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家寇准有哪些背靴求教的故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4收藏

北宋政治家寇准有哪些背靴求教的故事?,第1张

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就勤奋好学。据史料记载,他在十几岁时就写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他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曾在朝鲜为官,一度受到朝廷重用,被封为国主。寇准也是从小受父亲影响,一心报效国家。他天生聪明。19岁时,他考中进士,被发配到一个知县。他因清官而深受百姓爱戴,之后他的官路一路攀升。

寇准一向以正直诚实著称。他从不巴结别人,北宋时有严重的受贿案。朝廷其他朝臣也视而不见,只有寇准要求黄帝在此案中量刑不公。寇准不怕皇帝责备,直言不讳地指出,祖籍和王怀被不公正地判处受贿罪。当时,祖吉因受贿不多被判死刑,而王怀本应因受贿被判死刑,因为他是朝鲜一名政治官员的弟弟。此案之后,寇准深受宋太宗的器重。

但是寇准的正直在官场上也吃了不少苦头,朝中很多大臣都打压他。以至于一不小心就被小人算计,进入低谷!他在朝鲜与张勋发生了严重的争执。当时,宋太宗一气之下,把寇准贬到青州当地方官!由于寇准深受宋太宗器重,第二年就调回了北京。

寇准在朝鲜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后来,他被任命为总理。但由于中国反派的反复陷害,他后期的官场之路异常凶险!虽然曾经有忠臣替他请过皇帝,但是先帝也是被朝中奸臣深深蛊惑的!

寇准晚年可怜,最后死在了异乡雷州!但他在雷州任职期间,为当地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雷州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时,宋太宗的儿子宗真宗在位。寇准被允许葬在家乡,却在途中用光了钱,葬在洛阳!

寇准背靴

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是一位出生于清正廉明的才子好官。寇准十几岁的时候就考进朝廷做官,深受皇帝和百姓的赏识。年轻的时候,官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但人到中年,随着官位的不断升迁,他一次又一次遭遇奸人。他曾两次到过任相国,但晚年被贬死在异乡!

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朝臣,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被后人一遍又一遍的讲述。寇准的背靴是发生在寇准身上的故事。当时皇帝听信谗言,将杨燕京流放到云南,而汉奸趁机散布皇帝旨意,毒害杨。因为杨家世世代代忠心耿耿,狱中好友代替杨喝了毒药。后来,杨死里逃生,他的家人为他伪造了一个葬礼,打算隐姓埋名度过余生。

当时,寇准作为朝中大臣,深受的宠爱,听说杨家遭受这种灾难,非常气愤。他和一起去杨家吊唁,一向机灵的寇准在杨家的葬礼上看出了最后的疑惑。目前寇准与八仙王商量在杨家过夜。晚上,寇准发现杨的妻子提着一个篮子独自到后院去了。寇准偷偷跟了上去。不料半夜天黑,杨的老婆不小心摔倒了,寇准因为紧张把她的帽子和靴子都碰掉了!

当寇准正在找帽子和靴子时,他发现杨的妻子在她的篮子里倒出食物。为了追上杨的妻子,寇准不得不背着靴子紧紧跟在后面。寇准终于找到了

寇准是宋代著名的朝臣。他两次担任朝鲜总理。寇准的才华在史记中是尽人皆知的。他是一个正直的人。都说物以类聚,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像寇准这样正直善良的大臣,一定也有类似的朋友。寇准的好朋友张勇听到寇准被任命为宰相也非常高兴。

有一次,寇准刚刚去陕州做生意,而张勇刚刚从成都官职回来。两人久别重逢,非常激动。寇准设宴款待张勇,张勇见到他的朋友寇准非常高兴。但毕竟寇准公务繁忙,短暂见面后两人最终还是分开了。寇准告别张勇时,问他有什么要教他的。张勇什么也没说,只是在他离开时让他回去看看霍光传。

那时候寇准已经是位高权重了,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谦虚好学,不耻下问。他回来后仔细研究了朋友推荐的霍光传。直到他在书中看到“不学无术”,他才知道他的朋友张勇的真正含义。对于一般人来说,看到朋友们这样看待自己,你会怒不可遏。但是寇准看了之后并没有觉得生气,反而很开心。他知道他的朋友们正在指出他的缺点。虽然寇准是一个伟大的人才,对张勇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他给寇准的建议是多读书。可以看出,张勇和寇准一样,也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虽然寇准当时地位很高,但张勇并不讨人喜欢。

