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姓和濮姓一样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卜姓和濮姓一样吗?,第1张

如果你家有人是濮,那多半是姓濮了,写成卜可能因为简化字,也可能因为方便,卜本来就是一个姓读bu,(仆和仆就是简繁区别,第二版简化字写的就更简单了,后来废弃了),还有写成洑的,大多都是濮姓。我家谱上在简化字的时候改成了卜,后来那版简化字废弃了,家族意识强了,部分人改回来了。一般年纪大的都是濮,中年的改名字不方便的部分还是卜,默认是同姓,主要还是姓卜bu的人也少

1、远祖世系:

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太王-太伯

吴氏起源可溯至远古黄帝。黄帝娶西陵氏女嫘祖,生玄嚣和昌意。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喾,帝喾娶原妃姜生后稷。后稷二十一世古公亶父(即周太子),生三子,老大泰伯(又作太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

2、吴氏世系:太伯--季札

泰伯三让王位与季历,与弟仲雍远涉千里,迁居梅里(今江苏无锡),建领地,号勾吴。泰伯十八世寿梦在此地称王,建立吴国。吴国存在一百多年。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灭。

古公亶父:公叔子生于殷商武丁七年甲戌公元前1246年。于岐山下居焉今陕西凤翔府岐山县建国号曰周始开王业娶何氏生泰伯仲雍娶大姜生季历。

开氏始祖:泰伯:古公亶父长子殷高宗武丁四十年戊申{约公元前1212年}正月初九生,卒于殷商庚丁二年甲寅{约公元前1146年}三月初五,享年66岁,卒无嗣墓在常州无锡县北梅里村。娶卜氏。葬今江苏无锡鸿山。

一世:仲雍,吴氏传代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次子。生于殷高宗武丁四十四年壬子{约公元前1208年},卒于殷帝乙十九年甲申{约公元前1116年},享年92岁,墓在江苏常熟西北虞山。娶万氏,葬虞山。生子二:季简、居简。

二世:季简始祖仲雍长子。生于殷祖甲四年丁丑公元前1183年,卒葬江苏常熟,娶高氏。生子二:茂讳叔达。盛讳叔夏。

三世:叔达季简长子。生于庚丁甲寅。娶黄氏。生子四:周德周福周章虞仲。

四世:周章叔达三子。生于殷帝乙辛卯。娶林氏。生子一:熊遂。周武王克殷寻找仲雍后裔时,周章已继承父位,担任荆蛮句吴的首领,武王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

四世:虞仲,叔达四子。传十二世,至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仲为虞氏、樊氏始祖。周武王寻找仲雍后裔后,封仲于周原之北夏墟,仲以国得姓,是为虞仲。虞仲所封之国因在周北,称北吴或北虞。虞国介于晋国和虢国之间,晋人借道虞国改打虢国,虞国忠臣宫之奇向虞君进谏:唇亡齿寒。虞君不听,这年十二月,虞被晋灭。

