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杨利伟致敬作文150~200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5收藏

我们向杨利伟致敬作文150~200字.,第1张

写作思路:把杨利伟的英雄事迹写下来,突出自己对他的尊敬。

大家应该都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吧,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也是***员,他还是一名特级飞行员。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他乘坐长征2号飞船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指挥李继耐走去说:“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总指挥官说:“出发!就这样航天英雄杨利伟首次登上了太空。

我长大也想当一名飞行员,虽然这个梦想很遥远但是我会继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的。我当上了飞行员之后我也会想杨利伟叔叔一样飞上月球的。

21个小时的壮美夺目的太空之旅,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使者”,也成了中国人的骄傲。据北京青年报日前报道,葫芦岛市市委书记张东生在京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有意在葫芦岛市显著位置上建造“神舟”五号飞船模型和杨利伟的塑像。

如潮的鲜花正涌向横空出世的英雄,笔者认为,当我们在为杨利伟自豪和骄傲的同时,同样也应把崇敬的目光投向那些在幕后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在“载人航天”这份壮丽的事业中,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倾洒了多少科学家的青春和汗水,也许我们已经难以求证了。但是,当我们为英雄唱起赞歌的时候,决不能忘记那些无名英雄们,“载人航天”的成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杨利伟本人也是科学家们多年培养的结果。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笔者以为,为杨利伟立塑像一事出发点可能不错,但恐怕暂宜缓行。

载人航天不仅是我国航天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跨越,更是当前国民教育的一笔巨大财富,让杨利伟成为国人的榜样是好事,关键看如何学习,而不是炒作。才不过两三天的时间,“杨利伟中学”“杨利伟班”就相继出现,甚至有人还要注册“杨利伟”牌子的商标,对于一个民族的盛事而言,这些做法难免让人感觉颇为浮躁。

在举国上下因“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而激情燃烧的今天,笔者认为,学习载人航天精神,贵在实实在在地挖掘载人航天精神这一题材的丰富内涵。从“嫦娥奔月”神话到莫高窟壁画的“飞天”,从“两弹一星”奇迹到“神舟”系列飞船的功勋,向大家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讲述宇宙的奥秘,讲述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丰富瑰丽的想像,讲述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继承“两弹一星”前辈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光荣传统,讲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实质,激发大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意识,激发大家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热情,激发大家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塑造出一批批像航天英雄杨利伟那样的民族脊梁,才是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

作为亲历者,杨利伟简而有力、自豪的讲述了自己的升空之旅。提起杨利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2003年10月15日随着一声声倒计时,杨利伟承载着的神舟五号飞船飞到了外太空,一举坚定了我国步入外太空里程碑,他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也是一个领域的先锋者,他是第一个航天员也是第一个承载着我国数亿万同胞飞向太空的伟人。杨利伟的故事相信大家在小学就学过,随着时间的流失和科技的进步,我国越来越多优秀的宇航员先后飞向外太空坐着科研工作,杨利伟也因为年龄和身体慢慢的淡出一线但其军人的意志还在督促他的前进。目前杨利伟任职我国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等一些利国利民的职位。杨利伟和我国多不胜数的英雄一样都是我国发展进展中甘愿奉献、无怨无悔的先辈,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和歌颂。作为亲历者,杨利伟是如何讲述自己的升空之旅的。我有以下看法。

一、自豪的。

杨利伟作为我国第一个步入外太空的人,他不仅象征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步也象征了我国在国际上外太空的地位。因为杨利伟的身先士卒也让我国随后的航天事业稳扎稳打的发展了起来,这在每次采访时,杨利伟都非常自豪的回答。

二、简而有力。

在每次采访时,都会有让询问杨利伟在外太空的感觉,每次杨利伟都会表示在外太空一点都不舒服,可以说是在外太空身、心、都受着巨大的煎熬,不仅要忍受孤独、寂寞还要面临着未知的恐惧。但每次杨利伟回答完,都会说自己不后悔。

三、恐惧。

杨利伟是作为我国第一位飞上天的宇航员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在新闻中可以得知杨利伟在外太空总会听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声音,并且也有敲门声时不时的抨击杨利伟的心灵。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精选11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 篇1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神舟十三号载誉出征,由中国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逐梦苍穹,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科技兴国,航天筑梦,寄托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承载了中华民族富强繁荣的壮丽追求。神舟飞船扬帆再启航、刺破苍穹,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峰、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品格。

