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姓的姓氏源流
明(míng)姓源出有: 源于谯明氏,出自燧人氏的部下明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上古燧人氏为部落首领的时候,他的部下有一个叫明由的大臣,是谯明氏的后裔,因为具有才能而很受燧人氏的看重,后来成为“四佐”之一。
在明由的后代子孙中,有以祖上的名字作为姓氏者,后省文简称为明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丞相百里奚之子百里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明,姬姓,虞仲之后也。有百里溪者,为虞国之公族大夫。晋献公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百里溪,以媵秦穆姬,自此遂为秦大夫。”春秋时期,秦国丞相百里奚的儿子名叫百里视,字孟明,为秦国将军。百里视骁勇善战,取得过很多场战争的胜利,特别是击败过当时最强大的晋国军队,为秦国后来在西部称霸奠定了基础。百里视,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另说为春秋时期虞国(今山西平陆)人,是百里奚的儿子。是秦穆公赢任好执政时期秦军主要统帅。
百里视逝世后,其后代子孙就用他的名字“孟明”作为姓氏,称孟明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明氏、孟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拓拔部斗眷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鲜卑族部落有一斗眷氏部落。在北魏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北魏王朝的铁碗太后冯太后逝世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开始亲政。他巩固了冯太后留下的改革成果,并将政体改革推向了高潮,迁都和汉化改革就是他坚持执行的主体政策。
在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时,鲜卑斗眷氏族改为汉姓明氏。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公旦之子姬明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姬明保,为西周初期重宰周公旦之子,为著名的西周宗室。在文物鼎器《令彝》上一百八十七个铭文中记载:周成王姬诵亲政时期(公元前1098~前1081年),姬明保在父亲周公旦去世后,袭承周公之职,职掌“三事四方”,即管理都城王畿以内三大政事及四方诸侯的所有政务。
在周公姬明保的庶支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明保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明氏、保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成周明氏(今河南洛阳)。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明府,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明府,全称为明府君,就是对地方县一级最高行政长官太守的尊称。唐朝以后,多用“明府”称县令。
在明府的后裔子孙、门人衙役中,有以其官职尊称为姓氏者,称明氏。 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吏明堂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明堂令,是南朝时期太常寺中设置的官位,主要职掌礼爵、宗庙、社稷的祭祀,下属有明堂丞,职位相当于后世隋、唐朝时期的太常寺郊社署令,在南朝宋、齐、梁、陈中,皆设有该官职。
在明堂令、明堂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明氏。 源于官位,出自隋朝时期官吏明法掾,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明法掾,是在南北朝时期各国皆设置的一种官位,对刑律司法精通。到隋朝时期将其与律博士一起列归大理寺,职责是掌管议刑,并作为务法官的顾问,并列置有两员,官秩为从八品,相当于今天的副主任科员。
