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的内心觉得很孤单?
不知道何时,发现身边孤独的人越来越多。孤独已经成为身边生活的一种常态,为何越来越多人的会孤独,其实孤独是我们现代生活的一种缩影,也是我们从群居动物走向个人觉醒必然历经的过程。
1孤独,往往是我们过于执着小我
据世界卫生组织作出的一项调查研究表示,孤独就是困扰女性的一大难题。值得注意的是,孤独并不是家庭主妇的代名词,事业成功的女性也有可能陷入“高处不胜寒”的境地,当然,事业不成功的女人也并非就可以远离孤独的困扰。
孤独往往来自我一种察觉,孤独的人也许从事着长期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但从内心角度来说,他们很容易执著于“小我”之中,这时“小我”就会成为一堵无形的墙,阻碍内心深处的“真我”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有时之所以会孤独,往往是因为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我们,所以学会孤独,也是学会慢慢自我疗愈与自我安慰的过程。
我的一个女学员,她曾经在离婚后,患有抑郁症,就是过去她曾依赖的婚姻给她致命的一击,从未想过自己会离婚,但是生活中会遭遇这样的事情,其实就是因为她从未试着与自我相处过,所以才会感觉到生活失去希望。
当我们遇到孤独的时候,我们需要是把孤独当成一门功课去对待,孤独是成长到成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孤独,是社交生活中压制自己的性格
其次,有孤独感的人往往更倾向于在社交时对他人和自己给予严厉的、苛刻的评价,他们总认为社交无意,而且浪费时间,所以他们在朋友身上花费更少的时间,不经常约会,也很少参加集会,甚至没有什么亲密的朋友。
他们更多愿意停留在自己世界中,对自己的伙伴也不太感兴趣,常常不能对对方所说的加以评论,也较少向对方提供有关自己的信息;相反,这些孤独者更多的是谈论自己,并且常介绍新的与对方兴趣无关的话题。
当别人期望他们多暴露一些时,他们却暴露得更少。另外,他们过于孤独,也是因为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亦或是一种逃避现实,为了证明自己,他们会暂时性把自己隔绝,他们背负着一种很深的成功希望,而不敢面对真实的人际关系。
3 孤独,也是浮躁社会的自我回归
在浮躁的社会中,孤独之所以成为常态,其实也是一种更为深刻内在自我回归。伴随虚拟社交的完善,线上购物的完善,即使年轻人足不出户也可以生活下去。
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人们对出去见面的渴望慢慢减弱。就像有一个人曾说,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很多人即使见面后,面对无聊的社交,大家会感觉到现实见面的一种委屈,有时反而会感觉到更强大的一种空虚。而孤独其实是一种与自己相处的过程,更是帮助你获得内在的平静。
孤独并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如果我们在无谓的社交中浪费时间,我们如果充分利用孤独充实自己的内心, 丰富自己的内在,并感受到独来独往的意义,这种孤独其实也会让我们更加成熟。
孤独是我们每个人都必经的一种历程,马尔克斯曾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当我们了解了孤独的真相,我们就会懂得独处的意义,更加深刻的明白,会孤独的人其实有时自己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与你有关的人太多,无论怎样,人生都是一场体验,在孤独中,我们需要深刻找到内在真实的自己。学会做一个自己想要做的人,人生都太短暂,去疯去爱去孤单一场,真正能平静自己的只有自己。
人都是孤独的,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惧怕孤独。想要摘星星的孩子,孤独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不怕自己努力了不优秀,我只怕比我优秀的人比我更努力。
面对孤独,就像丰子恺所说的: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如此,安好。真正要做的,就是要真正的明白自己。
心里感觉很孤独,很正常。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让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
这两段话摘自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正表达了我想说的,愿你早日学会享受孤独!
望采纳,谢谢!