 航天梦,照亮中国科技兴国路。全球关注,举世仰望;星空璀璨,神舟闪耀。科技引领,神舟飞行,中国航天精神正是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求安逸、艰苦卓绝的精神写照,照亮了中国科技兴国路。2003年,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魂牵梦绕的数千年飞天梦想。今天,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乘载三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工作,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等多项科学研究成果。神舟十三号必将圆满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标和重大任务,在浩瀚无边的星空激扬中华民族的梦想,高擎起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彰显中华民族代代相传、追求理想的血脉基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奏响宇宙强音。

 复兴梦,照亮中国全面振兴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新局、走稳征程,以神舟出征为象征和指引,中华民族必将能够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航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汇聚起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建功立业、接续奋斗、矢志不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也将在我们的努力下一步步成为现实,成为彪炳史册的千古奇迹。

 中国梦,照亮中国繁荣富强路。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祖国统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构成了中国梦的总体轮廓。实现中国梦,人民充分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权利,更加富足、平等、愉快、自由、安全。人民向往中国梦,中国梦是14亿中国人的共同理想信念,是梦寐以求的幸福梦,是凝聚全民族全社会、凝聚全体中华儿女至高无上的旗帜。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能够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强大的磅礴力量。全体***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永葆***人政治本色,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中华民族对宇宙由来已久的向往,终将在星空写下无可替代的精彩一笔。这是一次伟大的出征,凝聚了亿万中华儿女航天强国的梦想,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 篇2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二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由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准备期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队临时党委带领大家赴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缅怀聂荣臻元帅、众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号召大家以强烈的责任感、精湛的技术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完成此次任务,稳操接力棒。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 篇3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就充满着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太空。但质疑的声音也逐渐传来: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劳民伤财呢?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 篇4

 宇宙探索无止境,太空奏响中华曲。每一次神舟发射总是激动人心,为祖国自豪;每一次太空探索总是鼓舞人心,为时代点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美丽启航,我们欢呼。浩瀚苍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写华章,中国精彩!

 飞天梦瑰丽,乐章总嘹亮。每一次神舟发射都会给我们奏响诸多“首次”交响乐——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神舟十三乘组也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过春节;等等。每一个“首次”都是科技探索创新的成果,每一个首次都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结晶,正是在这些“首次”中,中国航天事业昂首阔步,中国复兴伟业走向成功。

 使命很光荣,任务更厚重。每一次太空探索都是壮美事业的伟大音符,是总结,是升华,是更上层楼的力量凝聚。中国空间站在轨建设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神舟十三号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通过神舟十三号任务,将更加全面地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与协调性。神舟十三号任务结束后,还将组织进行全系统综合评估,满足要求后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所以说,其任务意义非凡而深远。

 探索星辰大海,中国征程壮美。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组合完美,“老中青”结合,抒写完美中国太空新记录。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两弹一星”让世界瞩目,“载人航天”挥毫惊鸿之笔。“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美丽传奇,刮目奇迹。九霄逐梦问天,阔步强国征程。上九天揽月,观天上宫阙。这是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这是共和国发展壮美诗篇。

 浩瀚苍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写华章。中国载人航天精神伟大,“天和”探索之旅美好。航天员王亚平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我们期待除夕守岁时,能够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神舟十三号任务展现中国为载人航天探索这一人类共同事业作出的新努力、新贡献;中国必然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 篇5

 当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你们乘坐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飞到宇宙那一刻,我的兴趣无比激动,因为你们,实现了我们中国的航天梦。

 光荣与梦想始终紧紧相连。作为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民族,还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就曾把“两弹一星”的梦想变成了辉煌的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轮空间探索热潮已然兴起的今天,中华民族用自己的飞天智慧造福人类的时代已经到来。

 神奇的事需要神奇的人,那么你们三位航天员就是如此神奇人,你们三人也是根据优中选优原则,最终被确定为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行乘组。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你们在航天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你们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操作技能、飞行程序等各方面考评优秀,完全具备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能力,既是耐力的考验,更是实力的考验,你们有能力也有信心能完成这次光荣任务。从杨利伟,到费俊龙,再到你们三人,从一人上天,到两人上天,再到三人上天,并还要上演太空行走,完成出舱活动任务,难道不是你们的神奇

 在浩瀚的宇宙中,你们乘坐着美丽的宇宙飞船,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围绕着蓝色的地球,遨游在太空中。为中国航天赢得了胜利,为祖国母亲赢得骄傲,也永久地成为了我们心中一颗闪亮的星辰。

