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有姓慕的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百家姓中有姓慕的吗?,第1张

有, 慕姓为复姓慕容氏简化而来。据《路史》载:慕容氏之后有慕氏。慕容氏遗族。

慕姓有出自慕容氏、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也有说出自远古帝王虞舜的祖父虞慕、以及源于达斡尔族,族人尊莫护跋为得姓始祖。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大多数由慕容氏演化而来,其家族名人主要有慕施蒙、慕天颜、慕完等人。

扩展资料:

慕姓本源慕容,慕容得之于先祖莫护跋,慕天地之德,继三光之容,以慕容为姓。后有所避,去容为慕。

目前全国慕姓有两大源流,一为慕容廆之后,其后人建立前燕后燕南燕,疆域最大时包括淮汉以北中国北方。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安徽及南方慕姓多为这一支。另一为吐谷浑之后,主要在甘肃一带。如镇原慕姓,敦煌等。

吐谷浑与慕容廆是莫护跋曾孙,因牧场之争,吐谷浑远走青海一带,建立吐谷浑王朝,一直延续近350年,疆域最大时达三百万平方公里,以青海湖为中心,包括陇西,西藏,其后人为慕姓,但是很多改它姓。 中唐以后,吐谷浑慕姓后人也很多有迁移内地的。 

历史学教授雷广臻表示:鲜卑慕容氏实际上是黄帝的后人。

雷广臻说,鲜卑慕容氏起初没有自己的文字,世事全凭世代口口相传。但鲜卑慕容氏关于自己是黄帝后人的记忆十分明确,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曾写道,慕容氏自云轩辕之后。

轩辕,就是黄帝。除世代口传外,历代典籍中也有关于鲜卑慕容氏身世的记录。例如《山海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这一说法后来为《晋书》及《北史》所沿用。史称鲜卑慕容氏“邑于紫蒙之野”。

经考证,紫蒙之野位于西辽河上游,即大兴安岭以南、燕山以北的地区。这也正是近二三十年考古学者十分关注的红山文化区。 

——慕姓

问题一:慕容姓氏有多少人 慕容姓氏有约135万人。

当代慕容姓分布:

慕容姓是个小姓,但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已经具有详实调查统计资料的慕容姓分布情况如下:

1河南温县慕庄和武陟约有10000多人;

河南温县慕庄村及武陟南贾村共有一万余慕姓族人,家谱世系清晰,是元朝监察御史慕完之孙明初由卫郡(今河南省新乡)迁来的,两个村里保存有元朝大学士虞集及大学士中书参知政事许师敬分别给慕完撰写的墓志铭,清楚表明这一支是隋初大将军慕容三藏之后,三藏乃慕容绍宗之子,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七世孙。

2许昌大慕庄有4000多人。

3陕西吴堡慕家坪有几千人。

4山东栖下有几千人;龙口约有10000人。

5广西南宁有3000多人。

6甘肃庆阳有10000多人。

7陇东平凉有1000多人。

8广东高要有8000多人。

以上略计有80000人左右。

还有以下这些地方未经调查核实,尚不知有多少人口:

1辽宁辽阳、沈阳、大连。

2陕西绥德、西安。

3黑龙江。

4内蒙赤峰、乌海。

5四川、重庆。

6山东荣成、蓬莱。

7湖南邵阳、浏阳。

8广西龙川。

9云南大理。

10河南开封。

11广东新会。

12上海。

13河北。

14山西。

15青海。

等等。

可见,慕容氏和慕氏遍布全国,估计总人口不少于十几万。

问题二:中国还有姓慕容的吗? 是吗,那为啥我以前邻居有一姓这的,可能改了吧

问题三:当今还有姓“慕容”的人吗? 肯定是,百家姓上有慕容姓

问题四:既然现在还有那么多姓慕容的,为什么说鲜卑族消失了? 慕容姓虽然是鲜卑大姓,但是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不免与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交往通婚,特别是经过孝文帝汉化改革后,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后虽有反复,但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

问题五:现在姓慕容的还多吗? 一、姓氏源流

慕容(mù ró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

2、出自高辛氏,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氏。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 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西晋时,慕[email protected] 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单于,他的儿子慕容后来建立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东晋十六国时,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前后历时七十多年。

得姓始祖:单于。根据《三国志・鲜卑传》中提到,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而从《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上考究,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部族首领高辛氏的后裔,建立鲜卑国,单于自称“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称为慕容氏。历史上的鲜卑族在今内蒙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慕容氏的发源地和老家便在这里,故慕容氏后人奉单于为慕容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慕容姓在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 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带有坠饰的帽子),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西晋时,慕容氏建立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而东晋十六国时,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很广泛地流传。

