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五十六(3)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新元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五十六(3),第1张

遣蒙古军都元帅阇里帖木儿、万户怀都,先据无锡州,万户忙古歹、晏彻儿巡太湖,又遣监战亦乞里歹、招讨使唆都、宣抚使游显,会阇里帖木儿先趋平江。

初伯颜出都,帝以手诏付之,使谕宋主。至是遣降人游介实,奉诏书副本使于宋,仍以书谕宋大臣。十二月,宋工部侍郎柳岳等奉其国主及太皇太后书,并宋之大臣与伯颜书来见,垂涕言:“太皇太后年高,嗣君幼冲,且在缞绖中。自古礼不伐丧,乞哀恕班师,每年进奉修好。且今日事至此者,皆奸臣贾似道失信误国,非太皇太后之意也。”伯颜曰:“主上即位之初,奉国书修好,汝国执我行人至十有六年,所以兴师问罪。今又无故杀我行人。如欲大军不进,将效钱王纳土乎李主出降乎尔宋昔得天下于小儿,今亦失于小儿,天道如此,何多言也!”乃遣招讨使抄儿赤,以柳岳来使事,乃严忠范所赉国书入奏。

次平江,宋都统王邦杰等出降。遣囊家歹与柳岳至临安。宋尚书夏士林、侍郎吕师孟、守正少卿陆秀夫又以书来,请尊世祖为伯父,世修子侄之礼,且约岁币银二十五万两,币二十五万匹。伯颜不答,遣忙古带、范文献,会阿剌罕、昔里伯取湖州,留游显、怀都、忽都不花屯兵镇守平江,别遣宁玉守吴江长桥,桥玉所造也。

十三年正月,次嘉兴,安抚使刘汉杰以城降,留万户忽都虎等戍之。宋军器监刘庭瑞又以其宰相陈宜中等书来,伯颜亦不答,遣庭瑞返。宜中遣御史刘岊奉宋主称臣表副本,及致书伯颜,约会长安镇。大军至崇德。宜中又令都统洪模持书同囊家列来见。已而伯颜次长安镇,宜中等不至。进至皋亭山,宋主知临安贾余庆,同承宣使赵尹甫、防御使赵吉甫,奉传国玺及降表诣军前,伯颜受之,召宋宰执议出降。时宋宰相陈宜中已遁,宋主以文天祥化为宰相,辞不拜,自请至军前。大军至临安北十五里,分遣董文炳、吕文焕、范文虎抚慰军民。

伯颜闻宜中与张世杰等挟益王、广王航海去,亟遣右军阿剌罕、奥鲁赤,左军董文炳、范文虎等追之,不及而还。

或请检视府藏簿帐,以知金谷户口多寡,伯颜曰:“是欲夤缘噬吾民耻。”乃下令将士敢入城者,以军法论。先是,宋三衙卫士,白昼杀人,乱民亦乘时剽掠,至是始皆敛迹,遣吕文焕持黄榜谕临安军民,遣程鹏飞、洪双寿等入宫慰谕谢太后。太后遣丞相吴坚、文天祥,枢密使谢堂、安抚使贾余庆、内宫郁惟善来见,伯颜慰遣之。以天祥举动不常,疑其有异志,留之。天祥数请归,伯颜笑而不答。天祥怒曰:“我此来,为两国大事,何故留我”伯颜曰:“勿怒,汝为宋大臣,责任非轻。今日之事,当与我共之。”使程鹏飞、洪双寿同贾余庆易宋王削帝号降表。伯颜屯临安城北之湖州市,遣千户囊家歹等以宋传国玺入献。

庚寅,伯颜建大将旗鼓,率左右翼万户,巡临安城,观湖于浙江。宋宗室大臣皆来见。张宏范、孟祺同程鹏飞,以所易降表及宋主、谢太后谕未附州郡手诏至。伯颜登狮子峰,观临安形势,命唆都部分诸将守护宫城。癸巳,谢太后复使人来劳问。分置其三衙诸司兵于各翼,以俟调遣,其生募等军,愿归者听。

分遣萧郁、王世英等招谕衢、信诸州。二月,遣刘岊等往淮西招夏贵,仍遣别将徇浙东、西,于是知严州方回、知婺州刘怡、知台州杨必大、知外州梁椅,并以城降。

命剌罕、董文炳等见谢太后,宣布德意。以慰谕之。辛丑,宋主率文武百余,望阙拜发降表。伯颜承制,以临安为两浙大都督府,忙古歹、范文虎并为大都督。复命张惠、阿剌罕、董文炳、吕文焕等入城,籍其军民钱谷之数。收百官诰命、符印图籍,悉罢宋官府。称宋王于别馆。禁人勿侵坏宋氏陵寝。是日,大军屯于江浒,潮三日不至,人以为天助焉。

癸卯,谢太后命吴坚、贾余庆、谢堂、家铉翁、刘苪、文天祥为祈请使,杨应奎、赵若秀为奉表押玺官,诣阙请命。伯颜亦拜表称贺。宋福王岊与苪奉书于伯颜,辞甚恳至。伯颜曰:“尔国已降,南北一家,王勿疑,宜速来,共预此事。”且使迓之。夏贵以淮南降。庚申,囊加歹传谕,召伯颜偕宋君臣入朝。

三月丁卯,伯颜入临安,使孟祺籍其礼器、册宝、图书。议以阿剌罕、董文炳留治省事,以经略闽、粤;忙古歹以大都督戍浙西;唆都以宣抚使戍浙东;唐兀歹、李庭护送宋君臣北上。初,宋末童谣有云:“江南如破,白雁来过”又谶语云:“亡宋者,百眼将军也。”至是皆应焉。

说到元朝那应该算的上是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当时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元太祖,也就是成吉思汗,关于成吉思汗的传说,那还是有不少的,其实,当时的成吉思汗统一了金国,成立了当时的元朝,后来,成吉思汗死后,皇位并没有传给自己的长子,而是传给了元朝的宋太宗窝阔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元太祖窝阔台的生平简介吧!

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南下灭金朝,派拔都远征欧洲,他在位期间成功完全征服中亚、华北和东欧,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谥号英文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简介

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1241年12月11日),又译月古歹、月可台、月阔歹、斡歌歹等。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第三子,母孛儿帖皇后。蒙古大汗,1229年9月13日至1241年12月11日在位。庙号太宗,谥号英文皇帝,尊号木亦坚合罕。早年随父征服漠北诸部,参与西征、攻金、灭夏等战争。1229年9月13日,经忽里台选举,即大汗位。随后,建朝仪,颁札撒(法令),置驿站,设仓廪,定赋额,国家制度日趋完善。次年,采纳耶律楚材的建议,在汉地设置十路徵收课税使,推行赋税制度。三年,与孛儿只斤·拖雷等率军大举攻金。四年,蒙古军歼金军主力于钧州(今河南禹县)三峰山,进围汴京(今河南开封)。六年(1234年),灭亡金朝。七年,建和林城。后分遣诸王、皇子统兵西征,又攻南宋和高丽。八年,印行交钞。以括中原民户分赐诸王贵戚,实行五户丝制,设达鲁花赤和官吏管理军民财政,以探马赤军镇戍各地。晚年,任命回回商人奥都剌合蛮、牙老瓦赤主管汉地民政赋税,统治出现混乱。

生平

1225年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尔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

1229年9月13日(农历1229年八月二十四日),在拖雷、察合台,铁木格斡赤斤等宗王的拥戴下登基即位。

1230年,亲伐金朝。1231年召开官山会议(今内蒙古九十九泉),决定兵分三路进攻金。三年内占领陕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淮西一带。1234年联合南宋攻蔡州,1234年2月9日,金哀宗自缢,金朝灭亡。但与此同时,由于与南宋接壤,双方的冲突日渐加剧,也拉开了双方往后45年不断争战的序幕。在南方战线僵持不下之时,蒙古大军的铁蹄转往东方的高丽,并使他们臣服,西线方面,蒙古大军完全控制了波斯,并继续西进,占领了除诺夫哥罗德以外罗斯诸国的全部,以及波兰和匈牙利的全境。

