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传统服饰从传统到现在是如何演变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6浏览:3收藏

藏族传统服饰从传统到现在是如何演变的?,第1张

藏文化博大精深,璀灿夺目,是人类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服饰文化以她悠久的历史,多姿多彩的魅力和神秘的色彩,成为藏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从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藏族文物中,可以看到藏族服饰现存最久远的实物资料,这些文物中有片饰簪、璜、珠、项饰、牌饰、贝饰等,真实再现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著居民的衣着样式,展示了藏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是藏族服饰文化的源头。

一、藏族服饰的演变历程

藏族服饰文化在吐蕃时期开始了较大的发展。“中二丁王”时期,地处雅隆河谷的吐蕃出现了铁、铜、银的冶炼技术,开始出现金属饰品。藏史记载,公元三世纪,吐蕃赞普的服饰已开始出现等级上的差异。

松赞干布时期,在唐朝文化的影响下,吐蕃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服饰文化也日渐发达。吐蕃奴隶制王朝森严的等级在服饰上也有所表现。

从敦煌壁画上也可看出,这一时期西藏君臣服饰的等级差异,藏王(赞普)才能使用三瓣宝冠箍住的有凹槽装饰的红色无沿帽,藏王的侍从或臣下往往戴平顶无沿帽。衣袍的式样也根据职务、地位的大小有所区别,官吏的章饰有大小两类,共十二级,以区别职位的高低。武将的头盔有形如塔的装饰,今天大昭寺壁画上的吐蕃武士像中仍能再现当时的风采。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吐蕃贵族穿着华贵,赞普常以红带子包头,身着长袍,足穿脚尖朝上的靴子,这种服饰是受波斯王朝的影响。而从松赞干布伊始的吐蕃与中原的密切交往,两种民族文化的长期接触更为藏族服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入“诸种花缎、锦、绫罗与诸色衣料二万匹”,松赞干布及吐蕃贵族纷纷以改穿绢绮为时尚。

近代西藏的贵族头戴金翅白纱帽,这是唐代服饰的遗留。文成公主还带来了种桑纺麻技术,促进了吐蕃服饰技艺的发展,《古代中亚文化遗迹》一书中说道:“在吐蕃发现的遗物中,有很多具有花纹的丝织物,花纹中有些是印的,有些是织的,花纹图象的变化很多,是中国与西亚之间的贸易重点。”

贵族

吐蕃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其它民族的文化,在服饰上也有所表现。比如吐谷浑的贵妇人披锦袍,戴金花冠,发型为辫披于后,后饰珠贝。藏族人民吸收了这些服饰特点,逐步形成了今天的藏族服饰。

从九世纪中期起的二百余年间,西藏社会处于分裂割据之中。这一时期服饰艺术的发展停滞不前,只有武士服饰有所发展。西藏武士的铠甲多为钢片甲,用细皮条串结钢片而成,正面镶有铜质加固件,铜件上雕刻有细密的纹饰,具有鲜明的西藏本土特征。

佛教僧侣服饰也有等级区别,上层僧侣生活奢侈,衣着华丽,“下坐重裀,上张伞盖,身衣锦缎”。佛教不同派别不仅在教义上不同,服饰穿着上也不相同。宁玛派着红色袈裟,称为红教。噶举派则多带黑帽以示区别。僧侣服饰也是西藏服饰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

僧侣

元代藏族服饰受到蒙古和中原的影响较大。贵族平时戴用的“夏木包多”的饼形帽,就是仿效蒙古贵族而形成的,西藏至今仍有不少地区保留带有蒙古风格的服饰。

明代中原地区与西藏有着大量的茶马贸易,为西藏输入了大量的布帛、缎绸和纺织成品。这一时期 西藏的文化艺术也得到长足发展,与藏戏密不可分的服饰艺术也迅速兴起。藏戏服饰发展出了高度夸张的服饰以及大量的面具。这类服饰艳丽、夸张,有强大的表现力与强烈的装饰效果,为西藏服饰文化增添了新的一员。

清代藏族的服饰文化日渐完善,这一时期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佩带金银珠玉饰品等。大多海拨高寒,自然条件恶劣,藏族人民们服装要求厚重保温,而宽大暖和的肥腰、长袖长裙特别适合。

清代藏服

藏装一般大襟、束腰,胸前有一个突出的能装东西的袋子,外出时可存放食物,袒臂系袖可以方便调节体温,非常方便。睡觉时解开腰带,脱下双袖,衣服变成了一个睡袋,可谓物尽所用。

二、不同身份藏族男女服饰特点

贵族藏袍与穷人的藏袍样式上没有本质区别。但在质地和花纹上有着巨大差异。贵族服饰质地精细,花纹讲究。“寸扎白玛加加”袍、 “寸扎花尔白玛”是贵族常穿的藏袍。贵族平时穿五色锦缎质地的大领无衩小袖衣,披貂皮披肩,下穿大褂,腰束金丛缎腰带,足穿牛皮靴,头蓄发,左耳带珠坠等耳饰。

《西藏志》记载当时的平民男子服饰,基本上是穿大领无衩藏袍,戴平项帽,腰束皮带或毛曷毛带,手拿念珠,长袍一般上提至膝,上身宽松,劳动时将大袍两袖结于腰上,非常方便实用。

贵族妇女的服饰较为华丽,《颇罗鼐传》记载颇罗鼐之妻的服饰:贴身穿着光滑柔软的玄青色裙子,外面罩上帝青色的外袍,蓝色的波纹皱褶上缀着孔雀领花朵。脚上穿着缕花织锦的筒靴,腰间系着宝石镶嵌、丝穗婆娑的腰带,手臂带金钏和海螺镯。

中指和无名指套宝石镶嵌戒指,颈上佩红色的琥珀项饰,胸前悬着层次分明的珊瑚、瑰玉、琥珀的短项圈和珠玉穿成璎珞的长项链。头发对半分开,梳在两旁,当中是珠璎顶髻,披散在身后的一股股小辫,缀满金银、珠玉、珊瑚、宝石。可谓珠光宝气,灿烂夺目。

贵族

普通藏族妇女着装,一般头戴帽顶有红绿色绒饰的尖顶小帽,下穿黑红色相间的十字花纹毛裙,披方形缀绒披肩,手带银镶珊瑚戒指,左手戴银钏,右手戴宽二寸的砗磲圈,无论贫富,都要戴两串念珠。

近代藏族服饰存在着极大的区域性差异,妇女服饰上表现尤为明显。

西藏工布地区服装称为“谷休”。男子的“谷休”从腰部束扎,下摆不过膝,女装“谷休”却垂至脚面。阿里地区盛行羔皮袍,以毛呢为主,领、袖、襟底镶皮毛,外套绸缎,妇女的“孔雀”服饰更是闻名中外。妇女戴的帽子叫“町玛”,是棕蓝色彩线氆氇制做的园简帽,耳坠以珊瑚及珍珠连串而成,背系“改巴”,正中镶嵌带有园形花纹的氆氇粗条线,周边镶嵌带有园形花纹的棕蓝彩色氆氇,犹如开屏孔雀,十分美丽。

