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家谱字辈查询
1、福建南平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国、泰、玉、明,初、孔、白、梦,正、宗、德、仪,永、春,启、元,士、英、子、宁,林、考、岳、恩,生、秉、礼、义,仕、名、朝、庭,克、米、尔、祖,万、世、永、盛。……
3、江苏刘楼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敦、本、思、敬,绍、廷、克、光。荣、培、希、守,世、泽、延、长。……
4、吉安县富田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儒、德、君、明、世、家、道、永、昌。……
5、吉安文陂竹山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迪、曰、春、龙、尧、克。……
6、吉安文陂镜湖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承、志、汝、愈、光。……
7、泰和高垅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永、宗、用、促、彦、希、宽、奇、见、先、诚、有、望、积、德、在、宗、贤、训、迪、惟、崇。……
8、赣州章水水西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武、昌、翊、朝、积、兴、应、广、天、开、大、运、启、定、吉、祥、孚、嘉、允。……
9、江西永丰沙溪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厚、松、柏、樟、竹、弥、致、高、难、度、僶、巨、景、文、庭、仕、冠、圣、得、人、德、各、庆、好、施、感、受、发、添、兴。……
10、广东紫金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乌、郎、法、琏、应、开、纪、象、崇、永、朝、开、纪、昌、文、字、子、传、兆、志。……
11、山东滕州古滕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守、真、希、书,近、儒、临、端,崇、正、显、微,世、毓、庆、观。……
12、山东单县迁曹县刘寨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闻、汉、良、彦、静,源、兆、本、玉、泥;荣、升、俊、道、崇,世、传、宪、效、锡;建、守、克、永、志,作、君、广、宗、起;同、贵、相、进、敏,培、恭、信、俭、义。……
13、沛县朱王庄藜照堂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昭、鸿、运,庆、履、祥。遵、祖、训,延、绪、长,建、家、政,诗、书、良。为、忠、厚,冠、汉、乡。……
14、江苏睢宁永思堂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良、延、荣、保,益、滋、廉、方,笃、厚、肇、隆,英、才、崇、尚,礼、贤、为、本,泽、惠、恒、长。……
15、睢宁城东汤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允、守、振、清,恩、庆、光、荣。邦、靖、德、正,朝、永、昌、明。树、义、延、培,庭、良、绍、兴。志、远、宏、伟,继、贤、盛、隆。……
16、睢宁凌城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其、业、宜、广,维、士、则、良。本、仁、祖、义,喜、尔、寿、县。……
17、睢宁王集林庙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金、华、开、启,福、庆、勋、宣,忠、桢、崇、祥,百、世、其、昌,贵、坤、献、锦,新、建、久、远,学、奎、武、扬,宇、元、安、长。……
18、江苏徐州铜山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永、保、宗、祖、训,勤、忍、刚、正、宏,传、家、维、孝、友,为、善、本、忠、行。……
19、江苏盐城新兴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世、守、其、德,义、孝、承、先;人、如、达、立,家、必、兴、贤;弘、扬、廉、洁,荣、耀、超、前;书、海、恒、慧,昌、盛、万、年。……
20、吉安樟汲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廷、茂、以、文、彦、永、迪、梅、理、日、佐、乾、子、学、祥、瑞、愈、昌、德、配、孔、孟、建、贤、良、允。……
