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杀死罗成的故事,苏定方后代的结局如何?
苏定方杀死罗成
苏定方生于592年,卒于667年,堪称是一位战功赫赫的人物,直至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了唐朝的强大征战吐蕃,最后死在了前线。关于苏定方杀死罗成的说法是在《隋唐演义》和《说唐》等文艺作品中出现,苏定方杀死罗成在历史上是根本没有的事情,苏定方与罗家根本没有什么恩怨可言。
罗成剧照
不知道为什么苏定方在民间的口碑不是很好,所以才会被文艺作品大加诬陷,在文艺作品中苏定方先是在乱军之中用暗箭射死了罗成的父亲罗艺,后来又在紫荆关外用计把罗成诱进泥沼,并且使用乱箭将其射死。其后他继续作恶,跟罗成的儿子罗通等人为敌,在根据评书《罗通扫北》改编的戏曲中,他白脸长髯,已是正宗的大奸臣。
其实历史上罗艺一开始是瓦岗山的一位将领,后来投降了大唐,成为了太子李建成的死党,后来就发生了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成为了皇帝,为了稳住罗艺,李世民给罗艺升官晋爵,但是最终罗艺还是反叛了,后来兵败之后,罗艺逃往突厥,但是却被自己的部下所杀,首级献给了李世民。罗艺的死与苏定方一点关系也没有。而对于罗艺的儿子罗成,据历史考证,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人,罗成这个人物是文艺作品的作者创作出来的,罗艺虽然有儿子,但是罗艺的儿子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记录。罗成都没有,更加不用说罗成的儿子罗通了。所以说苏定方杀罗成是千古奇冤,说苏定方是一个大奸臣,阴险狡诈更是一件非常冤枉的事情。
历史上的苏定方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为了大唐的疆土拓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苏定方知道那么多人诬陷自己,不知道会不会从坟墓里跳出来。
苏定方后代苏定方在唐朝历史上可以说是鼎鼎大名,是隋唐时期一位特别著名的战将,苏定方一生都是在征战之后,说到苏定方的后代正史之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在一些文艺作品中苏定方作为一个大反派堪称是后继有人的,苏定方的儿子孙子辈都继承了苏定方的大坏蛋事业,并且做得相当的有成绩,使得正面人物屡屡受害。
苏定国儿子苏麟画像
下面我们就说一下文艺作品中的苏定方后代的情况。在《罗通扫北》中苏定方的两个儿子苏麟和苏凤在京城结党陷害瓦岗寨的将领,后来罗通得知苏麟与苏凤就是害死自己爷爷和父亲的凶手苏定方的儿子,于是以违反军规为由将苏麟杀死了,又逼走了苏凤,苏定方于是不放罗通进城,想借着敌人之手将罗通杀死,后来奸计败露,苏定方被罗通掏心而死。苏凤逃往了番邦,后来生下了儿子苏宝同,并且嘱咐苏宝同要为全家报仇。
在《隋唐英雄3》中苏定方生有两个儿子,苏宝麟和苏宝同,还有一个女儿苏宝凤。后来罗通得知苏定方是杀死自己的爷爷和父亲的凶手,于是挟私报复,以触犯军规为由杀死了苏宝麟,并且向皇上举报了苏定方的恶行,苏家被皇上下令满门抄斩,苏定方被斩首。
从文艺作品中,苏家一门都是大奸臣,都是反面人物,真是不知道苏定方到底是得罪了什么大神,让民间的文艺作品如此诋毁,就连苏定方后代也不能被放过。
因为李世民的度量再大,也容不下罗艺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更何况两人还有仇。
罗艺本名子延,字彦超,京兆郡云阳县人,他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其父罗荣在隋朝的时候担任左监门将军,是正四品的大官。
罗艺从小学习武艺,特别善于骑射,对兵法也颇有研究,因此得到朝廷赏识,进入到军中效力,在隋炀帝时期立了不少功劳,官至虎贲郎将。
不过,罗艺此人生性凶暴狡黠,刚愎固执,不讲仁义,不是个可以与之共事的人。
大业八年,隋炀帝出兵一百多万,民夫二百余万攻打高句丽,命令罗艺督军北平郡治新昌县,受大将军李景节制。
