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姓氏和寻根文化调查】 姓氏文化寻根
达州姓氏和寻根文化调查 近年来,随着我市姓氏文化和寻根文化的兴起,许多姓氏族人都积极参与族谱的编写和读修,留下了重要的家族与民族发展史料。近日,记者先后走访达州市公安局户政大队、市图书馆、中华姓氏研究专家等,对达州姓氏文化和寻根文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达州姓氏多为湖广填川而来
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据介绍,中国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中国前十大姓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而达州市的情况如何呢?
记者在市公安局户政大队了解到:张姓,全市428554人;刘姓,342525人;陈姓,339080人;杨姓:284281人;黄姓,167425人;赵姓,114808人;吴姓,127798人;周姓,168235人。由于系统原因,李姓和王姓未得出数据。不过王姓里面,仅两字的就有100617人。
对姓氏族谱文化颇有研究的傅昌志告诉记者,姓氏都是三五千年以前逐步形成的,其来源五花八门,有地名、技艺、动物名称、气象名词、日常用品、朝代名称以及皇帝赐姓等。目前,达州的姓氏不下于500个。十之八九都是数百年前的外来人口,其中少部分姓氏人家是600年前后迁入川内的,80%以上均是300年前随湖广填川而来。湖广填川的路线有万县方向的水路,安康方向的陆路等等。300年前,达州地域正处湖广填川川东北第一站,所以达州“移民”多数是由湖广地区内麻城县孝感乡(现湖北黄冈市)迁来。据相关记载,当时,湖北一覃氏分支数百口人从水路来达,没想到在途中遭遇狂风骤雨,人船覆于漩涡之中,145人遇难。 李王二大姓的迁入史
虽然记者在户政部门没查到达州王姓和李姓人数的确切数据,但是记者在市图书馆找到了李、王两族族谱,对两族迁移和分布情况有所了解。
从李氏族谱看,李姓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区域是达县张家场李家沟、李家河沟以及达县 龙场的李家坝。李家沟分支的形成始于清康熙初年。发祥地是达县张家场西北,开派之祖是湖北麻城入川的李朝南,其子锡、铎、锦分居于李家沟下、中、上沟。
随后,李家沟分支成员陆续外迁,开拓了李氏族人的分布区域。约1751年有李多义迁徙巴中通江马三垭,1750年前后有李四元、李日奇分别迁徙今巴中市巴州区独柏场和张家场李家嘴,1920年有李仁兴迁徙达县香隆场高峡子,民国年间有李美玉入南江。马山垭翁沟族人约1941年有李荣春之子文学、文权、文通迁徙陕西省紫阳县,李仁发之子伦伍、伦敏迁徙通江县,1949年后李仁财迁徙通江城、李伦成迁徙江西省武宁县城。1954年后李家沟的李仁玉、李仁浩迁徙达县石桥镇列宁街。1980年后李仁楼迁往成都,李仁奎落业达县石梯,李美华居于重庆市,李仁汉、李仁元、李美清、李美权、李华伦、李伦炳、李伦权、李伦兴、李国等落业达城。
李氏自湖北入川的先祖分别于达县张家场及 龙场落业后,开拓奋进,发展壮大,各自形成支族。五四支族内共形成李家沟、李家河沟两大分支,21个主要聚居地。永进支族内共形成李家坝、李家山、李家沟、瓦石坪4个分支,21个主要聚居地。目前,达州市族人主要集中在达县,其次是渠县,地跨五四、永进、石桥、新进、沿河、香隆、鹿鸣、报恩、流溪等乡镇。
王氏入川始祖王治伦,脉承通江县马三垭,明朝弘治1488年移居开江九石坎。500多年来,其后裔子孙从这里生息繁衍于宣汉、达县、万源、平昌等县接壤的隘口、庆云、马渡、岩口、碑庙、北山、青宁、安云等乡镇所辖的地区。按地缘和血缘关系分成九石坎、王家坪、管家坝、柏扁、严家坪、大锣坪王家屋、王坪、石笋寨、秦家坝、何家岩、袁家湾、王家河、石宝岩、岩城坪、白依庵、等60多个支族。
神秘的姓氏图腾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佑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图腾作为崇拜对象,主要的不在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体现的血缘关系。文中所言姓氏图腾崇拜的意义也就在于确认氏族成员在血缘上的统一性。
在许多姓氏族谱中,一般都有姓氏图腾。记者在渠县宋氏族谱中发现,宋姓是以祖先发明以图腾命名族称的典型。其祖先发明并继承建木 天。宋由“宀”和“木”组成。木代表建木,“宀”上的点代表“天齐”,“冖”代表天穹,表示 天历度。族谱中记载,宋氏始祖微子启,以国得宋姓。渠县宋氏各支系属京兆郡望,原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杆檐筲箕湾人氏,于明万历年间即1554年入川定居。途经顺庆府所属南充县老
君桥至渠县之西离邑90里骆山之阳定居。随后有始迁祖宋一兰与宋一揆支系和宝城镇牛头湾宋姓支系。
相传,京兆郡望同汉光武帝宰相宋弘有关。他入仕前曾娶妻生子,入仕后,光武帝见他人品出众,想把姐姐湖阳公主嫁给他,劝他和原来的妻子离婚。他推托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宁愿与结发夫妻白头到老,也不愿攀龙附凤。光武帝理解他的品行而被折服,便提其为当朝宰相。死后,宋弘的这句话成为千古至理名言,为世人所崇拜。
文氏族谱编撰者对本家姓氏图腾的理解更为特别。天人合一信息传播谓之文。“`”像天齐,“一”像天穹盖天,“U”像日升日落汤谷,“X”像天地交午,故称“天文”。文明始于天文历法,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形声,而有文字,因文字而天下事理彰明,即“文明”。“文”是象形指事会意的综合图腾。
翻阅文氏族谱发现,文姓渊源有五。一是出自姬姓,以周文王谥号命名的姓氏。二是出自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三是出自姜姓。四是出自妫姓,为妫满之裔孙,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五是出自敬姓避讳改姓。文姓本是北方的姓氏,宋元明时期,文姓分布的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长江流域诸省为中心的文姓集居地区。蜀地文姓始于文翁,汉景帝时任蜀郡太守,后留居此地繁衍成一大望族。蜀地文氏均为其后裔。宣汉文姓来源于姬姓,是以周文王姬昌的谥号“文”为姓氏的支庶子孙。宣汉下八、黄龙、柳池、南坝、樊哙,万源罗文、长坝、大沙以及达县部分乡镇文姓居多。文氏有代表人物战国辅助越国勾践成就霸业的文种,南宋丞相、抗元英雄文天祥等。
16个罕见姓氏
姓氏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还有许多罕见的姓氏。通过市户政大队查找,初步发现16个罕见姓氏,分别是:茶、男、赤、后、库、丛、印、六、山、五、上官、谬、初、清、完、呙、甯、刁。
茶姓,亦音屠(Tù),全市11人,代表人物:大竹县蒲包乡兴隆村6组,茶丙花。茶姓渊源有七:1、炎帝葬于茶陵(故城在今湖南茶陵东50里)。2、茶氏系殷时旧姓。系自子姓,茶即 , 阳 城是也(故城在今陕西合阳),居者以地为氏。
