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对邓的字辈很了解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4收藏

请问你对邓的字辈很了解吗?,第1张

湖南麻阳锦和字辈:“仁亚卧必单(一个字),子世如尚兴,学应成永玉(启),大开光明继,克绍鸿谟显,希忠善述长,修齐恒振志,懋德自流芳”。[1]

湖南麻阳拖冲字辈:“仁亚卧必单(一个字),子时成士大,万世兴隆启,宏开光明继,克绍鸿谟显,希忠善述长,修齐恒振志,懋德自流芳”。

湖南麻阳九曲邓氏字辈:“爱彦文俊辛,必永子如应,秀万天正上,朝廷大国昌,宗德显其光,记时臣明顺, 邦安庆文良”。

湖南麻阳三跃邓氏字辈:“仁祖子文启,单思兴景国,大有万世上,朝纲经纶继,家传功德昌,绍宗先维志,安泰支元良,修齐增延懋,盛代庆正长”。[3]

广东丰顺邓上增支派字辈:“文成汝芝上金榜永名扬诗礼佳常盛传来益书香”。

广东陆丰邓元文支派字辈:“维玉德文干元福来坊辉广永世昌”。

广东陆丰邓定龙支派字辈:“汉武绍兴日云台报德时贤能念乃祖奕世继初基”。

广东陆丰邓荣祥支派字辈:“荣华富贵万元兴宏二广德佳丰盛”。

广东陆丰县深塘支派字辈:“就春荣庆发浪云开新费士司久永清堂”。

广东饶平下善乡支派字辈:“道位仕禹伯绍俊昌家馨振起邦国栋梁联登科甲金玉满堂荣宗耀祖长发其祥”。

广东韶关南雄堂邓氏字辈:“继顺司功光行汝荣辉报”

湖北荆门一支,以现荆门掇刀区麻城镇邓冲村为主要聚居地,后散居麻城四周,遍及荆门城区四周,派序为:“大学志上,国永家长,有子贤良,克继祖德,万世荣昌。”家谱源流其他暂不详。

湖北恩施邓氏字辈:“朝千新维世学启贤开国惕力运顺家昌光宗耀祖一句传方”。

湖北安陆邓氏字辈:“有志朝廷承祖德忠权家国庆宗荣”。

湖北广水长岭镇一带邓氏字辈:“文智有本培心学 仕仪登能保兴天”。

湖北广水刘家湾邓氏字辈:“志士文之有华继”。

湖北广水关庙龙泉邓氏字辈:“可华□继先祖文章发国启厚仁道德传家”。

湖北广水邓家河邓氏字辈:“□□□中□□□正大光明远永后传家长甚公贤山其立志克程清洁保平安月经玉连兴诗书国仁义维友道德文章”。

湖北广水杨寨镇邓氏字辈:“作之必述继圣师贤常存忠义永受高传兴家开国玉润珠联诗书长诵学业同权庭生祥瑞士尚本然行仁积德待后遵先宽宏立美广大久廷修真由已锡福在天正道宜法善事能迁成章可贵古点昭宣”。

湖北广水吴店镇邓氏字辈:“信致道永大万日玫效习世德自光昌仪型远应邦本立从培厚中(卓)行(茂)定超常(废除)云程斯有耀善泽公绵长(废除)余芳照颢锡佐启兆佳祥(废除)林耀堂铭汉材熊境钜洪权熏均锡汝楣焕域铨浓”。

湖北广水关庙镇邓氏字辈:“有庭世少修正本兴帝国防作天文”。

湖北鹤峰邓氏字辈:“第一朝天子文武振乾坤山青万年秀国家永兴昌世代合星光”。

湖南宁乡邓氏字辈:“德庭均文子祥开殷泽傅振基先绪丕绍美功祖贤礼义承家日谋猷辅世年一支敦本厚嗣续庆云联茂林培实烈华国毓鸿章敦孝彝伦正联忠运会昌复恒成美果谦泰允安康道学宗周孔垂名受福长”。

湖南浏阳邓氏字辈:“世时支拾万亿倡民豪杰光裕志胜荣伏文英忠正兴盛朝廷傅印显祖受铭封恢宗贻锡晋德化宣家乘儒林启后程经纶新美秀隆运乐升平”。

湖南长沙邓氏字辈:

法官桥各区支派:“世法桂文景绍嗣时伯玉系志金林芳士增自大永昌英贤”;

马龙汉各区支派:“元宗文思应启土司之大有乐年逢自世博公二十三世至逢派”;

合族公定字派:“桃源文公裔下派语自公起至家声丕振毓秀锤祥克全孝友德泽弥长”。

河南镇平邓氏字辈:“受彦先观凤盛贤仁敦福永远维新”。

河南南阳邓氏字辈:“天喜传元丰秀齐怀足泽”。

河南邓州邓氏字辈:“光明照林湍然后定德安”。

广西大埔邓氏字辈:“行九永玉友耀儒业大振家声易经教训万里鹏程世代荣昌”。

广西藤县天平字辈:……裕生汉诗……

江西南昌邓氏字辈:“明锡道笔亨一朝文运振万世德诒宏

浙江开化邓氏字辈:“鸿声丕振泰连增昌学从孔孟步立端方诗书礼乐布海贤良荣延万代大德耿光”。

四川筠连邓氏字辈:“九桂存继会之文玉贤绍久世天光为国朝宗学正良廷凤家兴荣友瑞洪开秀仕元呈祥”。

云南镇雄邓氏字辈:“隆玉水旺师光彩振书声成龙英雄士飞奉明朝廷”。

福建沙县湖源乡邓氏字辈(部分):际尔时方盛宁馨

福建闽侯邓氏字辈:“大兴正春永言孝思维则伯叔云台世誉子孙长久宇宙立诚为善自能赐福圣贤至训修身乃可齐家显达博学展奕先志宏略明哲崇礼启励祖勋功业诚信贤能祥泽世代昌荣道德智慧昭耀日月光辉”。

邓氏两季堂一支字辈:

本原派:“德秉均英用子惟思允绍宗承继嘉千万光增福泽先志克成希彰达道丕振芳声多因济美久以昭明其祥长发家世昌荣”;

沅邑支派:“德秉均英文人时遴尚祖林嗣之系元享本中生正先志克成希彰达道丕振芳声多因济美久以昭明其祥长发家世昌荣”;

聊谱支派:“动静分翕癖类族始于寅亚当标异说盘古属遗言溯厥轩尧初干劲支柯萦舜日咨尔契厖命膺眷求荫袭封叔曼逮祁刚造端聘鲁见交邻强种潢胄频懿哉我司徒指挥拯陆沉加秩享疆邑垣次冠五辰执艺淳且备来晜普遵循缨簪缵旧服介祜万斯年”。

