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氏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1收藏

盛氏家谱,第1张

盛氏宗谱

8569上海南汇县一团盛氏支谱不分卷

(民国)盛家勋等序

民国十四年(1925)十贤分祠铅印本

上海南汇县图 美国

8570江苏勾吴盛氏宗谱

(清)盛德裕纂修

清同治十年(1871)敦本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8571江苏南京秣陵盛氏族谱一卷

(明)盛时泰撰

明嘉靖四十年(1561)刻本

北图

写本 一册

美国

8572江苏镇江京江盛氏宗谱四卷

(清)盛庆孚等续修

清光绪五年(1879)敬春堂木活字本 四册

历博 日本 美国

8573江苏镇江京江盛氏宗谱六卷

(清)盛景曾重修 蒋茂柚纂辑

清宣统元年(1911)敬善堂活字本 六册

科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8574江苏常州毗陵盛氏族谱十六卷

(清)盛清学四修

清光绪九年(1883)思成堂刻本 十五册

历史所

8575江苏常州毗陵盛氏族谱二十卷

(民国)盛虎德主修

民国四年(1915)思成堂铅印本 二十册

北图(二部) 历史所 苏州大学

8576江苏常州龙溪盛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盛文颐总修 盛勃颐主稿

民国三十二年(1943)敦睦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上海图 江苏常州市图

8577江苏武进马庄盛氏宗谱六卷

(清)盛奕熊主编

清光绪十年(1884)萃渔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8578江苏吴县平江盛氏家乘初稿三十八卷首一卷

末一卷

(清)盛钟歧 盛兆麟等重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盛氏十贤同木活字本

北图 历博 中央民院 辽宁图 吉林

大学 上海图 上海南汇县图(残)

江苏苏州市博 日本 美国

8579浙江馀杭闲林盛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清)盛起重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敬爱堂木活字本

六册

北图 辽宁图

注:盛时士创修於清乾隆五十九年,此为二修。

8580浙江馀杭闲林盛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盛凤翔 盛济源等四修

民国四年(1915)敬爱堂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8581浙江临安盛氏宗谱六卷

(清)邵载阳续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浙江馀杭县文管

8582浙江萧山盛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清)盛丹墀等四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聚斯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8583浙江嘉兴闻湖盛氏家乘不分卷

(清)盛沅重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辑刻 宣统三年

(1911)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浙江嘉兴市图

日本 美国

8584浙江金华葛湖盛氏上世世系补考附金华葛

湖盛氏上世谱传

(民国)盛俊撰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8585浙江兰溪广陵盛氏宗谱

清光绪二十年(1895)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柏社乡下桥头村

8586浙江兰溪盛氏宗谱十卷

(民国)馀云行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刻本

浙儿兰溪县水阁乡

8587浙江兰溪石塘盛氏宗谱三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下陈乡

8588浙江富阳富春上馆盛氏宗谱十六卷

(清)盛世恩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序伦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8589浙江宫阳富春上馆盛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赂载续等纂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序伦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8590安徽南陵漳溪盛氏宗谱三十六卷

(清)盛廷祯 盛铭勋纂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木活字本

安徽博(存卷1、2、35、36)

8591山东临沂盛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盛玉功等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一册

人民大学

8592湖南长沙纠田盛氏五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

末一卷

(清)盛小峰 盛凤笙纂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肃 堂活字本 十九册

湖南图

8593湖南湘潭中湘云湖盛氏五修族谱□□卷

清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之2、末之4)

8594湖南汉寿盛氏族谱□□卷首一卷

(清)盛元音纂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广陵堂活字本 一册

湖南图(存卷首)