 “神州十二”飞船发射成功是继“神州十一号”圆了中国人的航天梦后,实现了多人、多天的飞天,太空漫步等梦想,在中国航天具有里程碑意义。你们飞行在太空中,进行了许多科学实验,为中国航天事业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数据。你们像一颗璀璨的星,又一次让祖国母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也使我们国家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

 最后,祝你们在未来,能够为我国的航天梦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我,也将努力加入你们的行列。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 篇6

 “神箭”在弦,再度问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图,以蓝色的星辰大海为背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国空间站”,红底白字格外醒目,而标识中央绘制有龙形“12”标志,以及空间站、神舟飞船、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组合体的手绘图,同时还有一名出舱行走的宇航员,令人联想,让人振奋,强大的中国航天梦。

 神舟标识,标识中国航天梦想。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有梦想的伟大民族。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远古的传说,朴实的向往,却印证着中华民族先人们的丰富联想与智慧,因此,也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可以说,是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开启了人类探测宇宙的思想先河,“可上九天揽月”,中国能够走向星辰大海,航天事业发展能有今天的辉煌,更离不开先人们古老神话的启迪,在中华民族复兴强大的今天,我们终于把先人飞天的梦想,变成了航天的现实,神舟将再度飞天,太空即将再次迎来中国人的造访,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对我们祖先飞天梦想的更好告慰。

 神舟标识,标识中国航天强国。敢让日月换新天,我们需要这样的一颗精神信标,在茫茫宇宙定位复兴梦想。宇宙空间是不得不上、不得不守的高边疆,新中国成立之初虽一穷二白,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在毛泽东主席发出此号召12年后,中国就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轨道,由此拉开了中国航天的序幕。如今,“北斗”“神舟”“天舟”“嫦娥”“玉兔”“天问”……星辰大海中,中国“星”亮晶晶,中国已由航天大国开始迈向航天强国,当然,我们曾经艰难,曾经受制于人,但有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中国人民,迈向航天强国的步伐无人可以阻挡,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实施,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空间站”将会在星辰大海中独领风骚。

 神舟标识,标识中国航天新时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实施,“中国空间站”即将正式载人运行,标志着中国航天新时代的开启。今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开启之时。伟大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全方位崛起的梦想,无疑,中国航天梦成为重要的方面,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给百年党庆献上的一份厚礼,也将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新时代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14亿中国人民的骄傲,也必将造福世界人民。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一枚小小标识,标志着中华民族历久千年的飞天梦,将在今天进一步实现,中国航天即将进入新时代,让我们仰望星空,为中国航天祝福,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征途漫漫,努力奋斗,弘扬中国航天精神,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 篇7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祖国幅员辽阔,解放军叔叔把边境守卫的固若金汤,让我感觉,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从“东方红”一号拉开中国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开始,中国人民不断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成就。2020年4月24日,我国将迎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在这特殊的一年,让我们学习航天精神,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不怕困难、战胜疫情!

 在那一穷二白的年代,航天人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只有以艰苦奋斗作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我们也要秉承前辈们的精神,在特殊时期克服一切困难在家认真的、刻苦的、坚持不懈的完成学业,将来才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天学校组织我们看**《我和我的祖国》,其中有一个片段就是关于神舟十一号飞船着陆这一重大历史瞬间,改变一对少年流浪兄弟一生的故事。看完以后,我不是很明白,回家后我就问妈妈,一个飞船,怎么就让这兄弟俩感觉这么激动啊?妈妈说,不止这两兄弟激动,全国人民都激动,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取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成果,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说明中国航天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妈妈跟我说,我认知的祖国领土,不仅限于地面的领土,还有领空和领海。领空的防护就靠中国的航天员,还有解放初期研究火箭、原子弹、导弹、卫星的科学家,他们同样是英雄。没有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牺牲精神,在领空战役中,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不会有如此底气。

 航天人,正带领中国进入新航天时代,航天事业的成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关乎一个国家在太空时代的生死存亡。在和平年代,不能忘了时刻守护我们的英雄们,向航天人致敬,向英雄致敬。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 篇8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接触的智慧,造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的路不可能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必须作者和失败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干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知这样,一些企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耳边回想: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的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 篇9