李景是隋朝的开国功臣,参与了隋灭陈之战,平定了尉迟迥之乱,还在攻打突厥和吐谷浑的战役中居功至伟,当时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平寇县公,深受隋炀帝信任。
隋炀帝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李景被任命为马军总管,担负着重要职责。但罗艺却很看不起李景,常常故意找茬羞辱李景,但每次都未能得逞,还被李景反过来折辱,罗艺因此怀恨在心。
后来,罗艺见李景因为功劳巨大而被隋炀帝封赏,自己则什么也没捞到,十分嫉妒,便四处找人诬告李景谋反,但也未能得逞,还隋炀帝所不喜。
隋朝末年,罗艺与官员虎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和晋文衍等人驻扎在涿郡。
当时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军阀也趁机割据自立,涿郡因为物阜民丰,兵器精良,粮仓充盈,多据财宝而成为叛军们争夺的对象。
面对各方势力的不断袭扰,赵十住、贺兰宜和晋文衍等人不能抵抗,唯有罗艺艺高人胆大,常常带着士兵出城作战,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果,从而积累了很大的威望,其手下将士也越来越多,达到数万之巨。
留守官虎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晋文衍等皆不能拒,唯有艺独出战,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
彼时隋朝已经风雨飘摇,眼看就要亡国了,罗艺表面上是隋朝臣子,但实际上他也在为自己的前途考虑。
不过,涿郡不是罗艺一个人说了算,所以他想要干成什么事,就先得大权独揽,于是一个腹黑的计划就产生了。
罗艺找人在军中散播谣言,说赵十住即将作乱,要众人与他一起消灭赵十住等人,他还许诺事成之后奖赏士卒,开仓救济穷苦百姓。
罗艺这招十分有效,许多将士都表示愿意服从他。
不久之后,罗艺从驻扎地返回城内,赵十住等人前去迎接,罗艺趁机下令逮捕他们,自此获得了所有军权。
在掌握军权之后,罗艺的野心就开始膨胀了,他自称幽州总管,统帅幽州和营州两地,是当时东北地区最大的一方割据势力。
不过,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比罗艺强大的势力还有很多,比如河南的瓦岗起义军,河北的窦建德起义军,还有唐国公李渊的军队,都是罗艺惹不起的。
而对于各方割据势力来说,罗艺手下精兵强将众多,钱粮储备也很充沛,所以很多人都在不断拉拢他,但他都没有同意。
事实上,罗艺这个人眼光还是不错的,他之所以拒绝别人的拉拢,是因为他觉得这些势力大多都成不了气候,而且时机也不够成熟。
618年,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派人杀死,隋朝正式宣告灭亡。不久之后,李渊建立大唐并称帝,并很快就将关中地区掌握在手中。
罗艺在分析了天下大势之后,觉得大唐才是最有可能存活下来的,于是派人主动联络唐高祖李渊,表示愿意归降。
但罗艺十分狡猾,他虽然表示愿意归降唐朝,但并没有答应马上就投降,而是继续占据幽州和营州等地,不帮助也不反对任何一方势力,只是坐看天下局势的变化。
罗艺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他就是不想完全投靠唐朝,因为万一唐朝最后失败了,他就压错宝了;他也不想因为投靠唐朝而失去其他机会,所以才没有彻底归降。
武德二年,唐朝先后消灭了刘武周和宋金刚,与窦建德和王世充形成了三方格局之势。
这个时候,罗艺就再次对天下大势进行了评估,他得出的结论是,唐朝势力最大也最得人心,必能一统天下,于是他果断率部投靠李渊,被李渊封为燕王,赐姓李氏,改名为李艺,并进入李唐皇室宗正属籍。
武德三年,奉表归国,召封燕王,赐姓李氏,预宗正属籍。
在后来的日子里,罗艺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特别是在攻打刘黑闼的战役中,他身先士卒,消灭了刘黑闼的弟弟刘十善及其八千余将士。
