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卜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2收藏

洛下卜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第1张

洛下卜居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三年典郡归,所得非金帛。

天竺石两片,华亭鹤一支。

饮啄供稻粱,包裹用茵席。

诚知是劳费,其奈心爱惜。

远从余杭郭,同到洛阳陌。

下担拂云根,开笼展霜翮。

贞姿不可杂,高性宜其适。

遂就无尘坊,仍求有水宅。

东南得幽境,树老寒泉碧。

池畔多竹阴,门前少人迹。

未请中庶禄,且脱双骖易。

岂独为身谋,安吾鹤与石。

《洛下卜居》作者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北)。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卒后葬于河南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其它作品

○ 长恨歌

○ 钱塘湖春行

○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观刈麦

○ 忆江南·江南好

○ 白居易更多作品

易研究 >> 研究论文

白居易的河洛情结

  白居易的河洛情结

  白高来 白永彤

  洛阳龙门,两山对峙,郁郁葱葱;伊水中流,波光粼粼。西山是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东山头上,坐落着著名的香山寺,其北麓有一座琵琶峰,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772-846年)就长眠在这里。

  一、近祖:根植河洛,故乡洛阳

  史书常称白居易为太原人,太原乃白氏之族望。到白居易的曾祖

  父白温,白家已搬到了陕西下邽(今属渭南)。白温在唐高宗时期和武则天大周时期做官,官至朝清大夫、检校都官郎中(均为朝官)。因高宗晚年长住东都和大周都洛,故白氏在洛阳也有一处相当规模的宅第。白温有六子,史书有记载的二子白鏻(白季康之父、白敏中之祖父)、六子白鍠(白季庚之父,白居易之祖父)及他们的家属后代都在这里居住生活过,这就是白居易诗文中多次提到的毓财里宅。白锽十七岁明经及第,先后任过鹿邑县尉、洛阳县主薄、酸枣县令等,最后是在巩县连任三考。白鍠在任洛阳县主薄时,娶了河南县尉薛俶之女薛氏为妻,他们一共生有五儿一女。白鍠后来连任巩县令时才把家搬到新郑,由此推断,其子女理当都在洛阳出生,并度过青少年时代。五个儿子四个做官的也都在河南府(洛阳)附近。由是,洛阳成为白温子孙们的第二故乡,毓财里白氏宅第留给他们的记忆比下邽故里那个家还要多,还要令他们难忘。

  二、青年时期:颠沛流离多磨难,洛阳家中得温暖

  唐大历七年(772年),白居易出生于新郑东郭宅,十一、二岁时,为躲避河南战乱,白季庚一家迁到了他徐州别驾任所附近的符离,白居易则只身寄居越中(当时有几位白氏族人在那一带做官)。白居易自十岁就长期奔波于洛阳、符离、衢州、襄阳间。洛阳有白氏老宅,还有他的几位长辈和同祖兄弟。白居易南来东去,到了洛阳就到了家;在洛阳家中,他和几位兄弟,“居则共被而寝,出则连骑而行。”(《祭乌江十五兄文》)白居易疲惫的身心在这里得到了温暖和抚慰。贞元十年(794年)五月二十八日白季庚病逝于襄州别驾任所,全家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和经济来源,对白家的打击是很大的。他们无力把季庚的灵柩运回家乡,只好权厝襄阳。白居易拟送弱母幼弟到洛阳暂住,后回符离守丧。贞元十三年(799年),父丧服满。次年春,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就赶忙赴任饶州浮梁县主薄,以微奉接济全家生活。白居易随后移家洛阳,接着也到浮梁去了。这一时期,白居易在洛阳以忧伤的心情写有以下诗文:《重到毓材宅有感》:“欲入中门泪满巾,庭花无主两回春。轩窗帘幕皆依旧,只是堂前欠一人。”这首诗写的就是白居易护送母亲回到洛阳毓财里,睹物思父,悲从心来的凄惨情景;《伤远行赋》写的是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从浮梁大兄白幼文处负米还洛一段故事:“贞元十五年春,吾兄吏于浮梁 ,分微禄以归养,命予负米而还乡。……自鄱阳而归洛阳……”《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廖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首诗描绘了白氏兄弟为战乱所迫,骨肉分离,流落各地,艰难谋生的景况。

  白居易出身世代读书人家,九岁谙识声韵,十岁解读书民,十五能属文,并始知有进士,因而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与元九书》)。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苦读书换来功成名就:白居易十八岁时就写下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样的名句,得到朝中名士的廷誉。由于家贫且多变故(父死、守丧等),白居易二十八岁方从乡试,为宣歙观察使崔衍所贡,赴长安应进士考试。贞元十六年(800年)二月十四日,于中书侍郎高郢主试下,一举成名,以第四人及第,十七人中最年少。及第后,他迫不及待直奔洛阳。春风得意马蹄疾,惊喜报于亲友知。母亲喜极而泣,亲友笑得合不扰嘴,弟兄们表示以他为榜样发奋读书。两年后,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冬,白居易参加吏部的书判拔萃科考试,与元稹等同登第,同授秘书省校书郎 。从此走上仕途。白居易从进士及第到拔萃登第授校书郎两年多中,来往于洛阳、江南、符离间,在洛阳的诗作有《和郑方及第后秋归洛下闲居》《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于郑家林亭》《冬日示敏巢》等诗。白居易在京城做官后,京城距其下邽故里仅百多里路,便于贞元二十年(804年)春,告了一段时间的假,畅游洛阳后,把符离和洛阳的家一起搬回故里--下邽县义津乡金氏村。