四川、甘南和青海等地的藏族妇女头饰多为“碎辫子”,将头发梳辫成效十根细辫,下接黑丝线或咖啡色丝线,直坠至脚踝。未婚女子,梳两根辫子,辫子上缀有红布块,上排缀红珊瑚数行。腰带上挂一银钩或铁、铜钩,叫“雪吉”,腰带两侧旁又有一个叫“隆果”的园形或桃形银饰,下部有一长孔,缚一红绸绿带,颇为雅致。藏北妇女的藏袍用许多条宽大的色带饰边,一般有黑、红、绿、紫色等,袍长垂至脚面,腰系绸或布料彩色腰带。

碎辫子

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历史的不同,藏族服饰异常丰富多彩,差异颇多,不胜枚举,有些地区,县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较大区别。目前已发现的服饰类型已有200多种。

藏族的妇女服饰在节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仪礼时都有着相应的不同服饰。节日服饰富丽、盛重。如海西藏族姑娘在十五岁要佩挂“马尔顿”,上面饰以许多银盾、珊瑚。阿坝州松藩藏族妇女成婚后,头上要盘镶有琥珀的小管粗布袋,这类头饰据说是西藏阿里地区古代妇女才有的头饰。

不同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与此协调的各类区域服饰、季节服饰、民俗服饰;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决定了西藏服饰文化的纵向发展和各类等级服饰、职业服饰的千差万别。所以藏族服饰文化内涵丰富、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特点鲜明。

三、从嘉绒藏族看西藏服饰变化

嘉绒藏族主要居住川西北高原的岷江上游西岸流域,嘉绒服饰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秦汉时期,这里已形成了以定居农耕为主,畜牧和采集为辅的经济形式,汉时 “其人能作旄毡、班罽、青顿、毞毲、羊羧之属”。

当地的土著人不仅能编织麻布、鞣制毛皮。而且还能够制作各种毛类织物。到隋唐时,嘉绒人 “以皮为帽,形圆如钵,衣多毛毼皮裘,全剥牛脚皮为靴。项系铁锁,手贯铁钏。王与酋帅,金为首饰,胸前悬一金花。径三寸”。这一段记载,描述了嘉良人的服饰习俗,嘉绒藏族传统服饰具有三个特征:百褶裙、头帕和披毡,服饰特征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嘉绒先民以金为饰、尚黑。男子服饰受到吐蕃影响藏化更为明显,女子服饰则较多地保留了本土风格,如辫发盘头、着百褶裙、披毡、贵黑。嘉绒女子的服饰与主流藏族服饰也有着共同的元素和特征,冬季服装为宽袍、大襟,系腰带,佩戴嘎乌、绿松石饰品等。隋唐时期是嘉绒藏族服饰发展变迁的一个关键时期。

嘉绒藏族

随着吐蕃王朝崩溃,嘉绒地区成为东部茶马互市的集散地,内地的茶及绢锦广泛地进入嘉绒人民的生活。绸缎主要销往藏族的上层人士,如土司、头人及寺庙活佛等,而窄布深受农牧区人民欢迎。嘉绒藏族服饰的衣料及其色泽等发生了变化,大大地丰富了嘉绒服饰文化。

清朝时期嘉绒服饰特色更加鲜明,地域风格越来越显著。这时汉民大量迁入,服装面料除传统的兽皮、氆氇、毪布等外,已能够制作较细的胡麻布和绒毛织品。来自汉区的绸缎、棉布广泛进入老百姓生活。随着与汉、羌、彝民族的交往,嘉绒吸收了外来民族的先进技术经验,丰富了嘉绒民间工艺,使嘉绒传统服饰更为华丽多彩。

清代嘉绒服饰显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妇女挽髻裹头巾,长衣褶裙,妇女“以黄牛毛续发作辫盘之,珊瑚为簪,短衣革带,长裙跣足”;男子椎髻蚝帽,短衣褶裙,身佩双刀,戴羊皮帽,短衣短裙,外披毛褐。

嘉绒藏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服饰呈现“汉化”倾向。《绥靖屯志》载:“富者多着袜及薄底平鞋,渐遵汉制矣,见汉官执礼甚恭,首戴白毡有盘帽,如汉人草帽样微小。头人则着汉服”。在头人的影响下,汉族服饰逐步传播到民间。女子上衣短小紧身,斜襟也如汉式。 “如汉人之汗衣,窄袖,长仅及腰,贫富皆同”。男子头缠青布或胡皱帕,留独辫,头戴瓜皮帽。

嘉绒藏族

民国初,嘉绒藏族男子普遍着大领袍或衫,拴腰带,冬天加羊皮袄;女子穿马甲、长衫、褶裙、花腰带,冷天外加褂子。男蓄发辫,妇女顶头帕。衣料多为本地的氆氇、毪布、胡麻布等。土司和头人用的则是外地货如哔叽、呢、布和绸等。

根据传播理论,不同族群文化间依据地理位置的接近,借助于文化或经济的媒介将一种或几种文化从一地向四周传递,将文化从一地传播到另一地。嘉绒地区自古就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在漫长的部族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朴素的、实用的服装和装饰风格,他们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吐蕃文化的同化。故而嘉绒服饰既有吐蕃文化因子又保留了自身服饰文化特点。

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与中原建立了联系。唐以后,汉族人口大量迁入,嘉绒服饰开始汉化,“男子衣服与汉人同,惟女人装束头部与西番相似”,汉族服饰逐步在嘉绒地区得到普及和流传。各民族服饰在长期交往接触中互相渗融并加以发展。

嘉绒服饰变迁中皆缘于外来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即吐蕃与中原汉文化。嘉绒能够吸纳藏族服饰文化因子而呈现“藏”化,这种变化经历了从强制到主动接受的过程。

四、藏族服饰发展趋势

变迁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民族服饰传承基础是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相对封闭的环境。服饰具有调适其社会内部的人际关系、阶级分层等社会功能,在阶级社会服饰具有阶级性。藏族服饰习俗规定着人们的服饰行为并深入到心理,成为制约服饰发展的力量,而服饰的变异往往首先出现在统治阶层服饰的改变,因此,元明清时期,土司制度的延续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服饰均衡稳定的特点。

清代汉、回等民族的大量加入,促进了商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阶层复杂化了。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藏族服饰文化的变迁,服饰的审美的功能得到突现。

现代随着藏族地区生活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人们与外界接触日益频繁,生活方式逐步现代化。传统服饰质料厚重、结构繁复,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由于汉装轻便、时尚,款式多样,因而受到青年人的广泛喜爱。

藏服

藏族服饰虽然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但仍以其典雅大方、款式独特,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特别是在旅游业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藏族服饰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受到重视。服装质料更加现代多样、结构变得简约而方便,服饰搭配也更随意,穿着时有的只在外面套上嘉绒标志性的“三片”(头帕、前后围各一片)。

藏族服饰带有自身文化丰富且具多元文化特点,嘉绒服饰的变迁过程本身即是一个汉藏文化渗透融合的过程。嘉绒藏族传统服饰的现代化是不可避免的,其服饰的创新和变革既是必然的选择,同时也应是适应社会变化的主动接受。

