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几个著名太监
太监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及家族役使的官员。到了明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涌现出了一批名震朝野的宦官。
一、郑和( 1371-1433),世称三宝太监。因靖难之役有功,明成祖朱棣赐姓郑,升任内官监太监。云南昆阳人,自幼有谋略,从侍朱棣。后七次下西洋(1405-1433年间),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世界航运史做出了贡献,是明朝出色的外交家、军事将领、航海家。
正史仅载郑和为云南人,并无其他生平事迹传世,朱棣皇帝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充分的了解。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率领船队下西洋。
1404年,郑和因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 历史 上伟大的壮举,1433年,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二、王振 (?-1449),本为落第秀才,后自阉入宫,因善于察言观色,得到明宣宗喜爱,授东宫局郎,侍候太子朱祁镇,被称为王大伴。1435年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1442年,张太皇太后及内阁府臣“三杨”去世,开始专权朝政,大兴土木作威作福。朝臣争相攀附。1449年,瓦刺入侵,王振力劝明英宗御驾亲征,行至土木堡时中伏,全军覆没,英宗被俘虏,王振被杀。
三、汪直 ,广西人,自幼入宫时候明宪宗,深得信任,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后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是首位执掌禁军的内廷官员。
1477年,明宪宗建立西厂,由汪直统领,钦定校尉人数多于东厂一倍。后来汪直借明宪宗的宠信和西厂的权势,大力打压异己,1479年,汪直偏信辽东巡抚陈钺言,下兵部侍郎马文升于锦衣卫狱,后谪戍重庆,至此汪直威势倾天下。
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 历史 舞台。
四、刘瑾 (1451-1510),陕西兴平人,自幼入宫,侍候明武宗朱厚照,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
刘瑾本姓谈,因为依附一位刘姓宦官入宫当宦官,改姓刘。弘治年间犯了罪,依法当被处死,后得赦免,其后得以在东宫侍奉武宗。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伏诛,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恶贯满盈的明朝太监刘瑾,被判凌迟3357刀,分三天割完,行刑完毕,割下的小肉块被受过其害的人家抢着买下吃掉,一文钱一块肉。
刘瑾并非无能之辈,也未曾将国事当作儿戏。史载,刘瑾将奏章带回私第后,都与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及华亭人张文冕商量参决,再由大学士焦芳润色,内阁李东阳审核之后颁发,还是颇为慎重的。用事期间,他针对时弊,对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动,推行过一些新法。即所谓“刘瑾变法”。
五、冯保 (?-1583),河北衡水人。嘉靖年间进宫,后掌管东厂、御马监。隆庆年间任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万历时为顾命大臣,与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是万历中兴的功臣。后为万历猜忌被放逐南京,病逝家产被抄。
万历元年,神宗朱翊钧继位之后,冯宝进一步受到重用,晋升为掌印太监,协助李太后一起负责小皇帝的教育。之后张居正在冯宝的推荐之下才成为万历的老师。再后来他和张居正联手搬到了内阁首辅高拱,张居正取而代之。正是在冯宝的支持之下,张居正辅导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不少史学家认为正是张居正改革使得明代往后延缓了六七十年的时间。这当然要归功于张居正,但是冯宝的内部支持也是一份重要力量。仅凭这一点,冯宝在明朝的 历史 上就功不可没。
六、魏忠贤 (1568-1627),河北沧州人。万历年间进宫,为皇帝信任,赐名魏忠贤,任秉笔太监。善于逢迎巴结,结交权贵大臣,后权势日增,被称为九千岁。后来魏忠贤联合对食客氏先是除掉王安,掌握宫廷权力,后又不断利用对皇帝的影响力,扩大自己的在外的影响力;后来“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发生,整个朝廷如同在打官司。因为魏忠贤党羽与东林党相对抗,于是众人便把魏忠贤党视为邪党。崇祯继位后,肃清了阉党,魏忠贤自杀。
明朝太监汪直
明朝宦官汪直是历史上有名的明朝四大权阉之一,瑶族人。成化三年,南蛮作乱,宪宗皇帝派襄城伯李瑾、尚书程信督师前去招讨。扫平叛乱之后,俘虏了很多人,这些人被带回京师后分给了各个王侯们,小小年纪的汪直就在其中。
关于汪直是几岁进宫的,至今不详,因为不知道他是何年出生的。汪直刚进宫时只是一名小小的太监,侍奉在万贞儿万贵妃身边。史料记载汪直为人“便黠”慢慢的就从一个小小的太监升为御马监太监,虽然官职不大,好歹也是个七品内官。后来,汪直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和对上级的阿谀奉承一步一步往上爬,当时正值万贵妃掌权,宪宗皇帝对她更是言听计从,汪直常年跟在万贵妃身边极得万贵妃宠爱,进而也十分讨得皇帝欢心。后来,汪直又帮助万贵妃取得了朝廷大权,万贵妃对他更是信赖有加,多加提拔,宪宗皇帝对他也是宠信有加,史料记载汪直“年幼最得宠”。
