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姓人口数量有多少
倪姓人口数量有多少
倪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四。
倪姓排名多少?来自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资料库资料,倪姓排名第116,倪姓人口140万
犹姓人口数量有多少根据袁义达的研究成果,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中,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何姓是中华民族姓氏中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7%,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七!
袁义达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资料,依据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离抽样,严格按照统计学原理获得这一全国性姓氏资料的。
尤姓发源地:暂时未知发源地 尤姓寻根地图
尤姓总体概述 [尤氏属地]
吴兴郡,今浙江吴兴县。
[尤氏来历]
《梁溪漫录》记载,尤姓出自福建的沈家。五代时,为了避讳当时僭立为闽王的王审知的“审”字,世居福建的沈姓人唯有去掉沈字的水旁,而改姓尤,也就是说,尤与沈本是一家人。
[尤氏名望]
尤氏得姓后,曾往四处迁居,后成为江苏吴兴的重要姓氏。尤氏得姓时间不算长,但名人却出了不少。例如,宋代进士尤袤,字延之,号遂初居士,知识渊博,曾被宋高宗称赞“才识近世罕有”,且能诗,其诗与同时代的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为“南宋四家”。尤袤曾官至礼部尚书,颇受器重。尤袤之孙尤焴,也是宋朝的著名儒将,屡立战功。清朝文学家尤侗,诗词文剧均有所长,曾参与《明史》的修纂。清时名医尤怡,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颇有见地,著有《金匮要略心典》等,与尤侗同为江苏吴县人。
韦姓人口数量有多少韦姓的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依资料记载,其早期的播迁始于汉朝:汉楚王太傅韦孟徙居鲁国邹县(今属山东省);韦孟四世孙韦贤被封为扶阳节侯,又徙京兆杜陵,这样一来,汉代韦姓已是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韦姓人除避战乱者有南迁情况外,大部于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时产生了,成为以后韦姓分支的主要源头。隋唐时期,韦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陕西一带为盛,盛唐时韦姓名人如韦应物、韦庄皆出于“京兆”,另外,因韦姓显赫之家多居于陕西长安县,而设韦曲镇,可见唐朝韦姓的主要居住地为陕西,同时,江苏、四川、安徽等地有韦姓南迁于此。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韦姓人又有南迁者,但数量较之北方留居者仍为少数,基本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今日韦姓以广西、河南等省区居者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韦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
符姓人口数量有多少?符姓人口较多,当今国内人口约100多万,约占国内汉族人口的千分之六,国外符姓人口约30多万,约占国外华人的百分之一。综合符氏约140万人口是当今中国汉族姓氏排名第100——140位之间的姓氏。在中国13亿人口的大国仅1000个常用姓氏中符姓是靠在前列的大姓。北宋初年编撰、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的《百家姓》中收集了504个姓氏,这些姓氏是中华民族的常用姓氏。它的体例除了四言韵文便于诵记之外,排列先后的一个标志是“大姓望族”。《百家姓》中符姓也是常用姓氏之一,亦排列其间。其中在海南省,符姓是一个人数很多、影响很大的“大姓”。在全省姓氏排列中位居第三。
康姓人口数量有多少截止2006年初有220万人。
下面是2006年中国各姓氏人口数量(前一百名):
第1—100名
01李9200 02王9000 03张8500 04刘6700 05陈5800 06杨4000 07黄3100 08孙2600 09周2500 10吴2400
11徐1900 12赵1800 13朱1500 14马1500 15胡1400 16郭1400 17林1300 18何1300 19高1200 20梁1100
21郑1100 22罗1000 23宋900 24谢900 25唐780 26韩760 27曹730 28许730 29邓730 30萧730
31冯700 32曾680 33程660 34蔡650 35彭640 36潘620 37袁620 38于600 39董590 40余580
41苏580 42叶580 43吕570 44魏570 45蒋540 46田520 47杜520 48丁470 49沈470 50姜460