四世:仲奕。阎氏开氏始祖。周武王寻找仲雍后裔后,封仲雍曾孙仲奕至阎乡(今江苏苏州言桥下塘),其后代以阎为姓氏。

五世:熊遂周章之子。西周吴国国君,在位十七年生于商纣王戊辰。娶苏氏。生子一柯相。

六世:柯相熊遂之子在位三年。生于周成王乙巳。娶朱氏。生子一:强鸠夷。

七世:强鸠夷熊遂之子在位五十一年。生于周康王壬午,娶杜氏。生子一:余桥疑吾。

八世:余桥疑吾疆鸠夷之子在位十三年。生于周昭王己未,娶颜氏。生子二:柏庐、柯庐。

九世:柯卢余桥疑吾之子在位十五年。生于周穆王癸酉,娶梅氏。生子二:周繇、次仲。

十世:周繇柯卢长子在位十年。生于周懿王庚戌,娶江氏。生子一:屈羽。

十一世:屈羽周繇之子在位十八年。生于周厉王丁亥,娶张氏。生子一:夷吾。

十二世:夷吾屈羽之子在位十八年。生于周召共和执政甲子,娶邓氏。生子一:禽处。始衰。

十三世:禽处夷吾之子。生于周宣王庚子,娶彭氏。生子一:转。

十四世:转禽处之子。生于周平王丙子,娶董氏。生子一:颇高。

十五世:颇高转之子。生于周平王壬子,娶梅氏。生子一:勾卑。

十六世:勾卑颇高之子。生于周庄王戊子,娶梅氏,是时晋献公灭周北虞。生子一:去齐。

十七世:去齐勾卑之子。生于周惠王甲子。复兴娶刘氏生子三:寿梦寿昌寿可。

十八世:寿梦去齐之子。又名乘,生于周襄王三十二年庚子(前620)卒于周灵王十一年庚子公元前560年九月。葬于赢博。娶文氏生子四:诸樊、余祭、余昧、季札。

十九世:诸樊寿梦长子。子二:公子光(阖闾)、夫概。公元前548年,在战曹国时,中箭身亡。

十九世:余祭寿梦次子。在位17年,殁于公元前531年。余祭在视察船队时,被看船的越国阉奴刺死。

十九世:余昧寿梦三子。在位4年,殁于公元前527年。子三:僚、盖余、烛庸。

十九世:季札寿梦四子。生于周简王十年乙酉(前576)四月十八日,卒于周敬王三十五年丙辰(前485)。葬于江苏武进城外七十里申浦之西,娶颜氏。生子五:吴常、征生、重道、木熹、子玉。今日吴氏、延氏、延陵氏的开氏始祖。

兰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三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

兰[兰、阑、栏、斓,读音作lán(ㄌㄢ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族之后,属于以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姬兰是周厉王之子姬友(郑桓公)的裔孙,其支庶子孙中,有以王父名为姓氏者,称兰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楚庄王之幼子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封他的小儿子芈兰(熊兰)为上官邑(今河南滑县)的大夫,芈兰的后代子孙中,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上官氏;亦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兰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楚国有大夫食采于兰邑(今山东枣庄东二十五公里),其后裔子孙中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兰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古匈奴族休屠部乌洛兰氏、拔列兰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匈奴族休屠部的凉州乌洛兰氏、拔列兰氏,在南北朝时,归附于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乌洛兰氏、拔列兰氏两氏族被改汉姓为兰氏、石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拓拔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后:

①鲜卑族拓拔部中的是兰氏,亦称是连氏,后多改为改兰氏、连氏。

②拓拔部嗢石兰氏,亦称乌石兰氏,后多改为兰氏、石氏。

③拓拔部乌洛兰氏,后改为兰氏。

④拓拔部仆兰氏,亦称普兰氏、蒲兰氏,后多改为仆氏、普氏、蒲氏,亦有改为兰氏者。

第六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独孤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初期,鲜卑族独孤部为北魏初期核心的八大家族之一,亦是构成北魏王朝的三十六部之一,除了部分族人仍为独孤氏外,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以前即有改为汉字单姓者,为兰氏、卜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羌族,出自古羌族白兰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改姓为氏。

古羌族白兰氏,是在历史上开发青海的少数民族姓氏之一。后在南北朝时期大举迁徙于中国西南地区,在云南、贵州地区为古兰若人,其族后逐渐演进为彝族,其中即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在广西地区的族人逐渐演化为壮族,其中亦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

第八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额哲氏,满语为Eje Hala,汉义为“骟牛”,世居兰河山,后有以居地名称取谐音汉姓为兰氏、哲氏者。

②满族辉罗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会兰氏”,以姓为氏,满语为Huilo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乌拉(今吉林吉林)、松花江沿岸,后冠汉姓为兰氏、辉氏、何氏等。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拉库勒氏,亦称喇库勒氏、兰库拉氏,满语为Lakule Hala,世居木楞扎喇(今黑龙江牡丹江穆棱林区),后冠汉姓为兰氏、郎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扎赖氏,亦称札答兰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是成吉思汗的劲敌札木合的后裔,世居锡喇塔拉。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lai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者。

②蒙古族乌兰氏,汉义为“红色”,世居呼伦贝尔、黑龙江。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洪氏者。

第十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必喇氏,亦称别兰氏、毕力扬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必兰氏”,世居和悠、长白山、黑龙江、乌苏里江口等地区。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后冠多汉姓为兰氏、杨氏等。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达斡尔族瓦兰氏,亦称瓦然氏,为托莫氏的一个分支。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lan Hala,汉义为“巧妙”。后冠多汉姓为兰氏、乔氏等。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 ,出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 人物志·元》中记载, 中的兰氏,源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

谙都刺,字瑞芝,生于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祖父阿思兰,元朝初七随从大将军阿术征伐南宋,转战于河南江北各地,因功官至冀宁路(今山西太原)达鲁花赤(县令)。子孙因其名兰,遂以兰为氏。

姓氏中虽有音同字不同的“同源异姓”现象,但 兰氏与蓝氏却不同源,不可混同!

