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锡伯族
锡伯族,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查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查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在祖国的西北、东北、内蒙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些能骑善射的人们,他们时而跃马扬鞭进行跑马竞赛,时而开弓搭箭开展射箭比赛,时而三五成群较量一番摔跤,时而兴致勃勃练习几回举重……他们就是锡伯族。
●民族历史
1956年包尔汉、冯家升发表论文认为鲜卑郭洛是一种瑞兽,相当于蒙语中的动物(驱),即特殊的五爪虎。后来又有人说鲜卑郭洛是一种飞马。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远古时代的神秘传说:在锡伯族民间传说中说,锡伯族先民——鲜卑,古时南迁时,在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里。后来,有一种神兽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才来到南方大泽(呼伦贝尔草原)。这种兽,状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锡伯族保留有供奉“鲜卑兽”(瑞兽)的习俗。将绘制的兽形图案,挂在住室西或北墙上,久而久之就成为锡伯族标志性图案。
●生活习俗
早期的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现在,察布查尔一带锡伯族经营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牧业也比较发达,还有许多青年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本民族的干部不断成长,有了各类专业人才,办起了医院和学校。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木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鲜卑兽――类马似牛,吻上生角,背上长翼。是北方鲜卑等游牧民族喜爱的装饰。传说东汉鲜卑人南迁时,曾引导他们走出大兴安岭,平安到达南方大泽。因而成为鲜卑人崇拜的图腾。锡伯族先民曾以此为准钩绘出图案。
●民族节日
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其来历是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1764年4月18日,沈阳等地的锡伯族官兵及亲属共3 275人受朝廷调遣,去新疆屯垦戍边。历经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才来到伊犁河畔建立新家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锡伯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四一八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伺机抹黑的对象。闲不住的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畏惧,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
●艺术文化
绘画艺术 锡伯族民间,绘制人物画像是一种风俗。锡伯族民间画师技艺高超,所绘人像逼真生动。另外,锡伯族民间还有绘制萨满图、灶神像、家谱图等的传统。�
绣花艺术刺绣、贴花、剪纸是锡伯族妇女的优良传统,尤其绣花更是锡伯族妇女擅长的女红。荷包是锡伯族吸烟的男子必备的物品之一,按传统,一对恋人中,女方要缝制精致的荷包送给情人。荷包通常要绣上花卉、蝴蝶、飞禽等美丽的图案。此外,锡伯族妇女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在门帘、枕头套、枕头顶、衣服边角、鞋面上等处绣上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做工精细,展现她们的聪慧和多才多艺。
●其它介绍
参考资料:
关于锡伯族在《 蒲桥集》/汪曾祺 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伊犁河南岸是察布查尔。这是一个锡伯族自治县。锡伯人善射.乾降年间,为了戍边.把他们由东北的呼伦贝尔迁调来此。
来的时候,戍卒一千人、连同家属和愿意一 同跟上来的亲友,共五千人,路上走了一 年多——原定三年,提前赶到了。朝廷发下的差旅银子是一总包给领队人的,提前到,领队可以白得若干。一路上,这支队伍生下了三百个孩子!
这是一支多么壮观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人情气味的队伍啊。五千人,一个民族,男男女女,锅碗瓢盆,全部家当,骑着马,骑着骆驼,乘着马车、牛车,浩浩荡荡,迤迤逦逦,告别东北的大草原,朝着西北大戈壁,出发了。落日.朝雾.启明星,北斗星, 搭帐篷,饮牲口,宿营。火光,炊烟,茯茶.奶子。歌声,谈笑声,哪一个帐篷或车篷里传出一声啼哭,“呱——”又一个孩子出生了,一个小锡伯人,一个未来的武士。
一年多。
三百个孩子。
锡伯人是骄傲的。他们在这里驻防二百多年,没有后退过 一步, 没有一个人跑过边界,也没有—个人逃回东北,他们在这片土地扎下了深根。
锡伯族到现在还是善射的民族,他们的选手还时常在各地举行的射箭比赛中夺标。
锡伯人是很聪明的,他们一般都会说几种语言,除了锡伯语,还会说维语、哈萨克语、汉语。他们不少人还能认古满文
在故宫翻译、整理满文老档案的,有几个是从察布查尔调去的。
英雄的民族!