  三、晚年:定居东都洛阳,长眠龙门香山

  白居易步入仕途,特别是被授左拾遗、翰林学士后,便欲以“兼济天下”为已任,革除朝廷弊端,解除生民苦难。他一方面利用谏官的职位,“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 ,天下利害无不言”;一方面又利用诗歌作武器,凡“难于直言者,辄咏歌之”。他的那些著名的讽谕诗《秦中吟》和《新乐府》等都是这时写作的。这些诗篇像一把把匕首,直刺黑暗的社会现实,使权贵们“扼腕”、“变色”、“切齿”、(《与元九书》)。白居易也因此遭到权贵们的排挤和打击。元和十年(815年),唐军对割据淮西的吴元济攻势加紧,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为阻挠朝迁用兵,派刺客刺杀了宰相武元衡,御史中丞裴度也受重伤。白居易首先上书请求捕捉盗贼以洗雪国耻,权贵们便以白居易越职言事为罪名,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在江州司马上任三年余,又被任命为偏远的忠州刺史。贬官和远离京都的寂寞生活,消磨了白居易的壮志。元和十五年(820年)夏,白居易被召回京城,先后任尚书司员外郎和主客郎中、知制诰等职。但白居易对君主昏庸、朝政日非、权贵们党争激烈、互相倾轧非常反感,不愿卷入其中,便请求外任。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后又任苏州刺史。在此期间,白居易“恤稳安疲民”,兴修水利,引湖水灌田,平治滥狱,做了不少于民有益的好事,深受苏、杭百姓的爱戴。长庆四年(824年),杭州刺史任满,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五十四岁的白居易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洛阳,就决意把洛阳作为终老之地,遂倾其家资,外加两匹马,买下故散骑常侍杨凭的履道里宅第。后来,虽然在苏州刺史任上一年多,调回京城又出任过秘书监和刑部侍郎,但他始终对朝中的“党争”怀有戒心,念念不忘避祸远害,便于大和三年(829年)春,辞去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回到洛阳,是年五十八岁。再后来,白居易又做过一任河南尹和一会太子宾客分司,最后是太子少傅分司东都。会昌六年(846年)八月,七十五岁的白居易病逝于履道里家中,家人尊其所嘱,将其安葬龙在门山琵琶峰。

  由于先祖和青年时期与洛阳的缘分,白居易选定洛阳作为其终老之地,并买下了竹木池馆、岛树桥道齐备,有林泉之致的履道里宅第。随后,由他亲自设计,对宅园进行了多次修缮改造,使之成为当时的东都名园,成为后世园林家们研究和推崇的园林佳作。白居易履道里宅园的造园艺术在我国和日本等国造园史上都有一定影响。定居洛阳的白居易钟情洛阳的山山水水,“洛城内外六七十里间,凡观寺、丘墅有泉石花竹者,靡不游”(《醉吟先生传》)。他曾两游嵩山、少林寺,三游济源天坛、枋口;洛城外的龙门、香山寺,他常游常往;洛城内的五凤楼、天宫阁,他多次登临;洛水上的天津桥、魏王堤,他时常漫步信游。白居易晚年在洛阳依然攻诗不辍,笔耕不息,这一时期诗文作品的数量约占其一生作品的三分之一以上。他还多次整理自己的诗集。会昌五年(845年)五月,诗人病逝的前一年,他对自己的诗文集进行了最后一次整理,让侄儿和家人把它分抄五本,并亲手为记:“前后七十五卷,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其中三本留存在洛阳:一本存圣善寺,一本付侄儿龟郎,一本付外孙谈阁童。(《白氏文集后记》)在此之前,开成五年(840年),诗人把回到洛阳十二年所赋的八百首诗,合为十卷,纳于龙门香山寺经藏堂。晚年的白居易“兼济”之志并未泯灭。有一年夏天,天气酷热,“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爱酷热煎熬的诗人在这时想到了农民,“朝客应烦倦,农夫更苦辛”(《苦热》)。又有一年冬天,家人为其缝制一件绫袄,他穿在身上,颇不自安,特意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意愿:“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宴安往往欢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白居易在耆耋之年,仍尽其所能地为洛阳及后人办了两件大好事。一是大和六年(832年),用给老友元稹写墓志的六七十万贽钱,重修了香山寺,历三月而竣工。诗人有(《修香山寺记》)和《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记之》。二是会昌四年(844年)主持疏浚、开凿了龙门南的八节滩和九峭石,为过往的船工消除了痛苦和危险,使他们再也不用“大寒之月,棵跣水中,饥冻有声,闻于终夜”了。诗人为此作诗二首,其一云:“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夜舟过此无倾复,朝胫从此免苦辛。十里叱滩变河汉,信寒阴狱化阳春。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