在明法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明氏。 源于官位,出自金国时期官吏明纬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明纬郎,是金国太租完颜·阿骨打模仿北宋王朝设置一种官位,专职掌管司天鍳的具体事务,由精通天文历法之人承担,归属司天翰林管辖,官质在从七品,相当于今天的处级干部。
在明纬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汉化称明氏。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伊克明安氏,本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姓氏,世居准噶尔(今新疆准噶尔盆地)。后青海辉特部扎萨克图汗部厄鲁特一旗都以此为氏,通古斯语为“Dzongario”。再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Ikminga Hala。明朝时期即已多冠汉姓为明氏。
⑵蒙古族锡纳明安氏,源出蒙古察阿安塔塔儿部,通古斯语为“Ceynamin’an”,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库鲁默博尔(今俄罗斯库尔河上游),明朝时期即多冠汉姓为明氏。
⑶蒙古族明安氏,是以官称为姓氏者,汉义“千户、千总”,通古斯语为“Min’an”,世居界凡(今辽宁抚顺李家乡界藩山)、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inggan Hala。后多冠汉姓为明氏。 源于回部、回 族,是汉化改姓为氏。回 族中的明氏,早期见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奉旨调征,攻平缅甸后,驻守云南的都指挥明恭。现云南腾冲有其后裔,并已历二十余世。至南明桂王永历帝朱由榔转战各地退入云南后,随护的回 族军士中也有一部分明氏,后便留居在了保山、腾冲一带。到了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回民族为表示“抗清复明”的反抗精神,遂以“明”为姓氏。回 族中由此而产生的明氏家族,主要活动于回民反抗清朝统治最激烈的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在宁夏固原县河川乡,还有以明氏回 族居多而产生的地名“明川”。
明氏回 族主要分布在今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源于满族,是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赓音氏,满语为Gengyin Hala,汉义“昭、明”,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在民国初多冠汉姓为明氏、耿氏等。 源于明朝,出自明朝灭亡后的汉族反满情节,属于以历史事件改姓为氏。大明王朝灭亡之后,有许多明朝遗老旧臣、门阀豪绅、文人子女,皆以故朝之称为姓氏,称明氏。但在清初满清政府的残酷控制和镇压下,许多姓氏家族皆将“明”字拆开,再加上一些偏旁部首以混淆视听,因此在清朝初期大量出现了一些奇特的姓氏,计有旪氏、旲氏、旯氏、旷氏、旻氏、旺氏、旼氏、昂氏、昃氏、升氏、昊氏、昌氏、易氏、昙氏、昚氏、昦氏、昪氏、昮氏、昰氏、昶氏、昺氏、晁氏、晋氏、晸氏、暜氏、朗氏、月氏、朋氏、服氏、朙氏、望氏、朝氏、朞氏、朠氏、朤氏、昬氏、暹氏、暭氏等等,不一而足,均带有“日”、“月”的标志。而且,这些姓氏在后裔子女中或齿序交替使用、或排辈交替使用,合起来都是“明”字,为此,被满清政府识破而杀头灭族的人多不可数。
到了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后全国爆发的辛亥革命运动中,以及在民国初期,许多这样的“偏姓家族”大多均改回为原姓氏,但也有少数人统其为明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明氏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近年来,山东青岛、烟台、莱州、日照不断有人来访或来信,寻找祖籍之地,其家谱都记载:“原籍成都,明朝洪武二年(1369)由四川成都东关铁碓臼,或大十口,或江右,或铁狮子口大树村,或铁碓臼石狮子胡同、大槐树下、或成都府驸马县枣栗村迁居山东”,据称 “烟台、招远、莱州、蓬莱、龙口、莱阳,大约80%的村庄的都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四川迁过来的。”据此推断,当时有一定规模的迁徙活动,随军出征,或是避乱。