不过,在第一次征讨刘黑闼之后,唐朝内部开始出现一些变化,太子李建成担心弟弟秦王兼天策上将李世民功劳太大影响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在第二次征讨刘黑闼的时候主动请战,以此来阻止李世民继续立功。
当时的情况是,李世民在军中威望最高,但李建成的势力也很大,明眼人都知道这两人最后必有一战,所以大臣们都各自选边站队了,罗艺当然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不过,还没等罗艺做出选择,李建成就主动示好他了。
原来,在第二次攻打刘黑闼的时候,李建成被李渊任命为统帅,罗艺再次奉命出征,两人联手彻底消灭了刘黑闼,在_州胜利会师。
趁着胜利的喜悦,李建成借机对罗艺进行拉拢,罗艺见李建成立下战功,位置肯定是稳固了,便投靠到李建成的阵营。
不久之后,李建成就上书李渊,请求封罗艺为左翊卫大将军,并让罗艺到长安觐见,李渊表示同意。
罗艺因为屡立战功,又找到了强大的靠山,便开始有些飘飘然,他目中无人,常常羞辱朝廷大臣,甚至连李世民的面子都不给。
有一次,李世民派使者去罗艺的军营中办事,但罗艺却无辜殴打使者,摆明了是不给李世民面子。
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
历史上没有说李世民为何派人去罗艺军营,但极有可能是去拉拢他的,因为那时候李世民已经暗中开始积蓄力量,准备与李建成相对抗了。
说起来,李世民和罗艺还曾是同一战壕的兄弟,但他没想到罗艺会舍弃自己,转而投靠太子李建成,李世民因此与罗艺结了仇。
不久之后,李建成开始招兵买马,在长安周边招募了二千多骁勇之士,号为长林军;李建成又从罗艺那里要来了三百精锐骑兵,安置在东宫东面的各个坊市中,由他的亲信可志达统帅。
不料此事后来被人告发,但李渊只是将李建成骂了一顿,然后将可志达贬黜了事。
李世民得知此事后,知道罗艺是下定决心跟自己作对了,于是越发痛恨他。
又密使右虞侯率可达志从燕王李艺发幽州突骑三百,置宫东诸坊,欲以补东宫长上,为人所告。上召建成责之,流可达志于_州。
就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争逐渐变得白热化的时候,突厥开始不断袭扰唐朝边境,李渊考虑到罗艺曾长期在边境地区作战,突厥人都知道他的威名,于是下令让他去泾州防守突厥军队,他也因此成为一方封疆大吏。
时间来到武德九年,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爆发,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李世民杀死,不久后李渊就禅位给李世民了。
需要重点说一下的是,在玄武门之变中,在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后,冯立和薛万彻等人曾率领东宫和齐王府二千余亲军攻打玄武门,杀了不少李世民麾下的将士。
乃与副护军薛万彻、屈_直府左车骑万年谢叔方帅东宫、齐府精兵二千驰趣玄武门。
后来,薛万彻在攻打玄武门受阻之后,又准备带兵去攻打秦王府,要不是尉迟敬德及时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展示给薛万彻等人看,将他们全部吓跑了,李世民的家眷可就危险了。
在此过程中,罗艺的那三百骑兵可以说是表现相当不错的,战斗力爆表,差点就攻下了玄武门。
如果玄武门真的被攻下了,那么李世民等人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因此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后,对罗艺的仇恨就再次加深了。
不过,李世民也有自己的为难之处,因为罗艺功劳很大,并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如果贸然处置他,可能会引起诸将不满。
