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吴国将领全部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3收藏

三国吴国将领全部,第1张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大概孙武后代,破虏将军,豫州刺史,乌程侯,后在行岘山侦察,被刘表将军黄祖军士射杀。

孙羌,字圣壹,孙坚兄。

孙静,字幼台,孙坚季弟,昭义中郎将。

孙策,字伯符,孙坚长子,讨逆将军,吴侯。

孙绍,孙策子,上虞侯。

孙奉,绍子,上虞侯,被吴帝孙皓杀死。

孙权,字仲谋,孙坚次子,大皇帝。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东中郎将。

孙璠,登子。

孙希,登子。

孙英,登次子,吴侯。

孙虑,字子智,登弟,建昌侯,镇军大将军。

孙和,字子孝,虑弟,孙权子,南阳王。

孙皓,字元宗,孙和子,吴国末帝。

孙瑾,孙皓长子,中郎。

孙德,孙皓弟,钱唐侯。

孙谦,孙皓弟,永安侯。

孙霸,字子威,和同母弟,鲁王。

孙基,霸子,吴侯。

孙壹,霸子,宛陵候。

孙奋,字子扬,霸弟,孙权子,齐王。

孙祺,孙奋弟,孙权子,都亭侯。

孙纂,孙祺子,都亭侯。

孙休,字子烈,孙权六子,琅邪王,吴国第三代皇帝。

孙(雨+单),孙休子,豫章王。

孙亮,字子明,孙权少子,吴国第二代皇帝,废为会稽王。

孙翊,字叔弼,孙坚三子,偏将军,领丹杨太守,为左右所杀。

孙松,孙翊子,射声校尉、都乡侯。

孙匡,字季佐,孙坚四子,孙翊弟。

孙泰,孙匡子,长水校尉。

孙秀,孙泰子,前将军、夏口督,后被迫去晋。

孙韶,字公礼,孙策赐姓孙,列入家谱,幽州牧、假节,扬威将军,建德侯。

孙楷,孙韶子,武卫大将军、临成侯,后被迫去晋。

孙越,孙韶子,楷弟,右将军,建德侯。

孙异,孙韶子,楷弟,领军将军

孙贲,字伯阳,孙羌子,豫州刺史,都亭侯。

孙邻,孙贲子,夏口沔中督、威远将军,都乡侯。

孙苗,孙邻子,都乡侯。

孙旅,孙邻子。

孙辅,字国仪,孙贲弟,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

孙兴,孙辅子。

孙昭,孙辅子。

孙伟,孙辅子。

孙昕,孙辅子。

孙皓,孙静长子。

孙绰,孙皓长子。

孙綝,字子通,孙绰子,大将军,假节,永宁侯。

孙超,孙皓次子,偏将军。

孙恭,孙皓三子。

孙峻,字子远,孙恭子,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富春侯。

孙瑜,字仲异,孙静次子,丹杨太守,绥远将军。

孙弥,孙瑜子。

孙熙,孙瑜子。

孙耀,孙瑜子。

孙曼,孙瑜子,将军。

孙纮,孙瑜子。

孙皎,字叔朗,孙静三子,左部大督。

孙胤,孙皎子,丹杨侯。

孙晞,孙皎子,丹杨侯。

孙咨,孙皎子,羽林督,为滕胤所杀。

孙弥,孙皎子,无难督,为孙峻所害。

孙奂,字季明,孙静四子,扬威将军,封沙羡侯。

孙承,孙奂子,昭武中郎将。

孙壹,孙奂子,镇军将军,假节督夏口,后被迫逃魏。

孙封,孙奂子,自杀。

孙谦,孙静五子。

孙河。

孙桓,字叔武,孙河子,建武将军,丹徒侯。

孙安,孙旅叔父。

孙熙,孙旅叔父。

孙绩,孙旅叔父。

吴景,孙坚舅舅,丹杨太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折冲中郎将。

太史享,太史慈子,越骑校尉。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左将军。

士廞,士燮子,武昌太守,因为士徽一事被废。

士徽,士燮子,自署交阯太守,被诛。

士祗,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干,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颂,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壹,士燮二弟,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匡,壹子,中郎将,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黄+有),士燮三弟,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武,士燮四弟。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二张之一,绥远将军,由拳侯。

张承,字仲嗣,张昭长子,卫尉,都乡侯。

张休,字叔嗣,张昭次子,羽林都督,平三典军事,扬武将军,由拳侯。

张奋,张昭弟,平州都督,封乐乡亭侯。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人,丞相,平尚书事,醴陵侯。

顾邵,字孝则,雍长子,豫章太守。

顾谭,字子默,顾邵子,太常,平尚书事。

顾承,字子直,顾邵子,奋威将军,领京下督。

顾裕,雍次子,醴陵侯。

顾济,雍少子,骑都尉。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宣城侯。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大将军,荆、扬州牧,恪阳都侯。

诸葛竦,恪子。

诸葛融,瑾子,恪弟,奋威将军。

步骘,字子山,临淮淮阴人,骠骑将军,领冀州牧,临湘侯。

步协,骘子,抚军将军,临湘侯。

步阐,协弟,西陵督,昭武将军,西亭侯。

步玑,协子,临湘侯。

步璿,玑弟。

周昭,字恭远,中书郎。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张玄,纮子,南郡太守、尚书。

张尚,玄子,侍中、中书令。

秦松,字文表,广陵人。

陈端,字子正,广陵人。

裴玄,字彦黄,下邳人,太中大夫。

严畯,字曼才,彭城人,卫尉。

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人,太子太傅。

刘略,刘颖弟,零陵太守。

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太子太傅,领中书令。

唐固,丹杨人,尚书仆射。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长史,太子少傅。

薛珝,综子,威南将军。

薛莹,字道言,珝弟,综子,光禄勋,著《新议》。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周循,瑜子,骑都尉。