 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21年的“神舟十二号”,短短二十二年,中国航天人在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中以“中国速度”取得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这是中国航天人给建党百年庆典送上的一份珍贵礼物,中国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大国担当。中国航天业翻开新的篇章,不仅是14亿中华儿女的骄傲,更能造福全世界。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我们为“中国速度”骄傲,为“中国登月揽星”自豪,更应为延续中华民族繁荣富强而发奋图强。

 我十分敬佩今天的三位航天英雄,他们实现了中国首次送人入空间站,要在中国空间站在轨工作生活3个月,完成出舱活动、舱外作业、科学实验、自身健康管理等多项工作。这一切都需要航天英雄们用勇气、智慧和毅力去支撑。他们是航天人的代表,他们身后是一个个航天团队的支持和配合。当电视镜头切换到航天控制中心时,一位位航天人目不转睛地盯着控制屏幕,生怕遗漏任何细节。他们的严谨、认真和细致,才是航天里程碑上的一块块基石。我们要学习航天人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和拳拳爱国之心。

 “上九天揽明月,登琼霄摘星辰”,神舟十二号引领着东方巨龙继续逐梦“星辰大海”。我辈少年,奋发图强,勤恳踏实,勇于开拓,以拳拳爱国之心和铮铮不屈之志,报效祖国。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 篇10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8年前,“太空教师”王亚平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太空授课时的寄语尚萦绕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寻声凝望,原本神秘遥远的深邃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个美丽的“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此时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时间。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心舱径向交会对接、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等多个“首次”,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搭载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历时21小时2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18年来,7次载人飞行,间隔期从以年计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频率更快、衔接更顺畅,准备更从容,展现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太空之旅从“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时间更长,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中华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从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阳;中国人民目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根据安排,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们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度过春节。期待除夕守岁时,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听到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

杨利伟“航天思政课”观后感 篇11

 从小我就对航天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浩瀚的宇宙充满着好奇,爸爸经常给我买一些科普书籍,在书上,我看到了许多科普知识,同时,爸爸还告诉我,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研究,听了爸爸的话,我梦想着在不久的将来,自己能成为一名航天员,去太空进行探索,去解开这些奥秘。

 曾经有人说我是痴人说梦,也有人笑话我这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假如人类没有飞天的梦想,莱特兄弟就不会制造发明飞机,现在,我们的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如此迅速,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

 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刘洋成了中华女子飞天第一人,我激动不已,钦佩和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女航天员必须有强壮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超人的毅力,但我认为要想实现我的航天梦,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因为我深知:“古人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此时,我读了《放飞梦想》这本书之后,我的梦想之火越燃越猛烈,刘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精神,更加坚定了我要成为一名航天员的决心。

 就在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像刘洋大姐姐一样驾驶着宇宙飞船去太空访问,我首先来到月球上,嫦娥阿姨热情地接待了我,令我在月球上到处参观,并详细地给我介绍了月球上的情况,接着,我又去了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许多星球,这些星球虽然离地球遥远,每个星球上的生存环境也各不相同,但外星人对地球人非常地友好,我正高兴的与外星人交谈着,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我,我感到很可惜,真想跟外星人多交谈一会。

 我把梦中的情景告诉了爸爸,爸爸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的说:“你有一个远大而美好的梦想,要实现你的这个梦想,不但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有为之奋斗的人,才会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为了自己的航天梦想,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我美好的梦想成为现实,让祖国为我们这一代人而骄傲!

;

我们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得很快。从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升空以后,已经更新换代很多次了。有网友问,“神舟十四号”已经准备就绪了,杨利伟还会再次出征吗?应该不会了。原因有三个:一个是身体的原因;一个是他还有其他工作在身;最重要的是我们人才辈出,不用这位老前辈亲自出马了。

一、杨利伟的身体,未必能抵得住大强度的训练

杨利伟在“神州五号”升空之前,接受了大量相关训练,体能等方面也做得很好,经过层层选拔,他成为首位升空的航天员。他在返航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他出舱的时候,嘴角流着血。

有人说,可能是他随着航天器下行的时候,重力加速度过高,从太空中摔下来受的伤。这个也是可能的!不管怎么说,他身体上受过伤,要是再次升空的话,需要接受大量的体能训练,对于杨利伟而言,能不能吃得消?

就算是身体上能受得住,作为一名军人,他有职业荣誉感。但是,他那么长时间没有经过相关体能训练,是不是还能跟得上?不是说杨利伟不行了,也不是说杨利伟”廉颇老矣“,而是说航天员升空,是需要大量训练做基础的,杨利伟没有在一线训练很多年了,跟得上训练的节奏吗?