锡伯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和继承了许多优秀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其中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数量有限,但在内容上深刻地反映了锡伯族西迁200余年来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和叙事歌。
田野歌。
也被称为“街头歌”,锡伯语称“塔拉依舞春”。这是锡伯族最富特色的民间歌曲,而且又为广大锡伯族群众认为是本民族固有的民间歌曲。它咏唱的对象包罗万象,从天、地到日、月,从人类到禽兽。这类歌曲无固定的歌词,多在节假日亲朋聚会或田间劳动时由男女即兴编词对唱。它的特点在其曲调发展手法、曲式结构和歌词格律等诸方面。它几乎全部是由两个不对称的乐句构成,下句后半部的下方严格五度(或四度)模仿;两乐句终止均由其结音下方二度或三度上行级进至结音而终止,终止式的五度模仿尤其严格。
生活习俗歌
这类歌曲的曲式结构较田野歌稍大,有部分四乐句的单乐段形式出现。主要是反映锡伯族丧葬、婚姻、劳动、游乐、礼节、信仰等方面的风俗。如丧葬方面有《哭葬歌》;婚姻方面有《说亲歌》、《哭嫁歌》、《劝嫁歌》;劳动方面有《四季歌》;游乐方面有《刁羊歌》;礼节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喜林妈麽歌》等。在婚娶习俗歌曲中一般都有固定的歌词。
儿歌
此类歌曲曲调简明,多是教育儿童努力学习、学唱字母、射箭口诀等内容。是本民族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的体现。正是这种传统才促使这个西迁时只有3000余人的民族,虽然与其他民族杂居了漫长的200多年,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传统艺术。
叙事歌
叙事歌多是记述锡伯族1764年西迁来新疆的历史事件的歌曲。这与锡伯族人所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及由此构成的特定生活内容有极大关系。一般旋律极精练,比较完整的有五部:《喀什戈尔之歌》、《拉西贤图》、《叶钦娜》、《海兰格格》、和《三国之歌》。《喀什戈尔之歌》是记述了伊犁四营部分官兵于19世纪20年代奉命赴南疆平定英、俄唆使的张格尔之乱的历史过程。《拉西贤图》全诗近千行,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口语化的特点增强了民间音乐的色彩。《叶钦娜》是一部古老的反映锡伯族渔猎生活的叙事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诗歌的每一句都以“叶钦娜”一词起头,并以“顶针格”的修辞手法使上下节联成一体。《海兰格格》是一部对情人的追恋歌,也称为悼恋歌。“格格”是旧时锡伯族对少女的美称,也可作为丈夫对妻子的昵称。“海兰格格”意为“可惜的姐姐(或可惜的**)”。《三国歌》是根据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三国演义”编唱的,已流传有百余年历史,是汉锡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现存锡伯族民间歌曲为数不多,但其调式却十分复杂。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等不下二十余种。其中不乏有罕见的特殊调式。
家谱的英语是genealogy。
genealogy,美/ˌdʒiːniˈælədʒi/,英/ˌdʒiːniˈælədʒi/,n宗谱;血统;家系;系谱学。
双语例句
1、The old man repeated his genealogy to me
这个老人一遍遍地对我细数他的家谱。
2、I found out from this genealogy that my grandfather had an older brother
我从这本家谱上发现我的爷爷原来有个哥哥。
3、The documentary tells the genealogy of birds
纪录片讲述了鸟的进化路线。
4、After studying her genealogy, she found her ancestors came from another country
了解了她的家谱后,她知道了自己祖上来自另一个国家。
5、This is a Xibe family genealogy
这个是锡伯族家中的家谱。
6、And yet even I don't care about my genealogy
但就算如此,我也不会在乎我的家谱。
7、Right A genealogy should be a thick book
哎,这家谱不是应该厚厚的一本吗。
要看一下上面原文是怎么写的……关于这方面家谱上的描述最好都写一下。
清代的时候锡伯人属于伊彻满洲(新满洲),在清代的人的民族划分里,是属于满洲人的(和八旗不一样,是纯粹的民族概念,满洲即女真66部所有人),所以东北的锡伯人很多是因为新中国新设立了锡伯族才报成了锡伯族,也有当时锡伯部的后人报了满族(因为本来都是满洲人)。
如果你的 锡伯扎木库里氏 整个写的仅仅是姓,那么这很有可能是你姓氏全称——因为满洲人(不是满族人,是女真66部人)的姓氏分成 mukvn 和 hala 两个部分,mukvn 指的就是根据血缘的远近,分的不同家族的名称(比如同样是李氏,也有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之分);hala 指的就是一般来讲的姓。
家谱上记载的姓氏,一般是 mukvn 和 hala 都在上面的,比如如果有家谱记载就会知道是苏皖瓜尔佳(仅以此举例,还有别的瓜尔佳就不说了),而不是单单只有瓜尔佳氏。
像你说的 锡伯扎木库里的 扎木库里 属于 hala 部分,通常来讲这里的“锡伯”指的应该是 mukvn。
再者,对于这个问题你可以问一下家里的老人。
“喜利妈妈”又写作“西林妈妈”,在锡伯语中的意思是续嗣女祖。本来是锡伯族民间信仰中主事保佑降生的吉祥女神,后来演变为保佑家室平安和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的神祇。在锡伯族人家,喜利妈妈供奉在上房西屋室内的西北角,墙上是一条丝绳,丝绳上系着一些小弓箭、小箭囊、小农具、小靴子、小摇篮,或铜钱等物的彩色丝线、布条。每逢除夕,由西北墙角挂到东南墙角,供全家老少焚香祭拜,二月初二再装进纸袋挂回到西北墙角上。每生一个男孩儿,往上添挂一张小弓箭;生一个女孩儿,就添挂一条小布条;每娶一房儿媳妇,挂一只小摇篮。每增加一辈人,就往上添挂一个“背式骨”(羊的踝骨)。实际上,积累起来喜利妈妈是这个家族或家庭的象形化的家谱。