从寇准向他的朋友张勇求教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寇准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他谦虚好学,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他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好部长。因为寇准有这样一颗心,他在朝中为官,为朝廷和百姓立下了汗马功劳。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980)进士。淳化五年(994)为参知政事,其政治才能深得宋太宗赏识。知巴东县。宋真宗时﹐曾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德元年(1004)﹐辽军大举侵宋﹐寇准力主抵抗﹐并促使真宗渡河亲征﹐与辽立澶渊之盟,起了稳定局势的作用。不久﹐被大臣王钦若排挤罢相。晚年再度被起用。封莱国公。后又因大臣丁谓等陷害遭贬﹐远徙道州﹑雷州。宋仁宗天圣元年病死于雷州。谥号忠愍。

  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如《冬夜旅思》之类﹐情思凄婉﹐很有贾岛诗的风味。与寇准同时的范雍为他的诗集作序﹐说他“平昔酷爱”王维与韦应物的诗。他的一些诗确实也受了他们的影响。他的七言绝句意新语工﹐最有韵味﹐如“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夏日》)等﹐情景交融﹐清丽深婉﹐都是值得玩索的佳作。他不是词家﹐但偶有所作﹐也颇可读。《全宋词》共辑其词4首。

  现存《寇莱公集》 7卷﹐有《两宋名贤小集》本﹐《寇忠愍公诗集》3卷﹐宋知河阳军范雍初刻﹑有序﹐清朝有圣香楼刊本及辨义堂刊本。

寇准别称:寇准、寇老西。字号:字平仲。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华州下_。出生时间:961年。去世时间:1023年10月24日。主要作品:《春日登楼怀旧》《江南春》《柳》《书河上亭壁》《踏莎行春暮》等。主要成就:澶渊退辽,开发雷州。

关于寇准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寇准的诗词

《咏华山》、《江南春》、《踏莎行春暮》、《书河上亭壁》、《柳》、《甘草子》、《巴东寒食》、《夜度娘》、《阳关引》、《舂陵闻雁》、《春日登楼怀旧》、《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夏日》、《长安春书》、《池上秋书》、《书河上亭壁》、《残月》、《病中书》、《长郊雨馀远树减翠新蝉忽鸣激耳嘹唳久客孤坐》、《点绛唇》。

二、铁事:计废太子

重阳节又到了。宋太宗钦令遍请诸王,大摆酒宴。楚王元佐刚巧发病,太宗因此没请这位长子参加。这暴戾的家伙半夜醒来,竟恶从胆边生,把宫中姬妾们统统关起来,放火烧宫。太子东宫内外,惨叫声震天。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灭。 听到太监传报,太宗气极了:这太子自从得了精神病后,像野兽一般残忍。左右侍从稍有过错,就给他弯弓射死。朕多次教诲,至今却未悔改。想到这儿,他气不打从一处来,猛拍御书案:“废了他,废了他!我要另立太子!”

这时,寇准恰恰放任那州通判,被太宗召见。太宗屏退左右侍卫,悄声问道:“爱卿帮朕解个难题如何?”

寇准微笑道:“陛下尽管说来。”

太宗忙说:“东宫太子破坏王法,早晚会像桀纣那样凶恶,我想废了他。但东宫有不少兵将,万一不慎,我怕引起宫内大乱。”

寇准献上一计道:“三天之后上午,请陛下令东宫太子去祖庙举行托节仪式,让他带左右侍从一同前往。如此这般”说着,他轻松地一笑:“废除太子,尽管只用一个太监之力,马到成功。”

三天后,元佐心花怒放,带着大群侍卫,耀威扬武地奔向祖庙。东宫内一片空虚,太宗派去的人细细搜查起来。一番忙碌,搜出很多凶残的刑具,如割肉、挑筋、摘舌等物。

元佐乘兴而归,太宗派来的太监和侍卫早在门口迎接他。面对一大堆被搜出的违法罪证,元佐只好低头认罪。 当晚太宗降下圣旨,废了元佐的太子之位。朝野一片欢腾。

三、生平

寇准以甲科进士入仕,先授大理寺评事、知县事,后多次擢升,直至参知政事、同平章事。为官清廉,不拘节微而善谋大事,在地方以民为本,政绩卓著;在朝廷辅佐皇帝安邦治国,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彪炳青史的名相。

