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谱的价值与收藏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收藏

老家谱的价值与收藏,第1张

您好,根据您所说的来看,您的老家谱还是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的,毕竟距今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目前来说它的收藏价值还不是很大,建议您继续收藏。

您也可以将您的东西咨询一下当地的古玩市场或者邮币卡市场,那里的工作人员或者专家学者应该会给您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鲁岛芪沔董法邢助弓瞿棠绘它璐展贤战囡诗畴口

“湖广填川”之谜 郭振华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五日,笔者在大英县隆盛镇石门办事处采访时,在崇音寺檀木湾一块玉米地里发现了四块古墓碑。远处看是一块玉米地,墓碑被包围在玉米杆中,据农民讲这里原来是一块老坟山。六几年此地方园五、六亩地的范围内有很多雕刻精致、色彩艳丽的墓碑群,学大寨、改田改土的时候,上级强令村民们将一块块墓碑和墓群推掉,用来做土埂。当时推的时候,有一位老者出来阻止说:这是郭家近代的几块祖墓碑,上面刻有郭家的辈分,不要推掉了,将来娃儿取名字也有个依据。于是,就保留下了这四块墓碑。郭振华很是惊奇,拂去上面的蜘蛛网和滕蔓,仔细瞧这四块碑,发现上面刻有很多书法秀丽的楷体字,并雕刻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等图案,仔细读上面刻有郭家五大房人郭世俊、郭世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伦等的名字。原来据传说这里是唐代爱国名将郭子仪后裔聚居的老祠堂,笔者想这几块墓碑与此有不有关系呢? 经过二个多月的考证,走访了当地村民,发现当地聚居着上千户郭姓村民,崇音村8社(檀木湾)整个社全是郭姓家族;并且在这些村民家中香盒正额上写有“汾阳家风”,村民们说他们的祖宗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现居大英县卓筒井镇原檀木湾的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发现了清朝秀才郭庭范书写的郭氏香盒上用渡金额刻有“点颔流徽”四个大字,与史书记载的郭子仪晚年“颔之而已”的典故相同;之后又在当地88岁高龄的郭秉才家中找到了一本“郭氏家谱”,上面明确地记载了郭氏家族从黄帝到郭子仪及其后裔几千年的族姓发展史,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官至鸿芦卿,谪守江右庐陵,由山西汾阳举家迁往江西,在宋端平元年甲午由江西迁往湖广,大明弘治二年入川落业檀木湾之谜。从“郭氏家谱”中可以看出,郭子仪长房后裔一脉由陕西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史料。 一代爱国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生于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日,卒于唐德宗二年(781年)辛酉一月十日,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五州刺史。郭敬之生五子,郭子仪排行第三。郭子仪身高七尺,体貌秀杰,生八子七女。少年时的郭子仪因武举成绩优秀,补左卫长史。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渡过了六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其中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达二十余年。肃宗皇帝赞扬郭子仪:“国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称郭子仪为“尚父”,郭子仪被赐封为太尉中书令、汾阳忠武王。“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大战安禄山,名垂青史,其史料收入中学历史课本,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爱国名将。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率十五万叛军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大举南下。叛军所到之处,百姓远遁,户舍为墟。玄宗皇帝见形势危急,匆匆忙忙丢下长安,带着杨贵妃逃到四川,长安成了空城。 郭子仪受命危难之际,慌乱逃跑的玄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率兵东讨叛军。 郭子仪出兵首战告捷,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两郡之后,兵出井陉,会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部队,一举攻战了史思明坚守四十天的九门(今河北槁城县西北),槁城两县。 郭子仪战边关,内地潼关失守,肃宗至武灵即位,图谋收复两京。肃宗大阅六军,虽有收复河山的决心,但没有驾驭战争的本领。结果趋兵南下,亲征失利。收复失地的重任落在郭子仪的肩上,郭子仪不顾个人安危,率儿子郭旰挥师潼关。在攻战陕郡永丰仓时,郭旰阵亡,郭子仪强忍失子之痛,大战潼关,恢复了潼关与陕州的信道。 在洛阳称大燕皇帝的安禄山如坐针毯,其子安庆绪趁机杀死安禄山,继父位逐派十万兵马赴陕州,负隅顽抗。郭子仪以大军击其前,回纥兵登山乘其背,于陕州城西的新店击败叛军,进而一举收复洛阳。 肃宗闻讯,亲迎灞上(今西安郊外),对凯旋而归的郭子仪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在“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出身入死,许身报国。肃宗临终前,托咐郭子仪说:“河东之事,一以委卿。”代宗即位加授郭子仪为尚书令,并以第四女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第六子郭暧,拜郭暧为驸马都尉。岁时赏赐珍玩,不可胜纪。代宗驾崩,留下遗诏,嘱咐太子李适在即位之后,仍“以司徒兼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摄冢宰(即宰相)。”