历史名人对陈氏源流的考证文章。由于从陈氏支分出的中华姓氏达40多个,故这些材料不但对陈氏源流研究有参考价值,而且对这40多个其它姓氏源流亦有参考价值;还着重记录近现代名人的详细情况,涉及重庆、四川、湖南、台湾等省市中30余个县市的县处级职务以上人员60余人(其中台湾国民党军级职务1人,团级职务1人),还有著名专业技术人员、离休干部、百岁老人、企业家、革命烈士等人的详细情况。 《陈氏家乘记》、《陈氏家乘记(续)》只记载了湖南、广西、四川、重庆四个省市的用宾公派下大部分后裔世系图。还未包括在清康乾时期,用宾公第十一嗣孙向陕西、云南、贵州、安徽、江苏、湖北等地迁徙的后裔。他们的子孙有的迁往其它省市县(包括台湾)、有的还到国外居住。 《陈氏家乘记(续)》为大32开、一千多页、铅印、精装本。2003年11月出版。 今天给陈彰模(按辈份他是我曾祖)通过电话,他说最近居住四川省三台地区的子良派下一千多人要求续谱。《陈氏家乘记》、《陈氏家乘记(续)》中,初步统记,用宾公派下第二十二世嗣孙名字叫"有刚"的达80多人;叫"有钢"的超过8人;叫"有纲"的超过7人。

据现有的史料记载,进入四川仁寿地城的张姓家族,最早的当数张道陵。公元128年来到仁寿传经布道,凿井煮盐。在他的带领下,大量的外地乡民涌入仁寿,成为第一批产业工人。仁寿县志载:“因盐而人,因人而邑。”这说的就是这件盛事。在这些盐业工人中,不乏姓张者,然史料或缺,无以考证。

后来,因宋末、元末,特别是明末清初的战乱,张姓人口,亦如其他土著姓氏人口一样,“死亡迁徙,几无孑遗”。清代初仁寿“招来归者九十二丁户”中,应该尚有张氏子孙,因为据(仁寿一《张氏宗谱》记载:“明初入川,落业华阳倒流水贺家街,继迁籍田铺双桥子,又自籍田迁将操霸(今禾加镇回龙垇一带)。”至今,张姓这一族依然子孙发达,繁衍旺盛。

《仁寿县志·宗祠》(同治版 )载:“张氏宗祠在县城,一张场南,一马鞍场,一抚君场,一清水铺数里,一张家坝,一作家沟,一张桥场牌楼塆,一满水井场中,一治东八十里张家塆,甘泉寺五里有三,一伏虎扁,一兴福塆、一将操坝”。这说明张氏家族在仁寿的发展十分强盛,连分祠都达十二处之多,人口就无须再说了。对仁寿张氏宗族的源流及其发展,本书在众多族谱中选择三支家族分别介绍:

一是两河张氏(两河原属仁寿县,1958年划归威远县)

这支张姓“入川始祖才凤公,系得姓始祖挥公一百四十二世嗣孙,汉代名相张良六十三世孙,南轩公(张栻)二十五世传孙。才凤公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率子入川,立业仁寿县碗厂澜泥沟(今威远县),已繁衍十四代嗣孙,即南轩公(张拭)三十八代传孙。吾南轩始祖,颖悟凤成,潜心理学,尊为宗师,终成名儒。东南三贤(南轩、朱熹、吕祖谦),名垂青史”。据此两河《张氏族谱》考证,才凤公入川之前,故居是湖南邵阳县西路西坪,属历史上的湖广行省范围。从张栻创办并主管岳麓书院来看,这一支系的张氏子孙应该是耕读传家的,可以称得上书香门第。(张栻是南宋名将张浚之子,祖籍为四川绵竹,因此,才凤公一支系虽然从湖南迁川,但先祖也算四川土著人)。

二是双堡小河沟烧房塆张氏。这一张氏家族属鲁家沟张氏祠堂的分支。入川始祖名张永茂,是清代康熙年间携兄弟张永美入川的,其祖籍是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五甲洛家伙。烧房塆《张氏家谱》以“氏族源流、世系图、氏系名录、氏系人物”四个部分,全面记述了七世祖张国华世系近两百年的历史变迁、创业发展、人口繁衍、科第教育等情况,并从张国华世系这一侧面,反映了鲁家沟张氏宗祠先祖的来历,追溯了清初“湖广填四川”中的有关历史。同时,在此家谱的“前言”中,对湖广填四川移民的“麻城孝感乡情结”作了较有学术性的诠释:“麻城县(今为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中段南麓。元初至明代属湖广行省黄州路,清代属湖北省布政司黄州府,是历史上著名的移民输入地和输出地。麻城孝感乡,明初亦为麻城四乡之一,位于麻城西南部的举水冲积平原上。在历史大移民中,特别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大潮中,孝感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是移民输出地,又是移民中转站。从孝感迁出的人遍及四川各地,所以孝感乡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本家谱在叙述祖先的迁徙中,文笔充满了深深的崇敬和浓浓的亲情:

三百年前,烧房塆张氏家族的先祖张永茂、张永美兄弟奉旨入川垦荒,不远数千里来到四川省仁寿县板桥乡黄荆沟落户,成为当地“湖广填四川”中的张姓人家,亦是本族人的入川始祖,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奋斗不止。遥想当年,漫漫长路,艰险难行,他们每天从黎明时分一直走到夕阳西垂,披里戴月,餐风饮露。从潮湿幽暗的水路渡口,到崎岖山路古道,他们那疲惫不堪的身影,踽踽独行,窃窃私语。在艰苦行程中的那些话音,如同瑟瑟秋风,永远飘零在时代的岁月中,族中子孙将永世不忘始祖入川路上的艰辛。世代创业,荆棘载途,筚路蓝缕。始祖来到黄荆沟后,人地两生,无住房,无耕牛,无劳动工具,白手起家,当时生存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后来,张永茂的后代向烂拱桥、鲁家沟、白象寺、学堂塆、中华山等地发展……