寇准生于961年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淳化五年为参知政事,其政治才能深受宋太宗赏识。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皇帝重用。太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围了瀛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反对南迁。真宗抵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后,军心渐渐稳定,后射杀辽军先锋挞览,于是订立了“澶渊之盟”。

景德二年,升任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三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衡州(今衡阳),天圣元年 (1023) 闰九月七日(10月24日)病死于衡州(今衡阳)任上。留有《寇莱公集》,现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留世。

太平兴国五年(980),寇准19岁,考中甲科进士,殿试得中,诏授大理寺评事,先后任巴东(今湖北省巴东县)知县、成安(今河北省成安县)知县。随后,升迁为殿中丞、通判郓州,又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端拱二年(989)七月,寇准被诏拜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专管朝廷提拔官员的考察。

淳化四年(993)九月,寇准以左谏议大夫出任知青州。

淳化五年(994)九月,寇准被召回京师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副相)。

至道元年(995)四月,寇准与宰相分日知印、押班,共同商议军国大政。

至道二年(996)七月,太宗在汴京南郊祭祀天地后,晋升了一批官员。寇准引荐的官员多得到重用,左通判、太常博士彭惟节官居左通判、左正言、虞部员外郎冯拯之上,致冯不满,奏告寇准专权。广州转运使康戬也告寇准引荐的吕端、张洎、李昌令三位重臣遇事不敢和寇准抗争。因此,寇准被罢参知政事,改为给事中,出任知邓州(治所在今河南省邓县)。

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六月,寇准任兵部侍郎、三司使。

景德元年(1004)六月,寇准和毕士安同拜中书门下平章事。

景德二年(1005),寇准以缔结“澶渊之盟”有功于朝廷,加官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

景德三年(1006)二月,宋真宗听信兵部侍郎、资政大学士王钦若的谗言,将寇准贬为刑部尚书、知陕州(治所在今河南省陕县)。

大中祥符四年(1011),王旦推荐寇准复出为相。

大中祥符七年(1014)六月,宋真宗命寇准任枢密院使、同平章事。

大中祥符八年(1015)四月,寇准被宋真宗左迁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五月,又奉诏为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事。

天禧三年(1019)六月,王钦若获罪罢相之后,寇准被召回京,封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

天禧四年(1020)二月,宋真宗已有宿疾在身,刘皇后预政于内。刘氏族人在其原籍蜀地横行不法,霸占民间盐井,百姓多有怨愤,但真宗碍于情面,难以定罪。寇准却铁面无私,每每依法惩治,惹恼了刘皇后。真宗病重卧床后,刘皇后与曹利用、丁谓结纳内亲、翰林学士钱惟演,多方陷害寇准。

天禧四年(1020)七月,寇准在京师虽任闲职,但奸佞之辈仍难容他,于是又降为太常卿,知相州,远逐出京。是年八月,徙知安州。是月,因受朱能、周怀政伪作“天书”一案株连,被再贬道州(治所在今湖南省道县)司马,寇准一月之内三次罢黜。

乾兴元年(1022)二月,丁谓勾结刘皇后将寇准贬为雷州(治所在今广东省海康县)司户参军,并将宰相李迪贬为衡州(治所在今衡阳市)团练使。

乾兴元年(1022),含冤负屈离开道州而向南部海滨雷州赴任。到任后,连个像样的住房也没有,但当地官员、百姓素来仰慕寇准的为人,主动替他盖房,安排寓所。他在任上,除少数政务外,主要是读经释书,闲暇时写字、会友,每逢客至,则笑脸相迎,毫无权贵大官的样子。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寇准在雷州任所忧病交加,卧倒在床。此时,他以《病中诗》为题,赋诗一首:“多病将经年,逢迎故不能。书惟看药录,客只待医僧。壮志销如雪,幽怀冷似冰。郡斋风雨后,无睡对青灯。”

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宋仁宗召寇准徙任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衡州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仁宗准奏。但因所拨费用有限,灵柩运至中途,钱已用完,只得寄埋洛阳巩县。

明道二年(1033)十一月,宋仁宗为他昭雪,归葬下_(墓在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官底乡左家村南)。敕令恢复寇准太子太傅、莱国公,赠中书令,谥号“忠愍”。皇_元年(1049),仁宗又令翰林学士孙_为寇准撰写了《莱国公寇忠愍公旌忠之碑》碑文,并亲笔为碑首篆书了“旌忠”二字。

