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姓戴的名人-戴姓起名字-戴姓的起源与家谱
安徽亳县,江苏扬州市,河北清河郡
「戴」源出;一
1.以谥号为氏,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2.以国为氏,源于春秋时期之公爵诸侯国--戴国。这一支也是出自子姓,另有一说是出自姬姓。3.出自姬姓。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4.殷氏改戴姓而来。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因商首都在殷,又叫殷国),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5.其他民族改姓而来。如满洲达尔充阿氏、戴佳氏,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改戴姓,另蒙、回、瑶、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6.戴是兵主蚩尤的族称。兵主蚩尤姓戴。
得姓始祖
戴撝。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撝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撝。后世亦沿用戴姓,并尊戴撝为戴姓得姓始祖。
戴姓分布
当代戴姓的人口已近430万,为全国第五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戴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江苏三省,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湖南、四川、广东、重庆、浙江、贵州,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6%的戴姓人口。安徽居住了戴姓总人口的12%,为戴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江浙为首,沿长江向西延伸到川贵的戴姓聚集区域。自明朝至今近600年间,戴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西部的回迁和移民是主流,同时,向东北的移民成为新的流动方向。戴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皖苏沪浙、湖北大部、赣湘、云贵川渝、粤闽台大部、鲁豫东南、陕西南段、辽宁大部、吉林南段、黑龙江东端和西北角、内蒙古东南和东北角,戴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46%,居住了大约76%的戴姓人群。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广大的地区,戴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11%一03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332%的土地上,居住了大约23%的戴姓人群。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其中羼入宋元及明初人诗颇多。
戴嵩:唐代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写山泽水牛尤为著名,与韩滉画马齐名,世称“韩马戴牛”。
两千多年前开始广泛流传于中国南方的国之重器铜鼓,至今仍在云南和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保存着使用的习俗,承载着有形和无形的铜鼓文化,成为令考古学家惊叹的文化活化石。
铜鼓是与鼎一样代表我国青铜文明的器物之一。有关部门普查,从27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到100多年前的清代,我国流传下了2300多面铜鼓,其中800多面散落于民间。
近年来,考古学家和民俗学者发现,在沿西南边境一线的云南文山、红河、西盟、沧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红水河流域等地区,古老的铜鼓仍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山彝族的跳宫节、麻栗坡的荞菜节、壮族三月三祭龙节、广西的蚂拐节等少数民族重大节日庆典仪式上,人们都要请出铜鼓,应和着鼓声,让全寨人载歌载舞,欢庆数日;寨中若遇上重要事情,族人决断时,须有铜鼓作证;铜鼓使用完毕,由村寨中德高望重的寨老保管,焚香擦拭,入土密藏;外借时还要系上魂索,并办理许多繁杂的手续。铜鼓记录着这些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进程和风云变迁。
对于考古学来说,用民族学的内容和事实来解释碰到的难题,比如铜鼓的使用、保管、习俗、所有权等,是出土文物所无法解决的。研究铜鼓近三十年的云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昆声教授这样阐释活化石的意义。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戴氏家族保存着一面传了十二代人的铜鼓。平时用壮锦覆盖,收藏于阁楼上,每年正月初一要举行祭铜鼓仪式,人们先到河边祭水神,取新水为铜鼓洗面、洗身,置于神桌上,烧香祭拜。正月初三、初五,戴氏家族还要将铜鼓抬到村中的老人厅前,跳传统的铜鼓舞。铜鼓见证着这个家族的数百年兴衰,几经战乱仍被视为珍物。