1241年12月11日(农历1241年十一月初八),窝阔台因为酗酒而突然暴毙,使他的西征进程被迫中止。当时大军正朝往维也纳推进,但为了赶返参加位于蒙古的库里尔台大会而急忙撤军,自此以後,蒙古大军再也没有踏足这片土地。

窝阔台去世后五年,一直都由他的皇后乃马真专政,直到1246年8月24日窝阔台的儿子贵由继任为止。

在位期间,制定蒙古地区值百抽一的赋税制,无水处挖井,迁牧民居住。设驿站,制定乌拉制(驿站服役),加强了蒙古本土与占领地区之间的联系。1235年筑蒙古首都哈剌和林城,建万安宫。制定中原和西域的赋税制度,令耶律楚材主持中原赋调,麻合没的滑剌西迷主持西域赋调。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立中书省,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粘合重山为左丞相,镇海为右丞相。置十路征收课税使。始行交钞。立燕京编修所和平阳经籍所。封孔子五十一世孙孔元措为衍圣公,修孔庙,试诸路儒士,中选者除任本地议事官外,还得四千零三十人,免除他们的赋税。为加强蒙古统治阶级的统治权,任命失吉忽秃忽为中州断事官,设治燕京(今北京),主治汉民。1238年,将中原课税以二百二十万两卖给回回商人奥都剌合蛮,并命他为提领诸路课税所官,加重了中原人民的负担。1240年命张柔伐宋。

改定官制

成吉思汗时中央官制比较简单,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和政务的繁多,在逐步接受周围政权先进管理的基础上,窝阔台开始进行改革。1229年,设立课税所。1231年,设立中书省,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粘合重山为左丞相,镇海为右丞相。这时中书省的权力虽然不能与隋朝,唐朝,宋朝的中书省相提并论,与以后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的中书省有所不同,但它毕竟标志着蒙古政权的最高行政机构已经从内廷初步分离出来,标志着军政合一制开始发生分化。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才出现了蒙古政权和元朝的一系列汉化即封建化改革。

西征

蒙古灭金战争结束后(参见蔡州之战),窝阔台汗在中原和中亚建立了巩固的统治。也儿的石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以西、乌拉尔河以东之地为蒙古的征服地区,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领土。但是,乌拉尔河以西的钦察、斡罗斯等还未平定。元太宗七年(1235年),窝阔台召集忽里勒台,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斯等未服诸国。居住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钦察部首领忽鲁速蛮惧怕蒙古军,已先遣使纳款,蒙古军至,准备投降。惟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首领八赤蛮坚决抗战。斡罗斯和波兰、匈牙利当时分为诸公国,各自为政,不听大公号令,德、意、奥诸国卷入十字军东征。欧洲形势对蒙古西征有利。

元太宗八年春,成吉思汗长子术赤长子拔都、次子察合台长子拜答儿、三子窝阔台长子贵由、四子拖雷长子蒙哥各统本王室军,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分遣长子从征,以拔都为统帅,速不台副之,共15万大军,自各地出发,秋季抵伏尔加河东岸集中。诸王商定后,各率本部兵前进。速不台率先锋军取不里阿耳(今俄罗斯维亚特卡一波利亚纳东)。是年冬,蒙哥进征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斡勒不儿里克部首领八赤蛮出没于密林,不时袭击蒙古军队。次年春,速不台自不里阿耳境移师南下,增援蒙哥。八赤蛮闻速不台至,大惧,逃入海中。蒙哥率军进攻宽田吉思海(今里海)岛屿,俘八赤蛮处死。于是,宽田吉海及外高加索山以北诸部震服。九年(1237年)夏、秋,在伏尔加河以东休养士马,决定征讨斡罗斯(今俄罗斯欧洲北部的基洛夫州和鞑靼自治共和国以西地区和乌克兰、白俄罗斯)。十二月,拔都等诸王率军渡过伏尔加河,攻克烈也赞(一作也烈赞,今莫斯科东南亚赞州里亚赞城)、科罗木纳(今莫斯科东南科洛姆纳城)诸城。

次年二月,围攻斡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国都城弗拉基米尔(今俄罗斯莫斯科东北)。大公阔儿吉弃城逃跑,至昔迪河(今伏尔加河上游)畔等待基辅公国援军。蒙古军围攻五日,并强迫斡罗斯人参加攻城战,城破。拔都分军数路攻取弗拉基米尔城附近的罗斯托夫、莫斯科等10余城。三月,拔都派一军突然袭击昔迪河畔之大公军营,全歼其兵,大公战死。蒙古军由此向基辅公国古都诺夫哥罗德(今俄罗斯诺夫哥德州诺夫哥罗德城)挺进,至城20里,忽改道南下向高加索北进军,蒙哥、贵由镇压阿速叛部,拔都经略伏尔加河以东诸地,并在钦察草原休养士马。十月,蒙哥、贵由攻取铁门关(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杰尔宾特西),打通高加索南北交通线。是年秋,召蒙哥、贵由东归。十一月,拔都遣军渡过顿河,复入斡罗斯南部抄掠。斡罗斯王公们忙于争权夺利,不能团结对敌,使蒙古军攻取别列思老勒、契尔尼果夫二城。攻打契尔尼果夫城时,蒙古军使用于巨型抛石机。是年秋,拔都亲率大军进抵乞瓦城(今乌克兰基辅城),诸路军云集。拔都下令四周架炮,昼夜不息,猛烈攻击。十一月十九日,方才攻克(参见乞瓦之战)。攻取乞瓦城后,蒙古军继续西进,攻取加里奇公国都城弗拉基米尔——沃伦(今乌克兰西北部沃伦州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和境内其他城市。加里奇公丹尼勒逃往马札儿。斡罗斯被蒙古军占领。

元太宗十二年初,蒙古军除留3万军镇守南斡罗斯外,其余12万人分三路向马札儿(今匈牙利)进军。北路以拜答儿为统帅,率领察阔台部下的3万人摧毁马札儿外援波兰;南路以合丹为统帅,率领窝阔台部下的3万人,绕过喀尔巴阡山脉,自南迂回前进;中路以拔都、速不台为统帅,率领6万大军,越过喀尔巴阡山直向京城丕思惕(今匈牙利布达佩斯市附近)进军。南北二路军先发。拜答儿将南路军分数路,渡维斯多拉河向波兰进军。是时波兰分为若干小封国,国王波列斯拉夫只管辖直属之地,基余诸封国各自为政。十二年二月,蒙古军先后攻下波兰共主波列斯拉夫所辖桑多米尔城(今波兰华沙东南维斯瓦河西岸散多梅希城)。三月,败波兰军,攻取都城克拉克夫(今波兰南部克拉科夫城),纵火烧毁。然后蒙古军向波兰藩屑国西里西亚(今波兰西南部之西里西亚)进攻,乘筏渡过奥得诃,攻其都城弗洛斯拉夫(今波兰西里西亚府弗劳兹拉夫)。西里西亚王亨利二世退守勒格尼兹(今德国德雷斯登州之格尔利次附近),集结波兰、日尔曼、条顿骑士团共3万军队准备迎战。拜答儿放弃进攻弗洛斯拉夫城,进至勒格尼兹附近,引亨利出战。四月初,亨利率军出战,蒙古军佯败撤退,亨利尾追。蒙古军趁亨利部疲劳,突然发起反攻,尽歼其军。亨利被俘斩。蒙古军乘胜南下,攻入莫拉维亚(今捷克南部摩拉维亚地区),焚掠诸地后,遂向马札儿与拔都会合。合丹统帅的南路军绕过喀尔巴阡山进入马札儿,先后攻取鲁丹、瓦剌丁诸城,四月,在匈牙利平原与拔都会合。