3、齐太公之后有茶氏。4、唐时竟陵人陆羽,嗜茶,着《茶经》三篇,贞元末年,鬻茶者祀为茶神。其后有茶氏。5、宋时三佛齐国有茶氏。6、明、清时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士千总有茶氏,系彝族姓。7、白、羌等民族均有此姓。
男姓,全市2人,代表人物:大竹县柏林镇白马村8组,男祥孝。夏禹之裔,有男氏之后,以国为氏。
赤姓,全市4人,代表人物:达县桥湾乡插旗村8组,赤仕碧。赤姓渊源有四。
1、赤奋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2、赤松为炎帝诸侯,其后有赤氏。3、相传黄帝时有赤将子舆,即缴父,赤姓始此。4、明时广西府弥勒州土知州为赤氏,系彝族。
后姓,全市5人,代表人物:达县南外镇保险街,后文湘。后姓渊源有四:1、相传共工氏之子句龙为黄帝时后土(官名,古时主土之官),自三代(即夏、商、周)以来,祀为社神(土地神),子孙以后以为氏。2、春秋时鲁孝公之子公子巩封于后阝(故治在今山东东平东),其后以邑为氏,后又去邑为后氏。3、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后氏。4、清时甘肃土司有后氏,得姓于明朝。
库姓,全市唯独一人,渠县报恩乡全胜村4组,库云华。库Kù音,且源出不同。
1、汉文帝、景帝之时有仓氏、库氏之官。守库大夫之后,子孙以官为氏。2、北魏时库门氏等后均改为库姓。3、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库有she 音,即厍姓,羌族姓。东汉辅义侯、金城太守库均之后。
丛姓,全市3人,代表人物:渠县有庆镇云岭村,丛子言。丛姓渊源有三:1、尧伐崇、枝、胥、敖四国,后有丛氏。又,唐尧时有丛树,其后有丛氏。2、汉禾宅侯、匈奴休屠王之太子金日之后,迁丛家岘(今山东文登境),遂以丛为氏。3、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印姓,全市99人,代表人物:大竹县石子镇段家村,印世碧。印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公子印,其孙印段以父字为氏。
六姓,全市10人,代表人物:大竹县高穴镇清滩村,六义碧。六姓渊源有三:
1、六姓,读音作lù,是中国人的一个数字姓。据《清史》载:清代有一满族官员姓六名十七,连名带姓都是数字。2、关于六姓的起源有种说法是江阴有六氏,相传为明朝方孝孺之后。方孝孺明时大学士,燕王入南京后,不从被杀,子孙避难改为六氏,今江苏江阴县有六氏。 3、据《路史》载:皋陶是舜帝执政时期的士师,相当于国家司法长官。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推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就去世了,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人,其后人便把“六”作为他们的姓氏。
山(音“亚”),全市22人,代表人物:大竹县月华乡光荣村,山为坤。据说该是相关研究组在安徽省郭阳县和辽宁省彰武县偶然发现的,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互相
都没有联系,但都清楚自己姓的来源,他们都称自己是岳飞的直系后代,当年遭到秦桧的迫害,逃亡到此,把“岳”字上下颠倒,逐渐形成了山姓。
五姓,全市44人,代表人物:达县南外镇南外街道,五世秀。五姓渊源有三:
1、黄帝臣有五圣配下台,是五姓之祖。2、本伍氏,避仇去人为五。或,古时“五”“伍”字相通。3、清时云南思茅厅易武(今猛腊易武)土把总姓五。
上官复姓,全市18人,代表人物:宣汉县东乡镇石岭东路,上官之怡。其渊源有二:1、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庄王之少子兰为上官大夫,后以为氏。2、春秋时楚大夫靳尚食采于上官(故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南35里上官村),以地名为氏。汉时徙大姓以充实关中,上官氏徙陇西上邽(故治在今甘肃天水)。
谬姓,全市6人,代表人物:大竹县柏家乡乌桥村,谬名珍。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穆公之后,属于以谥号为氏,为赵氏旁支。
初姓,全市9人,代表人物:渠县天星镇解放街,初妍欣。初姓来源有四:1、源于子姓,出自于商王朝开国君主成汤的之支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2、源于芈姓,出自于楚国国君熊氏世家贵族熊叔堪,属于避难改姓为氏。3、源于鲜卑族,出自出鲜卑族薛干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4、源于祁姓,北宋时期,一部分祁姓改为初姓。5、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6、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门姓(Mén 门),全市12人,代表人物:渠县望江乡小湾村二组98号,门仓智辉。姓源出有三:1、出周朝公卿贵族之家,为帝尧农官后代,以门第为氏。2、出自南北朝时,北魏小数民族复姓所简改。3、出自春秋时宋国门官之后,以官职为氏。
清姓,全市10人,代表人物:达县石梯镇邓家村,清余。姓氏渊源有二:1、少昊氏之父,初封于清(故城在今山东聊城西之清城),以国为氏。2、春秋时晋大夫之食邑(故城在今山西稷山南),至晋厉公嬖大夫清沸魁,始以邑为氏。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历史名人有清昼,宋时绍兴中福建同安县知县。
完姓,全市1人,达县金垭镇金山村3组,完管用锡。姓氏渊源有三:1、源于子姓,出自西周时期宋国始祖微子,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2、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完颜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3、源于回族,出自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完颜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冉姓、夏姓和练姓的渊源
我们身边的冉姓、夏姓和练姓人氏并不少见,三族族谱都是经过精心编撰而成的。 冉源出于姬姓。周武王有同母兄弟10人,季载是最小一个。季载后封于冉国,
又称冉季载。季载的后代分为冉氏和沈氏。孔子有弟子冉求、冉季、冉雍、冉耕、冉儒。东晋十六国时冉闵建立魏国。清代有经济学家冉永光。周文王第十子姬季载为冉氏始祖。
冉氏进入宣汉的始祖叫应祥,为宏祖四十二世孙。应祥生希柱,希柱生伊,伊生四子:诗经、书经、易经、礼经。从此,应祥一支在宣汉发展分支。2000年,宣汉县人口普查发现,冉氏族人相对集中的地区是东乡镇、清溪、黄石、南坝、丰城、王家、庙安、柏树、胡家、花池、三河等乡镇。