8595湖南云湖盛氏五修族谱九十二卷首四卷末四卷

(清)盛先镒 盛先镛纂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笃庆堂木刻本 四十册

河北大学

注:该族散居湘潭、善化、长沙、宁乡等地。

8596湖南云湖盛氏六修族谱

(民国)盛光乾修

民国二十年(1931)笃庆堂刻本 二十五册

北京大学

8597广东中山香山盛氏族谱一卷

(清)盛俊廷纂修

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 一册

科图 辽宁图

注:盛绍勋首修於明嘉靖间。

8598广东中山南溪盛氏家谱

(民国)盛鸿焘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一册

北图 科图 日本 美国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盛氏始祖―――召公

盛姓起源有三:一为以祖名为氏,其始祖为周朝燕国的召公奭。奭因被封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所以又被称为召公或召伯。召公帮助周武王灭商有功,又被封于燕。召公奭的后代就以祖上的名为姓,成为奭姓。到了西汉元帝时,因避元帝讳(元帝名刘奭),就改奭氏为盛氏。二为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周武王灭商之后,分封地许多同姓诸侯国,其中就有盛国。盛国在今山东泰安南部一带。春秋时,盛国被齐国所灭,其后世遂以国名为姓,称为盛氏。三为少数民族改姓。清代满州八旗姓盛佳氏者,改汉姓为盛氏。

盛氏的郡望为汝南、梁国、广陵等。汝南郡,汉高帝时所置,其地相当于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河以北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梁国郡,汉有梁国,后改称梁郡,其地在今河南商丘南。广陵郡,汉有广陵国,后改称郡,治广陵,故城在今江苏江都东北。晋初徙治淮阴,在今江苏淮阴东南。

盛氏族人在全国各地均有居住,如北京,河北之景县、尚义,山东之平邑、东平,湖北之监利,安徽之泾县,江西之崇仁,四川之合江,云南之陇川等地。盛姓在山西省按照姓氏人口多少排序中,居第二百七十位。

146 盛(shèng)

146 盛(shèng)

寻根溯源

盛姓源自姬姓。西周武王之叔姬奭辅助武王有功,人称召公奭,其子孙以祖名为氏,称奭氏。西汉时,为避元帝刘奭之讳而改称盛氏。又一说是,西周同姓诸侯有封于盛(今山东泰安)者,盛国被齐所灭,其族人以国为氏,称盛氏。

变迁分布

早期在河南、山东等地活动。汉唐时期,在河南者形成以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为首的盛氏望族。宋代以来,在江苏武进、太仓、吴江,河南郑州、商丘,陕西潼关,广东饶平,浙江宁波,湖南长沙,江西永新,辽宁开原等地均有盛氏分布。当今尤以江苏、浙江、湖南为多。

名人荟萃

盛览:西汉辞赋家。字长通,汉武帝牂牁郡(今贵州福泉一带)人。据传,汉武帝时,着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通西南夷,他曾去成都拜司马相如为师,学习辞赋,后被称为“牂牁名士”。

盛吉:东汉官吏。会稽郡(今江浙地区)人。官廷尉,每至冬节,囚犯当断,妻夜秉烛,吉持册笔。夫妻相向垂泣而决断。视事二十年,天下称有恩无怨。

盛度:宋代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铜陵县石洞耆(今安徽)人。其“幼小读书,敏而好学”,曾任翰林学士、兵部郎中、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等。天圣年间,宋仁宗赐给其牡丹一棵,盛度将此牡丹带回铜陵,世世栽培,直至如今。这牡丹现仍每年一开百余朵。以疾致仕,卒溢文肃。

河南中部偏南河南上蔡县

「盛」源出

盛(Shèng)姓源出有三: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郕同盛。据《姓考》载,周灭商之后,分封了许多同姓国家,郕国即是其中之一。2、出自祖名为氏,以奭(Shì 音是)姓所改。另外一支盛姓系由奭姓所改,得姓于西汉末年。西周初年有名臣召公奭;,其子孙有一支以他的名为姓,姓奭;。到西汉元帝时,由于元帝名刘奭,百姓必须避讳,奭姓人改为盛姓。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清代满洲八旗姓盛佳氏者,改汉姓为盛氏。