51范460 52江450 53傅450 54钟440 55卢440 56汪430 57戴430 58崔420 59任420 60陆420
61廖420 62姚410 63方410 64金380 65邱(丘)380 66夏370 67谭370 68韦370 69贾370 70邹360
71石360 72熊360 73孟330 74秦320 75阎310 76薛310 77侯300 78雷300 79白280 80龙280
81段270 82郝270 83孔270 84邵270 85史250 86毛250 87常240 88万240 89顾230 90赖230
91武220 92康220 93贺220 94严220 95尹220 96钱220 97施210 98牛200 99洪200 100龚200
施姓人口数量有多少
施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七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二百五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6%左右。施氏族人发祥于周王朝时期的鲁国,即今山东西南部一带。
施(shī)姓,中华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三位。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据《姓氏纪略》的记载,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一个以施为国名的诸侯,后来他们的国亡,子孙就以国为氏,统统姓了施。不过,这一支施氏后来的活动,古籍缺少记载,所以对于他们的发展和繁衍情形,迄今仍无资料可稽。
孟姓人口数量有多少孟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人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八十四位。其分布很广,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多此姓,其中山东省孟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的26%。
龚姓人口数量有多少龚 GONG
关于龚氏的来源,所有古籍的记载都异口同声,看法一致。譬如,《古今姓氏书辨证》指出:“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汉有龚遂”;《姓纂》则指出:“共工后有共、龚二氏”;《万姓统谱》也指出:“龚氏之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望出武陵。”一说,黄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龙继其职,其后为龚氏。据此,龚氏是以祖先的官职及名的一字组成的。
龚氏源自上古共工氏,由上述的文献看来,是丝毫不容置疑的。同时,在过去漫长的好几千年时间里,也一直未曾发现他们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因此,龚氏可以说是一个一脉相传,血统单纯的大家族,所有姓龚的人,不管身处天南地北,统统都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当然,龚姓男女之间的论婚娶,也是一向不被允许的。
共工氏是上古时期一个几乎与黄帝的姬氏之族分庭抗礼的显赫家族。4000多年前,他们被列为所谓“四凶”之一,被圣君虞舜流放到现在的河北和辽宁一带,并且开始以单字的“共”为整个家族的姓氏。然后,经过了若干年代,他们为了避仇,又分别巧妙地改变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原来姓氏“共”的左旁加上三点水,变成了洪氏;有的则在共字的上面加上一个龙字,成为了龚氏。郑国叔段,出奔共,其后也为共氏,后也改为龚姓。
晋国太子申生,号恭君。恭也作共,其后有共氏,后也改为龚姓。
这两支都出自于姬姓。
龚氏,过去的2000多年以来,一直是以较南方的苏、浙、皖、赣一带为繁衍中心,并且很早便播迁到了闽、粤之地。这一点,可以从历史上找到许多具体的证据。
“二龚”在历史上名气响亮,所有的读书人都知道,指的是汉代的两位著名高逸之士龚舍和龚胜,而这两位深受历来书生心仪的高士,正是距今大约2000年以前汉哀帝年间的江苏武原和彭城人士,由此可见龚氏在江苏的悠久渊源。
龚舍是一位精通鲁诗的学者,贤名远播。汉哀帝曾一再征召他出来作官,可是三番两次都被他所婉拒,甚至皇帝特别遣派使者亲自登门请他出来当泰山太守,他也当了不到几个月就“上书乞骸骨”。后来又拜他为地位崇高的光禄大夫,他也一样地不肯接受,视富贵如浮云,为后世读书人塑立了不朽典范。
龚胜,也一样是以好学明经与崇高名节而见称。他虽然曾于汉哀帝时应诏为光禄大夫,但于王莽秉政时即悄然隐退乡里。后来,王莽篡国称孤道寡,仰慕龚胜的高名,曾经奉印绥,安车驷马,恭恭敬敬地征拜他为上卿,可是,龚胜却在“吾受汉厚恩,岂以一身事二姓哉”的感叹声中,绝食而死,高洁志行,垂诵千古。