四、轶事:罢宴

相传,宋淳化年间,青年时代的寇准,得到宋太宗的支持和信任,提升为参知政事。不久,太宗又为寇准主婚,让皇姨宋娥与他成亲。宋娥是赵匡胤宋皇后的幼妹、邢国公宋准的幼女,美貌聪慧,贤淑多才。新婚期间, 日日酒宴,夜夜歌舞。

一天,寇准与宋娥正在欢宴,忽听门官来报:“相爷,大门外有个老汉,说是相爷的乡里,非要见相爷不可。”一听是家乡人,寇准忙说:“快请进来!”不一会,门官领来一个老汉,衣着破烂,脸上布满皱纹。寇准一看,原来是舅舅赵午,便忙拉宋娥一起上前拜见,侍女也急忙搬来椅子,让老人家坐下。谁知老汉两眼发呆,并不回答寇准夫妻的问话,却大哭起来。寇准忙问:“舅舅,有什么委屈受了谁的气还是家里出了什么事”老汉连连摇头。问了半天,老汉才长叹一口气,叫着寇准的小名,说:“牛娃,我进了这相府,见你这么荣华富贵,又听你手下人说,你每日每夜都是这样,叫我不由得想起我那可怜的老姐了。他一辈子受苦受难, 没过一天好日子!”寇准听舅舅说起母亲,慌忙跪倒,说:“都是甥儿不好,得意忘形,忘了母亲早年的苦楚。”

赵老汉擦了擦眼泪,拍着寇准的肩膀说:“牛娃子,那年你爹去世,你才10岁,你娘昼夜纺线织布,供你读书,我送你上华州会试时,你穿的蓝布袍还补着补丁。后来,你一直没回家来。你母亲归天时,你正在关外操劳王事,顾不上奔丧,舅也不能怪你。你现在当了大官,又招了皇姨,从地下到了天上,欢乐几天也就是了。可你天天作乐,夜夜宴饮。你娘受过的苦难,你不是早忘光了吗”

寇准忙给舅父叩了三个头,说:“舅父指教,甥儿得益不浅,母亲弃世时,我君命在身,忠孝不能两全,是甥儿终生憾事。不过,母亲的苦楚,甥儿实不敢忘。甥儿今为国家大臣,誓以上报宋王,下抚黎民。”说罢,忙和宋娥劝舅舅入席用饭。

老汉看着宴席上的山珍海味,硬是不入席,却指着宴席说:“这一桌饭,够咱家乡一家人过几个月哩!你在京城里吃的这么好,可知咱华州、同州今年大旱,颗粒不收,一斗米涨到一千钱。现在还没过年,已闹起了饥荒,到明年春天,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呢!想到这,我怎么能吃下这样好的饭呢”

寇准也听说家乡有旱情,可是从地方官的奏折里,却看不出灾情的严重程度。听舅舅这一说,顿感自己失职,愧对乡里。他安排舅舅住下,急忙回到大厅,吩咐撤了宴席,并以此为戒,永不夜宴。

第二天早朝,寇准将故里旱情如实奏给太宗,并请旨回陕西督赈和询察民情。他回陕西后,为家乡办了很多好事,还把关中的赋税免征三年。

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

寇准去世后,经他夫人宋氏请求,将灵柩运到洛阳安葬,途径衡州(今衡阳市)、公安(今湖北公安)等地时,当地父老插竹路祭,据说后来竹都成活为林,后人称为“相公竹”。人们又在竹林旁建了“寇公祠”。明代大文人戴嘉猷路过公安时,曾题写“万古忠魂依海角,当年枯竹到雷阳”的不朽诗句。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亲也曾在朝为官一度被朝廷重用,曾被封为国公。寇准从小也受其父影响一心为国效力,他天性聪明,十九岁便考取了进士,被派往任职某知县。他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后来官路也一路攀升。寇准一直以刚正耿直著称,他从来不趋炎附势,曾在北宋有一桩严重受贿案件。朝中其它臣子也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唯独只有寇准奏请黄帝此案判处不公。寇准不怕皇上怪罪直言不讳指出祖吉和王淮受贿判处不公,当时祖吉受贿不多却判处死刑,而王淮受贿千万本应死刑则因为他是朝中参政官员的弟弟还身官原职!此案过后,寇准更加深受宋太宗的重用。

