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什麽堂号?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3收藏

董氏什麽堂号?,第1张

江苏徐州东郊(吕梁、伊庄董家湖、房村、睢宁、大庙董家村)等均为祖先董仲舒之后謪,堂号为“江都堂”,现晚辈家谱字号排序为:“存维现秉祥,书法化允良,明道修正宜,世泽德永常,子光耀勋辉,章海传远强”。现“存”字辈为第73世孙。

具体得看什么支系等等呢!其实具体的 在族谱一般都有大概的说明的! 1先秦时期:早在先秦时期,董氏族人主要的活动地区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南部等,春秋战国时期活跃于晋国的有董狐和董安于。并且已经向西和向南迁移,散布于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逐渐融入土著民族之中,成为土著诸姓之一。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氏。2秦汉时期:到秦、汉时期,董氏己北及河北,东进山东、南逾岭南、东南抵江浙、西到四川,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氏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氏发展成当地望族。董氏名人有秦秦都尉西汉翟王董翳,西汉成敬侯董渫(山东单县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西汉宣帝时期的高昌侯董忠(为东汉孝子董永先祖);西汉末王莽时期大司马董忠(为董仲舒八世孙);东汉洛阳令董宣;东汉太师董卓。据记载,自汉至唐,云贵地区的董氏发展成为大姓,逐渐将云贵地区的土著民族同化为西南地区的汉族。东汉公孙述时,牂牁(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大姓有董氏。3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氏迁徙而来者。甘肃、四川的董氏已经繁衍成大姓,同时向西南的云南、贵州迁移。这时,有人称蜀国“四相”之一的三国名臣董允,医学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4隋唐五代时期:隋唐时期,是董氏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湖南、云南等地均有董氏迁居者,唐朝时董氏的人口重心开始在滇黔地区形成。唐代的《元和姓纂》列董氏郡望有四: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琢县),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董氏艺人大量涌现出来,有琴师董庭兰、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唐朝宰相董晋。并大批移民东南。唐末,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氏加入。固始董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即今石狮、金门始祖董思安,开运二年(945年),董思安忠于旧主退隐泉州。元朝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农历七月十四董思安第十四世孙董善顺因避元兵骚扰从晋江青阳迁居石狮永宁沙堤村,其弟董善应则避居于金门古坑乡,故今金门、同安、厦门、漳州、晋江、石狮董氏均为同宗。其后裔有郑成功的岳父董先,董先坚决支持郑成功的抗清事业,其子董腾后追随郑成功收复宝岛台湾,并长期率水师驻扎澎湖。唐末“南诏宰辅”董成原籍金陵,流落至滇,仕南诏为布燮,后裔先后转徙剑川、景东、云龙、洱源、云县等地,是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董其昌 山水5宋金元时期: 迄于宋时,董氏大批迁居东南地区,同时进一步向西南地区发展。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氏南迁。元明时期董氏族裔宦游全国各地,近及于大理,远达漠北及岭北(包括今外蒙及俄罗斯一带)。其中董俊族裔籫缨世族,望重朝野,以“四世八公一翰林”著称于世,先后有上千族裔宦游于大江南北。董孝忠先生经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撰写《董仲舒后裔渊源研究》一文指出:在沿济南至青岛的胶济线两侧、徐州至连云港的陇海线南北各省居住着众多董俊后裔。宋代将领董宗本董遵诲父子、金戏曲作家董解元、蒙元时期藁城董俊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父子,元时柏乡董朴。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其中浙江东阳(古称吴宁)、肖(萧)山、富阳、浦江、临安、安吉、绍兴、杭州等地的董氏许多是从唐贞观初迁入浙江的婺州判司董元的后裔。今江西宜黄、乐安、婺源、赣州、崇安、新干、以及长汀、监利、华容、石首、泾县等地的董氏是唐末入赣的董连(唐宰相董晋之后)的后裔,许多董氏名人均出于此宗,如董淳、董敦逸、董德元、董全祯、董杰、董邦达、董诰,今江西省乐安县牛田乡流坑村(古属庐陵)有四千余人董氏后裔聚居,被誉为“千古第一村”。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董氏族人达四十六万之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59%,居第三十四位。