三是将操坝新屋塆张氏。这一支系较为庞大,人口众多,所辐射的地域也较宽广。《仁寿县志》上记载,此系有两个分祠:“一兴福塆,一将超坝”。其实两地是山水相连的村落,属最近的同祖同宗支脉。将操坝(今属仁寿禾加镇)张氏奉“挥”为得姓先祖,其族谱有如此记录:“考之,轩辕氏第五子挥,拜为弓正(官名),始造弓矢,主祀弧星,世司其职,故赐姓张氏。自此之后,光前裕后,乃圣乃神者有之,允文允武者有之。贤哲代生,簪缨不绝。迄今称巨族者少有不推清河氏矣。第忆大明初诏谕以楚填蜀,而我始祖守先公偕妣康、冷氏远移于蜀。”这说明本支张姓宗族不但把“挥”奉为得姓先祖,还认定清河张氏是张姓宗脉中的巨族。该支系是否属河北清河郡血脉,并非像两河张氏族谱那样明确标出,但从谱叙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倾向于清河郡的。本支张氏族谱说:“惜入川初递经转徙,入川后未及纂修,遂使详不得闻。唯传自楚之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来。”这就明确地表示,从入川始祖之前其先祖们的迁徙流动无以考证,只有传闻。

据将操坝《张氏族谱》记载,该系始祖张守先是在康熙前期入川的,属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中的一族。他们的迁徙始发地为湖北麻城孝感乡,落业始居华阳县倒流水贺家街,后来又迁入属今禾加镇的将操坝新层塆。张守先所娶的康氏无嗣,再娶的冷氏生四子,即金魁、金榜、金玉、金印。从此,这四房便在当地繁衍生息,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迄今已传至十三四代,为仁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该张姓支系的28个字辈很有文化底蕴,且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守金在德肇文元,朝中国正天心顺,家道荣兴世泽长,承宗永远从先进。这构成的四句话,于国于家,都蕴含着美好的期望和祝愿,同时,也能看出该族有耕读传家,重视文化的优良族风

人物生平

章佳氏入宫年份不详,其本为满洲镶黄旗包衣人,经内务府宫女选拔入宫,生前无册封记录,于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胤祥,二十六年生皇十三女,三十年生皇十五女。

康熙朝:

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卒,闰七月初二帝谕曰礼部:妃章佳氏性行温良,克娴内则,久侍宫闱,敬慎素著,今以疾逝,深为轸悼,谥为敏妃。应行礼仪,尔部 察例行 。——《清圣祖实录》原文记载

康熙三十八年十月奉安,十三王母——《陵寝易知》

未拨出包衣,仍隶满洲镶黄旗包衣

雍正朝: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 雍正下旨将敏妃家合族人等由包衣拨出编一佐领。

雍正元年六月,雍正下令追封敏妃章佳氏为皇考皇贵妃, 仅其一人连升两级 。

雍正元年九月,雍正下令将其从葬景陵。

出身包衣 备选宫女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本满洲镶黄旗包衣人,参领海宽女。

《八旗氏族通谱》记:章佳本系地名,因以为姓。逊扎齐镶黄旗人,世居马尔墩章佳地方,国初率子孙来归,天聪时授佐领。其长子苏尔泰,原任上驷院大臣。其次子达尔泰初任包衣佐领,因监造宫殿,议叙授云骑尉,卒,其子K特袭职,遇恩诏,授为骑都尉,任郎中、参领兼佐领。卒,其孙哈达袭职,现任领侍卫内大臣。其( 逊扎齐 )曾孙海宽原任二等侍卫、参领兼佐领。

又按《钦定八旗通志》镶黄旗满洲都统所属参领五,第十四佐领,系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 雍正下旨将包衣佐领哈达合族人等由包衣拨出编一佐领 ,即着哈达管理。

综上资料,章佳氏应系 镶黄旗包衣 ,由内务府宫女选拔入宫,敏妃的堂叔海图拉和马奇兰都是御膳房拜唐阿,是标准的内务府包衣职务。

另按《章佳氏家谱》有‘硕色,由披甲挑入骁骑校,皇贵妃之父’的记载,这样看来披甲人硕色实为章佳氏生父,后披甲人硕色挑入骁骑校,海宽为敏妃伯父,但官方史料如《皇朝文献通考》以及帝系玉牒《星源集庆》均记载’章佳氏,参领海宽女‘,因此敏妃是以海宽之女的身份入宫的,海宽任过二等侍卫、参领兼佐领,家中又有骑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的世职,哈达(海宽次子)于康熙二十八年袭职骑都尉。

所生子女

《清皇室四谱 皇子皇女卷》(唐邦治根据清皇室玉牒总结编写)

皇十三子怡贤亲王允祥,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二,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十月初一日辰时生,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出。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卒,年四十有五。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十一月二十七日丑时生,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出,为怡贤亲王允祥同母妹,四十五年丙戌年二十,七月封今位号,下嫁博尔济锦氏翁牛特杜棱郡王仓津,四十八年己丑六月卒,年二十三。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康熙三十年辛未正月初六日寅时生,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出,为皇十三女同母妹。封今位号。四十七年戊子年十八,十二月下嫁科尔沁博尔济锦氏台吉多尔济,明年己丑归宁京师,十二月初三日申刻卒,年十有九。

康熙朝追封 死后晋封

关于敏妃系死后追封,史料多有记载,资料显示:

1 查康熙朝的所有册封记录,无章佳氏册封记载,无章佳氏册封册文:

康熙朝册封后妃所有记录为康熙四年、康熙十六年、康熙十八年、康熙二十八年,康熙三十九年以及康熙五十七年:

康熙四年: 册封赫舍里氏为皇后;

康熙十六年: 册封钮祜禄氏为皇后;

册封佟佳氏为贵妃;

册封李氏为安嫔。王佳氏为敬嫔。董氏为端嫔。马佳氏为荣嫔。纳兰氏为惠嫔。郭络罗氏为宜嫔。赫舍里氏为僖嫔;