所谓藏回就是藏族 。这里的“ ”二字并不是单纯的指 民族,而是有比民族概念更为广范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宗教信仰特征,或所信仰的 教,包括 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部分风俗习惯。藏回的民族心里素质和特征即保留藏族特点,又具有 特点,所以这个民族具有双重民族特征。

在我国,能够称为“藏回”的大概有以下三类人群:一是生活在 等地的藏族 ;二是青海化隆卡力岗地区的藏族 ;三是生活在青南、云南、甘南等藏族地区的藏族 。下面所介绍的是其中的两类:一是青海化隆卡力岗地区的藏回;二是云南迪庆藏回。

藏回在宗教信仰上放弃佛教而信仰 教,民族成分上有的藏回已改为 ,姓氏上有一部分藏回改为马姓,生产方式上以农牧为主。藏回地区一般建有佛教寺院建筑特征的色彩华丽的 寺或拱北。在生活习俗服饰方面仍保留藏族特征,在语言文字上大都保持藏语,藏语为交流工具,还有的藏回以藏文翻译了《古兰经》、《圣训》等主要 教经典,加以学习研究;同时,部分藏回以汉语为交流工具。

卡力岗藏回是青海 的一支,聚居于青海化隆 自治县德恒隆乡、沙连堡乡、阿什努乡,因该地原称卡力岗,故称之为卡力岗藏回。三乡共有 人口16565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738%。现在的卡力岗人,如果没听他们讲的语言,仅从外表看,一眼便可断定他们是 ,他们的的服饰习惯和 没有两样,男子戴白帽,小男孩也戴白帽,比较讲究的阿訇和老人还头缠“代斯塔尔”。已婚妇女都戴盖头,小姑娘们大多戴头巾,他们的生活习俗和一般的 已经差别不大了,尤其是一日按时履行五次礼拜方面,遵守的甚至比一般 更为严格。卡力岗人的交流用语是藏语。现在他们的活动也常使用一些 和波斯语的词汇,他们平时的感叹语也是“赫大呀”、“ 乎”“应善 ”等,吃饭前念“比斯敏俩”,念“ 胡开拜”见面互说“塞俩目”问候等。

青海化隆地区原为藏族游牧地,虽地域辽阔,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1756年,花寺门宦的创始人马来迟从麦加朝朝觐归来,在青海循化、化隆(卡力岗地区)等地传教。有一天,马来迟行至化隆县境内黄河边,准备渡河,恰逢该地区藏族群众迎接活佛求雨,不让马来迟用船渡河。马来迟无法,骑马渡河而过,祈雨群众和活佛见马来迟面不改色、如履平地过河,非常惊异,要求马来迟祈雨。马来迟念经祈祷,果然下了一场大雨。于是该地藏族群众对马来迟十分钦佩,也非常尊敬,马来迟因此向该地群众宣教。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使这里一部分藏族群众皈依了 教。后来青海同仁保安三庄的部分藏汉族群众也在马来迟的劝导下,皈依了 教。这些活动,引起了当地佛教势力的恐惶和反对,不得已,马来迟离开卡力岗地区返回循化。虽然这是历史的演绎和传说,但的确在马来迟不懈的努力和劝导下,卡力岗藏回最终形成。

云南迪庆藏化的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云南西北部,下辖香格里拉县、德钦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州 设在香格里拉县。

香格里拉县原名中甸县,1935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写了一部小说《逝去的地平线》,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一位英国外交官和他的朋友在偶然情况下来到一个称为“香格里拉”的雪山峡谷中,并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接待。作者称香格里拉是世界上少有的净土,它美丽而不媚俗,民风淳朴,居民都奇异的长寿,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永恒的和平安宁。小说发表后,顿时引起轰动。1937年,美国好莱坞耗费巨资将其拍摄成**,中译片名《桃源艳迹》,优美动听的**主题曲《这美丽的香格里拉》一时风靡全球。“香格里拉”来源于藏传佛教“香巴拉”一词,意为“极乐园”。有关专家根据《逝去的地平线》中的相关描写以及藏传佛教的有关记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考察对照后发现,唯有云南迪庆藏区有“香格里拉”的自然人文景观。1997年9月14日,迪庆州宣布“香格里拉”就在迪庆。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原来的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这一消息引起国内外的轰动,此后游人慕名而来,络绎不绝。

在香格里拉县和德钦县共有 1400人,由于他们长期与藏族生活在一起,与藏族通婚,在藏文化影响下,这部分 被不同程度的藏化。藏族称他们为“古给”,意即戴白帽者,而其他民族则称其为藏回。他们讲藏语、穿藏族服装,生活习俗与藏族完全相同。

据记载, 最早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进入中甸县(即现在的香格里拉县),他们以开矿为主,历经战乱。清咸丰同治年间又有 逃难到这里,他们先在中甸开银矿,因与藏族头人发生冲突,从中甸迁入安南,后又从安南迁到哈巴雪山下,形成龙旺边村和兰家村。据兰家村老人讲,他们曾是白彦虎部下,起义失败后逃到这里,可惜没有文字记载,他们讲话至今还保留陕西方言和日常用语。 迁居迪庆后,长期与藏族生活在一起,在藏族文化的影响下,其藏化现象比较普遍。每家 几乎都与藏族“开亲”(结亲), 姑娘嫁给藏族后基本变为藏族。 男性娶藏族姑娘非常普遍,这是由于当地 人口少,族内通婚范围有限而形成的。

在哈巴雪山下的香格里拉县龙旺边村和兰家村,由于这里交通闭塞,当地 长期与纳西族、彝族、藏族生活在一起,与藏族通婚多。过去他们跳藏族锅庄舞,讲藏语,生活习俗已藏化,许多人不知道礼拜,也不知道 寺是干什么用的。1992年起,云南沙甸、纳家营 多次来到龙旺边村和兰家村考察,用车接他们到纳家营、沙甸等地参观,对这两个村的 触动很大。一方面他们看到纳家营、沙甸 靠自己努力,经济非常发达,私营企业林立;另一方面了解到当地规范的 生活,教门也非常好。沙甸和纳家营 到这两个村教他们学做礼拜,给当地建立经学班,教妇女学习 教知识,并出资在龙旺边村和兰家村各修一座 寺,使两个村的宗教活动走向正规,抛弃掉原来不属于本民族的东西,学习如何做一个 。

二、蒙回

所谓蒙回,就是指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信仰 教的蒙古族 。

蒙古族 主要分布在与宁夏相邻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部的罕乌拉、敖伦布拉格、巴彦木仁、乌素图、宗别立、巴音浩特等,占当地蒙古族人口的70%-80%。还有一些人散居于旗内其他几个苏木(乡)和巴彦淖尔盟、磴口县的一些地区。他们人数不多,据《内蒙古阿拉善盟志》资料统计:现约为3000人左右。他们讲蒙古语,使用蒙文,也与蒙古族一样过农牧生活。但他们信仰 教,以 的戒律要求自己,成为蒙古民族中最为奇特的一支。当地居民称他们为“蒙古 ”、“科布尔蒙古”或“缠头 ”(以下简称蒙回)。

