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传宗接代
传宗接代都传什么?传姓氏、传家产、传家族势力和家庭的传统性,其中,姓氏、家产和家族势力关系到家庭的存续与壮大。在农村99%以上都是随父姓。可能我们觉得姓氏只是一个符号,但是农村中姓氏被认为是家庭延续的象征,如果没人传姓了,这个家庭就等于灭门了,不会有人传家谱,就绝户了。绝户和断子绝孙在农村是骂人最狠的话。家族势力在农村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三个儿子可以等于一个派出所,可以多分宅基地和责任田。另外,在选举中也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传给谁?都是要传给儿子。女儿是要嫁人的,不能养老送终,不能壮大家族,所以女儿对家庭的价值就降低了。因此,生儿子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成为农村家庭的必须。所以我们说从夫居不仅仅是习俗,而是体现了男主女从这样一个社会地位的婚居制度。这就涉及到资源分配的问题。
我们又进行了一个调查,就是说一个家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男孩女孩,让他们去贴,宅基地、营养品、参与社区管理、读书和家庭财产继承,这些都给谁。我们的问题就是谁优先,谁的利益受到忽视,这种忽视给家庭、给社区带来什么影响。结果清一色是给男孩的,几个村庄的调查全部都是这样。在教育方面,当只有一个读书机会的时候给谁,男孩,没商量。在健康方面,它的表现就是女婴的死亡率比较高。土地、房屋以及参与社区建设,在这个资源分配过程中,女性的价值被进一步贬低。
对待婴幼儿态度问题是国际上监测妇女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否存在重男轻女的性别偏好,能够鲜明地反映出该国或地区妇女地位的实际状况。这个问题是真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的。我们可以看到,性别比失衡的背后是性别偏好,性别偏好的背后是性别不平等。但是对于这一点,我们的家庭、社区、甚至社会制度方面还是一个盲区。我们的资源分配一直是按照从夫居的假设来进行的,强制性的男婚女嫁。比如分宅基地的时候,一个男孩一个宅子。女孩是没有宅基地的,它的前提就是女儿要出嫁。土地也是这样。因此,在我们调查的几个县里,男到女家比例非常低。另外我们也考察了一些小康村,那里经济发达,但仍然是男婚女嫁,仍然是女孩要嫁出去。我们的政策在这里是盲区,认为男婚女嫁是一种习俗,是天经地义的,不存在性别问题,所以我们的政策默认了性别不平等的规则。即便有一些声音反映出来了,政府部门也在所谓的民意和稳定这样的前提下去处理问题,比如,为了稳定,可以不听妇女的声音。没有土地,法院可以不受理。显然,民意的背后隐藏着性别不平等。稳定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不稳定。男孩偏好是一个结构性的社会问题,不仅仅是性别问题。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下面谈一谈编写家谱的那些事。
首先来谈一谈世系排列问题虽然现在书本文字都是横版,但是谱牒中世系排列还是继承了古老传统,都采用了竖版,在16开的长方形纸张中,一张纸中刚好分为五格,刚好是五世,每一格刚好是一世,按房头,从长到幼逐一写清楚,有时候堂兄弟多,每一世都会用很多张纸。竖版排列世系有如下利弊:
有利的方面。古人竖版最大的好处,就是尊卑有序,每一世都会清清楚楚,不会造成辈分混乱,有利于后人查找祖宗。不利的方面。不利的地方当然是会很浪费纸张。比如第一世只一个祖宗,第二世有两个祖宗,第三世有四个祖宗,依此类推,第五世就有十六个祖宗。这样就形成了第五世书写最多,第一世只有为数不多几个字的局面。当然,关于世系排列,也并非完全是一张纸排五世,我所知道的,也有排列四世的情况,这样操作,可能是更加节约纸张吧。
