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镇的历史人文
海阳四塔海阳四塔:“海阳四塔”是指位于休宁县城海阳镇南面的“巽峰、丁峰、富琅、万峰塔”四塔,现皆为休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巽峰塔:位于休宁县下汶溪村旁的玉几山东。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为楼阁式砖塔,塔形六角七层,全高约35米,每层四个拱门,内有168级螺旋形梯道直通顶层。塔顶有宝葫芦状塔刹,唐代风格。塔内有以佛教为题材的壁画,虽年代久远,线条仍清晰可辨。丁峰塔,又名停凤塔。位于休宁县下汶溪村的玉几山西,与巽峰塔遥遥相对。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为楼阁式砖塔,六角五层,全高约30米。塔为实心体,辽代风格。富琅塔,又名“水口审皋”。位于休宁县海阳镇南面富琅村,与巽峰塔隔溪相望。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为楼阁式砖塔。八角七层,现存四层,外形完整,残高约17米。砖砌突伸的重檐,工艺精细。塔砖长1尺,宽5寸,厚3寸,上有“万历癸巳寅”或“万历癸巳宿”字样。万峰塔,位于秀阳乡汪金桥村太阳坞山头。明嘉靖年间建造。为六角五层楼阁式砖塔,高20米左右,底层高27米,径上逐层递减。顶部有塔刹。塔内原有螺旋形梯道通往顶层,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一县城的同一方向矗立着四座明代古塔,为他处所罕见,这也充分体现了徽州古代的风水文化。海阳镇夹溪桥:夹溪桥俗称东夹溪桥。位于县城西门外。明嘉靖四年(1525)休宁知县李升举荐邑人程一募建。建桥之初,民工深挖桥基,曾于第三个桥墩下挖出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石砌千秋桥,李候万古标;夹溪连内翰,西北出翰林”四句诗。嘉靖六年(1527)桥成后,桥正中建亭,以石碑诗意额“千秋”二字,故又名千秋桥。桥为10墩11孔石拱结构,桥墩船形,桥面铺青石板237块,长189米,宽66米,两边石栏高近1米,桥上有亭、庙、坊等,古朴雄伟,是休宁县最大的一座古石拱桥。明崇祯元年(1628)重修,清代、民国年间曾多次修缮。民国23年(1934)拆除桥上亭、庙、坊等建筑物,改为公路桥,成为屯(溪)景(德镇)公路交通要道。1978年在桥北另建钢筋水泥公路桥,公路改道后,此桥仅供人行;1990年县人民政府曾拨款维修,现桥身完好。 海阳镇海阳古巷海阳古城的每一条寻常巷弄,如同休宁身体的血脉。休宁县城的古巷很多,尤其是烈日酷暑的季节,“穿街”不如“走巷”,街宽且有喧声乱耳,热浪滚滚,而古巷窄且有两侧高墙遮阳,时有凉风扑面。就这样,人们从夏走到秋,从秋走到冬,竟走出了幽趣横生的沧桑…… “东门牌楼西门店,北门住户南门田”,是老县城的总体布局,如今已是面目一新。休宁的老百姓仍把万宁、玉宁、齐宁、萝宁四条街称为东南西北街,而所有巷弄都“藏”在这四条街里。许多巷弄取名都很雅致,如南街的文昌巷、草堂巷、龙池巷,北街的鹤山巷、池草阁巷,东街的万秀巷、淳化巷、厚田里巷,西街的社坛巷、百客厅巷、里仁巷等等。在古巷中温步,跟老人们谈今说古,每条巷弄都有故事,每条巷名都出之有典,就连以姓氏或植物命名的巷弄都是一段历史,如东青巷、苏家巷、金家巷、刘家巷、核桃树巷、柳河巷、桂花树巷、柿树园巷。走在这些巷弄间,叶(东青)、苏、金、刘的后裔均难觅其踪,而核桃、柳树、桂花、柿树也未见其影,给人留下的是一个个悬念……当人们徜徉在清幽而落寞的古巷,看着那斑驳的依附在墙基的苔藓,不由得又生出思古之幽情来。这古巷里的都是凝固的历史遗存,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还会出现刘禹锡的《乌衣巷》、戴望舒的《雨巷》等留传千古的诗情文韵吗?若干年后,街谈巷议、街头巷尾、万人空巷之类的成语还会用吗?有古巷就有老屋,尤其是秋冬时节。枯藤爬满的老屋显得更加苍凉。当你踩着飘荡的藤叶走进一座老屋,青石门楼的砖雕已经部分损坏,屋梁两则的雀替和斗拱蛛网密布,嵌着几何图形的木制窗棂上布满灰尘。从门里走出一位老人告诉你,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看过就走了。接着他历数这老屋过去几代主人的兴衰,“他们的后代都在外面做大事呢……”古巷是一部部藏书垒成的,老屋是一本本家谱续成的,它们如今像穷困潦倒而又内心丰富的老翁,心灵深处容纳着多少曲故?五脏六腑珍藏着几多历史?文昌坊是一条不过几十米的小巷,400多年前,中国版画艺术的杰出人物胡正言就诞生在这条巷的一幢老屋里。在西街育才巷口有一家老屋,那是后来在胡天注手上开始有名的胡开文墨店。200多年前,13岁的少年胡天注踏进这家门槛,拜绩溪人汪启茂为师学习制墨。后来便由伙计成为老板的女婿,继而成为老板。出外谋生的少年胡天注走进休宁,而走出休宁的却是中国墨坛的一代大师,休宁的古街古巷记下了这位“墨痴”之魂。里仁巷出现过一位医学奇才,他叫汪昂。清初,汪昂对仕宦之途望而却步,就另辟蹊径,弃儒从医悬壶济世。他在望闻问切的过程中写成了《医方集注》三卷,后又将其浓缩成《汤头歌诀》,成为中医入门的必备课本……海阳镇休宁的古巷老屋很多,古巷的掌故,老屋的逸闻,由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代代相传,已成为经久不衰的街巷文学。当你走进一家老屋的院落,一不小心会踩在明朝的残碑上,或碰到一只清代的瓦罐。虎死威不倒,映入眼帘的这些残存的碎片似乎在告诉人们,古巷老屋虽然没了昔日的繁华和喧嚣,但它们面对现代建筑器械铁齿钢牙的步步逼近,却仍以老朽之躯苦苦支撑在街头巷尾,“泰山石敢当”是旧时家门口或街衢巷口立的小石碑,意喻安定稳固和禁压不祥,它似乎仍倔强地佑护着流淌在古巷老屋的古风遗韵…… 踏着红麻石铺就的路面,走完县城所有古巷,最后来到西行走42号,这是县城最长一条街的最后一个门牌,然后由西向东往回走,这条由很多老巷构成的老街,也只能称为巷了,因为它与南北大街相比,显得太窄了;与昔日相比,它显然又过于萧条,但南北大街上买不到的东西可以在这里买到。