《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若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白相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在他二十岁,还没有声名远扬时,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

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

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依托佛教的生死之说,如同超脱形体痛苦的人。

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没有收效,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在家中去世。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

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年纪大却不肯做官,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

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

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撰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以及所撰古今事件实情的,写了《六帖》,叙述作诗格式方法,想自己改掉其中的不足,名叫《白氏金针集》的三卷,都在世上流传。

人物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注释

①太原:郡名,治所在今山西太原,乃白居易的郡望。下邽(guī):县名,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北下邽镇东南,乃白居易祖居之地。据学者考证,白居易生于新郑(今属河南)。

②观光上国:观览国都的盛德光辉和政教风情。《周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何幸遇休明,观光来上京。”观光,这里有求仕的意思。上国,即上京,指京城。

③顾况:苏州海盐(今属浙江,古时属吴地)人。曾任润州刺史、校书郎、著作郎等,贞元间弃官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善画山水,其诗多谴责时政,同情人民,善用口语,多佛典禅语。传见本书卷三。顾况接见白居易之事,盖不可信。

④“离离原上草”以下几句:引诗题为《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意谓古原上的草极其繁茂,它们一年之间历尽生死荣枯,野地上的火焰烧不完它们,等到春风一吹再次生长。这里既是赞扬野草的生命力,也是在把野草比作离别的忧愁无法割舍,也是通过野草的死而复生来对照人生的短暂,内涵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离离,分披繁茂的样子。

⑤中书舍人:为中书令和中书侍郎之下的要职,掌承旨撰写诏诰及受皇帝委任出使宣慰、受纳诉讼等。高郢:字公楚,宝应初举进士,后为李怀光幕僚。兴元元年(784)怀光叛乱,不从,后怀光败死,入为刑部郎中、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掌贡举三年,拒绝请托,选拔才能,一变朋党援引之风。贞元十九年(803)擢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年间官终兵部侍郎。拔萃:唐制,选官有一定年限,期限未满,可试判三条,合格入官者谓之“拔萃”。白居易考拔萃,在贞元十九年(803),主考官为礼部侍郎权德舆。

⑥校书郎:官名,掌校勘书籍,订正讹误。

⑦“元和元年”两句:白居易作新乐府在为翰林学士、左拾遗后,辛文房承《旧唐书》本传之误。

⑧禁中:指宫中。

⑨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改翰林供奉为翰林学士,专掌内命,为皇帝亲信。

⑩左拾遗:门下省所属谏官,掌规谏、荐举人才。

⑪盗杀宰相:指武元衡被刺杀一事。

⑫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

⑬嫌其出位:时白居易担任左赞善大夫(为东宫官,掌侍从规谏太子),非谏官,故云其出位。

⑭母堕井:据陈振孙《白文公年谱》记高彦休之语,白居易母亲患有心疾,此事待考。

⑮江州:州名,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司马:官名,协助处理府州公务,中唐后期边远州司马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

⑯勋庸:功勋。王功曰勋,民功曰庸。

⑰怫(fú)怒:郁闷愤怒。

⑱浮屠:指佛教。死生说:佛教认为“诸行无常”,执迷者坠入生死轮回,只有断除我执的涅槃才能跳出生死,从而领悟“寂灭乃人生之至乐”的境界,无生无死,涅槃成佛。

⑲形骸:躯体,形体。

⑳知制诰:官名,职掌起草诏令。

(21)河朔乱:唐平定安史之乱后,黄河以北的成德、魏博、卢龙三藩镇,虽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并不服从。唐德宗时叛乱,唐宪宗时由于平定淮西,再度臣服,到唐穆宗则又叛乱。河朔,即河北地区。乱,叛乱。

(22)文宗:即李昂,穆宗李恒次子,敬宗弟。初名涵,封江王。宝历二年十二月(827年1月),为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任用李训、郑注等人力图革新政治,用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毒死王守澄,发动甘露之变,事败,训、注等被杀,他也被仇士良等软禁致死。善写五言古诗,诗调古朴清峻。

(23)刑部侍郎:官名,刑部的副长官,掌律令、定刑名、案复大理及诸州应奏之事。

(24)会昌:唐武宗年号(841—846)。白居易卒于846年。

注释

①摈(bìn):摒斥。

②顿尔:突然。索寞:颓丧消沉,寂寞萧索。

③履道里:在今河南洛阳旧城西南之隋唐皇城东南。

④香山:在今河南洛阳龙门山之东。如满:唐代禅僧,师事马祖道一得法。净社:晋代高僧慧远,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谢灵运为凿池种白莲,修净业,故称白莲社,又称净社,后指僧人或尊佛文士。

⑤八节滩:在河南洛阳龙门山下。据白居易《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序文,开凿八节滩为便民舟行,非仅为游赏之乐。