主要分布于江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湖南、甘肃、安徽三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22%,形成赣皖湘、陇西、冀鲁豫三大董族聚居地。其中江西为董氏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董氏总人口的22%,占江西人口的12%。6明朝时期: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董氏约有四十二万之众,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45%,居当时第五十五位。主要分布于浙江(25%)、山东(19%)两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87%)、江苏(81%)、河北(68%)、江西(63%)、安徽(62%)五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36%。其中,浙江为明时董氏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董氏总人口的25%。明朝时,董氏族人曾以军屯、民屯的身份迁住西南边陲云南等省。据民国时期《昆明县乡土教材》记载:“民家族,据称其始祖系随明将沐英平滇由大理、鹤(庆)丽(江)诸县迁至今所——滇池西岸大、小鼓浪,阳临谷(今杨林港)等处。”观音山杨林港、富善村的白族老人们认为,他们的“先祖姓张,第十三世祖还姓董,立过董氏宗祠。”《董氏家谱》中记有:“阳谷董氏,安徽凤阳之世族也。明洪武年间,先祖赐以医学,随黔宁王沐英到滇。”很显然,这些随军从安徽凤阳来的人们在滇池沿岸屯军并入赘土著的白族人家,其后代成了白族。其道理,与大理一带自称是来自“南京应天府”的白族一样。明洪武年间,也有不少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军士随军来到大理和云南其它地方屯军,许多人入赘土著白族和其它民族人家,其后代成了自族和云南其它民族的。如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档案馆保存的《董氏族谱》记载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自治县董氏的源流:公元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推行垦边政策,开发云南,从江西省南昌起程到云安;安置在楚雄府定居(包括楚雄、广通、定远、禄丰、大姚、封州、弥渡等地),于公元1800年迁入双江县上改心清平后山,后继续迁入忙糯康太与拉牯族杂居。临沧地区临沧、云县、双江、耿马县《董氏族谱》:董氏一世祖原籍河南开封府福禄街董家庄,明末清初赴滇整军,后落籍鹤庆,生六子,分居保山、大理、云县、景东、楚雄、鹤庆。该谱记述了董氏二世祖君正支系居云县后370年十四代六大支系世系分支,发展变迁状况。据四川天府报报道,四川彭州市磁峰镇董益良30余年前董家老宅翻修时,发现了藏在梁上的《董氏家谱》,该谱撰于清代光绪十年,《董氏谱序》记载:明朝成化年间,董仲舒后裔董应辅从湖北押粮入川,后留在通化。其子董闲入籍理县,定居二百多年。董氏于明末由云南呈贡迁入威宁温家屯,至今已传十四世。威宁回族始祖董天成,到威宁后娶温氏,传二世一支、三世三支。董氏现有近千户,主要分布在威宁县的哈喇河乡、双龙乡的高山村、二塘镇梅花村和秀水乡、海拉乡、中水镇等地,在贵州水城县林青乡、安顺市轿子山镇、平坝县十字镇有少数居住,董氏于清雍正年间迁一部分到云南昭通,现多数居住在八仙营、洒雨河、水井湾一带。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董仲舒第六十二世孙董承宣以接慰使出使高丽(也有研究认为:董承宣、董印宣二兄弟同时以明朝抚慰使赴高丽未归),未返国而归化高丽,定居荣川,被封为荣川君,并将中国故乡广川作为本贯,史称广川董氏。董承宣的兄弟董印宣第八世孙董一元,丁酉再乱时,以明朝将领的身份东渡朝鲜,参加抗倭战争,战后与其二子大顺、昌顺定居高丽。董一元及其后裔落籍后,未另立新的本贯,而加人了广川本贯。其后裔称董印宣为一世祖,以广川为本贯,形成朝鲜广川董氏。《韩国姓氏大百科 姓氏的故乡》也认为:广川董氏渊源于中国,是汉代巨儒董仲舒的后裔。1985年韩国经济企划院的国情调查显示,广川董氏已有三千八百五十余人。韩国现在有四千六百多董氏族人。今朝鲜与韩国董氏族裔成立有董仲舒族裔会。明朝以前,董氏主力一直集中在中原一带,宋元明时期由于北方战火连绵不断,董氏人群不可避免地遭受严重的打击,人口锐减。宋、元、明六百年间,全国人口纯增率为20%,但董氏人口同期为负增长,净减四万之多。其间董氏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北方向东南,重新形成了鲁晋冀、江浙赣南北两大董氏人口聚居区。出现了明朝抗倭名将董邦政(明山东阳信人)、董一元董一奎兄弟(明宣府前卫人,今河北宣化),著名书画家政治家董其昌。7清朝时期:清朝是董氏在东北地区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族人陆续移居台湾,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有弁屯董、朱、柯、越、黄五姓,移住今屏东县恒春镇;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有董显谟筑大肚下堡玉田圳,引水开垦九弱黎庄等等。此后,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名人有清代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今日董氏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冀、豫、晋三省,占董氏总人口的31%,滇、鲁、辽、浙、川、鄂、六省又占38%,而冀居住了董氏总人口的10%,为董氏第一大省。