一、从史籍记载看
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至正十七年(1357)十二月,徐寿辉将明玉珍据成都路。”(《明史》卷1)“至正二十二年(1362)五月辛未,明玉珍据成都,自称陇蜀王。遣伪将杨尚书守重庆,分兵寇龙州、青州,犯兴元、巩昌等路。”(《元史》)至此四川地域为明玉珍所据,直至明朝洪武四年(1371)汤和平定四川,明氏建立夏朝,据有巴蜀之地仅仅十余年。(按清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所引新都杨学可《明氏实录》,明玉珍攻占成都应在至正十九年。)本文转载自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作者赵英雄。
明朝建立后,虽然是在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辛亥,诏户部,置户籍、户帖,岁计登耗以闻,著为令。”(《明史》卷二)正式制定了一套严格完善的户籍和流动的制度,但是在洪武二年(1369)朝廷已开始组织大规模的移民,据《明史·食货志》《明太祖实录》《续文献参考》等资料记载,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历时近50年时间。先后组织大规模移民活动十余次,共向山东、河南等地移民数十万人。据《洪洞县志·古迹》记载:明朝政府在洪洞县的广济寺“设局驻员”,规定凡移居者都必须到广济寺办理手续,发给迁移勘合及“凭照川资”。然后按照官方指定的地方,在兵士的监护下,分别迁往各地。
明代对人口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明代法律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任何人离乡百里,都必须持“路引”,“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的证明。老百姓一旦定居一个地方,就不允许随意流动,如果要到其他地区走亲访友或办事,须到官府开路引,如果没有路引,就会被关卡或巡逻的军队逮捕,这样一套制度就是为了控制人口大量的随意流动而引起社会不安定。据此,洪武二年,四川尚被明氏所据,象上述具有一定规模的民众迁徙活动,跋涉数千里迁徙到明朝统治下的山东地区是绝不可能的。
二、从地名考察来看
其家谱所记“成都东关铁碓臼,或大十口,或江右,或铁狮子口大树村,或铁碓臼石狮子胡同、大槐树下、或成都府驸马县枣栗村”,由于成都市在明末遭受大规模战乱的破坏,成都城成为一片废墟,清代康熙年间重建,因此古地名已难以查考。现仅从以上记述简析:
“东关铁碓臼”: 东关,即指东门一带;碓,《说文解字·石部》谓“碓,舂也。” 臼,《说文解字·臼部》“臼,舂也。”即二字为同义字,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如此。但是无论在古代,或是现代,碓、臼二字在文献中都没有连用的。碓、臼,即过去用来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用铁制作用来舂米的碓、臼不多见,道家炼丹多用铁碓、臼捣矿石、药材。近现代以来,中医药铺中则多用小型的铁碓(臼)来捣药材。如果用作地名,其地当有一著名的铁碓、或铁臼。碓、臼,今川人多称“碓窝”,而成都市郫县则称“沙盔儿”。今日成都市东门一带没有这样的古遗迹。
“江右”,古代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由于古代的成都城一直是二江抱流的格局,故东关江右应在东门附郭一带。
“铁狮子口大树村”,今日东门一带没有铁狮子遗迹。
“大槐树”,清代光绪五年《成都城坊图》中,出东门,沿水井街而下为“古双槐树街”,是否即此,难以确考。
“成都府驸马县”,元明时期成都从未设置过此县。
“石狮子胡同”,胡同即小街巷,最早始于元代。但在元人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街制》中称胡同为“衖通”。明嘉靖年间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衕集》、万历沈榜的《宛署杂记》里,“衖通”则写为“胡衕”。《宛署杂记》中的解释是:“胡衕本元人语”。后来逐渐被简化,写作胡同。故称街巷为胡同是在明代后期。因此其家谱非源于旧本,当为后世所修。
