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将领黄朋厚墓考察记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太平军将领黄朋厚墓考察记,第1张

王密林

《宣城 历史 文化研究》第079期

笔者偶闻太平天国末期具有重要地位的黄朋厚的墓在安徽省宣城市郊的山中,并有墓碑记述其生平。因久闻1980年即有学者赴宣城考察,发现北王韦昌辉之弟、曾任太平天国右军主将的韦志俊的墓及《韦氏简谱》,并访得诸多太平天国遗族的口碑,证实了宣城确有太平天国遗族落籍群居,是除广西外最大的太平天国遗族的聚居地,但其论著中对同处宣城的黄朋厚墓却无一语道及,不禁令笔者心生疑惑。为释疑解惑,经与黄朋厚的后人联系,特赴宣城做相关考察,访查到黄朋厚不为人所知的后半生,使黄朋厚这个被史家认为“不知所终”的人物知其所终。

6月16日17时30分,自北京乘车,次日10时许抵宣城,因暴雨天气,候至19日雨止,17时许,始由黄朋厚的后人黄存清和黄忠华陪同,驱车赴宣城郊外考察。 汽车 经行国道进入孙埠镇辖境后,又转至镇村级公路直至乡间的土路,一路颠簸。道路两侧尽是沃野平畴,河渠纵横交错,因连日暴雨,沟渠满溢,水流急湍。田畴广植水稻,深密的毛竹林和灌木丛错落其间,苍翠蓊郁,清新悦目。

车行约一小时至玉粒之嵇村,有小山横枕村旁。下车后,沿山径行走约10分钟至山腰,见丛莽中有二碑比肩而立,后为砖砌墓冢,即为黄朋厚及夫人陈氏之墓。墓冢的朝向为南,黄朋厚墓碑在左,陈氏墓碑在右,相距数步,墓碑前皆立有石制小香炉。墓碑高约120厘米,宽约60厘米,碑面水迹淋漓,满布苔迹石花,字迹斑驳,望之古意盎然,绝非伪作赝品。墓碑左侧列述黄朋厚的生平履历,中刻大字“皇清显考诰封武功将军讳朋厚黄公大人之墓”,右侧列立碑人及年月,其行文格式与韦志俊墓碑完全相同。

在墓前盘桓约一小时,抄录碑文并拍照,20时许下山。21时许回到宣城市区吃晚饭,期间听黄存清讲述黄朋厚的轶闻,至23时许始回宾馆。20日8时至9时许,与黄忠华谈黄朋厚事。14时许,乘车离宣城,于次日8时抵京,结束此次考察。

黄朋厚,又作黄明厚、黄十四、十四郎,广西博白人,与太平天国名将黄文金同宗,他们的始祖是唐昭宗时的工部侍郎黄峭山,黄文金是黄峭山的十六世孙,黄朋厚是十九世孙。黄朋厚随黄文金参加金田团营,其后一直随黄文金征战,初时因年龄尚幼,不甚知名。及其年稍长,因骁勇敢战,每战当先,声望渐著,与黄文金同被清军所畏惧,称黄文金为黄老虎,称黄朋厚为小老虎。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十月廿二日,积功封天朝九门御林开朝王宗兖天安(太平天国除王爵外,设义、安、福、燕、豫、侯六等爵位)。其后升为列王。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1863)九月廿八日,因奉王古隆贤降清,不久后,洪秀全将奉王爵位转封黄朋厚,与被封为堵王的黄文金同守湖州。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1864)清军进攻嘉兴,二月,堵王黄文金及辅王杨辅清大举援嘉兴,以黄朋厚为前锋,十四日,与清军总兵程学启等大战于新塍、乌镇,未能取胜,同日,嘉兴城陷,黄朋厚等归湖州。

天京被清军攻陷后,幼天王洪天贵福等突围至广德州(今安徽广德)。此时,黄文金、黄朋厚叔侄拥兵数万,并据守湖州和广德两地,成为播迁中的太平天国政权最可依赖的力量,黄文金、黄朋厚的地位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护送幼天王等撤往江西的途中,黄文金伤重而死,其余部由黄朋厚统领。经干王洪仁玕提议,幼天王封黄朋厚为钦命统领南方主帅,仅低于最高官职军师一等,而在诸王之上,是最被重视的统军将领。黄朋厚等一路突破清军的围追堵截,护送幼天王等到了江西石城。在打败了尾随的清军后,黄朋厚率前军开路,与康王汪海洋的部队会合,但后军被清军歼灭,幼天王、干王及昭王黄文英皆遭擒被杀。