邓氏一支字辈:“成朝岳凯正应洪开文世少启修得福来光宗耀祖万代云怀”。

邓氏湖南新田茂家山田字辈:秀子文朝启道登,初仁义礼显高明,红开万世兴荣贵,华国七邦绍大廷。

  始祖嵩公(一世)生一子金微

  二世祖金微生二子:长国大号明山,次国老号明水。

  三世祖国老生三子:长天福名兴公,次天禄名亢公,三天寿号珊琉。

  四世祖天福生二子:长梁 富,次梁 昭。

  天禄生十一子一女:长梁呈,次梁顺,三梁降,四梁齐三梁降,五梁宝,六梁才,七梁休,八梁标,九梁新,十梁海,十一梁吕(女),十二梁烈。

  天寿生四子:长梁 良,次梁 产,三梁 意,四梁 类。

  五世祖梁烈(由东兰迁居永顺)生一子正材(由永顺迁居龙头区)。

  六世祖正材生三子:长金容字奉羽,次金鹏生一子英立,三金灿生一子英七。

  七世祖金容生三子:长英鸿,次英山(由冒村迁居塘华),三英灿生一子士永。

  八世祖英鸿生五子:长士明,次士聪,三士乐,四士会,五士杰。

  英山(1682—1763)81岁,生二子:长士爵,次士官。

  九世祖士爵(1717—1782)66岁,元配韦氏生四子:长嘉能,次嘉宜,三嘉会,四嘉维。士官生一子嘉禄。

  十世祖嘉能生一子国镜。

  嘉宜生三子:长国珍,次国锈,三国瑾。

  嘉会(1756—?)生三子:长国珠(韦氏),次国琼(韦氏),国瑚。

  嘉维生二子:长国强,三国瓦。

  十一世国珠(1790—1856)66岁,生有三子:长启松乏,次启高(覃氏), 三启福(韦氏)。

  十一世国琼(韦氏)生二子:长启广(崔氏),次启东(韦氏)。

  国瑚生三子:长启报乏,次启水,三启建。

  十二世启高(1822325—1858114)37岁,元配覃氏(18235—18876)生有三男一女:长有足(风和),次有多(又风楼),三有丰(风翔)。

  启福生二子:长有群,次有团。

  十三世有足(184646—1906111)生四子:长玉孟,次玉苗生绍思乏,三玉天乏,四玉满

  十四世玉孟(栋文)元配覃氏生四子三女:长绍明(卢氏),次绍灌又利(卢氏),三绍绅,四绍仕,女长嫁百井,次嫁怀远,三嫁龙道。

  十五世绍明生一子庆肯一女达草嫁弄六。

  十六庆肯生三女:桂缓,桂朵,桂川,义孙文才,文攀。

  十五世绍利生二子:长庆彩,次庆述(都少亡)。

  绍绅又名兆吉生二子:长庆奢,次庆抗(住巴一队)

  十六世庆奢生四子二女:长仁补,次仁讲,三仁义,四仁办;女长嫁昌村,次嫁杭州。

  庆抗生二子四女:长仁省生胶成,次仁国,女秀宁,金艳,金莲,金孟。

  十五世绍仁生四子二女:长庆代,次庆扬,三庆常,四庆培,女秀目,秀东。

  十六世庆代生四子四女:长仁勇,次仁柱,三仁撰,四仁干,女金最,金星,金标,金顺。

  十三世庆扬生二子三女:长仁夫,次仁起,女金贵,金美,金翻。

  庆常生三子二女:长仁所,次仁巨,三仁胜,女金研,金弄。

  庆培生三子:生仁造,次仁炮,三仁毕。

  十四世玉满生绍象,绍象生二子:长庆叨,次庆远。

  十六世庆叨生二子五女:长仁江,次仁德,女桂奂,桂癸,桂尼,桂元,桂元。

  十七世仁江生文天;女美,美丽。仁德生二子:长文垒,次文海。

  十六世庆远生一子一女:仁贯,女桂艳。

  十三世有多(185212—1923326)72岁,元配拉洞村?氏(1859—19351)生有四子:长玉田(栋兴),次玉念,三栋魁,四栋光乏。

  十四世栋兴(1878108—1923326)由塘华队迁居考二队,元配带河拉竹屯玉武长女韦氏(18808—19353510)生有八儿子:长绍恺,次绍冀乏,三绍垂,四绍品生二女,五绍平,六绍治,七绍朝乏,八绍拨(梁 汉)。

  十五世绍恺(19036—19785)78岁,少壮勤学经书广交良朋,执教数年,解放初期曾任中共宜山县永安乡人民政府第一任乡长。由考二队移迁巴一队,元配崔氏(?—198512)生有二男四女:长庆都,次庆积;长女秀姬,次秀媚,三秀碧,四秀姣。

  十六世庆都(黎氏)生仁主,仁主(韦美社)生三子:长文波(大学毕业),次文安,三文静。

  次庆积生六子三女:长仁思(韦孟群)生文伟,次仁冠(韦氏),三仁农(袁氏)生文确、文璀、韦华、四仁仅(韦翠美)生文鹏,五仁合(袁氏),六仁义;女美如(邓氏),美作(谭才),美善(卢氏)

  十五世绍垂(金章)生三子:长庆辽(少亡),次庆南(少亡),三庆云(韦氏)生一女凤俄。

  五绍平元配(吴氏)生于民国21年5月卒于1998314日,无生育,抱养有一男(庆浪)一女(梁妹),一生勤俭持家供养义子读书至高中毕业,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后抚养孙子(仁辉)孙女(蔷薇)读书至小学毕业,其精神其得高贵,逝后葬于大圹坡,义于庆浪出外至今数年未归,媳和孙子女远走他乡也不回,义女梁妹嫁至巴二队韦元思生有二子三女:韦德寒将。

  十五世绍治元配吉隆村邓治文之长女:生于民国六年卒于1973年,57岁,原配韦明柱公育有两子(田巴一队的韦炳乔,韦俊崔)后,因年少守霜方配绍治公生有三男二女:长庆快,次庆金;长女秀模,次秀烈。

  十六世庆快生二子二女:长仁育,次仁万;长金米,次金童。

  庆宜生三子二女:长仁学,次仁毕生文响,三仁龙;长女艳红,次艳群。

  庆金生一子二女:仁上;长女金苗,次金花。

  十五世梁汉(1922822—198281)曾任过警卫员,当副排长,后还乡归农,元配永吉村韦氏生五子二女:长庆伯(韦氏),庆合(韦氏),三庆山(韦氏),四庆全(赖氏),五庆武(韦氏);长女秀灵(嫁木仅岭弄六村卢氏生一子卢安勋二女),次秀叶(嫁至宜州山市矮山乡张正学生一子张仲叨)。

  十六世梁庆伯生一子一女:仁胆;风秋。

  次梁庆合生四女:长风柳,次风溜,三金日,四金媚。

  三梁庆山元配考二队韦炳峰之女韦秀弯(炳峰生四子三女:韦德光,韦德荣,韦德回,韦德关)生有三女一子:长女风姣,次风利,男仁滚字家龙,四女风蕊。

  四梁庆全生四女:长金蚌(风艳),次风泥,三风林,四风蓝。

  五梁庆武生仁猛,仁贡。

  十四世玉念(栋念)生二子:长绍祖,次绍裘。

  十五世绍祖生一子三女:庆猷(韦邓氏);女美艳,秀水,美英 十六世庆猷生五子二女:长仁友生梁能、文瑞,次梁辉生二女红杏、小妹

  三仁乾,闪人跳,五人乾,女春彩,柳青。

  十五世绍袭生四子:长庆翁,次庆雷生人岸、人伟、仁三,三庆教,四庆广。

  十六世庆翁生四女:彩欢,彩用,彩素,彩红。

  庆教(安乐村书记)生一子二女:仁贵;长菊香,次女风肖。

  庆广生二子一女:长仁晓,次仁朝,女金兰。

  十四世栋魁生一子绍康,康生三子:长庆福,次庆国生人选,三庆端生生仁攸

  十五六世庆福生三子:长仁恒生梁彬,次仁文,三梁吉。

  十七世仁文生梁台,梁林湾(女),梁平。

  十三世风翔生四子:生栋友(玉焕)、次栋模(玉庭),三栋彰(玉甫),四栋熙

  十四世栋友生四子:长炳琳,次炳龙,三炳宋生庆介,四庆璜生增乔

  十五世炳琳生二子:长增甲(张氏),次增庆生一子仁克(迁百色)