货郎担上有针头线脑顶针箍,寿衣、刻章、剃头、修钟表、打制铁皮器皿、弹棉花等民间百业仍飘荡着古老的商业气息,而这条街上经营的小馄饨、锅贴饺、豆腐乳、米糕极富特色。你要问这些业主为何不把摊子摆在闹市街口,他们都说,就摆在眼下这穷街陋巷,东西还不够卖呢!一副“货”好不怕巷子深的神态使人封了嘴。含珍藏奇钟鼓楼:凡来古城海阳的人,都会在导游陪同下看看钟鼓楼,因为它是休宁县城的标志性建筑。至正年间的钟鼓楼,史称当时的休宁县尹唐棣集富户14人集资重修钟鼓楼,至正五年(1345)六月破土,次年十一月竣工,其时钟鼓楼为两层楼阁建筑。明崇祯十四年(1641)毁于火,知县朱统钰重建,改为三层楼阁。清顺治六年(1649)邑令翁人龙重修,拆去顶层,复改为两层,下层垒以5米高的石台基,正中砌有拱式圆门洞,以为人行通道,其后侧砌有登楼石阶,楼前悬有“休宁县”三字直匾,楼前还引水辟地,池上架一石桥,名“三思桥”,明嘉靖年间知县宋国华改桥为照壁,作为县衙屏障。据清道光《休宁县志》载,钟鼓楼自明洪武二年起(1369),历经兵灾火焚,至清康熙十五年(1767),曾先后重建8次。海阳镇如今,我们看到的钟鼓楼是经1984年大修、1986年竣工的建筑,三分古朴,七分典雅,基本符合元代钟鼓楼的外貌,为两层重檐式徽派建筑,占地460平方米,楼宽达18米,高13米,正中辟拱门,台基之上是两层木制结构回廊式建筑,回廊四周设有供游人休息的“飞来椅”。楼的南北全是朱漆木格扇子门窗,东西为山墙,山墙的梁撑和檐口处饰有精致的花草木雕,楼顶仍保持原来的重檐歇山式,四角飞檐下拴有风铃,楼内大厅为大方砖地面,回廊为小青砖铺地,整座钟鼓楼气宇轩昂、古朴典雅。 钟鼓楼还是县博物馆的“藏珍楼”,每逢举办文物展览,参观者络绎不绝。在那琳琅满目的砖木雕中饱览徽派篆刻的神韵,在刻工精湛的古砚中欣赏新安文化的遗风,还有那些玲珑剔透的彩绘、青花古瓷溢出雅趣,令人赏心悦目。观赏者停留时间最长的无疑是那方1915年从万国博览会上载誉而归的万安罗盘,最使人流连忘返的莫过于那些流芳百世的古代书画作品,其中休宁籍明代书法家詹景凤的《千字文》是一幅国内罕见的狂草长卷,长卷纵30厘米、横1000厘米,全篇字体如笔走龙蛇,似龙飞凤舞,疏密相间,笔法刚健。而休宁籍清朝乾隆年间吏部尚书汪由敦的小楷《孝经》却是另一番境界,全文秀丽端庄,一丝不苟,与詹景凤的狂草相得益彰。此外,楼中珍藏的明清徽派居室家具和蕴含着乡土气息的民俗文物,同样为研究古徽州民风民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古老的钟鼓楼在新世纪又有新变化,县政府已将该楼辟为“状元博物馆”,南北两侧空地将建成“状元文化广场”,古楼新姿将会更加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海阳镇-海阳八景 海阳八景石刻白岳飞云:白岳,即齐云山。这里奇峰幽壑,万石峥嵘,松藤薜萝,竹木婆娑,飞泉碧潭,景色秀丽。春秋季节,山上云烟缭绕。游人登望仙台俯视山下,那一望无垠的田川,尽被飞云流烟所淹没,如幕如障,欲吞欲灶;遥望远山,峰峦朦胧,时隐时现,若浮若沉,瞬息万变。古人有诗云:“白云何处来,须臾四充塞。弥漫亘天关,周匝洪城域。”清人沈烈的诗句更是神形兼备:“白岳钟灵气,云飞未肯闲。炉峰缥缈里,屏嶂卷舒间。带露穿林湿,随风触石还。不因钟磬响,何方访仙关?” 寿山初旭:寿山即万岁山,亦称古城岩,在万安镇东。晴日之晨,上寿山之巅东望,大气磅礴,水阔天空,一轮红球,冉冉升起,如火映金盘,光芒四射,红霞灿烂,东方尽赤。少顷,红日普照大地,晴空万里,彩云飞渡。俯视横江,日影与桥影,随波光摇曳,别有一番奇观。清休宁人查锡恒有诗云:“天鸡咿喔起云霄,绝顶曦光接斗杓。赤页玉盘开红晕迥,黄金轮涌赤波摇。一峰高向三光拱,万岁名应百世标。放眼扶桑胸次旷,不辞扪葛上召尧。”松萝雪霁:县城北郊松萝山,山势高峻,蜿蜓曲折,松萝漫径,怪石罗列,松竹成林,极为幽奇清秀。严冬大雪之际,“玉屑”纷飞,奇峰披银装,松竹挂冰花,分外晶莹。若晴日,则红装素裹,更增妖娆。明休宁县城陪郭人、礼部尚书程敏政,当年与友人游松萝山时曾即景赋诗云:“双峡中分一径通,宝坊遥隔片云东。四时山色涵空翠,万折泉声泻断虹。清爱竹孙穿冻雪,静闻松子落香风。登高两屐吾方健,携手无因得赞公。”海阳八景石刻凤湖烟柳:在城西凤凰山下,白鹤溪与夹源水汇合处,昔有泊名凤湖,湖边栽满了柳树,春夏佳日,柳丝轻拂,微风送爽,碧波荡漾,景色醉人。每当晨曦初露,曙光高照,湖面雾气霭霭,若云若烟。看那团团新绿,与几顷波光,相衬相映,更显得清幽秀雅。明休宁上资人、崇祯十六年进士汪姬生,曾为湖广黄州府推官,晚年送友人至凤湖,触景生情,染翰挥毫,题诗一首云:“春光摇曳斗城西,老眼低回望转迷。树底不逢青雀过,湖头偏听紫骝嘶。雨垂荫边村隐,风起晴毕与寺齐。欲折一枝聊赠别,依依愁绪挂前溪。” 练江秋月:也称老桥双月。在海阳城南下纹溪一带。这里水色清澈澄碧。南岸青山绵延,玉几山东西两翼,巽峰、丁峰两塔峙立,水光山色塔影,浑然一体。汶溪河面开阔,汛期洪峰汹涌,流湍水急。明嘉靖年间,曾先后两次在这里修建石拱大桥。每当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漫游于老桥之间,明月当空,桥底上、下游各现月影。恰似“秋光似练月如水,十里汶溪月涝桥。”如果在上弦或下弦时间,则是“出云面面拥寒溪,江底初沉月一钩”,别是一番风光。清人沈烈有诗赞道:“平分秋夜好,冰鉴漾浮沉。影泻丝丝练,辉流点点金。江天浑一色,水月荡千寻。俯仰清风好,悠然会此心。”落石寒波:又称落石回波。景点在海阳城西二里许白鹤溪畔。横江水自黟境经齐云山麓迤逦西来,夹溪水由北奔腾而下,两流交汇在县城西南郊玉几山西北麓,潴为深潭,名落石潭。水清影碧,风光秀丽。潭南峭壁矗立。当溪环绕的中间,有巨石一方,若从云天下堕,名落石台。台面平整,可坐百人。又有云头石,为下流藩蔽。旧有楼宇寺庙,现尚存摩崖镌字。一为“三山聚秀”;一为“落石回波”。昔时舟棹上下,多在此停泊。“日映树梢添翠绿,风来水面听鸣弦,”那雄峙的青山奇石,翠玉碧澄的幽潭,令人陶醉。清代休宁女诗人汪韫玉有诗赞曰:“奇石何年落,登临亦快哉。三山移欲会,五水汇初来。月色前村雪,松声大壑雷。悠然诸境外,即是此灵台。”海阳八景夹源春雨:夹源水出自休北,三面绕城,环流如带。从北郊新塘观音阁,逆水上行,两岸高峰对峙,一水中分。山峦林壑,郁郁葱葱。清明时节,春雨蒙蒙。远山景物,尽被云霭笼罩;近处田园村舍,错落参差。水桥流水,渔舟横泊,如入“武林桃源”。明崇祯年间休宁籍进士汪姬生,性爱山水,晚年辞官归里后,不顾老迈乏力,拄杖游历其间,曾即景赋诗一首云:“于今何处复桃源?一水千山夹石门。地瘠浪凭茶作产,欲淳时风槿为园。春生气象回寒谷,雨弄霏微失远村。蹑屐扶筇寻窈窕,杳然云树长溪痕。” 龙井飞瀑:位于鹤城乡冯村海拔1629米的六股尖,为新安江源头第一瀑。瀑布高300余米,分数层从山顶跌宕而下,似白龙出涧,轰鸣如雷,回荡幽谷,极为壮观。瀑下碧波荡漾,灌木成荫。宋朝诗人杨万里有《新安江源头诗》赞:“金陵江水只咸腥,敢望新安江水清。皱底玻璃还解动,莹然酃渌却消醒。泉从山谷无泥气,玉漱花汀从佩声。水纪茶经者未识,谪仙句里万年名。”2000年盛夏,本县规划黄山市滨江大道休宁段(第六景区)工程时,该景点被选为新“海阳八景”第八景