其后,黄朋厚随侍王李世贤和康王汪海洋转战闽粤。由于康王汪海洋“猜狠凶虐”,先后诬杀纪王黄金爱、侍王李世贤等,黄朋厚对前途失去信心,萌生投降清朝的念头,于同治四年(1865)底,在江西龙南秘密派人到清军中请降。

清将刘典接受了他的投降,并密嘱他留在太平军中做卧底,随时报知太平军的动向。广东嘉应州(今梅县)十二预之战,因黄朋厚提前告知清将萧雅泗作战机密,使清军有备,太平军战败,汪海洋战死。太平军从嘉应州突围后,黄朋厚命令部下弃械伏地请降,自己藏匿到山洞中,两日后,到清军大营投降。清军将领们以黄朋厚在太平天国位高爵显,又曾杀戮过很多清军的兵将,都想杀掉他,本不热衷招降的左宗棠爱惜他的武勇,向朝廷上了《请将归诚之黄朋厚免罪给守备衔片》,建议“免罪并赏给守备衔”,得到朝廷批准,黄朋厚由太平天国的奉王、南方主帅,变成清朝的正五品守备。

以往史学论著关于黄朋厚的记述就到他在嘉应州降清为止,对他以后的经历鲜有提及,公私文献中虽偶尔出现黄朋厚的名字,但都不能确指即为降将黄朋厚,他的最后归宿更是不得而知。总之,他是个“不知所终”的 历史 人物,而此次黄朋厚夫妇墓志铭的发现,使得这一 历史 谜题迎刃而解。

现将黄朋厚墓志铭全文刊录如下:

戌山丁向(此四个大字横刻于碑额,据笔者推测,应是墓地所处的方位和朝向)

哀启者,公印翔云,讳朋厚,原籍广西省郁林州博白县东乡山猪琅那亭人也。公生平忠义禀性,刚直存心,气质雄伟,夙娴弓马,勇略过人。至同治初年壮弱冠时投营效力,随左侯①剿捕广东匪徒,至上阵时,樱钩矛而不惧,冒矢石而不辞,蒙左侯相奏奖,赏给守备衔。嗣后,随同左侯相搜捕闽省各属土匪,又随罗军门②渡台,檄委带亲兵营,进剿苏澳、南澳生番。屡次血战,遍体受伤。迭以战功,蒙罗军门保奏都司加游击衔,并赏戴蓝翎。至光绪八年夏,奉浙江抚宪陈③委带楚军正后营,驻扎泗安镇④。七月,又奉调到台,兼理越军驻防台州,拏获土匪数百名,蒙陈抚台保以游击补用。九年,奉调温州,督饬兵勇,添筑堡垒数百丈。夏,因台属土匪猖獗,奉调回台,驻防北岸。露宿星餐,不辞劳瘁,屡次痛剿,先后阵斩著匪百余,匪势顿息。上报国恩,下安黎庶。蒙刘中丞⑤优奖,奏保副将。惨于光绪十一年三月廿四日,志在歼除土匪,遂致奋不顾身,腹受重伤,死战始行收妆。至临终时,犹语其弁勇曰:“恨不能尽歼匪类,为百姓除害。”知其终不忘 国家厚恩也,是以志之矣。公生于道光丙申年正月初四寅时,卒于光绪乙酉年三月廿五日子时。

皇清显考诰封武功将军⑥讳朋厚黄公大人之墓

朋成 孙发广

弟 男 敬立

朋善 孙友旺

大清光绪十二年三月吉日谷旦

黄朋厚夫人陈氏墓志铭全文刊录如下:

戌山辰向

系浙江省长兴县西乡金塆里人氏,葬宣邑东乡冲岭冷瑞冲蝉山。

生于道光丁未年八月初八申时。

卒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九申时。

清故显妣黄母陈老孺人之墓

黄朋厚墓志铭文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其本人和家族的重要信息,通过铭文,我们知道他字翔云,是广西博白东乡山猪琅那亭人,享年五十岁(1836—1885),以及他的生平、家庭及葬地等情况,这段史实是目前各种史学论著所阙如的。铭文回避了黄朋厚参加太平天国事,只称其弱冠时投营效力,并“随左侯剿捕广东匪徒,至上阵时,樱钩矛而不惧,冒矢石而不辞”,所谓“广东匪徒”指的就是转战至广东的太平军余部。铭文之所以予以回避,当是因为黄朋厚下葬时距太平天国败亡不久,尚处敏感时期,不便提及。