      越来越喜欢在一个小县城里呆上几天了。去年秋冬之际,去了趟浙江富阳。

1,

      富阳有历史。

      在中国最古老的那拨县里,就有富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这一年),富阳置县,当时叫富春县,辖区比现在大不少,囊括了周边的建德、桐庐、新登、新昌等地。到东晋时,因简文帝的妈叫郑阿春,为避讳,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富春县更名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

      富阳当了2000多年的县,前些年变成县级市,现在是杭州市富阳区。

      “区”这个字,意义多,也乱。市中心繁华地段是区,远郊深山老林也是区;地级市所辖区是区,直辖市所辖的区也叫区,自治区的区还叫区,有的省里还有地区、林区,也是行政区划。而县就不同,任何时候所指都是一样的。

      自古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划单位曾有县、郡、府、州(不同时期有大州或小州)、路、道、行省、市、区等等,其中县最古老,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唯一延续至今且没怎么变化的行政区划。

      富阳县在1994年变成县级富阳市,2014年改成富阳区,但我还是喜欢以县称之。

2,

      到富阳,主要想看富春江。

      “两山夹江”是富阳的地貌,西北的天目山余脉,东南的仙霞岭余脉,中间是富春江。

      富春江是钱塘江上游一段,名字好听,流经中国富庶之地,两岸风光无限。

      鹳山在富阳城东富春江畔,一峰独峙,迎江而立。山高仅40余米,但山势奇秀,古木参天。

      鹳山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一级景点,景好,人文积淀也厚,走一圈还不累。

      江边有石矶三面临水,当年严子陵在此垂钓。附近巨石上镌“登云钓月”,为苏东坡游历此地所留墨迹。

      现在宽阔的山道,曾是当年的古驿道;山上还有一段残旧的城墙,是富阳城墙仅有的遗存。

      半山腰的“春江第一楼”,是临江品茶的好地方;罗汉院、龟川阁也都有来历。因矶石伸入江心,江水在此回旋成渊,古人把这段江水称之为“龟川”。秋高气爽时节,每当皓月当空,江面会现粼粼银光,古人说是神龟浮出水面吞吸江月之影,于是就有了“龟川秋月”之景,龟川阁也应运而生。

      登高,看秋江日晚,矶头落照,非常惬意。

      半山腰有“松筠别墅”,一座上世纪20年代的二层小楼,是诗人郁华(曼陀)为供养母亲安度晚年所建。别墅落成之际,黎元洪总统感叹郁母之不易,题赠“节比松筠”额,别墅由此得名。

      别墅附近留有一众名人的墨迹。

      郁华是郁达夫的哥哥,1939年被汪伪暴徒刺杀;几年后,郁达夫在苏门答腊为日寇所害。世称他们二人为“双烈”,距别墅不远处有双烈亭,亭壁嵌石碑,镌有郁氏兄弟线描半身像,叶浅予绘,下附有小传为黄苗子书。亭前不远处是建于1947年的“郁曼陀先生血衣冢”,于右任题额,铭文由郭沫若撰,马叙伦手书。