平阳郡,今山西临汾县西南。
[汪氏来历]
[汪氏名望]
汪氏人口较多,在当今中国百家大姓中排名第五十七位。历史上汪姓的杰出人才亦有不少,例如:宋代词人汪元量、文学家汪藻、宰相汪伯彦,元代有散曲家汪元亨,明代有大臣汪乔年、文学家汪廷讷,清代有哲学家汪中、画家汪士禛、医学家汪昂、军机大臣汪由敦、文学家汪琬等,这些人都是历代汪姓人中的杰出代表。
汪
(注:图为 汪氏的图腾)
姓氏名称: 汪
拼音: wang[一声]
序号: 0104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汪姓族人自得姓以来,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繁衍到了全国各地,而且是人口众多。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杜若甫、袁义达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 1982年全国人口05Z,随机抽样资料,以及1970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显示,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8%,据此推算全国当有近500万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为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
一、出自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国人避之于安徽歙县,改称汪氏。防风氏,是远古夏王朝前期古防风国的创始人,又名汪罔氏,是天下汪姓的始祖。孔子说:“在周为长翟,今为大人。”可见,防风氏、汪芒氏、汪罔氏之名,经多次更改,至孔子时已无“汪芒氏”,只有汪氏。
二、源于突厥族
出自唐朝时期 西突厥 汪古部,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到了金国时期,辽东汪古部遗民融合于女真族,以故故落名称为氏,称汪古氏。至明朝末期,汪古氏已经多改称为洪衮氏,亦称洪果氏。
《辽史》、《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实录》等书中,都记载有不少女真姓,多为多音节的姓,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开始将女真语姓改为汉字姓,这其中就有将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为汉”族汪姓的。
《续通志·氏族略》载:元时翁观,即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以汪为氏。元代汪世显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 清朝中叶以后,汪古氏、洪衮氏、洪果氏等,多改汉姓为汪氏、淮氏。
三、源于姬姓
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鲁国传十三代十五君至鲁成公姬黑肱,生长子姬午后为鲁襄公,而次子因出生时两掌有纹,“左王右水”,因而取名为姬汪,是为公子汪,公子汪生子为公孙挺(姬挺),从姬诵开始,以祖父之名别称为汪氏,称汪诵,后代世为汪氏。
四、源于姬姓
出自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六桂堂丛刊》等记载,宋朝初期,福建莆田有一翁氏人家, 其中,第六子原叫翁处休,被翁老赐姓为汪氏,遂成汪氏一族,世代相传至今。翁
五、源于地名,
出自古代汪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汪,古河流名称,亦称潢水。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称命氏,称汪氏,世代相传至今。
六、源于汪野国
出自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汪野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学者汪松寿考证,古汪野国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脉的玉门、阳关一带。
汉武帝刘彻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军霍去病率汉军西征,灭匈奴,始置玉门县,隶属于酒泉郡,西羌民族一时纷纷归附大汉帝国,有以古国名汉化为姓氏者,称汪氏,逐渐融合于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七、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蒙古族旺扎布氏,亦称王扎普氏、旺扎布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汪氏。