唐德宗李适即位后,诏(郭子仪)还朝,摄家冢,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增实封通计二千户,给一千五百人粮,二百匹马食料。诸子弟、婿拜官者十余人。 郭子仪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平叛御边,勋高一代。他与唐代宗君臣之间相处二十四年之久,权倾天下而天子不忌,功盖一代而君主不疑,不愧为忠心报国,一代楷模。郭子仪“再造邦家,维新庶政;臣虽陨越,死所无恨”的爱国之心和“寇仇在近,家国未安,臣子之心,不无宁处”忧国忧民意识是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考证檀木湾是郭子仪后裔聚居地 檀木湾人以前一直据说是郭子仪后裔,但苦于没有史实证实。发现墓碑以后,笔者决心揭开这个历史空白点。 在考证墓碑记载的一些史实走访檀木湾群众时,笔者和当地人郭清学、郭甫成三人首先走访了郭氏家族年龄最长的金元乡89岁的村民郭秉才。郭秉才身体硬琅,红光满面,四世同堂,其2个儿子都70多岁了。在郭秉才家发现了一本郭氏家族手抄本,据郭秉才介绍:“手抄本是他于解放前在蓬溪中河街郭氏祠堂抄写的。当时的郭氏祠堂规模很大,正厅供有郭子仪座相,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历代凡过往的朝廷官史都要在郭子仪座相前朝拜,祠堂每年要花费一大笔招待费,民国七年修订郭氏家谱花费了365两白金,白金贵于黄金,就按黄金现价折算,折合人民币250万。郭氏家谱原件有一寸厚,封面有红绸布布衬包裹。当时每年清明节郭氏家族族首都要在蓬溪聚会一次,并分别在金元、蓬莱、大英、红江等地召开清明会,可见人员之广,但遗憾的是保存于蓬溪郭氏祠堂的郭氏家谱原本解放后因祠堂被改建,家谱原件便不知去向了。解放后清明会逐渐消失,郭氏家族逐渐失去了联系,以至于后来没见过家谱的人都不敢承认自己是郭子仪的后裔。” 檀木湾人没见过家谱,但在当地郭氏村民家中,发现有写有“汾阳世家”的香盒,而与家谱中记载的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的史实相一至,这证明了香盒是为了纪念郭子仪而设。之后笔者又从檀木湾移居大英县卓桐井镇居民郭清跃家中香盒两侧楹联上刻有“功封虢叔家声远,威重汾阳世泽长”,这与家谱中记载的周文王封虢叔为虢姓,而“郭”实乃“虢”之转音。后又在卓桐井镇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保存完好的一个清代木质香盒是由清代秀才郭庭焕撰写的,香盒正额雕刻有镀金木刻字“点颔流辉”,楹联书有“祖德问安犹点颔,我裔继烈要留心”,这与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的有关郭子仪的史实相一致。这段史实旧唐书记载道:唐德宗时,郭子仪被封为宰相,尊称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册封2千户,给皇粮1500人,马200匹;建宗2年,郭子仪得病,德宗派舒王去探望郭子仪,郭子仪不能起床,只能在床上叩头谢恩。旧唐书还记载,郭子仪8个儿子7个女儿、孙和外孙数十人,每年未向郭子仪拜年问安时,郭子仪认不完这些孙子和外孙,只能点颔作答。这二段历史即谓之为“点颔流辉”。 之后,在石门办事处一郭姓村民中发现了民国七年修订木刻的郭氏家谱,据主人介绍,这本家谱一直被其放于木箱底层保藏,侥幸躲过了文革“破四旧”中的焚古书运动,但从未对外人出示,也被其淡忘了。这本保存完好的家谱清楚地记载了郭子仪后裔迁移至檀木湾的历史。郭氏家谱中“郭氏受姓本源考”中记载,华夏民族族姓始于黄帝,黄帝孙子名叫轩辕,以熊氏为姓,又因熊氏出身姬水,所以以姬为 姓,后以玄嚣、云阳、昌意、舜、尧、稷、公刘、王季,直到西百文王开始封姓, 封虢叔为虢姓,后以郭为姓,到唐朝郭子仪一代“虢”姓一律改为郭,“郭” 是“虢”的转音。郭氏家谱中记载了炎黄子孙五千年姓氏的来龙去脉,其完整性 堪称一绝,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一个姓氏家谱,为考证华夏姓氏提供了不可多得 的重要史料。 3个多月的艰辛考证,所有的史料终于证明了檀木湾人后裔,而檀木湾古墓群是郭子仪后裔古墓群。 古墓群揭开湖广填川之谜 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之一郭干元墓碑记载郭干元祖籍湖北麻城,墓碑立于嘉庆20年,距今近200年,这块墓碑不同于其它墓碑,墓碑前有一个全封闭的挡风敝雨的花形石隔层,将碑文罩在隔层里,隔层雕刻精细,中间有一朵五瓣形的花朵,透过花孔可以清晰地看到墓碑上的文字。由于有隔层的保护,墓碑上雕刻文字的蓝色油漆虽经近200年日晒雨淋却未剥落。 墓碑是立于嘉庆20年,而郭氏家谱修订于民国七年,墓碑是揭示湖广填川的重要史料。据家谱记载,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任鸿芦卿,谪守江西右庐陵。举家从山西汾阳迁往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延福乡,一直到郭子仪第二十六代孙郭弥都世居此地。因当时族繁人广,郭弥都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举家迁往湖广(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落叶沙子场郭家嘴狮子岩几子湾。元末明初,四川盆地战乱不止,蛮匪横行,民不聊生,土地荒芜。老者饿死于沟渠,少者逃往他乡。眼看四川人口越来越少,弘治皇帝下诏移民。郭子仪第三十六代孙郭谟格由保甲推举奉诏于明弘治二年(1490年)弃湖入川,落叶檀木湾。这便是民间流传的“湖广填川”的一段史实。史料虽记载有:“元明之际四川人口显著下降”,“洪武十四年皆自别省流来”,但无详实文字,郭子仪后裔的迁移,正好给“湖广填川”一个具体说法。同时,郭子仪后裔由陕西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研究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史料。笔者也见过不少墓碑,但能象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这样追根求源的实为罕见。一般的古墓碑只记有一个大概,没有具体的入川前地名;一般的家谱也只能大概追踪到湖广近十几代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不仅记载详实,而且与“郭氏家谱”互相印证,使其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 ,而“郭氏家谱”可追溯到上下数千年。况且