冉应祥元末随父从湖北麻城迁往川东奉节避兵祸。洪武四年,在川东迎接明朝大军入川。洪武七年,因随父率“蛮夷”进贡朝廷有功,授为通川县石鼓镇(今宣汉县)镇守(武八品),遂进入宣汉。在石门堡(今冉家垭口)驻军、安家。公元1380年左右,率军到丰城打猎,当时大雾弥漫,兵士见一黑虎出现,遂用箭射,却误杀了升官应祥。出殡之时,雷雨大作,抬棺者弃棺避雨。不久雨过天晴,而应祥之棺被蚂蚁爬满成坟,遂就地安葬。
夏启为大禹之子,大禹死后继位为王,改王位禅让制为传子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子孙以国为氏,称夏氏。据《中华姓氏大辞典》记载,夏姓起源有三。一出自姒姓,帝尧就赐禹以姒为姓。夏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国族人以国名“夏”为姓,夏姓诞生。二是为夏侯氏所简化,今甘肃庆阳夏氏即是。三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夏氏族人同样是湖广填川而来。其始祖代表人物就是入川落业达县亭子洞子潭始祖夏日昭。
据参与《夏氏族谱》编写的夏明显老人介绍:夏日昭,三兄弟之老大,其先祖长庆公明洪武13年(1380年)自江西泰和县之高塘迁湖南永州东安县流洪司火麻山。320年后的清康熙39年(1700年)日昭和即将临产的妻子陈氏携9岁的景秀和6岁的景曝两子被迫踏上填川的征途,10月14日在船上生下小儿子景昌,取小名“船生”,其艰辛不得而知。据传,日昭入川之初无处居住,就在现在的石板二组用草搭棚结庐为舍,后来发现了荆棘丛生的四合院,经砍割定居于此。就是至今仍惯称的洞子潭夏家老屋。三兄弟各生五子,十五房分家徙居各地。景昌公携子及部分侄、侄孙徙居景市文家沟骑龙穴。还分居于亭子、福善、景市、大垭,还有徙居百节、平滩、河市、宣汉柏树、大竹安吉等地。300余年已衍生7000多人。
另外,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有良将练何,本姓柬,随从唐太宗征伐高丽有功,以精练军戎赐姓练氏。出自河南河内县。明惠帝殉难的一代忠臣练子宁。练氏四十
一世练国周、练国炳等人之后先后从江西定南和睦甲迁蜀东大竹县居住创业。其后裔现居大竹县金鸡、妈妈、黄滩、庙坝、文星等乡镇。
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为石碏之后裔。春秋时康叔的6世孙卫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字石,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卫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骄奢,被桓公撤去将军之职,出奔国外。十几年后,州吁领着党徒潜回国内,刺死桓公,自立为君。石碏之子厚也参与了密谋,被拜为大夫。后石碏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暗中给陈桓公写了一封密信,信上说: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所以,州吁到陈国后,立即被抓了起来,后来,石碏命人杀州吁、石厚于陈,然后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晋为国君。《春秋》称赞石碏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厚的儿子骀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石氏。史称石姓正宗。
2、出自姬姓和子姓。郑国(姬姓)又大夫石癸,宋国(子姓)又公子段,字子石,他们的后代都称为石氏。
3、出自他族加入或他姓改石姓的。如,隋唐时期昭武九姓之一:当时西域石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有人迁居中原,遂以石为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代北三字姓乌石兰氏改为汉字单姓石氏;十六国时有张氏、冉氏改为石氏;据《北史》载,有娄氏改为石氏者。
石姓分布
秦汉以前,石氏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同时有部分人徙居江南,如春秋时楚国有石奢,郑国有石癸,周有石速;西汉时有石商、石奋。唐代,石氏的郡望有渤海、平原(今属山东)、上党(今属山西)、河南(今河南洛阳)四处;平原石氏于唐元和年间以前已徙居广陵(今江苏江都);河南石氏唐元和年间以前有部分人徙居虢州(今河南灵宝)。唐初,有石氏族人自河南固始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至五代时已发展成闽南望族。后唐时,石琚自安徽寿县徙居福建同安,其后裔不仅散处福建各地,而且有部分人迁入广东。明朝洪武年间又有石玉全在福建南靖永丰里开基,其后子孙有许多人去台湾,进而又有远播海外者。
十六国时期,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羯族人石勒,于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329年初灭前赵,取得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331年称帝,建号建平。石勒死后,由子石弘嗣位。不久,其侄石虎废石弘自立,在位15年。五代时期,有沙陀部人石敬瑭,于936年勾结契丹贵族灭后唐,被契丹册封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历时10年而亡。
郡望堂号
堂号:
徂徕堂:宋朝石玠,徂徕人,官国子直讲(国子监的教授)。他写文章批评时政,毫无顾忌,升太子中允,作《庆历圣德诗》,人称徂徕先生。
石姓又以平原等为其堂号。
郡望:
武威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皆建都于此。
渤海郡:汉置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县一带)。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
上党郡:战国韩始置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北)。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历史名人
石 涛:清代著名的画家,凡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梅花,无不精妙。且能熔铸千古,独出手眼。其画风,早脱前人窠臼,为清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
石达开:清末太平天国杰出的军事将领。天京事变后,回京辅佐天王,因不被信任,负气出走,转战数省。1863年5月兵败大渡河,自投清军,6月于成都被杀。