周胤,循弟,瑜子,兴业都尉,都乡侯。

周峻,瑜兄子,偏将军。

周护,峻子。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汉昌太守、横江将军。

鲁淑,肃子,昭武将军,假节,夏口督,都亭侯。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左护军、虎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候。

吕霸,蒙子,孱陵候。

吕琮,霸兄,孱陵候。

吕睦,琮弟,孱陵候。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荡寇将军,江夏太守。

程咨,普子,亭候。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偏将军,武锋中郎将,武陵太守。

黄柄,盖子,关内侯。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昭武将军,领冠军太守,石城侯。

韩综,当子,石城侯。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汤寇将军,领濡须督。

蒋壹,钦子,宣城候。

蒋休,钦子。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汉中太守、奋威将军,陵阳侯。

周邵,泰子,裨将军,陵阳侯。

周承,泰子,陵阳侯。

陈武,字子烈,庐江松滋人,偏将军。

陈修,武子,校尉,修都亭候。

陈表,字文奥,武庶子,偏将军,都乡侯。

陈敖,修子,别部司马。

陈延,修子,别部司马。

陈永,修子,将军。

董袭,字元代,会稽余姚人,威越校尉,偏将军。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升城督,折冲将军。

甘瑰,宁子。

淩操,破贼校尉。

淩统,字公绩,吴郡余杭人,操子,偏将军。

淩烈,统子,烈亭侯。

淩封,统子,烈亭侯。

徐盛,字文响,琅邪莒人,建武将军,领庐江太守,都亭候。

徐楷,盛子,都亭候。

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人,襄阳太守,右将军。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大将军,左右都护,假节,领徐州牧,安丰侯。

丁封,奉弟,后将军。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扶义将军,毗陵侯。

朱才,治子,偏将军,毗陵侯。

朱琬,才子,镇西将军,毗陵侯。

朱纪,治子,才弟,校尉领兵。

朱纬,治子,纪弟。

朱万,治子,纪弟。

朱然,字义封,治姊子,本姓施,后为治继子,左大司马、右军师,当阳侯。

朱绩,字公绪,然子,左大司马,乐乡督。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大司马,南昌候。

吕先,范长子。

吕据,字世议,范次子,骠骑将军,平西宫事,南昌候。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前将军,领青州牧,假节,嘉兴侯。

朱异,字季文,桓子,镇南将军,大都督,嘉兴侯。

朱据,异叔父,骠骑将军。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骑都尉。

虞汜,翻第四子,监军。

虞忠,汜弟,宜都太守。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郁林太守,偏将军。

陆宏,绩长子,会稽南部都尉。

陆睿,绩次子,长水校尉。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本名仪,江东大族,丞相,荆州牧,江陵候。

陆延,逊长子。

陆抗,字幼节,逊次子,大司马、荆州牧,镇军大将军,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诸军事,治乐乡,江陵候。

陆晏,抗子,

陆景,抗子,晏弟,裨将军、夷道监,江陵候。

陆玄,字士仁,抗子,晏弟,偏将军、中夏督,毗陵侯。

陆机,抗子,晏弟。

陆云,抗子,晏弟。

陆瑁,字子璋,陆逊弟,议郎、曹尚书。

陆喜,瑁子,曹尚书。

陆苟,逊族子弟。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逊族子,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领荆州牧,左丞相,嘉兴侯。

陆祎,凯子,陆式从兄,太子中庶子,嘉兴侯。

陆胤,字敬宗,凯弟,西陵督,都亭侯。

陆式,胤子,柴桑督、扬武将军,都亭侯。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人,辅义中郎将。

张祗,温弟。

张白,温弟。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偏将军,新阳亭侯。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屯骑校尉、少府,太子太傅。

朱据,字子范,吴都吴人,骠骑将军,云阳侯。

朱熊,据子,骠骑将军,云阳侯。

朱损,据子。

谢景,字叔发,南阳宛人,豫章太守。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安东将军,山阴侯。

贺达,齐子。

贺景,齐弟。

全综,字子璜,吴郡钱唐人,右大司马、左军师,徐州牧,钱唐侯。

全怿,综子,钱唐侯,降魏。

全端,琮之从子,降魏。

全祎,怿兄子,降魏。

全仪,怿兄子,降魏。

全静,怿兄子,降魏。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上大将军,都乡侯。

吕凯,岱子,副军校尉,都乡侯。

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人,裨将军,关内侯。

周处,鲂子,东观令、无难督。

钟离牧,字子干,会稽山阴人,汉鲁相钟离意七世孙,前将军,假节,领武陵太守,秦亭侯。

钟离袆,牧子,秦亭侯。

潘浚,字承明,武陵汉寿人,奋威将军,刘阳侯。

潘翥,浚子,刘阳侯。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本姓氏,偏将军,都亭侯。

胡综,字伟则,汝南固始人,右领军,乡侯。

吴范,字文则,全稽上虞人,骑都尉,领太史令。

刘敦,字子仁,平原人,军师。

赵达,河南人,会异术。

滕胤,字承嗣,北海剧人,都下督。

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领青州牧,外黄侯。

王蕃,字永元,庐江人,常侍。

王著,蕃弟。

王延,蕃弟。

楼玄,字承先,沛郡蕲人,大司农。

贺邵,字兴伯,会稽山阴人,左典军,中书令,领太子太傅。

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太史令。

韦隆,曜子。

华核,字永先,吴郡武进人,中书丞,除陵亭候。

随春,偏将军。

戴良,交州刺史。

陈时,交阯太守。

宋谦,将领。

鲜于丹,将军。

吴硕,裨将军,关内侯。

张梁,裨将军,关内侯。

饶助,永安人,襄安长。

颜连,无锡人,居巢长。

马普,济阴人。

徐详,吴郡乌程人。东吴都尉

其他:

祖茂字大荣(演义),三国志中未记载。

隐蕃,字不详,青州人。三国时期曹魏间谍,曾经在吴国任官,后为孙权诛杀。

投降派:

郝普,字子太,义阳人。刘备入川时,留任郝普为零陵太守,并命令郝普守零陵。后来他被吴国将领吕蒙所骗,投降吴国,吴国将他送还刘备。后来吕蒙再次袭击荆州,击败关羽,郝普再次归顺吴国,后来官至廷尉。因为与隐蕃亲善,隐蕃蓄谋叛变事情败露,他收到牵连,因此自杀。

傅士仁,《三国志》里作士仁,《资治通鉴》中记作傅士仁,吴将、初为蜀将。为将军,住公安,统属关羽,与羽有隙,吕蒙到南郡,士仁,糜芳皆叛迎孙权。黄武二年六月,仁、刘邵、鲜于丹随将军贺齐收复蕲春,俘初叛吴之戏口守将晋宗。

糜芳,刘备称汉中王时,糜芳为南郡太守,与荆州守将关羽不和。后糜芳因未完成供给军资的任务而被关羽责骂,心中不安,在孙权的引诱下与将军士仁一同投降东吴,此后在吴国任将军之职。

文钦,字仲若,谯郡人, 曹操部将文稷之子。文钦仕魏时官至前将军,拜扬州刺史。被司马师废曹芳的专横暴行激怒,于魏正元二年(255年)与毌丘俭起兵讨司马师,兵败后投奔吴国,吴国授予幽州牧,封谯侯,镇北大将军。

文鸯、文虎,钦子,魏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起兵反魏,文钦从吴军前往支援,但翌年军情告急时却因军见不同而被诸葛诞疑有叛心处死,两子文鸯、文虎又投奔回魏国。

毌丘秀,三国时魏将领毋丘俭之弟,与毌丘俭、文钦发动叛乱,毌丘俭兵败被杀,毌丘秀亡入吴。

女性:

大乔、小乔,当时女性地位不高,陈寿的《三国志》中只有《吴书·周瑜传》有这样一句。

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名不详。

孙尚香,“孙尚香”此名源于戏剧《甘露寺》中虚构的名字。历史原型为中国三国时期吴主孙权之妹,后嫁与刘备。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孙仁,通称孙夫人;戏曲《两军师隔江斗智》中名孙安。

吴国太(演义)不见于正史记载。在小说中,吴国太被描述为孙坚的次妻,孙坚正妻武烈皇后(小说中写作吴太夫人)的妹妹。

  渤海太守袁绍:

  袁绍(—202),字本初,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官至大将军、太尉,封邺侯。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弟袁术则称仲家皇帝,袁氏一族可谓“五世三公一帝王”。后至官渡之战,败于曹操。

  袁绍(—202),字本初,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官至大将军、太尉,封邺侯。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弟袁术则称仲家皇帝,袁氏一族可谓“五世三公一帝王”。少折节下士,知名当世,文武双全,英气勃发。灵帝死,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宦官,事泄,何进被杀,袁绍率军尽诛宦官,主持朝政。董卓专权,袁绍政见不同,逃奔冀州,董卓拜其为勃海太守。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牧守联合起兵以讨董卓,袁绍被推为关东军盟主,自号车骑将军。董卓不久被杀。关东军内部开始互相兼并。袁绍夺取冀州牧韩馥地盘,自领冀州牧,此后又夺得青州、并州。建安四年(199)消灭幽州公孙瓒。至此袁绍已据黄河下游四州,领众数十万,成为当时东汉势力最强的一方诸侯。不久袁绍被册封为大将军、太尉,总督冀州、幽州、并州、青州,成为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实际统治者。同年,袁绍准备向曹操发起进攻,直捣许都,劫夺汉帝。监军沮授、谋士田丰劝其进屯黎阳,据守黄河,以逸待劳,遣精骑以骚扰曹军,俾不出3年可击败曹操。而以郭图、审配为代表的一部分将领主张迅速决战。袁绍采纳后者的意见,五年,发布讨曹檄文,率10万大军进军黎阳。当年与曹操决战于官渡,大败,主力7万多被消灭,只与其长子袁谭带800多亲随败回河北。两年后惭愤病死,诸子亦败灭,所据之地尽并于曹操。