拔都、速不台所率中路军分二路向匈牙利进攻。国王贝拉四世仅派少数军队扼守喀尔巴阡山诸隘口,伐木塞道。三月十二日,蒙古军奇袭喀尔巴阡山诸隘口,至十五日将其全部攻破。拔都率军向帛思忒城进攻,所过焚毁。贝拉四世闻讯,自佩斯至帛思忒城,集结10万大军守城。蒙古军抵城下,攻而不破。匈牙利军不出战。拔都率军引退。贝拉四世出城追击,至赛约河(一作撒岳河,今匈牙利东部蒂萨河)河西(今索尔诺克)驻营,遣兵1000守桥,以防蒙古军进攻。蒙古军退至匈牙利军不防之处、河东之沼泽地下营,夜分二路进攻:一路由拔都率领,遣兵夺桥,置炮攻击,失利;一路由速不台率领,从河下游结筏潜渡,迂回匈军侧后。拔都猛攻守桥军,夺取桥梁。黎明时,两路军四面围攻匈军营地,发起突然袭击。匈军突围,拔都放西面一条路,匈军向西逃窜,蒙古军三面伏击,尽歼其军(参见赛约河之战)。贝拉四世逃入奥地利。蒙古军进抵佩斯城,攻破其城。此役,蒙古军亦损失惨重。夏、秋,全军在佩斯城附近的诺伊施达城,遇奥地利、波西米亚两公国的反击,旋即退走。十二月,多瑙河封冻后,进攻匈牙利古都格兰城。该城处多瑙河畔,绕以深壕,城有戍楼。蒙古军抵城下,置炮30攻城,驱俘虏填壕,进攻甚急。城内之法国、德国等国商人,尽焚其财帛。蒙古军破城后,将城焚毁。拔都遣合丹统军往追贝拉。贝拉闻蒙古军追至,避入亚得里亚海岸边的岛上。合丹至海边,掠斯帕剌托、卡塔罗二城。元马乃真后元年(1242年)初,窝阔台死讯传至,拔都召回合丹。合丹经塞尔维亚,与拔都会合。三月,拔都率军东还。

点评:蒙古军在征服欧洲诸国的战争中,军力削弱,已无力继续维持欧洲战事;窝阔台死后,成吉思汗诸子孙关注汗位继承人;蒙、宋战争还在继续。因上述诸原因,使蒙古统治集团无暇顾及欧洲战争。拔都率军经瓦刺吉亚(今罗马尼亚西部克里瓦纳)、摩尔达维亚(今摩尔达瓦),于马乃真后二年初到达伏尔加河下游拔都营地。拔都留镇钦察。其它诸王将帅率军东还。此战争,为金帐汗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元宪宗九年、(1259年),蒙哥汗死后,拔都建金帐汗国,都萨莱城(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之萨拉托夫),统治斡罗斯达200余年。

纳哈出(?-1388年),蒙古札剌亦儿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木华黎裔孙。元时为太平路万户(正三品),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克太平将其俘获,劝降不从,后放归元朝。元亡后,纳哈出为北元太尉,辽阳行省丞相(正一品),屡扰明边。洪武二十年(1387)明以重兵压境,力屈穷窘,遂降明。封海西侯。明年从傅友德征云南,道卒于武昌。子察罕,改封沈阳侯,坐蓝玉党死。

火真(1349年-1409年),蒙古人,初名火里火真。洪武时归附,为燕山中护卫千户(正五品)。靖难之役随成祖起兵,后累迁都督佥事(正二品),封同安侯。永乐七年(1409)征虏大将军邱福总兵十万北征鞑靼,随同出塞,于胪朐河全军战殁。爵除。子孙世袭浙江宁波观海卫千户(正五品)。

夏贵(?-1420年),初名曲伦台,应昌人,为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正四品),永乐年间升中军右都督同知(从一品),永乐十八年(1420)卒,赐祭赙恤。

王哈剌把都儿(?-1420年),宛平人,初为百户(正六品),累功至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永乐十八年(1420)与夏贵同月卒,赐祭赙恤。

吴允诚(?-1417年),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儿,居甘肃塞外塔沟地,官至平章(从一品)。永乐三年(1405)率众降明,成祖赐姓。后进左都督(正一品),封恭顺伯,卒,赠国公,谥忠壮。子吴克忠(初名答兰,成祖赐名)、吴管者(另述),吴克勤(初名也儿克台,英宗赐名),孙吴瑾(吴克忠子),皆有名。吴克忠袭爵后,洪熙元年进封恭顺候,土木之变(1449)与弟吴克勤战死,克忠赠邠国公,谥忠勇。克勤赠遵化伯,谥僖敏。吴瑾袭爵恭顺侯,曹钦之乱(1461)中战死,赠凉国公,谥忠壮,子孙世袭恭顺侯至明亡。

吴管者(?-?),吴允诚次子,洪熙元年(1425)积功至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以戚里恩,封广义伯,世袭。管者卒,子袭爵,早卒,无后。以管者弟克勤子琮嗣,成化年间因罪爵除。

柴秉诚(?-1407年),鞑靼人,旧名伦都儿灰,永乐三年(1405)随吴允诚来归,成祖赐姓名,授右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居凉州,永乐五年(1407)卒。子柴别力哥官至都督同知(从一品),孙柴合里哥卫指挥使(正三品)。

柴永正,鞑靼人,原名苦木帖木儿,一作苫木帖木儿。永乐四年(1406)“率家属百余口来宁夏归附。”成祖赐今名,授陕西都督佥事误,应为都指挥佥事,正三品,九年积功至都督佥事(正二品)。洪熙元年(1425)升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约宣德十年(1435)卒,子林袭为保定左卫指挥同知(从三品)。

梁铭(?-1427年),河南汝阳人,靖难之役,以燕山前卫百户(正六品),跟从成祖起兵,积功至后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洪熙元年晋后军都督同知(从一品),封保定伯,俸禄千石,予世券。宣德二年(1427)随柳升征讨交趾,病亡。子梁珤,天顺时,进世侯,子孙世袭保定侯爵至明亡。梁铭出自汝阳梁氏,家谱自叙为元宗室也先帖木儿之后。民国儒学大师梁簌溟亦出自汝阳梁氏。

严宣(?-1429年),本辽阳胡人,初名火里歹,及贵,始改今姓名。洪武中袭父职为新安卫千户(正五品),以功升指挥同知(从三品),永乐中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仁宗洪熙元年(1425)升右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德年间卒。

吴守义(?-1429年),初名把敦,杭海山人,永乐年间自凉州归附,赐今姓名,升凉州卫指挥同知(从三品),令居定州,仁宗时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宗四年(1429)卒,追封西和伯,谥僖顺,子信袭父原职凉州卫指挥使(正三品)。

吴英,吴守义孙,父省吉,又名吴信,定州卫带俸指挥使(正三品),土木之变阵亡。吴英袭职,旋升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天顺元年(1457)追录父功,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成化九年(1473)“以延绥等处斩获虏贼功”升前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十二年“以两广军功”升署都督同知(从一品),弘治年间为带俸都督同知。

附:吴政,原名阿寅台,定州卫带俸达官都指挥同知,土木之变后击败来犯瓦剌军,升都指挥使(正二品),成化年间曾随吴英征两广。

苏火耳灰(1352年-1442年),洪武中率众二千余人归明,初为燕王麾下胡骑指挥,后征入京。靖难涡河之战,“持矛直趋王前,相距十余步。” 马倒被擒,降。成祖时为右军都督佥事(正二品)。仁宗即位,升为左都督(正一品),卒年九十。孙苏五十,改名英,袭为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林帖木儿,山后抚宁人,洪武年间慕义来归,靖难时为南军骁将,涡河之战为成祖生擒留用《皇明世法录》载,与娄鬼里被擒杀,应误,初授都指挥佥事(正三品),靖难功成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永乐六年(1408),以平定安南赏功,进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正二品),次年回京。卒后有子瑄,于永乐九年(1411)袭职指挥使(正三品),调沅州卫带俸。