⑥茶铛(chēng):煎茶所用的釜锅。酒杓:盛酒的器具。

⑦科头箕踞:“科头”指不戴帽子,“箕踞”指两腿分开坐在地上,形容无拘无束的隐居生活。

⑧晏如:安然。

⑨胡杲:曾任怀州司马,后弃官归隐,吟诗参禅,称“胡隐士”。吉旼:元和间官河南登封县令,后以卫尉卿致仕,居洛阳。郑据:曾任右龙武军长史,晚年居洛阳。刘真:曾任慈州刺史,晚居洛阳。卢贞:曾任侍御史、内供奉官,晚年居洛阳。张浑:曾任永州刺史,晚年居洛阳。李元爽:洛中遗老,据云九老会时年已一百三十六。以上诸人,详见白居易《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传好事者》诗序。

白居易

古代山西诗人中,名气最大的要数白居易了。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世称李杜白为唐代三大诗人。

白居易,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后来忆及当时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眼看还要继续乱下去,由彭城县令升任徐州别驾的白季庚,便送儿子白居易到南方避乱。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随后南北奔走,备尝艰辛。所以他15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后来又一首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也写得较好,历来为人称道,诗云:“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从这些诗中可见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从他家骨肉分散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程度。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

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这首诗,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自到长安,顾况为之延誉后,白居易有时居长安,有时在别处,曾去过徐州、襄州、杭州等地,交结了一些诗人,真正开始了他的诗人生涯。他27岁方从乡试,次年为宣州刺史崔衍所赏识,送往长安应试,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以第四名及进士第,31岁时,试书判拔萃科,与元稹等同时及第,与元稹相识,从此成为莫逆之交。在32岁那年春,白居易被授校书郎,算是步入了仕途,33岁时自洛阳徙家于秦,卜居渭上,距长安约百里,到35岁时,罢校书郎,随后又授周至县尉。次年,他由周至县尉调充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这年冬季,授翰林学士,就在授翰林学上这一年前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元和三年(808年)拜左拾遗。

当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黜或贬。初任拾遗的白居易上《论制科人状》,极言不当任意贬黜,因此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李德裕,不幸陷入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

元和六年(811年)四月,因母亲去世,白居易丁忧居渭村,而他的爱女金銮子也在这一年夭折。居渭村三年多,白居易又贫又病,好友元稹时常分俸济其困难。元和九年(814年)冬,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后因上疏请急捕刺武元衡者,为宰相所恶,被贬为州刺史,又为中书舍人王涯所谗,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此次连续被贬,对白居易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和教训,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避祸远嫌,“不复愕愕直言”,“世事从今口不言”。在江州,他自称为“天涯沦落人”,以游历山水、作诗为事,慕起陶渊明来,希望作个隐逸诗人,并转而事佛,企图从佛教中求得解脱。总之,被贬江州司马,是白居易人生道路的一大转折。

白居易在江州四年,后移忠州,元和十五年召还。宪宗崩,穆宗继位,授中书舍人,后又拜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转上柱国。白居易精神重又振奋,诗云“得水鱼还动鳞发,乘轩鹤亦长精神。”但因当时朋党之争仍很激烈,他不但不能有什么作为,而且“终日多忧惕”,惊叹“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很快又感到失望。他恐再遭权幸谗害,不敢久留朝中,便请求外任,于长庆二年(822年)出为杭州刺史,避开了朋党残酷倾轧的朝廷,从此思想进一步消沉,诗云:“谁知名利尽,无复长安心。”“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安妥。”荣枯任之,听天由命,颇有些与世相忘的意思了。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情自娱。他蓄妓与嗜酒无厌,直到暮年。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而在白居易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嗜酒,据他自己说,“唯以醉为乡”,“往往酣醉,终日不醒。”宋人统计白居易诗,说他“二千八百首,饮酒者九百首。”所以如此,都是为了逃避现实,自我麻醉。他还进一步从佛教中寻找精神倚托,寻求解脱之法,用佛家消极出世思想麻醉、安慰自己。《大宋高僧传》所载白居易向名僧致礼稽问佛法宗意,与名僧探讨佛理妙义,多在出守杭州后。白居易进而持斋坐道场,并且从此后一直好佛,经常持三长月斋,即在一、五、九月在家坐道场。所以白居易又为古代文人中崇佛、达观的代表,历代不少人对他称赞备至。其实,他之崇佛,并非真心事佛,而是为了解除烦恼,寻求解脱,是对社会的消极反抗,是一种退缩,也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中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是仕途坎坷,感到失望所致。饱经忧患后,才潜心释氏以寄托。白居易晚年所撰《醉吟先生传》自我表白云:“性嗜酒、耽琴、*诗。凡酒徒、琴侣、诗友多与之游,游之外,栖心释氏”。可知他是先酒乐而后佛的。他甚至怀疑真有佛否。同时又炼丹学道。从严格意义上讲,白居易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信徒。同时,他之崇佛,还出于健身的原因。这便是他有时一边持斋、坐道场,一边又在心中想着妓乐美酒的原因。

虽则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在杭州刺史任上,他政绩斐然,关心民间疾苦,最为人称道的是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名所筑之堤为“白堤”,此外,还浚城中六井,以供市民饮用。