2、蒙古族旺扎尔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j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即为汪氏。
3、蒙古族旺古尔沁氏,满语为Wanggurcin Hala。清朝中叶以所冠汉姓为汪氏、王氏等。
八、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满族瓦勒佳氏,亦称汪拉佳氏,满语为Wal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后多冠汉姓为汪氏。
2、满族完颜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明朝时期称为王甲部,以部为氏,满语为Wanggiya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颜氏、赵氏、顾氏、瀛氏、魁氏等。
3、满族汪佳氏,亦称王佳氏,源出黑龙江女真虎尔哈部,满语为Wanggiya Hala,祖先为汉族,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黑龙江女真,多冠汉姓为汪氏、王氏。 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4、土族汪姓 :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木哥率部归附明朝,因功授指挥佥事。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为姓,称汪土司。由此,其后裔及所部民众以汪为姓。
九、源自名人汪华
1、汪华:唐初人,少年时以勇侠闻名,唐朝武德年间被授予歙州刺史,其族繁衍昌盛,子孙分布于皖浙赣许多地方。到了宋代,尤其称盛于黟、歙和江西婺源。宋朝的邓世名说:“今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后也”。
2、宋元之际,越国公汪华裔孙已播衍到福建和广东潮州府程乡县境内。到了明朝时期,汪华裔孙汪惟良从大埔迁徙到揭阳县九斗埔(今广东揭西京溪园美德村),成为汪氏开基祖。
后来的美德村人全姓汪,占潮汕汪姓人口八成,同时又是潮汕汪氏发源地,裔孙分播河婆、普宁云落及陆丰、五华等地。
扩展资料:
汪姓的字辈排行
全国各地汪氏家谱中的字辈(字派),第1至44代依次为“姬挺诵越嵩建考欣永陈良猛胜理婴晃性进达雅勇言高澄珍云讬顗广平文(和)轸澈授演道(献)恭统元(爽)叔(举)泰勋(明)僧华”。
第45至57代从“建”起依次为“建处泰仁凤文行言咸浚师道洤参邵延惟元绍敦隆和小”。
第68代从“华”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基本为华(世)德思金仲,景大胜延昌,伯世(79代)宗文彦,国朝显祖光,恭忠全正义,学道永贤良,万代遵先哲,开元本自芳。
和孝友传家远,诗书引泽长,贻谋诚可式,为善庆其详,令绪承明训,宏勋纪太常,声名相继美,仁厚益周详(147代)。
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湖南、新疆、台湾等省从第148代“新”起,以后依次为“新,举才超俊伟,礼义仁冠君,书怀全章锡,学儒定思勋,崇高扬史册,耀武绍家声”。
-汪姓
马齐(1652—1739),满洲镶黄旗人,萌生,康熙英武殿大学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衔。清初,沙俄不断侵犯我国领土,烧杀抢掠,横行无忌。为此,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即挥师北上,先后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十五年(1686)两次同侵略者展开激战,最终以沙俄军队战败被困雅克萨城、请求谈判解决两国边界争端而结束。二十七年(1688),康熙帝答应俄方请求,准备派员参加。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时任左都御史的马齐上书曰:“俄罗斯侵略疆土,(被)我师困之于雅克萨城,本可立时剿灭,皇上宽容,不忍加诛。今悔罪求和,特遗大臣往议,垂之史册关系甚巨。其档案宜兼书汉字,使臣并参用汉员。”诏如议行。康熙二十八年(1689)7月14日,两国代表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达成协议,签订了我国让出尼布楚,收回雅克萨,两国以额尔古纳河为界的平等的《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当时虽然以满俄两种文字书写,但不久即将副本翻译成汉文归档保存,开清初官方外交档案由满文翻译汉文之先河。同时,马齐的这一建议也为以后满汉文化的广泛交流以及汉文字在官方的普遍运用铺平了道路。
张廷玉(1672—1755),清安徽铜城人,康熙进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后加太保。雍正八年(1730),长期和清廷对抗的蒙古准噶尔部煽动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及西北各族反清,雍正帝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决定出兵征讨。因战事紧急,军令需要迅速处理和严守秘密,所以,即令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嗣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命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廷玉定规制”。按照旨意,张廷玉就军机处的性质、官职、职能、纪律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其中涉及到档案的地方就达多处,如:军机处参予官员奏折的处理和谕旨的撰拟;军机章京负责誊写、记档及日常工作;军机处设《存记簿》,“奉旨存议”事务,一律登记;“密事有件”,密封存档,届时折阅办理等。这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不仅加强了皇权统治,避免了政出多门以及失、泄密现象的发生,而且更重要的是统一了办文机构,保证了档案的齐全、完整与安全,为利用和编撰方略(志)提供了方便。