  十六世增甲生五子:长仁祝,次仁愿生一子一女文理、柳源、三仁面文宇,四仁卫生文忠,五仁条。

  十五世炳龙生二子:长庆坤生长仁华生文敏次仁达,三仁勋:次庆永。

  十四世栋模生四子:长炳吴,次炳熙,三炳光,四炳柱。

  十五世炳吴号梁儒生二子:长增权生二子仁丁生文宝、仁盘,次增邦。

  十六世界增邦子:长仁珊,次仁童,三仁显。

  十四世栋彰号克昭生一子炳展,展生二子:长增敢,次增纪(又即)。

  栋熙(玉耀)号朗亭生炳南(随母到南丹车河镇塘汉村住)。

  十五世炳南生二子:庆奎,庆源。

关于邓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姓邓,我们同学说历史姓邓的太少了,所以现在只有少数人姓邓。我不相信历只有几个人姓邓,所以我对邓姓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邓姓的来源和邓姓历史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邓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邓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情况

书籍,报刊 邓姓的来源 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的邓氏名人 邓世昌,邓石如,邓芝,邓牧,邓子龙,邓小平

上网 邓氏的人口 邓氏子孙繁昌,人口众多,分布于冕宁县及邻近各县。总人口达十多万!

爸爸的讲述

邓氏族谱 江西南昌《邓明华邓氏家谱》称: 江西南昌邓氏族人“乃禹公六子(邓)训门之后。”

四.结论 1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

2历姓邓的名人很多,如:邓世昌,邓石如,邓芝,邓牧,邓子龙,邓小平

3邓氏子孙繁昌,人口众多,分布于冕宁县及邻近各县。总人口达十多万!

小学作文频道为大家推出 小学各年级各科目课程!28门热销课程直减200元! 考生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新东方或授课,细分知识点,重难点各个击破,所有知识点“一网打尽”!

⑴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编《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

⑵古军喜、古小彬编著《古姓史话》,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刊载于《图书馆论坛》第24卷第1期(2004年第一期增刊)

--------------------------------------------------------------------------------------------

古小彬百谱斋珍藏族谱文献目录

1 江西宁都宁都新安古氏三修房谱 一册、线装 古奇洋主修 清代乾隆四十四年(1779)残本。

2 广西贺县古氏族谱 一册、线装 清代乾隆年间手抄本,后裔历次手抄增续。

3 海南儋州邓氏族谱 一册、平装 清代嘉庆十三年(1808年)抄本复印。

4 江西遂川新安堂古氏族谱首二卷 二册、线装 清代道光甲辰年(1844年)梅右文堂活字版复印本。

5 四川宁南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兴祥重抄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夹邑临泰祥自造版复印本。

6 重庆荣昌盘龙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宗九编 清代咸丰二年(1852年)复印本。

7 广东南海西村古氏家乘 一册、平装 古硕元修撰 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抄本复印本。

8 四川三台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清代咸丰年间刊本复印,后裔历次手抄增续。

9 陕西宜川古氏渊源纪实 一册、线装 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古丽中编 后裔历次手抄增续复印本。

10 四川璧山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璧山县天池古氏谱 一册、平装 古洪兴编 清代光绪十七年(1891年)抄本 1994年复印。

11 江西遂川新安堂古氏续修族谱首卷、三卷 二册、平装 古耀金编 清代光绪十九年(1893年)龙邑梅友文堂木活字版复印本。

12 四川合江古氏家乘(部分) 一册、平装 古文田编 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手抄本复印本。

13 广东五华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抄本复印本。

14 广西荔浦古氏族谱 一册、线装 清代光绪年间手抄本复印本。

15 海南屯昌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清代光绪年间手抄本复印本。

16 重庆江津新安堂古氏家谱 一册、平装 清代光绪年间手抄本复印本。

17 重庆荣昌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良翰编修 清末手抄本复印本。

18 广西鹿寨广西钦州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清末手抄本,近代增续复印。

19 重庆永川古氏家乘 一册、平装 古忠良编 民国二年(1913年)刻印本复印本。

20 四川隆昌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贵三编 民国六年(1915年)手抄本复印本。

21 广东番禺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正昌编 民国六年(1915年)手抄本复印本。

22 海南儋州钟氏族谱 一册、平装 钟显扬、钟毓兰撰书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复印。

23 广东梅州古氏族谱 十六册、线装 古善愚、古骚生编 民国十五年(1926年)铅印本复印本。

24 江西南康古氏四修族谱 存一册、平装 民国十五年(1926年)石印本复印本。

25 重庆江津新安世系(部分) 一册、平装 古贤香编 民国十九年(1930年)刻印本复印本。

26 广东连县古氏年庚谱 一册、平装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手抄本复印本。

27 四川金堂四川新都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民国时期抄本复印本。

28 四川隆昌五坡场古氏族谱 一册 民国时期手抄本复印本。

29 安徽繁昌繁昌古氏宗谱 一册 民国时期石印本复印本。

30 广东封开古家宗族谱 一册 复印本。

31 四川富顺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1959年手抄本复印本。

32 台湾台北古氏宗谱 一册、平装 古焕谟、古贵训等编 1972年印刷本。

33 台湾台北新安堂古氏宗谱画集 一册、精装 古焕谟编 1982年印刷本。

34 印度尼西亚古氏宗谱简录 一册、平装 古梯云整理 1982年手抄本复印。

35 广东蕉岭古氏新安堂族谱 一册、平装 古超桂编 1985年油印本。

36 四川泸县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富田编 1985年抄本复印本。

37 四川邛崃古氏宗嗣 一册、平装 古芝光、古代全主编 1986年油印本。

38 四川隆昌(周兴)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1986年手抄本复印本。

39 广东五华古氏族谱 三卷、平装 古广麟编 1988年油印本。

40 广东惠东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维华、古簪寰编 1988年抄本复印本。

41 广东梅州上岗户古氏源流稽考 一册、平装 古敬仁编 1989年抄本复印本。

42 广东梅州古田上村伯公凹下古氏源流概述 一册、平装 古天芳整理 1989年刊本。

43 中国香港古氏宗谱 一册、平装 古剑锋编 1990年印刷本复印本。

44 陕西延安古氏渊源纪实 一册、平装 古世觉、古国杰等编 1990年印刷本。

45 广东梅州嘉应古氏源流考 一册、平装 古勇辉编 1990年铅印本。

46 广东高州古氏高州房世系图八卷 八册、线装 古应天1986年编 1991年油印本。

47 重庆垫江古氏宗谱 一册、平装 古光辉等编 1991年电脑打印本。

48 四川新都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家信、古家万等编 1992年手抄本。

49 四川富顺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彬编 1992年手抄本复印本。

50 河南唐河古氏宗族家谱 一册、平装 1992年编 电脑打印本。

51 广东五华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1993年编 油印本。

52 广东高州高州古氏宗支概览 一册、平装 古元编 1993年抄本。

53 台湾新竹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国瑞编 1993年印刷本。

54 台湾台中新编古氏宗谱 一册、精装 古子隆编 1994年印刷本。

55 重庆梁平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铭声编 1994年印刷本。

56 江西安远古氏宗谱 二册、线装 古清沅主编 1994年印刷本复印本。

57 江西安远江西定南安定邑古氏族谱 三卷、线装 古今模、古炎煌主编 1994年胶印本复印本。

58 广东梅州梅州市梅县区赖氏族谱 一册、精装 赖国松主编 1994年印刷本。

59 江西瑞金福建宁化新安古氏八修谱 十册、线装 古芳清、古小彬主编 1995年印刷本。

60 江西萍乡湖南醴陵古氏族谱六卷首卷 一册、精装 古均桃、古英杰编 1995年铅印本。

61 广西钦州续增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秀礼编 1995年打印本。

62 重庆璧山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大志、古大田编 1995年印刷本。

63 中国台湾台湾古氏源流系统表 一册、精装 古娘渊编 1995年印刷本。

64 广东五华五华肇塘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富光主编 1995年印刷本。

65 广东连南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问松编 1996年铅印本。

66 广东河源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演凡主编 1996年印刷本。

67 广东汕头达濠古氏家谱 一册、平装 古增强编 1996年抄本影印本。

68 广东五华文葵镇藕塘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汉中主编 1996年铅印本复印本。