但是寇准的正直也他在官场上吃过不少的亏,朝中大臣对其打压者也甚多。以至于一不小心就会被小人算计而步入低谷!他曾与朝中张逊发生过严重的争议,当时宋太宗一气之下把寇准贬至青州任地方知府!由于寇准一直深受宋太宗的重用,第二年又将其调回京城。寇准在朝期间足智多谋,才华横溢,深受国家之重用,后来被任为相国。但是由于朝中小人一再陷害,他的官场之路在后期也是极险阻!虽然一度有一些忠臣为其奏请皇帝,但是后期皇帝也深受朝中奸臣的蛊惑!寇准的晚年是比较可怜的,最终死于异乡雷州!但是在雷州任职期间为当地的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雷州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时在位的是宋太宗的儿子宗真宗,本准寇准葬于故里,但最终途中钱财用完,寄葬于洛阳!

宋朝著名政治家寇准,是一位生性宽厚,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忧国忧民的好官。历史上有关寇准的文书非常多,为了纪念寇准,流传至今的《寇准传》还广被称赞。寇准是一位直言不讳的良臣,但是晚年却被奸贼所害,贬于异乡任职,最终客死于异乡!《寇准传》在现在的书中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认真阅读过此传的人都知道,这个传记把寇准的一生描述得非常详细。从《寇准传》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寇准从小就生性耿直,十几岁就考取了进士,当时由于皇帝选拔人才偏向于年长者。有人劝他虚报年龄,但他小小年纪却说,刚刚考取进士不能欺瞒皇帝。寇准这种正直的性络,为官之后也深受百姓的赞赏。

《寇准传》中记载寇准一生官路十分坎坷。少年时由于他才智过人,为官清廉,皇帝非常器重他。当时寇准年少之时官路比较顺利,一步一个脚印,官位也不断得到提升。当时朝中一些重大事情皇帝都非常亲信寇准,遇到事情皇帝都能听进寇准的意见。曾经皇帝册封太子这样的大事,他都召见寇准问其意见,虽然寇准没有正面给出答案,但最后皇帝也算是采纳了寇准的良言。《寇准传》中可以看出寇准后期由于被朝中奸人所害,他被免去了相国之职。当时由于良臣周怀政为之不平,想谋反拥护太子继位,扶持寇准重新担任相国之位,但最终都被奸臣丁谓击败!此事之后丁谓更是变本加厉把寇准流放外地,但是这些事情皇帝并不知情!直到最后皇帝逝世都深信寇准是个良臣,皇帝一直很重视寇准。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寇准,他才智过人,是一位生性耿直的好官员。寇准十几岁便考取进士进朝为官,深受皇帝与百姓的赞赏。年轻的时候官路还算平顺,步步高升。但是到了中年之后,随着官职的不断提升却一再遭受奸人所害,曾经两次任相国,但晚年被贬死于异乡!寇准是北宋有名的良臣,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件也被后人一再传为佳话。寇准背靴就是一个发生在寇准身上的故事。当时皇帝听从谗言,将杨延景充军云南,而奸贼则趁机假传皇帝旨意想毒害杨延昭。由于杨家世代忠良,狱中好友代替杨延昭喝下了毒药。后来杨延昭这才逃离一死,家人为其假办丧事,本打算后面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当时寇准身为朝中大臣深受八贤王的喜爱,听到杨家遭此大难非常悲愤。便与八贤王一同前往杨家悼念,一向聪明过人的寇准在杨家丧事上看出了端疑。寇准当下与八贤王商量在杨家留宿一夜,晚上寇准发现杨延昭妻子手提一个篮子独自一人前往后院。寇准便偷偷跟了上去,没想到深夜路黑,杨延昭妻子不小心摔倒,而寇准也由于紧张碰掉了帽子和靴子!当寇准在寻找帽子与靴子的时候,发现杨妻篮子倒出的是饭菜,为了赶上杨妻,寇准不得不背着靴子紧跟其后。寇准终于发现,杨妻将饭菜送到后院房屋内,还听到杨妻与杨延昭的谈话。寇准知道杨延昭并没有死,心里万分高兴,便立刻回房告诉了八贤王。对于八贤王和寇准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好消息,他们两人悄悄会见了杨延昭。这才让后代明将杨延昭,有机会重新回到了战场。

北宋政治家寇准有哪些背靴求教的故事?

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就勤奋好学。据史料记载,他在十几岁时就写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他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曾在朝鲜为官,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