诞生于春秋时期的铜鼓,是中国长江以南和东南亚国家最具特质的青铜器。从宏观上看,这一区域民族共同使用着种类各异的铜鼓,从微观上看,铜鼓本身蕴涵了千变万化的传统知识,在民族文化及族缘研究上有着特殊意义。李昆声介绍,关于铜鼓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器物研究进入文化人类学家的视野,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铜鼓学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让学者们感兴趣的还有铜鼓和铜鼓舞中铭记的民间文学、舞蹈和音乐。彝族、壮族中流传着许多有关铜鼓的传说,彝族歌谣《铜鼓王》,共有20篇歌词,7900余行。铜鼓纹饰中最具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是蛙纹,在广西红水河流域的青蛙节上,人们把铜鼓和蛙饰看作传神的工具,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一样,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铜鼓文化同样面临衰落之势。铜鼓铸造是一种口传心授的特殊技艺,可是到了近代,这一技艺在中国大地上消失了。那些流传下来的古代铜鼓于是显得弥足珍贵。但广西河池地区曾对辖区内87面铜鼓做了抽样调查,发现损坏的占了70%以上,严重破损的大约有十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人们对铜鼓的依赖正在淡漠,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仪式逐渐被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因此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维持那些活态的文化因素,让悠久的铜鼓文化传承下去。
跳出金太阳,
舞来银月亮,
云雾缭绕的深处,
那有我家乡。
森林似飘带,
南环绕山梁,
花开四季遍山野,
那是我家乡。
铜鼓咚咚响,
飞歌多嘹亮,
苗家芦笙舞,
越跳越欢畅。
铜鼓声声响,
飞歌传远方,
幸福的日子,
越过越久长。
敲醒了大山,
唱醉了草场,
一条小径通云顶,
那有我家乡。
米酒沁芳香,
甘泉似琼浆,
梦里寻觅千百回,
还是我家乡。
铜鼓咚咚响,
飞歌多嘹亮,
苗家木鼓舞,
跳过了海洋。
铜鼓咚咚响,
飞歌传远方,
美满的生活,
胜人间天堂。
戴氏字辈:“维应学文楚正光明兴志中启富跺龙庭泽元道德向世传伦”。
善邑黄泥塘戴氏焦国堂字辈:“仕洪国正天心顺上达民兴世泽良光宗耀祖承先绪盛德殿邦声远扬”。
湖南资阳戴氏字辈:豫章旧序:“燕翼遐兴炽鸿图世业彝”,续序:“时祥金玉贵南北极星中禀正添资敏淑气焕人文”,新序:“先工贻万代宗德立家邦流源松析茂远荫后嗣昌”。
湖南湘潭鹤岭戴氏紫薇堂字辈:“宗德显扬光辅盛朝金紫万年受兹介福敦崇孝义勤以力田念厥本原泽衍来裔”。
安徽无为县戴氏字辈:友志彦福,文遇万启,国朝必昌,继衍恒茂,永绍前章,光明宏大,照耀家邦。
江苏射阳县戴氏字辈:元启光中,式从古训,孝友和融,克家昌世,德荫永丰。
戴氏字辈:遵培树尔尚 振宇耀华昌 浩得绵泽久 惠贤传远方 风良兆国泰 怀广保晏康 政廉山川瑞 萌嗣源永长
重庆戴氏字辈:仁义聪明,智慧达天开,文德方长,生光祖 永世容昌
江苏句容戴氏字辈:邦大文元尚、时良世道光、儒臣立朝国、相佐显名扬、德正贻谋远、学修教育长
湖北孝昌县戴氏字辈:学正天良,志行大方,立朝维法,观国友光
湖北省罗田县胜利镇叶家山村戴氏字辈:安定太昌福 英才世泽新 崇贤宏盛治 家国庆长青 。
山东金乡戴氏二十一世至三十世字辈:忠孝仁义礼,智信德文武
重庆綦江新建戴氏字辈:万启正世单,举绍钦洪仕,维明朝天国,荣显昭忠义。因二十字即将圆满,重启二十字:相王载宗耀,政全文武昌,贵富繁锦绣,庭族永升望。
[摘 要]广南县贵马村“贵马鼓”和铜鼓手巾舞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文化底蕴、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是广南铜鼓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也为研究铜鼓文化、稻作文化、壮族民族历史文化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直观依据。
[关键词] 广南壮族 贵马鼓 铜鼓 铜鼓手巾舞参考文献:
广南县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因在此地出土、被发现的铜鼓多且类型全而称之为“铜鼓之乡”,至今在广南县境内出土和发现并登记在册的铜鼓一共有38面。广南县主要聚居着壮族,源于古代百越部落,是句町濮人原种民族。壮民视铜鼓为“神器”,已伴随壮族两千多年历史,广南县境内凡是壮族村寨,都会有传世铜鼓,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如今虽然不是村村有传世铜鼓,但是在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的壮寨就保存着一面传世铜鼓——“贵马鼓”。
一、“贵马鼓”与铜鼓舞的艺术魅力
(一)“贵马鼓”和祭铜鼓
“贵马鼓”属于麻江型铜鼓(麻江型铜鼓:以贵州省麻江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鼓面有太阳芒,呈柳叶形,叶尖
朝外,芒外有晕,第2、4晕中饰有十二种生肖相;鼓面有蛙饰,蹲蛙较小,高约4公分,神态呆板;鼓面还有乳钉纹,以鼓面太阳纹为圆心排列成圈,间距相等,乳钉外晕为云雷纹,构成星际云间的团;足部有波浪纹,其间有鱼等水中动物。