长庆四年(824年)五月,在杭州任期满。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于是,他卜居于洛阳履道里。至此为官20来年,竟然凑不足买房钱,只好以两匹马抵偿,于此可见他为官之清廉。第二年,他除苏州刺史,在苏州刺史任上只一年多,便因病免郡事。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刘、白二人结伴归洛阳。一年后,白居易又转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58岁那年,即大和三年(829年)春,白居易称病,免归,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从此不复出,后除河南尹,寻以病免,64岁那年,除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因心境消极和健康原因,他不愿再为官了。60岁时,儿子阿崔夭折,这对诗人又是一打击,73岁时,曾施家财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揖。卒年75岁。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的诗,前面已讲到,自少年时代便写得很好。16岁时“野火春风”之句,已成为千古名句。最为出名,堪称中国古代诗歌杰作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是他35岁为周至县尉时作。该诗以民间流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加以虚构,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动人,被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长诗中最好的一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这首诗里,他敢于批评唐玄宗的荒*。至有“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等语。后面描写两人之深情,既微有讽刺,又饱含哀怜。说及生离死别的情形,笔锋颇常感情。全诗从曲曲折折的故事中兴起层层波澜,感情充沛复杂,读之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他45岁时所作另一首歌行体长诗《琵琶引》,也是同样受到人们高度评价的诗。他被贬作江州司马后,在浔阳江头和友人话别,舟中离别酒筵上,感伤之中,忽听邻船有弹琵琶声,移船相邀,原来是一位年老色衰、独守空船的歌妓,也有无限愁绪,借琵琶寄托幽怨。白居易听了她的身世,不仅深为同情,而且因之想到自己的不幸,因而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便作了这首可与《长恨歌》媲美的长诗。前面叙歌妓的生平状况、可悲身世,后面以“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转而写己,最后云“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司马青衫”,因此也成典故。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很多优点,描写细致,音节和谐,尤其描写琵琶声音那一段,真是令人一唱三叹。而最重要的,还是感情的真挚。这两首长诗,是白居易留给后人的无价瑰宝。

白居易其他诗歌中,价值很高、为人称道的是前期所作的那些讽谕诗,尤以《秦中吟》和《新乐府》出名。刚步入仕途的白居易,反映民生疾苦,为正义而大声呼喊,“不识时忌讳”的勇气是非常令人钦佩的。《秦中吟》10首,首首如利剑,《重赋》谴责官府进奉羡余物,残酷盘削百姓,“夺我身上绫,买尔眼前恩。”《轻肥》写权贵赴宴会的气概和酒食的丰美,最后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歌舞》写公卿们日中乐饮、夜半歌舞的享乐生活,结句是“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买花》写长安城中有钱人竞买牡丹、以豪奢相夸耀,最后说:“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议婚》同情贫家女难以出嫁,《伤友》慨叹苦节之土的凄惨生活,《伤宅》讽刺豪门大兴建筑,“一堂费百万”。《不致仕》嘲讽八九十岁不肯退休的贪权者。《立婢》对不为好官立碑而虚伪地为某些人歌功颂德表示不满。《五弦》对当时不少人不懂传统文化而表示惋惜。可知全是批判、鞭挞和发牢骚者,是对德宗贞元到宪宗元和初黑暗政治的有力揭露,刺疼了统治阶级,难怪“闻《秦中吟》则权豪遗近者相目而变色矣。”白居易对自己的《秦中吟》也甚为自负,在编其诗集15卷完成后题的一首诗里说:“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新乐府》是与《秦中吟》差不多在同一个时期写出来的,是白氏讽谕诗中重要的另一组诗,共50首,写的是高祖武德至元和之间的事,时间跨度较《秦中吟》大,内容也更广泛。白氏在《寄唐生》诗中说他的乐府诗:“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推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可以说是他写《新乐府》的宣言和对《新乐府》的最好说明。被人们广为传诵的著名之作《卖炭翁》、《杜陵叟》、《缭绫》、《新丰折臂翁》等,即为《新乐府》中篇章。每首诗都有明确而强烈的中心思想,即序中所明言的“苦宫市也”、“伤农夫之困也”、“贪女工之劳也”、“戒边功也”、“忧蚕桑之费也”、“念寒隽也”、“戒求仙也”、“刺佛寺浸多也”、“疾贪吏也”等,鞭挞、讽刺,辞激情真,毫不留情,乃至大声疾呼。这些诗篇爱憎分明,除讽刺外,也有歌颂。这些诗篇,充分说明了白居易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是作者心迹的真实表露。他在《新乐府序》中明确宣布,这些诗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其事核而实”,宣称自己写的都是真实事件,更表现了一个中青年诗人扶正疾邪的战斗精神。在诗风上,继承了《诗经》、乐府古诗和杜甫歌行的优良传统,又采用了当时民歌的自由句法,形成了自己带有创造性的风格。

总之,白居易的《秦中吟》和《新乐府》,是他全部诗歌中最富战斗力的作品,连同《长恨歌》、《琵琶行》,是白居易诗歌中最优秀的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可宝贵的部分。