娄鬼里(?-1434年),其先永平人,洪武中归附,除燕山中护卫镇抚(从五品),靖难涡河之战为成祖生擒留用《皇明世法录》载,与林帖木儿被擒杀,应误,永乐中以军功累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仁宗即位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德时进都督同知(从一品),数年后卒,命赙赠如例。

薛斌(?-1421年),蒙古人,本名脱欢。父薛台,洪武中归附,赐姓薛。薛斌永乐间封永顺伯。子薛绶(1416年-1449年),本名寿童,五岁谒见仁宗,赐名。土木之变(1449)领军殿后,与瓦剌军战,“弦断矢尽,犹持空弓击敌。敌怒,支解之。既而知其本蒙古人也,曰:“此吾同类,宜勇健若此。”相与哭之。谥武毅。”子孙世袭永顺伯爵。

薛贵(?-1430年),薛斌弟,本名脱火赤,永乐间进都督佥事(正二品),封安顺伯,宣德元年(1426)进侯,予世券世袭安顺伯爵。卒,赠滨国公,谥忠勇。子孙承袭,弘治年间,改袭指挥使(正三品)。

李贤(1345年-1425年),初名丑驴,鞑靼人。元工部尚书(正三品)。洪武二十一年(1388)来归,通译书。太祖赐姓名,授燕府纪善(正七品,后改正八品),仁宗为世子时,旦暮侍左右。靖难之役,随成祖征战,累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仁宗洪熙元年(1425),官至右都督(正一品),封忠勤伯,旋卒。

吴成(?-1433年),辽阳胡人,初名买驴。父阿通伯,元辽阳行省右丞(从二品)。洪武二十一年(1388)挈家归附,初为永平卫总旗,靖难师起,买驴归附燕王,授百户(正六品),从战皆有功,三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成祖即位,授都指挥使(正二品)。永乐年间以功累升至都督佥事(正二品),赐今名。仁宗时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宣宗初,封清平伯,予世券。后因功进侯,卒赠渠国公,谥壮勇。子孙袭伯爵至明亡。

康旺,鞑靼人,洪武年间以父荫为三万卫千户(正五品),永乐年间多次奉使奴儿干之地,累升至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正二品)。宣德六年(1431)致仕,以其子康福代为本司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仕至辽东铁岭卫带俸达官都指挥使(正二品)。

滕定(?-1441年),父瓒住,元枢密知院(从一品)。洪武中来降。授会州卫指挥佥事(从三品),赐姓滕。永乐间,滕定进至右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德四年(1429)封奉化伯,正统初年卒,追封侯爵。子福,袭永清右卫指挥使(正三品)。

金顺(?-1433年),瓦剌人,本名阿鲁哥失里。永乐七年(1409)来归,授大宁都司都指挥佥事(正三品),积功累进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宣德四年(1429)封顺义伯,宣德八年卒。

金忠(?-1431年),蒙古名也先土干。元世祖时太子真金的师傅、太保恒阳王也先不花后裔,家世为前元望族,元亡后,也先土干在鞑靼、瓦剌之间,自成势力。永乐二十一年(1423),成祖亲征漠北,率妻子部属来降。时六师深入蒙古,鞑靼军远避不战,明军了无战果,成祖方耻无功,见其来归,大喜。赐姓名,封忠勇王,赐冠带织金袭衣,命坐列侯下。仁宗嗣位,加太子太保,食双倍王俸。宣德时加太保,不久卒。

蒋信(?-1454年),初名把台罕,一作把台,宣宗赐今名。金忠之甥,从忠来降,授都督佥事(正二品)。正统中,封忠勇伯。土木之变被俘后,也先使隶其弟赛罕王帐下,在瓦剌军中对英宗多有照顾。后从英宗返明。景泰五年(1454)卒。赠侯,谥僖顺。子也儿索忽袭伯爵《明史》。《明英宗实录》做“也儿孛忽”。天顺初,更名善。弘治十三年(1500)卒。无子,爵绝。

于忠(?-1460年),本名伯颜答里,父乃儿卜花,忠勇王金忠部属,随金忠降明,授副千户(从五品),锦衣卫带俸。宣德初年伯颜答里袭父职,土木之变时为忠勇伯蒋信部下达官,被俘留用。曾随瓦剌使臣皮儿马黑麻后降明,赐名马克顺,官至左都督(正一品)赴京,助蒋信与明廷传递消息。后从英宗返明,累升至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天顺元年(1457)升后军都督同知(从一品),赐名于忠,四年卒,子刚袭为指挥佥事(正四品),锦衣卫带俸。

王斌,山后人,初以龙骧卫指挥使(正三品)从阳武侯薛禄征迤北,还,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正统六年(1441)从征麓川,累功升都指挥使(正二品),八年升署都督佥事(正二品),守备延绥。景泰元年(1450)充左参将,协同靖远伯王骥征湖广、贵州。四年升后军都督同知(从一品),天顺元年(1457)掌后府事,四年致仕,以其孙皞代为龙骧卫指挥使。

刘得新(?-1453年),山后人,由指挥使(正三品)从征麓川,累功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至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守备云南十二年,正统十四年(1449)还京,升都督同知(从一品),景泰四年卒。

高礼(?-1450年),本名额里孛罗,正统九年(1444),以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正二品)升都督佥事(正二品),赐今名。土木之变后升都督同知(从一品),参与北京保卫战。景泰元年(1450)受命统达官军平定福建民变,不久病故于当地。

毛胜(?-1458年),字用钦,初名福寿,元右丞相(正一品)伯卜花之孙伯卜花,即元文宗时中书左丞相别不花,明人失考记为右丞相。别不花家族初为畏兀儿人后裔,元代入居大都。别不花父祖因子孙显贵,都被追封为居延王(又毛胜夫人墓志铭自述毛氏先祖,别不花父教化,封冀宁王,与元人记载有异。元人所载别不花父名卜花术)。别不花长兄蛮子,顺帝时太尉,元亡坚持抗明,捕鱼儿海之役战死。随同伯父蛮子入仕北元的别不花之子那海、安太兄弟被俘降明,家族为“迤北和宁王阿鲁台族人。”有人认为毛胜父安太,又名阿力台,为阿鲁台同母异父弟 伯父那海,一作卯那海,洪武中归附,以“靖难”功至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无子。毛胜父安太嗣为羽林指挥使,后传至毛胜,为都指挥使(正二品)。他曾经逃往塞北投奔北元政权,不久又自行返回,明廷并未加罪。明景帝时,升毛胜为左都督(正一品),督三千营操练。北京保卫战(1449)于瓦剌军作战,后南下讨平民变,封南宁伯,予世券。天顺二年(1458)卒。赠侯,谥庄毅。传爵至明亡。

据《明宣宗实录》,宣德六年(1432),“迤北和宁王阿鲁台使臣福受来朝,奏愿居京师,命为都指挥使,赐冠带、金织袭衣、彩币、银钞、绵布、鞍马,仍命有司给房屋、器物如例。先是,福受有子毛荣留京任指挥使。至是,福受愿留,乞一职自效。兵部奏:宜罢其子之职,而升赏福受,故命为都指挥使。” 按毛胜子名毛荣,毛胜北走时官职亦为都指挥使,如此此“福受”应即毛胜。