3,

      董公祠是鹳山脚下一组古朴的建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董公,指的是清代中期富阳名人董邦达、董诰父子。

      在富阳历史上,除了孙权家族外,董氏父子是官阶最高的人。董邦达历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曾受命主持皇家画院。儿子董诰更了不得,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后来又加太子太傅、太子太师衔,官阶极为显赫,最后以太保致仕。

      这父子二人还是富阳历史上艺术成就最大、官德声誉最佳的人物。

 董邦达绘画艺精湛,是继董源、董其昌之后的又一董氏大画家。董诰精书法、善绘画,还通晓军事,立有军功。

      董氏父子历事清雍正、乾隆、嘉庆三朝,虽身居显要,但两袖清风。董诰死后6天,嘉庆皇帝亲临祭奠,所写哀诗中有“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之句,并下旨拨款建“董公祠”。

      董公祠为两进,门厅三开间,大门呈八字墙,主厅中间屏前设董邦达、董诰铸铜雕像,前后天井地面用花岗石铺装,东西厢房楼下各自悬挂着董邦达的书画作品(高仿)。内部陈设有人物塑像、文字介绍、绘画、照片、碑刻、匾额楹联等。

      郁风(郁华之女)黄苗子艺术馆离董公祠不远。艺术馆是新建的,2010年开馆,但白墙黑瓦的房子却是民国时的,是由郁风的叔父郁养吾旧居改建而成。馆内收藏有郁风苗子所编著的书籍、书画作品、往来书信和不同时期影像照片。

      董公祠和郁风黄苗子艺术馆都不大,却是富春江畔的文化符号,可以了解富阳的人文历史。

4,       

      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晚年被一脉灵气的富春江吸引,在富阳庙山坞结庐定居,历经数年创作了《富春山居图》。

      庙山坞是一个山坳,是黄公望晚年隐居并终老的地方,如今,围绕他的隐居地,政府修建了黄公望森林公园,成为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的一级景点。

      林间小道连绵5里,核心区里的黄公望纪念馆、小洞天(黄公望结庐处)、筲箕泉、南楼、唐代建筑群遗址等散布在路边。

      沿着小路前行,先见恢宏的黄公望纪念馆。纪念馆前的袖珍湖泊,安安静静,而时近时远的泉溪则跳跃不安分,“有水景才活”,没错。

      再往里走,直到庙山船埠处才稍微开阔些。在元代,这里是一个码头。那时的富春江,水位很高,庙山坞入口处一带还都是江水,黄公望出行就是在这里上下船。现在,这里还能依稀找到当时码头的一些遗迹。

      临溪而建的南楼在核心景区的最里边,是黄公望的画室兼书房,据说《富春山居图》就是在此画就。南楼是前些年复建的,和想象中的相去甚远。

      庙山坞树深林密,森林覆盖率超过96%。漫步林间小路,斑斑点点的阳光洒在肩上,晚秋林间的各样色彩,不论远望还是近观,都是那么的斑斓,真如黄公望的诗:“入山眺奇壑,幽致探何穷。一水清岭外,千岩绮照中。萧森凌杂树,灿烂映丹枫……”

      这里的古朴与含蓄,只有慢慢地走才能感受。

5,

      黄公望是外来户,郁达夫可是当地人。在富春江畔,围绕郁达夫故居建有郁达夫公园。

      故居坐北朝南,石库墙门,二层楼房,里边还原了当年的陈设,陈列了郁达夫生前遗物以及主人和鲁迅、郭沫若等好友交往的书画文稿。故居面向富春江,二楼书房是望江之佳处。郁达夫散文中,对富春江秀丽景色多有描述。