21、吉安值夏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子、伯、汭、万、文、武、成、周、绍、继、祖、谋、猷、明、理、心、常、泰、存、仁、福、厥。……
22、吉安新圩黄塘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仲、鞠、午、参、十、甲、宏、如、文、孟、孔、乔、存、荣、念、齐、尧、方。……
23、吉安新圩乡城山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仲、珪、亨、伯、春、仁、德、用、文、高、显、于、渊、邦、从、逊、绍、可。……
24、吉安大陂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武、昌、翊、朝、刘、明、光、元、亨、利、贞、大、昌、永、隆、吉、祥、孚、嘉、允。……
25、吉水绕源远庆堂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先、绍、光、璠、元、亨、廷、清、永、盛、仁、义。……
26、吉水五坊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彦、大、浚、应、容、允、元、已、佑、臧、缉、福、扁、棒、朴、宗、日、云、槐。……
27、泰和江夹洲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曰、明、和、震、可、淑、济、均、友、存、永、福、叔、广、崇、京、瑞、应、祯、祥、德、愈、昌、修、齐、道、貌、岸、然、学、建、明、良、安、仁。……
28、泰和樟塘龙陂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子、叔、资、朴、荣、常、举、一、士、慰、甲、显、承、光、荣、德。……
29、泰和下坊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元、宗、德、光、明、允、有、年、钦、崇、昌。……
30、泰和苑前东皋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惠、子、两、鲁、宗、文、以、子、珍、彦、琠、孟、敏、元、春、怀、天、大、承。……
31、泰和苑前洲刘村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承、子、均、以、克、仲、叔、广、志、卿、尧、梦、维、同、达。……
32、泰和钱塘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存、文、礼、仲、惟、元、希、宽、奇、见、国、振、光、望、积、德、在、宗、贤、训、育、须、从、典。
33、泰和文塘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嘉、如、鸿、文、隆、宰、卿、相、廷、翰、朝、国、恩、荣、钦、诏、授、爵、禄。……
34、江西白石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宾、贯、麾、壁、洞、甫、治、表、焕、坪、钦、源、梁、长、仲、元、效、树、福、惠、瑞、菊、育、君、峰。……
35、赣州章水水西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武、昌、翊、朝、积、兴、应、广、天、大、运、启、定、吉、祥、孚、嘉、允。……
36、湖南宁乡古塘基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基、钜、润、兰、煐,垂、铭、永、树、熏。培、钟、源、本、烈,增、锡、汝、模、烝。均、鉴、泽、荣、耀。……
37、湖北监利古柏堂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开、振、宏、绪、茂、义、耀、儒、传。清、源、启、先、德,甲、第、永、联、芳。孝、友、传、家、远,诗、书、启、善、良。安、邦、承、大、道,治、国、焕、文、章。英、贤、定、新、体,齐、国、图、富、强。政、宪、扬、廉、洁,华、宁、乐、同、康。……
38、湖北咸丰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元、富、贵、崇、子、思、受、永、应、仕、文。先、祖、源、陶、唐,汉、代、辉、宇、光。宗、功、启、后、继,大、业、期、尔、扬。乐、维、真、善、美,德、尚、廉、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世、泽、长。修、齐、治、平、本,昌、明、福、寿、康。……
39、湖北利川毛坝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允、光、于、文、德,期、尔、长、世、泽。良、能、方、可、贵,用、贤、以、为、则。先、祖、源、陶、唐,汉、代、辉、宇、光。宗、功、启、后、继,大、业、期、尔、扬。乐、维、真、善、美,德、尚、廉、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世、泽、长。修、齐、治、平、本,昌、明、福、寿、康。……