李卫(1666—1738),江苏桐城人,康熙捐资员外郎,雍正朝署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同鄂尔泰、田文镜均系雍正帝心腹)。雍正四年(1726),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江西考官查嗣庭以《诗经》句“维民所止”命题考试,不料清廷诬称“维止”二字,意在去“雍正”二字之首乃大不敬,逐将查捕狱问罪。不久死狱中,戮其尸,株连亲属。同年,汪景琪任年羹尧随笔(秘书),随年西征,因文章讥讽朝廷,被判大逆罪,立即斩决,妻发黑龙江为奴。因上述二人均系浙江人,以文字得罪朝廷,故清廷停浙江文士乡会试。为尽早恢复乡会试,时任浙江总督兼巡抚的李卫便经常深入下层,了解文士呼声,调解各种矛盾;随时跟踪检查受株连而未定罪文士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训导,责令改正;表现好的文士,将其事迹一一记录归档。过了一年,当朝廷派去的观风整俗使王国栋看到这些档案材料后,深为李卫的良苦用心而感动,为浙江人感恩悔过而高兴。于是,和李卫同奏朝廷,替浙江文士说了许多好话。雍正帝一见奏折大喜,很快就下令恢复了浙江文士的乡会试。其次,他平时召集属吏开会,或命某个属员办差,均有记录,事后归档,笔笔有宗;朝廷谕旨、各部院及州府县衙门来往文书,办完即存档,一清二楚;加之其它事“皆中程,民间亦无扰”,故深受雍正帝信任,被视为心腹。
田文镜(1662—1732),汉军正黄旗人,监生出身,康熙末年任侍讲学士,雍正朝授兵部尚书衔,兼河东(河南、山东)总督。康熙末年,黄河几次泛滥,大量农田被毁,加之不法官绅为害,盗贼猖獗,因而河南民不潦生,怨声载道,官府档案管理混乱,各种案件堆积如山。在这种情况下,他于雍正二年(1724)调任河南布政使,旋升河南巡抚、总督。任内,以凡事“悉秉至公,无人不可以共事”为准则,大刀阔斧,“清理积牍,剔除宿弊,吏治为之一新。”所谓积牍,即常年积压,得不到处理的文件、档案;所谓宿弊,即官员多年的陋规、科派亏空、州县的逃税、隐匿土地等。由于这两项工作干得出色,所以才出现了“吏治为之一新”的局面。《清史稿》(田文镜传)中将“清理积牍”放在首位,这就足以说明,田文镜极为重视档案,会管理档案,而且通过档案刷新吏治是他的主要政绩之一。
李绂(1673—1750),江西临川人,康熙进士,雍正朝广西巡抚,后署直隶总督,因参劾田文镜而被罢职。雍正帝命其纂修《八旗通志》。为此,他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查阅了内廷大量档案,走访了众多皇戚贵胄。在此基础上,从雍正五年(1727)开始编纂,至乾隆四年(1739),历经13年时间,终于成书。初集250卷,二集256卷(包括卷首12卷),分八志(旗务、土田、营建、兵制、职官、学校、典礼、艺文)、八表(封爵、世职、八旗大臣、宗人府、内阁大臣、部院大臣、省直大臣、选举)及列传三大部分。《八旗通志》集满族档案、图书之大成,为后人了解、研究和发掘清朝前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凭证。
隆科多(?—1728),清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佟国维子,康熙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雍正朝吏部尚书加太保衔。因参予夺取帝位的阴谋,事败后于雍正三年(1727)被处永远禁锢,次年死于禁所。年羹尧事发被处死后,都察院上书弹劾隆科多庇护年而被“削去太保衔”;嗣后,刑部又奏他挟势贪赃,私受年羹尧筹金800两、银42200两,要求立即斩决,下旨曰:“隆科多才尚可用,免其死罪,革去尚书,令往理阿尔泰边界事务”。隆科多走后,议政王大臣等,于雍正二年(1727)又奏隆私藏玉谍于家,应拿问罪。这里所说的玉谍,即皇家宗谱档案。按规定,官员如需查阅玉谍,先得经过皇帝批准,尔后沐浴焚香,才能取出阅读,阅后即还。这么重要的档案,隆科多竟然将其私藏家中(到底有无此事另当别论),当然犯了大逆不敬罪。雍正帝便以此为据,令缇骑(皇帝亲信侍卫)将隆科多逮捕回京,由顺承郡王锡保秘密审讯,给其定罪41条,拟斩刑。雍正帝念其昔日功劳,特加恩典,免其正法,于畅春园外附近空地,造屋三间,永远禁锢,不没收财产,不贬妻为奴。
姓氏名称: 汪
拼音: wang[一声]
序号: 0104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汪姓族人自得姓以来,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繁衍到了全国各地,而且是人口众多。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杜若甫、袁义达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 1982年全国人口05Z,随机抽样资料,以及1970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显示,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8%,据此推算全国当有近500万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为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