再者,由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党羽太多,李世民考虑到刚称帝需要收拢人心,所以下令赦免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党羽,这样他就更不好对罗艺下手了。
因此,李世民并没有对罗艺怎么样,反而是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燕王爵位的食邑也增加一千二百户,以此来稳住他。
对于罗艺而言,他的想法可不一样,他知道自己是李建成的铁杆党羽,犯下了别的人都不及的罪过,又曾严重得罪过李世民,所以他非常担心李世民找他算账,一直都过得战战兢兢。
在经历了长久的精神折磨之后,罗艺最终决定,左右都是一个死,不如起兵造反,于是开始积极谋划。
贞观元年正月,也就是李世民当皇帝三个月之后,罗艺决定行动了,他宣称自己奉密诏进京,趁机占领了他曾经的老巢幽州。
老实讲,罗艺决定造反的决定肯定是没错的,因为他即使不造反,李世民也是迟早会收拾他的,与其这样不如搏一把大的。
李世民正愁找不到罗艺的茬,结果罗艺自己找上门来了,他在愤怒之余又很高兴,便派遣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领兵攻打罗艺。
不过,还没等朝廷大军赶到,罗艺军中内部就出现了问题。
原来,罗艺虽然攻下了幽州,但幽州治中赵慈皓等人只是假装投降罢了,在取得罗艺的信任之后,他便联合统军杨岌密谋平叛。
后来事情泄露,赵慈皓被罗艺给抓住了,但好在杨岌当时在城外驻扎,他得知城内动向之后,便率军攻打罗艺。
罗艺因为没有防备而被打得大败,最后丢下妻儿老小,只带着几百骑兵逃出城外,准备去投靠突厥。
太宗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率众讨艺。王师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潜谋击之,事泄,艺执慈皓系狱。岌时在城外,觉变,遽勒兵攻之,艺大溃,弃妻子,与数百骑奔于突厥。
这件事的关键人物是杨岌,他本是罗艺的手下干将,为何会反叛呢?
历史上对此并没有详细记载,但根据杨岌的墓志铭显示,他极有可能与罗艺产生了很深的矛盾,亦或是他被李世民派人给策反了,甚至不排除他就是李世民安插在罗艺身边卧底的可能性。
总之,由于杨岌的存在,朝廷大军还没到达幽州,罗艺就被打跑了。
罗艺带着手下一路往唐朝和突厥边境狂奔,但越往前走人越少,等他到达宁州的时候,手下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这个时候,几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干了一件大事,他们觉得继续跟随罗艺已经没什么大前途了,就找机会在一个驿站中合力杀死了罗艺,并将他的首级送到了长安,以此来获得李世民的宽恕。
李世民得到罗艺的首级之后,让人将其放在闹市中展示,并下令恢复罗艺的姓氏,还将她从李氏宗族名单中给剔除。
这还没完,李世民觉得不解气,还下令逮捕了罗艺担任利州都督的弟弟罗寿一家,押送到京城之后满门抄斩。
至宁州界,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艺弟寿,时为利州都督,缘坐伏诛。
所以说,别说李世民当皇帝之后不杀人,那是能不杀的尽量不杀,但像罗艺这样被他痛恨的人,李世民是绝对会杀的,就连他无辜的家人也不会放过。
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本来是想立功的,结果只是去抓了罗艺的家人罢了,观光游览一番之后就回去了。
幽州治中赵慈皓后来也被放了出来,当上了刺史级别的高官,还成为李世民儿子李明的亲信近臣,其后代也都在朝廷担任官职,一家人算是因为他而飞黄腾达了。
至于说杨岌,他自从攻下幽州之后就从历史上消失了,没有任何
总结一下,罗艺之所以会造反,其实还在于他本人选边站队错误,站到了李世民的对立面并对李世民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再加上他性格上的反复无常,这才让他走上了反叛之路。
想罗艺这样的人,小聪明太多又喜欢投机,早在武德年间就不会李渊所喜欢,李渊是碍于他实力强劲才对其忍耐的,但李世民是要天下归心的,他怎么可能容得下罗艺呢?