三、结语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 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明朝初年迁居山东的山西移民留传的一首民谣。据史籍考察,明初大规模的移民,迁出者也不仅仅是洪洞人,还有太原及泽、潞、辽、汾、沁诸州的。然而,为什么世世代代,众口一词,都提到大槐树这样一个标志如上面家谱所说“大槐树”也可能本于此。当时外迁移民涉及到山西2府、17州、66个县。在当时关山重重、道路阻塞的情况下,这么多地方的移民全部集中到洪洞县的大槐树下,哪怕是短时间的吃、住都是难以解决的,显然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的。由于明政府在洪洞广济寺“设局驻员”点签移民,大槐树下当是移民“聚集地”,影响所致,移民们自然也就乐于认同这样一个出发地。因此,明朝初年迁居山东的移民应是从山西迁移的。那么上述家谱所提及的成都移民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从成都迁往山西,再从山西迁往山东的。
那么成都移民是什么时候迁往山西的
元朝末年,明玉珍攻占重庆后,元右臣完者都“会平章朗革歹、参政赵资,谋复重庆,屯嘉定之大佛寺,玉珍遣万胜御之。胜攻嘉定半年不下”(《明史》卷123),又清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己亥(至正十九年(1359)),玉珍亲领兵至嘉定围之,令明三(即万胜)率锐兵直趋成都。时元省平章买奴、参政韩叔亨为青城贼所执,城中窘迫,惟都事薛元理署省事。守省兵皆新募者,闻明兵至,皆惊溃。明三领兵入省中,虏朗革歹、赵资妻子,顺流而归。新都杨学可《明氏实录》”。时东路、西南路为明氏所阻,溃兵只能向北退走。因此,为了避乱,此次即可能有大批的成都民众随军迁徙。明玉珍攻占成都后,又“分兵寇龙州、青州,犯兴元、巩昌等路。”龙州,今日绵阳江油一带;青州,历史上陕甘、四川从无青州之设置,疑为青川之误,当在今日平武一带;兴元,今日汉中一带;巩昌,今日陇西一带。在当时战乱的情况下,民众只能不断地向北迁徙,寻找一个安居之地。
此外明氏建国后曾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内乱。至正二十六年(1366)二月,明玉珍去世,子明升自立。其母彭氏临朝听政。时大将万胜与司空张文炳不和,万胜派人杀死张文炳。明玉珍养子明昭为张文炳复仇,假托彭氏旨缢杀了万胜,引起朝臣的不安。“胜有开国功,死非其罪,人多不服。《平夏录》”(《国初群雄事略》)驻守保宁的大将吴友仁上书,以清君侧为名,发兵声讨明昭之罪。“丙午(至正二十六年),保宁镇守平章吴友仁叛。······遣使与陕西李思齐、张良弼通。幼主数调兵诛,皆败而回。四月,命丞相戴寿讨吴友仁。明氏实录”(《国初群雄事略》)吴友仁又致书戴寿,“谓不诛昭。则国必不安,众必不服。昭朝诛,吾当夕至。”(《明史》卷123) 戴寿乃上书诛杀了明昭,吴友仁才息兵入朝谢罪,内乱得以平息。因此,在这样的内乱中,双方的部下、百姓为避乱也可能外逃。
洪武四年(1371),明朝军队伐蜀,汤和率军从夔门入,傅友德率兵由陕西出,此时蜀中民众再无北迁的可能。明升投降后,被迁往南京,封归义侯,后又迁高丽安置。明氏后裔,据资阳1928年重修《甘氏族谱》记载:“吾族肇自江南,继迁于楚。元末明初入蜀,有明珍公,抚有四川。传自明升公,封归义侯。侯公四子,曰庆一、庆二、庆三、庆四。庆一公居渝城,庆二公居富顺,庆四公迁江西、湖广、广东、贵州、云南等处。庆三公居长邑、邻水、资阳、内江、荣昌、威远等处。明珍,楚随州人,元末据蜀称夏帝。”从此家谱看,明氏后裔已改姓甘,其迁徙源流十分明晰。此外,元末明氏入蜀,其部属多为湖广籍,据有巴蜀之地仅十余年,如果是明氏部属迁居山东,绝不会称籍成都府。
综上所述,明朝洪武二年迁居山东的移民应是由山西迁移的。成都民众向外迁徙的时间当在至正十九年、至正二十六年。其所修家谱多为后世重修,或故老相传、口授所误,或在一些细节上略于记述,故致后世难于详解。
简历
(1331~1366) 元末大夏政权的建立者,庙号太祖,谥曰钦文昭武皇帝。元末随州(今湖北省随县)人,原名旻玉珍,因信明教而改姓明,家世务农。至正十一年(1351),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十三年冬(一说为至正十二年),参加徐寿辉领导的西系天完红巾军,任元帅。十七年春,由巫峡引兵入蜀,攻下重庆,遂以重庆为据点,被授为陇蜀右丞。次年,克嘉定(今四川乐山),逐渐占有川蜀全境。二十年夏,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不与相通,自称陇蜀王,立徐寿辉庙于重庆城南,四时致祭。