三、历史名人

慕容:字元真(297-3481025),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是鲜卑族领袖慕容@的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王,军事统帅。 咸和八年五月甲寅(333年6月4日),慕容@去世。六月,慕容嗣辽东郡公,以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督摄部内,统治辽东。慕容继位后,用法严苛,国人多不安。337年十月,慕容称燕王,前燕帝国建立。慕容汉化较深,崇尚儒学、喜好文籍,设东庠(学校),以大臣子弟为官学生。公元348年慕容病逝,时年52岁。

慕容恪: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名将,大臣。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人。鲜卑族。前燕主慕容之子。智勇兼备,善于用兵。从15岁起随父征战,临机多奇谋,常获胜。前燕慕容五年(338年)五月,后赵主石虎率兵数十万攻前燕,慕容坚守燕都棘城,与赵军相持旬余。后乘赵兵引退之机,命慕容恪率2000骑于晨出击。石虎见诸门若有师出,大惊,遂弃甲溃逃。恪乘胜追击,大败之,斩获3万余人。十二月,鲜卑首领段辽密与前燕谋覆后赵军,慕容恪奉命率精骑7000于密云山(今河北省承德北)设伏,大败后赵将麻秋所部3万人,歼其大部。八年,拜渡辽将军,镇平郭(今辽宁省盖州西南),屡破兵,使其畏惧,不敢来攻。前燕慕容y四年(352年)四月,奉命率军攻冉魏,追至廉台(今河北省无极东北>>

问题六:现在有没有慕容姓的人 有啊,我就姓,你别听网上瞎说,谁说现在没有姓慕容的。

问题七:慕容家族,现有还有后人吗? 现在还是有姓慕容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的鲜卑族后裔的慕容皇族已经没有后人留下了。现在的慕容姓可能是当时趁兵乱流亡的贵族也可能是平民,皇族已经全部死于动乱,原来我们高中有个叫慕容敏的,据他说他和鲜卑族慕容氏没有直接关系

希望采纳

问题八:为什么现在很少人姓诸葛,夏侯,慕容等姓了从没有见过 复姓比较少,但是还是有的,比如姓欧阳的我就见过几个,姓第五的也见过。

诸葛夏侯还好,是汉姓。慕容、宇文、拓拔、独孤这些鲜卑姓是少数民族姓,鲜卑汉化的时候,很多都改了,只有一部分还在用,所以比起古代少多了。

问题九:中国现如今还有人姓独孤或慕容吗 中国十大复姓:1欧阳2上官3端木4司徒5慕容6司马7夏侯8令狐9诸葛10皇甫

其它的,排序有误。

慕容(Mù ró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

2、出自高辛氏,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氏。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 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西晋时,慕[email protected] 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单于,他的儿子慕容后来建立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东晋十六国时,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前后历时七十多年。

得姓始祖:单于。根据《三国志・鲜卑传》中提到,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而从《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上考究,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部族首领高辛氏的后裔,建立鲜卑国,单于自称“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称为慕容氏。历史上的鲜卑族在今内蒙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慕容氏的发源地和老家便在这里,故慕容氏后人奉单于为慕容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慕容姓在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 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带有坠饰的帽子),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西晋时,慕容氏建立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而东晋十六国时,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很广泛地流传。

郡望堂号

1、郡望

敦煌郡:汉代时从酒泉郡中分出一部分置郡。相当于现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以西一带地区。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郡。秦、汉沿之。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地区。

2、堂号

辽东堂:慕[email protected] 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大单于,归属于晋朝,晋朝太兴初年封他为“辽东公”,慕容氏因以“辽东”为堂号。

历史名人

慕容:字元真(297-3481025),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是鲜卑族领袖慕容@的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王,军事统帅。 咸和八年五月甲寅(333年6月4日),慕容@去世。六月,慕容嗣辽东郡公,以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督摄部内,统治辽东。慕容继位后,用法严苛,国人多不安。337年十月,慕容称燕王,前燕帝国建立。

慕容恪: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名将,大臣。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人。鲜卑族。前燕主慕容之子。智勇兼备,耿于用兵。从15岁起随父征战,临机多奇谋,常获胜。

慕容垂:又名慕容霸,前燕王慕容的第五子。 十六国后燕创建者。384-396年在位。字道明(326-396),鲜卑族,昌黎棘城(辽>>

慕(Mù)姓源出有:

源流一

出自慕容氏,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为慕容氏所改。远古时,有个黄帝后代叫“封”,他到东北部去建立了鲜卑国。他取姓慕容,是意在远离中原之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慕二仪(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后来慕容姓的后人,有的地区又简化为慕姓。

源流二

出自宋代河南开封有慕氏。

源流三

出自远古帝王虞舜的祖父虞慕(通幕姓)——源于某《百家姓》: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帝的祖父叫虞幕,虞幕的后代中,有一支以他的名字为姓,就是幕氏。后来经过历史的演变,幕姓演变为慕姓; 4、慕姓源于晋太子申生(谥号慕君)——出自中国民俗学会编的<<姓氏名号面面观>>第13章的<姓氏与先人名号的关系>;