熟悉钢琴的人都知道,只要三天不练就手生。航天员的训练也是这样的,要是有一段时间不训练,就可能跟不上训练的节奏,更何况杨利伟那么多年不训练了。有人说,这是瞧不起杨利伟,瞧不起军人。不是的,是因为所有的成绩,都是背后训练的结果。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是没有台下”十年“功,就算是登台了,也不会有耀眼的”一分钟“。杨利伟不升空,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的身体可能吃不消了。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另有安排了。

二、杨利伟不是航天员,而是航天事业的推进者

杨利伟在回到地面以后,没有再到航天员的行列中,而是成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副总设计师,他没有投身到一线航天员的训练中,但他为航空航天事业添砖加瓦。他可以将自己在太空中遇到的问题,告诉其他航天员,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思想准备。

不仅如此,还会告诉其他航天员自己在太空中如何处理紧急事情的,让其他航天员有了准备和进行相关的训练,这些都是杨利伟为航空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他在副总工程师的位置上没有闲着,而是帮助其他航天员发展。

航空航天事业的进步,就是因为有了杨利伟这样的人,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才有了我们航天事业的大发展。杨利伟在这个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多,很多人没有看到他出现,以为他还在航天员队伍里,继续训练着。

实际上不是,他是在航天事业第一线,只不过不是训练第一线,而是在航天事业第一线。他作为副总设计师,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不仅仅是负责航天员训练这一个项目,还有其他的项目,例如制定航天事业发展规划等。

杨利伟为了航空航天事业鞠躬尽瘁,他不仅仅是航天员,也是航天员的守护者。他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航天员升空这一件事,而是航天事业这件大事。他的视野开阔了,聚焦的事情也多了,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参加训练了。

有些人觉得,杨利伟不出现,是因为身体上原因。杨利伟也曾出现在一些节目中,为了给大家展示航天员的精神风貌。大家可以看到杨利伟身上的英气。至于能不能再次成为航天员,那就看他训练的结果和情况的需要了。

杨利伟也没有必要再次成为航天员,因为我们国家航空航天技术发展得很快,航天员也是人才济济。要他再次成为航天员,只是一些网友的一厢情愿。杨利伟没有必要成为航天员,因为我们后备力量充足着呢。

三、杨利伟不再升空,也是好事,说明我们后继有人

有些人对杨利伟的印象很深,就觉得非要杨利伟再次升空才能满足自己的心理愿望。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的航天员很多啊,已经升空的有聂海胜、王亚平、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等人,他们在航天器上做了很多事情。

我们熟悉的王亚平,就曾经在太空里教学,成为中国首位”太空老师“。除了她以外,还有刘洋,她是中国首位升空的女航天员。这些人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和选拔,才成为航天员的。他们可以升空,也与杨利伟的付出有很大关系。

很多人可能不大关注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只记得新闻报道中的杨利伟。他们的脑海中,对杨利伟的印象,肯定比刘洋深刻,主要原因是杨利伟的报道多了一些。多的原因是他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

杨利伟不再升空也是好事,因为这说明我们的航天事业后备人才很多,不用这位老将出马了。老将在后面指挥若定,就可以了,这也是很多人希望的。虽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但是,老将在后方指挥,后备人才涌现不断,也是老将的功劳。大家觉得呢?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杨利伟身上可以看到无私奉献这一航天精神

这是在杨利伟身上最耀眼航天精神。笔者认为:从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太空探索者,是我国第一位载人航天先驱,就在杨利伟敢于第一次第一个升上太空时,做第一个吃螃蟹之人时,我想杨利伟就已经做好为航天事业贡献一生这一准备了。因为没有这种觉悟,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太空做第一次探索。那时杨利伟还是雄心壮志青年,现在杨利伟也是半百之人了。随着岁月流逝,也在杨利伟身上留下了痕迹。但是杨利伟为国家航天事业奉献精神却越发坚定。笔者深受感动,笔者认为杨利伟确实兑现了他98年承诺。他曾说:航天员不是选择了一个职业,而是肩负起一份责任,把我们一切奉献给载人航天事业。杨利伟确实用自己一生兑现了这句话。

除了无私奉献外,还可以从杨利伟身上看到这些航天精神:艰苦奋斗,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1、杨利伟还有艰苦奋斗精神:在第一次载人航天时,实际上我国是缺乏相关经验,而西方又封锁相关技术,于是我国航天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自己探索,杨利伟也是经过摸索和艰苦奋斗,经过无数次失败才航天成功。