并追尊他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二十一年夏,以元进士刘桢为参谋。于至正二十一年(1361)击溃元军在四川的主力,“由是蜀中郡县相继下,玉珍尽有川蜀之地”,接着又进一步南征北讨,东进西击。次年三月(一说为至正二十三年),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号召,建元大统,都重庆。仿周制,设六卿,以戴寿为冢宰,万胜为司马,张文炳为司空,向大亨、莫仁寿为司寇,吴友仁、邹兴为司徒,刘桢为宗伯。置翰林院、国子监。府置刺史,州置太守,县为令尹。设科举,策试进士。去佛、道二教,专奉弥勒佛。定赋税,十取其一。
二十三年冬,遣万胜等领兵攻云南,败元梁王孛罗帖木儿。不久,梁王联合大理土官段功反攻,万胜孤军无援,退回。二十五年春,改六卿为中书省枢密院,以戴寿、万胜为左、右丞相,向大亨、张文炳为知枢密院事,邹兴、吴友仁等为平章。同年秋,遣使与朱元璋(即明太祖朱元璋)通好。二十六年夏,病故,遗嘱臣下固守川蜀,勿进取中原。谥号钦文昭武皇帝,庙号太祖。子升继位,改元开熙。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遣使劝降,明升不从。四年春,朱元璋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蜀,夏军败溃。六月,明兵抵重庆,明升出降,夏亡。次年明朝户部统计,四川民户总共八万四千余户,其中二万三千余户被大夏官员占为庄户。
大夏国的疆域,含今重庆市及四川东部和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北部。天统四年(1366年)二月,明玉珍病卒,九月,葬于重庆江北宝盖山陵。
明玉珍墓陈列馆今重庆城号为“三都之地”,原因之一就是明玉珍曾定都重庆。
亲属
妻子:彭后
儿子:明升;明昭
明姓起源参考之一
「明」源出 :
一:出自姬姓 以王父字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 晋献公攻灭虞国, 俘获虞公及百里奚 后百里奚为秦国大夫, 生子视, 字孟明 其支孙以王父(祖父)的字”明”为氏。
二:为古代鲜卑族复姓所改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 南北朝时, 北魏有代北三字姓壹斗眷氏, 隋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进入中原后, 改为汉字单姓”明”氏
家族名人
明玉珍 元朝随州人。元末农民大起义,率众投红巾军徐寿辉与元将战,飞矢中右目,目逐眇。后攻重庆,陷成都,定全蜀,陈友凉杀寿辉,玉珍以兵塞瞿塘,绝不与通。称帝,国号大夏,建元天统。在位5年卒。
地望分布:浙江吴兴县,山东平原县,河南洛阳市。
明姓起源参考之二
明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春秋时期秦国有大将视,是百里奚之子,字孟明。他曾领军远师袭郑,但是无功而返,而且还在肴山被晋军偷袭做了俘虏。后来被释放回国,深以此为耻,勤奋努力,后来终于击败了晋国。孟明视的后代开始用“孟明”为姓,后来逐步简化,舍弃了“孟”字,改姓“明”。孟明视是百里奚之子,而百里奚是虞国的公族后代,虞国的祖先最早可以上溯到黄帝,因此,明姓也是黄帝的后代。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明姓起源于姬姓,是虞仲的后代。明姓后来在平原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平原望。
中国上下5000多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有很多英雄豪杰被历史所遗忘,或许他们仅仅只是历史发展中的一颗尘埃罢了。但是他们曾经也辉煌过,他们是历史的缔造者和传承者。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野心家们所争夺的地方,这里地势险要,群山峻岭,人杰地灵,物产极其丰富,被称之为天府之国。
历朝历代,随着朝代的更替,围绕在巴蜀地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政权,但这些政权大多数都是以成都为都城的,然而,只有一个政权是建都在重庆的,那就是明玉珍建立的明夏王朝。
那么,明玉珍是谁呢?他怎么会建立明夏王朝呢?