铭文中明确提到黄朋厚曾随罗大春渡台,参加台湾的开山抚番的军事行动,证实台湾地方文献中记述的黄朋厚与宣城黄朋厚为同一人。开山抚番是当时的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制定的开发台湾土著民族聚居地区的政策,其起因是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对台湾用兵,借口就是东海岸的“番民”不受清朝官府节制,台湾东部地区是“无主之地”。台湾的土著民族大都聚居在东部山区,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从大陆迁移到台湾的汉族民众,则居住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为防止移民与土著民族发生冲突,清朝有令,不许移民进山。沈葆桢认为要开发台湾,必须开山修路,安抚土著民族。他上奏朝廷,请求废除汉族人民不许进山的禁令,对民众入台垦殖予以扶持。得到朝廷许可后,开始了执行长达二十年的开山抚蕃政策。沈葆桢调动十九个营的官兵,分三路开山。

黄朋厚在此役中统领亲兵营,负责在北路的苏澳、南澳开山。北路以苏澳为起点,沿东海岸南下,经新城至花莲,全长三百多里,这条路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苏花公路的前身。台东地区峭壁深谷纵横,“峭壁插云,陡趾浸海,怒涛上击,眩目惊心;军行束马扪壁,蹜蹜而过”( 沈葆桢《北路中路开山情形摺》)。官兵们逢山开道,遇谷架桥,艰难地向山区推进。

除艰苦的施工条件外,更大的阻力来自一时不能理解开山修路的意义、认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对开山执强烈反对态度的部分土著民族,他们潜伏在林莽,经常突袭筑路官兵,致使人员伤亡很多。在当年的八月十三日,“大南澳两河遽决为四,勇丁方结筏以渡,芦苇中突出生番狙击,守备黄朋厚等各受镖伤。”(《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

乾隆二十五年台湾番界图

黄朋厚率部边筑路边作战,多次涉险,先后在大南澳等地击败抗拒的土著民族,“北路于(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一、十三等日正在开路,突有凶番千余,分段埋伏放枪;我军竭力抵敌,经守备黄朋厚击毙四人,始退。是日,我军阵亡者四人、受伤者十有八人。十五日,至一崇山之麓,众方在峡中开凿,忽枪声四合;抵御两时之久,番乃愈多。黄朋厚、冯安国料众倾社而出,中必空虚;分队捣其巢穴,果有草寮数百,阒无其人,见新旧骷髅每寮多或百余、少有数十,秽臭熏人。乘风纵火,焚其社寮十余;阵番始散”(沈葆桢《南北路开山并拟布置琅王乔旗后各情形折》)。二十八日,又“以黄朋厚暂领福靖前营之众”(罗大春《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

黄朋厚正如墓志铭中说的“屡次血战,遍体受伤”, 最终完成了北路的开山任务,以战功被保奏都司加游击衔,并赏戴蓝翎。至今苏花公路沿途仍留有两通纪念此次开山行动的碑刻,供后人凭吊。这段 历史 ,台湾地方文献与墓志铭可以相互印证、补充。

清军除进行军事打击外,重点还在对土著民族进行安抚,执行“编户口、禁仇杀、立总目、垦番地、设番塾”等一系列抚蕃政策。这些措施,逐步受到土著民族的欢迎。开山抚番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使台湾的面貌焕然一新。

墓志铭称黄朋厚在光绪八年(1882)七月奉调到浙江台州,并“拏获土匪数百名”。查阅浙江的地方文献,这年浙江巡抚陈士杰令黄朋厚的老长官罗大春统率在台州的各营,镇压光绪五年(1879)起事的以金满为首的台州反清武装,此时作为参将的黄朋厚应是随罗大春参与台州战事的。

光绪九年(1883),黄朋厚奉调温州。当年,金满被彭玉麟招抚,于五月降清,被授予官职。据陈懋森《临海县志稿》记载,金满降清授官后,台人纷起效尤,战事扩大。黄朋厚再度奉调来台州,主持战局,他“露宿星餐,不辞劳瘁,屡次痛剿,先后阵斩著匪百余,匪势顿息”。《临海县志稿》也称反清武装被他“剿捕几尽”,但浙江的公私文献均将黄朋厚误作“王朋厚”,甚或以字代名称其为“王翔云”。黄朋厚因功被奏保副将衔。