69 广东梅州梅州市梅县区刘氏族谱 一册、平装 刘添元主编 1996年印刷本。

70 江西上犹古氏五修族谱 一册、精装 古章文、古翰玖等编 1996年印刷本。

71 江西南康古氏宗谱 一册、平装 古启运主编 1996年电脑打印本。

72 广西宾阳新安堂历代世系宗支图 一册、平装 古展流编 1996年稿本。

73 广西昭平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锡猷等编 1996年手抄本。

74 中国大陆古氏渊源暨分支(大陆版) 一册、平装 古小彬主编 1997年印刷本。

75 台湾中坜古氏渊源世代表 一册、平装 古国瑞编 1997年印刷本。

76 江西兴国古氏族谱上、下册 二册、精装 古远亮、古祖苍主编 1997年印刷本。

77 江西会昌梅州古氏族谱江西会昌咸宁户 一册、平装 古红光主编 1997年电脑打印本。

78 江西遂川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荣、古世喜主编 1997年印刷本复印本。

79 四川甘洛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新民主编 1997年电脑打印本。

80 广东梅州梅州市梅县区梅南镇滂溪(简明)古氏支谱 一册、平装 古迪生、古海华编 1997年印刷本。

81 广东梅州梅州市梅县区大坪镇暨狮子浪口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增富、古添贤等主编 1997年印刷本。

82 海南儋州邓氏族谱 一册、平装 邓世华修撰 1997年电脑打印本。

83 广东兴宁蓝田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胜祥、古哲谋等编 1997年铅印本。

84 广东五华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世怀编 1997年抄本。

85 广东五华五华县梅林镇梅南乡洋塘里上寨古氏族谱 一册、线装 古启良编 1997年抄本。

86 广东番禺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苏记1997年抄本复印本。

87 四川隆昌古氏珂瑛支系族谱 一册、平装 1997年手抄本复印本。

88 广西贺县塘面村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文辉、古国奎编 1997年印刷本。

89 广西贺州古氏瑜珍公房族谱 一册、平装 古思雄编 1998年手抄本。

90 广西贺州古氏宗历 一册、平装 古正民整理 1998年手抄本。

91 广西贺州古氏31世宗成公派下族谱 一册、平装 古焕贵整理 1998年手抄本。

92 广东兴宁广西荔浦古氏谱系 一册、平装 古启森、古尚隆整理 1998年手抄本。

93 广东信宜古氏茶山分支族谱 一册、平装 古万年编 1998年稿本。

94 广东蕉岭蕉岭县古氏概况 一册、线装 古乃裕编 1998年电脑打印本。

95 广东五华古氏族谱南宝公分谱 一册、平装 古广麟主编 1998年印刷本。

96 广东番禺古氏系统表 一册、平装 古树华编 1998年手抄本。

97 江西寻乌寻乌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显道主编 1998年印刷本。

98 江西寻乌新安堂寻乌篁乡古氏三修宗谱 一册、精装 古安健主修 1998年印刷本。

99 江西寻乌晨光镇塘背村古氏必振公房谱 一册、精装 古显衡、古邵华等编 1998年印刷本。

100 江西寻乌赣南古氏族谱 一册、线装 古明丰编 1998年稿本。

101 江西南康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菁华编 1998年印刷本。

102 台湾桃园古氏今英公派下谱系 一册、平装 古国瑞编 1998年电脑打印本。

103 台湾苗栗苗栗县古氏宗亲会会刊上下集 一册、精装 古奠基主编 1998年印刷本。

104 河南濮阳古氏家谱 一册、平装 1998年追远堂电脑打印本。

105 河南唐河古氏宗族谱 一册、平装 古烈编 1998年稿本。

106 重庆丰都重庆市丰都县理明乡古氏宗族谱 一册、平装 古乾勇编 1998年打印本。

107 重庆奉节重庆市奉节县公平古由才公族谱 一册、平装 古恒昭编 1999年手抄本。

108 陕西延安延安地区古重义支系吊线谱 一册、平装 古玢整理 1999年稿本。

109 江西宁都古氏全规公派下宗谱 一册、平装 古兵编 1999年稿本。

110 江西崇义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性科等编 1999年稿本。

111 广西贺州古氏31世克赞公派下族谱 一册、平装 古承宗整理 1999年手抄本。

112 广西贺州古氏31世宗仁公派下族谱 一册、平装 古思伦整理 1999年手抄本。

113 广西贺州古氏31世瑜新公派下族谱 一册、平装 古正民、古海宗整理 1999年手抄本。

114 广东梅州宋进士古革支系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小彬编 2000年稿本。

115 广东五华宋进士古巩支系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小彬编 2000年稿本。

116 江西寻乌新安堂寻乌篁乡古氏家谱 一册、平装 古新尧主修 2000年印刷本。

117 江西遂川南迁二十六世声亮公裔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以志编 2000年印刷本。

118 广东五华琢贯公房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国瑞编 2000年印刷本。

119 台湾中坜古氏源流系统图 一册、平装 古国瑞编 2000年印刷本。

120 中国古氏史志(第一卷) 一册、精装 古培才、古小彬总编 2000年刊印本。

121 中国台湾古氏渊源暨分支 一册、精装 古国瑞、古小彬主编 2000年印刷本。

122 贵州桐梓重庆綦江古氏谱系 一册 古小彬 2000年手抄本。

123 台湾苗栗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长锦编 2000年印刷本。

124 中国台湾台湾古氏宗谱 一册、精装 古国瑞主编 2001年印刷本。

125 广东蕉岭蕉岭县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乃裕、古汉金主编 2001年印刷本。

126 江西遂川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金发主编 2001年印刷本。

127 江西瑞金古青淦家谱 一册、平装 古小彬编 2001年印刷本。

128 广西荔浦南方古氏宗族移居情况 一册、平装 古世雄编 2001年电脑打印本。

129 台湾新竹古氏宗谱补遗( 第二版) 一册、精装 古焕球编 2002年印刷本。

130 湖南岳阳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朝阳主编 2002年印刷本。

131 北京朝阳北皋古氏族志 一册、平装 古庆辅编 2003年电脑打印本。

132 广东五华文葵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赐金(换新)主编 2003年2月印刷本。

133 台湾新竹古氏宗谱补遗(第三版) 一册、精装 古焕球编 2003年9月印刷本。

134 广东兴宁广东兴宁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添水主编 2003年印刷本。

135 四川三台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小彬、古松元主编 2003年印刷本。

136 四川新都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小彬、古松元主编 2003年印刷本。

137 台湾新竹古氏历代系祖及人物略传 一册、精装 古焕球编 2004年2月印刷本。

138 广东蕉岭蕉岭县黄土老古屋族谱 一册、精装 古政明主编 2004年10月印刷本。

139 四川隆昌柿梓湾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昭平整理 2004年电脑打印本。

140 四川宁南云南巧家川滇古氏宗谱 一册、精装 古代贵、古代和主编 2004年12月印刷本。

141 广东梅州古氏族谱(革公系) 五册、精装 古国檀主编 2004年10月印刷本。

142 四川甘洛田坝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新民主编 2005年5月印刷本。

143 广西贵港广西柳州古氏族谱 一册、简装 古倩如编 2005年9月电脑打印本。

144 海南儋州李氏宗族吊线谱 一册、平装 李芳编 2006年稿本。

145 中国台湾新安堂古氏谱系(上册) 一册、平装 古焕球编 2006年印刷本。

146 四川新都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声淦主编 2006年印刷本。

147 河南唐河古氏宗族家谱 一册、平装 古兆亮总编 2007年印刷本。

148 海南儋州廖氏族谱 一册、平装 电脑打印本。

149 重庆綦江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财全主编 2007年7月印刷本。

150 广东高州石兰村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积进、古海兴主修,古小彬、古军喜主编 2007年12月电脑打印本。