康熙十八年十月十八日 :册封乌雅氏为德嫔;吴雅氏十八年 册封 为嫔,且为 单独 册封。有册封记载,有具体册封时间,有 “封号” , 封号 为“德”。在德嫔于康熙二十年册封为德妃时,册封谕旨和册文中明确称呼她为“ 德嫔 乌雅氏”,与章佳氏死后才有追封谕旨完全不同。未获得册封的后妃当然不可能有封号。

乌雅氏系生前 册封 ,她为康熙帝生育六个子女,虽极受荣宠,但因她是包衣出身,所以康熙帝严格按照先册封嫔位,再晋封她为德妃。(康熙朝无包衣出身后妃初封为妃。)

康熙二十年: 册封佟氏为皇贵妃;

册封钮祜禄氏为贵妃;

册封惠嫔为惠妃。宜嫔为宜妃。德嫔为德妃。荣嫔为荣妃;

康熙二十八年 :册封皇贵妃佟氏为皇后,系临终前紧急册封。康熙朝有临终册封妃子的先例;

康熙三十九年及康熙五十七年的册封 ,章佳氏已卒。

综上为《 清圣祖实录 》记载的 所有 康熙朝 后妃 册封记录,显示章佳氏生前未获册封。

《清圣祖实录》:‘康熙三十八年闰七月戊戌谕礼部:妃章佳氏性行温良,克娴内则,久侍宫闱,敬慎素著,今以疾逝,深为轸悼,其谥为敏妃。应行礼仪,尔部 查例行 。’

《皇朝文献通考》:‘康熙三十八年闰七月追封。’

《清皇室四谱》皇子皇女卷:记章佳氏在康熙朝时为 庶妃, 记载与敏妃生前无册封记录相符合。

2 清朝文献对其他追封后妃的记载:

《国朝谥法考—— 妃谥 》记载(清王士祯著,时为康熙朝刑部尚书):

“ 妃 科尔沁巴图鲁王之女顺治十五年三月二十日 谥曰 悼;

石妃 礼部侍郎石申之女康熙六年十二月初二日 谥 曰 恪;

妃 (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康熙九年五月二十三日 谥 曰 慧。”

尤其顺治帝悼妃的“悼”字,显然为正常予以谥号,这在《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第九十卷丧仪中亦有记载: ” 悼妃薨,追谥曰悼” 。

《清列朝后妃传稿》:“ 妃博尔济吉特氏 科尔沁和硕达尔汉亲王曼珠锡礼女以选入宫待年未册封,顺治十五年 追封为妃谥曰悼 ”。

悼妃生前系庶妃,无册封,与章佳氏相同,其妃号明确记载为”谥号“,悼妃在其他清朝官方文献中亦记载为追封,记载亦显现出追封与追谥无不同。

这几位追封追谥后妃在文献记载中记为 “妃” ,但其生前均为庶妃,可见皇帝后妃称为“妃”, 其含义为泛指帝王的妾侍,并非特指位号。 此种代称在文献资料中随处可见,如雍正诏封年贵妃为皇贵妃的谕旨中,称呼年氏为“妃”,而并非其位号“贵妃”,在《清史稿》中对后妃也随处可见此种称呼。如”妃“即指生前位号,岂非年贵妃被降了一个等级?可见”妃“系指帝王妾侍的代称。

3 相关资料,有关“妃”之称谓 :

1)、雍正诏封贵妃年氏为皇贵妃谕旨原文,文中称年氏” 妃 素病弱“

2)、《清史稿·列传一·后妃》

敦肃皇贵妃,年氏,巡抚遐龄女。事世宗潜邸,为侧福晋。雍正元年封贵妃。三年十一月,病重,晋皇贵妃。并谕 妃 病如不起,礼仪视皇贵妃例行。 妃 薨逾月, 妃 兄年羹尧得罪死。谥曰敦肃皇贵妃。乾隆初,从葬泰陵。子三:福宜、福惠、福沛,皆殇。女一,皇四女,亦殇。

3)、康熙帝在追封尊封庶妃时,常常在后妃姓氏前加上“妃”字。如追封顺治皇帝贞妃,其谕旨为:

“ ○壬辰。谕礼部、皇考大行皇帝御宇时。 妃 董鄂氏、赋性温良。恪共内职。当皇考上宾之日、感恩遇之素深、克尽哀痛、遂尔薨逝。芳烈难泯。典礼宜崇。特进名封、以昭淑德。追封为贞妃。所有应行礼仪、尔部察例具奏。”

贞妃生前亦未获册封为庶妃。悼妃博尔济吉特氏以及宁悫妃董鄂氏晋封前都未曾获册封,系庶妃,但她们的晋封记载都曾称为“妃”。此种情况并非仅章佳氏有,说明此称呼系泛指帝王的妾侍而非特指位号。

综合起来看,死后追封的后妃其妃号也记为谥号系因清初后妃的很多制度尚不规范和完善。康熙朝 仅 温僖贵妃有正式册谥号册文,其他妃子皆无册谥册文。敏妃之妃号究竟是封号还是谥号,都不涉及她生前死后的后宫地位,皆显示出其在康熙朝最终位号就是第四等的妃位。

康熙朝初年只有仁孝皇后有正式的册立仪式,其他后妃皆无册封记载。章佳氏侍奉康熙帝时期已是康熙朝中期,已经经历过十六年,二十年两次正式的大型册封仪式,可见册封制度已经逐渐确立,与康熙初年情况完全不同,章佳氏生前并未获得册封。

康熙帝非常看重后妃出身, 其 包衣 出身的后妃皆是严格按照先册封嫔再晋封妃的顺序逐级晋封 ,即使生育六个子女极受荣宠的德妃也是先封嫔再晋封妃。章佳氏则无任何品级册封记录,其生前为庶妃是很明确的史实,《清皇室四谱》对此也有记载。文献记载的“为妃”系显示其死后最终位号, 如要证明后妃生前的位号,册封记录和册文是最确实的证据。

4 其他资料,正式谥号都有正式册谥号册文:

康熙朝仅 温僖贵妃 有正式册谥号册文, 贵妃薨后皇帝逾制为其辍朝五天。

温僖贵妃册谥号册文资料,谕旨说 “妃谥号有二字者或四字者”:

(康熙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一,上因贵妃病笃不理事,初二因冬至祭祀斋戒,各衙门斋戒无奏章,初三贵妃薨,是日敦住传旨内阁大学士伊桑阿等曰,朕观明朝实录 妃有谥二字者有谥四字者 ,今贵妃已薨,与谥应用几字,与谥时当行何礼,尔衙门会同礼部一并具奏,初四内阁会同礼部查得应行典礼,并拟二字谥四条,四字谥四条开写折子交敦住转奏,奉依议着追谥温僖,初五日温僖贵妃出殡,初六初七留白,初八去皇太后宫问安,初九开始处理政事。

温僖贵妃 册谥文:

朕惟化始宜家,协赞必资乎贤媛,道崇治内助宣,允籍夫令仪,惟懿行式昭生,着珩璜之度斯,荣名载锡,殁膺纶之光,尔贵妃钮祜禄氏,阀阅名宗,柔嘉惠质,宅哀恪慎,勤夙夜而无违,秉性谦冲谨言,动而有则,早持躬于礼法,四德偕臧,夙禀训于诗书,六宫咸誉,慨芳规之遽谢,宜褒美之有加, 特以册宝谥曰温僖贵妃。 于戏,i婉顺于掖庭,X编垂灿,s音徽于泉壤,金石流声,灵爽有知,祗承渥眷。

敏妃祭文

化始宜家,内职恒嘉,夫赞助情凄,丧淑ふ拢备著其哀荣,爰稽礼以饰终,弥怀贤而致悼。

尔妃张雅氏,温良夙裕,敬慎自持,久侍璇闺,克佐肃雍之化,笃生椒实,时深鞠育之劳,方茂瑶华,奄归泉夜,易名象德惟敏尔,嘉褒一字于千秋,展初筵于此日。

呜呼!兰仪寂寞,况值秋序之感伤;云驭徘徊,应怜爱子之哀慕,用将牲礼,尚克歆承。

其中‘易名象德惟敏尔,嘉褒一字于千秋’的易名是指:古时帝王p公卿p大夫死后朝廷为之立谥号,而象德谓:象征德行。

据(清)刘长华所著《皇朝谥汇考》:应事有功曰敏、好古不怠曰敏

康熙朝奉安

章佳氏在康熙年间入葬的史料记载如下:

《陵寝易知》

康熙三十八年十月奉安,十三王母。

《陵寝易知》记录了很多清朝皇室殡葬官方资料《昌瑞山万年统志》所不载的秘闻( 不载原因不言而喻) ,如乾隆帝继后那拉氏无享祭祀。《陵寝易知》的记载更为客观、详实,而景陵妃园寝中亦确有一座空券,与《陵寝易知》的记载相呼应。

《清圣祖实录》原文记载

康熙三十八年薨逝,帝谕曰礼部:妃章佳氏性行温良,克娴内则,久侍宫闱,敬慎素著,今以疾逝,深为轸悼,谥为敏妃。应行礼仪,尔部 察例行 。——该谕旨说明, 章佳氏康熙三十八年已行葬礼,再看 “察例行 ”三字,说明章佳氏葬礼只是照章举行,没有任何不同之处。与会典记录的敏妃丧仪与平妃同也互相印证敏妃在康熙三十八年就已经下葬,其丧礼未记载有任何不同处。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第九十卷丧礼记载:

“ 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平妃薨,一应礼仪与康熙九年慧妃丧礼同;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 敏妃薨,一应礼仪与三十五年平妃丧礼同 ,雍正元年追封为敬敏皇贵妃。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良妃薨,一应礼仪与三十五年平妃丧礼同”

同样在《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第九十卷丧礼中有如下记载:

“ 康熙六年十一月三十日恪妃薨与康熙四年寿康太妃丧礼同;

康惠淑妃薨与康熙四年寿康太妃丧礼同;

康熙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懿靖大贵妃薨丧礼同康惠淑妃;

康熙二十八年四月初三日恭靖妃薨一应礼仪与恪妃同“

可见只要是同级的丧礼,后者记载可与前者任何一位先薨后妃同,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对记录顺序并没有要求。另外从清朝史学和陵寝专家徐广源根据其所丈量的景陵嫔妃宝顶实际占地面积而绘制的妃园寝图可以发现,平妃、良妃都是妃位宝顶,而且宝顶位置在妃位版图内,而敏妃是贵人级别宝顶(可能是章佳氏生前后宫地位),并且安奉于贵人常在等庶妃版图内,因此可佐证出平妃、良妃丧仪与敏妃的不同之处即在于此。

雍正朝追封 连升两级(仅其一人)

雍正元年六月,世宗追赠敏妃为皇考皇贵妃( 仅敏妃章佳氏一人连升两级 )。

章佳氏追赠皇贵妃、从葬帝陵皆系因其子怡亲王允祥,在《清史稿》中有记载:“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进封。”

章佳氏从葬景陵并非康熙帝旨意,清史学家和清陵寝专家徐广源先生也提出了质疑并做出了考证,以下摘取自论文内容:

一般晋封妃嫔,特别是晋为皇贵妃这样重要的事情,都以皇帝发布谕旨的形式。而追赠敬敏皇贵妃,并没有以谕旨的形式,在《世宗实录》中只是载:“追封圣祖敏妃为皇考皇贵妃。” 《世宗实录》记载追封敏妃为皇贵妃的日期是雍正元年六月壬申。六月为戊申朔,壬申则为二十五日。可是《大清会典》则记载为二十六日,到底是哪一天封的?惯例,封妃分两步进行,先由皇帝发布谕旨,称之为“诏封”,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后,举行册封礼,称之为“册封”。而追封敏妃为皇贵妃,既没诏封,也没册封。…… “敬敏”二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都还是迷。 从专门记载东陵的皇家秘笈《昌瑞山万年统志》、《陵寝易知》中得知敬敏皇贵妃在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与康熙帝、孝恭皇后同日葬入了景陵。当年敦肃皇贵妃就是与雍正和孝敬皇后同日葬入泰陵的,在《高宗实录》中有明确的记载。 为什么敬敏皇贵妃与皇帝、皇后同日入葬在《世宗实录》和《大清会典 皇帝皇后丧仪》中都不予记载?