毛忠(1394年-1468年),凉州人,高祖名哈剌歹,洪武中归附,升为千户(正四品),战殁。祖拜都从征哈密,亦战殁。父宝以骁勇充总旗,至永昌卫百户(正六品)。忠初名哈剌,袭职百户,正统年间累功至陕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从二品),始赐毛姓,又以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赐今名。天顺初年,以征福建反贼功,升都督同知(从一品),充左副总兵镇守甘肃,复以剿虏寇功,特进左都督(正一品)。天顺七年(1463)杀败番贼,论功封伏羌伯,仍守甘肃,后于满四之乱战死。孙锐,以忠死事功,得世袭伯爵,先后镇守湖广、两广等地,多有战功,加封至太子太傅,卒赠太傅。子孙世袭伯爵至明亡。

茹鉴(?-1462年),大宁昌州营人。宣德八年(1433)袭父速哥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正四品)。从征麓川,累升至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正统十四年(1449)升都指挥使(正二品),景泰元年(1450)以剿平乱虏,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天顺五年(1461)曹钦之乱参与平叛,升都督同知(从一品)。卒,从弟荣袭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三品)。

施聚(?-1462年),其先沙漠人。父忠为金吾右卫指挥使(正三品),从北征,阵殁,聚嗣职,官至左都督(正一品)。值英宗推恩,得封伯,世袭。卒赠侯,谥威靖。传爵至明亡。

焦礼(1377年?-1463年),字尚节,山后广宁人。父把思台,洪武中归附,为通州卫指挥佥事。礼袭职备御辽东。后官至左都督(正一品)。英宗天顺时年近八十,封东宁伯,世袭。天顺七年(1463)卒于镇。赠侯,谥襄毅。传爵至明亡乃绝。

詹忠(?-1465年),山后人,袭父任忠义前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征进麓川累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寻调南京掌右府事。成化元年(1465)卒,赐葬如例,子升袭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王顺(?-1467年),山后人,初仕金吾右卫指挥使,景泰初以紫荆关功,升都指挥使,曹钦之乱(1461)后以功升后府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三年(1467)卒,子钦袭顺原职指挥使(正三品)。

季铎(?-1467年),山后人,初袭父职,升金吾右卫千户(正五品),因蒙古语熟练,译字四夷馆,出使罕东、瓦剌,历升指挥使(正三品)。土木之变后出使瓦剌,回升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未几升都指挥使(正二品),因事降福建千户。天顺元年(1457)召还,升都督佥事(正二品),仍供职四夷馆,五年升都督同知(从一品)。成化三年(1467)卒,为人“直戆恣肆,无所忌惮。” 常恃宠求索,曾在福建勒索有司,赂遗盈橐。

吴玉,本山后虏人,景泰年间为镇守定州署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成化年间以锦衣卫带俸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于辽东都司管事。后升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正二品),协守宁夏西路,又充甘肃游击将军。弘治初年罢职,子琦袭原职指挥使(正三品)。

孙镗(1391年-1471年),字镇远,其先东胜州人。永乐中袭父孙林职,官济阳卫指挥同知(从三品)。正统中为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充左参将镇压浙江处州叶宗留矿工起义,升都督佥事(正二品),分统京营兵马带刀侍卫。北京保卫战(1449)升右都督(正一品),将兵于瓦剌军激战于北京黑山、西直门外,既而追战于涿州。英宗复辟,以“夺门”功封怀宁伯,寻予世券。曹钦之乱(1461)中,孙镗领兵力战,其子孙軏被敌斫死,事后论功第一,进爵世侯,仍典三千营。赠軏百户,世袭。卒年八十。

戚斌(?-1472年),初名北斗,其先金山人,伯父察罕台,洪武时归附,永乐初为金吾卫正千户(正五品),卒无嗣,以弟完者秃子戚斌袭。景泰初以紫荆关等处功,升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八年(1472)卒。

白玉(?-1474年),宁夏塔塔里人,祖忠,洪武中内附,以靖难功由护卫卒累官至指挥使(正三品)。白玉嗣父职,累功升都督同知(从一品),成化年间升后军右都督(正一品)守陕西。《明宪宗实录》赞誉白玉:“生长边地,深达虏情,其镇陕西适多事之秋,区画有方,而又廉谨不肆,共事者多誉之。”成化十年(1474)卒,子鉴袭原职腾骧左卫指挥使(正三品)。

白玉(?-1482年),山后人,袭父职指挥同知(从三品),正统十四年(1449)北京保卫战,守西直门有功,升指挥使(正三品)。成化年间获功进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后镇守广西,卒于任上。子玺嗣原职金吾右卫指挥使(正三品)。

白玉(?-1495年),鞑靼人,初袭为腾骧左卫指挥使(正三品)、御马监管事统领著名的腾骧、武骧四卫勇士、旗军,成化九年(1473)升至都督同知(从一品)。孝宗即位之初被劾致仕,子祥代原职腾骧左卫指挥使(正三品)。弘治八年(1495)卒,赐祭葬如例。

白玉,弘治初年为万全都司都指挥同知(从二品),历任万全左参将,宣府副总兵、总兵,累积边功,正德初年升后军署都督同知(从一品),转实授。不久因边塞失事,革职闲住。后又起用为副总兵、总兵,征剿内地民变,投靠武宗身旁武臣、佞幸,累功至右都督(正一品),后因罪降都督佥事,又升都督同知。世宗即位,此人不在见于记录,可能贬回原卫或被清洗。

李荣(?-1474年),山后人,洪熙元年(1425)内附,授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正统末,用荐超升署都督佥事(正二品),景泰年间充副总兵镇守甘肃,天顺二年(1458)进右都督(正一品),以老疾致仕,成化年间卒,子俊嗣原职义勇卫指挥使(正三品)。

阿卜只奄,和宁王阿鲁台子。阿鲁台既为瓦剌脱欢所杀,宣德间,阿卜只奄率众来归,宣宗授以左都督(正一品),赐第京师。约卒于宣德十年(1435)。正统十年(1445),明人劝降其弟,阿鲁台次子火儿忽答孙,敕书曾言“与尔亲福寿、脱脱孛罗等,共享富贵于长久。” 因其家与南宁伯毛胜家有亲缘关系,有人认为毛胜父亲安太,又名阿力台,为阿鲁台同母异父弟。

和勇(?-1474年),初名脱脱孛罗,和宁王阿鲁台孙。父阿卜只俺归明,卒,勇袭指挥使(正三品),带俸锦衣卫。景泰年间南下镇压贵州民变,积功至前军都督佥事(正二品),赐名脱顺。天顺元年(1457)诏加都督同知(从一品),改名和勇。宪宗时从征两广,以战功特封靖安伯。卒谥武敏,世袭指挥使。勇性廉谨。《明宪宗实录》载:“从征两广充游击将军,一时总兵督战文武大臣多纵情肆欲,勇独循理尚俭,众视之有愧焉。”

芮成(?-1476年),其先大同金山人,父孛罗初事成祖,为燕山护卫正千户(正五品),成以遗腹子嗣官。成化初出镇四川,升右都督(正一品),后因事左迁都督同知(从一品),卒赐祭葬如例,子昂袭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三品)。

昌英(?-1476年),山后人,初名谨六十,景泰中赐今姓名。父谨只,以靖难功升小旗,历升至副千户(从五品),英代之,历升至都督佥事(正二品)。卒赐葬祭如例,子荣腾骧右卫指挥使(正三品)。同时代有回鹘人昌英。因翻译出使而至后军都督佥事

鲍政(?-1476年),山后人,祖父完者不花,洪武时内附,以靖难功任燕山右卫正千户(正五品)。鲍政天顺初有功累升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初年升都督同知(从一品),充总兵官镇守甘肃,卒,子镛袭腾骧右卫指挥使(正三品)。