==================================================================================================================
汪氏介绍
一、出自汪芒氏
商时有汪芒国,国君为防风氏,漆姓,守封禺之山。《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汪姓“出自古诸侯汪芒氏后裔”,《通志·氏族略》也说:“商代有汪芒(又作汪罔)国,其人以国为氏。”相传汪芒是巨人之国。防风氏身高三丈。当时大禹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迟到了,结果被大禹处死。国人后来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芒氏。战国时楚国灭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后来逃到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改姓汪氏,即安徽汪姓。
二、出自姬姓
是周公之子伯禽之后。春秋时,鲁成公的庶子满因食邑于汪(在今山东省境内),其后人以邑为姓,即山东汪氏。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汪氏之先出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以为氏。”鲁国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之同姓封国,周族的始祖为后稷,传说是因姜螈踩了巨人的足迹而生,始姓姬。周武王克商后建立了西周,为了便于统治这广大的新疆土,必须建立属国以拥护王室,于是采取了分封制。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其兄弟15人,同姓14人,周王室子孙一般都得到封地,做了大小诸侯。周公的长子伯禽被封为鲁侯,建都曲阜(今山东西南部),鲁国第21位君主是鲁成公,成公庶子(旧称妾所生的孩子)姬满的封地在汪,其后代便以邑名“汪”为姓。关于汪姓为鲁成公之后,清代学者汪琬《尧峰文钞》卷一《汪姓缘起考》中记述了其神奇经历:“吾汪当从姬姓裔为正。又按旧谱,鲁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左水右王,故名曰汪。其后子孙遂氏之。……吾汪氏之得姓,当从食采为正。盖始则以采地为氏,继则以氏为姓也。”就是说鲁成公庶子生下来时,左、右手上分别写有“水”、“王”二字,因此取名为汪,其后子孙以汪为氏,继而以氏为姓。安徽《祁门县志·氏族考》记载得更富传奇色彩:“汪氏得姓始于颍川侯,姓姬名汪,鲁成公黑肱之次子也。始母夫人姒氏,梦游汶 (今山东汶上县,春秋时为鲁国中都邑),观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觉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开,左(手)有水纹,右(手)有王纹,合成汪字,遂以名之为鲁上大夫采邑,颍川因以为姓。”
三、少数民族汪姓
《辽史》、《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实录》等书中,都记载有不少女真姓,多为多音节的姓,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开始将女真语姓改为汉字姓,这其中就有将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为汉”族汪姓的。《续通志·氏族略》载:元时翁观,即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以汪为氏。元代汪世显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
满族汪姓 《清朝通志·氏族略》载:汪,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刘庆华《满族姓氏录》称:清满洲八旗瓜尔佳氏、完颜氏等均有改姓汪的。今河北隆化县满族有汪姓。
土族汪姓 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木哥率部归附明朝,因功授指挥佥事。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为姓,称汪土司。由此,其后裔及所部民众以汪为姓。
瑶族汪姓 古代明朝宦官汪直就是瑶族人。
另外,在土家族、回族、锡伯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汪姓。
四、翁姓改姓
翁姓避乱改姓是这一历史时期汪姓的又一来源。翁姓也是姬姓的一个分支,据《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一说在广东省翁源县东),其后以邑名“翁”为姓。唐德宗时期,翁氏有一个支脉何公由中原入莆,卜居莆阳兴福里(今莆田北高竹庄),为入莆始祖。传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翁乾度在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年)官拜郎中,娶妻陈氏,生六子。长子处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员外郎;次子处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太祖建隆元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四子处朴,字伯敦,宋太祖开宝六年进士,官都曹长判官;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太祖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司直、监察御史;六子处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翁氏六子齐荣,当时被誉为“满朝翁六桂联芳”,遂传为佳话。