皇帝陵内从葬皇贵妃的制度是雍正首创的,不是康熙帝创立的。 所以康熙帝是不会将敏妃葬入景陵的。 退一步说,如果康熙帝真的想将妃嫔葬入景陵的话,温僖贵妃和平妃也应该比敏妃优先。因为她们俩都是皇后的妹妹,又比敏妃死得早。为什么比敏妃死得早、地位又高的温僖贵妃和平妃不葬入景陵,反而想将敏妃葬入景陵,这在情理上讲不通。

康熙帝既已开创了皇后先葬地宫,地宫门不关,等待皇帝的制度。敏妃死时,景陵地宫内已葬入了孝诚仁皇后、孝昭皇后和孝懿皇后。康熙帝既然想将敏妃葬入景陵地宫,为什么不直接将敏妃也葬入地宫?何必增加许多麻烦而停灵于陵院内。

如果康熙帝确实想将敏妃葬入景陵,也不会停灵于景陵院内,而应该停灵于京城的殡宫。孝东陵的宁悫妃、端顺妃死后都曾停灵于京北的曹八里屯多年。

在琉璃花门之内,宝城近处怎么停灵?那里既没有房屋,也没有地下室。金棺绝不会露天停放吧,那就得盖房子,建殡宫。在陵内建殡宫,可能吗?

景陵地宫内正面棺床上已安放了1帝4后, 正面棺床已经“满员” ,根据裕陵地宫棺椁的安放位置,敬敏皇贵妃的棺椁只能安放在左或右侧的垂手棺床上。

——清陵和后妃史学家徐广源所著《迷雾重重的敬敏皇贵妃》

雍正朝奉安

章佳氏雍正朝入葬资料显示:

《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雍正元年正月二十六日,谕礼部,昔年皇考建设妃园寝,为妃母等殡所。惟敏妃母一位,皇考曾降谕旨:暂安于陵寝琉璃花门之内宝城近处,俟入宝城。今钦遵皇考原旨,奉敏妃母安于宝城内。在宝城内安奉者只有敏妃母一位,应追封为皇考皇贵妃,应行典礼,尔部议奏。

清官方资料《清世宗实录》,章佳氏从葬景陵不予记载

清官方资料《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皇帝皇后丧仪 》,章佳氏从葬景陵不予记载

现有的张佳氏丛葬景陵的记载全部出现在雍正朝后 ,无康熙朝皇帝下旨丛葬的资料 。章佳氏雍正朝奉安记载日期矛盾,在《昌瑞山万年统志》中,更出现章佳氏雍正元年九月及六月从葬景陵的记载。康熙帝与其他后妃的丧仪也早就开始准备,有些甚至长达几年,十几年,但各种记载都只有一个奉安日期。可见“奉安准备”根本就解释不了章佳氏出现多个奉安日期的疑点。

章佳氏去世于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的帝陵早于康熙二十年就已修好,康熙帝的三位皇后梓宫也早已奉安入了帝陵,就等待着皇帝梓宫奉安后关闭帝陵。章佳氏本系包衣奴才出身,如果康熙帝确实打算让章佳氏从葬,早就可以将章佳氏拨出包衣,并且在三十八年当年就可以追封章佳氏为皇贵妃,甚至贵妃而不仅仅是第四等的妃,并且也可以同三位皇后那样,将章佳氏 直接 放入地宫中。然而康熙帝都没有这样做。

另外章佳氏从葬帝陵在《世宗实录》以及《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皇帝皇后丧仪》中均不予记载。 章佳氏拨出包衣、追赠皇贵妃及从葬景陵都在雍正年间完成 ,《清史稿》对其赠皇贵妃及从葬帝陵道出了原委:“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进封。” 另外,康熙帝非常尊崇敬爱他的皇祖母孝庄太后,临终却没有遗旨安排孝庄文皇后的奉安问题,岂可能会不提及皇祖母反而只记得安排一个章佳氏? 如要证明从葬系康熙帝旨意,不如直接拿出康熙帝的谕旨最为确凿 。清朝皇贵妃从葬帝陵,系由雍正开创。

人物评价

敏妃章佳氏,本系满洲镶黄旗包衣,由内务府宫女选拔入宫,并在康熙二十五年到三十年间连续生下三个子女,应算颇受宠爱的,再加上其为皇室诞育子嗣有功,因此康熙帝给予追封妃位荣誉。在《大清会典则例》中有“ 悼妃薨,追谥曰悼 ”的记载,再结合《国朝谥法考—— 妃谥 》的记录,互相印证死后晋封的后妃其妃号可做封号也记为谥号,追谥与追封没有什么实质不同,都系死后哀荣。

鞠育 :犹指生育。 章佳氏生前仅为庶妃,未见有抚养皇子皇女的记载,祭文中 “笃生椒实,时深 鞠育 之劳” 这句应连起来读,其含义即是指敏妃在生育皇子皇女时辛苦了。其中鞠育二字和敏妃妃号也表现出章佳氏追封妃位系因其为皇室生育皇子皇女有功。

根据《清皇室四谱》皇子皇女卷记载章佳氏在康熙朝为庶妃,其生前在康熙朝无任何册封记录也可以佐证。反观同样宫女出身的德妃,在康熙十七年生育四阿哥后, 第二年乌雅氏便单独进封为德嫔,康熙二十年德嫔又再册封为德妃 。章佳氏则无此殊荣,虽生育三个子女,也未得一次册封。再看孝懿皇后和敦肃皇贵妃(即雍正年妃,且敦肃皇贵妃金棺从葬帝陵,在《高宗实录》及《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皇帝皇后丧仪》中都予以了记载) 都是在薨逝前得到皇帝的立即晋封 ,受皇帝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章佳氏在其临终前,康熙帝也没有晋封。因此,虽然康熙帝对章佳氏颇宠爱,却没有任何特殊。章佳氏生前只是康熙帝众多宠爱的妃嫔中普通的一员。