  冀州北面有公孙瓒,南面有袁术,这是袁绍的两个劲敌。袁术虽然是袁绍的弟弟,但兄弟二人向来不和。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冬,孙坚投靠了袁术。袁术任命他为豫州刺史,屯兵阳城。在孙坚出兵攻打董卓的时候,袁绍借机会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派兵袭取了阳城。袁术派遣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协助孙坚回救阳城,公孙越在作战中被流矢射中身亡。当时,正在青州镇压黄巾军的公孙瓒怒不可遏地说:“我弟弟的死是袁绍惹出来的。”于是举兵攻打袁绍。公孙瓒攻势凌厉,威震河北。一时间,冀州郡县纷纷望风归降。袁绍大惊,为了取悦公孙瓒,缓和局势,他拔擢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为勃海太守,但公孙范一到勃海,却立即倒戈。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春,袁绍亲自领兵迎战公孙瓒,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交锋。公孙瓒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骑兵五千多人。袁绍令麹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以强弩千张为掩护,他统领步兵数万在后。公孙瓒见袁绍兵少,下令骑兵发起冲锋,践踏敌阵。麹义的士兵镇静地俯伏在盾牌下,待敌骑冲到只距离几十步的地方,一齐跳跃而起,砍杀过去;与此同时,千张强弩齐发,向敌骑飞去。公孙瓒的军队遭到意想不到的打击,全军陷入一片混乱,骑兵、步兵都争相逃命。麹义的军队则越战越勇,临阵斩杀了公孙瓒所署冀州刺史严钢,杀敌千余人,又乘胜追到界桥。公孙瓒企图守住界桥,但再次被打败了。麹义一直追击到公孙瓒的驻营地。袁绍命令部队追击敌人,自己缓缓而进,随身只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卫士百多人。在距离界桥十余里处,听说前方已经获胜,就下马卸鞍,稍事休息。这时公孙瓒部逃散的骑兵二千多突然出现,重重围住了袁绍,箭如雨下。别驾田丰拉着袁绍,要他退进一堵矮墙里,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他指挥强弩手应战,杀伤了不少敌骑,敌骑没有认出袁绍,也渐渐后退。稍顷,麹义领兵来迎袁绍,敌骑才撤走了。

  这一年,公孙瓒又派兵到龙凑攻打袁绍,结果再次被袁绍打败,之后就退守幽州,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太仆赵岐奉命劝和,袁、公孙双方宣告休战。三月,袁绍南下薄落津。这时,魏郡发生兵变,造反的兵士和黑山起义军会合后,占领了邺城,整个邺中有十多支起义部队。但起义军中有一个叛徒陶升,他入邺城后把袁绍和州内官吏家属保护起来,并把他们送往斥丘。袁绍迸屯斥丘,任陶升为建义中郎将,然后大举进剿起义军。他在朝歌鹿场山苍岩谷围攻黑山军五天,杀害首领于毒。接着,他又凶狠地镇压了左髭丈八、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多支起义军,屠其屯壁,滥杀无辜,死者数万人。

  从初平三年至兴平二年(公元192—195年),中原局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长安,司徒王允和中郎将吕布等密谋杀死了董卓,使万民额手称庆。但王允不能妥善处理董卓的部属,引起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举兵叛乱。结果王允被杀,吕布东逃。后来,李傕、郭汜发生火并,互相屠杀,而汉献帝作为一尊偶像,被这些军阀争来抢去。在兖州,曹操异军突起。原兖州刺史刘岱死后,兖州地方势力推举曹操接任,他采取武装镇压和诱降的两手,迫使三十万青州黄巾军投降。他又连破袁术,把袁术挤到淮南。在他东征徐州刺史陶谦时,地方势力的代表张邈、陈宫背叛他,迎吕布入兖州。曹操经过艰苦的斗争,才重新夺回了兖州。在幽州,公孙瓒兼并了刘虞,刘虞旧部鲜于辅等招引乌桓,攻打公孙瓒,袁绍也集中十万兵力与鲜于辅等合兵,在鲍丘共同打败了公孙瓒,迫使他退保易京。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十月,汉献帝在杨奉等人的护卫下逃到曹阳,后面李傕率军穷追不舍。这时,沮授再次提醒袁绍把汉献帝这面旗帜抢到手。他说:“将军生于宰辅世家,以忠义匡济天下。目今皇上流离失所,宗庙受到毁坏。而州郡牧守以兴义兵为名,行兼并之实,没有一人起来保卫天子,抚宁百姓。现将军已经粗定州城,应该早迎大驾。在邺城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那时,还有谁胆敢反抗!”沮授的意见遭到郭图、淳于琼的反对,他们说:“汉室衰微已经很久了,今天要重新振兴谈何容易!况且目前英雄各据州郡,士众动以万计,这时就是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的时候。如果我们把天子迎到自己身边,那么动不动都得上表请示。服从命令就失去权力,不服从就有抗拒诏命的罪名,这不是好办法。”沮授又苦口婆心地劝告:“迎皇上不仅符合道义,而且是符合当前需要的重大决策。如果我们不先下手,一定会有人抢在前头。取胜在于不失时机,成功在于敏捷神速,希望将军考虑。”但是袁绍终于没有采纳沮授的意见,以致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但曹操却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机会,当汉献帝回到故都洛阳,曹操力排众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八月,亲自到洛阳朝见献帝。他借口洛阳残破不堪,粮食奇缺,把汉献帝转移到许昌,在许昌建立新都城,从而把献帝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曹操借天子以自重,略取了河南大片土地,甚至关中的割据势力也纷纷来归附,势力发展很快。原来,袁绍没有把曹操放在眼里,他举荐曹操担任东郡太守,把曹操当作自己的附庸。吕布占领兖州,他又与曹操连和。那时,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比较和谐。现在,曹操迎汉献帝都许,许昌成了当然的政治中心,曹操也成了皇帝当然的代言人,随心所欲,号令四方,这是袁绍始料未及的,他实在后悔不迭。