如果分家的话,就得另立喜利妈妈,到人丁兴旺的人家去取所用一应物品,请德高望重的长者制作。
锡伯族居室一角
锡伯族家庙
太平寺“海尔堪”是保佑牲畜平安的神祇,供奉在家里正房西屋外边南墙角。在古代,锡伯族人的生计和经济生活中,牲畜的繁衍与平安直接关系到全家的生存条件。祭祀海尔堪的一个重要仪式,是向海尔堪的神位“献马”,意思是把主人自己最喜爱的一匹好马送给海尔堪当坐骑。献马时,要把马尾上系着一只羽毛或红布条标志的那匹马拴到神位之前,然后焚香磕头表达心愿和诚意。仪式过后,就象征那马算是已经献给海尔堪的坐骑了。举行献马仪式时,如果在马背上披一件妇女的衣裳,平时女人就可以骑用这匹马,否则是绝对不许女人骑那匹马的。显然,向海尔堪神献马,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娱神和媚神活动来表述祈愿的仪式。
此外,锡伯族民间信仰中的保护神,如相传是锡伯族第一位萨满的萨满祖师“伊散妈妈”,尔琦庙供奉的痘花女神“玛法妈妈”,专司炊事饮食的女神“ 肫依妈妈”, 魂灵女神“ 苏鲁妈妈”, 以及“ 吉朗阿妈妈”“依兰恩杜里格格”,等等。人们给予这些保护神以无上的尊崇和荣誉,更在于发挥其“庇护”的功能,寄托着真诚的祈愿和美好的厚望。
锡伯族家谱
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有一种说法说沙俄曾以此名称创造北亚的新地名:西伯利亚。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查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 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查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锡伯人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 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 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这风沙弥漫的大西北,勤劳的锡伯族人民凿山筑渠,修筑了长达100多公里的察布查尔大渠。潺潺的流水使荒漠的原野变成了阡陌纵横,树木葱绿,瓜果飘香,美丽富足的地方。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在祖国的西北、东北、内蒙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些能骑善射的人们,他们时而跃马扬鞭进行跑马竞赛,时而开弓搭箭开展射箭比赛,时而三五成群较量一番摔跤,时而兴致勃勃练习几回举重……他们就是锡伯族。 民族历史 锡伯族传统体育项目——射箭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与北朝拓跋鲜卑有相同的图腾——“鲜卑兽”(瑞兽),又称“鲜卑郭洛”。在锡伯族民间传说中说,锡伯族先民——鲜卑,古时南迁时,在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里。后来,有一种神兽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才来到南方大泽(呼伦贝尔草原)。这种兽,状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锡伯族保留有供奉“鲜卑兽”(瑞兽)的习俗。将绘制的兽形图案,挂在住室西或北墙上,久而久之就成为锡伯族标志性图案。1956年包尔汉、冯家升发表论文认为鲜卑郭洛是一种瑞兽,相当于蒙语中的动物“驱”,即特殊的五爪虎。后来又有人说鲜卑郭洛是一种飞马。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生活习俗 早期的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现在,察布查尔一带锡伯族经营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牧业也比较发达,还有许多青年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本民族的干部不断成长,有了各类专业人才,办起了医院和学校。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不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鲜卑兽――类马似牛,吻上生角,背上长翼。是北方鲜卑等游牧民族喜爱的装饰。传说东汉鲜卑人南迁时,曾引导他们走出大兴安岭,平安到达南方大泽。因而成为鲜卑人崇拜的图腾。锡伯族先民曾以此为准钩绘出图案。 民族节日 杜因拜专扎坤节 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其来历是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1764年4月18日,沈阳等地的锡伯族官兵及亲属共3 275人受朝廷调遣,去新疆屯垦戍边。历经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才来到伊犁河畔建立新家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锡伯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四一八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西迁节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的西迁节,锡伯语叫杜因拜扎昆节。