内容简介
《孤独六讲》是美学大师蒋勋的经典代表作,于初版十周年之际重磅回归。新版收录蒋勋亲作长序——“做完整的自己”,与读者再谈生命个体的孤独与完整。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
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
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
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
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
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这本书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作者简介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目录
新版序
自 序
情欲孤独 021
语言孤独 069
革命孤独 111
暴力孤独 157
思维孤独 205
伦理孤独 247
前言
Eros──不完整的自己
柏拉图在他著名的《飨宴篇》(Symposium)里有一段用神话说的故事。
远古时代,人类不是现今分类的男性、女性。
远古时代,人有三种,一是纯阳性,二是纯阴性,三是阴阳人。
后来因为人类得罪了神,被神惩罚,神把三种人都劈成了两半。
因此,现今的人类都是不完全的。
每一个被劈开的一半,永远都在寻找另外一半。
劈开的纯阳性,半个阳性,永远在寻找另外一半阳性。
纯阴性被劈开,半个阴性,也在寻找另外一半的阴性。
至于原来的阴阳人,劈开成两半,阴性的一半就在寻找阳性的一半,阳性一半也在寻找阴性一半。
希腊神话充满象征隐喻,使人深思。
这个神话故事好像可以用来分析今日人类社会存在的几种性别关系,阳性寻找阳性,阴性寻找阴性,阴性、阳性“男女”彼此寻找。
这三种性别关系,在希腊当时的社会都存在,希腊陶瓶上的彩绘,不难找到这几种流行于当时的社会性别关系。神话看起来是隐喻,好像荒诞不经,却也通常正是用隐晦的方法对现实社会做了真实的描述。
今天许多国家在为“多元成家”议定法案了,欧洲许多国家也已经通过立法,“家”的组织型态,不再只是单一的“阴”“阳”关系,三千年主流社会的“家”的定义,重新被思考“多元”的可能,回到每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人,重新尝试各种更成熟的新型态的“家”的组织关系。
古老的神话,像是预言,使人类的文明一路走来,可以反省,也可以修正。
神话不是教条,不是结论,因此充满启发性,提供给后来者对一个问题思维辩证的逻辑过程。
柏拉图书里的这个故事,长期引发我思考的兴趣,并不在于其中隐喻的性别关系,我反复沉思着神话里说的“一半”。
依据柏拉图借神话隐喻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劈开的“一半”,我们都是不完整的。
因为不完整,我们努力寻找着另外一半,如果找到了,合而为一,才能消除神的“惩罚”,我们才能从神的“诅咒”中解放出来。
我读着希腊神话,想象着自己的身体是被劈开的一半,是残缺的一半,这么孤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另外一半,无时无刻,不在梦想找到另外一半,找到了,紧紧拥抱着,不再孤独,可以合而为一,成为完整的自己。
回忆一下,身体曾经有过的拥抱,拥抱着另外一个身体,抱得很紧,好像有一种恐惧,害怕稍一松手,那合而为一的幸福满足就要幻灭消失。
回忆一下,那曾经有过的紧紧的拥抱,闭着眼睛,沉湎在纯粹肉身记忆中,呼吸、心跳、体温、气味、触觉,彷佛在回忆没有被劈开之前的自己,完整的自己。
柏拉图《飨宴篇》核心的主题在探讨“Eros”,纯粹的肉身之爱。
如今汉字多将“Eros”翻译为“爱神”,西方图像上手拿弓箭的小童,天真烂漫,他手中的箭正是“爱欲”的诱因,被那一箭射到,就情不自禁,肉身陷入爱欲的陶醉。
华人受儒家影响,对属于“肉体”“情欲”的探讨很少,总是习惯很崇高地避开肉体情欲,升华成“礼教”。礼教的确崇高,但是失去了面对真实肉身的基础,礼教就会作假,社会也就容易充斥伪善的道德。
柏拉图《飨宴篇》借一次菁英的欢宴,围绕着“肉身爱欲”(Eros)做真实的探讨,没有结论,没有教条,却描述了我们在爱欲渴望中孤独摸索寻求的真实情境。
书写《孤独六讲》时,《情欲孤独》是我反复思维的一章。《情欲孤独》或许是亘古以来个人面对不完整自己不可解的荒凉之感吧。
拥抱着另外一个身体,好像找到了,热泪盈眶,然而,或许又要幻灭。仿佛,再也回不去没有被劈开以前的自己,完整的自己。漫漫长途,我们还是要如此孤独寻索下去,天涯海角,还是要找寻那失落的另外一半。
我想在一个城市的角落孤独坐着,看人来人往,看忙碌于生活中的众生,有片刻孤独,坐下来,为自己泡一杯茶,为自己按摩一下疲倦的肩膀,跟自己在一起,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做自己的朋友,更爱自己一点。
你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
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
2016年冬 蒋勋于台湾八里淡水河畔
媒体评论
著名诗人席慕容曾这样称赞蒋勋:“是这个时代踏入艺术门槛的引路人。他为我们开启的,不只是心中的一扇门窗,而是文化与历史长河上所有的悲喜真相。时光终将流逝,然而美的记忆长存”。
女神林青霞视他为“偶像”,称他为自己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
台湾散文名家张晓风描述:“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精彩片段
情欲孤独
孤独,是我一直想谈论的主题。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觉到有一个孤独的声音。不明白为何会在这些热闹滚滚的新闻背后,感觉到孤独的心事,我无法解释,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匆忙的城市里有一种长期被忽略、被遗忘,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