源流四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清朝时期达斡尔族鄂诺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鄂诺氏,亦称俄嫩氏、鄂内氏、鄂讷氏、斡难氏,为达斡尔族着姓,世居黑龙江北境、鄂嫩河流域一带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no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鄂氏、敖氏、吴氏、慕氏等。

得姓始祖:莫护跋

迁徙

慕姓出自鲜卑族。源流说法是黄帝的后代中曾经有一支到北方建立了鲜卑国。鲜卑国的公族当中有的姓慕容。后来渐渐简化为单姓慕,就是现在慕姓的起源。

分布情况

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二十九位门阀。慕姓遍布全国包括台湾,美国、新加坡等海外也有分布。

河南温县慕庄村及武陟南贾村共有一万余慕姓族人,家谱世系清晰,是元朝监察御史慕完之孙明初由卫郡(今河南省新乡)迁来的,两个村里保存有元朝大学士虞集给慕完撰写的墓志铭,清楚表明这一支是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

河南许昌大慕庄有慕姓4000多口人,家谱记载是源于明初山西洪洞县

安徽涡阳一带有其后裔近万人,而且其居住村庄也大都冠有“慕”字称谓。

陕西吴堡慕家原分布慕姓约几千人,

山东栖霞县慕姓人口也有几千人

陇东平凉、庆阳一带慕姓子孙遍布,约有上万人。

山东龙口(原来叫黄县)也有几个村姓慕的,但不知族上从何地迁此。山东龙口(原黄县)慕姓主要分布在原丰仪包括慕院夼、大慕家、丰仪炉、西店等村,另外兰高镇麻院慕家也以慕姓为主,据村志所讲从云南搬迁来。丰仪慕姓据传是从栖霞铁口搬迁过来的,后来修王层水库西店等村的慕姓村民外迁至东江附近的也有一部分。

慕容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二十八位。

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

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汉人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带有坠饰的帽子),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

西晋时期,慕容氏族人建立了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氏。在东晋到十六国时期,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很广泛地流传。

今江苏省的苏州市,河南省的焦作市温县、开封市、叶县、许昌市、南阳市镇平县、平顶山市、中牟县,广东省的广州市、高要市、新会市、台山市、中山市、珠海市、东莞市、高州市、吴川市、信宜市、化州市、电白市、阳江市、南海市、番禺市、顺德市,辽宁省的沈阳市、朝阳市、营口市、丹东市凤城区,山东省的龙口市、烟台市栖霞县、荣成市、蓬莱市、莒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龙川县,甘肃省的庆阳市,陕西省的西安市、吴堡县、绥德县,湖南省的邵阳市绥宁县、浏阳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鹤岗市,河北省的涿州市、邯郸市,安徽省的蒙城市、利辛县,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贵州省的六枝市,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乌海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湖南省邵阳市,吉林省的吉林市,重庆市的江津县,北京市,上海市,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等地,均有慕容氏族人分布。

慕容姓氏约有十三点五万人。

已经具有详实调查统计资料的慕容姓分布情况如下。河南温县慕庄和武陟约有10000多人; 河南温县慕庄村及武陟南贾村共有一万余慕姓族人,家谱世系清晰,元朝监察御史慕完之孙明初由卫郡迁来。此外,许昌大慕庄有4000多人,陕西吴堡慕家坪有几千人,山东栖下有几千人,龙口约有10000人,广西南宁有3000多人,甘肃庆阳有10000多人,陇东平凉有1000多人,广东高要有8000多人。总共有80000人左右。

未经调查核实,尚不知有多少人口的地区有:辽宁辽阳、沈阳和大连;陕西绥德和西安;黑龙江;内蒙赤峰和乌海;四川和重庆;山东荣成和蓬莱;湖南邵阳和浏阳;广西龙川;云南大理;河南开封;广东新会;上海;河北;山西以及青海。

慕姓本源慕容,慕容得之于先祖莫护跋,慕天地之德,继三光之容,以慕容为姓后有所避,去容为慕

目前全国慕姓有两大源流,一为慕容廆之后,其后人建立前燕后燕南燕,疆域最大时包括淮汉以北中国北方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安徽及南方慕姓多为这一支另一为吐谷浑之后,主要在甘肃一带如镇原慕姓,敦煌等吐谷浑与慕容廆是莫护跋曾孙,因牧场之争,吐谷浑远走青海一带,建立吐谷浑王朝,一直延续近350年,疆域最大时达三百万平方公里,以青海湖为中心,包括陇西,西藏,其后人为慕姓,但是很多改它姓