既然是竖版,文字当然是竖着排版。比如第一世记录,在最右边会有一世祖标记,接着就是一世祖名字,因为是家谱,就不会写上姓,接着写具体内容,具体内容比名字的字体要细,突出了名字的重要性。
世系记录的具体内容:世序、大名、长上情况、小名、字、出生日期、娶育情况、殁葬情况。如下图。世系记录的具体排列:父子源流要对齐,尊长分先后。如:甲是第三世五房的长子,就应该在第三世五房的下面对齐接着写,不可写到其他房头,也不可写到兄弟后面。如果需要提头换页,则具体内容写明了几世几房的第几子,查找起来也不会混乱。相对而言,横版运用表格好像不伦不类一样,把修了几千年的谱牒横过来是一个巨大工程,同时也难以看习惯。
所以,我认为家谱中世系的排列竖版是最好的,一方面保持了传统,另一方面用表格五世排列的方式使阅读者一目了然。
再次,来拓展一下其他问题编写家谱的发起。编写家谱的发起,是一件大事情,并不是任何人想编写就编写的,而是有一定的发起方式和时间要求的。编写家谱的组织:必须由各庄德高望重的人组成谱局,并由有担当,有热情的知识分子(古时是大儒)主持全面工作。编写家谱的时间:正常情况下,一般都是20年修一次,但在历朝历代更迭动荡期间,由于社会不稳定原因,时间也会有推迟。20年这个时间,我认为是比较科学的。家谱的具体构成:除了世系以外,家谱还有源流情况、旌表记录、名人记录、名家赞颂等等具体内容。家谱的历史意义:在家国天下的理念中,国谱没有记录详细的地方,家谱有会有详细记录,当然,家谱记录的是自己的先人,公正客观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好了,就写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帮助。逢年过节,家庭主房明间要供奉祖宗的牌位。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尊敬祖先的传统。逢年过节,后代缅怀列祖列宗的功德,让他们在天之灵和满堂儿孙一起度过节日。 在堂屋后墙正中贴上一张纸,纸上写着:X(姓氏)门祖宗之神位。还有:天地各界神灵之位。前面案子上摆上贡品:肉、馒头、水果、五谷等。贡品前摆设香炉,焚香三柱。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都要焚香祷告,请祖先保佑后代平平安安、无病无灾、幸福美满。
可以通过招赘,也就是说从兄弟或者堂兄弟那里过继一个儿子,或者通过找上门女婿。这样就能够实现子女随母姓,从而实现所谓的传宗接代。说到传宗接代,很多人觉得这代表着思想落后,但实则是一种家谱文化。就好像子女随父姓,更可能是出于子女和母亲的利益,家族文化其实也是比较平等的。
妻子在娘家是入女儿的家谱,在夫家入夫家的家谱,而丈夫在父亲家入儿子的家谱,在岳父家入女婿的家谱,无论是男人和女人都会入两个家族的家谱。家谱文化比养老思想更加准确地反映了人类的正常代际关系是一种接力关系而非回报关系。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比较低,而且医疗水平也不高,一个人如果病倒了根本活不了几天,为了病倒之后那几天寿命值得含辛茹苦的抚养好几个孩子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事实上往往是人们因为孩子成活率低,而饱受失去孩子的锥心之痛,老了也无法享受这些夭折的孩子的奉养。而且大体上每一代人都将上一代留下的恩惠和财富,连同自己一生劳动所得的财产扣除消费之后的盈余都给了下一代,每一代人给下一代更多而不是更少,这样人类社会发展才能进步。
除了遇见有些王朝末年或者是大的灾荒,或个人有恶习,智力太弱,那可能会造成下一代给下一代的没有上一代给的多,但这并不是主流,现在的科技进步,人均寿命延长,才轮得到儿女的一代的回报。正是因为社会制度将这种回报变成了强制性的义务,那么这就使得传宗接代从一个人的心理需要变成了社会需要
怎样传宗接代
本文2023-10-25 12:22:4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3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