40、湖北利川毛坝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宗、志、洪、思、楚,大、显、文、养、承。士、伯、庠、开、远,永、世、万、代、兴。庆、衍、华、簪、遗、泽、长,弘、蒸、燕、翼、仰、名、扬。箕、裘、丕、振、家、声、盛,奕、禩、云、礽、姓、字、香。……
41、江西省全南县(虞南)牌坊下(刘村)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均、景、叟、可、尚,允、绍、庭、刘、大。刘、天、思、嘉、世,永、定、期、昌、隆;盛、国、为、梁、栋,圣、朝、泽、恩、崇。诗、书、传、奕、冀,恒、泰、庆、奇、逢;志、高、鸿、发、达,才、洪、涵、祚、昶。德、声、荣、裕、远,怡、方、添、正、刚;君、子、常、守、礼,儒、士、惟、文、章。哲、克、群、伦、霖,甘、润、万、方。……
42、重庆万县董家猪羊坝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君、子、泽、长,善、人、祚、永,观、国、之、光,承、家、有、庆。……
43、万州董家岩大地坪卫生寨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贞、元、启、泰,肇、衍、隆、兴,绳、其、祖、武,克、光、德、心,存、仁、履、义,永、恭、康、宁,敦、汝、有、于,世、守、一、经。……
44、
……应、俸、朝、元、仕,齐、家、兴、廷、继,一、支、成、文、启,国、崇、显、尚、俗;江、汉、珍、东、海,民、人、重、祖、宗,诗、书、传、世、泽,忠、孝、自、昌、隆;奋、勇、刚、强、智,谦、谨、礼、道、宗,族、和、万、代、旺,勤、政、征、荣、富。……
45、河南省濮阳华龙区南里商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原派:树、人、宗、光、显,培、善、传、世、长,格、先、子、孝、顺,继、志、自、荣、昌。
现派:树、人、宗、世、泽,格、先、子、孝、顺,继、志、自、荣、昌。……
46、河南信光山县十里店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立、世、秉、直、诚,懋、义、敦、仁、斯,为、德、本、传、家,崇、诗、礼、安、常,守、正、 、广、福。……
47、河南信阳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凤、文、显、树、玉。……
48、北京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志、国、兴、成、业,安、邦、永、贤、明。……
49、河北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泰、道、沛、崇。……
50、江苏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堂、诗、礼、遵、亭。……
51、广西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京、太、文、庆、合。……
52、湖南郴州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朝、臣、元、尚、良,尊、先、贤、肇、运,继、启、发、昌、明,敦、本、传、家、顺,诚、心。……
53、四川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一世祖,讳,复初,元末明初,由泰安迁到新泰;二世祖讳 士业、明善,于明初迁往南京。……
54、湖南华容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天、国、祖、邦、钦、鸿、廷、永、文、昌、德、世、忠、贞,有、时、显、著、云、龙、际、扶、保、王、朝、寿、宇、清。……
55、河北省故城县小庙乡刘洼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孟、瑞、世、凤、文、华、通、顺。……
56、山东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佩、振、嘉、生,继、业、长、洪,士、同。……
57、山东省夏津县新圣店镇徐庄村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义、承、先、泽,自、今、维、新,书、庭、有、训,家、世、长、春。……
58、河北威县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广、华、万、世、昌,安、邦、庆、永、祥,民、心、从、大、道,勤、学、自、成、章。……