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之外,还有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也大都写得很好。总的来说,前期诗歌较后期诗歌更有价值。因为世途险恶,他后来的诗作再也没有了中青年时期的锋芒,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作为一个大诗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白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诗坛曾流传老妪亦解白诗的佳话。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统签》中曾有宋朝诗人张文潜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的记载,说“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他的诗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平,是作者付出了多少辛苦才获得的。

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便已广泛流传,甚有影响,使他颇感自豪。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不言而喻,白居易诗对后代诗歌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白诗将永远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流传千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诗题《唐诗别裁》作《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诗体名,多为应制、科举试帖诗作。

相传这首诗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唐张固《幽闲鼓吹》载白居易到长安应试,携诗作往谒顾况,顾以他的名字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看白的诗作第一首《草》,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白居易以原上草喻别情,想象别致,情味隽永。“野火”两句传诵千古,不仅突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也表现了对于新生事物的赞颂。

--------------------------------------------------------------------------------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谙(音安):熟悉。这句说,过去就曾熟悉江南的风景。胜:胜过.蓝:靛青。能不:怎么能够不。

这首词以鲜明的比喻以及红绿的鲜艳色彩,把江南明媚的春光写得鲜明突出,深切地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怀念。现在常用三、四句来表现祖国江南春天的优美风光。

--------------------------------------------------------------------------------

放言(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释: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诀:判定。狐疑:犹豫不决,俗说狐性多疑。钻角:古代占卜,在龟壳上钻灼,以裂痕定吉凶。视蓍(音师):也是占卜。蓍:蓍草,古人用它的茎占卜。试玉句:作者原注:“真玉烧三日不热。”《淮南子·淑真》说,钟山之玉用炉炭烧三天而色泽不变。辨材句:作者原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史记·司马相如传》的“正义”说:“豫,今之枕木也;章,分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这两句说;识别玉的真假,要烧它三天;辨别枕木和樟木,要经过七年。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流言于国”,说周公要害成王。周公恐惧,就避于东。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他在夺取政权过程中,为了收揽人心,常表现出谦恭退让,后来终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未篡”,一作“下士”。向使:如果。复:又。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哲理诗。诗中借用比喻和历史故事,说明了辨别人才好坏的方法。特别是三、四两句,作者举出了两个例子,证明辨别事物真伪,评述历史人物功过,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才能判断出是非,得出可靠的结论来。后四句诗,过去常为一些小说引用。例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写曹操大宴铜雀台,对诸文士谈到自己的生平志愿之后,作者就引用了这四句诗。

--------------------------------------------------------------------------------

涧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洞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注释:涧底松:生长在山涧边的松树。西晋诗人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原诗题下作者自注,“念寒俊也。”寒俊:地位孤残的有才之士。百尺:指树高。大十围:有十围粗。围: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即两手之间合拱的粗细。寒:孤寒。卑:低下。度.度量。这句说:到老死也得不到良工的赏识。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举行朝会等大典的地方。这里指宫殿。欠,缺少。梁木:栋梁之材。喻:明了。苍苍:深青色,此指天。造物意:造就对物的用意。但:只。地:地位。金、张。指汉宣帝时的金口(石单)(章密低)、张安世,他们二人同时显贵,所以后来便用“金、张”代表贵族。世禄:世代俸禄优厚,指官做得大。金家自汉武帝时起,至汉平帝时止,七代为内侍。张安世子孙相继,自汉宣帝、元帝以来。做侍中等高官者凡十余人。左思《咏史》说:“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原宪:字子思,孔子的弟子,生活贫困。(“原宪”一作“黄实”。黄实;东汉名士,家贫,父为牛医。)牛衣: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用乱麻或草编成。也指贫者的衣服。貂蝉:冠上的装饰品。汉时侍中、中常侍等武官冠上插貂尾,附以金蝉。这句说:牛衣的寒贱哪能比貂蝉的高贵。高下:高指地位高,富有;下指地位低,贫穷。沉沉:深沉、幽深。珊瑚:多产于热带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所分泌的右灰质骨骼,状如树枝,多为红色,可做装饰品。历历。分明的样子。白榆:星名。这里把白榆当作榆树。古乐府:“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以上两句说。珊瑚生长在深深的海底,而榆树却种在高高的天上。意即榆是一种质料不好的树,当然不能与珊瑚相比,但它却种在天上,可见高者不一定贤,下者不一定愚了。

这首诗取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意,故明了“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是为出身寒微而有本事的人得不到重用鸣不平。诗的前八句写高大的松树这种栋梁之材却生于涧底无人过问,派不上用场。这里是以松喻人。诗的后八句从物写到人,有历史事实,又有生动的比喻,突出了“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的主旨。这两句诗,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封建社会的现实写照,而且富于深刻的哲理。高贵的人不一定有本事。低下的人不见得没有头脑。因此,“用人唯贤”,才是治理好国家的重要保证。

--------------------------------------------------------------------------------

放言(其一)