我开始尝试以另一种角度解读新闻,不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而是去找寻那一个隐约的声音。
于是我听到了各种年龄、各种角色、各个阶层处于孤独的状态下发出的声音。当社会上流传着一片暴露个人隐私的光碟时,我感觉到被观看者内心的孤独感,在那样的时刻,她会跟谁对话?她有可能跟谁对话?她现在在哪里?她心里的孤独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我心里旋绕了许久。
我相信,这里面有属于法律的判断、有属于道德的判断,而属于法律的归法律,属于道德的归道德;有一个部分,却是身在文学、美学领域的人所关注的,即重新检视、聆听这些角色的心事。当我们随着新闻媒体喧哗、对事件中的角色指指点点时,我们不是在聆听他人的心事,只是习惯不断地发言。
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我的成长,经历了社会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小时候家教严格,不太有机会发言,父母总觉得小孩子一开口就会讲错话。记得过年时,家里有许多禁忌,许多字眼不能讲,例如“死”或是死的同音字。每到腊月,母亲就会对我耳提面命。奇怪的是,平常也不太说这些字的,可是一到这个时节就会脱口而出,受到处罚。后来,母亲也没办法,只好拿张红纸条贴在墙上,上面写着“童言无忌”,不管说什么都没有关系了。
那个时候,要说出心事或表达出某些语言,会受到很多约束。于是我与文学结了很深的缘。有时候会去读一本文学作品,与作品中的角色对话或者独白,那种感觉是孤独的,但那种孤独感,深为此刻的我所怀念,原因是,在孤独中有一种很饱满的东西存在。
现在信息愈来愈发达了,而且流通得非常快。除了电话以外,还有答录机、简讯、传真机、e-mail等联络方式——每次旅行回来打开电子信箱,往往得先杀掉大多数的垃圾信件后,才能开始“读信”。
然而,整个社会却愈来愈孤独了。
感觉到社会的孤独感约莫是在这几年。不论是打开电视或收听广播,到处都是call in节目。那个沉默的年代已不存在,每个人都在表达意见,但在一片call in声中,我却感觉到现代人加倍的孤独感。尤其在call in的过程中,因为时间限制,往往只有几十秒钟,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
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
我忽然很想问问那个被打断的听众的电话,我想打给他,听他把话说完。其实,在那样的情况下,主持人也会很慌。于是到最后,连call in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直接以选择的方式:赞成或不赞成,然后在屏幕上,看到两边的数字一直跳动一直跳动……
我想谈的就是这样子的孤独感。因为人们已经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只是一再地被刺激,要把心里的话丢出去,却无法和自己对谈。
害怕孤独
我要说的是,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感觉到巨大的虚无感,会让你告诉自己:“我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我必须去打破这种孤独。”你忘记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不同年龄层所面对的孤独也不一样。
我这个年纪的朋友,都有在中学时代,暗恋一个人好多好多年,对方完全不知情的经验,只是用写诗、写日记表达心情,难以想象那时日记里的文字会纤细到那么美丽,因为时间很长,我们可以一笔一笔地刻画暗恋的心事。这是一个不快乐、不能被满足的情欲吗?我现在回想起来,恐怕不一定是,事实上,我们在学习着跟自己恋爱。
对许多人而言,第一个恋爱的对象就是自己。在暗恋的过程,开始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发展出来了。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地站在绿荫繁花下,呆呆地看着,开始想要知道生命是什么,开始会把衣服穿得更讲究一点,走过暗恋的人面前,希望被注意到。我的意思是说,当你在暗恋一个人时,你的生命正在转换,从中发展出完美的自我。
前几年我在大学当系主任时,系上有一个女学生,每天带着睡眠不足的双眼来上课,她告诉我,她同时用四种身份在网络上交友,每一个角色有一个名字(代号)及迥异的性格,交往的人也不同。我很好奇,开始上网了解这种年轻人的交友方式,我会接触计算机和网络也要归功于她。
情欲的孤独,在本质上并无好与坏的分别,情欲是一种永远不会变的东西,你渴望在身体发育之后,可以和另外一个身体有更多的了解、拥抱,或爱,你用任何名称都可以。因为人本来就是孤独的,犹如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写下的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
有时候你以为找到了,有时候你以为永远找不到。柏拉图在《会饮篇》里用了这个了不起的寓言,正说明了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在传统社会里,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以为找到了另外一半,那是因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找对找不对,都只能认了。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我的学生,她用四种身份在寻找,她认为自己有很大的权力去寻找最适合的那一半,可是我在想的是:是不是因此她的机会比我的多?