2、杨利伟还有严谨务实务实精神:杨利伟为升上太空做准备时,除了有体能训练,努力适应太空环境外,还要自己操作各种仪器,认真记录各项观察数据,以及熟记各种参数,这体现出他严谨务实精神。

3、杨利伟还有勇于攀登精神:杨利伟都57岁,还努力训练,当国家需要他时,他还要为国出征。很难想象,一个57岁年过半百之人还要在国家遇到困难时要去克服困难,笔者认为这体现了他勇于攀登精神。

今天,爸爸带着我到新华书店去买一些学习用书。一踏进书店,我就看见了一本题名《飞得最高的中国人——杨利伟》的书。我迫不及待地买下它来。

回到家,我坐到沙发上,开始认真地看了起来。我好像亲眼看到了杨利伟叔叔在部队里专心的训练,好像看到了杨利伟叔叔在模拟飞行舱里咬着牙接受挑战,看到了他神舟五号中面带笑容地驾驶着飞船……不知不觉,一本书便看完了。

书看完了,但我的内心却没有平静下来。我还在想着杨利伟叔叔在北京航天医学研究所里接受挑战的事。在研究所里,不仅要学习许多高深的学科,而且还时时刻刻面临着竞争与压力,不努力的话就会被无情的淘汰。除了这些以外,他还要进行各种各样艰苦的测试及在模拟的飞行舱内了解并掌握驾驶飞船的技术……

想到这儿,我不禁又想到了我自己。我不是很吃苦,遇到什么困难总是尽量去回避它,而不是很努力地战胜它。杨利伟叔叔受的苦,我百分之一也承担不了。这样怎么能够继承上一辈的事业呢?杨利伟叔叔说,他希望我们能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永攀高峰。

我现在才知道,这些,和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好习惯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在平时里下苦功夫,打好坚实的基础,长大后才能够和杨利伟叔一样,报效祖国,成为一位优秀的中国公民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 历史 的泱泱大国,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宇宙 探索 的脚步从未停息。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便是出自诗人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中的名句,寥寥十四字,却描绘出一个美丽的梦境,诗人在现实 社会 中无法完成的远大抱负, 情感 上全部寄托于星河,希望摆脱尘世的喧嚣,不愿再醒来。

古人对宇宙的认知是神秘而向往,并且在宇宙 探索 的道路上也从未停息。

火箭的故乡在中国,早在十三世纪中国人就发明了火箭。但是由于之后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最后被欧洲发展成现代火箭技术,这是中国 历史 上一大憾事。

为了不让 历史 “悲剧”重演,中国航天人心中默默立下一个誓言,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飘扬。要让载着中国宇航员的火箭飞入太空。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在经历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后,导致中国宇宙 探索 的人员和科研装备极度匮乏,甚至没人见过导弹。

面对无数的困难,锲而不舍的中国人民,要让世界为之“鼓掌”。

没有自动计算器,科研人员用半自动手摇计算器,任务紧急时,甚至用算盘,算一条轨道,三班倒,每班8小时,两个人对着算,保证质量。

为了解决“长征一号”火箭高频不稳定燃烧问题,钱学森等人,经过两年多,一百余次的发动机试车,从燃烧实验室差点造成火灾、到四台100吨推力的发动机并联点火,最终获得技术上的成功。

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东方红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成为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卫星的国家,《东方红》的乐曲从太空传播到世界各地。

其后,历经几代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宇宙空间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最终在一九九二年,中共中央常委会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提出三步走战略。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 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国际上,美国一些在航空领域遥遥领先的大国,在对待中国航天发展上奉行的是霸权主义。

当时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十三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国际空间站建设中,中国被排除在外。

显然美国轻视了中国的实力,即便没有国际空间站的合作,我国也能凭借一己之力发展得很好,大有超过美国的苗头。中国航天发展迈着大步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从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二年,我国先后成功发射四艘无人飞船,从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到第四艘突破低温发射 历史 记录,我国用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向着最终载人目标前进,为中国实施载人航天打下良好的基础。

载人飞船需要把宇航员送到太空,选拔宇航员就成为重中之重的事情。

火箭发射过程中,宇航员身体要承受地球上八倍的重力。

在航天员选拔时,生理与心理的抗压能力是检测是否能成为航天员的考核标准,当人进入太空后,受到狭小生活空间、高度沉静和孤独以及综合性太空特殊环境因素的刺激,一般人是无法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