59、重庆市璧山县三合镇刘家沟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盈、月、朝、天、子,宏、仁、万、世、芳,光、宗、荣、显、耀,永、远、震、乾、坤。……
60、广传公第八子巨涟公后裔
……禹、万、清、国,元、亨、利、贞,祥、延、奕、世,文、章、道、德,光、耀、祖、宗。……
61、广西贺州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梅臣、圣澄、顺才、日、耀、月、光、天、佑。……
62、广西贺州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家、学、代、昌,守、道、成、仙。……
63、安徽肖县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夕、光、世、纪。……
64、山东泰州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严、新、寿、百、庆。……
65、山东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世、宗、要、士、梁。……
66、
……仁、士、文、明、秀,成、彰、祖、德、馨,兴、隆、传、汉、代,建、立、万、年、勋。……
67、江西吉安县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先、德、诗、书、启、文、章。……
68、山西祁县来远乡张登村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形、太、玉、荣,世、学、登、廷,克、广、德、新,永、照、大、统。……
69、辽宁凤城一支刘氏家谱字派(部分)
……尚、登、文、起、应,国、美、天、志、庆,玉、凤、贵、法、德,永、远、聚、宝、峰。……
李姓
一、姓氏源流
李姓源出有三:
1、 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到女华之子皋陶之时,作了尧帝的理官(相等于现在的法官)。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理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理姓家族将面临灭族之灾。在这种情况下,理徵有一儿子叫利贞,便逃至伊侯之墟避难。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 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 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李姓的祖根所在地是河南省鹿邑县,也是老子的故乡。
二、迁徙分布
纵观历史,李姓人氏大体形成两大系源。一支在陇西,即今甘肃省境,一支在赵郡,即今河北省境。以这两支为主,形成了中国李姓的源流,不断向全国各地播迁。据《李氏族谱》记载,在陇西这一源系中,出了李渊一家。他们建立唐王朝之后,随唐王朝的强盛,李姓也日趋强盛。源于赵郡的那一源系,繁衍情况更甚,在不几代的时间里,就成为当地的盛族,高居张、王、刘、赵诸大姓之上。以后,河北这支李姓家族,先后分成三组,西到山西,东到山东、安徽,南到河南、湖广,扩迁到更大的范围。
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
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三、历史名人
李 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著有《老子》,又称《道德
经》。
李 冰:战国时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
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
神。
李世民:唐太宗,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 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人称"诗
仙"。
李 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
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
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李时珍:明代杰出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闻名于世
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和、敦、现、左、有,富、有、庆、安、平