阿拉善左旗蒙回是由几部分人共同演变融合而成,既有信仰 教的蒙古族,也有 尔、哈萨克、乌孜别克等族。蒙回来源具有多元性,其中既有康熙年间和罗理所率蒙古部人,雍正年间阿宝带来的缠头 ,又有乾隆年间罗布藏多尔济所降之哈萨克、 尔兵卒,以及乾隆年间的乌兹别克、 尔族商人。这几部分人共同演变融合而成今日的蒙古族 。他们处于蒙古族文化的包围之中,既吸收了蒙古族文化,又保持了 的信仰,成为蒙古族中奇特的一支。

蒙回虽然在语言、文字、生产、生活方式上与当地蒙古族一样,但在信仰、习俗上却与众不同,并且与 也有区别,形成了自己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蒙回有自己适合于生活需要的蒙古袍,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只在节日、吉庆的日子和隆重 时才以蒙族传统服饰盛装打扮,平时一切从简,服饰与汉族无异。也有保持传统的,若不经介绍,根本辨不出他是蒙回。

蒙回宰牲畜时的习惯基本上与 相同,严格遵守 教规定,仅食用阿訇诵 之名、用断喉法所宰的骆驼、牛、羊、鸡、兔等肉类,禁食自死物、血液、非诵 之名而宰的牲畜。在饮食上他们以乳、肉、炒米及面食为主。他们喜食手抓羊肉、烤全羊、羊背子。乳食品成为他们生活必需,有酸奶、奶皮子、奶豆腐等。他们与蒙古人一样爱喝奶茶,同时也爱喝盖碗茶(“三泡台”)。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保留着维族的一种传统食品——“哈勒瓦”,即用红糖水将炒面拌好夹在两块油香中间,这种食品在今新疆南部依然常见,而蒙古族一般不吃油香。

有宗教就会有宗教活动场所,蒙回的 寺历史悠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他们随和罗理到达阿拉善之后,为了共同的信仰他们开始搭建简易的帐篷为“麦斯吉德”( 语意为“礼拜之地”)。经过不断的努力,光绪二年(1875年),蒙古族教长满德力瓦经旗王同意,在科布儿巴格古尔本苏海(今敖龙布鲁格镇)号召募建 寺,至今已有132年的历史。随着人口的增多,蒙回在清光绪年间兴盛。王爷为笼络人心,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资在哈鲁乃巴格列别格太(今敖龙布鲁格苏木(镇)和平嘎查(村))建别格太 寺,由蒙回比力贡担任教长,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文革期间,该寺被强行拆毁,1986年开始重建,现占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现任伊玛目为蒙回门克巴依尔。蒙回修建的另一座历史悠久的 寺为好勒堡 寺(蒙语意为“联合”、“联韵”)。它位于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苏木(乡)好勒堡嘎查(村),由蒙回担任教长。

蒙回在丧葬习俗上严格遵守 教速葬、土葬、薄葬的原则,节日礼俗方面除了过 教的三大节日外,也过春节、元旦、中秋等传统节日。蒙回还参加每年七八月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为蒙语,意为“娱乐、游戏”),参加赛马、摔跤、射箭等活动。

三、傣回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各民族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杜文秀简介,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而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海乡的曼密回寨和曼赛回寨就是这样一个傣回混合的地方,有着“帕西傣”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曼密回寨和曼赛回寨之间相距约4公里。2004年时,曼密回寨有63户305人,曼赛回寨有76户360人。

当地傣族人都称他们为“帕西傣”,“帕西”是傣语里“ ”的意思,“帕西傣”用汉语翻译过来就是“回傣”或“傣回”。

曼密回寨,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这里曾是中国一个重要的边关贸易集散地,从西双版纳州到缅甸地景栋,曼密回寨是两国商人来往的必经之地。曼密回寨是全西双版纳州最特别的寨子。说特别,是因为曼密回寨整个村子的村民穿傣服、讲傣话、居傣房,但信仰不是普通傣族民众所信仰的小乘佛教,而是 教。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当地傣族人都称他们为“帕西傣”。关于曼密回寨的来历,有两种说法。相传在清代,一个来自云南大理的 马帮商人,在路途中遇到土匪被劫,辗转来到曼密,已无盘缠,遂将所运的盐送予当地召勐(土司),希望在此生存。土司同意让其住下,但提出了限制,要与当地傣族相互尊重,服从管家,与当地妇女结婚。商人同意后,很快与附近曼养坎寨头人的女儿结婚。婚后,头人女儿跟随丈夫改信了 教,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他们的后代成为寨子的4大家族。

另一种说法是,曼密回寨的老祖宗是清末杜文秀起义失败后从内地逃亡边疆的 。直到现在,老人们还常常这样讲述:“我们的老祖宗是满清‘红白旗’打仗时由大理逃来的,老祖宗为了不被人看出是 ,就一路背着猪肉一路往这边逃,最后,逃到这里,把驮来的盐送给召勐做礼物,召勐同意在这里居住,又讨(娶)了傣族做媳妇,于是在这里安寨生活了。”

帕西傣寨“曼密”这个寨名的意思是“杂草丛生,高低不平的乱石地”。

曼密回寨的“帕西傣”,宗教、文化习俗都有着许多既完全不同于傣族,又不完全同于 的特点。反映了 人民在与傣族长期交往过程中,民族间的自然同化,在民族特点、风俗习惯方面呈现双重性和过渡性形态,这在云南以外的地方是很少见得。

曼密回寨和曼赛回寨都有 寺,有内地阿訇做教长,婚姻、丧葬、节日均接近 习惯,但仍讲傣语,用傣文,穿傣族装,取傣族姓名,在住房等日常生活方面仍保留着傣族风情。

四、白回

大理景色优美,风景秀丽,随着**《五朵金花》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蝴蝶泉边来相会”,大理秀美的风光也广为人知。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保存着质朴而浓郁的民族风情。在这个美丽的白族地区,有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讲白语,身着白式服装,却信仰 教,当地人把他们称为“白回”。他们在生活习惯上严格遵守 的习惯,但在住房建筑艺术的形式、风格上,基本上是白族的,而又有 教的特色。一般群众住家都是白族式的瓦房三房一照壁,有少数人家是四合五天井,建筑雕刻多是动植物杜文秀简介,不同白族的一点是没有人物雕刻,这是受 教影响的结果。村内许多人家的大门都是白族式的正据斗阁,但在大门上方雕刻有古兰经的金色圆形 艺术字,表现了 家庭的特色。

关于“白回”这一说法,在学术界和民间有不同的看法。在大理境内的其他 称他们为“北头 ”,即居住在大理北部会讲白语、身着白族服饰的 ;有些人认为“白回”是指生活在白族地区的 ;有些人认为“白回”是指改信了 教的白族 ;也有人认为“白回”是丙辰事件后部分 为了逃避清军残害,躲进白族地区改穿白族服饰,学说白语,居住白族民居后形成的边缘族群。但多数人更认同“白回”是生活在白族地区的 这一说法。