二得姓始祖

姬兰。即郑穆公。公元前八零六年,周宣王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下传至公元前六二七年,郑穆公即位。传说穆公之母生穆公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的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产下一子,遂将其子取名为兰。姬兰在位二十二年,死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有的以王父之名为氏,称兰姓。他们尊姬兰为其得姓始祖。

三迁徙分布:

兰氏人口总数在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三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二百六十六位。

郑穆公时,郑国已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

公元前375年郑国为韩国所灭。兰氏子孙纷纷外迁,大多西迁陈(都城今河南淮阳)、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间地。此后至秦汉,兰氏基本上在中原一带繁衍发展。

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兰氏仅有武陵太守兰广和兰夫人,且只有只言片语,让人难知其详。魏晋南北朝时,先秦有将军兰殊,南朝有兰子云,中昌魏(今河北大名)人兰钦、兰夏礼父子。可见此际已有兰氏因仕宦之故徙居江南。

唐朝时期有涪州人(今重庆涪陵区)兰冲虚。证明在重庆、江苏等南方亦有了兰氏人活动的身影。兰氏曾长期称盛于今河北定州,山东莒县、河南平舆一带。

宋、元之际,兰氏因仕宦,躲避兵火、瘟灾等原因始大举播迁江南各地,广泛分布于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元朝末期,山西因处于表里山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当时中原、江东一带饱受战火的老百姓而言,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故山西兰氏繁衍得较为兴盛。

明朝初期,山西兰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使川地百姓人口锐减。

清朝暑期,伴随湖广填四川的运动,两湖之兰氏入迁四川。明、清两代,始有沿海之兰氏飘洋过海,或迁居台湾,或迁居东南亚各地。

如今,兰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福建、江西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兰氏人口总数约占全国兰氏人口的57%,而今在青海省就有兰氏村九个:互助县有兰家寨、兰家沟、三个兰家村,大通县有兰冲、上、下兰冲村,湟源县有兰占巴村。

四郡望堂号

兰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中山郡,汉代时所置,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州);2、汝南郡,汉代时所置,治所在平舆(今河南平舆北);3、东莞郡,汉为城阳郡,晋改称东莞,治所在莒(今山东莒县),后又改为东安。

堂号:

“中山”、“平水”、“东莞”等。

五历史名人:

兰澍华:(公元1933~今),宁夏银川人。著名电力设计专家。

兰刚认:(公元1935~今),香港人。著名五官医学专家。主任医师。香港国际传统医学会理事,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

兰 光:(公元1935~今),原名栾光普;吉林东丰人。著名现代作家。解放前在东丰县读小学。

兰刚认:(公元1935~今),山西稷山人。著名妇幼保健专家。山西省稷山县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兰旭琳:(公元1937~今),壮族,原名兰芝任;广西都安人。著名电气专家。