5、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扩展资料:
李姓族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
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姓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
-李氏家谱
华人姓氏的来源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
Jones
Williams;美国是:Smith
Johnson
Carson;法国是:Martin
Bernard
Dupont;德国是:Schultz
Mueller
Shmidt;苏联是:Ivanov
Vasiliev
Deternov;中国呢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中国流传甚广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奇书,相传为北宋初年浙江钱塘(今杭州市)的一位老儒生所编写。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听来悦耳,易学易记。
《百家姓》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家庭式自然经济为主体、家族观念极强的社会中,实用性极强。一个家庭立族谱、家谱,必须了解本族本姓的谱系和他族的谱姓,而《百家姓》就可以为此提供依据。
中国的姓氏传统,经历了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演变过程。《百家姓》成为流传甚广、有深刻影响的启蒙读物已有一千年之久了。南宋诗人陆游曾在《秋日郊居》一诗下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
明代学者吕坤在其《社会要略》一书中提到:“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
但真正《百家姓》由何时何人所作,已无从考证。
南宋学者王明清在《玉照新志·卷三》中写到,“如市井所印《百家姓》,明清尝详考之,似为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指后期吴越王钱弘俶的谥号,公元948年继位,978年降宋)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云‘周吴郑王’,皆武肃(指初期吴越王钱的号)而下的后妃。这是推测之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著录有《千姓编》一卷,为“嘉佑八年(1063)采真子记,此书久已失传。”《千姓编》和《百家姓》有何关系?采真子为谁?已无从探起。 5112345
明清学者中,康熙初年的山东琅玡人王相,在《百家姓考略》中:“百家姓出自《兔园集》,乃宋初钱唐老儒所作。时钱俶居浙。故首赵,次钱,孙乃俶妃;李谓南唐主也。次则国之大姓,随口叶韵;甘漏实多,识者訾之。然传播至今,童蒙诵习,奉为典册。”
但《兔园册》现已不存,无从考究了。
至今,学术界认为,《百家姓》很可能宋以前就有底本,而北宋初年由吴越地区某儒生加工成书。一千多年以来,《百家姓》翻印了无数次,版本众多,又有各种《续百家姓》、《增广百家姓》,当在不同时期经过多人之手删补而成。
明清时, 出面编撰,颁布了新的《明皇百家姓》、《御制百家姓》,企图取赵宋《百家姓》而代之,结果未成功。明初官修的《明皇百家姓》,以国姓“朱”开首,以“朱奉天运”开头,收入1968个姓氏,于洪武十四年进呈给朱元璋,但民间无法推广,至今已失传。
清康熙年间,官修《御制百家姓》,此书中不收满族和蒙古八旗姓氏(清代《八旗满洲谱系》收录满洲姓氏共625个),因只收汉姓,无法以皇姓“爱新觉罗”起首,便以孔夫子之姓起头,实际上是把当时流传的《百家姓》中408个单姓,30个复姓重新编排,并在每个后面标注郡望,也就是个改编本,开始几句为:
孔(鲁国)师(太原)阙(下邳)党(冯翊)孟(平陆)席(安定)齐(汝南)梁(安定)高(渤海)山(河南)詹(河南)仰(汝南)邹(范阳)鲁(挟风)荣(上谷)昌(汝南)
可清本《百家姓》也未能流行。
宋沈括《梦溪笔谈》云:“唐时氏族大率高下分五等,通有百家,皆谓之士族,此外悉为庶姓,婚宦皆不与百家等。”
明代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上指出:古代“姓”与“氏”是有区别的,言姓者,本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而五帝以来之姓亡矣,从此可知,先有姓后有氏。传说,先祖黄帝轩辕氏有25个儿子,有功德者14人,这14人被黄帝“胙之土而命氏”,为12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他们的后代就也代以氏为姓。