“白回”族群主要分布在大理、洱源、剑川三个市县,其中大理市有珂里庄、上兴庄、喜洲镇 社、峨琅哨、美坝村;洱源县有士庞村、鸡鸣村、三枚村、回果、大营、小街;剑川县有桑岭、西凤两村。其中文化特征显著、人口集中的“白回”族群主要是邓川坝子的士庞、鸡鸣、三枚三村,他们毗邻而居,共同生活在邓川坝子内,其人口分别为2000多人、1500多人、1300多人。根据以上史料和当地民间传说,邓川境内的“白回”先民肇始于元代,发展于明代,至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在“白回”村庄全村通用的语言是白语,也是他们最便于交流的语言。在这些村庄里,许多没有读过书的老年妇女们基本不会讲汉语。这里的小学实行汉、白双语教学,老师必须会讲白语,因为小孩学前只会讲白语。

除了语言之外,“白回”妇女们的服饰基本上受到当地白族生活习俗的影响,穿着上既有白族特征,又有 的特色。因为白族男子的服饰现已全部改装,各种原来的服饰荡然无存,保留下来的仅是妇女服饰。在“白回”族群中,已婚妇女和未婚妇女发式上有所不同。在过去,一个“白回”妇女一生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年轻姑娘时,在通常情况下她把头发梳成长辫子,然后盘在白色或蓝色的头帕上,人们看到这样的发式时便知她们是未婚的女孩;第二阶段,结婚时的发式,即“皮帽”发式;第三阶段,婚后第二天的“娘娘头”,因为据说此发式高贵、漂亮象皇家娘娘的发式,故因此得名。据说这种“娘娘头”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具体是什么时间她们已说不清楚,只知道这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此时把新娘称为“新大娘”;第四阶段,“新媳妇”时期结束后,“新大娘”发式将进入包头发式阶段,这是已婚妇女社会身份的一种标志。“新大娘头”与包头发式的相同之处在于把头发均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但前者在两大部分的基础上还继续梳分,而后者却仅仅分为两个部分且梳为大辩,然后把前后两部分头发用黑纱巾包起来,成“弯月形”,最后把头巾包上,这样宛如一个含苞欲放的荷花发式便形成了。包头发式是已婚妇女的专用发式,未婚女孩不能包此发式。但现在当地白族妇女的发式已没有如此严格的划分,许多人结婚后已不再包发。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再说一说包头发式中的另一主角,包头巾。包头巾是“白回”妇女服饰中最具特色,最重要的一部分包头巾是包在“白回”已婚妇女头发上的头巾,它为长方形状,多数长22厘米,宽14厘米,通常被折成双层,在外层面挑上各种以花草为主的图案;内层要外露出一条长带作为包头巾之下部,并在其上挑上边角图案。不仅如此,包头巾图案的数量和密集程度与“白回”妇女的年龄层次有关。愈是年轻的妇女,她们头上的包头巾图案愈小、愈密、愈多、愈复杂,反之亦然。

“白回” 寺的建筑形式,别具风格,可以说是 文化、汉文化和白族文化的结合。三枚和鸡鸣两村的朝真殿,顶层均采用殿堂式建筑的屋顶,而下面用水泥构筑现代建筑空间形式,三枚村完全采用传统殿堂式。

邓川境内的“白回”族群的三所 寺均具有中国传统 寺的特点,如主体建筑为大门、宣礼塔、朝真殿(礼拜殿)、厢房、水房等。但它却有其他 寺所无法比拟的雕刻。

五、彝回

“彝回”这一称呼在云南新平县的 看来他们并不认同,无论是居住在县城的 ,还是与彝族共同杂居的 ,他们不认同“彝回”这一说法,但他们基本认可他们是与彝族杂居生活之说。在当地的彝语里把 称为“阿斐”,在云南新平 、彝族自治县境内有 1000多人,主要聚居于县城桂山镇的东关厢、马家箐,平甸乡他拉村公所扒枝里村,扬武镇大开门办事处的高粱冲,戛洒乡跃南村公所的马家寨等地。城内 主要与汉族杂居,而高粱冲、扒枝里 与彝族杂居。在高粱冲有140多户,800多余人,彝族70%, 20多户100多人;扒技里村有126户,600余人, 45户180余人。高粱傲、扒枝里两个村庄的 姓氏主要为沐姓、马姓、李姓三姓。这两村的 、彝族杂居。“文革”期间两个村 宗教信仰受到巨大冲击,被强迫养猪,从此,高粱冲 开始养猪,逐渐失去了 原有的生活习惯。直到1991年,沙甸 教协会组织人员深入高粱冲和扒技里考察,在沙甸有关 人士邀请下,高粱冲组织36人前往沙甸、通海参观学习,受到通海全体 的欢迎和热情款待。他们还参观了当地 办的电解厂、针织厂,参观了他们教门情况,当地 热情地教他们学习礼拜及 教知识。高粱冲和扒技里 参观回来后,开始恢复宗教信仰及 饮食传统。

1991年12月,两个村成立了 寺筹建委员会,他们写报告,全村 签名、按手印,要求建 寺。在沙甸、通海纳家营及大白邑、文明等地 的大力支持下,1993年12月16日,高粱冲 寺落成。1994年由沙甸和纳家营援建的扒技里 寺也落成。沙甸 企业家为他们聘来开学阿訇,并负担开学阿訇生活补贴。 寺开办经文班,备有糖果,吸引小孩每天早上来 寺学经文。从此,他们已开始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 ”,他们用“回归”这个词诠释他们重新回到 大家庭中的壮举。

由于 与彝族同居一村,而 人数占少数,回彝通婚现象较普遍,所以 绝大部分被彝化。为了与彝族交往, 普遍学会讲彝语,家庭内彝语、汉语并用,住房是彝族式的土掌房, 妇女都是彝族妇女装束,包头、衣服左襟花边、花边大裤、绣花鞋。为什么男性穿汉装,而 女性穿彝服较普遍,这与彝族女性普遍嫁与 男性较多有关。

入居新平较早,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元代随忽必烈南下平定南召大理国时入滇的西域 军,二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 将领蓝玉、沐英入滇镇守的大批中原及

选自《青铜峡 教史料》第二辑

藏族一般供奉的有观音菩萨,黄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十八臂准提菩萨,本是释迦摩尼佛,大都跟内地的佛菩萨形象不一样,尤其是弥勒菩萨,藏族的比较瘦,不像内地的大肚笑面,更何况其他大菩萨。

阿弥陀佛

藏族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西 俗文化-简介

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继承现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心理素质、道德和价值观念,是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民俗文化是 文化极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它在远古中诞生,具有悠久的历史轨迹。

在民俗文化的分类中,人们习惯把各种表现形式大体上分为物质民俗文化和精神民俗文化两大类。 物质民俗文化主要包括 的风光、建筑、服饰、饮食、交通、生产等;精神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宗教、节日、婚礼、丧葬等方面。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体民族。 最古老的宗教苯教和主导了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藏传佛教,其影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西 俗文化的内容包含丰富,民俗文物多姿多彩,举凡服饰、饮食、居室、婚丧、节日娱乐等等,都为我们演绎出藏族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升华的过程。下面就西 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西 俗文化-服饰

藏族服饰是青藏高原一道绵延流长的亮丽文化景观,而蕴涵其间的工艺技术、生活情趣、审美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都可成为研究 文化的活化石。由于地理气候和物产的不尽相同,在藏区内可以说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不同的区域在穿着打扮方面各不雷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风貌。藏袍是藏族的主要衣着,它大襟广袖,用氆氇、呢料、动物皮毛等面料缝制,宽体长身,用带束于腰间。