我是说,如果我只有一种身份,一生只能找一次,和现在她有四种身份,找错了随时可以丢掉再找相比,是不是表示她有更多的机会?我数学不好,无法做比较。可是我相信,如柏拉图的寓言,每个人都是被劈开的一半,尽管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哲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但孤独绝对是我们一生中无可避免的命题。
“我”从哪里来?
后面我还会谈到伦理孤独,会从中国的儒家文化谈起。儒家文化是最不愿意谈孤独的,所谓五伦,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都是在阐述一个生命生下来后,与周边生命的相对关系,我们称之为相对伦理,所以人不能谈孤独感。感到孤独的人,在儒家文化中,表示他是不完整的。如果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那么在父子、兄弟、夫妻的关系里,都不应该有孤独感。
可是,你是否也觉得,儒家定义的伦理是一种外在形式,是前述那种“你只能找一次,不对就不能再找”的那种东西,而不是你内心底层最深最荒凉的孤独感。
“我可以在父母面前感觉到非常孤独。”我想,这是一句触怒儒家思想的陈述,却是事实。在我青春期的岁月中,我感到最孤独的时刻,就是和父母对话时,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我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而这并不牵涉我爱不爱父母,或父母爱不爱我的问题。
在十二岁以前,我听他们的语言,或是他们听我的语言,都没有问题。可是在发育之后,我会偷偷读一些书、听一些音乐、看一些**,却不敢再跟他们说了。我好像忽然拥有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私密的,我在这里可以触碰到生命的本质,但在父母的世界里,我找不到这些东西。
曾经试着去打破禁忌,在母亲忙着准备晚餐时,绕在她旁边问:“我们从哪里来的?”那个年代的母亲当然不会正面回答问题,只会说:“捡来的。”多半得到的答案就是如此,如果再追问下去,母亲就会不耐烦地说:“胳肢窝里长出来的。”
其实,十三岁的我问的不是从身体何处来,而是“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是关于生与死的问题,犹记得当时日记上,便是充满了此类胡思乱想的句子。有一天,母亲忽然听懂了,她板着脸严肃地说:“不要胡思乱想。”
这是生命最早最早对于孤独感的询问。我感觉到这种孤独感,所以发问,却立刻被切断了。
因为在儒家文化里、在传统的亲子教养里,没有孤独感的立足之地。
我开始变得怪怪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母亲便会找机会来敲门:“喝杯热水。”或是:“我炖了鸡汤,出来喝。”她永远不会觉得孤独是重要的,反而觉得孤独很危险,因为她不知道我在房间里做什么。
对青春期的我而言,孤独是一种渴望,可以让我与自己对话,或是从读一本小说中摸索自己的人生。但大人却在房外臆测着:这个小孩是不是生病了?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出来?