夏商周三代以前,姓、氏有别,机能不同,“姓”是统系百世、以别婚姻,“氏”是别子孙所出,以贵功德。因此,男称氏,女称姓。贵有氏,贱者众民无氏。把姓和氏混为一谈的,是从司马迁开始的,《史记》中太史公提到齐姓姜、秦姓赢、周文王姓姬,已不再严格区分姓氏,故现在我们把“姓”和“氏”已完全融成一体了。每个宗族在有了固定的姓氏后,子子孙孙永久使用,形成了一脉相传的家庭,血统源流线索清晰。人们查了姓氏后,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已的血缘所出。
1、赵(天水)钱(彭城)孙(太原)李(陇西)周(汝南)吴(延陵)郑(荥阳)王(太原)
赵,源于三家分晋之赵国,望族居天水。钱,源于彭姓,后掌钱府改姓钱。李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周是以地名为姓。吴源于姬姓,以吴国国名。郑源于姬姓,以国名。
2、冯(杜城)陈(颍川)褚(河南)卫(河东)蒋(东安)沈(吴兴)韩(南阳)杨(弘农)
冯源于姬姓,以地名命名。陈以国命名。褚源于子姓,是殷商的后代。卫、蒋、沈、韩源于姬姓。杨源于羊舌氏,以封邑命名。
3、朱(沛国)秦(太原)尤(吴兴)许(高阳)何(庐江)吕(河东)施(吴兴)张(清河)
秦源于嬴氏,以地名命名。尤,沈姓所改许,源于姜姓,以国名。何是韩氏的一支。吕源于姬姓,以国名。张,上古少昊子为弓正(监造弓箭之宫),赐姓张。
4、(鲁国)曹(淮国)严(天水)华(武陵)金(彭城)魏(钜鹿)陶(丹阳)姜(广汉)
孔,氏有四支:①商汤,字太乙,后以子加乙为姓遂有孔氏。②商臣微子后代嘉,名孔父,其子后以父亲字为姓。③春秋卫有孔悝,出于姬姓。陈有孔宁,出于妫姓,子孙都姓孔。④黄帝臣孔甲的后代,亦称孔氏。望族居鲁国,姜姓是以水命名。 5212345
5、(东海)谢(陈留)邹(范阳)喻(河东)柏(魏都)水(吴兴)窦(扶风)章(河间)
戚以封地命名,谢出于姜姓,以封地命名,邹以国命名。柏,以木名。水,水官后代以此命名。窦,源于姒姓。章,源于任姓,以地命名。
6、云(琅玡)苏(扶风)潘(广宗)葛(梁国)奚(谯国)范(高平)彭(宜春)郎(中山)
潘一出于姬姓,另一支出于周楚国王的(芈)姓。第三支是少数民族破多罗姓人,他们后改为“潘”。彭,以地名为姓,郎,以地命名。
7、鲁(扶风)韦(京兆)昌(汝南)马(扶风)苗(东阳)凤(平阳)花(东平)方(河南)
马源于赵氏,以其封地名。凤以官名命名。
8、俞(河间)任(乐安)袁(陈郡)柳(河东)酆(京兆)鲍(上党)史(宣城)唐(晋昌)
任,中国最早姓氏之一,源有①黄帝小儿子禺阳被封在任国。②远古时,“妊”姓转化③出自风姓。④南方少数民族为任姓。
9、费(江夏)廉(河东)岑(南阳)薛(河东)雷(冯翊)贺(会稽)倪(千乘)汤(中山)
10、滕(开封)殷(汝南)罗(豫章)毕(河内)郝(太原)邬(南昌)安(姑臧)常(平原)
11、乐(南阳)于(东海)时(陇西)傅(北地)皮下邳卞(济阳)齐(汝南)康(京兆)
12、伍(安定)余(下邳)元(河南)卜(西河)顾(武陵)孟(昌平)平(河内)黄(江夏)卜,是古代从事占卜技艺人的后代,黄源于卞姓,以封地命名。
13、和(代郡)穆(河南)萧(兰陵)尹(天水)姚(吴兴)邵(博陵)湛(豫章)汪(平阳)和,尧时,掌管天地的官叫“和”,后以命名。穆,谥号命名。
14、祁(扶风)毛(西河)禹(陇西)狄(天水)米(陇西)贝(清河)明(平原)臧东海明,是百里奚的后代
15、计(京兆)伏(太原)成(上谷)戴(谯郡)谈(梁国)宋(西河)茅(陈留)庞(南安)
16、熊(南昌)纪(天水)舒(钜鹿)屈(临海)项(辽西)祝(太原)董(陇西)梁(陇丘)董,皇帝赐姓,或说是晋国太史董。
17、杜京兆阮(陈留)兰(中山)闵(陇西)席(安定)季(渤海)麻(上谷)强(丹阳)
18、贾(武威)路(阳平)娄(东阳)危(汝南)江(济阳)童(渤海)颜(琅玡)郭(太原)危,出于三苗,三苗人迁到三危山一带居住,后以危为姓。
19、梅(汝南)盛(汝南)林(南安)刁(渤海)钟(颖)徐(东海)邱(吴兴)骆(内黄)刁,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有宠臣坚刁,其族人以刁为姓。
20、高(渤海)夏会稽蔡(济阳)田(北平)樊(上党)胡(安定)凌(渤海)霍(太原)
21、虞会稽万(扶风)支(琅玡)柯(钱塘)咎(太原)管(平原)卢(范阳)莫(钜鹿)
22、经(平阳)房(靖河)裘(渤海)缪(兰陵)干(荥阳)解(雁门)应(汝南)宗(河东)
经,春秋时魏国有经候,后代以此为姓。
23、丁(济阳)宣(东郡)贲邓(南阳)郁(黎阳)单(河南)杭(丹阳)洪(敦煌)贲,春秋时勇士孟贲,后代以此为姓。
24、包(丹阳)诸(琅玡)左(济阳)石(武威)崔(清河)吉(冯翊)钮(吴兴)龚(武陵)包,源于芈姓,楚有大夫叫棼昌包胥,后其子孙为“包”字姓。