得姓始祖:召公奭。

盛氏始祖为周朝燕国的召公奭,奭因被封于召(今陕西省岐山西南),所以又被称为召公或召伯。召公帮助周武王灭商有功,又被封于燕。召公奭的后代就以祖上的名为姓,成为奭姓。到了西汉元帝时,因避元帝讳(元帝名刘奭)就改奭氏为盛氏。盛氏后人尊召公奭为盛姓始祖。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盛姓活动在河北山东一带,进入秦汉,盛姓已在古吴国之地江苏形成大族。宋朝时期,盛姓不足6万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第160位之后。盛姓主要分布于浙江、湖南、河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浙江是盛姓的第一大省,约占盛姓总人口的29%。明朝时期,盛姓大约17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8%,闯入明朝百家大姓,排在第九时江苏、浙江、陕西为盛姓比较集中的地区,三省大约占盛姓总人口的79%。其南、安徽、湖北、山东等。江苏为盛姓第一大省,大约占盛姓总人口的43%。全国基本上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的`盛姓分布区。当代盛姓的人口大约有70万多,为全国第一百七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El的0.05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盛姓人口增加率呈现^形的态势。目前盛姓的第一大省为湖南,大约占全国盛姓人口的15%。湖南、浙江、安徽、江苏是盛姓的主要分布区,这四省盛姓大约占全国盛姓人口的52%。其次分布于上海、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吉林,这六省市盛姓大约又占26%。全国基本形成了西起湖南、东达长江三角洲的一大块盛姓聚集区。盛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在浙沪、苏皖大部、江西北段、湖南东北、甘蒙西部、青海北部、黑吉东部,盛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为0.15%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5%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1%,居住了大约44%的盛姓人群。在福建北部、江西中部、湖南北部和中东部、皖苏北部、湖北大部、陕西东南、黑吉中部、辽宁东部,盛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在01%一015%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8.8%,居住了大约22%的盛姓人群。

盛度:字公量。宋朝余杭人。奉使陕西,因览疆域,参质汉书故地,绘为西域图以献,真宗称其博学。盛度一生好学,居家外出,手不释卷,善于作文,曾奉沼编续《通典》、《文苑英华》。著有《愚谷》、《银台》、《中书》、《枢中诸集》等书。以疾致仕,卒溢文肃。

盛懋:字子昭,元代后期著名画家,生卒年不详,嘉兴武塘(今浙江省嘉兴)人,此地人杰地灵,振妙一时,当时吴镇的墨竹、岳彦高的草书、章文茂的文笔以及盛懋的山水,被人们誉为“武塘四绝”。传世作品有《秋林高士图》、《秋江待渡图》、《松阴高士图》、《松石图》等。其父盛洪(字文裕)于宋元初为职业画家,其侄盛著在明初被召入内廷。

1、来源一

系出姬姓。周初,武王封文王第七子_叔武于_(今山东泰安南面华丰一带),建立_国。公元前408年为齐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即盛氏。

2、来源二

出自以祖名为氏,以_姓所改。周代召公姬_的子孙,有一支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称_氏。其_姓后人在西汉时避汉元帝刘_的名讳,改称盛氏(古代盛、_同音),世代相传至今,史称盛氏正宗。

扩展资料:

名人

盛世才: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新疆军阀,人称“新疆王”。

盛竹如:台湾知名新闻主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盛治仁:台湾知名政治学者、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委。

盛光祖:最后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

盛一伦:中国大陆演员。

盛品儒:已结束免费电视广播的香港亚洲电视前执行董事。

盛承宗:又名王征,企业家,前香港亚洲电视的主要投资者和实际控制人。

盛宇:别名大傻嘻哈厂牌C-Block成员。

-盛姓

常州盛姓中,尤以龙溪盛氏中“长房三分支派”最为著名。所谓“长三房”,是指迁常第三世盛芳有三子:用章为长房,元章为次房,顺章为三房。

长房用章有三孙:长孙可仁为“长一房”、次孙可义为“长盛宣怀曾祖盛宣怀曾祖二房”、三孙可礼为“长三房”。晚清名臣盛宣怀一支即出自“长三房”。该房第十一世曾祖盛洪仁(1748—1815),号士翁,乾隆时捐赈议叙九品,授登仕郎,因子孙官诰赠资政、荣禄、光禄大夫。