==================================================================================================================
汪姓迁徙史
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迁入台湾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湾岛,《台湾通志·人民志》关于台湾开发的一节中提到: 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所辖领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今澎湖)”,经常被周围岛上的夷人上岸来抢掠东西,杀掳人口。为防止骚扰,起初,每年遇有南风起时,汪大猷便派兵守卫防备,但是反复如此兵士疲惫,耗费军资,还是防不胜防。于是亲自登岛,造屋200间,派遣将领兵士分别驻守,夷人不敢再来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传》中也有记载,汪大猷当是汪姓入台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也曾自泉州渡海峡登岛,在其《岛夷志略》一书中,对澎湖 (台湾)的地理环境、社会状态作了详细的记述。而汪姓定居台湾在清代,始迁者多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广东人。台北三垂 镇《汪氏族谱》称其来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县),后自歙县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后由闽入台。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 (1701—1711),汪仰瞻入垦竹北——堡苦令脚 (今新竹市古贤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润居台湾府,是年中武举;
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东文开垦于翠竹北——堡旧港庄(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人汪淇楚开垦于竹北二堡红毛港(今新竹县红毛乡);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广东人汪复隆开垦于今苗栗县卓兰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是年中举人。
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发展成为台湾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湾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当时台湾的737种姓氏、828804、户居民中,汪姓有1259户,按户数的多少排列,居第 74位。在分县统计资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户,新竹5l户,苗栗8户,台中l户,南投79户,彰化176户,嘉义171户,台南76户,屏东5户,花莲6户。以城市统计台北市104户,基隆市160户,阳明市38户,台中89户,台南80户。其中以台北县和基隆市为最集中地。
迁入港澳
香港、澳门与内地地缘邻近,为内地居民的迁入提供了方便,这两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香港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贯上海,公司主要经营、产销各种微型发动机,是世界三大微型发动机制造商之一,1996年拥有财富3亿美元。香港太平协和集团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汪世忠,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台湾,与兄长汪世昌、汪世华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协和公司及美国协和集团股份。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协和公司,经营液晶体显示表及手表元件贸易。后又到深圳设厂,其生产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陆十分畅销。另外,还经营零售百华、物业发展和电讯服务,其中零售百货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目前,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宁波等地均设有商
场,估计资产约3亿美元。
徙居海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内战不断,水旱频仍,广大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度日,而在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和开发,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民纷纷迁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谋生,这其中不乏汪姓族人。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地扎下了根,有的还做出了较大成绩,如泰国的汪东发,祖籍广东揭阳县,为泰国两仪糖业集团董事长。两仪集团是泰国最大的糖业集团之一,约占市场的15%—Z0%。除了糖业之外,两仪集团还经营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采矿业等,1996年时家族财富已达10亿美元。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