相关史料

《祭文》

《清史稿》列传一 后妃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事圣祖为妃。康熙三十八年薨,谥曰敏妃。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进封。妃又生女二,下嫁仓津、多尔济。

艺术形象

**2013年《宫锁沉香》黄圣依饰演敏妃(敬敏皇贵妃)

网剧2013年《我为宫狂》杨蓉饰演敏妃(十三阿哥生母)

电视剧2001年《康熙王朝》王也天饰演宝日龙梅(原型为敬敏皇贵妃)

一、姓氏源流

路(Lù)路姓源出有六:

1、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据《唐太原令路公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曾孙帝喾之孙曰玄元,因功封于路中,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

2、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封炎帝庶子于潞地(今山西省长治一带),春秋时有潞子婴儿,其后以封地为氏,后去三点水为路姓。

3、出自妘姓,为陆终后裔(其实亦为黄帝后裔)。据《困学纪闻》与《姓考》所载,黄帝裔孙陆终,第四子名求言(一名郐子),受封于路,子孙以路为姓。

4、以县名得姓。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路,原作潞,初为水名,后为县名(故城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八里),居者有以县名为氏者。

5、出自隗姓,炎帝之裔。黄帝封炎帝之裔于路,即春秋时赤狄潞子(今山西省潞城一带),国人称潞氏,后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疑与姜姓同源)。潞又写作路,也称路氏。

6、出自他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没路真氏后改为路姓;今满、侗、景颇等民族亦有此姓。

得姓始祖:玄元。黄帝子名玄嚣,玄嚣生子帝喾,即高辛氏。帝喾有子挚,挚生子玄元,在唐尧时为部落首领,后玄元因功被封为路中侯,历经虞舜时期和夏朝,一直为侯爵,其子孙以国为氏,称路姓。并尊玄元为路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路姓源起十分庞杂,在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路姓已经十分抢眼,如有巨鹿东里(今河北平乡西南)人路温舒,渔阳(今北京密云)人路人,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路建,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人路粹,太原(今属山西)人路佛……。可见在此际,路姓已分布于今河北、北京、河南、山西等北方大地,并且已有路姓落籍四川。魏晋南北朝时期,路姓繁衍得依旧兴盛,尤其在今河南省境,路姓就出现了五个郡望:即襄城郡、陈留郡、河南郡、内黄县、颍川郡。表明在今河南之襄城、开封、洛阳、内黄、禹州一带路姓人枝繁叶茂,风光显赫。除此之外,路姓人在今河北大名、宁夏固原、陕西西安一带也形成大的聚落,并且人丁兴旺,一直延续到隋唐两朝。尤可一提的是繁衍在今河北大名的路姓人,在此际竟现于史,名人不断。当然,此际剧烈的社会动荡,也导致数量众多的路姓人取道南下江南,并且在今浙江金华一带形成路姓东阳郡望。隋唐时代,路姓上述郡望依旧兴盛,并且以阳平等路姓郡望为中心扩展至今山东境内,如唐代宰相路岩为魏州冠氏(今山东冠县)人,其家族在当地颇具盛名,世代显贵,而且人口繁衍兴盛,后路岩因故被贬岭外,其子避地湖南,住永州祁阳,当为路姓入湖南之始。宋时,其后路振由永州祁阳徙居潭州湘潭(今属湖南)。明初,山西路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天津等地。此后至清,路姓由于仕宦、谋生、避灾等原因散居全国各地。如今,路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之路姓约占全国汉族路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一。路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

三、历史名人

路 雄:阳平人,北魏大将。因从军征伐立下大功,官至伏波将军,奉车都尉。

路 隋:阳平人,唐代大臣。举明经第。历迁左补阙、侍讲学士、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文宗时,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监修国史。后出任镇海军节度使。有《平淮西记》。

路 岩: 魏州冠氏人,唐代大臣。进士出身,历迁屯田员外郎、翰林学士,以兵部郎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位八年,累进左仆射。后与韦保衡交恶,被流放儋州,并赐死。

路 皋:并州(今山西省太原)人,宋代画家。善画骆驼,醉后数笔,颇具生意,时称河东三绝之一,兼长画鬼神。

路 彬:晋阳(今山西省太原)人,南宋官吏。任广西提刑时,明察秋毫,杜绝冤狱,后又为民请命,减去部分过于沉重的赋税。官至刑部侍郎。

路 振:永州祁阳(今属湖南省),宋代大臣、学者。五岁通《孝经》、《论语》。后进士及第,曾任太常博士。文辞为名家所称道,著有《九国志》。

路 迎:山东汶上人,明代大臣。正德三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历知襄阳、松江、淮安三府,治称第一。累官至兵部尚书。

路 亨:太平府当涂(今属安徽省)人,明代官吏。曾任安溪知县,居官清廉,尤重视学校。路如瀛:山西陵川人,明代官吏。崇祯时任临清同知。后清兵攻破临清城,被乱兵所杀。

路温舒:巨鹿东里人,西汉文士。少年牧羊,稍长成为狱中小吏,学律令,转为县狱史。后习《春秋》,学识渐博,举孝廉,为山邑丞。后升廷尉奏曹掾,宣帝即位后,他上书反对酷刑,主张尚德缓刑,官至临淮太守,治有异迹,卒于官。其文以《尚德缓刑书》较著名。

路博德:西河平州人,西汉将领。以右北平太守从霍去病征伐匈奴有功,汉武帝封其为邳离侯。后又征伐南越立下大功。太初元年,因儿子犯大逆不道罪,被革去爵位,降为强弩都尉。

路淑媛:南朝宋丹阳建康(今江苏省南京)人,以色貌入选宋文帝后宫。生刘骏(孝武帝),拜淑媛。孝武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因明帝幼失生母,被其抚养长大,明帝即位后,尊其为崇宪太后。