成化十三年,宪宗皇帝命汪直建立西厂,位置在东厂之上,校尉人数也比东厂多一倍,至此,汪直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到来了。也正是由于他在统领西厂期间嚣张跋扈,干涉政权而受到万人唾弃。汪直之所以不受世人喜欢还在于他用刑残暴,史料记载成化十三年二月,已故少保杨荣的曾孙、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杨华及其父亲杨泰横行乡里,草菅人命,无恶不作。坏事做多了就有不畏权贵的人敢于举报。他们听说被人举报了,连忙进京贿赂官员大臣。不巧的是这件事被汪直知道了,汪直将他们下狱西厂严刑拷问之下,供出了许多大臣,宪宗皇帝将杨氏几人和收受贿赂的大臣依法处置。一时之间,一时西厂“权宠赫奕,都人侧目”。大臣们觉得汪直心狠手辣,用刑残暴至极,便上奏宪宗皇帝废除西厂。一时之间,百官上奏,宪宗皇帝无奈之下暂关西厂,命汪直重回御马监。一个月之后,西厂再次重开,汪直依然是***。从杨氏等人残暴乡里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汪直并不像描述的那么坏,他还是有着正直之心的。
西厂重开之后,宪宗皇帝更加宠信汪直,成化十四年还命汪直代天子巡查边关事务,还给了他“遇事可便宜行事”的特权。汪直的权利越来越大,皇帝对他恩宠日盛。
史书上对于汪直的描述除了”为人便黠",还有“年少喜兵”。成化十五年,建州女真部落屡犯边境,宪宗皇帝命汪直监军前去征讨建州三卫。关于这场战事的具体情况,由于清朝的掩盖,至今没有具体描述,但是这场战役取胜是真的。宪宗皇帝大喜赏赐汪直加食米三十六石,后总督十二团营,开明代了禁军专掌于内臣的先河。汪直的威势权倾天下,这是他人生的高峰。
成化十六年,鞑靼士兵进入河套,宪宗皇帝命汪直监军。汪直在这场战役中再次表现了他卓绝的军事才能,与手下王越帅精兵夜袭鞑靼军营,明军获大胜。成化十七年,鞑靼军再次骚扰边境,汪直派兵追杀,再次获得胜利。宪宗皇帝心中十分欢喜,想要给汪直论大功,可是宦官无官可升,只能加食米,宪宗皇帝便给汪直一下子加了三百石,明朝规定是二十石为一个品阶,这一下赏赐三百石可谓开创了大明王朝的记录。之后,每当国家有战事,宪宗皇帝便命汪直带兵前往,这造成了汪直权利越来越大,也因此而与皇帝的距离越来越疏远。
关于汪直,史料上记载了一些关于他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汪直这个人在历史上褒贬不一。
史料“皇明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汪直代替天子巡视期间,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官员都跪地迎接,万般讨好的招待他。一旦有哪位官员招待不佳,便责问“尔头上纱帽谁家的?”恰巧有一个官员撞到了汪直的枪眼上,汪直便如此问他,这位官员说道:“纱帽用白银三钱,在铁匠胡同买的。”汪直听完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觉得这位官员很有意思,更没有处罚责怪他。
还有一事说,汪直到江南的时候,听说绍兴杨继宗是位品行相貌极好的官员,便去拜访他。汪直见到杨继宗后,不由说道:“人人都赞美的杨继忠没想到竟然长的如此丑陋。”杨继宗听完心里十分不高兴,便冷冷的回答汪直:“我虽相貌丑陋,但不至于损伤父母给予的身体。”我们都知道汪直是太监,杨继宗的这些话正好说到了他的痛楚,汪直听完不语。而后宪宗皇帝问汪直朝中大臣谁最贤明,汪直回答“天下不爱钱者,唯杨继宗一人耳!”
从上述两件事可以看出,汪直虽然嚣张跋扈,结党私营,但是还颇有些肚量和胸怀。
汪直掌管西厂的时候权倾朝野,明宪宗皇帝身边有一个专门负责表演人叫“阿丑”。一次,皇帝命阿丑表演节目,阿丑就扮演了一个喝醉酒的小太监,烂撒酒疯。就在他散酒疯的时候有人告诉他,皇上来了,阿丑扮演的这小太监不予理睬,一会旁边的人又告诉他,汪直来了,小太监连忙逃走,而且边走边说道“今人但知汪太监也”。皇帝看完阿丑的表演嬉笑之余便开始对汪直起了疑心,朝中众多官员早已对汪直的嚣张跋扈有所不满便纷纷上书弹劾汪直。这时的汪直常年在边境巡查军务,很少在宪宗皇帝身边,宪宗皇帝听到这些于他不利的言辞后也渐渐疏远了汪直。
成化二十年,汪直领兵失败,宪宗皇帝大怒罢黜他的职位,直接发配到哪里南京御马监,而后汪直因病死于南京。
关于汪直这个人,大家对他一直褒贬不一,有人说他结党营私,设置西厂残害忠良;有人说他带兵打仗保卫了大明王朝的边境,为人大度。总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评价。汪直之所以那么嚣张跋扈也跟宪宗皇帝的恩宠脱离不了关系,有人说汪直成立西厂之时才不过1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第一次监军打仗也才十七岁。皇帝的恩宠让那些阿谀奉承的官员天天巴结汪直。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少年,每天活在这些阿谀奉承之中,难免会自我膨胀,嚣张跋扈一些。汪直的结局在众多宦官当中算是极好的,最起码落了个寿终正寝,是明朝宦官中最幸运的一位。
1、正一品:大内总管,大内总管是总管皇宫后勤统领太监,宫女(除贴身宫女归其所属主子管理外)和其他太监归其调配。
2、从一品:御前总管。
3、正二品:殿前总管。
4、从二品:大总管。
5、正三品:副总管。
6、正四品:左右主事。
7、从四品:副主事。
8、正五品:掌事。
9、正六品:内侍。
10、正七品:带班。
11、正八品:一等太监。
12、从八品:二等太监。
13、正九品:三等太监。
14、无品级:杂役。
明朝的几个著名太监
本文2023-10-25 07:14: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3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