但是航天员不仅需要克服这些困难,还要完成既定的任务。

选拔人员大多有丰富的战斗机飞行经验,飞行时长必须超过一千小时。 战斗机飞行训练一般不会超过五个G(G是重力的意思,就是指战斗机受几倍重力),而航天员训练要达到八个G,看似增加三个G,实际比登天还难。

航天城有一台亚洲最大的国产离心机,结实的钢架下紧紧拖住前端的封闭吊舱,通过角度的旋转,建立同方向作用于宇航员的超重条件。

通过这个测试的人员寥寥无几,杨利伟就是这些佼佼者中的一员。

当年,从航空大学毕业后,杨利伟被分配到航空兵部队做飞行员,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驾驶技术,很快在部队脱颖而出。

得知国家要从现役空军飞行员中选拔预备航天员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经过测试他在生理功能指标,心里素质方面都达到了优秀,成为预备航天员中的一员。

关于航天员的日常训练十分严格和辛苦,一方面航天员的身体需要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另一方面心里要学习放下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

在接受长达五年的艰苦训练后,终于在二零零三年,杨利伟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

同年他被确定执行神州五号飞行任务,这也标志着杨利伟成为中国 历史 上第一位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员。

为了确保中国首次载人飞行的成功,除了有合格的飞行员,接下来就是安全可靠的飞行器和技术过硬的技术支持,保证飞行员和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这个重任落在年过花甲的戚发轫肩上。

少年时的戚发轫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看见敌军对家乡的空袭,导致村民的大量伤亡,内心五味杂陈。

发誓要为中国造飞机的戚发轫,填报高考志愿时,毅然决然地将所有志愿填报成航空航天,最后如愿以偿进入北京航空学院。

大学阶段戚发轫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同学们都认为,毕业后戚发轫可以进入好的研究所。 谁知命运和戚发轫开了个玩笑,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刚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研究设备和资料寥寥无几,甚至院里仅一人见过导弹,这让戚发轫十分苦恼,怎样才能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呢?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时苏联传来好消息,中国研究导弹的人可以去他们导弹研究学院学习,这对戚发轫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发奋学习俄语,克服语言障碍,立志要学成后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导弹。

谁知外部风云变幻莫测,戚发轫到苏联学习的机会落空。此时戚发轫才意识到靠别人是行不通的,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去“啃”技术上的“硬骨头”。

毛主席提出中国人要制造自己的人造卫星。戚发轫和无数中国航天人无比激动,但是,随之而来的挑战也接踵而至。

接下来的几年中,戚发轫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克服艰苦的试验环境,把卫星地面发射将会遇到的问题一一解决。

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也和另外17名研发人员并称为“航天十八勇士”。

年轻时他将中国无数的卫星送入太空,这些成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谁知更大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要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就需要一位有经验的人作为“掌舵人”。上级通过多方研究,把目光放到马上要“解甲归田”的戚发轫身上。

听到上级的决定,一方面他犹豫过,毕竟奋斗大半辈子,老了也想有个安逸的晚年。另一方面,内心是欣喜若狂的,想到又可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光发热,戚发轫露出灿烂的笑容。

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戚发轫作出决定: 接受任免继续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光发热。

通往胜利的路上注定荆棘丛生,载人航天技术,还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载人航天工程涉及火箭、飞船、发射场、空间应用、航天医学工程保障、航天测控、着陆场等七大组成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载人飞船首先要保障宇航员安全的在外层空间站工作和生活,并且可以安全返回地球。

国外一些科学家,对中国能否克服技术难关表示质疑。他们对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

戚发轫告诉研发人员,他说: “我们在设计飞船时有一个原则,就是飞船的每一个系统要做到“一次故障,正常飞行;二次故障,安全返回。” 换句话说,当一个系统第一次出现故障时,要做到飞船能正常运行,出现第二次故障时,才能保证宇航员安全返回。

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又谈何容易。

神州一号到神州四号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神州一号上遇到的线束问题,一个小小的线束差点让我国第一艘飞船不能在二十世纪结束之前发射成功。神州四号发射遇到低温问题,这些问题是拦路虎,也是通向胜利的铺路石。

神州五号吸取之前四艘飞船的优点,对缺点进行改进,使飞船更加安全可靠。

比如轨道舱和返回舱之间的连接处,起飞阶段需要连接牢固,神州五号较之前改进方法是增加螺栓,同时,进入太空分离阶段也要能够快速分离,于是科研人员有升级了舱段之间的连锁技术,以此来确保飞船在需要分离的时候干脆又利落。