石 崇:西晋时为荆州刺史,以劫夺客商而积财产无数。与贵戚王恺、羊琇等争为侈糜。八王之乱时,为赵王伦所杀。
石 泰:宋道士,号杏林。遇张伯端(即张 ),得授金丹之道。常以医药济人,不受其谢,惟愿病者植一杏树,久遂成林,人称之为石杏林。
石玉昆:清子弟书演员。擅长《龙图公案》。演唱时自弹三弦自唱,其唱调称为石韵、石派书。相传小说《三侠五义》、《小五义》等均是别人根据他的唱本改写而成。
石芾南:清医学家。撰有《医源》,其书总论人身藏府、五行、阴阳、诊法、用药和内、妇、儿等科。
高保民(高厚第25世孙)
《前隐士高君墓志铭》一碑刊成于元至正七(1347)年八月二十七日。该碑文是由时任“奉议大夫河东陕西等处都转运盐使司副使"的程明德所撰,是目前发现程明德在此任上唯一一篇为当地士族所撰的墓志铭文,可知高氏一族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之高不是一般家族可比。该碑文不仅是高氏一族的瑰宝,也是国家的珍贵文物史料。它客观记述了元至正七年以上两百年以内,高氏一族高厚从陕西米脂迁徙至山西盂县以后在仙人的传承状况,为我们今天了解先祖生存轨迹提供了最直接物证,也从客观上证明在北宋1131年间,仙人村村名已确定沿续至今。
这一通碑刻在研究高氏一族迁徒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起着承上启下连接古今的作用,该石碑碑身现在依然保存在盂县仙人乡庄只村高氏宗亲家中,为完整的文字部分:高150厘米、宽110厘米、厚约16厘米,碑身阳面为正文阴面为家谱共刻录了高厚以下七世先祖共八代200余口人的姓名。可惜碑额底座于上世纪70年代已遭损毁。
人间风雨飘摇际,石不能言传更替。从远古至今,上下数千年,一纸家谱脉落清晰能延续修到今天而绵延不断,这在全国各大姓氏族谱中也是很罕见的,它形成的光芒,是高厚一门所有族人的荣耀。
正是由于这通碑文引人注目,所以多位有兴趣的专家学者及同门族人也极为关注,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面世,这是让人十分高兴的一件好事,仔细拜读了一部分文章,笔者觉得部分作者可能因各自资料来源渠道不同,而至曲解碑文中一些关健要义,这很正常。本文依所接触到的资料和理解试图对一些作者之间有争议的部分为读者了解碑文提供帮助,仅为一家之言,只供各位老师、方家、同门族人参考,不妥之处,敬请雅正。
《前隐士高君墓志铭》铭文文首:“按:高氏出自齐国。以公族为齐相,因学为氏,其後藩昌,分处他国,世为显姓,代不乏人。”对元“奉议大夫河东陕西等处都转运盐使司副使程明德"所撰的这一段文字,目前不见争议,始祖隐士高厚五世孙高德山,如果不把家中先人所传族谱提供给程明德进行验证,学富五车的一方父母官一定不会如此表述。
铭文“君讳厚,祖居盂州东乡之仙仁村。为人宽仁弘毅,力於稼穑,起家勤苦,屡致丰盛。”这一段,读者应该注意的是“君讳厚,祖居盂州东乡之仙仁村”这一句。说明:一,高厚为仙人始祖。二,高厚的上代祖先已有人移居仙人村周围即杨林窑、雕(刁)王崖等地。这一点从目前发现的资料可以得到印证。
高厚的祖父为高昌裔是宋名将高永能之后裔高世亮之子,高世亮为忠州刺使。诸孙皆侍禁殿直,高昌裔还有一弟为高永裔。
高昌裔选择来盂县定居与高永裔有关,,高永能(1013年—1082年),字君举,北宋西北将领,绥州(治今陕西绥德)人,后迁居青涧(今陕西清涧)。与高永能同宗的高太后在神宗时就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听政后立即起用司马光为相,司马光提出“以母改子”,全面废除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可是到了绍圣元年(1094年),章惇执政,王安石得以配享神宗庙庭,谥号“文”。并且在政和三年(1113年),宋徽宗追封王安石为舒王,配享孔庙。——高永能与高太后同为高泰(后燕吏部尚书)之后!这样一来其后裔就会接二连三的失势,致高昌裔、高庆裔及一干部属流落到了米脂一带定居并有族人展转到蓟州等其它地方。高庆裔升为辽之东京户部司的翻译吏。高永昌兵败之后,归顺了金朝。
宋朝有个张孝纯,与盂县上文村张氏同宗!张孝纯(?-1144),字永锡,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进士。徽宗大观元年(1107)通判滨州。政和四年(1114)为河北路转运判官,移永兴军路。宣和五年(1123)以龙图阁直学士、通议大夫为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太原府、检校少保、武当军节度使。这个张孝纯的第三子叫张浃,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原府文字机宜(机要秘书),后被俘随父在云中(今山西大同)被关押四年,1131年前后作太原都军,都监也。其姊夫刘思与侍郎高庆裔为十友之数。这个张孝纯的第二子叫张颖,在1131年前后官至盂州判。
也就是在1131年前后,高昌裔一门通过高庆裔与张浃、刘思、张颖的好朋友关系经选择才来到盂县东乡仙人里(乡)管辖的刁王崖、杨林窑定居。
高庆裔归顺金朝失事后被处。高庆裔之子高巨才隐居莱州府莱阳县徽村!徽村有高庆裔墓。号称:高家太师茔。至今遗址尚存。在1137年高庆裔被处一冤案进行平反昭雪。大定六年(1166年),世宗对高庆裔的冤案进行高规格平反。
已在盂县仙人里刁王崖、杨林(尧)窑等地安家日久的高永裔之兄高昌裔与子高原及其余族人则在当地早占稳了脚根。
高原之子高厚迁到了仙(仁)人,由于高厚“勤苦持家,屡致丰盛。娶妻生子高泰,渐致殷富,积粟至万硕,善抚贫恤匮,四方旅食来依者众",这“四方旅食来依者众”一句自然包括由陕西米脂一带遗留的高永能属下部众来投,与高门有姻亲关系的王、李等姓也先后来到了仙仁里山北村、沙凹等附近村庄落脚。这些信息从王、李氏当时保留下来的迁徒碑记可见。
“泰四子:长曰溱、次曰清、津、浩。皆有才能,豪侠行义。旦则干农,暮则讲习经史,知所志通,不求闻达。迨至金末,世衰,多赠官以溱,乃西州豪桀之家。累举孝廉。擢溱同知太原府事,清同知保德州事,津乐平县尹,浩获鹿县尹。每逢国乱,清津浩俱来应命。惟溱领职属施令。元兵南下,殁於陈所。"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出::金朝末年,统制力哀弱,朝庭为挽救危局,遂想到了曾累举孝廉的西州豪杰之家,便提升“四方旅食来依者众"的溱为太原府事,清为保德州事,津为乐平县尹,浩为获鹿县尹分治各地。每逢国乱,清津浩全来领取任务,由溱发布命令带领“高家军”征战,元兵南下大军压境,以至殁于战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铭文中对高厚之孙高溱一股之记述:“……元兵南下,殁于陈所,溱清皆无嗣。”这段话的最后五个字不能忽视。而该碑背后的族谱载:溱配郭氏,生一女嫁井陉蔡庄王林。有子高乙与高熙,高清之子则标明是继弟高浩长子高贵为嗣。这就说明,事实上高溱是有嗣的。而在高氏的(西南舁股修续宗谱序)中又有:“溱曾娶妻郭氏,生一子曰宣,当初因频遭国乱,溱领职从兵,战胜而殁于阵,主上嘉其忠节,赐军地三顷六十亩,随带大粮九石六斗,又有四十里长山之地等。然其子宣,因伤其考,亡于阵。且自身单丁孤弱,又畏差役累己,故弃军地,舍荫生官职,而不顾。约于宋理宗(赵昀)在位,宝庆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二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二十年)岁次乙酉(1225),挟宗谱携妻带子,避居于盂州东延寿乡西南舁是焉,世不复任。”这样,高溱就一下子有了三个儿子,其高乙、高熙被明确刻于石碑背后的族谱中,高宣却连祖宗族谱也没有登上。而在以高溱为始祖的西南舁股族谱上却又仅有高宣一子,并无高乙、高熙也是高溱之子的记载,表面上看,处于互相不承认对方的矛盾壮态。而高溱娶妻郭氏两碑都记载明确,这样郭氏所生的就应该三子一女全部都在才行,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样的现象呢这个问题引人深思。