在1 6 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 8 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 0 1 8 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 2 7 5 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所以当前也有部分民族学者认为应该叫“西征节”更为准确。 两百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 西迁节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节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伺机抹黑的对象。闲不住的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畏惧,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 锡伯族的“抹黑节” 据传说,锡伯人民因苦于小麦黑穗病之害而演变出这一独特的节日。每年正月十六日太阳未升起之时,锡伯族群众就要用预先准备好的锅底黑灰往脸上涂抹。亲朋邻居不相互串门,子侄辈首先给老人跪下,用锅灰往其前额点一点,然后,平辈之间相互乱涂,直到一个个都成为黑脸蛋为止。只有青年妇女不提倡脸上抹黑。这一习俗的用意在祈求老天爷开恩,不要让小麦染上黑穗病。 有关抹黑节的来历,锡伯族中流传着许多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女人正在烙饼,因小儿拉了屎,她手忙脚乱间用面饼给孩子擦屁股。这一失误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决定正月十六太阳出山时烧毁人类和粮食。这一决定传到土地神那里,土地爷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告诉人们,赶在天兵天将到来之前,人们都要往脸上抹黑,让玉皇大帝误认为人间已受蹂躏,从而取消天惩。 艺术文化 绘画艺术 锡伯族民间,绘制人物画像是一种风俗。锡伯族民间画师技艺高超,所绘人像逼真生动。另外,锡伯族民间还有绘制萨满图、灶神像、家谱图等的传统。 绣花艺术刺绣、贴花、剪纸是锡伯族妇女的优良传统,尤其绣花更是锡伯族妇女擅长的女红。荷包是锡伯族吸烟的男子必备的物品之一,按传统,一对恋人中,女方要缝制精致的荷包送给情人。荷包通常要绣上花卉、蝴蝶、飞禽等美丽的图案。此外,锡伯族妇女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在门帘、枕头套、枕头顶、衣服边角、鞋面上等处绣上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做工精细,展现她们的聪慧和多才多艺。 锡伯族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和叙事歌。现存锡伯族民间歌曲为数不多,但其调式却十分复杂。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等不下二十余种。其中不乏罕见的特殊调式。锡伯人西迁的历史是他们对于自己故乡土地的感情格外深挚。世代渔猎擅长骑马射箭的锡伯人,常常以打猎、撒围等作为民歌题材。 民俗歌曲 这类歌曲的曲式结构较田野歌稍大,有部分四乐句的单乐段形式出现。主要是反映锡伯族丧葬、婚姻、劳动、游乐、礼节、信仰等方面的风俗。如丧葬方面有《哭葬歌》;婚姻方面有《说亲歌》、《哭嫁歌》、《劝嫁歌》;劳动方面有《四季歌》;游乐方面有《刁羊歌》;礼节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喜林妈麽歌》等。在婚娶习俗歌曲中一般都有固定的歌词。 儿歌 此类歌曲曲调简明,多是教育儿童努力学习、学唱字母、射箭口诀等内容。是本民族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的体现。正是这种传统才促使这个西迁时只有3000余人的民族,虽然与其他民族杂居了漫长的200多年,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传统艺术。 叙事歌 叙事歌多是记述锡伯族1764年西迁来新疆的历史事件的歌曲。这与锡伯族人所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及由此构成的特定生活内容有极大关系。一般旋律极精练,比较完整的有五部:《喀什戈尔之歌》、《拉西贤图》、《叶钦娜》、《海兰格格》、和《三国之歌》。《喀什戈尔之歌》是记述了伊犁四营部分官兵于19世纪20年代奉命赴南疆平定英、俄唆使的张格尔之乱的历史过程。《拉西贤图》全诗近千行,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口语化的特点增强了民间音乐的色彩。《叶钦娜》是一部古老的反映锡伯族渔猎生活的叙事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诗歌的每一句都以“叶钦娜”一词起头,并以“顶针格”的修辞手法使上下节联成一体。《海兰格格》是一部对情人的追恋歌,也称为悼恋歌。“格格”是旧时锡伯族对少女的美称,也可作为丈夫对妻子的昵称。“海兰格格”意为“可惜的姐姐(或可惜的**)”。《三国歌》是根据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三国演义”编唱的,已流传有百余年历史,是汉锡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现存锡伯族民间歌曲为数不多,但其调式却十分复杂。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等不下二十余种。其中不乏有罕见的特殊调式。 田野歌 也被称为“街头歌”,锡伯语称“塔拉依舞春”。这是锡伯族最富特色的民间歌曲,而且又为广大锡伯族群众认为是本民族固有的民间歌曲。它咏唱的对象包罗万象,从天、地到日、月,从人类到禽兽。这类歌曲无固定的歌词,多在节假日亲朋聚会或田间劳动时由男女即兴编词对唱。它的特点在其曲调发展手法、曲式结构和歌词格律等诸方面。它几乎全部是由两个不对称的乐句构成,下句后半部的下方严格五度(或四度)模仿;两乐句终止均由其结音下方二度或三度上行级进至结音而终止,终止式的五度模仿尤其严格。
关于锡伯族
本文2023-09-22 05:55: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