西 俗文化

藏东康巴服饰大气而粗犷,在头、颈、耳、手等处佩戴金、银、象牙、珊瑚、玛瑙、玉石等首饰,腰间挂藏刀、火镰、钱包、鼻烟壶、针线盒等生活用具,既方便实用,又富有装饰效果,整套装束豪气凛然,尽显康巴人桀骜不驯的民族性格。

藏北是广阔的草原和砾石戈壁,那里盛产的羊皮是制作藏袍的主要原料。这种羊皮袍宽大厚重,白日作衣,夜晚当被,就是凭借这种藏袍,人们抵御了藏北高原上严酷的高寒气候。羊皮袍大多是光皮的,有的在袖口、衣襟、下摆等处缝制黑平绒的镶边。夏季牧民们戴着红缨毡帽,腰间佩挂制作精美的火镰、鼻烟壶和腰刀、火枪、扩身符等。这些物品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用具,也是他们的装饰和财富的体现。

羊皮袍也是藏北牧女们的主要服装。她们的羊皮袍上还缝制红、蓝、绿三色绒条作为装饰,平时腰间挂满奶桶钩、针线盒和牧鞭之类的物件,遇到节日喜庆的时候,还挂起串串项链和金银饰品,头发梳理成多股小辫,戴上缀满绿松石、贝壳、银币等的呢绒或氆氇长披。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整套服饰色彩鲜艳动人,极富民族特色。

地区气候宜人,长期以来是 地区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中心。该地区的装束以严整规范著称。 民间女子以毛料或布帛制作短袖夏装,里面穿藏式衬衫,已婚妇女腰间围各色毛线或丝线织成的彩色帮典。冬季穿羔皮长袖藏装,头戴杨夏帽。装饰品有珍珠、珊瑚、绿松石等制成的巴珠冠及各种耳坠、项链、戒指。世袭贵族夫人头戴人字形的珍珠巴珠和珍珠冠,一般的贵夫人只能戴珊瑚巴珠,至于绿松石的大耳坠、胸饰和各种质地的项链是按自家的财力而佩带的。 地区的贵夫人,装扮珠光宝气,饰物细腻而小巧。男子夏季穿毛料或布帛制成的袍子,里面穿藏式衬衫,头戴礼帽,脚蹬皮靴。贵族服装从样式看,与普通藏袍没有大的区别,但质地和花纹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从服饰上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 僧人因其教派不同,装束也有所不同,但服饰颜色大致相同,除噶举派穿白裙外,其余教派均着**及红色僧服。

西 俗文化-饮食

藏族以麦、米、青稞等>>

我们也知道了藏族的特点是什么什么什么 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藏族是跨境民族,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 自治区、四川省(康藏高原)、青海,此外云南滇西北、甘肃甘南等地区也有分布。

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10世纪到16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1951年, 和平解放 。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 ,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藏族人民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是中华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生活特点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 3 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其中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奶、肉外,还是交通运载的“高原之舟”。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

这是藏族文化里的什么? 纪念死人的经帆

藏族的饮食文化 藏族的饮食文化

藏餐是人们对 及广大藏区菜点的统称,具体一点说,应该是以 藏餐为代表的藏族餐饮的总称。

藏族饮食文化的的发展历史

公元6世纪,藏餐的烹调技术第一次发生较大变化。吐蕃因与中原内地和中亚各国通商,大量烹调原料和技法传入 ,使 的烹调技术得到了发展,尤其是文成公主入藏,开辟了藏汉两族饮食文化交融的先河。这时人们开始注重博食和养食。博食,即烹调用的原料品种繁多,遍及粮食、畜乳、蔬菜、瓜果等门类;养食,“医食同源”,“药膳同功”。这充分说明当时的 医药事业在食补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四部医典》给人们展示了 烹调原料的丰富资源,并从医学理论上阐述与饮食有关的上千种本土植物、动物、矿物细化药理功效。通俗地说,就是告诉人们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能吃,以及怎样吃;二是中西雅食文化的进入,使 药膳制作渐渐兴起,为 饮食烹调理论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藏式烹调发展阶段是18世纪,这一时期是清朝光绪皇帝统治时期,清代筵席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种类之多,规模之大,菜肴之丰盛,烹调之精美难以表述,当时出现了筵席之最――“满汉全席”。后来随着经济文化交流,藏 员的往来,内地饮食文化不声不响地传入了 。当时藏族人称“满汉全席”为“嘉赛柳觉杰”,意思是汉食十八道。当时在 、江孜、日喀则等藏区重镇街面上的各种蔬菜、瓜果,厨具、器具开始多了起来,一些比较简单的烹饪技术也流传到民间,有力地促进了 烹饪技术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 的融食、娱、游、乐于一体的饮食文化开始进入上层贵族家庭。但是由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地理、交通以及信息等诸多原因,不管是中原的美食佳肴或是从西方传到南亚、北亚、西亚的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范围极其有限,只为少数 贵族及商人家庭所了解,而 广大农牧区的人们仍靠原始而简单的烹调方式打发漫长的岁月,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

第三次藏式烹调发展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 的旅游热,使 饮食、烹调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的最基本的问题上,开始朝着由简至繁,由粗至精,由低级到高级的方向发展。新原料不断补充,厨师地位得到提高,烹调技术不断交流,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烹调专著。次仁群培所著的《藏餐菜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藏族常用饮食辞典》、 饭店厨师次仁群培所著的《 地区藏餐菜谱》慢慢揭开了 烹调的新篇章,使 这一“绿色饮食王国”名扬全国,闻名天下,并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饮食文化、饮食科学、饮食艺术、饮食礼教和 族的饮食特色。

四大藏餐风味

藏餐菜品不多,不分菜系、菜派,但不同地方的菜点风格各异。细细研究藏餐,大致可分为四大风味:以阿里、那曲为代表的羌菜;以 、日喀则、山南为代表的卫藏菜,也叫 菜;以林芝、墨脱、梓木为代表的荣菜;以过去王家贵族及官府中的菜肴为代表的宫廷菜,共有200多种。

羌菜,指高寒牧区的饮食,为高原牧区风味,其菜系风味特色是注重原汁原味,取料单一,重于咸、淡、鲜、酸、香。具有调理适应高山寒凉气候之功效。以奶酪、牛蹄、酸奶、酥油等为主要原料。

卫藏菜,指 、山南、日喀则等地区使用的饮食。主要是农区或半农半牧区风味,其特色是:取料广泛,除了奶制品、牛羊肉外,还有各种农作物,因此荤素配合得当,工于火候,调味以鲜咸,淡爽。制作手段也比较丰富,重于煮、炒、烧、闷、炸。如:萝卜炖牛肉、手抓羊肉等,以秋瑞(奶豆腐)、生牛肉酱而著称。

荣菜,指低海拔的藏东南地区饮食。取材于高山>>

藏族人民的生活特色有哪些 魔方格 据魔方格搜题:

藏族人的服饰很有民族特色他们一般上身穿绸、布做的长袖短褂,外面穿宽肥的长袍,脚穿牛皮长靴为了便于活动,常常将右肩或双臂露在外面,把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族男女都留发辫,男子将发辫盘在头顶,女子将头发梳成双辫或许多条小辫,披在肩上,并在发梢在佩带漂亮的饰物妇女们还喜欢在腰间系一条图案美丽的围裙藏族人爱喝酥油茶和奶茶,喜欢吃用青稞粉制成的糌粑和牛羊肉

藏族人有一个独特的礼仪――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特制的白色长巾在拜访或接待尊贵的客人时,藏族人要用上手献上洁白的哈达,以表敬意

――――――魔方格政治版主人生

藏族的风俗习惯和服饰特点 好客,饮酒,唱酒歌,跳舞~藏袍的基本特点是大子里面还要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宽长,衣领、襟边、袖口、下摆等处多以细毛皮、氆氇或色布镶边。

藏族的生活特点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 3 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其中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奶、肉外,还是交通运载的“高原之舟”。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罚的服饰,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

藏族节日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伴以许多娱乐活动。 月月都有节庆活动,尤以1、2月份为多。其主要节日有:

藏历除夕和新年

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倍受重视。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做着过年的一系列准备:在盆中浸泡青稞种子,藏历初一那天好把青稞苗供在佛龛上,以求在新的一年里丰收吉祥;用酥油和白面炸“卡赛”等供品;完成针线活,打扫房屋庭院。在老城区和农村,人们还要用石灰、白漆或糌粑粉在墙上画吉祥图案,有的则画蝎子避邪。

藏历除夕的晚上,各家各户吃“古突”(即面圪瘩)驱鬼。家庭主妇在做“古突”时,要故意包上一些东西,以测试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如吃到瓷片说明好吃懒做,吃到辣椒说明嘴如刀子,吃到肉说明敬老爱幼,吃到牛粪表示经常有好运气等等。吃到什么,要当场吐出,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吃完“古突”后则举行驱鬼仪式。人们把碗里留下的“古突”倒在一个陶罐里,内有一个用面团做成的“鬼”。在倒“古突”时,要说“剩下的都给你”等话语。接着,手拿一块面团,一面往自己身上四处敲打,一面说“带走邪气”,然后把面团也扔进陶罐内。驱完了身上的“鬼”再驱屋里的“鬼”。这时家里的男人拿一把禾秸用火点燃,在屋里院外熏上一圈,一边熏一边喊“鬼出来吧”,以把“鬼”赶出家门。女主人端起陶罐跟在火把后面,把“鬼”扔到十字路口,家人还要在后面燃放鞭炮。据说,之所以要把“鬼”扔在十字路口,是为了不让它找到回原宅的路。这天当夜幕降临时, 城内鞭炮声四起,大街小巷皆是手持火把的“驱鬼人”,十字路口更是火光冲天。

大年初一的一早,人们在民间说唱老人祝福吉祥的“扎嘎”声中(现在多用录音机播放)迎来藏历新年。这天,各家各户把祝愿吉祥如意的青稞幼苗、“卡赛”(油榨果)、“隆过”(羊头)、“切玛”(五谷丰收斗)、各种糖果摆于佛龛或藏柜上,全家人换上新衣,坐在崭新的卡垫上,吃用人参果、酥油、糖等做的“吉祥饭”。饭后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依次抓上几粒撒向天空表示祭神,然后拈一点放进嘴里。这时长辈祝大家“扎西德勒”,晚辈回贺“祝你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这一天各家基本上闭门欢聚,邻里互不走访。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彼此走访,拜年祝贺,持续半个月。

莫朗钦波节

即传昭大法会,在藏历正月十五日举行。此会是由宗喀巴于1416年在 发起的一次祈祷大会延续而来的。传昭期间, 三大寺及其它寺庙的喇嘛集中市内,团体诵经,还要举行“格西”学位的考试。二月间,还要举行另一次祈祷法会,藏语称为“聪觉”,活动内容与传昭大法会相似,只是规模较小,故又名“小传昭”。

燃灯节

于藏历正月15日在 举行。届时,各寺庙的喇嘛及百姓,用五彩酥油捏塑成各式各样的酥油花,挂在大昭寺两边事先搭好的花架上。夜幕降临,花灯点燃之后,宛如群星降落。花灯上绘有花卉、神仙人物、飞禽走兽等。观灯的人群在灯下欢歌起舞,通宵达旦。

春播节

又叫播种节、试种节,是给第一次学耕地的小牛套上轭木,试耕土地。每年正月的某一个吉祥日举行。

在春播节前三四天,各家要酿造青稞酒并给牲畜准备好装饰品。到春播节那天日出之时,由一个当年属相的妇女和几个老农民,穿上节日盛装,将准备好的茶酒、经幡、香炉带到破土耕地之处祭祀土地神、农业神,然后回村寨。这时,全村的男女老少便穿着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牵着耕畜一起来到准备开耕的那块耕地上。大家欢欢乐乐地分成几摊子,喝茶饮酒。茶酒之后,由几个男人在开耕之处烧香、竖经幡、高唱颂词、祭祀神灵,准备试耕。一般说来,每户带来一对耕牛,由该户主妇向天敬酒三次,在耕牛脑门上抹三道酥油,以示吉祥。新耕的第一犁,由当年属相的妇女撒出吉祥种子,然后开始翻耕。敬神仪式之后,还要举行跑步、角力等娱乐活动。

萨嘎达瓦节

藏历4月15日,是 一个特有的节日-萨嘎达瓦节。“萨嘎达瓦”,藏语意为氐宿月(氐宿是藏历星象28星宿之一)。藏历四月氐宿出现,故这一月名氐宿月,即萨嘎达瓦。相传佛主释迦牟尼降生、成道、圆寂都是在4月15日,因此这个月要举行各种活动加以纪念。久而久之,这些活动会集成了规模盛大的转经。

所谓转经,就是按一定的线路作环形行走,是进行祈祷的一种形式。全 的转经线路有三条,一条是囊廓,在大昭寺中环绕主殿觉康一周,全程立满法轮,长约500米,是内环线,藏语“囊廓”意即内环;第二条是八角街,环绕大昭寺一周,全长约1000米,是中环线,藏语“八廓”即为中环的意思;第三条是林廓路,绕 老城区一周,全长约5000米,是外环线,藏语“林廓”了。

即外环的意思。在囊廓和八角街转经的人流每天都不断,林廓路则是人们在重要日子转经的线路。萨嘎达瓦节,林廓转经最为壮观。从萨嘎达瓦的第一天开始,林廓路上就出现了成群结队的转经人流。到藏历十五这天,转经达到高峰,从凌晨2点直到晚上,人流如潮,川涌不息。

雪顿节

在藏语中“雪”是酸 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就是吃酸奶的节日。

雪顿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7世纪以前,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祖师宗喀巴为僧徒制定了一条夏安居制度,即僧徒在夏季只准在室内修习,不许到户外活动。因为夏季是高原上各种生物最活跃的季节,以免无意杀生。这种禁戒要持续到藏历6月底7月初。到开禁的日子,僧徒纷纷出寺下山,除享受世俗百姓施舍的酸 佳宴外,还要尽情玩乐。