清以来,龚氏最著名人物莫如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晚清思想家,史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母段驯,著名小学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绿华吟榭诗草》。二十七岁为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弃绝考据训诂之学,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的思想为后来康有为等人倡公羊之学以变法图强开了先声。中年以后,虽然志不得伸,转而学佛,但是“经世致用”之志并未消沉。他支援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中华龚氏网: :10000xing/x192/
中华龚氏论坛: :10000xing/x192/bbs/indexasp
崔姓人口数量有多少崔氏资讯第六次人口普查,崔姓336万,占028%;排名74位
崔姓是中国、朝鲜和韩国的姓氏之一。崔姓曾长期是中原地区望族和全国大姓,其主要来源于姜姓,始祖传为姜子牙,山东临淄(淄博)为崔姓的发源地。宋朝版《百家姓》中排第189位。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60%。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74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主要堂号有博陵堂、清河堂等。历代主要名人有清官崔篆、文学家崔骃、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寔、诗人崔颢、崔护等。崔氏望族分布于山东淄博、河南濮阳、河北安平、等地。海外分布则以韩国为多。
卿姓人口数量有多少?卿姓:在全国约有人口56万,在各姓中排在389位,占全国人口的004%。
卿姓来源于虞姓,是远古舜帝的后代。传到了战国赵国的虞卿,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沿袭了虞姓,小儿子则以他的职位为姓,就是卿姓,并尊虞卿为卿姓的始祖。
今卿姓主要分布于重庆市和四川、云南、湖南、广西等省区。 卿姓的历史名人,战国有魏将卿秦;汉有卿仲辽,据《后汉书》载:“永元十二年(100),因卿仲辽妖言一案,株连近千人。”后来经那个少时“能温席”后来成为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西)太守的黄香核实,受株连者才得以开脱;清有翰林院编修、御史、太常寺少卿卿祖培。
所谓“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家谱是中华三大文献之一,产生于上古时代,完善于封建时代,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属于珍贵的人文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起初,家谱用于记载帝王家族血缘世系,后来逐渐扩散到大小贵族,最后才扩散到了民间。到了汉唐时期,中国家谱非常发达,平民百姓都热衷于修家谱。然而,由于历经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宋元战争等战乱,很多家谱已经消失在历史烟云之中,如今现存的古老家谱多数是在明清时期纂修,并非原先的实物家谱。
随着地下文物不断挺身而出,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古老家谱再度重现天日,尤其殷墟出土的一份完整的甲骨文家谱,属于中国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揭开了三千年前家谱的真面貌。
我们都知道,家谱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帝王家谱,一种是平民家谱。
帝王家谱,通常被称为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皇明玉牒等。上古五帝与夏商周三朝王族传承,在史书上都留有详细的传承,司马迁的《史记》中分别记载有五帝世系、夏朝世系、商朝世系、周朝世系。历史上的诸侯国家谱,也基本可以归于此类。
因此,如果论及中国家谱记载的最古老家族,那么必然是上古五帝,后人经过整理,将五帝传承一一记录在案。
然而,无论是五帝传承世系,还是夏商周三朝世系,都只见于史书,而没有留下最原始的实物家谱。即便是在殷墟出土的零散的甲骨文中,学者只是研究整理出了完整的商朝世系,在甲骨文中并没有发现直接刻写的商朝世系。
幸运的是,甲骨文中尽管没有直接的商朝世系,却有一个诸侯国较为完整的实物家谱。
迄今为止,中国一共出土大约15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文,其中有三件可以确认为家谱,即《殷契卜辞》第209片、《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殷墟文字乙编》第4856片,其中最为完整、最有价值的是第二件,也是截止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家谱。
儿(倪)先祖曰吹。(第一代)
吹子曰卫(第二代)
卫子曰燕(第三代)
燕子曰帷(第四代)
帷子曰壹(第五代)
壹弟曰启(第五代)
壹子曰噩(第六代)
噩子日徕(第七代)
徕子日洪(第八代)
洪子日御(第九代)
御弟日修(第九代)
御子日射(第十代)