  袁绍要求迁都鄄城,那儿离自己较近,便于控制。曹操不但一口回绝,而且下诏书责备他说:“你地广兵多,而专门树立私党;不见你出师勤王,但见你发兵与他人互相攻伐。”袁绍明知是曹操捣鬼,也只得上书为自己申辩。曹操自任为大将军,而任袁绍为太尉,改封邺侯。太尉虽贵,但地位在大将军之下,袁绍深感屈辱,上表不受封拜。他愤愤地说:“曹操几次差点完蛋了,是我挽救了他,今天他反以天子的名义对我发号施令!”当时,曹操的实力不如袁绍,且东有徐州吕布、西有南阳张绣、南有淮南袁术,皆虎视眈眈,曹操无暇与袁绍争锋,只能采取克制忍耐的策略。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他派孔融出使邺城,拜袁绍为大将军,以缓和矛盾。 此后几年,袁绍继续致力于讨伐公孙瓒。公孙瓒在易京的外围挖了十道壕沟,城内垒起许多土台,一般高五、六丈,高台上建楼。他自己居住在中间高达十丈的台楼上,以铁作门,男人七岁以上皆不得入门,身边只有侍奉他的姬妾,来往书信文书都要用绳索吊上吊下,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由于城内积谷甚多,防守严密,袁绍进攻历年,也攻打不下。谋臣田丰见大军长期滞留冀北,对袁绍说:“迁都之计既然不能实现,应该及早夺取许都,奉迎天子。那时我们也可以事事以诏书为名,号令四海,这才是上策。否则,我们总有一天会落入人家的手中,即使后悔也来不及。”袁绍不听。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袁绍亲领大军围攻易京,公孙瓒派遣其子公孙续向黑山军求救。袁绍上架云梯,下挖地道,不断加强攻势,易京危如累卵,公孙瓒手下的将领有的投降、有的溃散。翌年春,公孙续和黑山军首领张燕带领十万救兵分三路向易京进发。公孙瓒派人给公孙续送密信,约定以点火为信号,内外夹击袁绍军。这封信被袁绍的哨兵截获了,袁绍将计就计,依照约定的信号点起火堆。公孙瓒以为救兵已到,领兵攻出来,遭到袁绍伏兵的痛击,又龟缩入城。袁绍加紧挖地道,一直挖到台楼下,先用柱子顶着楼基,然后火烧支柱,楼台也就随之崩塌了。公孙瓒无路可走,于是缢杀了姐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这时袁绍的士兵冲到楼上将他斩杀。至此,袁绍占据了幽州,兼并了公孙瓒的军队。

  袁绍有三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他宠爱后妻刘氏,对刘氏所生的袁尚特别偏爱,有意以袁尚为嗣,因此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沮授劝诫说:“年纪相当应选择贤者为嗣,德行又相当要用占卜来决定,这是自古以来的原则。将军如果不能改变决定,祸乱就要从这件事上发生了。”袁绍则说:“我是准备让几个儿子各据一州,考察他们的才能。”攻克幽州以后,以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以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只留袁尚在身边。

  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拥有几十万军队。随着实力的增强,他的野心更大了,给献帝的进贡渐渐稀少了。有一次,他忽然接到久无往来的袁术的一封来信,信上说:“汉朝的天下早就丢掉了,天子受人控制,政出于私门,豪强角逐,国土分裂,现在和周朝末年七国纷争的时代没有两样,结果是强者兼并天下。我们袁家受命于天,理应当皇帝,符命、祥瑞都显示得一清二楚了。今日您拥有四州之地,民户百万。论实力无人比得上您的强大,论德行无人比得上您的崇高。即使曹操有心扶衰拯弱,怎么能够接续已经灭绝了的天命呢?”袁术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称帝淮南,但只过了两年半时间,搞得资实空虚、内外交困、众叛亲离,在走投无路之际,他“慷慨”地表示愿把帝号让给袁绍。心有灵犀一点通,袁绍见信虽然不敢声张,心里却是求之不得的。他指使主簿耿苞为自己当皇帝寻找根据,耿苞私下对他说:“赤德已经衰败,袁氏是黄帝后裔,应该顺天意、从人心。”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按“五德相生”的“理论”,汉朝是所谓火德(即赤德),火德要由土德代替;黄帝就是土德,而袁家为黄帝的后代,所以袁氏取代汉朝是“天意”。袁绍故意向军府僚属公开了耿苞的这些鬼话,本指望大家同声拥戴,没想到僚属们都认为耿苞妖言惑众,混淆视听,应当杀头。袁绍知道时机还不成熟,唯恐露出马脚,急忙令人杀了耿苞。

  袁本初英俊威武、礼贤下士,“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这给他带来了人才的优势。但这只是袁绍表面上待人之举。他外表宽容,内心猜忌,喜好谋略而不能决断,有人才而不能用,听到好的计谋而不能采纳,正如孟德所言:“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即使得到人才又能怎么样呢!门下的谋士们互相嫉妒、互相谋害,不能齐心协力共事袁绍。

  废长子而立幼子,这是袁绍又一大错误之举。

  而关键又在袁绍爱得紧的那位正妻刘氏夫人。刘氏夫人出身名门(然不成还和皇族有联系),是袁熙和袁尚的生母,袁绍在她的怂恿下立袁尚为嫡。而且她生性好妒,其他姬妾不为其所容,据说袁绍死后,姬妾们都纷纷被刘夫人诛杀。

  最终袁氏灭亡,非聪明不够,而是团结不易。团结有团结之道,必须同时站在合情合理的平等基础上,你让一寸,我让一尺,或我让一寸,你让一尺。如果非要对手彻头彻尾投降屈膝,才算团结,恐怕是团结不了。袁尚坐上他不该坐的座位,已先破坏了团结的基础。在击败大哥之余,还要赶尽杀绝,不肯怀之柔之,逼他走上绝路,更杜绝了团结的唯一契机。

  淮南太守袁术:

  袁术(-199)字公路,袁绍的族弟,汉末群雄之一。讨伐董卓时,袁术负责押送粮草。因妒才而不发给孙坚粮草,使得孙坚被华雄击败。但孙坚及时调整了军队,最终大败华雄。191年,袁术让孙坚去攻打刘表,孙坚从之,但最终孙坚被黄祖射死在襄阳城前。袁术就收养了孙坚的长子孙策,目的是为了得到玉玺。后来孙策用玉玺换来了兵马,一举平定江东。袁术得到玉玺后立即宣布称帝,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路人马杀向寿春城,大败袁术。袁术逃往汝南,继续作皇帝。后来,在汝南实在是呆不下去了,袁术只得北上投奔庶兄袁绍。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击溃。逃到寿春后,袁术找人要蜂蜜,却又找不到,袁术大叫道:“袁术至于如此吗?”遂吐血身亡。

  “术既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棂床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馀而死。”---《三国志·袁术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袁术出身豪门,家世显赫。可以说,古往今来,像袁家这样的望族简直是凤毛麟角。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李寻欢,人称“一门七进士,两朝三探花”,清代海宁查家也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之说,清末常熟翁氏号称“状元门第,帝师世家”,不难想见,像这样的家世,说起来是何等的气派和荣耀,但跟袁家比起来,就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一提到老袁家,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叫做“四世三公”,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因为袁术的高祖父袁安是东汉的司徒,袁安的第二个儿子袁敞做过司空,袁安的大儿子袁京虽然只做到蜀郡太守,但袁京的儿子,也就是袁安的孙子袁汤却官至太尉,并且袁汤的第三子袁逢、第四子袁隗也都位至三公,所以人们说袁家是“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意思就是自袁安这一辈下来,连续四代人都位至三公,这就是四世三公之说的由来了。

  或许也正是因为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袁术和袁绍两弟兄才会暗生不臣之心。群雄割据时期,他们兄弟二人一南一北,成为各路诸侯之中实力之最强者。以他们二人的实力及家族的名望,照道理莫说是复兴汉室,就算是兄弟联手、另起炉灶,统一华夏也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最后却都落得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下场。

  袁术早期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仗着家族的背景和当时在朝中担任司空的父亲袁逢,袁术年轻时便举孝廉为郎,史书上说他“历职内外”,在很多职位上有过历练,后来又担任过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等职务。董卓专权时期,为了拉拢袁术,还特意任命他为后将军。袁术的头脑这时倒是十分清醒,看出了董卓的狼子野心,便和兄弟袁绍一样,借机逃出洛阳并迅速组织各大割据势力联合讨董。这时的袁术应该说是很有号召力的,他最为成功的一招就是将当时的长沙太守孙坚拉到了自己身边。

  孙坚人称“江东猛虎”,忠勇善战,其军事才能在讨董诸侯中算得上是首屈一指,连董卓也要惧他三分。孙坚自长沙起兵之后,一路北上,还没跟董卓交战,就先后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不但帮助袁术稳稳当当地占据了荆州最靠北的南阳郡,而且几乎将身后整个荆州都划入势力范围。根据《后汉书》记载,南阳有三十七城,五十万户,总计超过二百四十万的人口,不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十分发达,是东汉第一大郡,南阳郡旁边的汝南也有三十七城,拥有四十万户,二百一十万人口,是规模仅次于南阳的第二大郡。袁术自己占据着南阳,而汝南恰恰又是袁氏一族的乡里所在,毫无疑义地成为袁术强有力的后盾。

  就在孙坚北上后不久,新任荆州刺史刘表上表天子,让袁术名正言顺地以后将军的身份领南阳太守,而袁术也趁机上表,让孙坚做豫州刺史。于是我们便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家世显赫的袁术逢此乱世,可谓得天时;喜获孙坚为前驱,可谓有人和;兼跨荆、豫二州,可谓得地利,此时的袁术,已经大有天下谁与争锋之势了。正因如此,在其他诸侯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孙坚却能在袁术的支持之下,逼走董卓,一路杀进洛阳。

  但这还不是袁术最为辉煌的时刻,因为很快,袁术势力集团与袁绍势力集团间的较量就开始了。袁绍对董卓是恨之入骨的,也不准备承认由董卓册立的汉献帝,于是准备另外立一个皇帝,但袁术随着自己地盘的扩大,狼子野心逐渐暴露出来,开始做起了皇帝梦,于是找了个借口拒绝与袁绍合作,哥俩的关系原本就一般,这样一来,渐渐就有些势如水火了。

  前面已经提到过,袁术坚持让孙坚做了豫州刺史,但袁绍对这个任命却不承认,而且还另外任命了一个叫周喁的人来做豫州刺史。一山不容二虎,冲突是避免不了的,论打仗,周喁当然不是孙坚的对手,屡战屡败,被打得灰头土脸地跑了。不过袁术的的胃口并不仅仅就是眼前的这块地盘,就在孙坚跟周喁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又把势力范围扩充到了扬州一带,周喁的哥哥--九江太守周昂,就被袁术敲打了一通,那位周喁打不过孙坚,于是便跑过来帮哥哥跟袁术打仗,结果又是大败而回。袁氏兄弟间的这一番较量,袁术大获全胜。

  但袁绍也不是省油的灯,他针对袁术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行动,使得袁术成为众矢之的,加上袁术自身的种种缺陷,一些潜在的危机开始出现。袁术先后占领了扬州、豫州、司隶和荆州一部,俨然成为南方霸主。这时的他开始沾沾自喜,不但忘了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还摆出了一副群雄领袖的臭架子,到处煽风点火,制造出各种事端,弄了个损人不利己,不但和堂兄袁绍反目成仇,又同近邻刘表翻了脸。树敌过多过快,是袁术的一大败笔。