平生“尤留心经史,论古具卓识有至性,常以敬宗收族自任,孝绩载邑志并载桑梓潜德录”。《常州府志》有传。洪仁嗣子(十二世)盛隆(1786—1867),字树堂,号惺予,别号龙溪居士,嘉庆十五年(1810)以宛平籍中举人,以知县发浙江,历任安吉、太平、长兴、德清、孝丰、归安、山阴诸县和县及海宁州知州。

道光年间三次任浙江乡试同考官,在任尤重洁己爱民,善听断狱案由,所至有政声。他曾在县府大堂悬联曰:“不循情、不爱钱、一副冷面皮,但知执法;勿矜才、勿使气、满腔热心血,总期无刑。”晚岁归居故里,关怀同族及地方公益,犹好学不倦,嘉惠后学,著《人范须知》六卷行世,卒于同治六年,享年82岁,葬于江阴马镇岐新茔。

《常州龙溪盛氏宗谱》32卷1943年敦睦堂藏版(该谱为盛宣怀宗谱)生四子:应、康、廉、赓,女二,次适武进费庚吉(嘉庆会元,官福建储粮使)之子费勋藩(直隶清河道学正),外甥即清著名学者、书法家费念慈。

长子盛应(1808—1860),字砚存,道光癸卯顺天举人,历任同知、归安知县;三子盛廉(1818—1846),字镜存,号谨人,嗜学工诗,著《莲初吟草集》,惜赉志未遂,卒年仅29岁;四子盛赓(1823—1900),字璞人,号朴人,少承家学,官于湘31年,历任长沙、浏阳、沅江、安乡、道州等知县、知府,升桂阳直隶州知州,为官以清廉著称。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杏生、荇生)、幼勖,号补楼愚斋、次沂、止叟等,出生于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龙溪,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北洋西学学堂(今天津大学)和南洋公学(今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实业家和福利事业家。盛家直到现代仍声势显赫,如香港亚洲电视前执行董事盛品儒为盛宣怀直系后人,盛品儒堂兄、亚视电视主要投资者王征为其堂弟的曾孙。

  盛(Shè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郕同盛,以国名为氏。据《姓考》载,周灭商之后,分封了许多同姓国家,郕国即是其中之一。盛国始封于周穆王时,其地大致在今河南范县、山东宁阳县一带。春秋时期,郕国不断受到鲁、齐、卫等强大邻国的侵扰,终在公元前686年为齐国所灭。亡国后的郕国公族为纪念故国,遂以国名为姓,姓郕。因此推溯起来,两千多年来的盛姓,也是中原黄帝姬姓的后裔。

  2、出自祖名为氏,以奭(Shì 音是)姓所改。另外一支盛姓系由奭姓所改,得姓于西汉末年。西周初年有名臣召公奭,其子孙有一支以他的名为姓,姓奭。到西汉元帝时,由于元帝名刘奭,百姓必须避讳,奭姓人改为盛姓。又如如《姓谱》上记载说:“北海太守奭伟,避元帝讳,改姓盛”;《后汉书西羌传》也指出:“东海盛包,其先姓奭,避元帝讳改姓盛”。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清代满州八旗姓盛佳氏者,改汉姓为盛氏。 得姓始祖:召公奭。盛氏始祖为周朝燕国的召公奭。奭因被封于召(今陕西省岐山西南),所以又被称为召公或召伯。召公帮助周武王灭商有功,又被封于燕。召公奭的后代就以祖上的名为姓,成为奭姓。到了西汉元帝时,因避元帝讳(元帝名刘奭),就改奭氏为盛氏。盛氏后人尊召公奭为盛姓始祖。

盛氏家谱

盛氏宗谱 8569上海南汇县一团盛氏支谱不分卷 (民国)盛家勋等序 民国十四年(1925)十贤分祠铅印本 上海南汇县图 美国8570...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