张爱玲是个了不起的作家。她说,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清晨五、六点,你起来,如果不把房门打开,就表示你在家里做坏事。以前读张爱玲的小说,不容易了解,但她所成长的传统社会就是如此。跟我同样年龄的朋友,如果也是住在小镇或是村落里,应该会有串门子的记忆,大家串来串去的,从来没有像现在说的隐私,要拜访朋友前还要打个电话问:“我方不方便到你家?”以前的人不会这样问。我记得阿姨来找妈妈时,连地址也不带,从巷口就开始叫喊,一直叫到妈妈出去,把她们接进来。
儒家文化不谈隐私,不注重个人的私密性。从许多传统小说中,包括张爱玲的,都会提到新婚夫妻与父母同住,隔着一道薄薄的板壁,他们连晚上做爱,都不敢发出声音。一个连私人空间都不允许的文化,当然也不存在孤独感。
因而我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正版图书
摘 要:本文从《百年孤独》中主要人物行为和特殊时间“三月”的反复出现开始分析,理出文中人物对于孤独的顺从与反抗。 关键词:孤独 反复 行为 三月 初看《百年孤独》时,大多数读者的首先最深印象即是贯穿全篇小说似乎一直在不断重复的家族姓名,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发现还有不少细节如车轴般旋转往复。我们不禁想问,这部作品中如此多的反复,究竟意义何在呢?
一、人物行为的反复——顺从孤独
苦痛的宣泄,他们都选择了一个共同的方式——保持孤独,以为当周遭都保持静止不动,自己便可以停留在一个平静层面,不用经受苦痛的折磨。但他们都忽略了另一种远离苦痛的方式——爱。他们不懂得寻求至亲至伴的理解和安慰,不懂得相拥以度过生命的劫难,才导致他们顺从了孤独,进而落入不可逆转的悲剧宿命。
“可我忽然又觉得还是星期一,跟昨天一样。你看那墙,看那秋海棠。今天还是星期一”,“你看那风,听那太阳嗡嗡响,跟昨天前天都一样。今天还是星期一。”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蒂亚对于时间不变的这样一个执着正是他对孤独的顺从,虽然在此之前他也痴迷与在实验室中反复进行炼金等实验,但这是出于他对于科学与求知的痴迷,不同于此时的反复。这时,他表现出由丽贝卡带来的“失眠症”的症状——慢慢习惯无眠的状态,开始淡忘,最后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这也正是梅尔基亚德斯所经历过的死亡的遗忘。于是,此时作为整个家族的元老他真正进入了自己的孤独时期,他才得以从绝对无法带领马孔多进入现代世界的宿命失落中解脱。
奥雷里亚诺上校在最后几年中,不断做金鱼,再融掉小金鱼,这个动作其实就是他对于孤独的顺从。“这一记忆和今年来所有的记忆一样,总会让他不知不觉想起战争。”正如后来乌尔苏拉所说,实际上他成功和失败都因为同一个原因,即纯粹、罪恶的自大,本想以自杀来保全最后的自大,却阴差阳错地因此而彻底丢掉了自尊,于是他必须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且做且毁的恶性循环中,才可以没有暇思为战后的失落而烦恼。在这段岁月里,上校是不得不顺从于孤独,因为这样至少可以让他免去痛苦。但上校并不同于他的父亲,他没有因此而丧失记忆,反倒是自己刻意地避免回忆,所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学会了冷静地回想过往,不让那些无法删除的记忆勾起自己的情感,想起从其那段拥有父爱的不孤独的童年岁月。
阿玛兰妲·布恩迪亚做了两件寿衣,一件是她被死神预告后为自己缝制的,另一件寿衣则是她为丽贝卡而做的。前者是她起初为了拖延自己的死亡时间一直耗费工时,最终一气呵成;而后者是拆下又缝上,缝上又拆下,她如此反复,是因为她已经完全沉沦在了自己孤独的世界里,这是一个由怨恨铸造起来的完全喝外界封闭的地方,这一份沉重的仇恨压抑得她太痛苦,所以她只有借由孤独来逃避烦扰,她必须靠反复织寿衣来维持住这份孤独,直至死亡,她才明白“世界不过是身外之物,她的内心不再为任何苦痛而波动,她深深遗憾没能在多年前获得这样的领悟。
二、三月的反复——反抗孤独
马尔克斯的良苦用心——让孤独与时间联系起来,三月在小说中就是希望的化身,是反抗孤独的代表,是家族拜托悲剧宿命的拐点。
百年的记载中,尤以三月这一时间出现的频率最高。从小说的开篇之处,吉普赛人就总是在三月到来。“每年三月前后,一家衣衫褴褛的吉普赛人都会来到村边……”“三月里,吉普赛人又来了……”吉普赛人每一次的到来,都是为这个闭塞、落后的乡村带来局外世界的先进文明,他们似乎是唯一不带恶意与马孔多保有联络的部落。马尔克斯将他们的出场总是安排在三月,这难道不可以被视为一种暗示?三月是这个家族,是马孔多摆脱孤独的希望,三月的基调由此奠定。