据何钟麟《五君咏•王翔云参戎》称,光绪十一年有“土匪董怔昌聚党(临海)铜坑,三月廿四日,参将王朋厚往剿,以十余人入山,遇伏,与战被害。”碑文的描述则更具体:“惨于光绪十一年(1885)三月廿四日,志在歼除土匪,遂致奋不顾身,腹受重伤,死战始行收妆。至临终时,犹语其弁勇曰:‘恨不能尽歼匪类,为百姓除害。’”三月廿五日子时,黄朋厚终因伤重不治,殒于军中。

据黄存清提供的口碑,黄朋厚与之前降清的前太平天国右军主将韦志俊关系密切,在太平天国时,韦志俊曾是黄文金、黄朋厚的直属长官。韦志俊在太平天国覆灭后曾回广西探视,备受家乡父老的冷遇,被讥讽为“反骨韦十二”,由此心灰意冷,断了回乡的念头。与他境遇相同的黄朋厚闻知此事,自此也断绝了和家乡的联系。他们带领家人和部属,选择到宣城附近的山区落籍定居。之所以选择在此安家,是因为经过战乱和疫病,这里已经村落为墟,荆榛遍布,绝无人迹了。落户的广西人进入被废弃的村落时,看到的是房屋俱在而空无一人,村内骨骸遍地,屋内幔帐完好,但一触即为粉末,床上躺着人的尸骸,夜晚鬼火闪烁,野兽咆哮,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垦荒定居的。

黄朋厚阵亡后于次年(1886)三月葬于宣城东乡冲岭冷瑞冲的蝉山,其夫人陈氏是浙江长兴人,比黄朋厚小12岁,她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去世,葬于蝉山黄朋厚墓侧。

黄存清说,黄家的家谱中记述了黄朋厚参加太平天国的事,他小时候就听长辈们说黄家是太平天国黄十四的后裔,他所知自黄朋厚开始的辈分字派是:朋、生、开、履、存、忠、厚,遗憾的是,家谱在“文革”中被毁。黄家曾在上世纪70年代写过认祖信到广西,可是没有回音。宣城很多都是太平天国失败后过来的,有肖、林、潘、韦、林、赖、黄等姓,黄存清的祖母就是韦昌辉的后裔。落籍宣城的广西人直到黄存清祖父的那代还在说客家话,彼此间的情谊绵延至今,后人们联姻攀亲,互相照应。黄朋厚夫妇墓僻处山中,多年平安无事,但传说他是以金头下葬的,民间有“金头将军”之说,引起盗墓贼的觊觎,终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盗。

此行的深切感受是,古代碑刻是传世文献之外的史书,史书之外的档案馆,蕴藏着大量的史学信息,对文献起着补充和校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历史 资料。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特别项目组编导)

制作:童达清

纵观中国历史,没有哪个朝代的王爷象太平天国那样多。很难想象一个朝代能同时拥有2700多个王爷,更何况太平天国只是中国历史上短短十几年的地方武装割据,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朝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还是先看看太平天国封王的历史吧。

洪秀全一共有三次大规模封王。最初封王是在1852年的永安,史称“永安封王”,即有名的东西南北王和“羽翼天朝”的翼王,史书上认为这次封王明确了革命的领导核心,对革命的发展壮大是有利的。本人认为,在仍是“流寇”时期就急着封王拜相,表明革命领导阶层有很深的等级观念,同时又现出了他们贪图享乐的的本质,并为日后的争权夺利埋下了种子。

前面我说过,太平天国并不平等,它的等级观念比请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永安封王只封了五个王爷,就分为三等,东西为一等,南北为二等,翼王为三等,而且规定,东王以下具归东王节制,这是很要命的一条,洪秀全当时就犯了一个难以弥补的过错,其他王爷都归东王节制,不就等于把自己架空了么?那还要他干什么?据叛徒洪大全讲,洪秀全当时已经有了16个王娘,可见当时的洪秀全就已经开始贪图享乐了,这正是他本人的本性。既然都封了王,那就应该有王爷的谱,太平天国对于王爷吃什么、穿什么、出门坐什么都有明确的规定,连叫什么都很有谱,如东王杨秀清叫“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前军主将东王杨”,这里的“禾乃师”“赎病主”都是教中的职务,“左辅正军师前军主将”是军中的主将,“东王”是政治上的职务,用现在的话讲,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杨秀清同志”。后来还觉得名字不够长,又加了几个字。