17世纪中叶,清朝皇帝正式册封五世 和四世班禅。据五世 的旨意,“雪顿”活动增加了在罗布林卡演出藏戏的内容,并且允许百姓入园看戏。这样,雪顿节便逐渐成为一年一度的群众性节日。由于雪顿节的主要内容逐渐演化为藏戏演出,所以又被称为藏戏节。

现在雪顿节期间主要有哲蚌晒佛、藏戏表演和逛林卡等活动。

沐浴节

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每年藏历7月6日至12日举行,历时7天,又名“沐浴周”。

相传,很早以前青藏高原发生了罕见的瘟疫,人畜大量死亡。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派七仙女从玉液池取来七瓶仙水,倒在 所有的河流里。当夜,老百姓都在梦中看到一个面黄肌瘦、遍体疮痍的姑娘跳进清澈的河水中沐浴后,病态全无,容颜照人。从此,每年夏末初秋,当“噶马吉日”(金星)出现的七天里,城市、农村和牧区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动,纷纷走向江、湖、河、溪畔,搭起帐篷,围上帏幕,铺上卡垫,在水中嬉戏、游泳。妇女也毫无顾忌地在水中沐浴。中午一家人在外野餐,品尝醇厚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茶。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尽情欢度这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望果节

是藏族民间预祝丰收的节日,历时1-3天,于秋收前择吉日举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望”藏语意为“田地”,“果”意为“转圈”,“望果”即意为“转田垄”。

相传在吐蕃时期,农民向苯教教主请示如何才能确保粮食丰收。教主便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经幡者做向导,接着由教主领路,后随手持青稞穗或麦穗的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此延续至今。

望果节时,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或手持青稞穗,或背负经书,打着彩旗,抬着由青稞穗、麦穗扎成的系着洁白哈达的丰收塔,敲锣打鼓,唱着颂歌,绕行于田间地头。之后 于河坝林间,饮酥油茶、青稞酒,唱歌跳舞,预祝丰收吉祥。现在有些地方还举行赛马、射箭、竞技、藏戏表演等。节日一过,紧张的秋收也就开始。 那曲赛马会

在所有民间传承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以赛马和比武的方式选拔领袖,在征战频繁的远古年代是屡见不鲜的。生活在高原特殊自然环境中的人们,行动离不开马匹,从事艰苦的征战更离不开马匹,由此藏族人民在原始的日常生活中培养起对马的浓郁情感,那即是对马的神圣化、神灵化,认为马能决定部族命运和部族领袖。 建立在对马的浓郁信仰之上,藏区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赛马节,其中那曲赛马节规模最为盛大。那曲赛马节,藏语叫“达穷”,是藏北草原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公历八月一日举行,为期五至十五天不等。八月的藏北,风和日丽,碧空万里,山野花草相间。节日前几天,藏北各地牧民身着艳丽的节日盛装,带上青稞酒、酸 等各类食品及图案美丽的帐篷、卡垫,骑马从四面八方涌向赛场。节日期间,赛马场上彩旗飘动。比赛开始时,骑手们牵马进入赛场,绕场一周后,再牵到指定地点。到达起点,骑手们便上马整装待命,发令声一响,他们扬鞭抽马,疾驰狂奔,冲向终点。这一传统节日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除赛马、射箭和马术表演等传统项目外,增加了举重、拔河、说唱格萨尔等活动,同时还举行大型物资交流会。

江孜达玛节

江孜达玛节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说在萨迦王朝时期,江孜法王帕巴桑布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帕巴桑布死后,他的弟子每年做祭祀以表纪念,后因战乱中断。公元1416年帕巴桑布的儿子贡桑绕帕任江孜法王后恢复祭祀。这一年藏历4月10日至4月27日,贡桑绕帕为其父念经祭祀,并进行娱乐活动,内容主要有展佛、跳神等宗教活动和角力、负重等娱乐活动。到了扎西绕丹任江孜法王时,也就是公元1447年,还增添了骑射、藏戏、歌舞等娱乐活动。江孜达玛节由此沿续至今。

日喀则新年

日喀则新年从藏历12月29日正式开始。这天要举行“古恰”活动,即是把内屋外室、厨房、院内院外彻底打扫干净,并于晚上举行驱邪送鬼的仪式。

大年初一,东方刚发白,家里的媳妇或大女儿就起床熬酒。鸡叫头遍时,便给家人敬酒。喝了一两碗酒后,你若说:“现在不喝了”,就会被罚三碗;如果喝不下去的话,剩下的酒会被倒在头上。鸡叫三遍时,人们带着“切玛”、糌粑去取“四新”,即从别人家牛粪里取“牛粪新”,从夏种地里取“土新”,从水源处取“水新”,从狗窝里取“粪新”。取“四新”时,要在上述四个地方撒些糌粑粉。天亮时,人们着新衣到附近山上祭山神,祈祷来年丰收。

新年过几天,是根据地方风俗和条件来定,没有固定的期限。年末的晚上,有些人家要举办“新年宴”,尽可能地把家人、邻居、亲戚、朋友以及能歌善舞的男女聚集起来,摆上藏斗“切玛”、糌粑粉、粮食酒,尽情欢庆。酒宴完后,每人拈上一点“竹素切玛”里面的糌粑粉,声音高亢地祈祷说:“吉吉嗦嗦,愿善神得胜!”

当雄赛马会

当雄赛马会是每年藏历7月10日开始,历时三天,藏语称“中仁从读”,意为请喇嘛念经。赛马会原是庆祝丰收、开展农牧业产品互市、进行文化娱乐的活动,后来才渗入了宗教色彩。当雄赛马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其中主要有赛马、射箭、歌舞表演等。

林芝工布节

传说很早以前,有支外国军队入侵 ,当地人无力抵抗,只好向各地求援。工布人民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组成了一支爱国军队前去支援。他们踏上征程之时,正值九月,将士们惋惜不能喝上过年的青稞酒,不能吃上过年的点心,也没有烤上过年的青松火。工布人民便把藏历年提前到十月一日来过。为了纪念当年英勇应征的将士,每年的十月一日,工布人民都要献三牲为将士们守夜,久而久之,十月一日过工布年的习俗便形成了。

工布年与藏历新年相比,有着较强的林区特色。主要活动有赶鬼、请狗赴宴、吃“结达”、背水、祭丰收女神等。

林卡节

酷爱户外生活的藏族人民,夏天纷纷进入 河边的林卡游乐避暑,称为“玩林卡”,又叫“林卡节”。林卡节的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总的来看离不开两个主题:敬神和娱乐。每当节日到来,身着盛装的 人便源源不断地从城里涌向郊区的林卡,汽车、骡马、自行车、摩托车载着人和桌椅、食品、饮具,熙熙攘攘地行进在大街小路上。有的在林卡里搭帐篷,帐篷大都是白色的,绣着蓝色的吉祥图案,朴素而美观;还有的人家用五颜六色的帐围围出一个小小的环境。人们在帐篷或帐围里,架起炉灶,安置桌椅,铺上卡垫,摆出各种点心、菜肴、

藏族传统服饰从传统到现在是如何演变的?

藏文化博大精深,璀灿夺目,是人类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服饰文化以她悠久的历史,多姿多彩的魅力和神秘的色彩,成为藏族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