  时有民谣云“代汉者当涂高”,袁术认为当涂者,公路也。从孙坚处得到玉玺后,袁术野心膨胀到了顶点,故于197年于寿春称天子(袁术从未称帝,曹操《自明本志令》有言:「人有劝(袁)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名号仲家(《三国志·魏书第六·董二袁刘传》的裴注引《典略》作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

杞[杞,读音作qǐ(ㄑㄧ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西周时期杞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二》中记载:“杞氏,姒姓,夏禹之后。”

西周初期,周武王即发寻找到夏禹的后人东楼公,赐封其杞邑(今河南杞县),东楼公在其帝建立了杞国,其后裔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称杞氏。

周贞定王二十四年(楚惠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杞国在楚惠王熊章的进攻之下亡国,杞简公姒春成了末代君主。灭国后的杞国王族后裔逃奔鲁国,以杞侯为夏后氏之后的缘故,以夏侯为复姓。

第二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宋、元时期云南大理国彝族自杞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云南大理国自杞部,是彝族,活动在贵州、广西边界地区和云南楚雄一带,其酋在段氏大理国中曾任水兑分司吏,负责糟粮、物资的运输。

宋、元朝之际,大理政权归顺元世祖忽必烈。明朝初期洪武十四年秋季(公元1381年),明朝廷派大将蓝玉和沐英率大军讨伐尚据守云南地区的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大理政权段氏王族却忠于元朝,积极抵抗明军入滇,自杞部彝族所部却首先投靠明军统帅沐国公沐英,打开了明军进击云南的通道。

自杞部,有后裔子孙按汉制以汉姓“杞”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后亦有改岂氏者。

二、迁徙分布

(缺)据《元和姓纂》卷六“杞”云:“姒姓,夏禹之后。周武王封东楼公于杞,后为楚所灭,子孙氏焉。(望出)齐郡。齐有杞殖,字梁。今齐州有杞氏。又《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以国为氏》:“杞氏,姒姓,夏禹之后。成汤放桀,其后稍绝;武王克纣,求禹后,得东楼公,而封之于杞,……子孙以国为氏。”杞姓氏族早已引起研究者之注意,但目光往往只固定在传为杞国所在的河南杞县或山东昌乐两处地点上,故顿感处处凿枘、种种不合。如顾颉刚先生云:“杞国在今河南开封道中间的杞县,莒国在今山东济宁道东北的莒县,两处相去千里……”而今杞器的出土与杞国故都的考定,遂使此项疑窦顿解,障翳一清。关于杞国研究的概括情况大体是:自清道光以来,在新泰市境出土一批有关杞国的青铜器,其铭辞皆有“杞伯”之文,于是开始引起学界重视,有学者认为此为杞国曾东迁新泰之证。但因匮乏旁证,其说少为人知。至20世纪80年代新泰又相继出土了与杞关系密切的“淳于”等戈,湮没千年的杞史渐次浮出水面。1999年中国先秦学会在新泰召开“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对杞国史进行集中探讨。最后“与会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晚至春秋时起,杞国就迁于今山东新泰定都,新泰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杞国古都的地位是有据可查。”(秦秘《“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载《杞文化与新秦》)据《中国行政区划·历史地名索引》载:“杞:姒姓古国,初在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后在淳于(今山东省安丘东北),战国初为楚所灭。”杞姓望居齐郡(西汉置齐郡,东汉为齐国,治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城北)。

三、历史名人

杞 梁:一作杞殖(公元前?-前550),春秋时齐国大夫。攻战莒国时,冒矢突进,身中数箭战死,传其妻孟姜哭夫十日,城墙为之倒塌。后人编造“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误其为万杞良或范杞梁、范喜良。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齐 郡:西汉先为临淄郡,东汉为齐国,后改齐郡(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城北),治临淄。隋唐为青州北海郡。

2、堂号(缺)

附录:杞姓典故、趣事

〖杞梁与孟姜女真相〗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我一直以为这不过是一个传奇,或者把它当作神话也未尝不可。然而近日读书,才知道孟姜女确有其人,哭夫而城倒也确有其事。不过,哭倒的不是长城,孟姜女也不是生活在秦朝。孟姜女哭长城是民间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千年来口口宣讲,而渐渐误传,以致于张冠李戴,倒把孟姜女的真实性打了个折扣。岂不惜哉!其实,孟姜女是春秋时齐国人,嫁给临淄人杞梁为妇。杞梁事母至孝,而且孔武有力,勇名远扬。只是出身庶族,无官无职,务农为生。

是时,齐庄公想重振齐桓公的霸业,于是出兵攻打莒国。为了激励将士,齐庄公赏赐州绰、贾举二勇士,一人赐了一辆五匹马的战车。州绰和贾举二人十分高兴,贾举又推荐说临淄那个地方有华周和杞梁二人,也很勇敢。于是齐庄公召来华周和杞梁二人,一见之下,果然象是勇士。于是赐了一辆一匹马拉的战车给华周和杞梁。见面之后,退了下来。华周满心的不高兴,对杞梁说道:“同样是赏赐勇士,赏给州绰和贾举一人一辆五马战车,却只赏给我们两个人一辆一马战车,对于我们来说,不是赏赐,是侮辱。干什么干,不如逃跑,另寻他处吧。”杞梁一听,有点犹豫,对华周说道:“我家里还有老母亲,让我回去跟老母亲说一声,然而再跑不晚。”

杞梁回家,将事情前因后果告诉了母亲。母亲教训了杞梁一番,说:“如果你生时没有什么功劳,死时不能出名,就是坐了五马战车,人家也会笑话你。如果你有大功劳,又死得哄哄烈烈,那么即使是那些坐五马战车的人,也不如你。君命不可违,你还是去努力打仗吧。”杞梁把母亲的话跟华周一讲,华周面红耳赤,叹道:“妇人都懂得的道理,我却不懂,惭愧惭愧!”