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并不复杂,因为战乱年间,人们的顾虑其实是很多的。金末,国家出现危难之际,政府提拨高溱及其弟兄们不同官职,把“四方旅食来依者众"那些跟随高家的人组成军队派上战场为国效力,也许高溱在被提拨的时侯,他的几个儿子还没有出生,也就没有报备公家,在带领“高家军”一次一次的征伐中,高溱自然不会声明他已有了儿子了,作为长门他怎么会不考虑保护延续自己香火(孩子)呢?到元兵南下,最后一战战殁,接下来就是金朝覆灭,元朝统一天下,作为与元朝交过战的前朝将领之门就更不敢吐露高溱有嗣的秘密了,因为一旦透露将可能随时面临被斩草除根的危险。这个秘密就这样一直保存着到了元至正七年还未公开,作为盂州判官己退归林下力田孝友的高德山在向当地父母官程明德提出写墓志铭的请求后,当地的父母官当然乐见治下前朝豪杰之家退隐林下安心农耕之举,这为稳定政局极为有利,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慨然允诺为前隐士高君写了墓志铭。为什么称高厚为隐士呢?因为高厚的长孙高溱等人牺牲在战场上后,作为家中最高族长,高厚已看厌了征伐杀虏之事,并主张子孙力田不求致仕,实实的堪为仪表,所以才尊称高君为隐士,隐士这个称呼称在古代社会具有极高的荣誉,比如孔子、庄子、陶渊明、未出山时的诸葛孔明等等都被称呼过。
当程阴德把高厚一族提供上来的家史资料研究了个透后,这篇铭文也就水到渠成写就了,他在铭文中说“溱清皆无嗣”是根据高家提供的资料和官方掌握情况确定的,他自然不可能知道溱其实有嗣这个刻意被保守的秘密。他更不会想到碑阴族谱中就刻着高乙、高熙二人为高溱之子这个秘密,因为碑阴的族谱不是他写的,上面200余个人名写的是谁他是无须注意这细节的(如果他知道了这事恐怕不堪设想)。看来高德山已把程明德了解了个透,父母官日理万机,能抽出时间写篇碑文给高家就是极高礼遇了,至于碑阴的家谱是无须他动笔的,这也不是给皇家立碑,负责写铭文的官员必须全面把关碑阴写了什么内容。碑刻落成后,立碑仪式就是高家人自已择吉日去做的事了,况且盂州府离仙人高家祖坟还有七八十里之遥,这来回路上的行程也不是一天工夫,古代交通没今天这么方便,所以即便所立之碑是自己亲撰的文字,他也是不会躬身亲临坟地的。阴阳教官想瞒天过海,十分容易。那么高宣也是高溱之子为什么碑上仅有高乙高熙,他却没被列入其内也许高德山当时出于一种更深层次的考虑、保护吧。刻与不刻,本就两难。刻,泄密。不刻,对溱之后没交待。两难之中,刻虽占了上风但还是有所保守没把高宣也刻上去,这应该是一个反复斟酌后的决定,必须对溱祖的后裔有个交待,碑阳不记碑阴暗示。这在当时是承担了极大风险的。从元至明清高家祖坟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一直有专门的人家以世代看守坟墓为生,这是当地众所周知的事,为什么要看守坟墓,当然是不想让人轻易接近,怕发现不该发现的秘密而带来麻烦,好在当时没谁想到去研究坟地里高氏族谱里的信息。当然,元朝灭亡后这个秘密就没保护的必要了,但高氏一族乃当地望族,祖坟焉有不保护之理,所以看坟这个传统一直沿续了数百年不变。
在铭文:“高氏之先,太公之後。代不乏人,恒为族右”中争议较大的一句是“恒为族右”这四个字,有文本刊为“恒为族佑”这是错误的,原碑刻明确是“右”不是“佑”笔者核实过,如按“佑”的意思理解,明显说不通。还有作者认为“恒为族右”一句是“恒为右族"的倒置,这种解读,笔者更不敢苟同。笔者支持同族研究高厚一门族谱的权威高建途的结论,就是“高恒是高厚家族族谱中的尊长者”。程明德在当时撰写铭文正是基于高德山所持族谱为高厚以上溯致22代高恒为止这一点才写出“恒为族右”四字的。
历史上,北魏曾出现过两个高恒。其中一个高恒是公元577年正月初一登基的小皇帝,时年8岁尚有22岁太上皇高纬把持朝政。
第二个高恒是《魏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高湖传有载:“湖弟恒,字叔宗,慕容垂钜鹿太守。太祖时,率郡降,赐爵泾县侯,加龙骧将军,仍守钜鹿。卒赠安东将军、幽州刺史,谥曰惠。子道,字始愔,袭爵。拜都牧令,迁镇南将军、相州刺史。未及之职,卒。仍以为赠,谥曰庄。子干,字干奴。好学,宽厚有雅度。袭爵泾县侯,后例降为伯。历南青州征虏府司马、威远将军、鄯善镇远府长史。仍转汾州后军府长史、白水太守。所在以廉平著称。太昌初,卒。赠使持节、都督秦 雍二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司空公、雍州刺史,谥曰孝穆。子侃,字伯欣,袭。除南秦州长史。卒,赠辅国将军、凉州刺史,谥曰宣。子绍,字广祖,袭爵。兴和初,征虏将军、沧州刺史。侃弟腾,字伏兴。卒于安东将军、光州刺史、襄城县开国公。子陟,字祖迁。司空中郎、太尉主簿。陟弟憬,通直郎。憬弟翙,袭父爵。腾弟隆之,武定末,太保、尚书令、平原郡开国公。”上述高恒后裔相关人物,笔者从本族大宗族谱记载中已查阅对应全部找到,系三十七世到四十一世的族人。所以把“恒为族右”解释为“高恒是家族中的尊长者”一说是正确的。
附图
顺便提一下,关于高厚先祖是不是高永能。因不在本文解读范围,只简单说几句:这一争论焦点,同宗族谱已记录的十分明白,置疑可以,否定不妥。有作者说“米脂县出现于金朝末年。北宋时期,只有米脂寨,并无米脂县。"且认为高永能没有在米脂活动的证据支撑。请注意高永能战死沙场后,高门一族势力已不复从前,其孙辈后裔高昌裔、高永裔虽曾有禁殿侍卫职但流落米脂等地极为正常,并非绝对不能,在古代人口迁徒由于战乱原因是十分正常的,不该否定。至于米脂县也罢或者米脂寨也行,均不应作为否定高永能后人从米脂最后迁到盂县仙人的理由。因为从米脂县明、清两朝的县志中即有高永能在米脂活动的轨迹。永乐战前徐禧命沈括等留守米脂,高永能、高永享前往米脂看。从这一点知道,米脂是被作为永乐之战的后方留守之地来对待的。战后,高永能的后人及部将留守驻扎米脂很正常,而米脂到最后也不安全,这样就不得不往外迁徙了。在仙人周围的高氏聚居地石碑记录先祖从米脂来是有依据的,没必要置疑。
庆幸的是,由于同族中高厚后裔河北井径小作村高天栓一行九人到米脂查到了祖籍地璞珠河(饮马河)老鸹嘴(现称鸦嘴)之地并已确认这是十分可喜的一件事,曾几多时笔者与同族中人为现在出版的地图上查不到先祖之地而苦恼过。现在释怀了,谢谢小作村一脉的辛苦付出!
在铭文中有一句话还应引起注意,就是“盂之仙仁,远裔曰厚”有的版本印成了“盂之先人,远裔曰厚”,“仙仁”和“先人”的区别十分明显,铭文中对“盂之仙仁,远裔曰厚。”定义是很准确的,即,盂县仙人村高厚是始祖,而不是盂县的(高姓)先人,高厚是始祖,如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难以服众了。