151 中国新安堂古氏大宗谱 一册、精装 古焕球、古国瑞、古小彬主编 2008年印刷本。

152 四川隆昌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家湘主编 2008年印刷本。

153 江西遂川新安堂古氏六修族谱 三册、精装 古建林主编 2008年印刷本。

154 中国古氏史志·第二卷 一册、精装 古小彬、古军喜、古昭平总编 2009年印刷本。

155 中国古氏史志·第三卷 一册、精装 古小彬、古军喜总编 2009年印刷本。

156 中国古氏史志·第四卷 一册、精装 古小彬总编 2009年印刷本。

157

曼氏邓姓是华夏邓姓中的一支,是殷商子姓分支曼氏中的一支后裔,确切地说是周封侯曼氏吾离的后裔。本宗是曼氏邓姓中的一支,族谱中有明确记载不属于东汉邓禹公后裔。本堂《邓氏族谱》(以下简称堂谱)中所记载的自曼季公至邓禹公间一千二百余年的曼氏邓姓史点滴,是我宗十数次编谱先祖们的辛勤汗水所凝聚。本文将堂谱中有关曼氏邓姓的人源、地源和姓源的记载逐一列出,并尽力做到与史籍中的有关记载相互印证,其意在与曼氏邓姓宗亲共同探讨,力求寻得一个较为接近邓史事实的结论。析文是笔者个人对族谱记载的理解,自以为合情合理的推断亦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或进一步论证。

一、曼季与殷商侯国

堂谱记载:“曼氏,季。公系商汤王二十二世孙殷商武丁王之叔小辛王之弟”,“后尊称曼季为受姓鼻祖”。

析:古人王者有姓,贵族有氏,而庶民奴隶则无姓氏。曼季为殷商贵族,因不能为王故赐受曼氏。从史籍《世本》和《路史》中关于武丁王封叔父的记载来看,曼季的季字作叔字解,曼季即曼叔,无有名和姓。

据此可推定为:曼氏邓姓最早的先祖是殷商武丁王的一个曼氏叔父。曼季作为人物名字在史籍中暂未见到,只出现在邓氏族谱中,是编谱先祖为尊重鼻祖,故以季代名,称曼季公。受姓鼻祖赐受曼氏后,其祖姓子姓即成为了 历史 ,不可再作为姓,否则应视为藐视王(皇)威。

所以笔者以为,但凡称曼公为“子曼”,称曼姓邓国为“子姓邓国”,称曼氏邓姓为“子姓邓氏”,都应该是不恰当的。曼季是殷商子姓后裔,这是史籍记载和邓氏族谱所确定的,所谓“曼氏邓姓是上古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后裔”的说法是错误的。“后尊称曼季为受姓鼻祖”,此应是曼氏邓姓后人在第一次制谱时定地位。

从氏往上溯,曼季是殷商子姓分支曼氏一支的得姓始祖,从姓往上溯,曼季是曼氏其中一支曼氏邓姓的受姓鼻祖。“后尊”即是曼氏邓姓后人尊(奉)的。曼季公是曼氏邓姓最早、最前面的一位祖先,后人尊其为“受姓鼻祖”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堂谱记载:“武丁王中兴时,封曼季为殷(室)辅考证监史邓侯于河北召陵之邓城也”。

析:曼季的官职看似有托孤之意,疑是小乙王所封。这一官职应是《史记·殷本纪》中所记载的“冢宰”一职,类似于辅佐周成王时的周公旦和清朝时的“首辅大臣”的职能。武丁王在位五十九年,估计登王位时年龄不大。“三年不说”后有了傅说等贤人,武丁王亲政,封曼叔为侯爵位,封地在河北召陵邓城,以封地名前置称“邓侯”。

曼季封地的三个地名中,只有召陵这一地名史上有记载,且至今仍是,现为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河北”是指什么地方,是黄河以北还是现在河北省或汉水以北仍需考证。堂谱中有“河北召陵”之说,春秋战国时先祖墓葬地又在“河北古城”、“河北颖川向阙”和“汝南城北”,据此笔者以为史籍中记载的“武丁王封叔父于河北”与堂谱中记载的“河北”是同一个地方,即河南省汝南至召陵又至颖川一带,属淮河以北。

堂谱记载:“吾离袭侯国于邓州”而曼季公的封地又在“河北召陵”,为此,曼氏邓族的先祖们也纳闷过,并解释说此“河北”就是河南,只是新王易制叫法不同而已,再者,“旧谱源流考”,也就是说传承下来的源流考就是这么记载的。笔者认为,河南邓州与“河北召陵”是非常明显的两个地方,之所以产生困惑是因为古时没有精细地图和交通、通讯不便所致。

春秋时邓襄寨属于古蔡国,如果邓襄寨是堂谱中所指的古邓城,那么周王为何将蔡国境内的邓襄封与邓侯,而蔡国又为何允许周王从中剜出一块给邓侯?唯一的解释是:邓襄本是曼氏先祖封地,周武王灭殷商后,并未收取殷商贵族的土地,邓襄作为曼氏后人祭祀先祖的地方,便一直保留到春秋初,曼氏后人袭封侯国于邓州后,周王又将这块曼氏先人的土地封给了邓侯吾离。

史书中提到的殷商侯国邓国,堂谱中未见记载,曼公是殷商子姓王族,是否可以立国?周武王伐纣前,其部族称周族,周人,史籍中未见有称周国的。所以,笔者认为在殷商时封了一块地算不算国还有待考证,若真有殷商侯国邓国,那么它的所在地应该在河南郾城县东南的邓地,南与召陵相接。殷商时,此地应为曼氏家族居所地,武丁王“初封”曼叔于“邓城”后,后又将此邓地封给了曼叔。所以,此地既可称为邓地,又可以称曼地,这既符合史籍记载,又符合邓族家谱中的“曼季立国于颖川召陵间”的记载。

“曼季立国于颖川召陵间”,共繁衍了不少于八代,其中六代世袭邓侯。公元前1046年,曼氏殷商邓国因宗主国殷商的灭亡而灭亡,存世约两百年。

二、周邓国和周诸侯国邓国

堂谱记载:“昆,仕殷纣王,封特专外军政后归周封侯”。俊,字元诚,周诸侯,配田大夫人田祚侯之女,长子吾离”。

析:堂谱记载曼氏昆是曼季第六代孙,是曼氏九公的孙子。“特专外军政”一职,应是纣王退守殷都朝歌时所封。周武王攻破朝歌后,纣王自焚,曼氏昆见大势已去,率部族归降周王,周武王为显仁德,将纣王之子武庚封于朝歌,而将曼氏昆封到了河南邓地,并将殷商侯国之邓地封给了兄弟叔度,是为蔡国。曼氏昆是周诸侯国邓国的第一位国君。受封后,曼氏族人(邓人)从郾城东南的曼氏发源地迁徙到了河南邓州一带,建立了邓国,这与马世之先生(1937年生,河南省温县人,考古学家),“西周初,邓人南迁至南阳盆地”的推断相吻合。