兰秀统:(公元1939~今),壮族;广西来宾人。著名劳资工作者。

兰惠源:(公元1939~今),山西山阴人。著名地方公务员。

兰玉璧:(公元1939~今),山西山阴人。著名林业工作者。

兰 海:(公元1944~今),原名兰祥礼,生庆人。著名机械技术革新者。

兰彩风:(公元1944~今),陕西千阳人。著名医务工作者。

兰德林:(公元1944~今),辽宁锦县人。著名财经工作者。

兰佩芳:(公元1944~今),女,辽宁鞍山人。著名财经工作者。

兰凤林:(公元1946~今),辽宁阜新人。著名基础教育家。

兰宗仁:(公元1947~今),安徽利辛人。著名中医主任医师。

兰俊官:(公元1947~今),蒙古族;内蒙古托克托人。著名地方公务员。

兰学良:(公元1948~今),四川泸县人。著名中医主任医师。

兰生强:(公元1949~今), ;内蒙古和林人。著名 地方党务工作者。

兰 廷:(公元1949~今),吉林挑南人。著名地方企业家。

兰洪英:(公元1953~今),女,河北蔚县人。著名地方公务员。

兰武吉:(公元1953~今),壮族。著名中医医师。

兰汝维:(公元1954~今),壮族,贵州安顺普定人。著名乡村医生。

兰 忠:(公元1955~今),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著名地方房管工作者。

兰存贵:(生卒年待考),蒙古族;内蒙古察右前旗人。著名 地方党务工作者。

兰风雨:(公元1955~今),河北玉田人。著名 地方党务工作者。

兰坤祥:(公元1957~今),蒙古族;内蒙古多伦人。著名建筑工作者。

兰祥义:(公元1958~今),四川富顺人。著名地方公务员。

兰彩苹:(公元1959~今),女;新疆乌鲁木齐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兰 侠:(公元1960~今),1960年7月生,天津人。著名中国人民 工程专家。

兰 毅:(公元1962~今),蒙古族;内蒙古和林人。著名地方公务员。

兰 风:(公元1964~今),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著名中国人民 军医工作者。

兰云军:(公元1964~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教育家。

兰林华:(公元1933~今),河南洛阳人。著名中医医生

兰国永:(公元1963~今),祖籍河南,著名中医师 陕西铜川脉管炎专科医院院长 市政协委员 印台区海外联谊会副会长

一、姓氏起源

上古夏朝,夏启始,有巫师掌管卜筮;周时,掌管卜筮的官称卜正(亦称大卜),其子孙便以职官为姓,世代姓卜。

( 一)、据《通志氏族略》载:“(卜氏)周礼卜人氏也。鲁有卜楚丘,晋有卜偃,楚有卜徒父,皆以卜命之,其后遂以为氏。如仲尼弟子卜高徒是也。”卜姓系以职官、职业为姓,属于以技为氏一类,皆出于古代从事占卜职业者。古代大凡出猎、征战、风雨、年成、祭祀、婚丧、疾灾待事,都想预知吉凶,便采用卜甲和卜骨的形式来进行占卜。卜甲多用龟的腹甲或背甲,卜骨多用牛、羊、猪的肩甲骨。先把甲或骨钻上眼,然后再用火烧,从甲或骨上裂开的纹路来看是吉或是凶。古代有卜巫,又称巫师,是专门从事占卜事务的人。还设有官员专管此事。专管占卜吉凶的长官叫太卜,太卜属员叫卜人。卜巫在上古时代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氏族部落首领,或者首领的亲族,或者智者、长者担任。所有大事举行前,都要预卜是否吉利,由卜巫(巫师)来解释卜卦的含义,传达上天的意志。卜者也就是巫者,是人和神的中间人,叫神人。卜卦时,往往要举行歌舞仪式,所以卜、巫、舞发音都相似,意义在上古时候也一样。那时,武战大事,也一定要事先由巫师舞蹈占卜。故武字也可代替巫、卜、舞。卜姓起源最早的记载是《路史》。《路史》说:“夏启有卜氏,又叔绣后有卜氏。”这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

(二)、中国古代匈奴部族有须卜氏,为代北复姓,后改为卜姓。为匈奴贵族四大姓(呼延、卜、兰、乔)之一。这是卜姓起源的又一支。

二、郡望堂号

郡望西河郡,汉置,现在山西省汾阳市。

卜姓望族居西河(今山西离石县)、武陵、河南

三、历代名人

卜商:字子贡,春秋时卫国人,孔子的门生。

卜僵——春秋时晋国人,为晋献公掌卜大夫。所有大事举行前,都要由他预卜是否吉利。

卜式——汉朝时河南人。武帝时和匈奴作战,屡次把个人财物捐献国家充当军费,武帝任他为中郎,派他在上林牧羊。只过了一年多,不但羊肥体壮,而且繁殖了很多小羊。武帝问他牧羊的秘诀,他说,铲除劣种,毋令败群。武帝觉得他的话颇有道理,便拜为御史大夫,赐爵关内侯。言郡国不便盐铁而船有葬可罢,贬秩太子太傅。以至寿终。

卜姓和濮姓一样吗?

如果你家有人是濮,那多半是姓濮了,写成卜可能因为简化字,也可能因为方便,卜本来就是一个姓读bu,(仆和仆就是简繁区别,第二版简化字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