“奥雷里亚诺是在马孔多出生的第一个孩子,到三月就满六岁了。”家族大事中,第一个与三月相关的即是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出生,一个新生命在全新的土地诞生,正是意味着这个家族告别了从前流言蜚语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在马孔多安营驻地,开始了他们当下以为的新生活。
“三月的一个星期天,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和蕾梅黛丝·摩斯科特在尼卡诺尔·雷伊纳神甫于客厅搭起的祭坛前结为夫妇。”蕾梅黛丝是唯一一个真正融入这个家族并且曾几乎可能要改变他们悲剧宿命的外来人,她的加入正是被马尔克斯有意图地安排在了三月,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子。她在世时,与奥雷里亚诺在双方家里都成功唤醒了身后的亲情。
奥雷里亚诺上校之子阿尔卡蒂奥,是家族中延续后代的一个关键,因为他是第三代中唯一有子嗣的人,因此马尔克斯将他的死亡安排在三月也就显得格外有涵义了。临刑前,阿尔卡蒂奥原本决定,给女儿起名乌尔苏拉,跟她祖母一样,如果生了男孩,就叫他何塞·阿尔卡蒂奥,是随他祖父,但最后突然想起忘了说如果生女儿,就叫蕾梅黛丝。作为阿尔卡蒂奥,他的专治独裁和冷酷无情来源于他自幼就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他是最早看清家族里每一个人的真实面目的人,所以他深知家族的孤独悲剧,因而甚至在别人的嘲弄面前,他也说“我很荣幸,我不是布恩迪亚家族的人”。所以他对孩子的命名是有深意的,他希望他的子嗣能够让这个家族从头来过,而最终他忽然想起将女儿名字改随蕾梅黛丝,则是因为最清楚她的个性才是最完美的,这是他所能给这个家族赋予最后的爱和希望,因此当他懊悔自己忘记这件事情时,觉得“折磨他一生的恐惧重又涌上心头”,恐惧家族依然难逃宿命。幸而,乌苏拉尔明白他的想法。因此,阿尔卡蒂奥在三月的死亡本来就是家族拜托宿命的希望和转机,是他自己也是马尔克斯深厚同情所赋予的,历史本可以自此重新书写。
第四代奥雷里亚诺第二和第六代奥雷里亚诺也曾是家族的希望,两人在潜心研究羊皮卷时,同时发现了梅尔基亚德斯在实验室里侃侃而谈,发觉屋里永远是三月,也就在这时,他们正在逐渐接近羊皮卷上预言真相。
在马尔克斯以布恩地亚百年家族为影射所展示出的宿命式孤独外壳下,读者在书中每个人物身上仍然可以感受到一种来自作者心底的终极同情。
参考文献:
[1]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版。
[2]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常桂兰孤绌人生——·略读《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情结。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不知何时,孤独的人仿佛越来越多。孤独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缩影,也是人们从“群居动物”走向个人觉醒必然历经的过程。人为何越活越孤独?
从内心角度来说,人们很容易执著于“小我”之中,而“小我”会成为一堵无形的墙,阻碍内心深处的“真我”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他们往往停留在自己世界,对伙伴不太感兴趣,不评论对方说的话,也较少提供自己的信息。更多谈论的是自己,常介绍与对方兴趣无关的话题。
另外还因为对自己要求太高,亦或是逃避现实。为证明自己,他们会暂时把自己隔绝,因为背负着很深的成功希望,而不敢面对真实的人际关系。
浮躁 社会 中,孤独之所以成为常态,其实也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内在自我回归。就像有一个人曾说的,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我有个医生朋友,因为工作环境和压力轻微抑郁了,最终她决定转行。虽然父母不理解,好在有个支持她的老公,后来变的开朗活泼, 健康 美丽!