朝真暮伪为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元稹在唐宪宗元和五年( 810)被贬为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士曹掾,写了《放言》诗五首。元和十年( 816),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司马,途中效法元稹也写了五首《放言》。这是第一首。辨:辨别。底:何,哪。这两句意思说:真真假假什么人能够辨别,从古至今有哪件事不是这样,但:只。臧生:名纥,字武仲,春秋时代人,曾任鲁国司寇。诈圣:诡诈有智慧。圣:通晓一切,智慧。宁子:名俞,字武子,卫国人。解:懂得。佯愚:装着愚蠢。《论语·公冶长》说,国家治理得好时宁子就“智”,治理得不好时他就“愚”。以上两句说:人们只喜爱臧生那样诡诈聪明,可知道宁子却懂得在一定时候要装着愚蠢。草萤:即萤火虫。古人误认为它是由腐草变化成,故称草萤。耀:亮光。荷:荷叶。露:露珠。团:圆。燔柴:把柴火放在祭坛上,把玉和牲体放在上面烧。此指烧柴。照乘:一种能照明的珠子。《史记》上记载:魏王有直径一寸的宝珠,车前后各放十二枚照着车子。可怜。可爱。殊:不同,区别。以上两句说:如果不把燔柴的火光同“照乘”珠的光亮放在一起加以比较,那么它们发出的光彩又怎样区别呢?

这是一首含义深刻的哲理诗。首联说古往今来真伪到处有。颔联举历史人物说明。颈联举自然现象说明。最后又用比喻说明辨别真伪的方法。全诗以凌厉的笔触,确凿的事实,说明必须辨别真伪,而且能够辨别真伪。“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它以确切的比喻,说明某种事物虽然外表与别的事物相似,但假的就是假的,以假充真只能蒙混一时。在说明任何伪装、冒牌货终会被识破时可以引用这两句诗。

--------------------------------------------------------------------------------

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柳枝词:唐教坊(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曲名。这首诗大约作于唐武宗会昌四年( 844)左右。树:指柳树。永丰:永丰坊,在唐东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城东南处,当时作者在此闲居,家有庭园。尽日:整天。属阿谁。即属谁,属何人.

这是一首以柳喻人的诗,据说是为舞伎小蛮写的。白居易曾有“杨柳小蛮腰”之句,以柳比小蛮。(见《云溪友议》)前两句以春风吹着柳枝摆动以及柳枝的颜色和柔软风姿来写小蛮优美的舞姿。后两句则以柳树在尽日无人的荒园里无人过问,感叹小蛮将来不知归谁所有。字里行间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惋惜情绪。诗的前两句抓住初春以及柳枝的“嫩”和“软”(色泽和动态)特点,把早春的景象表现得十分引人。在赞美早春的柳枝鲜嫩可爱和婀娜多姿的情态时,可引用此诗句。

--------------------------------------------------------------------------------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淡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着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注释:张员外:指张籍,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吟玩:吟诵玩味。淡烟:淡淡的烟雾。间斜阳:不一会斜阳射出光芒。蜃:大蛤。古人误认为蜃吐气成“蜃景”,亦称“海市蜃楼”。其实是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诗中“蜃散”即“蜃景”散了。破楼阁:空中楼阁破灭消失。断桥梁:虹象曲桥状,虹残则曲桥断。字一行,大雁飞时有时在空中排成“一“字形。丹青:中国古代绘画用的颜料。图画取:用画画下来。水曹郎:即张籍。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写景诗。作者抓住时间、地点、季节、景物等特点,上下远眺,把雨后夕阳中景物的颜色、动态等写得鲜奇无比。张籍读到这首寄给他的诗后,对诗中写景之妙大为赞叹,在答白居易的诗中写出“乍惊物色从诗出”的句子。“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一“翻”一“点”,写白浪,写雁行,把天上地上秋末冬初的景色写得明丽、开阔、清新、鲜明,给人以无穷的美感。

所属分类:书法家简介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白居易简介,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邓肖达曾说:“正是因为白乐天的诗老妪能解,才确立了他的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晚年与刘禹锡友善,称刘白白居易简介,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 《问刘十九》《买花》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