25、程(广平)嵇(河南)刑(河间)滑(京兆)裴(河东)陆(平原)荣(上谷)翁(钱塘)翁,传周昭王子生下时,双拳紧握,别人掰不开,昭王应手而开,只见左手纹像篆文的“公”字,右手纹像“羽”字,周昭王给他取名翁,后便以此为姓。
26、荀(河内)羊(泰山)於(广陵)惠(琅玡)甄(中山)麹(吴兴)家(南安)封(渤海)
27、芮(扶风)羿(齐郡)储(河东)靳(西河)汲(濮阳)邴(鲁国)糜(东海)松(东莞)
28、井(扶风)段(武威)富(齐郡)巫(平阳)乌(颖川)焦(中山)巴(高平)弓(太原)
29、牧(弘农)隗(西河)山(河内)谷(上谷)车(鲁国)候(上谷)宓(太原)蓬(北海) 5312345
30全(京兆)郗(高平)班(扶风)仰(汝南)秋(天水)仲(乐安)伊(陈留)宫(河东)全,古代货币称泉,全,泉同音,后以全为姓。
31、宁(齐郡)仇(南阳)栾(西河)暴(河东)甘(渤海)钭(辽西)厉(范阳)戎(江宁)
32、祖(范阳)武(太原)符(琅玡)刘(彭城)景(晋阳)詹(河间)束(南阳)龙(武陵)
33、叶(下邳)幸(南昌)司(顿丘)韶(太原)郜(京兆)黎(京兆)蓟(内黄)薄(雁门)幸,其祖先受国君宠幸,故以“幸”为姓。
34、印(冯翊)宿(东平)白(南阳)怀(河内)蒲(河东)邰(平卢)从(东莞)鄂(武昌)
35、索(武威)咸(汝南)籍(广平)赖(颖川)卓(西河)蔺(中山)屠(广平)蒙(安定)
36、池(西平)乔(梁国)阴(南阳)郁(太原)胥(吴兴)能(太原)苍(武陵)双(天水)
37、闻(吴兴)萃(天水)党(冯翊)翟(汝南)谭(弘农)贡(广平)劳(松阳)逄(北海)
38、姬(南阳)申(魏都)扶(河南)堵(河南)冉(武陵)(西河)郦(新蔡)雍(京兆)
39、郤(济阴)璩(黎阳)桑(河南)桂(天水)濮(鲁国)牛(陇西)寿(京兆)通(西河)
40、边(陈留)扈(京兆)燕(上谷)冀(渤海)(荥阳)浦(京兆)尚(京兆)农(雁门)
41、温(太原)别(天水)庄(天水)晏(齐国)柴(汝阳)瞿(松阳)阎(天水)充(赞皇)
42、慕(吴兴)连(上党)茹(河内)习(襄阳)宦(东阳)艾(天水)鱼(冯翊)容(敦煌)
43、向(河南)古(新安)易(济阳)慎(天水)戈(临海)廖(钜鹿)庾(颖川)终(济南)
44、暨(余杭)居(渤海)衡(汝南)步(平阳)都(黎阳)耿(高阳)满(山阳)弘(太原)
45、匡(晋阳)国(下邳)文(雁门)寇(冯翊)广(丹阳)禄(扶风)阙(下邳)东(平原)
46、欧(平阳)殳(武功)沃(太原)利(河南)蔚(琅玡)越(晋阳)夔(京兆)隆(南阳)
47、师(太原)巩(山阳)厍(河南)聂(河东)晁(颖川)勾(平阳)敖(谯郡)融(南康)
48、冷(新蔡)訾(渤海)辛(陇西)阚(天水)那(丹阳)简(范阳)饶(平阳)空
49、曾(鲁郡)毋(河东)沙(东莞)乜(晋昌)养(山阳)鞠(汝南)须(渤海)丰(松阳)
50、巢(彭城)关(陇西)蒯(襄阳)相(巴郡)查(海陵)後(东海)荆(广陵)红(昌平)
51、游(广平)竺(东海)权(天水)(逯)(广平)盖(安阳)益(冯翊)桓(谯郡)公
52、万俟(开封)司马(河内)上官(天水)欧阳(渤海)夏侯(谯国)诸葛(琅玡)闻人(河南)东方(平原)
万俟,少数民族部落名称。东晋时,随拓跋氏入中原。司马,古官职名。上官,周代楚庄王子子兰担任上官大夫,以此为姓。欧阳,越王后代被封于欧余山南,人称欧阳亭侯(山南叫“阳”)。夏侯,战国时杞简公的弟弟逃到鲁,鲁因其为夏禹的后代,封其为侯爵,葛氏被封于山东诸城,因此称诸葛氏。闻人,鲁大夫少正卯学问出名,被大家称“闻人”,后子孙以此为姓。
53、赫连(盛乐)皇甫(安定)尉迟(太原)公羊(顿丘)澹台(太原)公冶(鲁郡)宗政(彭城)(濮)阳(平陵)
赫连,匈奴族姓氏,尉迟,历史上西城于阗国有尉迟部落。宗政,起源于官职,宗正,九卿之一,掌皇族事务。濮阳,以地名为姓。
54、淳于(齐郡)单于(千乘)太叔(东平)申屠(河西)公孙(扶风)仲孙(高阳)轩辕(上党)令狐(太原)
淳于,以地名为复姓。单于,匈奴族首领。
55、钟离(会稽)宇文(太原)长孙(济阳)慕容(雁门)司徒(赵郡)司空(顿邱)
钟离,以地名为复姓。宇文,北方鲜卑部落。
下官司寇仉督
子车颛孙端木巫马公西
拓跋夹谷壤驷公良
漆雕乐正宰父谷梁
晋楚闫法
汝鄢涂钦 5412345
段干百里东郭南呐
呼延归海羊舌
微生岳帅缑亢
况后有琴
梁丘左丘东门西门
商牟佘佴
伯赏南宫
墨哈谯笪
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
竹曲麦过
党柯涳仓
姓续闾丘
由于姓氏的不断发展,任何一种姓氏书都无法也不可能毫不遗漏地把我国的姓氏都收录进去,据专家估计,我国实际使用过的姓氏大约有12
000个,而历史上曾出现近万个姓氏,现有300多个沿用。
5512345
刘氏家谱字辈查询
本文2023-10-26 07:03:3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3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