曼氏俊(约公元前790-730在世)是堂谱中有记载的第二位周侯,是邓侯吾离之父。

在堂谱中,自曼氏昆至曼氏俊其间约二百五十余年未见有封侯、世袭侯和国君之类的记载。《世表》和《世本》及史籍中也未见有相关记载。笔者认为,史籍与堂谱对这段 历史 均无记载并非巧合,而是共同证明了一个事实:在这两百余年的时间内,周邓国既无侯也无国君,邓国的实际国君是周天子,而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只有一个:西周初的“三监之乱”。

周武王灭殷商后,并没有消灭殷商的所有势力,为监督、遏制这些势力,除将在郾城东南至召陵邓地上的曼氏(邓人)迁至南阳盆地外,还将其兄弟分封在卫、鄘和邶地,史称“三监”。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这一行为引起了其它兄弟的不满,主要是叔鲜和叔度,于是他们联合纣王之子武庚一同造反,史称“三监之乱”。

周武王兄弟的目的是夺取王位,而武庚的目的是恢复殷商,武庚想复国,必然要联络殷商的旧势力,在南阳邓州一带的殷商子姓后裔曼氏自然脱不了干系。周公旦用三年多的时间镇压了叛乱,杀武庚、叔鲜、囚叔度。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曼氏昆的邓国难免遭殃,周公旦虽未将曼人逐出邓地,但爵位与国恐怕是没有了。因为此事,不但引起了周王朝对这些殷商“顽民”的警觉,而且还将邓地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若此推断能成立,可解周邓国二百五十余年杳无声息之迷。西周末春秋初,曼氏后人曼氏俊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对周王朝的耿耿忠心,赢得了刚东迁洛阳又急需壮大自己势力的周平王的青睐,于是封曼氏俊为侯爵位,并许以侯门之女田氏为妻。作为新任国君的曼氏俊,当务之急是重组军队和修筑城防,襄阳团山邓城应是曼氏俊在位时修筑的,这与对团山邓城修筑时间的考证大体相同。

湖北襄阳团山邓城是周诸侯国邓国的一座边城,是曼氏先人们所创造的千古不朽的伟大工程,其遗址于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是曼氏邓姓后人寻根谒祖值得一去的地方。

堂谱记载:“吾离,初称曼氏迨,元城公长子,世袭邓侯”。“子春,吾离长子,周诸侯,谥祁侯,国并于楚事见鲁庄公十六年传,生殁阙葬双湖观形”。

析:吾离父子是春秋战国时见之于史仅有的两位邓国国君和曼氏邓姓的先祖。祁侯是世袭邓侯,史籍中称祁侯是为了区别于之前的所有邓侯。对于这位亡国之君,曼氏邓姓编谱的先祖也不愿多写,甚至连如何亡国的都让后人自己去查找,可见曼邓姓后人对亡国一事两千多年来一直存在偏见。祁侯是死后谥封的,是贬义上的侯,即无封地之侯、空侯。邓禹公谥元侯则是裹义上的侯,有天下第一侯之意。

堂谱记载:“传至吾离来朝于鲁由周桓王在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袭封邓侯都于河南南阳处邓州新野之间也”。

析:曼氏邓姓的先祖吾离,不是秦朝时配张仪之姝的吾离,而是史籍中记载的公元前705年到鲁国访问的邓侯吾离。“吾离袭侯国于邓州”, 可以说明吾离袭侯国时,邓国所在地在河南南阳邓州一带。从地理上看,“都于邓州新野之间”,与马世之先生所推断的完全一致,即:“都城在河南邓州西南的林扒镇”。

林扒镇是邓州四大古镇之一, 历史 上肯定辉煌过,明朝以前此地叫邓林,春秋时叫什么无可考。

邓国在邓州,已有诸多名人、专家和学者都论证过,一致认为邓国的所在地在邓州。但邓国的国都在哪里,至今仍存在一些争执。有人说是河南邓州,有人说是湖北襄阳,有人说是西周时在邓州而春秋时在襄阳邓城。很显然,认为在襄阳的依据是有团山邓城遗址。笔者以为,古邓国的疆域西南以汉水为界,北邻古申国(今南阳市东南,邓州市以北),东临唐国和蓼国(新野),总面积应该有数千平方公里。有人说超过一万平方公里。

春秋初,此区域除邓国外,应该没有其它国家占有过,直至公元前678年邓灭归楚。吾离袭侯国于邓州时,其都城肯定在邓州,也就是说自西周初至春秋初三百余年的时间里,周邓国的治所或国都一直在邓州,邓国的中心也在邓州。吾离袭封侯国后,将其女许配给楚武王,当时楚称霸中原野心未露,存在吾离迁都的可能性,但不能仅凭邓城遗址就断定这里是邓国所在地和邓国的中心,将邓国的版图缩至邓州以南。据史籍记载,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伐申过邓”时,邓国的北疆仍是以申国为邻。因此,笔者认为邓城是邓国中心的说法是有意将邓州和那块邓地排除在邓国之外,这与我邓氏族谱记载是相违的,也不符合 历史 事实。

三、亡国后的吾离子孙

堂谱记载:“四代,敏,生殁阙,葬汝南城北向阙”,“十二代,严嘉,生殁阙葬河北颕川山向阙”。

析:本宗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十七位先祖,只有第十七代祖进平公的记载清楚完整,大多无生殁葬向,但有五位先祖葬“河北”汝南至颕川一带。其中,第四代祖敏公,是邓侯吾离的曾孙,是邓国出生的最后一代,是曼氏邓姓得姓先祖中的一个。敏公应该见证了故国的消亡过程,他生在邓州一带的邓国,但死后却葬在“汝南城北”。据此,笔者认为可以证明一个事实:吾离公子孙在国并于楚后,不甘心受制于楚人而选择了迁徙,终点是古蔡国。或者说,至少是吾离公长子祁侯一房的后人迁徙到了古蔡国。

迁徙的终点必须是古蔡国。这是因为古蔡国召陵至颕川一带是曼氏的发源地,在古蔡国中还有一块先祖的封地——邓襄寨。除此之外,他们别无去处。

根据春秋时期先祖墓葬地的记载,还可以推断出下列事实:1、古蔡国的所在地就是史籍和族谱中所记载的“河北地”。2、古蔡国是曼氏邓姓先祖决定改曼姓以故国国名邓为姓的地方。3、古蔡国是第一个冠以邓姓的曼氏后人的出生地。

吾离子孙在蔡地辗转生息了四百余年,共繁衍了十三代人(五至十七代),十三代人中,有郑国大夫惠襄,卫国大夫邓郏,宋国大夫邓子丹,齐国大夫邓威安。至十七代祖前秦左相邓佑(进平公)协助秦始皇扫平六国,将楚人逐出中原“解放”了曼氏故国后,大部分曼氏邓姓人才陆续迁回南阳盆地。迁回的曼氏邓姓人主要聚居在河南新野、邓州和南阳府附近,因该三地都有先祖的墓葬地记载。

四、曼氏邓姓的得姓先祖与第一代祖

堂谱记载:“我族得姓来自国名”,“我吾离后裔缅怀先祖,眷恋故国,乃改曼氏为邓姓,史书上国并于楚以国为姓《左传》,此即我邓姓由来”。

析:此是关于曼氏邓姓姓源的记载,与史籍中的记载相符,并可以从中推出曼氏邓姓的得姓先祖和第一代祖。据此记载,可以证明以“武丁王封叔父曼公于邓”和“武丁王赐曼季邓姓”作为邓姓之源的说法都是错误的,错在以上说法都否认了曼氏邓姓众所周知的、以周诸侯国国名邓为姓的姓源。