孤独往往伴随强烈的空虚,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让人抑郁、绝望。就像人受到风寒会发烧一样,孤独真正的原因是因为精神受损而导致的内在空虚。
庄子有句话叫“定乎内外之分”。内,是身心,是内在;外,是声色,是外物。心志若时时务于外,内在精神就会疏于打理,而失去专一安定。
现在,有谁不是“机巧之心存于胸”?开口捷径,闭口计谋,就连升斗小民也是诸多心眼满怀算计,踏实肯干的“老实人”恐怕早就灭绝了。
了解孤独的真相,会懂得独处的意义。内在充实了,就不需要往外求得满足,忧虑、惊惧等外邪不得而入,便可以习惯和享受独处而不觉孤独。
我是绿豆。
这不是成熟,这是无奈。
这是被生活的大摆锤给锤趴下的感觉。
1-孤独,是因为害怕交流。越来越觉得,有很多的话,不能和“身边”的人说,也不想和身边的人说。
不能说。
生活的苦,累,烦,怎么能和妻子说?
说了以后,她会安慰自己吗?不会!
她只会说:你看你这没本事的样子!人家隔壁老王,一年好几百万,豪宅名车,那才是人过的日子!当初我真是瞎了眼!怎么跟了你这样一个没出息的男人!
生活的苦,累,烦,怎么能和父母说?
岂不是徒增他们的烦恼?自己又怎么舍得,让他们替自己忧虑?他们操劳一生,本应该安享晚年,自己正在经历自己父母曾经经历过的苦难,又怎么好意思向他们诉苦?
生活的苦,累,烦,怎么能和好朋友说?
真正推心置腹的朋友根本没有。
越长大,越觉得身边的“朋友”都很虚伪,只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
和他们诉说自己的孤独苦难,他们能做的,就是陪你喝酒。
可是,生活的苦,是一顿酒就可以消除的吗?
2-孤独,其实是因为没有时间喘息,你只能前行,以至于忽略了生活的美。年纪越来越大,你工作上你再怎么拼,也拼不过年轻的小伙子,所以,你只有加倍努力,才不会被淘汰。
下班后,仍然有大把事情做:
看孩子,辅导班,做家务,孩子做作业,给自己充电…
几乎每一分一秒都安排的满满的。
忙吗?
忙!
可是,等自己躺在床上的时候,便倍感孤独。
你努力向前冲的样子很无奈,因为,为了生活你抛弃了太多的快乐。
所以,你会孤独。
但是,这孤独,值得。
致敬所有努力前行的中年人。
越长大越孤单,即使约上几个朋友,打牌聊天玩,回家后依然感到孤单,以后结婚了,各种各样的事儿更多,原以为找了个伴不孤单了,反而并非如此,深夜里,惊醒时依然仿徨,孤独…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过同样的感觉,也许只是在一夜之间,对什么事情都有些索然无味了,穿过喧嚣的车水马龙,走过嘈杂的灯红酒绿,孑然一身,习惯了孤单,也享受孤单。
仿佛只是在眨眼间,你会发现,好像所有的东西都跟自己没有关系了。
一个人上下班,一个吃饭,一个人刷手机,一个人睡觉,甚至一个看**,一个人吃火锅。
不是没有同伴,只是觉得提不起兴趣来。
终于,这个时候的你开始发现,你开始活得越来越孤单了。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以前觉得这句话是病句,当你真的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的时候,你就已经是一个孤单的人了,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浸*在孤单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第一,生活节奏的压力。
生活的节奏加快,让很多人开始无所适从,高消费低收入,在城市中奔跑,耗尽了所有的力气,一旦慢下来,就会有被淘汰的危机感,人们都说,90后,00后要比以往更幸福,可是他们也比以往承受更多的生活压力,因为时代的浪潮在他们这一代,更加汹涌澎湃。
于是导致了很多人在工作的时间里,学会了阿谀奉承,学会了伪装,下班的时候,揭下面具,便再也懒得跟人交往了。
第二,社交的恐惧。
现在的人们常喜欢说一句话,那就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不再单纯,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要戴着一副伪善的面具。
加上可以在手机上聊天,购物,看**,看书,一部手机,便可以替代你所有的业余生活,那么,谁还愿意浪费时间跟别人交往呢?