射子日商(第十一代)
刘正教授认为,这应该是商朝一个附属诸侯国(或为倪国)的家谱。姓氏源流考证记载,倪姓来源有多个,但最符合标准的只有一个,即商朝有一个叫“儿伯”的诸侯,将其中一个后代封于儿,或因大功而被商王封于儿,后人以此为姓。因此,这一甲骨文家谱很可能就是“儿伯”后人所留。
倪姓诸侯的家谱记载极为简单,但传承却非常清晰,其中第一代姓名为倪吹,第五代与第九代是“兄终弟及”,然后又再度传回兄长之子,反映出倪姓诸侯国传承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兄终弟及制为辅”。一直以来,传统观点是商朝实行“兄终弟及制”,但甲骨文出土之后,尤其是学者整理出的商朝世系发现,商朝已经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了,因此这一制度并非始于周朝。
这一家谱大约何时刻写的呢?著名学者陈梦家认为倪姓家谱大约形成于商王武丁时期,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因此这一家谱形成时间距今3270年以上,倪姓第一代倪吹应该是商初被封国。经过三千多年的传承,如今倪姓大约有150余万人口,中国姓氏排行榜上位居第118位。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这一意义非凡的甲骨文家谱却不在中国,而是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上世纪,英国传教士库寿龄和美国传教士方法敛,从中国古董商人手中收购了这一块甲骨文,然后转卖给了大英博物馆,迄今一直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实际上,甲骨文流失远不止这一块,甲骨文横空出世之后,立即引起洋人注意,不少洋人开始收购甲骨文,导致一大批甲骨文流失海外。据学者胡厚宣统计,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首次发现,共计出土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中国共收藏127900多片,流失在海外的甲骨文超26万片,其中日本一共有12443片,占据了近50%。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文,成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倪氏家谱》——民国17年修;山东郯城县重坊镇倪村倪氏,约3000余人;原籍安徽合肥洪乡;明弘治年(1488——1505)迁郯。一世祖倪臣,字经远,二世祖讳守信,字福可,三世祖讳应聘,字景汤。以下辈分排行为:士、德、宾、国(圣、兆)、永、祝、在(子、浩)、文(汉、克、朝)、绍、宝、训、敬、维、怀、贞、敏、毓、秀、作、善、逢、祥、百、世、其、昌;宽公后裔
你好!
如果找不到家谱,试试下面的方法。
寻祖步骤
一、寻根问祖第一步,必须搜集到相关资料
1、先祖迁居前居住地的确切记载(家谱记载或口头流传,如果是做官迁来的可以查看当地地方志史书记载)
2、始迁祖的名、字、号、排行字号,始迁祖生卒年月及相关生平事迹,典故。(始迁祖的兄弟、父、祖父的名号和有无同族、同支);
3、字派、排行字辈;
4、始祖的相关资料(始祖其他旁证资料,如哪个郡望,和谁是本族);
5、家族的迁徙史(如迁徙年月,还有迁徙的故事传闻)。
6、始祖和所修现有家谱的年代。
二、寻根问祖第二步:怎么搜集寻根资料?
1、有家谱的查看家谱,一般家谱的记载最清楚。
2、没有族谱的,查看祖坟墓碑文字 ,特别是始迁祖的墓碑,大都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3、没有族谱也没有碑记的,只能多问问族中老人,认真记录他们口述的祖居地名、村名、祖先名、字辈、故乡风物人情、故事传说等;尽可能的和老人交谈了解,并把这些珍贵的资料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保存。
4、查看家里有没有保存以前的土地、房产契约,可以大致考查出始迁祖的名字,和所处的时代。三、寻根问祖第三步:寻根信息的对接和确认寻根信物并不是特指某件物品,而是指宗谱记载的、口头流传的祖先名号、祖坟祖墓这些寻根信息,通过网络交流,你可以和同宗相认对接的这些信息,没有相似点的,是同宗的可能性就很小,而寻根信息越详尽,寻根可能性也就越大。对于始迁祖的来源地名,因为在不同年代记载的方式不一样,比如多少都、什么府、郡之类的,可以根据大致地名所在地的地方县志,寻找到详细的精确位置,再对照如今的地图进行确认,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人加好友咨询。四、寻根问祖第四步:寻根的方式和实地考查把以上这些东西收集得越丰富越好,然后在网上寻找宗亲网、姓氏网,发布寻亲信息。也可以在当地论坛发帖,再或者搜索加入当地QQ群,进入祖地群、同支派群等和宗亲交流,也可以在一些族谱数据库平台网站搜索。在网上联系上祖居地宗亲后,要向他了解祖居地相关情况;当大量资料能够确认对接上以后,可以到祖居地实地走访。在根据祖籍族谱记载,找出是否有外迁人员,与始祖资料是否一致来进行确认。
希望对你有帮助~
倪姓人口数量有多少
本文2023-10-25 21:23: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0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