于是华周和杞梁二人同乘一车,在齐庄公军营中听候调遣。这一天齐庄公调兵遣将,准备开拔。华周与杞梁主动请婴,要做前锋。齐庄公问道:“你们要步兵多少人?战车多少乘?”二人回答说道:“既不用兵,也不用车,我们就坐你赏给我们的战车,两个人一辆车足够了。”齐庄公想看看二人到底如何勇敢,大笑着同意了。杞梁二人出了大帐,约定轮流驾车,临行的时候,说道,如果能有一个人在车上守住右边,就笃定能战胜一支军队了。这时有一个小兵叫做隰候重的挺身而出,愿意同行。于是一人驾车,一人拿着兵器在车左,一人拿着兵器在车右,向莒国都城进发。

莒国国君黎比公听说齐军马上要到了,亲自率领三百个步兵到城效巡察。正好与杞梁二人相遇。杞梁三人张目大喝,说我是齐将,你们谁敢上来决一死战?黎比公没想到齐军来得这么快,大吃一惊,再仔细一看,只此一车,并无后继。于是命令三百步兵围攻三人。杞梁与华周对隰候重说,你在车上击鼓助威,看我们如何杀敌!于是二人跳下战车,手持长戟,冲入重围,左右冲突,长戟横扫,当者披靡。三百个战士居然被二人杀得死伤过半。黎比公大为惊叹,对二人说道:“别打了,我知道你们二人的厉害了,只要你们归顺莒国,我把莒国一分为二,给你们一半。”二人嘿嘿笑道:“抛弃国家投降敌人,是不忠;领了军命而不去完全,是不信。不忠不信而贪图私利,不是我们的为人。”说完,又奋戟砍杀。黎比公抵敌不住,大败而走。

齐庄公听说二人大败黎比公,连忙派了使者轻马快车,前来慰问,许诺给予大封赏。杞梁二人嘿然而笑,说道:“大王赏给别人五马战车,而只赏我们一马战车,是以为我们不勇,现在又用重利来封赏我们,是以为我们重利轻义。我们真的这么品行低下吗?”于是赶跑使者,弃车步行,直逼莒国都门。

黎比公知道不胜不了三人。于是在城门狭道处挖土成沟,在沟里装满烧得红红的木炭,炭火腾焰,人根本没法举步。隰候重说道:“古来将士,能青史留名的,肯定是不怕死的,我能让你们过去。”于是隰候重顶着盾牌,趴到炭上,让杞梁二人从盾上走过。等二人过去之后,再回头看时,隰候重已经被烧得浑身焦黑了。二人大哭一场,持戟杀入城门。黎比公早就在城门埋伏下弓箭手,万箭齐射。杞梁二人冒矢突进,身中数箭,又杀了二十七人。守城的军士环立城上,皆向下拼命射箭。杞梁伤重先死。华周力尽被俘。

莒国被三人吓破了胆,等齐庄公大军到时,不战而败。齐庄公凯旋而归。齐庄公将杞梁尸体殡于郊外,正要入郊,正好碰上杞梁的妻子孟姜来迎夫尸。庄公停车,使人到孟姜前吊丧。孟姜寒着脸说道:“吊丧是在郊外吊的吗?这是哪家的礼仪?”齐庄公大为惭愧,于是将杞梁之尸殡于其家而去吊丧。孟姜女发丧,到了城门之外,停棺露宿三日。孟姜女扶棺大哭,涕泪俱尽,以致于哭出血来。突然之间,齐国都城崩陷数尺。“由哀痛迫切,精诚之所致也”。后来亚圣孟子说“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此之谓也。

诸公若不信其实,可翻出《左传》对照察看,祥见《左传》之《襄公二十三年》另外注明:可能哭是真事,墙倒也是真事,但哭与墙倒之间肯定没有必然联系,只是一个巧合。多此一句,是防止有人再抓漏洞。

-----------------------------------------------------------------

〖杞人忧天〗

语出:《列子·天瑞第一》:“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典故:据说杞国有一人,生性孤僻,整日胡思乱想,并经常会想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人既感到莫名其妙也让人觉得可笑。

一日,他凝神望着苍天,一个意念突然闪现:天哪!倘若有一天,天塌了,那可该怎么办呀我们该往哪儿跑呀他望了望四周,更觉心惊,岂不是无路可走了而被压死想到这,他便开始越想越恐怖,越想越无法安然入睡,甚至连吃饭也吃不下。日子长了以后他开始日渐消瘦,神恍惚。

亲友们见他终日面容憔悴,感到纳闷。当知道了原因后,大家哑然失笑,便劝他说:“你呀,何必为这种事苦恼呢从古至今还没有听说天会塌下来。更何况,天真的塌来了,你如此忧虑发愁就也解决不了问题。”然而他对这样的劝说一个字也听不进。他也由此渐渐病体缠身。

当然了,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还是没有塌下来。可笑而可怜的他,直到临死之时他还念念叨叨此事。

释义: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范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札人忧天,伯虑愁眼。”

三国吴国将领全部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大概孙武后代,破虏将军,豫州刺史,乌程侯,后在行岘山侦察,被刘表将军黄祖军士射杀。 孙羌,字圣壹,孙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