“贵马鼓”由贵马村戴氏家族保管传承至今,已传至十二代。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还保留着敲铜鼓、跳铜鼓舞的习俗。正月初一,戴氏族人亲自挑新年的第一桶新水为铜鼓“洗面”、“洗身”, 焚香祭鼓,用鸭血和酒滴在鼓面,全村人按辈分吸吮血酒,祈求来年宗族平安,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完成祭铜鼓后,将其挂在堂屋门前的檐条上,旋转进行占卜,鼓面朝何方停止,即认定当年何方大吉。占卜后,由族长敲击鼓面,节奏是连敲三声休止一次,据说这样是和神灵对话,祈求神灵及祖宗庇佑平安、风调雨顺。
(二)铜鼓手巾舞
正月初三,戴氏族人携铜鼓与村民共跳铜鼓手巾舞。手巾舞,壮语为“什尼妈”、“拢阿拉”、“拢阿耶”、“拢耶唱”,因跳舞时舞者两手各执一块手巾起舞而得名。贵马村的手巾舞有十二套动作:开道、播种、插秧、薅秧、植棉、祭祖、织棉、挑谷、庆丰收、收尾等。动律向下蹲颤。队形有:两行、互相交叉、圆圈。脚部动作有:跺脚、吸腿跳。手部动作有:单手向上甩、单手体侧划圆、双手向上甩、双手向下甩、双手交叉等。身穿节日盛装的贵马村村民,在铜鼓声和牛角声的伴奏下,欢乐地舞蹈,每跳完一组动作,便会呼“哟呵”再跳下一组动作,呼喊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充满着自豪感。
二、铜鼓舞的文化意蕴
(一)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
1、万物有灵观
跳铜鼓舞之前进行的祭铜鼓仪式,体现了壮族祖先浓郁的万物有灵观的一方面。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宇宙万物处于混沌认识,认为天地万物即可保护人类又可降祸于人类,因此对万物心怀敬畏。而铜鼓发出的声响,可传至千里,促使他们认为铜鼓是“神器”,可上天达地。因此,古老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青蛙图腾崇拜
“任何一个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之发生,往往与当地特殊文化条件相关。”壮族以青蛙为图腾,在“贵马鼓”鼓面边缘有四只蹲蛙也体现此观念。
在壮族地区有两个关于青蛙的传说,一是:青蛙是天神的小儿,因犯天条被罚人间,负责上报人间风雨阴晴,监视人类行为,因此壮族敬畏青蛙。二是:古时有一年天旱无雨,庄稼枯黄,人们请天神降雨,但天神不应。最后人们请来青蛙,让它坐在铜鼓之上视为尊物,并杀猪宰鸭敬献,才使得青蛙感动,并如实向上天报告人间旱情,求来风雨,解除灾旱。从此,人们对青蛙的敬奉成为定格,并将蛙铸于鼓上。因此,在壮民心中,青蛙是通天的动物,能呼风唤雨。在鼓面上铸蛙,可以通过鼓声传达美好愿望至上天,祈求风调雨顺、人民安康。另外,青蛙强大的繁殖力,也是壮民为了求得自身繁衍的美好祈愿,而崇拜青蛙的原因。
3、三元四方的宇宙观
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朵》中明确地讲:“宇宙是一个球体,原来是沾在一起的。后来才分离为上、中、下三界,由天、地、水三元构成,上界为天,神灵居住;中界为地,由人类居住;下界为水,海龙王及水妖世界。”在贵马鼓上也是如此,鼓面饰有太阳纹、云雷纹、乳钉纹和青蛙,代表上界;鼓的底部,有波浪、水草、鱼类等形象的纹饰,代表着下界。在1919年在文山州广南县阿章寨出土的阿章鼓,鼓身刻画着持刀准备杀牛的壮士、头插羽毛的舞蹈者、众人划船的乘龙舟出行的古人生活图,象征着中界人类的生活。
(二)浓郁的稻作文化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铜鼓手巾舞是典型的模拟劳动、农耕稻作的舞蹈。从手巾舞的“插秧”、“薅秧”动作得知,壮族主要种植水稻,由任由自生自灭粗放型到薅秧中耕的精细型转变。从“植棉”、“织棉”得知,壮族人民还掌握植棉、织棉的技术和工艺。壮族的农耕生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生产力水平有了长足发展。铜鼓手巾舞主要是女性舞蹈,体现壮族的农耕出现分工:女性从事细、轻的劳力活,男性从事挖田、犁田、挑秧等重活。“从这些舞蹈里,我们不仅知道了稻作的今天,而且还知道了稻作的昨天,以及从昨天走到今天经历的漫长艰辛的历程。”(刘金吾:《中国民族舞蹈与稻作文化》第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三)悠久的铜鼓文化
学术界对铜鼓的历史地位有“中原以鼎为尊,南方则以铜鼓为贵”之说。 铜鼓在壮族的社会生活中是不可替代的“神器”。节日里要敲铜鼓、跳铜鼓舞,在婚嫁、生育、盖新房等喜庆日子里,也会敲击铜鼓以驱邪纳福,祈求万事如意、人丁兴旺。如珠琳镇弄江、者兔乡克业村的壮族,每逢结婚嫁娶,喜家都要送一份酒去祭祀铜鼓后,再将铜鼓请回家中敲击,以祝贺新婚夫妇能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在丧葬中,也会敲击铜鼓,不仅借此报丧,而且希望通过敲击铜鼓,将死者的灵魂引入仙界。
三、铜鼓舞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一)铜鼓舞是壮族人民祈求众神庇佑的朴实手段
戴姓姓源有二:①源出于姬姓。西周有戴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为宋国所灭,为纪念故国,国人遂以国名为姓,称为戴氏。②源出于子姓。宋国国君死后谥号为“戴”,史称宋戴公,他的后世子孙就以其谥号“戴”为姓,亦称为戴氏。《元和姓纂》、《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书都持此种观点。
按戴氏家乘记载:微子第七世孙撝(官卿大夫)于民有功,逝后谥号为戴,戴公之孙宣公以戴为姓,从此戴姓产生。
由此可知:
戴姓第一人名叫:微子撝。
戴氏-姓戴的名人-戴姓起名字-戴姓的起源与家谱
本文2023-10-25 11:43:5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37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