读者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为朝廷地方大员的程明德为什么乐于曾为西州豪杰的前朝隐士家族亲撰墓志铭呢除了铭文中提到的那些原因,关健一点还是为了维护元朝的统治利益以笼络名门望族的人心为目得使然,再者高德山的哥哥高广为栗阳候补县尹,高德山本人又曾是盂州阴阳教官虽已隐逸田园,但这面子还是给了的好。
有的读者也许会问,高德山既立碑为什么不把高厚以上的先祖也列入其内呢因为这通碑就是为仙人的始祖立的,故一定是从高厚开始,而“上自高曾,下及玄仍”也算已是一种很高的规制了吧,一般家庭我看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况且一块碑允许做多大能记录几代人在古代都是有极严格的标准限制的,不能想造多大就造多大。
以上拙文,敬请各位同好斧正。
附:前隐士高君墓志铭
奉议大夫河东陕西等处都转运盐使司副使程明德撰
承事郎冀宁路盂州判官郝蔚篆
国子监伴读掌仪李徽书
按高氏出自齐国。以公族为齐相,因学为氏,其後藩昌,分处他国,世为显姓,代不乏人。君讳厚,祖居盂州东乡之仙仁村。为人宽仁弘毅,力於稼穑,起家勤苦,屡致丰盛。以天年终,葬於越霄山万松林之左。地形幽澻,峯峦叠秀,中则垣平,川原如掌,林木森严,映带左右,诚茔域之佳兆也。娶王氏、贤明。生子泰,教以义方,不坠先业。妻胡氏。又能执妇道。渐致殷富,积粟至万硕。周贫賉匮,昌大其门闾,四方旅食来依者众。泰四子:长曰溱、次曰清、津、浩。皆有才能,豪侠行义。旦则干农,暮则讲习经史,知所志通,不求闻达。迨至金末,世衰,多赠官以溱,乃西州豪桀之家。累举孝廉。擢溱同知太原府事,清同知保德州事,津乐平县尹,浩获鹿县尹。每逢国乱,清津浩俱来应命。惟溱领职属施令。元兵南下,殁於陈所。溱清皆无嗣,惟津妻晋氏,一子:林。浩,武氏、冉氏。四子:长曰贵、次曰珎、宝、玉。浩命长子贵出継於清。其後,清、津、浩子林、贵,分为东西宅。津为民号东宅,浩为军号西宅。林三子:英、良。贵二子:广、德山。珎一子:仲。宝二子:成、元。玉三子:庭、演、聚。皆以农为业。惟贵次子德山,明敏好读书,又精於卒壬之所得,为盂州阴阳教官,自後恬於隐逸,遂不复仕。宝延儒生以教子弟,勉励宗亲以敦和睦。每念高氏一门,分□二百馀口,恐世次踈远,迷失谱谍。欲龙碑石,俱载宗派庻乎几後裔,知所从来,不忘先业,有所兴起,佥议允许众逯其志。至正丁亥二月寒食,予自盂守除充运副,闭门待次,而郡吏候唯周,因婿於高氏一门,一日与德山孙敬先,携宗族图本来告予曰:切惟人之大莫重於三纲宗之,之盛不过於灭族。偭惟高门有葭等之荣,漾恩报本之意,慎终追远之厚,上自高曾,下及玄仍,欲立石以传不朽。敬请明公以文之,是所望也。予前知州掌固,重高氏数世同居,子弟力田,亦当极劝,激励薄俗,以为仪表,兹者恳请,益怪不愧,无鄙直书其事。其谱谍
世次,已载碑阴。铭曰:
高氏之先,太公之後。
代不乏人,恒为族右。
分适他国,源流悠久。
盂之仙仁,远裔曰厚。
隐逸不仕,退归畆畆。
积德百年,箕求能守。
迨自德山,力田孝友。
常怀报本,谱谍劝诱。
我文斯石,以传不朽。
峕大元至正七年岁次丁亥已酉月庚寅日
定襄县石匝提控智福荣
宜黄派系谭氏,32世祖衍昌公、宋武帝朝,官骑都尉。谪守江右抚州路。再迁湖南潭州(今长沙)于宋孝武帝年间徙江右宜黄观上刺桑,即今宜黄县谭坊镇,此为“刺桑谭氏”开基祖。至二世宏达,徙居饶州余干县,为饶州谭氏开基祖
(三十二世祖:思登,官拜朝政大夫,刘宋武帝立诏拜参知政事为左命元勋;夫人蔡氏,子一:宏;
33世祖:宏,字恢道,历官中书令;于泰始年间仕饶州余干知县由刺桑徙居饶州余干县管历村,为饶州基祖,公祖孙六世同堂,齐武帝旌表其门,闾蠲其租税,夫人何氏,子二:子正、子立;)
泽田谭氏是迁攸最早姓氏之一,源远流长。谭姓源出于圣君夏禹姒姓后裔,是以国名命名的姓氏。成周 时,高辛氏之裔受封于宏农氏,建立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因称潭子,谭姓由此而来。历经秦汉至晋,世代官居江南。晋代宜都大守自河南徙于金陵太平路,唐武德元年(618)幽州大将谭忠之裔从河南迁往江西泰和县高行乡六十七都早禾市乌龙山赤石渡。元和四年(809)生祖可奕。会昌四年(844)生祖守禄。咸通元年(860)江西雪深七尺,黎庶僵仆,十存一二,加之官司苟刻,政纲牛毛,社会混乱。谭可奕率子守禄于咸通十四年(873)徙居湖南茶陵十五都,地名邓塘。谭守禄生武兴,武兴生进峰、进鸿、进颇三子。越丁卯梁大祖朱晃即位,改元开平。闻谭进峰兄弟之才,征三公入朝,俱授官位。封谭进峰为朝议大夫端洁公,谭进鸿为司马大夫,谭进颇为金吾镇国大将军,在任期间政绩军功卓著。三进升神后,护国卫民,威灵显赫。其后派衍十八宏。泽田谭氏乃峰公五房谭宏亮之裔。谭宏亮十六世孙谭芳,生福斋,信斋。谭福斋于宋宝祐年间由茶陵迁江西庐陵而攸,为双富塘(今湖南坳)谭氏始祖。谭信斋于宋宝祐年间由茶陵迁江西而迁攸,为泽田(今皇图岭谭家村)谭氏始祖。宏农、泽田,一远一近,称谓虽殊,实则一也。醴陵玉堂谭氏始祖谭盛裔公系泽田谭信斋之六世孙。泽田、双富、玉堂均系谭芳之子孙,手足情谊一脉相承。
泽田谭氏始祖谭信斋,字犀照。宋宝祐丙辰(1256)科进士。深经术,尤精易理。考试官王应麟荐为浙江转运使,后出任谭州刺史。咸淳七年(1271)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燕京,称为太都。元至正十三年(1276)元军攻破临安,时南宋政治混乱,贾相乱政,文天祥、张世杰、张秀夫等继续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元。谭信斋与兄谭福斋弃官南游,卜居于攸县之泽田,双富塘等地。谭信斋筑室于古梅城之北莲花寺。前周种枥树,日与朋友饮酒赋诗,得《枥山自得章》,诗百余首。元学士冯海粟表其清节,称为可达夫子。殁后葬泽田枥山眠珑形正穴,有墓志。侧建文昌阁。配陈氏,授安人,生子二:长谭桂兰,字馥元,号延芳。元大德辛丑(1301)科进士,任平江府知府,著《怀先录》。次子谭桂寿,字仁山,号永康,任浙江副使,著《保民实政编》。其子孙主要繁衍于攸县皇图岭、高枧、市上坪、湖南坳、坪阳庙及醴陵、江西萍乡等地,有的迁居于海内外。
根据这个资料开始上溯,从一位本家网友在网上公布的另外一支谭氏族谱上最终找到了,我这一支的始祖和其上的族谱。
===================================================================================
我谭氏始祖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系姓姬,皇帝子孙,颛顼zhuanxu之后,衍至谭国襄王、子爵,名尚诤。风氏,在山东莒县,生子:祁qi公,以谭为姓,为一世祖,传至39世书奇、卷达二房分衍。卷达次子建极生宫,字博仁。宫生可奕、可祥。可奕衍至45世进峰生9子,进鸿生4子,进颇生5子,共18子,称18宏世系。十一郎宏亮,即进峰公第五子故又称五郎世系。衍至63世朝祯、朝祥、朝贵等诸兄弟,于明朝洪武初年,由湖北麻城孝感起程入川后,又分房衍移至今,其流源世系如下:
《宏农世家》
转载
标签:
历史渊源
文化
《大宗祠七修宗谱序》宜黄观上刺桑大宗祠宗谱序