叶春(?-1479年),山后人,伯父叶不陶闾儿,洪武年间归明,为隆庆右卫千户(正五品),成祖赐姓叶。叶春天顺元年(1457)以出使瓦剌功,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十五年(1479)卒,赐祭葬如例,子盛袭大同前卫指挥使(正三品)。

杨麟(?-1479年),山后人,初袭世职,历升至都指挥使(正二品),天顺年间从征大藤峡,获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寻改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成化十五年卒(1479),赐祭葬如例。

罗秉忠(?-1480年),初名克罗俄领占,成吉思汗第三子察合台后裔,沙州卫都督佥事(正二品)困即来子。困即来卒,其兄喃哥袭父职都督佥事,英宗复命秉忠为指挥使(正三品),协理卫事。既而喃哥率部一千二百人内徙,诏居之东昌、平山二卫,给田庐什器,所以抚恤甚厚。喃哥卒,秉忠继为都指挥使(正二品),代领其众。曾领兵南下镇压辰沅等处苗民起义,积功至左都督(正一品),天顺初赐今姓名。成化年间充游击将军,镇压贵州苗民起义,论功,封顺义伯。卒谥荣壮,子孙世袭指挥使(正三品)。

王义(?-1485年),本名阿的纳,其先应里州贺兰山人,祖脱脱不花,永乐时随忠勇王金忠至北京,授指挥佥事(正四品),食禄锦衣卫,赐姓王。父俺克帖木儿,正统间讨兀良哈有功,进指挥使(正三品)。王义曹钦之乱(1461)中平乱有功,升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二十一年(1485)卒,子琮嗣其原职指挥使(正三品)。

此外,成祖时,北元宗室把秃王以及都督伯克帖木儿、都督挥哈剌你敦等人在甘肃降明,其中把秃被封为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佥事,伯克帖木儿、哈剌你敦皆为右军都督佥事,把秃被赐名赵忠美,伯克帖木儿为宋一诚,哈剌你敦为张隆善。宣德时,中军都督府有都督佥事孛玉(白玉、白瑜,疑即伯颜)、孛英,应为达官。英宗、宪宗两朝官至二品以上的还有:后军左都督马克顺(本名皮儿马黑麻,瓦剌人,信回教),都督同知卢深,都督同知陈守忠(本名恰恰,曹钦之乱附曹起事被诛),都督同知丁顺(本名顶住驴,曹钦之乱附曹被诛),都督同知白忠(本名北斗奴,曹钦之乱附曹被诛),都督佥事吴顺(本名胡朵儿哈),都督佥事宋桑哥失里,都督佥事高通,都督佥事莫清(本名那罕赤),都督佥事滕鬼力赤,都督佥事失连台,都督佥事米朵朵来等多人。武宗时有达官都督佥事卢镗,疑即达官都督同知卢深之后,卢深则为永乐年间来降达官指挥使卢耳里嵬之子。

从乱达官例子:也先帖木儿,天顺元年(1457)率其部属九十余人来归,英宗命为指挥佥事(正四品),于锦衣卫带俸,不久升后军都督府带俸都督同知(从一品)。颇受英宗看顾,又是安插其归附亲属又是在京畿赐田。结果曹钦之乱(1461)随同谋反,事败后越城逃至通州,饿窘偷瓜为百姓所擒。有司论当凌迟处死,英宗只命于锦衣卫禁锢,不知后事如何。

脱孙,鞑靼人,永乐初年来归,授百户(正六品),正统年间升至达官都指挥使(正二品),调征云南、贵州等处蛮贼。天顺初年,叙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初年以老疾致仕,子脱兴,代父原职羽林前卫指挥使(正三品)。

穆义,本名阿剌帖木儿,山后人,父孛罗,永乐年间来降。阿剌帖木儿正统年间累功至指挥使(正三品),天顺元年(1457)以迎驾功,由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佥事(从二品)升都督佥事(正二品),于后军都督府带俸,旋赐今名。曹钦之乱,穆义令其弟完者秃先报贼情,原职得保,完者秃亦升都指挥使(正二品)。成化初年随军讨四川都掌蛮,升后军都督同知(从一品),成化末年卒,孙高,袭原职指挥使(正三品),锦衣卫带俸。

穆义侄帖木儿赤,成化初年来降,被称为迤北来降达子,授副千户(从五品),于锦衣卫镇抚司带俸。累功至指挥佥事(正四品),世袭

白全,初以舍人报效,正统十四年(1449)随侍英宗于瓦剌军中,往来传信,奉驾回京,论功升指挥使(正三品)。不久出使土鲁番,升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景泰、天顺年间累功升都督佥事(正二品),注左府带俸。成化四年(1468)充参将,镇守甘肃十五年。后充游击将军征辽东、建州等处,以功升左军都督同知(从一品),分领京营戎务十九年。弘治九年(1496)卒,赐祭葬如例。

柯忠(?-1491年),山后人,宣德初袭父职为羽林卫指挥同知(从三品),以功累升后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正统十四年(1449)守备偏头关,成化间调南京前军都督府管事,弘治初致仕,子勇代原职羽林前卫指挥使(正三品),忠旋卒。

冯升(?-1493年),宁夏人,本番将,累有战功,积官至后军都督府同知(从一品),弘治初南京左军都督府佥书管事兼大教场管操。

杨玉(1435年-1506年),先世为北虏人,国初归附从军,积功授指挥同知(从三品),世袭。杨玉袭职,累立战功,历迁都指挥使(正二品)、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成化、弘治年间,常充游击、参将,征讨诸边,寻佩印充总兵,镇守辽东。致仕后又改注右军都督府佥书管事。卒。赐祭葬如制。

张晟(?-1500年),其先山后金山人,高祖伯颜帖木儿,洪武时率众来归,官之赐姓张氏。祖父张能袭大兴左卫指挥使(正三品),后战死,其孙张晟因祖父战功,升袭都指挥同知(从二品),弘治年间为左军都督佥事(正二品),统兵守居庸关。卒,子贤袭指挥使(正三品),带俸锦衣卫。

鲁鉴(?-1502年),其先西大通人。祖阿失都巩卜失加,成吉思汗第六子阔列坚后裔,元安定王脱欢子,明初率部落归附,太祖授为百户(正六品),使统领所部居庄浪。传子失加,累官庄浪卫指挥同知(从三品)。正统末,鉴嗣父职。成化四年(1468),从征固原满四有功,升署都督同知(从一品),充任左参将,分守庄浪。旋任左总兵,协守甘肃。不久充任总兵官,镇守延绥。自讲以往功,实授都督同知。孝宗立,以病致仕。鲁鉴有材勇,遇敌辄冒矢石,数被伤不为沮,故能积功至大将。卒赠右都督(正一品),赐恤如制。子麟,孙经,皆有名于时。

马孔英,宣府塞外降丁,积战功为宁夏参将。万历二十八年(1600)从征播州杨应龙,录功,进都督同知(从一品),世荫千户。后以总兵官镇贵州。

满桂(?-1630年),蒙古人,幼入中国,家宣府。作战辽东,累官至总兵官,左都督(正一品)。崇祯二年(1630)驰援北京,与清军鏖战城下,战败身死。后赠少师,世荫锦衣佥事(正四品),袭升三级,赐祭葬,有司建祠。

猛如虎(?-1641年),本塞外降人,家榆林,积功至游击。崇祯年间擢蓟镇中协总兵官,署都督佥事(正二品),与张献忠、李自成起义军作战,后在河南南阳战死。

虎大威(?-1642年),榆林人。本塞外降卒,勇敢娴将略,从军有功,累官山西参将。崇祯年间为副总兵,署都督佥事(正二品),率军镇压农民起义军,后在河南汝宁战死。

孛儿只斤。

孛儿只斤,蒙古文名是Боржигин,蒙古族乞颜部孛儿只斤氏,实际上是蒙古皇族的氏族名称,明人写《元史》时误将其写作奇渥温氏。

乞颜部包罗歹孛儿只斤氏是蒙古语旧时汉译带侮辱性的贬称,正确译为奇源部包尔炽君氏或包尔之金氏,也有译作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忒、博尔济锦、孛儿吉德、孛儿吉根、孛儿吉济锦、博罗特、布儿赤金、孛尔吉,包尔积金、包_赤金等。