长征2F火箭是我国第一艘载人运载火箭,安全系数由不载人的091提高到载人阶段的097,大幅度提高航天员安全……

类似的改进数不胜数,戚发轫知道解决火箭故障检测技术和逃逸技术,是世界性难题。但在关乎宇航员的生命面前,任何技术问题都要突破,力求达到技术“完美”。

美国在航天发展史上有着辉煌履历,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这是我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这句话对无数有航天梦的青年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发展中也出现了巨大的灾难,让其他发展载人航天的国家心有芥蒂。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可以算得上是美国航天飞船中的“老人”,这次执行航天任务是它第十次飞行,从飞船总指挥到宇航员上上下下都是信心十足。

发射之前状况频发,挑战者号安全灯不停闪烁,这一严重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被高层无情忽视。

危机还在继续扩大中,发射前3秒过后右侧助推器连接外储箱冒出9股浓烟,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本可以避免的事故,被团队领导者一步步“推到”无可改变的地步。

73秒后,挑战者号瞬间爆炸,天空出现“绚丽的烟火”,7名航天员永远离开人世。

事故发现,其中三名航天员,个人外出空气袋是打开状态,说明在爆炸瞬间他们是活着状态,我们无法体会到当时航天员的无助和绝望。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有逃生装置他们是可以存活下来的。

挑战者号设计之初,没有设计逃生设备,这也直接导致航天飞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宇航员不能通过任何装置逃生。

神州五号在设计之初戚发轫就把宇航员的安全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神州2F火箭顶端有一个像旗杆的装置,这个就是载人的标志,这个尖端就是逃逸塔。

发射最危险的时间段是火箭升空到达预定轨道之前。戚发轫和他的团队反复实验和推敲,设计出一整套逃生装置,最大程度保证航天员安全。

当宇航员进入火箭,如果初期火箭遇到问题,逃逸塔将自动点火,带着轨道仓和返回舱与火箭分离,从而帮助宇航员脱离危险,外部还有灭火装置,逃逸时保证飞船的安全。

如果火箭发射没有问题,逃逸塔会在点火160秒后自动脱离,以减轻火箭载重量,这些设计巧妙的装置,为宇航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发射日期日益临近,每一位火箭的科研人员都无比激动,大家的付出马上就会看到回报,然则大家都没有掉以轻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大家铭记于心,哪怕是一颗螺丝钉也要仔细检查。

关于火箭发射时间的确定,戚发轫和专家经过多次论证。确定神州五号发射时间在白天。以往神一到神四发射,大都在凌晨和子夜,夜晚发射有利于地面的光学仪器捕捉目标。

但是戚发轫考虑最多的,还是航天员的安全。白天发射有利于发射工作人员观察发射情况,如果突遭意外,宇航员逃离时也可及时发现降落地点。

从火箭设计之处到最后火箭发射时间的确定,戚发轫始终把宇航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戚发轫心里明白,如果心中对于发射成功的把握不是百分之百的时候,戚发轫断然不会在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只要签上的是自己的名字,就是在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确认,对宇航员杨利伟生命安全的确认,对无数夜以继日奋斗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劳动成果的确认。

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五日,中华儿女铭心镂骨的日期,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并且进入预定轨道。 当杨利伟在太空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帜时,中华儿女的内心无比自豪,千年的飞天梦在这一刻实现。

发射成功戚发轫内心激动万分,然而高兴过后,戚发轫又开始关心飞船着陆问题。

神五飞船预计环绕地球飞行十四圈,然后进入返回轨道,飞船像一颗火球一样飞向地球。十六日,返回舱成功落地,搜寻人员成功找到,并确认杨利伟身体良好。戚发轫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从九二年到零三年,十一年间,戚发轫带领他的科研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党和人民交予的任务,让炎黄子孙千年的飞天梦得以实现。

神五的成功发射,给中国载人航天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旗开得胜。

现在戚发轫已经卸下总设计师的职务,斑白的双鬓也见证他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付出。

美丽而神秘的宇宙,过去人们只能望洋兴叹。如今,它在静静的等待中华儿女飞向它的怀抱。

我们向杨利伟致敬作文150~200字.

写作思路:把杨利伟的英雄事迹写下来,突出自己对他的尊敬。大家应该都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吧,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中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