国之有史志人物录山川龙门为传记紫阳作纲目所以信今而传后也家谱亦然谱以收族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连属也族有所宗宗者本也溯其万派千枝合而为一也粤稽吾谭实为殷汤之后其先有以宏农名郡者周武王封仲叔于宏农即今陕西凤翔府宝鸡县是也有以齐名郡者仲叔六世孙懿公讨平东方之乱周穆王封懿公于谭即今山东济南府属是也嗣后周幽失政祸起骊山懿公八世孙熹公率兵勤王杀犬戎而立平王自此天下知有谭氏传至五霸时齐桓公至谭谭国不礼齐桓公纠合诸侯谭谭又不至遂于鲁庄公十年冬十月齐师迫谭谭子奔莒莒地在齐郡平阴县即今之山东青州府日照沂水是也以国为姓自此始六国时有名士谭生蜀有将军谭巴楚有将军谭元其经文纬武之士载于史册者不可胜数至湘公以官镇守湖南因徙于谭州之杏树下有童科而擢高第者有老成而进封伯爵者英敏特达之士又不可以悉述矣迨子公为末代谭子十七世名衍昌者登刘宋进士官主爵都尉当元嘉末谪江西之抚州徙宜黄之观上刺桑段而居焉今之刺桑郡者又自衍昌公为肇迁之始也凡千四百年来子孙藩盛播迁他郡者十之七八江右族属皆公裔也有叔侄兄弟而同仕者梁则有达宏明辉玉辉公齐则有文贵文彦公陈则有文通公隋则有纪公继公纲公宁公兴宗公至唐及宋为大将军者七为刺史者四任尚书者十一任大夫者数十封王爵者一封候爵者二皆斑斑可考由元历明科甲文章勋名事业代有伟人其与日月争光炫耀耳目者太保司马公是也噫先人之拔伦超群者何其盛今之接踵继绩者何其鲜一言及此不觉汗流浃背矣当今圣天子以孝治天下薄海内外莫不以尊祖敬宗为先尊敬之道莫大于收族收族莫重于修谱谱不修则长幼莫序亲疏莫辨即派衍遐方者曷由而知也吾族距六修已隔四十余年其间不无茫昧之虞夫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支派虽异本则相同是故录其世系书其生卒仿紫阳纲目意也赞其行事叙其文物法龙门传记体也去冬今春开祠立议佥举首士酌定章程善词令者主邀集善书法者主誊录达权变者作提调志廉洁者管钱项咏讽清朗者对读内外兼资者总之于是佥以叔祖洪川氏学贵氏怀可氏与余共掌是役至五月间族叔功甫氏欣然而来参互考订各司乃职惟是予等自思才疏识短不足以胜其任所赖予高祖虞传公秉笔确断于前今不过遵前规而续之敢云功乎后之肖子贤孙复振刺桑之旧范再奋司马之前徽是则吾族之厚望予之所以历叙先世源流不厌其繁者亦犹数兴不忘也
时
皇清道光四年甲申岁孟冬之吉
裔孙家义薰沐顿首百拜敬书于大宗祠
《谭氏源流记》 录澄溪初修族谱
按吾谭氏本姬姓侯爵也始自王季之子虢仲虢叔文王同母弟也虢仲虢叔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谓之二虢武王克商封虢叔于制是为东虢即今河南开封府荥阳县后为郑灭封虢仲于宏农是为西虢即今陕西凤翔府宝鸡县是也传至六世西虢侯三弟名懿者官拜车骑将军因讨平东方诸侯之乱有巨勋周穆王封懿公于谭今山东济南府历城县是也周穆王曰卿之兄居宏农列侯爵今封卿于谭列子爵矣再立殊勋乃复侯爵至幽王宠褒姒戏诸侯弃皇后废太子申国侯引犬戎入京城逐幽王于丽山斩之时郑桓公与懿公八世孙谭熹公暨秦襄公卫庄公四国之兵杀散犬戎夺回太子众诸侯亦率兵勤王谭熹公曰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宜奉太子即王位于是奉宜臼即位是为平王王曰郑桓公死于王事追封为冢宰谭熹公卫庄公秦襄公俱各赐金帛立生像于功臣庙迨五霸时齐桓公至谭谭国不礼齐侯即位众诸侯悉贺谭又不至齐怒于鲁庄公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乃以国为姓而谭姓自此始焉传至谭湘公以官镇湖南因居谭州杏树下至南宋时登刘宋武帝朝进士谭衍昌公者历显宦官至主爵都尉元嘉末年因留妃子于家获罪出贬于江西抚州遂卜居焉至唐宪宗元和间太祖恭义公镇虔州其孙寅郎公由抚州徙居虔化水南合江口今宁都之斫柴岗是也衍至宋仁宗朝都指挥使文景公致仕归居故里合江口精祖堪舆之秘爱雩山水徙居雩都谭埠再徙山坳三徙今之澄江遂为澄江之始祖焉事详旧谱并春秋左传史记后之子孙欲究源流者观于斯则严如宝镜悬空矣
宋咸淳三年丁卯岁春三月 吉旦 公元1267 年
裔孙叔奇叔信谨识 叔奇叔信乃文天祥同窗
刺桑谭氏源流记
据观上、池溪、招携、严溪、澄溪旧谱
参考资料:
刺桑谭氏本姬姓侯爵,系出古公亶父(周太王);古公长子太伯、次子仲雍(虞仲)[太伯、虞仲奔江南后来建立吴国]、幼子季历;季历子:虢仲、虢叔,周文王同母弟也;虢仲、虢叔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谓之二虢;武王克商(前1046年即武王十一年或十三年),封虢叔于制,是为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前767年甲戌,周平王四年郑灭东虢);封虢仲于宏农,是为西虢(叔奇、叔信公序为:“西虢,今陕西凤翔府宝鸡县是也”;《历史大事年表》注:“小虢,今陕西宝鸡县,前687年甲午,周庄王十年、鲁庄公七年,秦武公十一年灭小虢”;《左传》注:“西虢国,故城在今河南省陕县境内”;《历史大事年表》注:“北虢,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前655年丙寅周惠王二十二年鲁僖公五年晋灭北虢);传至六世西虢侯,其三弟名懿者,官拜车骑将军,因讨平东方诸侯之乱有巨勋,周穆王封懿公于谭(谭故地在唐齐州平陵县,武德二年置谭州,今属山东省章丘市;穆王伐东:前939年即穆王三十七年);周穆王曰:“卿之兄居宏农列侯爵,今封卿于谭列子爵矣,再立殊勋乃复侯爵”;至幽王宠褒姒、戏诸侯、弃皇后、废太子;申侯引犬戎入京城、逐幽王于丽山斩之时,郑桓公与懿公八世孙谭熹公、秦襄公、卫庄公四国之兵杀散犬戎夺回太子,众诸侯亦率兵勤王,谭熹公曰:“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宜奉太子即王位”,于是奉宜臼即位为平王(平王即位:前771年即幽王十一年);王曰:郑桓公死于王事追封为冢宰,谭熹公、卫庄公、秦襄公俱赐金帛立生像于功臣庙;
五霸时,齐桓公出逃至谭,谭国不礼;齐侯返国即位诸侯悉贺,谭又不至;齐怒,鲁庄公十年冬十月,齐师伐谭(前684年丁酉,周庄王十三年),并之,谭子奔莒,子孙因此以国为氏;
周庄王十三年),并之,谭子奔莒,子孙因此以国为氏;
始祖:谭子祈义,春秋时古谭国国君,鲁庄公十年冬十月(前684年丁酉)齐师伐谭,“谭子奔莒”;谭氏自此始焉;
前684年—前226年之间,当有数代,无史料考证;
二世祖:子公,齐国大夫;暨谭拾子,前?年至前226年战国时期齐国人(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人);中国古代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约为齐师围谭后第16代谭子;负责齐国对谭邑的管理和齐国外交事务,任齐国制陶工官;子:元;
三世祖:元公,世袭子爵,夫人公冶氏;子二:肇乾、肇坤;
四世祖:肇乾,字伯豪;夫人俞氏,子一:勲;
四世祖:肇坤,娶胡氏,子失考;
五世祖:勲公字元放,高尚不仕微聘不出,夫人王氏,子一:亨和;
六世祖:亨和字鼎臣;幼见飞星坠入盘中取而食之,文思日进,官至尚书,夫人汤氏,子一:融;
七世祖:融公,字嘉叔;夫人孙氏,子二:顕、愿;
八世祖:顕公字仲贞,孝廉入仕官拜将中中书,夫人朱氏,
子二:德峭、德峤;
八世祖:愿公字仲祥,官拜御史,乘骢马筑长城管工未还;
九世祖:德峭;同东方朔东方朔(约前154-前93年在世),字曼倩,平原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辞赋家为邻友,得长生术,当作诗曰:线作长江扇作天,圾鞋抛向海东边,蓬莱信是无多地,只在谭生柱杖前;子一:始元;
九世祖:德峤;高后朝前187-前180年官至台阁,夫人邵氏;子失考;