扩展资料:

元朝实行民族等级管理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人口按照民族的不同和被征服的先后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并在政治地位、法律地位、科举名额、官吏任用、赋役征派等及其他权利和义务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分和不平等的规定。

蒙古人是统治民族,习惯以原来的部落或氏族名称作为出身的标志,为元朝的“国姓”。陶宗仪《辍耕录》中列举了蒙古的72种姓氏,据考证,其中有不少错误和重复,清朝钱大昕《元史氏族表》考释,蒙古族有42种氏族。

分别是札札刺儿氏、八邻氏、召烈台氏、阿鲁刺氏、珊竹氏、兀鲁兀台氏、忙兀氏、斡刺纳儿氏、晃合丹氏、别速氏、薛亦氏、瓮吉剌氏、亦乞烈思氏、汪古部、斡亦刺氏、许兀慎氏、逊都思氏、怯烈氏、兀良哈氏、燕只吉台氏。

达达儿氏、脱脱里台氏、土别燕氏、拓跋氏、案赤歹氏、兀罗带氏、彻兀台氏、捏古台氏、卜鲁勒多礼伯台氏、秃立不带氏、度里班氏、兀速儿吉氏、察台氏、凯烈氏、察罕达口口氏、乞失里台氏、口口歹氏等。

-孛儿只斤

-元朝

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南下灭金朝,派拔都远征欧洲,他在位期间成功完全征服中亚、华北和东欧,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谥号英文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简介

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1241年12月11日),又译月古歹、月可台、月阔歹、斡歌歹等。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第三子,母孛儿帖皇后。蒙古大汗,1229年9月13日至1241年12月11日在位。庙号太宗,谥号英文皇帝,尊号木亦坚合罕。早年随父征服漠北诸部,参与西征、攻金、灭夏等战争。1229年9月13日,经忽里台选举,即大汗位。随后,建朝仪,颁札撒(法令),置驿站,设仓廪,定赋额,国家制度日趋完善。次年,采纳耶律楚材的建议,在汉地设置十路徵收课税使,推行赋税制度。三年,与孛儿只斤·拖雷等率军大举攻金。四年,蒙古军歼金军主力于钧州(今河南禹县)三峰山,进围汴京(今河南开封)。六年(1234年),灭亡金朝。七年,建和林城。后分遣诸王、皇子统兵西征,又攻南宋和高丽。八年,印行交钞。以括中原民户分赐诸王贵戚,实行五户丝制,设达鲁花赤和官吏管理军民财政,以探马赤军镇戍各地。晚年,任命 商人奥都剌合蛮、牙老瓦赤主管汉地民政赋税,统治出现混乱。

生平

1225年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尔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

1229年9月13日(农历1229年八月二十四日),在拖雷、察合台,铁木格斡赤斤等宗王的拥戴下登基即位。

1230年,亲伐金朝。1231年召开官山会议(今内蒙古九十九泉),决定兵分三路进攻金。三年内占领陕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淮西一带。1234年联合南宋攻蔡州,1234年2月9日,金哀宗自缢,金朝灭亡。但与此同时,由于与南宋接壤,双方的冲突日渐加剧,也拉开了双方往后45年不断争战的序幕。在南方战线僵持不下之时,蒙古大军的铁蹄转往东方的高丽,并使他们臣服,西线方面,蒙古大军完全控制了波斯,并继续西进,占领了除诺夫哥罗德以外罗斯诸国的全部,以及波兰和匈牙利的全境。

1241年12月11日(农历1241年十一月初八),窝阔台因为酗酒而突然暴毙,使他的西征进程被迫中止。当时大军正朝往维也纳推进,但为了赶返参加位于蒙古的库里尔台大会而急忙撤军,自此以後,蒙古大军再也没有踏足这片土地。

窝阔台去世后五年,一直都由他的皇后乃马真专政,直到1246年8月24日窝阔台的儿子贵由继任为止。

在位期间,制定蒙古地区值百抽一的赋税制,无水处挖井,迁牧民居住。设驿站,制定乌拉制(驿站服役),加强了蒙古本土与占领地区之间的联系。1235年筑蒙古首都哈剌和林城,建万安宫。制定中原和西域的赋税制度,令耶律楚材主持中原赋调,麻合没的滑剌西迷主持西域赋调。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立中书省,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粘合重山为左丞相,镇海为右丞相。置十路征收课税使。始行交钞。立燕京编修所和平阳经籍所。封孔子五十一世孙孔元措为衍圣公,修孔庙,试诸路儒士,中选者除任本地议事官外,还得四千零三十人,免除他们的赋税。为加强蒙古统治阶级的统治权,任命失吉忽秃忽为中州断事官,设治燕京(今北京),主治汉民。1238年,将中原课税以二百二十万两卖给 商人奥都剌合蛮,并命他为提领诸路课税所官,加重了中原人民的负担。1240年命张柔伐宋。

改定官制

成吉思汗时中央官制比较简单,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和政务的繁多,在逐步接受周围政权先进管理的基础上,窝阔台开始进行改革。1229年,设立课税所。1231年,设立中书省,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粘合重山为左丞相,镇海为右丞相。这时中书省的权力虽然不能与隋朝,唐朝,宋朝的中书省相提并论,与以后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的中书省有所不同,但它毕竟标志着蒙古政权的最高行政机构已经从内廷初步分离出来,标志着军政合一制开始发生分化。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才出现了蒙古政权和元朝的一系列汉化即封建化改革。

西征

蒙古灭金战争结束后(参见蔡州之战),窝阔台汗在中原和中亚建立了巩固的统治。也儿的石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以西、乌拉尔河以东之地为蒙古的征服地区,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领土。但是,乌拉尔河以西的钦察、斡罗斯等还未平定。元太宗七年(1235年),窝阔台召集忽里勒台,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斯等未服诸国。居住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钦察部首领忽鲁速蛮惧怕蒙古军,已先遣使纳款,蒙古军至,准备投降。惟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首领八赤蛮坚决抗战。斡罗斯和波兰、匈牙利当时分为诸公国,各自为政,不听大公号令,德、意、奥诸国卷入十字军东征。欧洲形势对蒙古西征有利。

元太宗八年春,成吉思汗长子术赤长子拔都、次子察合台长子拜答儿、三子窝阔台长子贵由、四子拖雷长子蒙哥各统本王室军,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分遣长子从征,以拔都为统帅,速不台副之,共15万大军,自各地出发,秋季抵伏尔加河东岸集中。诸王商定后,各率本部兵前进。速不台率先锋军取不里阿耳(今俄罗斯维亚特卡一波利亚纳东)。是年冬,蒙哥进征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斡勒不儿里克部首领八赤蛮出没于密林,不时袭击蒙古军队。次年春,速不台自不里阿耳境移师南下,增援蒙哥。八赤蛮闻速不台至,大惧,逃入海中。蒙哥率军进攻宽田吉思海(今里海)岛屿,俘八赤蛮处死。于是,宽田吉海及外高加索山以北诸部震服。九年(1237年)夏、秋,在伏尔加河以东休养士马,决定征讨斡罗斯(今俄罗斯欧洲北部的基洛夫州和鞑靼自治共和国以西地区和乌克兰、白俄罗斯)。十二月,拔都等诸王率军渡过伏尔加河,攻克烈也赞(一作也烈赞,今莫斯科东南亚赞州里亚赞城)、科罗木纳(今莫斯科东南科洛姆纳城)诸城。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曾祖述律哥图,事太祖,为八邻部左千户。祖阿剌,袭父职,兼断事官,平忽禅有功,得食其地。父晓古台世其官,从宗王旭烈兀开西域。伯颜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之,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若曰“为伯颜妇,不惭尔氏矣”。二年七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众服曰:“真宰辅也。”四年,改中书右丞。七年,迁同知枢密院事。十年春,持节奉玉册立燕王真金为皇太子。