中唐以后,吐谷浑慕姓后人也有迁移内地的

关于慕姓的分布情况不全。河南温县慕庄村及武陟南贾村共有一万余慕姓族人,家谱世系清晰,是元朝监察御史慕完之孙明初由卫郡(今河南省新乡)迁来的,两个村里保存有元朝大学士虞集及大学士中慕姓本源慕容,慕容得之于先祖莫护跋,慕天地之德,继三光之容,以慕容为姓后有所避,去容为慕

目前全国慕姓有两大源流,一为慕容廆之后,其后人建立前燕后燕南燕,疆域最大时包括淮汉以北中国北方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安徽及南方慕姓多为这一支另一为吐谷浑之后,主要在甘肃一带如镇原慕姓,敦煌等吐谷浑与慕容廆是莫护跋曾孙,因牧场之争,吐谷浑远走青海一带,建立吐谷浑王朝,一直延续近350年,疆域最大时达三百万平方公里,以青海湖为中心,包括陇西,西藏,其后人为慕姓,但是很多改它姓

中唐以后,吐谷浑慕姓后人也有迁移内地的

关于慕姓的分布情况不全。河南温县慕庄村及武陟南贾村共有一万余慕姓族人,家谱世系清晰,是元朝监察御史慕完之孙明初由卫郡(今河南省新乡)迁来的,两个村里保存有元朝大学士虞集及大学士中书参知政事许师敬分别给慕完撰写的墓志铭,清楚表明这一支是廆孙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

河南许昌大慕庄有慕姓4000多口人,家谱记载是源于明初山西洪洞县陕西吴堡慕家坪分布慕姓约几千人,山东栖霞县慕姓人口也有几千人

陇东平凉、庆阳一带慕姓子孙遍布,约有上千口人。

慕姓遍布全国乃至台湾,美国、新加坡等海外,并建有族谱,希望能够补充。

慕(Mu)

(1)宋代开封有慕氏。

源流一

出自慕容氏,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为慕容氏所改。远古时,有个黄帝后代叫“封”,他到东北部去建立了鲜卑国。他取姓慕容,是意在远离中原之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慕二仪(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后来慕容姓的后人,有的地区又简化为慕姓。

源流二

出自宋代河南开封有慕氏。

源流三

出自远古帝王虞舜的祖父虞慕(通幕姓)——源于某《百家姓》: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帝的祖父叫虞幕,虞幕的后代中,有一支以他的名字为姓,就是幕氏。后来经过历史的演变,幕姓演变为慕姓; 4、慕姓源于晋太子申生(谥号慕君)——出自中国民俗学会编的<<姓氏名号面面观>>第13章的<姓氏与先人名号的关系>;

源流四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清朝时期达斡尔族鄂诺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鄂诺氏,亦称俄嫩氏、鄂内氏、鄂讷氏、斡难氏,为达斡尔族着姓,世居黑龙江北境、鄂嫩河流域一带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no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鄂氏、敖氏、吴氏、慕氏等。

得姓始祖

莫护跋

迁徙分布

迁徙

慕姓出自鲜卑族。源流说法是黄帝的后代中曾经有一支到北方建立了鲜卑国。鲜卑国的公族当中有的姓慕容。后来渐渐简化为单姓慕,就是现在慕姓的起源。

分布情况

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二十九位门阀。慕姓遍布全国包括台湾,美国、新加坡等海外也有分布。

河南温县慕庄村及武陟南贾村共有一万余慕姓族人,家谱世系清晰,是元朝监察御史慕完之孙明初由卫郡(今河南省新乡)迁来的,两个村里保存有元朝大学士虞集给慕完撰写的墓志铭,清楚表明这一支是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

河南许昌大慕庄有慕姓4000多口人,家谱记载是源于明初山西洪洞县

安徽涡阳一带有其后裔近万人,而且其居住村庄也大都冠有“慕”字称谓。

陕西吴堡慕家原分布慕姓约几千人,

山东栖霞市慕姓人口也有几千人

陇东平凉、庆阳一带慕姓子孙遍布,约有上万人。

山东龙口市(原来叫黄县)也有几个村姓慕的,但不知族上从何地迁此。山东龙口市(原黄县)慕姓主要分布在原丰仪包括慕院夼、大慕家、丰仪炉、丰仪店等村,另外兰高镇麻院慕家也以慕姓为主,据村志所讲从云南搬迁来。丰仪慕姓据传是从栖霞铁口搬迁过来的,后来修王屋水库丰仪店等村的慕姓村民外迁至东江附近的也有一部分。

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汉人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带有坠饰的帽子),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西晋时,慕容氏建立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而东晋十六国时,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很广泛地流传。

百家姓中有姓慕的吗?

有, 慕姓为复姓慕容氏简化而来。据《路史》载:慕容氏之后有慕氏。慕容氏遗族。慕姓有出自慕容氏、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也有说出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