十世祖:始元,武帝朝前140-前87年拜光禄大夫;夫人舒氏,子一:况尼;
十一世祖:况尼,字太冲,少博学称一时之杰;子二:桓彬、桓林;
十二世祖:桓彬,字仕则;累官散骑常侍,夫人乐氏,子一:方云;十二世祖:桓林,娶何氏,子失考;
十三世祖:方云,字羽升;娶冉氏,子二:元衡、元卫;
十四世祖:元衡,字守节;以公封荣国公;夫人薛氏,子一:之翰;
十四世祖:元卫,字守忠,三治沧州吏民不忍欺,夫人周氏;子失考;
十五世祖:之翰,字文渊,光宗朝汉光武建武元年-中元二年,公元25-57年累官行人司政常,出使鲜卑不屈,上嘉之,拜参知政事,夫人程氏;子一:戢明;
十六世祖:戢明字左儒,登进士第累官太仆卿;夫人李氏子一:辉祖;
十七世祖:辉祖字耀宗;勤学好问、文章日进,夫人宋氏子一:待举;
十八世祖:待举字怀德,雄文宏论,隐居未仕,夫人邵氏子:骈、骥;
十九世祖:骈公,字千里,临海尹,天旱为民请雨后为著作郎,夫人澹台氏;子三:兆懋、兆樊、兆攀;俱居齐国青州荣县;
十九世祖:骥公字名驹,娶孔氏,子五:文英、文俊、文杰、文雄、文豪,长子文英以官镇湖南,弟四人居故郡;
二十世祖:文英,讳湘,应第公卿举,有文武才,为湖南都尉,宦居邑之谭州杏树下为谭州一世祖,夫人范氏,子二:大昌、大盛;
二十一世祖:大昌;子一:郁祥;
二十一世祖:大盛;配王氏,子一:郁秀;
二十二世祖:郁祥,汉朝拜给事中书,夫人徐氏,子二:尊文、尊礼;二十二世祖:郁秀;配周氏,子一:尊义;
二十三世祖:尊文;和帝朝汉光和元年至七年,公元178-184年拜金紫光禄大夫,夫人白氏;
二十三世祖:尊礼,进士登台阁谏官;夫人陈氏,子二:敏雄、敏遇;
二十三世祖:尊义;失考;
二十四世祖:敏雄,累官将士郎;配赵氏,子一:应旗;
二十四世祖:敏遇;失考;
二十五世祖:应旗;配王氏,子一:敞;
二十六世祖:敞,举制科官至文中大夫;夫人赵氏子一:肃茂
二十七世祖:肃茂,学识渊博,官至郎中,人称“其王左才”,
夫人钟氏,子二:曾昌、曾量;
二十八世祖:曾昌,主客郎中后仕吴官拜侍中;夫人叶氏,子一:昶;
二十八世祖:曾量;文思警敏,仕蜀官至奉议郎,夫人富氏,
子二,俱徙居燕地;
二十九世祖:昶,仕晋官拜太常卿;夫人王氏,子一:政;
三十世祖:政,字人道,仕东晋官拜礼部尚书,夫人上官氏;
子:尚之;
三十一世祖:尚之,安帝义熙(公元405-418年)年间官拜幽、徐、荆、冀四镇刺史,夫人谢氏,生子三:长子思澄、次子思登、幼子思庸;
三十二世祖:思澄,未详;
三十二世祖:思登,官拜朝政大夫,刘宋武帝立诏拜参知政事为左命元勋;夫人蔡氏,子一:宏;
三十二世祖:衍昌,讳思庸,晋隆安二年戊戌(398年)生,南北朝刘宋高祖武帝朝(420~422年)进士,官拜主爵都尉,元嘉末年(453年),迁江右抚州路家宜黄观上刺桑,享年七十三,夫人邓氏,同徙子:达彰、达宏;
三十二世祖:参知政事思登公传
三十二世祖:思登,官拜朝政大夫,刘宋武帝立诏拜参知政事为左
命元勋;夫人蔡氏,子一:宏,讳达宏;其裔四十八世世勣,唐僖宗朝奏策称旨拜兵部尚书;
附:广东高明大塘江(冈)谭氏族谱原序
尝思木有根水有源人有祖奚能忘其所自始也稽我谭氏乃尧之后封于谭国因以国为氏焉藉居弘农郡祖考起于唐僖宗间得有兴邦翁登甲湖南长沙湘潭人也徒江西虔州及至宏帙祖居虔州观山以见南方之地可兴昌而迁居于广东南雄珠玑巷沙水村生二子长名洪字少参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成进士任广州儒学提举次名瀚字少洁娶王氏生三子三曰伯苍进士官至尚书生八子怀王失妃分散四方朝安祖徒居肇府生三子曰惟达惟远惟逵达祖生一子曰字遗烈号慕陵居高明天瀚因世乱迁往梁金山之下居焉配黎氏生三子七孙历三世而何姓强盛子孙凌夷乃分居开平新会新宁高明现居范州大塘江(冈)大塘边王桐园冈潭边者皆龙塘所自出也传至崎岭翁元明之间遭时变乱从开平而迁古井继也林黄迫处不可栖迟崎祖集众酌议去古井俞梁山迁于崎山之下居焉祖宗之源流始末盖若此哉夫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吾人岂可将祖宗之源流而竟昧之孚是以略述始末俾后人所追思也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孟秋谷旦九世孙祯国撰
33世祖:宏,字恢道,历官中书令;于泰始年间仕饶州余干知县由刺桑徙居饶州余干县管历村,为饶州基祖,公祖孙六世同堂,齐武帝旌表其门,闾蠲其租税,夫人何氏,子二:子正、子立;
34世祖:子正讳星辉,梁武帝官拜右司郎夫人彭氏,子一:文通;
34世祖:子立讳□□,夫人尤氏,子一:文胤;
35世祖:文通,行夏三,任建宁府治中;
35世祖:文胤,官拜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夫人金氏,子一:公渠;
36世祖:公渠,累官中山相,夫人王氏,子二:麒、麟;
37世祖:麒公,登进士第十二,后周朝官拜黄门侍郎,夫人孙氏,
子一:必;
37世祖:麟公,官至台阁,夫人邱氏,子一:心;
38世祖:必公,世居韶州,举明经及第官拜都员外郎迁工部侍郎,
夫人吕氏,子二:其文、其武;
38世祖:心公,娶周氏,子一:其礼;
39世祖:其文,娶章氏,子一:霹;
40世祖:其武,隋炀帝朝登进士第,夫人艾氏,子一:震;
40世祖:其礼,娶程氏,子一:雷;
41世祖:霹公,祠部朗中,夫人殷氏,子一:镐;
41世祖:震公,侍诏官,夫人黎氏,子一:针;
41世祖:雷公,娶方氏,子一:□;
42世祖:镐公,累官给事中,夫人周氏,子二:一材、一柱;
42世祖:针公,登进士第官拜侍御史迁谏议大夫,年七十五致仕,夫人薛氏,子二:一栋、一松;
42世祖: □公,文林郎,娶田氏,子一:一樟;
43世祖:一材,娶 氏,子一:默;
43世祖:一柱,娶何氏,子一:杰;
43世祖:一栋,字炜仁,太宗朝官礼部侍御史知兵部侍郎,
夫人姚氏,子一:点;
43世祖:一松,字炜义,官拜太仆卿,夫人金氏,子一:然;
43世祖:一樟,娶孔氏,子一:□;
44世祖:默公,娶冯氏,子一:炽文;
44世祖:杰公,宏文儒直学士,夫人孟氏,子一: 斗文;
44世祖:点公,武后朝进士,累官监察御史,夫人任氏,
子一:炳文;
44世祖:然公,娶吕氏,子一:焕文;
44世祖:田公,娶曾氏,子二:荣文、炜文;
45世祖:炽文,娶诸氏,在;
45世祖:斗文,娶许氏,子二:野、庄;
45世祖:炳文,明皇朝进士官御史大夫,夫人李氏,子一:壮;
(针公至炳文公四世并拜御史大夫);
45世祖:焕文,娶施氏,子一:塾;
45世祖:荣文,官至礼部郎中,娶邓氏,子一:文璧;
45世祖:炜文,娶失考,子一:基;
46世祖:在公,官至太仆卿,娶刘氏,子二:宪、惠;
46世祖:野公,娶朱氏,子一:慈;
46世祖:庄公,娶吕氏,子一:思;
46世祖:壮公,官徐州刺史,夫人樊氏,子一:忠;
46世祖:塾公,任推官,夫人洪氏,子一:德勤;
46世祖:文璧,娶周氏,子一:恕;
46世祖:基公,娶失考,子一:勤;
47世祖:惠公,娶谢氏,子一:世武;
47世祖:慈公,举博学宏词科,夫人沈氏,子一:世业;
47世祖:思公,娶易氏,子一:世勋;
47世祖:忠和公,夫人冯氏,仕台阁,子二:世勣、世泰;
47世祖:宪公,娶金氏,子一:世文;
47世祖:德勤公,娶王
【达州姓氏和寻根文化调查】 姓氏文化寻根
本文2023-10-25 16:49:4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3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