公元前678年以前,曼氏邓姓的先祖均为曼氏或曼姓(含前678年出生的先祖),改曼氏为邓姓是在公元前678, 年以后的事,这一点是曼氏邓姓人都清楚的。那么,是谁改曼氏为邓姓,换句话说谁是曼氏邓姓的得姓祖呢?笔者认为,改曼氏为邓姓的人在史籍和族谱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并非什么千古之谜。“吾离传嗣祁侯国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吾离国灭于楚,后人因氏之”,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改曼氏为邓姓的是吾离的子孙和后人。人们普遍认为,以邓为姓自吾离第五代起,史上第一位邓姓人鲁国邓扈乐,推算起来应是吾离第五代子孙。据此可推定,改曼氏为邓姓的是吾离的第二至第四代人,这三代人均是曼姓(春秋时开始姓氏不分,故史籍中称“邓国,曼姓”),均是曼氏邓姓的得姓之祖,他们是一个群体,, 是他们共同商定改曼氏为邓姓的。

堂谱记载:“祖吾离,周诸侯,元城公长子,母田大夫人祚侯之女,春秋桓公七年,邓侯吾离来朝是也。公袭封侯国于邓今河南南阳府之邓州,其初称曼氏迨,公传嗣祁侯国灭于楚,始以国为姓,此邓氏之所由起也,故因流溯源俾后嗣得有所考云。生殁阙寿六十有三,葬河南南阳向阙,墓前石狮石马犹存”。“吾离公位下十七代祖邓佑(进平公)致仕归里,长居邓地,创修《邓氏族谱》,尊吾离公为邓姓始祖”,“尊吾离公为一代始祖”。析:此段将吾离其人,邓国所在地、邓姓来由和邓姓始祖、第一代祖记载得非常清楚,并说明了如此记载的目的是为了后人探本溯源有所考。吾离第十七代孙进平公为前秦左相,谱序中称他“首创邓氏谱牒”。

吾离公的生平资料见之于史的有:将两位女儿邓曼(邓国曼姓女,讳名)分别嫁与郑庄公和楚武王;鲁桓公十七年访鲁;邓巴楚之战等,另邓襄寨有“邓侯休闲之所”的传说。中巴楚之战发生在公元前703年,是吾离公在位时亲自指挥的一场以弱抗强的战斗。此战时公虽年逾花甲,毫无惧楚之意,三进三退,虽败犹荣,这给了某些编造“邓侯惧楚”的人一记耳光。公逝于公元前702年至689年间。

邓侯吾离本曼氏,春秋时姓氏不分后有史籍称曼姓。公并非邓姓第一人,何以被奉为曼氏邓姓始祖和邓姓第一代祖,道理很简单即:曼氏邓姓的得姓祖是一个群体,是吾离2-4代子孙全体,他们中任何一人都不可能称为邓姓始祖,但他们的共同先祖是吾离公。所以,吾离公为曼氏邓姓始祖和第一代祖是后人尊的,并在曼氏邓姓第一次制谱时载入谱册,传承至今。

五、曼氏邓姓的发源地

堂谱记载:“我族得姓来自国名,邓国地处河南南阳,我族以南阳为郡名”。

析:曼氏邓姓的姓源是以国为姓,这个国是指周诸侯国邓国,而邓国所处地在西汉时属南阳郡管辖,故先祖们说以南阳为郡名。姓氏书中的“望出南阳”和我族称为南阳邓氏均据于此,因此可以说曼氏邓姓的发源地在河南南阳。说是南阳,但“中国万姓出南阳”,曼氏邓姓只是其中之一,它必须会有一个比较具体的地区。中国 历史 上但凡以国为姓的,大都以该国所在地为姓氏发源地,曼氏邓姓也不例外,所以邓小平宗亲也认为邓姓“始于邓国”。始于邓国是因为我族得姓来自邓国,所以这个姓的根理应在邓国。周诸侯国邓国才是先祖们认定的曼氏邓姓的发源地,邓国所属区域内的任何一地,过分强调本地是邓姓发源地的言论都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我族先祖之意。

邓州。邓州是古邓地的中心,是周诸侯国邓国的所在地和中心,应该是曼氏邓姓发源地的代表地。堂谱中有“自周至秦,我族蕃盛于邓州和新野”以及先祖葬“邓州山”的记载。笔者以为,邓州有多少土著邓姓人,古时此地是穰还是县,发掘出了多少文物古件,邓侯吾离是否葬在那座山上等,有待于邓姓人和考古学家,地理学家等不断地考证,不断地加以证实。而一个地方政府筹措资金,为一个姓氏的先祖塑像并建立陵园,这在国内尚属少见,凭心而论,曼氏邓姓人理应心存感激才是。曼氏邓族人到邓州寻根谒祖也无可非议。

新野。新野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期间曼氏邓姓的聚居地,“天下邓氏尽出新野”话说得不算太过分。家谱记载有十四代先祖知可公葬“新野红蓼港”(约公元前330年在世,比邓况早两百多年到新野)。曼氏邓姓中兴之祖邓禹公出生在新野,与本宗先祖同住一地。

邓城。湖北襄阳樊城区曾是古邓国属地,邓国在此建有城防,至今留有邓城遗址。此地还发掘出大量有邓字铭文的铜器和几座被考证为是邓国贵族的墓葬,这些 历史 存留物对于研究古邓地、邓国和邓人有着极大的价值。但是,若没有史、谱、志的记载作为佐证,就轻意认定此地是武丁王中兴时的“曼地”和“邓地”,是周邓国所在地和中心,是曼氏邓姓的发源地,则难以令人信服。

综上所述,先祖们认定曼氏邓姓的发源地在周诸侯国邓国,其地属南阳郡,其中心在今河南邓州一带。

两千六百余年来,我曼氏邓姓子孙遍布环宇,良臣骁将代不乏人,遗风盛誉永垂千古。自春秋至秦,邓姓名人在史籍和堂谱中均有记载。西汉时,又有大将军邓邦惠、廷尉邓蔚、岳州牧邓文升、鄂州刺史邓子周、北平太守邓长钜等,连接西华侯邓晨先祖四代为官,我曼氏邓族在南阳地区无姓氏能与之比肩。东汉初,西华侯邓晨公和“中兴之祖”邓禹公将我曼氏邓族带至了氏族之林的最高处。(作者 湘东二叔)

关于邓姓的历史资料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寻根问祖是炎黄子孙们永远割舍不断的情结,

姓氏又是每一个人

的标志。我姓邓,但我却不知道邓姓的来源,根在哪里、始祖是谁、

有哪些名人、

往昔如何,

今日怎样……所以我对邓姓的历史和现状作

了一次调查。

二、

调查方法。

1

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上网浏览。

2

询问家长。

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具体内容

网络

邓姓的来源

据《元和姓纂》记载,邓氏源自曼氏。

曼氏是被颛顼帝赐姓为曼的少昊金天氏

的后代,他们所建立的邓国是殷时的诸

侯国,直至公元前

678

年才为楚国所灭,

邓国国君的后代遂以国为氏,称为邓氏。

另据《邓氏族谱序》记载,南唐李后主

之子李从镒曾被封为邓王,后来为逃避

宋太祖的追杀而改姓了邓,成为邓氏的

又一支来源。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具体内容

四、

结论。

为邓姓赢得美名的,

当首推当代伟人邓小平,

他是中国***第

一代、第二代的主要***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除了邓小平之外,

历史上还出

现了很多的邓姓名人,例如春秋时郑国的政治家、法家先驱邓析,西

汉时蜀中富豪、大夫邓通,东汉大司徒邓禹,三国时魏国名将邓艾、

蜀汉大将邓芝,宋代思想家邓牧,元代书法家邓文源,清代书法家邓

石如,清末两广总督邓廷桢、海军将领邓世昌、诗人邓辅纶、著作家

邓显鹤等。如今,

以人口多寡来算,邓姓是中国第三十六大姓。据不

完全统计全国约有

702

万邓姓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054

%。

编辑于 2015-05-21

查看全部3个回答

5条评论

留下评论,万一火了呢

滨滨数码1

好赞

热心网友1

福嘘嘘

查看全部5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带邓姓的100分名字大全周易取名 带邓姓的100分名字大全 2020新生宝宝取名

带邓姓的100分名字大全,起名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起名的汉字属性要符合您的金木水火土属性缺项,带邓姓的100分名字大全,金木水火土分析过程严谨,起名连起来顺口,叫起来好听!