明玉珍,可以说是乱世之中的一代明主,他在重庆建立都城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举措,使得处于乱世之中的巴蜀百姓也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可不幸的是,明玉珍的儿子在继位之后,能力有限,就主动向明朝请降,也因此,保全了自己。
明玉珍,本姓旻,因其终身笃信明教,所以,改姓为明。明玉珍与朱元璋一样,都是元朝末期的农民起义家。元朝末年,朝纲腐败,国力衰退,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日渐激化,导致民不聊生。老百姓们迫于生计,不得不投身到起义浪潮中,推翻蒙元统治。
在此期间,明玉珍集结了几千名乡勇,驻扎在故乡大青山中,等待起义的机会。
至正十三年,明玉珍经过两年准备,获得了造反的机会。为了壮大势力,明玉珍选择投靠当时实力较强的徐寿辉的红巾军。在归顺了徐寿辉后,明玉珍以出色的军事能力,获得徐寿辉的赏识,没过多久,就成了天完红巾军的元帅,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义军主帅。
此后,明玉珍率领义军在前线征战,在各路义军的进攻下元军节节败退。与元军每一场的恶战,明玉珍都身先士卒,率领义军杀入敌阵。然而,在一场战争中,明玉珍的眼睛被蒙古人射瞎了,这位明玉珍后来的旧疾复发埋下隐患。
至正二十年,红巾军副将陈友谅背叛徐寿辉,并杀了徐寿辉取而代之,以皇帝自居。不过,陈友谅的行为激起各红巾将领的不满,包括明玉珍在内的数名将领与陈友谅划清界限,占据西南一带。由于明玉珍声望极高,多位将领拥立明玉珍为陇蜀王。
之后,明玉珍就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夏,将国都定了今天的重庆。
世事难料,明玉珍旧伤复发,久治不愈,在他成为皇帝的第四年便病故了,终年三十六岁。
明玉珍过世后,他的儿子明升继承了皇位。在明升登基三年后,朱元璋已基本统一了全国。然而,明升贪恋皇权,不肯归顺如日中天的朱元璋,没过多久,便被朱元璋的军队击败。至此,立国七年的大夏王朝覆灭。虽然明玉珍建立大夏是事实,但是,大夏政权缺乏合法性。
时至今日,明玉珍究竟算不算皇帝在史学界仍存在诸多的争议:
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史上,有许多统治者出身草根,在做皇帝之前,他们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所有草根出身的皇帝中,最典型的要数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位统治者从声名不显的老百姓,辗转成为坐拥江山的一国之君,实现了古代统治者的终极理想。
显然,朱元璋和刘邦是被史学界所认可的皇帝,因为,他们建立了国家政权,并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不过,历史上还有一些草根出身的统治者,他们并未完成统一大业,只是占据过一部分中原土地,建立过缺乏合法性的政权。
笔者认为,这些统治者其实也是真正的皇帝,虽然,他们在历史地位不如刘邦、朱元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草根皇帝,但这些地方政权的存在,已经是既定的事实,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那么,大夏王朝在覆灭之后,明玉珍的后人又生活在哪里呢?
在我国东北接壤的朝鲜半岛上,有这样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朝鲜人和韩国人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例如:一些孔姓的朝鲜人会说自己是中国孔圣人之后;一些边姓的韩国人则称自己的姓氏是中国某朝某帝所赐。
而韩国明氏家族的明氏大宗会一致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是十四世纪中国大夏王朝的统治者明玉珍。
通过查阅史料,笔者发现。韩国明氏家族的确与明玉珍有一定渊源。
《明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大夏王朝覆灭后,明氏后人为了逃避明军的追杀,只能辗转来到东方,越境前往朝鲜半岛(高丽)生活。不过,明氏后人在来到朝鲜半岛后的生活状况,史书中并没有留下明确的记载,我们自然也无从知晓。
倘若,明氏家族的香火在朝鲜半岛得以延续,可以推算出,明氏后人在朝鲜半岛上已经生活了六个世纪之久。从明氏家谱来看,在这六百年的时间里,明氏涌现出了许多的传奇人物,例如:近代抗日名将明籍世,他便是明玉珍的后嗣。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考古学家在1982年发现了明玉珍墓。这一发现,对于朝鲜半岛的明氏家族来说,有非比寻常的意义。1995年,韩国明氏宗会派出代表,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祭拜他们的先祖明玉珍。自此,几乎每年明氏宗会都会派出代表来到中国进行祭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朝代的更替,可能许多姓氏的族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更不知道自己究竟来源于何方,倘若,在世界某地有幸与同姓人相遇,那说不定我们还是一家人呢!