白居易诗选 人物背景 白居易 系列:白居易诗选|白居易诗集 白居易诗选 人物背景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因曾任太子少傅之职而白被称为「白傅」, 又因死后谥号「文」而被后世称为「白文公」。白居易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省),因此创作诗文时经常署名「太原白居易」。 白居易一家在他曾祖父时迁到了今陕西渭南一带。白居易的祖父「幼好学,善属文,尤工五言诗,有集十卷」(白居易语),曾在河南任职,阎家寄居在今河南新郑一带,白居易就出生在这里。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历任彭城县令、徐州和襄州别驾,四十一岁时娶了善良贤惠、颇有见识的陈氏为妻。白居易兄弟共四人,弟弟白行简官至主客郎中,亦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颇有名气的诗人和小说家。 白居易天赋过人,六七个月大时,尚未能言,却已将乳母指著读给他听的「之」、「无」二字牢记于心,此后旁人要他指认,他竟能明辨无误。三岁时,白居易开始由母亲陈氏手把手地教导著学习写字;五六岁时即开始学习写诗;九岁时已通音韵。白居易在《襄州别驾府君事状》中写道:「及别驾府君(即白季庚)即世,诸子尚幼,未就师学;夫人亲执《诗》、《书》,昼夜教导,循循善诱,未尝以一篦一杖加之。十余年间,诸子皆以文学仕进,官至清近,实夫人慈训所致也。」一生感念对自己兄弟几人的学业严格要求而又慈爱有加的母亲。 白居易少年时适逢藩镇动乱,父亲白季庚任所屡变,白居易也就随之辗转于江南各地。十五六岁时,白居易为了考取进士而「苦节读书」;二十岁左右时更是「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后总算是通过了宣州府的乡试。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来到了唐王朝的首都长安。第二年正月,他依照唐代「行卷」的习尚,给给事中陈京写了一封信,并附有二十篇杂文和一百首诗,希望陈京能够赏识他这个「上无朝廷附离之援」(白居易在信中对自己的描述)的年轻人。就在这一年,白居易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取了进士。他是一同登第的十七人中最年轻的一个,却是唐代知名文人中考中进士比较晚的一个。 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负责图书典籍校勘和整理。同年,白居易结识了「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谊同金石,爱等弟兄」的莫逆之交——元稹。此后二人「行止通塞,靡所不同;金石胶漆,未足为喻。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共同开创了一个诗风平易流畅的诗歌流派,将以二人姓氏命名的「元白诗派」永远地镌刻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史册之上。 当时,除了乡试、书判拔萃科等选拔人才的考试之外,还有一门皇帝亲自主持的特殊考试——制举考试。制举考试较其他考试影响更大,登科后可以立即获得朝廷的委任,而且被委任的多为美职、要职,也更易得到升迁。于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辞去了校书郎的职务,和元稹一同退居华阳观,用数月的时间闭门揣摩时事,为参加制举考试做准备。其间白居易撰写了《策林》七十五篇,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社会问题,都提出了应对方案。 同年,白居易与元稹双双在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中折桂,元稹中第三等(该科考试无第一等、第二等,故第三等实际上也就是第一等),白居易则因对策语直而位列第四等。此后,白居易被任命为盩厔(今陕西周至)尉;元和二年秋,被调任为进士考官,考试结束后,又补集贤院校理。不久,白居易又被正式任命为翰林学士——这是他仕途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次年,白居易相继被任命为制策考官、左拾遗,仍为翰林学士;元和五年,又被任命为京兆府户曹参军,充翰林学士,负责草拟诏书,参与国家机要事务的谋划。这一时期,白居易「有阙必规,有违必谏」(《初授拾遗献书》),奏请蠲租税、放宫人、绝进奉、禁掠卖良人,展现出了很高的政治热情。 同时,白居易也进入了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著名的《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讽喻诗都创作于这一时期。他和元稹、李绅也形成了以新乐府诗为轴心,作品内容、风格、思想倾向都相近的创作群体,发起了后人所称的「新乐府运动」。然而随着元和五年白居易卸任左拾遗之职,元稹被贬江陵,新乐府运动很快趋于消歇了。 元和五年以后,虽然仍有元稹的《古题乐府》等作品继承著新乐府运动的精神,但是从理论上对新乐府运动进行系统的总结,还需等到白居易在元和十年(815)创作的《与元九书》问世后,此时元白诗派主要的创作方向已经开始向「元和体」转变了。 元和六年至十年,白居易回乡为母亲守孝,其后被任命为太子左赞善大夫,负责陪侍太子读书,并讽谏太子的过失。在此期间,尤其是元和七年前后,他刚过不惑之年时所作的诗,充分地展现了他心态上的转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适意》二首: 「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置心世事外,无害亦无忧。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 「早岁从旅游,颇谙时俗意。中年忝班列,备见朝廷事。作客诚已难,为臣尤不易。况予方且介,举动多忤累。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自从返田亩,顿觉无忧愧。蟠木用难施,浮云心易遂。悠悠身与世,从此两相弃!」 元和十年夏,藩镇叛乱,力主讨伐藩镇的宰相武元衡遭暗杀。白居易义愤填膺,拍案而起,第一个上疏请求限期彻查,缉拿凶手,却被宰相韦贯之等诬以「越职言事」的罪名。与白居易素有嫌隙之辈也趁机诽谤,说白居易的母亲本系看花时失足坠井而死,白居易却作《赏花》、《新井》二诗,实在有违名教,使得白居易于当年秋被贬为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刺史,后又被追贬为江州司马。 这一次沉重的打击,不仅是白居易政治生涯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更使他的理想迅速而彻底地从「志在兼济」转为了「独善其身」。他一面挂著闲职,一面建起庐山草堂、结交僧侣道士,「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重题》),「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咏怀》)。他的诗歌作品,也鲜有从前那种现实感强烈的讽喻诗,多为抒发个人情感、闲静恬淡的闲适诗和感伤诗。 元和十三年(818)冬,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他到任后,率领百姓植柳种果,改善民生,受到百姓交口称赞,但却仍然保持着随遇而安的心态。元和十五

洛下卜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洛下卜居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三年典郡归,所得非金帛。 天竺石两片,华亭鹤一支。 饮啄供稻粱,包裹用茵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