杨秀清和肖朝贵都是紫荆山地区的矿工,把他们排在冯云山之前可能也是无奈之举,冯云山的地位类似李大钊这位中共的创始人,李在党内的地位从来没进过前三位。冯云山的传教作用远大于洪秀全,可惜他军事才能有限,否则老洪不会这样委屈他的表弟的。另两位北王和翼王都是当地极有影响的人物,也是“国宗”最多的。除了这六名常委,还有两名候补委员,一个是与翼王同乡的秦日纲,另一个是胡以晃,这两人与北王相似,但影响较小,定都天京后,被分别封为燕王和豫王,直到天京事变结束,洪只封了七个王爷。王爷之下是侯、丞相、指挥、检点、将军、军帅等,一个军帅大概指挥一万三千人左右,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军。当时封为侯的有黄玉昆(翼王岳父)、陈承容(英王叔父)等,立下大功的林凤翔、李开芳也只封为丞相,北伐时才封上侯。

有一个该封王而未封的是黄文金,他是除紫荆山地区之外的另一个博白“根据地”创始人,也是元老级的人物,而且此人作战勇敢威望颇高,人称黄老虎,如果不是因为他后来负伤战死,太平天国余部也不会败得那么快。不知道什么原因,连个丞相也没当上。

另外土匪出身的罗大纲,论功劳资历也可封王,但他出身不好,就象贺龙一样难当大任,给个体委主任吧。

在天京事变前,天王共封了七个王,十九个侯(有记载的),侯爷中有很多是东王的亲信和亲戚,大多死于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后,诸王之中只剩下洪秀全还在天国,老洪已经不信外姓王爷,于是封两个哥哥为“福王”和“安王”,这两个职位在翼王之下,燕王、豫王之上。后来干脆取消王这一职位,在侯之上设立了豫、燕、安、福、义五个爵位,从设立爵位中,可看出原安、福两王的地位(义既为翼,在石达开当正军师时改为义王)。那时的丞相、检点已经成为小官了。

应当说明的是,历朝历代王、侯都是爵位,而非官位,而太平天国里的王侯则即是爵位又是官位。

洪第二次封王是在1859年,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先后封了干王、赞王、英王、忠王、侍王、辅王、璋王,形成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干王成了国务院总理,赞王为军委主席,英王、忠王分别为军委第一、第二副主席,侍王、辅王、璋王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有好事者考《北华捷报》第五二四号(1860年8月11日),发表的艾约瑟与洪仁玕在苏州的问答:

现共有十一个王:一、天王;二、西王的继承者萧有和;三、东王的继承者萧有福;四、干王洪仁玕;五、翼王石达开;六、英王陈玉成;七、忠王李秀成;八、赞王蒙得恩;九、侍王李世贤;十、辅王杨辅清;十一、章王林绍璋。

当时天王诏旨之前开列的接旨者的名单为:朕诏和甥、福甥、玕胞、达胞、玉胞、秀胞、恩胞、贤胞、辅胞、璋胞、万侄、天将、掌率、统管、尽管、神策朝将、护京神将、六部、主、佐将内外众臣知之。

可以看出,东王、西王虽然年幼,但王爷的职位是世袭的,所以排名靠前,石达开虽然出走,但天朝并未将其“开除党籍”。赞王排名虽在在英王、忠王之后,但他是中军主将,军中职位高过英王和忠王。东王全家被杀,洪秀全后来为其平反,据说东王娶了西王的妹妹,所以将西王儿子封为幼东王(也有说天王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东王),肖有福又名蒋有福(随其祖父姓),后被封懿王。万侄可能是他后来的女婿钟万信,也能带兵打仗。

可见,到了1860年,太平天国也只有这些王爷。有一个该封未封的是韦俊,由于他哥哥的牵连,作为天国的五军主将之一,得不到洪秀全的信任,甚至陈玉成和杨辅清也对他处处掣肘,只有李秀成比较同情他,韦俊最终叛变投敌,与未能封王有一定关系。