相信大部分读者,都清楚,在元朝之后,下一个主体王朝便是明,随着朱元璋在1368年于金陵称帝,定都南京,从此开始了276年的统治生涯,但你们是否知道,元朝和明朝之间,其实还有一个朝代呢?后代居住在海外,如今依然使用汉字,具体时间怎么回事?
这就是在1363年到1371年所创立的明夏政权。虽然只短短存在了8年,然而对于历史的走向,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元朝末年,朝廷昏聩,灾害多发,百姓纷纷揭竿而起,诞生了数支强大而且有力的农民军,而明玉珍,在1329年出生于湖北随州,世代务农为生,“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素有大志”,在乡邻间十分有声望,到了1351年,他也举起一支队伍,投靠了起义军首领徐寿辉。
正是在之后的作战当中,明玉珍成为了徐寿辉的左膀右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最终当上了统兵都元帅。
1358年,明玉珍再次出征,攻打盘踞在四川巴蜀地区的元军,并且节节获胜,在攻克嘉定之后,四川诸个郡县都来依附,从此明玉珍有了自己稳定的根据地。
等到1360年,陈友谅杀害徐寿辉自立为帝之后,明玉珍和其断绝了关系,开始自称为陇蜀王,而在两年过后,明玉珍正式决定称帝,建元天统,定都重庆,国号夏,并且以恢复汉族王朝作为统治口号,继续向汉中进军,大败元将普颜达失,俘获一万多人马,紧接着,明玉珍挥师南下,攻击驻扎云南的元军,也获得了大量的土地。
面对发展壮大的陈友谅,明玉珍采取了和东南朱元璋交好的反正,互相派遣使节,在明玉珍书中,还以刘备孙权,相互自比。
等到了1366年,明玉珍㹝,明升即位,然而在他统治期间,明夏王朝,却并没有更多的作为,反而是南方的朱元璋,吞并陈友谅势力后,展开急剧扩张,又向北攻克元朝大都。到了1369年,朱元璋写给了明升一封劝降信,内容也十分有意思。
文章中同样以刘备作为比较:“古代占据川中最杰出的,莫过于蜀汉刘备和诸葛亮,然而即便是他们二人,然而也是朝不保夕,勉强有自保之力,如今你比二人如何?不如早早归顺。”
明升并没有吃朱元璋这套忽悠,但是到了1371年,朱元璋派遣大军,攻打蜀地,最终明升只能开城投降,明夏至此灭亡。
多疑的朱元璋,将其封为归义侯,留在京城居住,然而依然放心不下,最终又将明升这个庞大的宗族,迁徙到了海外的朝鲜居住,值得一提的是,明升在高丽,还迎娶了总郎尹熙王之女为妻,并且生育有四个儿子。
然而在此之后,明玉珍的家族在朝鲜却流传下来,并且发展了两支有名的望族,一支系为“西蜀明氏”,另一支系为“延安明氏”。
截止到如今,在海外居住的后代,依然有部分人继承了说汉语写汉字的传统,到了1986年,明氏后裔将两大支系的家谱合二为一,编辑成一本《明氏大同谱》,并且在1995年,“明氏大宗会”的会长明完植,还专门率领家族成员前往重庆明玉珍皇帝陵墓参拜祭祖,如此长的渊源,不由得让人感到惊讶。
明姓的姓氏源流
本文2023-10-25 09:54:2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3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