路嗣恭:京兆三原(今属陕西省)人,唐代大臣。任神乌令时,唐玄宗认为其治绩为天下最,可嗣汉时鲁恭,故赐现名,历迁渭南令、朔方节度留后、检校刑部尚书、江西观察使,以善于治理财赋著称。后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

路敬淳:唐朝临清人。少有志学,足不履门。居亲丧,倚庐不出者三年。后举为进士,迁崇贤馆学士。奉诏编辑庆邮仪典,又著《姓略》、《衣冠系录)等书。唐初姓谱学,唯敬淳名家,后有撰次者皆本之路氏。

路友于:名汝悌,字友于。山东诸城人。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后因病归国,嗣任北京《益世报》编辑。民国十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后被张作霖逮捕遇害,享年32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阳平郡:治所在元城(今河北省大名东)。

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省开封东南)。

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省襄城。

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

东阳郡:治所在长山(今浙江省金华)。

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东北)。

内黄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内黄。

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西北)。

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

2、堂号

路姓的主要堂号有:“五金堂”、“阳平堂”等。

============================================================

路姓宗祠通用对联

〖路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湘潭博士;

荆溪孝廉。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路振,字子发,湘潭人。五岁通《孝经》、《论语》。进士出身,曾任太常博士。文辞为名辈所称,有《九国志》。下联典指清代画家路学宏,字慕堂,乾隆辛卯孝廉。工设色花卉。

缓刑尚德;

涉史通经。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路温舒上书宣帝,宜尚德缓刑,帝嘉其言,屡迁其官。下联典指唐·路泌通五经,官至户部郎中。

内典世泽;

冀国家声。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路嗣恭,大历中以江西观察使诏兼岭南节度使,封冀国公。

五金花帖;

百粤縻缨。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路振事典。下联典指西汉·路博德事典。

-----------------------------------------------------------------

〖路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南式大学士;

仲略好尚书。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镇海节度使路隋,字南式,阳平人。曾任左补阙,史馆修撰,以鲠亮称。文宗时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郎、宏文馆大学士。下联典指后魏车都尉路雄,字仲略,清渊人。以军功为给事中,孝文帝称他为好尚书才郎。后迁伏波将军。

-----------------------------------------------------------------

〖路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本乃嵚巇摩皓月;

偏为路地骋良骐。

——姚莹撰路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当代楹联家姚莹(原名成玉,吉林白城人)给当代诗人、《满族文学》主编路地的题赠联。

-----------------------------------------------------------------

〖路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尚德缓刑,书陈尉掾;

通经涉史,望重郎官。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临淮太守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人。通《春秋》经义,曾为狱小吏,刻苦学习律令,转为县狱史。后举孝廉,官至廷尉奏曹掾、临淮太守。宣帝时,上书言“宜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反对刑讯逼供,并提出废除诽谤罪,以便广开言路。下联典指唐代阳平人路泌,字安期,博通五经,举止端庄而寡言,以孝悌闻名。建中末年为长安尉,德宗在奉天时,他曾跟在身边,后向奉天行营副元帅浑瑊献计,被用为副元帅判官。

尚德缓刑,用匡时政;

仁民近物,加惠生灵。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临淮太守路温舒,宣帝时,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帝善其言。下联典指宋代绍光间广东提刑路彬和事典。时夏税折布钱太重,彬奏乞鹢免。后去任,民攀留不舍。

近汶上,远内黄,气钟玉女铜峰,从此奠安宏衍绪;

汉将军,唐宰相,书读缓刑尚书,只期忠厚永传家。

——徐芝田撰路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苏省宜兴市路氏宗祠联。

--------------------------------------------------------------------------------

中国人民解放军路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路扬少将

路扬(1917-2001),原名路天庚,河北省临城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任地方工作团员、县委秘书,八路军129师先遣支队2团政治处主任,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政治部干部教育科科长、宣教科科长,冀中军区教导团政治处教育干事,晋察冀军区陆军中学教育股股长,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员,《前线报社》社长等职,先后参加了河北安次调和头战斗、十分区神堂战斗、辛戊战斗和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3纵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第19兵团第63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石家庄、平津、太原、兰州等战役,为保障战役战斗胜利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兼陕西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51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第63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53年10月起先后任军委办公厅总长办公室主任,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主任兼秘书长,军委办公厅主任,河南省军区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1年6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路遐少将

路遐(1909-1998),辽宁省开原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敌工部干事,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军事教育科科长,第4团参谋长,第10军分区参谋长。参加了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北昌图县保安团团长,嫩江军区副参谋长,西满军区参谋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2纵4师参谋长,东北军政大学训练部副部长,中南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研究室编辑主任、教务部部长、军事科学研究部研究室主任。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任高等军事学院工程兵教研室主任、训练部副部长、副教育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因病逝世,享年89岁。

--------------------------------------------------------------------------------

中国人民解放军路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路宝银少将

路宝银(192910-2001),山西省武乡县人。1939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44年5月加入中国***。

历任八路军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大队政治委员。坦克学校政治部副主任,某师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军副政治委员,解放军青海省军区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1年因病逝世,终年72岁。

淮滨栏杆刘老寨刘氏家谱排字:林、永、华、同、学、桂、金、润、松、焕、均、银、湖、树、炳、城、锦、源、材、煇、增、锋、洁、彬、炜、坪。

江苏是汉家刘氏的发源地,中华刘姓的摇篮。当年的汉朝皇族,就是从江苏丰沛地区崛起于世的。后来,江苏的彭城--今徐州市,更成为天下刘姓公认的郡望。

历史上,江苏地区刘姓也是名人辈出,族姓盛兴。一直到现代,江苏刘姓在整个刘氏族姓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扩展资料

起源演变

刘姓,有三个主要来源:

1 来自祁姓。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为帝喾次子帝尧伊祁氏(陶唐氏)的后裔,帝尧初封于陶地,又封于唐地,故又称陶唐氏。其号曰[尧],史称为唐尧。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保定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此为祁姓刘氏。