第三次封王是在1861年以后,这次封王主要是为了分忠王、英王的权,西线英王战败,老洪一怒之下,革了英王的王位,却封英王的几个部下为王,以羞辱英王;东线忠王频频告捷,老洪担心李家兄弟权势过大,也将其部下大举封王,而李秀成、李世贤都有被革王位的经历。

同时洪秀全还大举封自己的亲戚为王,除了将原安王、福王改为勇王和信王外,另封了巨王洪和元、崇王洪利元岁、元王洪科元、长王洪瑞元、见王洪现元、唐王洪瑭元、同王洪蛰元、次王洪锦元、定王洪钰元、汉王洪釮元、金王钟万信、凯王黄栋梁等,所有带元字的,都是老洪的侄子这里面最小的才八九岁。而排名都在英王、忠王之前,仅过了一年,上面的接旨名单就变为:朕诏天佑子侄、和甥、福甥、和元侄、利元侄、科元侄、瑞元侄、锦元侄、栋梁婿,文胜婿、万兴亲、玕胞、葵元侄、达胞、玉胞、秀胞、雍侄、贤胞、辅胞、璋胞、万侄、天将、掌率、统管、尽管、神策朝将、护京神将、神使、六部、主、佐将暨普天大下,同世一家,所有众臣民知之。(其时蒙得恩已死,顶替的是他的儿子蒙时雍)

整个一个洪氏家谱。

在这些王当中,用李秀成的话说,天王最信任的第一是是幼西王萧有和、第二是幼赞王蒙时雍,这两个人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其次是洪的两个女婿,再次是洪的两个哥哥。萧有和、蒙时雍与另外三个洪氏子弟合称天京五狗,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让两个纨绔子弟把持朝中大权,发生大举封王的后果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直到天京被围,洪秀全还在不断地封王,有记载:“不问何人,有人保者俱准。……无功偷闲之人,各有封王”。甚至“由广西跟出来的都封王,本家亲戚也都封王,捐钱粮的也都封王,竟有二千七百多王”。王既封多,所以分为五等,一等如总理朝政的干王洪仁玕;二等如军事统帅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三等如战将堵王黄文金、听王陈炳文;四等如恤王洪仁政、昭王黄文英,不统兵权;五等不另定王号,统称列王。有的甚至孩子刚生下来就被封王,封到最后连汉字都不够用了,就在王字上多加三点加以区别,真是荒唐之极。

李秀成后来的“天朝十误”将此也列为天国灭亡原因之一不无道理。因为一旦被封王,就要修建王府、要有定数的奴仆差人,同时造成了太平天国晚期的攀比、腐败、挥霍之风。国库日空,便在民间搜刮,正是王爷遍地走,小民泪常流。大举封王另一个恶果是各自为政,洪秀全封陈坤书为护王时,正是李秀成中了奸细的离间计想去征讨陈之时,气得李大骂天王糊涂,陈李矛盾由此产生,后来苏州被困之时,李秀成写信向常州的陈坤书求援,尽管语气已经非常客气地称兄道弟并申明大义,但陈坤书就是不理这个胡子,你也是王,我也是王,凭什么听你的?《李秀成自述》中说陈坤书“将常州自霸,……分制我势”,“不由我用,制其不能”。可以见之。后来陈坤书也难逃围城被灭的命运。虽然陈死的也很英勇,据说他血战到最后一人仍手持大刀立于王府门前,清兵不敢近前。但他对天国倾覆所负的责任,一点也不比那些叛王小。

太平天国的后期官制演变很大,层次太多,官爵不分,封赏过滥,郡县守将都封为王,实为前所未见。高级官员不问其职务是否需要,往往因其官阶各设一套属官。在行政上发生各自为政的现象,在军事上造成指挥不灵的局面,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这种不合理的官制成为促使太平天国革命迅速失败的原因之一。从洪秀全的封王之道,可看出他的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这样的人,太平天国如果不毁在他手里,真是一大奇迹。

有许多关于忠王李秀成后代的传说,但大多不可信,目前所知道其后代确切有下落者,一个是他的次子(也有说是养子的)忠二殿下李容发,在江西被俘后为后来的湖南巡抚陈宝箴收养,并将一个婢女许配给他,但容发不久便抑郁而终,简又文先生考据的资料中并没有说他是否有子女;