[编辑本段]汪氏名人
历史名人见于史籍的汪姓名人:
主要出自隋代以后,以清代为最多。唐代有泾县人汪伦,大诗人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他热情招侍,李白因赋《赠汪伦》诗,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
南宋有文学家汪藻。
诗人汪元量。
宰相汪伯彦。
元代有航海家汪大渊,曾经两下东西洋,游踪广远。
元末清初有散曲家汪元亨。
明代有戏曲家汪道昆、汪延讷。
清代有医学家汪昂,著有《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非常实用,流传很广,对普及医学有所贡献。
有散文家汪琬。有书画家汪士慎,善于写诗,精通篆刻和隶书,工画花卉,尤其擅于画梅,笔墨清劲,对后世影响较大,是"扬州八怪"之一。
陶瓷绘画大师汪野亭,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久负盛名。
有军机大臣汪由敦。以办理公文敏捷干练而著称,也善于书法。
有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汪中,早年因曾经助书商贩书,所以遍读经史百家和天文历算,所作《哀盐船文》被杭世骏所叹赏,从此文名大显。他尤其致力于西洋数学,曾经自制仪器多种,测绘黄河新旧海口地势。他还曾为墨子荀子翻案被统治者视为"明教之罪人"。
有女作家汪端,编著有诗集《明十三家诗选》、小说《元明佚史》。
还有太平天国将领汪海洋,京剧演员、剧作家汪笑侬。
有早期话剧活动家、演员、剧作家汪优游;著名诗人汪国真,网络诗人汪艾若(爱若干)。
汪精卫:字兆铭,清末著名革命义士,曾有“引导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语,民国日军侵华时期,摇身一变而成为最大的汉奸头子,后死于日本。
汪道涵:生于1915年,安徽嘉山县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长期在经济部门担任职务, 1981年,当选为上海市市长。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1993年,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汪姓家谱介绍
家乘即家谱,又称家传、氏谱、宗谱、族谱等,是专门为记录历代家族成员及其血
缘关系编写的书册,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家族内部子孙的繁衍,一个家族会不断发生分化,分出不同的世代和支系。这种同一血缘的延续与分化,最初是靠口头记忆和传承的,从文字产生以后,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文字记载族系的繁衍·传承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明清以后,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社会、婚姻等方面注重出身门第,强调血缘关系的尊卑,修谱之风兴起,不但官方专设谱局编修各姓族谱,而且民间也广修家谱,此时的汪·姓家谱亦不在少数。隋唐开科取士,旧士族纷纷衰败,许多族谱在乱世中散失。到了宋元明清各代,私修家谱又风行,民间撰修有大量家谱,几乎每家每户都修家谱,并且每隔几年还要重修,但由于兵燹水火等因素的影响,保存下来的族谱并不是很多,且多为清以后的。《中国家谱目录》(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合编,1997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收录现存全国各地图书、档案部门的汪姓家谱259种,《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上海图书馆编,2000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录的汪氏族谱131种,其中明代编修的有50种之多,这在全国所有姓氏族谱中是少有的。
汪 华:绩溪(今属安徽省)人,唐时因功封越国公。少以勇侠闻,隋朝末年,割据称王,保境安民,武德间为王雄诞所败,遂降。授总管六州军事和歙州刺史,封越国公。
汪 藻:德兴(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崇宁进士。高宗时,累拜翰林学士,后升显谟阁学士,博极群书,志不释卷,有《浮溪集》。
汪伯彦:今安徽省祁门人,宋时宰相,颇有政绩。
汪应辰:今江西省玉山人,宋代名臣。十八岁中状元,因逆秦桧主和议,被贬为通州通判。秦桧死后,方调回朝中任职,因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而闻名,官至吏部尚书。
汪文升: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书法家。康熙进士。
汪由敦:清代军机大臣,以办理公文敏捷干练而著称,也善于书法。
海阳镇的历史人文
本文2023-10-25 20:57:3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4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