罗」源出 :
一 :出自「妘」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代有罗国,初封宜城(湖北宜城县),徙枝江。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周末居长沙,国人以原国名「罗」为氏。
二:相传古帝祝融的后代。
三:唐朝西突厥可汗斛瑟罗入中国,其后以斛瑟罗为氏,后改姓「罗」氏。
四: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破多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罗」氏。
五: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中有改姓「罗」,后代亦称罗氏。望族居豫章郡(江西南昌)。
六:据《后汉书.南蛮传》及《华阳国志》载「板楯七姓」有罗氏。
家族名人:
西汉有巨商罗裒,隋末有幽州总管罗艺,唐代有文学家罗隐,又有西突厥可汉斛瑟罗留居中国,子孙称为斛瑟罗氏,后来又改为罗姓。明代有小说家罗贯中,清代有画家罗聘。
罗贯中 名本,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太原人。生平事迹不详。工曲,善为通俗小说,著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说唐》、《残唐五代史演义》、《粉妆楼》、《三遂平妖传》等。
近代有元帅罗荣桓,大将罗瑞卿等。
地望分布:江西豫章郡,湖南长沙郡。
罗姓起源参考之二
罗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大姓,在台湾排名第二十八位。罗姓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是出自熊姓,一是出自芈姓。也有说罗姓是祝融的后代。据记载,罗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封的异姓诸侯国之一,称罗子国,在春秋初期被楚国所灭,他的国人就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罗。许多罗姓人认为自己是出自熊姓,他们的祖先,是古代管理火种的官员,被称作“祝融”。他们的远祖是重离,是高辛时的祝融,后来被杀,他的弟弟吴回继任。吴回生陆终,陆终的第六个儿子季连姓芈,有一个孙子叫穴熊,他的后代就是熊氏,并且逐渐转化成罗姓。罗姓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鲜卑族的破多罗氏,解瑟罗氏和叱罗氏为罗姓。罗姓早期在长沙和豫章发展,唐代时迁居广东,元代时迁居福建,并且有一部分融入了泰族,土家族和彝族,布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清朝时,罗姓进入台湾。罗姓的主要聚居地有:长沙,豫章,大埔,兴宁,扶阳,梅县,成都,襄阳等。通志氏族略:周时国名,熊姓国本自颛顼之后,受封于罗,子孙以为氏。
罗姓起源参考之三(本集由玉竹辑录)
周代有楚国的同姓国罗国(楚君姓熊)。春秋时楚国灭罗国,罗君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此外,北魏破多罗氏、叱罗氏、唐代斛瑟罗氏、清代爱新觉罗氏都有改姓罗氏者。
家族名人
罗含(生卒年不详)晋耒阳人。字君章。擅长文章,由州主簿累官至廷尉、长沙相。桓温极重其才,称为江左之秀。致仕还家,喜种兰菊,后来诗文中常用为才人或退仕后托身有所的典故。
罗伦(公元1431—1478年)明江西永丰人。字彝正,人称一峯先生。成化二年举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著有《一峯集》。
罗聘(公元1733—1799年)清歙县人,寄寓杨州。字遯夫,号两峯,别号花之寺僧。从师金农,工诗善画,杨州八怪之一,著有《香叶草堂诗存》。