2 来自姬姓。为周太王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东周时重封王室成员刘康公为刘国国君。此为姬姓刘氏。

3 来自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一、项伯助刘季灭楚有功,故赐姓刘。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参考资料:

-刘氏家谱

席绢的奉氏女厨共写了五本,

分别是《挑剔女人家》,《大龄宫女》,《大龄宫女》、《富贵饕家》和《金玉其外美食家》。

补充

席绢台湾言情小说作家,其作品被称为“冰淇淋”文学。90年代初,以穿越小说《交错时光的爱恋》出道,风靡两岸,成为新生代的偶像,其作品构思独特,风格清新,

开创了言情小说的新篇章,从而成为言情界****。作品大致分为2个时期,早期以唯美活泼、轻松诙谐为基调,文笔清澈阳光,字里行间透出无限蓬勃朝气;近

年阅历年龄增长,作品更趋于成熟,文字更精于理性,多有平淡且深刻,意有体会百态之作。笔名由来:因为喜欢席慕容的诗和绢质的东西,所以取名为席绢。

(1)尧帝第九子刘源明(因封刘国此始姓刘)妣古氏、巫氏——(2)刘永和妣宁

氏——(3)刘纪安妣王氏、刘纪乐妣甘氏——(4)刘岁纪妣黎氏——(5)刘正成妣李氏、刘正定

妣王氏、刘正坤池氏——(6)刘长历妣瞿氏——(7)刘德科、刘德亮妣薛氏、刘德仁——(8)刘

仁宏妣孟氏、刘仁发——(9)刘廷光妣雍氏、刘廷绅、刘廷九、刘廷贵——(10)刘爵南妣尚氏—

—(11)刘行矩妣晏氏、刘行清——(12)刘复胜、刘复旺妣易氏、刘复松——(13)刘茂光、刘

茂清妣丁氏、向氏、刘茂文、刘茂华——(14)刘孔扬妣廖氏——(15)刘日永妣宏氏、刘日贵、

刘日胜——(16)刘德荣妣吕氏、刘德康——(17)刘聚义妣言氏——(18)刘宗妣熊氏、刘孚妣

江氏、刘汉妣汪氏、刘累妣赵氏、汪氏——(19)刘正益、刘洪益、刘永益、刘万益、刘大益、刘

宗益、刘顺益、刘昌益妣黄氏——(20)刘歆妣徐氏、刘锡朋妣古氏——(21)刘永妣林氏、刘

杭——(22)刘琳妣奉氏——(23)刘狱、刘麓妣罗氏——(24)刘洪州妣袁氏——(25)刘绅妣

熊氏——(26)刘茂高妣余氏——(27)刘道山妣贝氏——(28)刘叨明、刘叨亮妣曾氏、刘叨

清、刘叨朗——(29)刘先妣程氏——(30)刘臣、刘坤妣古氏——(31)刘案喜、刘案庆、刘案

临妣陈氏——(32)刘智河妣宦氏、刘智明——(33)刘绘妣以氏、刘缙、刘总——(34)刘元远

妣芋氏——(35)刘观榜妣文氏——(36)刘文祯妣谢氏、刘文祥——(37)刘篮妣甘氏、刘管、

刘符——(38)刘九琳妣张氏——(39)刘道总妣甘氏——(40)刘伯亿妣卞氏、刘叔亿妣景氏、

安氏——(41)刘笃庆妣秋氏——(42)刘陶阳、刘定阳、刘楚阳妣曹氏——(43)刘春、刘淋、

刘弼妣汤氏——(44)刘猛、刘勇妣黄氏、刘刚、刘强——(45)刘建平妣曾氏——(46)刘敬

堂、刘敬典妣张氏、刘敬培——(47)刘照然妣毛氏、董氏——(48)刘之雄、刘之旺妣古氏

——(49)刘茂妣佟氏——(50)刘平环妣古氏、刘平元——(51)刘良妣胡氏——(52)刘世

勋、刘世郎妣易氏、徐氏——(53)刘昌允妣钟氏、刘昌华——(54)刘万宗妣尤氏、刘万全——

(55)刘康妣万氏——(56)刘凤妣官氏——(57)刘致禄妣尹氏——(58)刘伯蛮妣钟氏、杨

氏——(59)刘维纲妣朱氏、刘维统——(60)刘宗仁妣金氏、刘宗义、刘宗礼、刘宗智、刘宗

信——(61)刘大化妣吴氏、刘大爵、刘大禄——(62)刘敏洪妣司马氏——(63)刘晋妣温氏、

刘珍——(64)刘湖、刘璜妣曾氏——(65)刘鸣坤、刘鸣申妣欧阳氏——(66)刘松妣朱氏、刘

柏、刘梢——(67)刘文先妣洪氏、丁氏——(68)刘伯仲妣姜氏、陈氏、刘伯茂——(69)刘盛

臣妣白氏——(70)刘茂清妣吉氏、刘茂祖、刘茂文——(71)刘桥妣殷氏、吉氏、刘年——

(72)刘丰(字然、号果齐。迁江南沛县、家财万贯、好善乐施)妣李氏、桂氏、刘沛——(73)

刘仁纪、刘仁号(字荣)妣赵氏、梁氏、——(74)刘瑞(字显名初)妣李氏——(75)刘伯妣邱

氏周氏、刘仲妣马氏、刘邦妣吕氏、戚氏、薄氏、张氏、赵氏 刘交(楚王)妣梁氏—

注:

1、古人多名,该谱同一人选用的个别名字可能与刘邦各支族谱记载有异,特说明;

2、古一夫多妻,各支族谱选取的夫人多以该祖原配和生母为主,故所标妣(夫人)可能有所不同;

3、不排除历代后人因代代传抄而产生的错误;

4、因为家谱皆秘而不宣,谱中很多史料不便公示

5、以上仅供对家谱研究有兴趣者参考,请勿复制转载到处发布,以免因其族人不满引起纠纷。

陈姓家谱

陈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 寻根溯源 1商朝末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