十一年,大举伐宋,与史天泽并拜中书左丞相,行省荆湖。时荆湖、淮西各建行省,天泽言,号令不一,或致败事。诏改淮西行省为行枢密院。天泽又以病,表请专任伯颜,乃以伯颜领河南等路行中书省,所属并听节制。秋七月,陛辞,世祖谕之曰:“昔曹彬以不嗜杀平江南,汝其体朕心,为吾曹彬可也。”

九月甲戌朔,会师于襄阳,分军为三道并进。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由中道循汉江趋郢州。万户武秀为前锋,遇水泺,霖雨水溢,无舟不能涉。伯颜曰:“吾且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乃召一壮士,负甲仗,骑而前导,麾诸军毕济。癸巳,次盐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在汉水北,以石为城,宋人又于汉水南筑新郢,横铁绳,锁战舰,密树桩木水中。下流黄家湾堡,亦设守御之具,堡之西有沟,南通藤湖,至江仅数里。乃遣总管李庭、刘国杰攻黄家湾堡,拔之,破竹席地,荡舟由藤湖入汉江。诸将请曰:“郢城,我之喉襟,不取,恐为后患。”伯颜曰:“用兵缓急,我则知之。攻城,下策也,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伯颜、阿术殿后,不满百骑。十月戊午,行大泽中,郢将赵文义、范兴以骑二千来袭,伯颜、阿术未及介胄,亟还军迎击之。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其士卒死者五百人,生获数十人。

甲子,次沙洋。乙丑,命断事官杨仁风招之,不应。复使一俘持黄榜、檄文,传赵文义首,入城,招其守将王虎臣、王大用。虎臣等斩俘,焚黄榜。裨将傅益以水军十七人来降,虎臣等又斩其军之欲降者。伯颜复命吕文焕招之,又不应。日暮,风大起,伯颜命顺风掣金汁炮,焚其庐舍,烟焰涨天,城遂破。万户忙古歹生擒虎臣、大用等四人,余悉屠之。丙寅,次新城,令万户帖木儿、史弼列沙洋所馘于城下,射黄榜、檄文于城中以招之。其守将边居谊,邀吕文焕与语。丁卯,文焕至城下,飞矢中右臂,奔还。戊辰,其总制黄顺逾城出降,即授招讨使,佩以金符,令呼城上军,其部曲即缒城下,居谊邀入城,悉斩之。己巳,其副都统制任宁亦降,居谊终不出,乃令总管李庭攻破其外堡,诸军蚁附而登,拔之。余众三千,犹力战而死,居谊举家自焚。遂并诛王虎臣、王大用等四人。

十一月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诸将请点视其仓库军籍,遣官镇抚,伯颜不听,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来言渡江之期,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阿术乃自来,伯颜曰:“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余人知吾实乎?”潜刻期而去。乙未,军次蔡店。丁酉,往观汉口形势。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都统王达守阳逻堡,京湖宣抚朱礻异孙以游击军扼中流,兵不得进。千户马福建言,沦河口可通沙芜入江,伯颜使觇沙芜口,夏贵亦以精兵守之。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口渡江,贵果移兵援汉阳。

十二月丙午,军次汉口。辛亥,诸将自汉口开坝,引船入沦河,先遣万户阿剌罕以兵拒沙芜口,逼近武矶,巡视阳罗城堡,径趋沙芜,遂入大江。壬子,伯颜战舰万计,相踵而至,以数千艘泊于沦河湾口,屯布蒙古、汉军数十万骑于江北。诸将言:“沙芜南岸,彼战船在焉,可攻而取。”伯颜曰:“吾亦知其可必取,虑汝辈贪小功,失大事;一举渡江,收其全功可也。”遂令修攻具,进军阳罗堡。癸丑,遣人招之,不应。甲寅,再遣人招之,其将士皆曰:“我辈受宋厚恩,戮力死战,此其时也,安有叛逆归降之理。备吾甲兵,决之今日,我宋天下,犹赌博孤注,输赢在此一掷尔。”伯颜麾诸将攻之,三日不克。有术者来言:“天道南行,金、木相犯,若二星交过,则江可渡。”伯颜却之,使勿言。乃密谋于阿术曰:“彼谓我必拔此堡,方能渡江。此堡甚坚,攻之徒劳。汝今夜以铁骑三千,泛舟直趋上流,为捣虚之计,诘旦渡江袭南岸。已过,则速遣人报我。”乙卯,分遣右丞阿里海牙督万户张弘范、忽失海牙、折的迷失等,先以步骑攻阳罗堡,夏贵来援。遂俾阿术出其不意,率万户晏彻儿、忙古歹、史格、贾文备四翼军,溯流西上四十里,对青山矶而泊。是夜,雪大作,遥见南岸多露沙洲,阿术登舟,指示诸将,令径趋是洲,载马后随。万户史格一军先渡,为其都统程鹏飞所却。阿术横身荡决,血战中流,擒其将高邦显等,死者无算,鹏飞被七创,败走,得船千余艘,遂得南岸。阿术与镇抚何玮等数十人,攀岸步斗,开而复合者数四。南军阻水,不得相薄,遂起浮桥,成列而渡。阿里海牙继遣张荣实、解汝楫等四翼军,舳舻相衔,直抵夏贵。贵引麾下军数千先遁,诸军乘之,斩溺不可数计,追至鄂州东门而还。丙辰,阿术遣使来报,伯颜大喜,挥诸将急攻破阳罗堡,斩王达。宋军大溃,数十万众死伤几尽。夏贵仅以身免,走至白虎山。诸将谓贵大将,不可使逸去,请追之。伯颜曰;“阳罗之捷,吾欲遣使前告宋人,而贵走代吾使,不必追也。”丁巳,伯颜登武矶山,大江南北,皆我军也,诸将称贺,伯颜辞谢之。

阿术还渡江,议兵所向,或欲先取蕲、黄,阿术曰:“若赴下流,退无所据,先取鄂、汉,虽迟旬日,可为万全计。”伯颜从之。己未,师次鄂州,遣吕文焕、杨仁风等谕之曰:“汝国所恃者,江、淮而已,今我大兵飞渡长江,如履平地,汝辈何不速降。”鄂恃汉阳,将战,乃焚其战舰三千艘,火照城中,两城大恐。庚申,知鄂州张晏然、知汉阳军王仪、知德安府来兴国,皆以城降,程鹏飞以其军降。壬戌,定新附官品级,撤宋兵,分隶诸将。先是,边民戍卒陷入宋境者,悉纵遣之。丁卯,遣万户也的哥、总管忽都歹,入奏渡江之捷。分命阿剌罕先锋黄头取寿昌粮四十万斛,以充军饷。留右丞阿里海牙等,以兵四万分省于鄂,规取荆湖。己巳,伯颜与阿术以大军水陆东下,俾阿术先据黄州。

十二年春正月癸酉朔,至黄州。甲戌,沿江制置副使、知黄州陈奕降,伯颜承制授奕沿江大都督。奕遣书至涟水招其子岩,岩降。遣吕文焕、陈奕以书招

《新元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五十六(3)

遣蒙古军都元帅阇里帖木儿、万户怀都,先据无锡州,万户忙古歹、晏彻儿巡太湖,又遣监战亦乞里歹、招讨使唆都、宣抚使游显,会阇里帖木儿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