      其实,这里并不是郁达夫真正的故居,1998年旧城改造时,将故居按原样搬移至此,故居原址在现址北面十多米处。

      不像一些北方城市,沿河修建的公园窄窄的,有时窄到仅一条步道。富阳沿江的绿地,几十米百余米宽,郁达夫故居于其中绰绰有余。

      出故居,一眼望去,长长的一溜都是茶座,茶座之间距离宽阔,茶客聊天干扰不到别人,静观江景也不会被人干扰。

      忽而,老师带着一群儿童嬉闹而至。孩子们飞纸船,在草地上翻滚,享尽童年之乐。

      坐江边品茶,望江上行舟,看儿童放飞天真。江风佛面,西霞醉晚,绝佳。

6,

      古镇游已经火爆了20多年,早先是原汁原味儿的,后来是商味儿的,再后来是假的,直到让“古镇”烂了街。

      我理想中的古镇,一定要安静,还必须山清水秀。踩着石板路随意行走,幽深的小巷,上百年的民居,时不时会遇上大有来头的宗祠。还可以泡一杯清茶,看白云飘游,听小溪流淌。

      富阳的龙门古镇就是这样。

      龙门背靠富阳群山之冠的龙门山(海拔1067米),剡溪与龙门溪交汇于镇北,气象万千,难怪当年严子陵游龙门,赞叹说:“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

      龙门古镇有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且极为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这些古老建筑不仅保存得好,而且建筑类型非常齐全,民宅、牌楼、塔、寺、祠堂应有尽有。

      镇里的长街曲巷连贯相通。走进巷子,有时以为是尽头了,但拐一下就豁然开朗。外人进来,如入迷宫。每个拐角处都是风景,时有青年人在这里写生。

      老街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从明嘉靖到清康乾间,老街上店铺林立,大多为前店后坊、前店后居,至今大多还保持着。但有别于其他古镇,这里除了老街,穿镇而过的龙门溪,溪道两岸自古就没有店铺,也就没有商业的烦杂。村民傍溪而筑,滨溪而居,单纯而安逸。

      大有来历的义门牌楼在镇中心,传承了将近500年的乐善好施的美德。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富阳遇旱灾,庄稼无收,而朝廷催交的皇粮却颗粒不能少。眼见乡邻们之愁,镇里的富户孙潮倾其家产,替百姓交了皇粮,还取出了仓中所有余粮赈济灾民。孙潮的义举最终感动了朝廷,皇帝下旨并拔银两建“义门”牌楼,褒奖孙潮。

      龙门镇的厅堂很有特色。

      龙门镇是三国时东吴孙权故里,全镇7000多居民中,90%以上姓孙,据说都是孙权家族的后裔。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众多厅堂,大都是原木本色,宽大庄重,最可看。

      孙氏宗祠“余庆堂”初建于宋朝,后经历代扩建,成为今日的规模。它的主体建筑为三进,正厅面阔三间二弄,前为天井,左、中、右三扇大门,正中大门后面是戏台,出入走左右边门。正厅前天井东西为廊屋,廊屋上挂着左钟右鼓。荫堂在正厅后面,面阔三间,是列祖先牌位的地方。余庆堂是龙门孙氏家族庆典、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全镇重大活动如祭祖、商议宗族中大事也在这里,现在又是族庆活动的主要娱乐场所。

      镇中心,临水建有仿古水榭,现在是一家咖啡吧,经营咖啡、茶、西式简餐。我去时临近中午,就我一客,泡一杯绿茶,看水中倒影,和店主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这才叫休闲。

7,

      南方的县市,树更多更密。富阳的街边,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上,斑驳陆离。环卫工人静静地清理厚厚的落叶,秋天这份活儿不轻。

      和很多县城一样,富阳也向郊区扩展,大片大片的楼盘在兴建。坐公交去龙门镇的路上,传统的农民房子还有不少,也有自建的小楼,还有和城里差不多的小区,感觉挺高级,不知是否也“城乡一体化”了?

      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富阳的机动车也礼让行人,行人走到人行横道边,机动车都会停下,比北京强了好几个台阶。

      富阳的公交挺方便,即使远如龙门镇,也有公交可达,不用坐长途中巴。但富阳的公交线路有些绕头,都是大数,几百几千的,有的还加上ABC,绝对考验你的记忆力。

      在富阳3日,不算长,但在似乎所有人都行色匆匆的当下,在一个小县城里住3天已属不易。

董氏什麽堂号?

江苏徐州东郊(吕梁、伊庄董家湖、房村、睢宁、大庙董家村)等均为祖先董仲舒之后謪,堂号为“江都堂”,现晚辈家谱字号排序为:“存维现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