一个是他的幼子李其祥,在江西被清军搜获,沈葆祯奏章中说“监禁,俟岁满后按例处置”,清代对造反首领家属未成年男性的“例”,是年满12,阉割给功臣为奴,如此则李其祥就算不死,也不会有后代。 

李秀成的女婿黄金爱突围到福建南阳乡被康王汪海洋冤杀,其妻也就是忠王女儿下落不明;他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会王蔡元隆,此人后来降清受重用,并得善终,但家谱中仅记载其配余、张、杨、王、钱五氏合葬,未提李氏,不过家谱误把蔡当作东王杨秀清的女婿,从这点上看,“杨氏”应该就是李秀成的女儿,因为避祸或其他原因假称姓杨。

扩展资料:

李秀成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在金田起义参加太平军后,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称“万古忠义”。

李秀成带幼天王回家辞别母亲。“既为忠臣,难为孝子”,李秀成要尽忠保护幼天王,便不能兼顾母亲了,他与母亲要生离死别,全家流涕分离。他率领战士保护幼天王上清凉山暂避。到了初更时候,假扮清兵,从太平门缺口冲出,出城后他又率一百余人转身拦截清军,与大队人马走散,流落方山。

百姓把他密藏起来,要送他出险,后不幸为八村村董陶大来知悉,于23日将李秀成献与萧孚泗。乡民为替李秀成报仇,将萧孚泗亲兵王三清捉去,“杀而投诸水中”。

参考资料:-李秀成

同治丙寅年是哪一年

漳州市区龙眼营,属于最古老的土街名之一,宋代古称为龙骇瀛。到清代才按闽南谐音叫龙眼营。始建于明代通元,于同治三年(1864年)成了太平军侍王攻克漳州后的指挥部兼行宫,因此引发全国史学家 。

据考证确认,太平军取道赣闽,直下龙岩上杭,于1864年10月14日攻城得手,次年5月15日被迫撤出,漳州大半年。侍王李世贤,就住在城墙附近的通元后殿二楼上发号。正因为有这段珍贵的历史,1988年6月10日漳州市批准,通元称“侍王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告示。

但是,史学界对侍王李世贤在漳州的表现评判不一,毁誉参半载然相反。李世贤在遇李秀成的堂弟,英勇善战。他在天京面临失陷前夕,主动率部分太平军经苏浙突出重围,先后血战于赣闽粤三省,企图引开清军减轻天京压力。最后确定由赣取道福建,东征闽南。农历九月侍王挥师连克订州、永定、龙岩、平和、南靖。14日从西门占领漳州府城,随后又扩大战果,连克云霄、长泰、漳浦、诏安等县城。

龙眼营的老人世代口头相传,一致诉说太平军驻龙眼营期间军民,军纪严明爱民如子,不住民舍居后堂。总之,誉赞多多。不但几乎整条街坊都如是说,而且基本上是侍王府。笔者问过不少十岁老妪老汉,他们传下来的太平军,简直与红军一样!

不过,《漳州府志》也记载:漳州郡城沦陷,太平军大肆焚杀城乡男女老幼,达十万人以上。同治四年,正月廿二,李世贤分兵攻入漳浦。清朝漳州镇标把总叶腾蛟、外委郑升章抵抗无效被歼灭。三十日,李世贤奇兵攻入石码,不断扩大战果。 漳州基本上被太平军控制,太平旗号漫山遍野!

学者们的主流观点是:在漳州的许多地方史志中,均有明确记载当年太平军残部入漳州时,了许多平民百姓。所以漳州百姓很痛恨太平军,在石碑、家谱里,都称之为“长毛反”。太平军进漳州,导致大批漳州老百姓死于这场战乱。“长毛反”给漳州民众带来的是雪上加霜,深重苦难。

专家认为,由于侍王太平军是残部流冦,军纪不严途中杀抢。加上进攻漳州时,处处受到顽强的抵抗,所以沿途破城后,就开始百姓。纵观全漳州,包括天宝镇、诏安、云霄等地方,都有集中埋葬老百姓的公墓。其实,李世贤军事战略超强。他一攻下漳州,马上张榜安民,并发兵抢占万松关,全歼守将稳固城区招兵买马。逼得清庭四处兵剿灭,着实让曾国藩、左宗棠一时坐立不安!