罗隐 (公元?—909年)唐末余杭人。原名横,举进士不第,改名隐,字昭谏,自号江东先生。甚有诗名,尤长于咏史。与同县罗邺、台州罗虬齐名,时称三罗。著有《谗书六十篇》、《甲乙集》、《淮海寓言》等。
罗愿 (公元1136—1184年)宋歙人,字端良,号存齐乾道二年进士,博学好古,文法秦汉,为朱熹所称。著有《尔雅翼》、《鄂州小集新安志》。
罗从彦 (公元1072—1135年)宋南剑人。字仲素,人称豫章先生。从学于杨时,为程颢、程颐再传弟子。著有《遵尧录》、《春秋指归》、《豫章集》。
罗洪先 (公元1504—1564年)明吉水人。字达夫,号念庵。嘉靖八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官左春坊左赞善,天文、地理、水利、军事、算学无不研习。著有《念庵集》。
罗贯中 (公元1330—1400年)元明间钱塘人,一说山西太原人。名本,字贯中。所著小说数十种,今存者《三国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尚有杂剧《龙虎风云会》。
罗钦顺 (公元1465—1547年)明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主要著有《困知记》。
明清尚有罗士琳、罗汝芳、罗有高等罗氏名人。
看唐史会发现:李世民对为他战死的罗士信是爱之入骨,而对背叛他的罗艺恨之入骨,李世民和他的史官很可能不愿去提及罗艺与罗成及罗士信是一种什么关系,而有意的将之回避了。 《唐史》提到罗士信的死,是个英雄:罗士信自告奋战去为李世民守一座城池时,因寡不敌众,后被俘宁死不屈,终于被杀害,李世民闻罗士信之死,大为悲伤,重金购回其尸,将其安葬于裴仁基墓之侧。 而《唐史》提到罗艺的死,是个叛臣贼子:罗艺最后完全成了大唐的乱臣贼子,罗艺最后的结局是造反被杀。“(唐)太宗即位,进开府仪同三司。艺内惧,乃图反,诡言阅武。兵既集,称被密诏入朝,军至豳,治中赵慈皓出谒,遂据州。帝命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击之,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谋诛艺,艺觉,执慈皓。岌居外,即攻之,艺败,弃妻子,从数百骑奔突厥。抵宁州,骑稍亡,左右斩之,传首,枭于都市。寿时为利州都督,亦及诛。” 《唐史》中关于罗成的记录只有短短的六个字“罗艺有子名成”,罗艺那么有名,而《唐史》对他的儿子罗成仅此短短六个字,就什么也不交待了。 我以前看了点《唐史》,发觉上面没有记录罗成与罗士信的关系,再去看《隋唐演义》也一直认为罗成是个虑构人物。 后来看到一些资料上记录,罗成就是罗士信,因此怀疑李唐不愿提及罗成(罗士信)与罗艺的关系,因为前者为大唐尽忠战死,后者确成为叛臣贼子被杀。罗艺很可能如《隋唐演义》所说有个儿子叫罗成,后来不满父亲,离家出走后自已隐姓埋名去“创业”,于是对外称呼叫罗士信。 罗成就是罗士信,有很多除《唐史》以外的其它资料有所记录,可作参考: 1、有一些自称罗成后代的家谱记录:“罗成即士信公,成子志为公,受封二路扫北元帅,后又征西任先锋有功,唐大宗敕封越国公。”(虚考证) 2、艾村罗成墓志“罗成 ,字士信” 3、《乡园忆旧录》载,“淄川人里巷妇孺皆呼士信为罗成,士信或以字行。淄邑七里庵北有罗成墓,石虎犹存,石人半身埋土中。” 4、《唐史》记录的战死洺水城的是个叫罗士信的将军,“城破,不屈而死”,而在洺水城当地《平乡县志》中无罗士信其人,记录的则是一个叫罗成的唐朝将军,在与刘黑闼义军作战时,唐军运粮和盐的船被袭,他从城中出战,被苏定方诱入包围,战马陷入淤泥河故道那片重碱沼泽地(今艾村七队),将军不愿投降,最后被义军乱箭穿胸射死。刘黑闼苏定方感其忠义,将他的尸体收葬于艾村,后来其尸体被李世民重金买了回去。
苏定方杀死罗成的故事,苏定方后代的结局如何?
本文2023-09-22 05:56: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