第三,懒惰。
不要以为懒惰这个词不适用,其实大多数的孤单来源于懒惰,懒得跟人交往,懒得出门,懒得逛街,懒得交流,总之,一个懒惰,可以归结所有的问题来源。
毕竟进入别人的世界里,是一场冒险的举动,既要耗费人力物力精力,又要浪费大把的时间,如果得不到认可,还是白费一场,于是便宁愿单着,也不愿意出门了。
人生来孤独,赤条条来,赤条条走,所谓越长大越孤单,便是如此。
很多人想着与其把时间耗费在毫无意义的交际上,不如花点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毕竟人是群居动物,走出去,你能收获到的,肯定要比你窝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得到的要多。
孤单只是一种心态,保持一颗炽热的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找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喝酒泡茶唱歌聊天,就像旅行一样,一个人看到再美的风景,也没有一起分享来得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愿意活的精彩!
或许是责任多了,压力多了,看到的遇到的多了,渐渐的看淡了也就不再像以前那么充满活力的过着生活吧
很高兴地与你分享这道答题,首先这道提问非常的好,它反映了现代人许多的心声,心理变化,心里压抑。得不到别人和亲人的理解。最后的结果就是厌世,如果有这种心理反应的,应该找一下心理医生咨询和帮助。尽快的走出阴影,恢复往日的状态,这个是当前 社会 主要的现实状况和急需解决的 社会 问题。
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越活越感到孤独。有苦难言呢? 社会 由计划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市场经济,人们需要的商品和物质需要进入到一个攀比的时代,是 社会 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金钱的重要在人们的心中顶礼膜拜。成了唯一衡量人的标准和能力的大小,逐渐的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道德水准。人们互相攀比的思想比比皆是,由于 社会 诱惑力的增加,使许多人丧失了人的道德和标准,追求虚荣心,享受高消费的物质基础,再加上车贷、房贷一系列的消费支出,使原本不宽裕的家庭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这些消费水准远远的超过了家庭的收入水平。使人常常感到不能自拔,身不由己的感觉。
第二个原因就是,家庭的 情感 问题所造成的。为什么出现家庭 情感 的问题呢?其实都跟家庭的收入有直接的关系。孩子上学教育的费用,结婚的花费,和各种贷款的支出,已经给在家庭中挑大梁的男人,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常常是力不从心。心情得不到放开,心里越来越压抑。得不到亲人的理解和安慰。本来已经尽力了,却得不到妻子的认可和尊重,本来的家是宁静的港湾,却得不到温馨和舒适感。
第三点是自身的压力。现代 社会 的竞争力非常的强烈,找一份可心的工作,非常的不容易。适合自己的,非常的难找。有时候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不成比例。再加上 社会 各方面的就业难,人际关系。自己的能力等等,与 社会 的配套和协调性都很不对称。失去了竞争的机会。逐渐的使自己的性格变得孤独,活的没有意义,自卑感加强。明显的感到身上的包袱很重。想和一个知心的朋友唠一唠,都没有迎合自己心里的,就是找不着真正对撇子的人。心情越来越沉重,长期得不到解决和释放。而由此产生的,越活越感到孤独。成了孤家寡人。真是有苦难言呀?对待 社会 ,家庭,工作已经没有归属感了。
总结一下,人只要活着,就要承受压力和辛苦的经历,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先看一看心理医生,得到积极的治疗和帮助。其次还得自己救自己,因为病根是在自己的身上,只有自己了解和诊断,别人是帮不了你的,要放下包袱,解放思想,让自己的心情和境界得到宽松和开放。达到预期的效果。想一想,高兴也一天,苦恼也一天。为什么不选择高兴的一天呢?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好好的把握和珍惜。个人的意见,仅供参考。谢谢相邀!
因为现在的普通人大多数都被压的喘不过气来,别人的苦闷和孤独还没处发泄,哪有空来倾听你的苦呢?所以很多时候就是自己消化,但很多时候是消化不良的。时间久了,越自己消化越孤独。
应为成熟懂事了
有时候我的内心觉得很孤单?
本文2023-10-26 00:34:5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1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