广告2019-11-08

邓姓的历史发展

源出一源于曼姓,出自商高宗武丁给叔父曼季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今天湖北襄阳邓城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邓,曼姓,殷时候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两周时期,邓国是周王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有六百多年,后邓况徙居南阳新野。递传到曼公第47代孙禹公,禹公中兴汉室,辅佐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因“云台首功”而受封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汉和帝刘肇在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去世,禹公孙女邓绥进入了刘氏东汉王朝权力中心,直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皇后。我邓氏家族也成了东汉王朝最具权势的外戚家族。禹公世居新野,而新野在东汉时归南阳郡管辖,故我支邓氏在东汉因禹公“云台首功”、“禹公十三子,后世皆可法”被称为南阳郡邓氏。 自曼季之后,邓国历邓晁侯→邓徽侯→邓庆侯→邓恒侯→邓昆侯→邓忠侯→邓辉侯→邓浩侯→邓煦侯→邓杞侯→邓熹侯→邓怡侯→邓沛侯→邓壁侯→邓淳侯→邓衡侯→邓略侯→邓宣侯→邓尚侯→邓粹侯→邓明侯,计二十二代(这22代存在杜撰的重大嫌疑 ,而且这些祖先都不姓邓,而是姓曼,也因此可以完全推断这22代根本不足信。),经六百余年,连续世袭侯爵,这是邓氏先世的鼎盛时期。亡国之后的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氏,称邓氏,史称邓氏正宗,亦称曼姓邓氏。源出二源于蒙古族,属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珠尔奇氏,亦称朱尔奇氏、珠勒沁氏,源出成吉思汗四世祖合布勒的长子斡勤巴儿合黑,以长子地位挑选百姓中最勇敢善战者单建主儿乞氏族,在元朝时期为蒙古主儿乞氏部落,世居萨尔哈占(今新疆河萨尔托海乡萨尔哈仁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urki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珠尔奇氏多冠汉姓为邓氏、朱氏。源出三源于满族,属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 《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⑴满族德敦氏,满语为Dedun Hala,满语“站”,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邓氏、杜氏等。⑵满族栋阿氏,亦称东鄂洛氏,满语为Dongga Hala,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后多冠汉姓为邓氏、佟氏。⑶满族董佳氏,亦称董家氏、栋佳氏,满语为Do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董佳城(今辽宁新宾)、嘉木湖(今辽宁新宾)、嘉哈(今辽宁新宾夹河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邓氏、董氏、陈氏等。源出四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汉化改姓为氏。今壮族、哈尼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邓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邓氏,世代相传至今。 《姓氏急救篇注》说:“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以国为姓,是为得姓受姓之始。早在炎黄二帝时,一个以邓(登)命名的远古部落就已出现在今山东荷泽市巨野县一带。这一部落的首领邓伯温曾在黄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跟随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的子孙本来姓姬。邓姓虽然也属黄帝子孙,但由于该姓源于帝喾的儿子契的系统,所以人们认为邓姓源于子姓。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曹圉(音语,Yu),曹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乙,报乙生报丙,报丙生主壬,娶妻名扶都,扶都见白气贯月,感而生天乙,是为成汤。成汤为圣王,创立了商朝。入商以后,商王武丁把其叔父分封到了邓地,建立邓国。《路史·后纪九》记载:“初,武丁封叔父于河北蔓(今天湖北襄阳邓城),曰蔓侯,有曼氏、蔓氏等,优、邓其出也。”《世本》说:高宗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后因氏焉”。成汤传19世至小乙,小乙之子武丁,是个开拓性的君主,将商朝的版图大大扩展。武丁占领当今河南省的地区,在汉水、淮河之间分封了很多小侯国。武丁封其叔曼季于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团山镇邓城,称其地为邓。曼季立国于颍川昭陵之间,国名为邓国。因此,曼季是邓姓的远古始祖。进入春秋后,郑庄公和楚武王的夫人都是邓氏女,并积极参与国家政事,表现出较高的见识和才能,展示了邓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春秋·桓公七年》载:“邓侯吾离来朝。”邓侯到鲁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一次重大的外交活动,通过访鲁,提高了邓在东周列国中的政治地位。周桓王十七年(前703年),楚国派往邓国的使者道朔和另一名巴国使者在邓国南境遭到(夏阝)(you)国人袭击,财物被掠,人被诛杀。楚王闻讯大怒,派斗廉率领楚巴联军攻打(夏阝)国。邓国知道后则派了养甥和聃甥率军援助(夏阝)国,爆发了“楚巴与邓之战”,经过三次进退后,楚巴联军采用前后夹击的战术,打败邓国。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发生在襄樊最早的一次战争。15年后,当楚文王率军借道邓国北上攻打申、吕二国时,作为文王舅舅的邓国侯设宴招待了这位实力强大的外甥。这时,邓国以骓甥、聃甥和养甥为代表的一批大夫,极力主张乘机杀掉楚文王。但邓侯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结果,楚伐申返回的那一年,攻打邓国。邓国最后终于被楚国灭掉。亡国之后的邓侯子孙和邓国百姓为了纪念邓国,便纷纷改姓邓氏。如邓扈乐在周宫廷内任卿士,邓廖为良将于楚,邓季为贤大夫于吴。 邓姓发源于今天河南邓州,大举南迁于东晋之时,而播迁入闽、粤则早于汉代。汉代中期,邓况自楚徙居南阳新野。至东汉初,因族人为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汉室立下大功及与东汉皇室的亲戚关系,一跃而成为东汉最显赫的家族。但至东汉安帝时,有人诬告邓弘等曾反对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满,因而使邓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难。此后,南阳邓氏不断外迁,有南至湖南、湖北者,也有西至山西、甘肃者。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有南阳邓叔攸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后又分支泉州等地(这一说法存在重大谬误,西晋良吏邓攸在“永嘉之乱”,没有避居今福建宁化禾口石碧村,更谈不上是邓氏最早入闽始祖。 )东晋十六国时,中原邓氏大举南迁,分布于江南许多省份,以江西、江苏居多。总之,邓姓早期主要还是以河南省境为其繁衍的中心,其首先迁入的地方是今山东高密县一带。与此同时,已有邓姓南迁入今四川、广东等地。至晋代,邓姓的子孙在北方已落籍于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安徽等地;在南方已迁居到今江苏、湖南、四川等地。至唐代,南阳邓氏分衍出的支派更多,分别居于甘肃、山西、湖南、河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宋代时邓姓在南方已播及江西、湖北、福建、广西等地。明代福建人邓

请问你对邓的字辈很了解吗?

湖南麻阳锦和字辈:“仁亚卧必单(一个字),子世如尚兴,学应成永玉(启),大开光明继,克绍鸿谟显,希忠善述长,修齐恒振志,懋德自流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