同月,太平军陈光远部带来到位于天宝镇后园村西侧的六房寨土楼。他打听此楼建于明末清初,千人集族而居。墙厚12米,楼门大门朝南,门阔12米,全寨上下二层有厅房96间。社首陈穹关门公开抗拒太平军,陈光远怒而攻寨身亡,其陈妻代夫领众续攻。太平军挖地道置攻塌寨墙,寨中男女死伤三千余人基本上被坑杀。

此寨原址已成万里香蕉园的一部分,但是,都留下两件墓碑,证明太平军攻塌寨墙。漳州布袋戏曾有《火烧六房寨》,说的就是这个事。墓碑上“同治丙寅年”即是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与漳州府志记载吻合,墓碑上刻“皇清钦赐忠义”,这是清廷给的荣誉,“乡殉难男女之墓”,说明上级是按“烈士”规格合葬。

客观中性的观点是:历史必须一分为二,清视太平军如洪水猛兽,留下的记载自然是一边倒。历史总是胜利者来书写,清史绝对不会对太平军手软。各为其主,势不两立。不过,像漳州市区的水石龟一样,还是后人专门建纪念阵亡的太平军将士和死于战祸的百姓。死者为大,为理想献身的人,应该享受后人的香火。这一处绝无仅有的历史证据,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相当兴趣。

总之,历史不是随人妆扮的女孩。对太平军入漳的各种史迹,要辨证分折还原历史的真相。比如太平军攻城时,清漳州县令确实威逼一大部份老百姓持械上城,与清兵共同防守。破城前后,这些参加军防的老百姓,不少死于乱军之中,这肯定有。但未必可以证明太平军一路全杀招,见人砍一刀。太平天国敢于反抗异族,主流应该肯定。国父,开国领袖都肯定过!

(太平军将士用过的龙眼营四眼井)

漳州中,也有太平军天报故事。说的是芗江的船底人得知城已破,纷纷帮载着败退清兵开船离岸。眼见太平军已杀到江边,将不及上船的军民挥刀砍死。太平军沿江追赶射箭,但大多船毕竟已到江中,太平军无计可施。此时,领队下令将士泅渡上船。危急之时,王船突然山洪瀑发,下水的太平军来不及逃上岸,被水吞没无一生还。因此,船民至今流传着:“长毛反,追王船。船,水中葬!”。上述,显然编写痕迹太重。即便是真遇山洪,也是偶遇而已。

当然,史书中 太平军烧毁书院之类记载也不少。比如漳州的松州书院,文昌书院都说太平军放火毁坏。这事也有专家致疑,侍王府前就是全国文之一的漳州文,为何保护完好?侍王府建有文保小组与管委会,他们个个是太平军的粉丝,铁杆派。

图中老先生副会长年近八旬,叫黄茂堂。他天天在此义务接待游客,当讲解员。他们的口号是:把被清王朝颠倒的历史颠倒回来!管委会建有太平天国侍王府资料室,各种历史资料、相关报道一应俱全。喜欢这段历史的朋友,随时可以找他!

以上就是与同治丙寅年是哪一年相关内容,是关于同治的分享。看完同治乙丑年是哪一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权威回答:

  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 (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姓叶赫那拉氏,讳名杏贞[1]。慈禧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一个官宦世家。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圣母皇太后”、“那拉太后”、“西太后”等称之者;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慈禧太后出身叶赫部(今四平附近),那拉氏,父惠征,原为吏部笔帖式(八品),咸丰二年(慈禧选秀入宫之年)升为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四品)。玉牒(皇族家谱)呼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故得“慈禧太后”之称谓。清文宗驾崩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大行皇帝皇后“母后皇太后”以及新皇帝生母“圣母皇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之东、西暖阁,故得“西太后”之称谓。

  由于在其48年的统治期间,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加上传统对于女性执政的负面意见,过去对慈禧皇太后的评价几乎是完全负面的。近来,史学界逐渐开始有人从历史条件局限的观点,对慈禧当政提出多元化的评价。但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负面人物。

我是安徽涡阳龙山镇张杨李村的,

我们村的辈分是(目前只有人在世):东,进,怀,春,明,(秀)后面的辈分就没有人排了。

现在村里已经没有东字辈的了;前几年最年轻的一位老人已经去世了。

谁有能提供信息的?

寻亲QQ:329778570

太平军将领黄朋厚墓考察记

王密林 《宣城 历史 文化研究》第079期 笔者偶闻太平天国末期具有重要地位的黄朋厚的墓在安徽省宣城市郊的山中,并有墓碑记述其生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