  1、庞:上古周朝时,周武王将周姓兄弟分封为诸侯王,其中一个叫毕公高的,子孙中有受封到庞乡做首领,以地名为姓。另一支,黄帝的孙子颛顼,有八个鼎鼎大名的儿子,其中一叫庞降,后代以庞为姓。历代先人如:庞涓、庞统。

  2、庞 14529全国庞氏大同宗谱(民国)庞德辅总理员庞海樵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高阳堂刊本湖南崇阳县档 14530苏州庞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庞兴诗编民国三十一年(1942)庞氏铅印本 一册南京大学历史系 14531江苏常熟海虞庞氏家谱二十卷(清)庞绍渠 庞敬熙等续编清道光七年(1827)刊本 四册上海图 日本 美国 14532江苏常熟海虞庞氏家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庞应璐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四册历史所 吉林大学 苏州大学(存卷21下、22-24)注:庞芝山始修於明代。 14533浙江萧山苎萝庞氏宗谱四卷(民国)庞贤兴 庞曹槐等重修民国五年(1916)贵安堂木活字本 四册日本 美国 14534浙江绍兴庞氏宗谱不分卷(清)庞启鲸等纂修传钞清嘉庆十三年(1808)遣安堂钞本 四册注:有道光年间增补。 14535湖北崇阳庞氏宗谱二十二卷首四卷(民国)庞海樵 庞煜候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久胜堂活字本武汉图(存卷首)注:庞掀天始修於明隆庆元年。 14536湖南湘潭中湘石羊庞氏阎修族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庞白铣修 庞白儒纂清同治四年(1865)活字本湖南图(缺卷22-24) 14537湖南湘潭中湘石羊庞氏二修族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庞义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遣安堂刻本 二十八册中央民院注:谱初修于清乾隆十七年。 14538广东南海庞氏族谱十二卷(清)庞越樵总纂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二册广东中山图 14539广东廉江庞氏族谱十六卷(民国)庞藻生 庞紫云等纂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广州大昌支店铅印本 十五册广东中山图 14540广东廉江庞氏族谱七卷(民国)庞耀枢等重修民国十五年(1926)安铺道源印务书局排印本 七册吉林大学 14541 乌干庞氏宗谱四卷(民国)庞长发等修民国十三年(1924)助理堂活字本 四册北图。

  3、这是个百家姓的网址你可以点击进去了解一下。

  http://wwwgreatchinesenet/surname/surnamehtm

  以上几条你可以参考一下。

盛氏宗谱

8569上海南汇县一团盛氏支谱不分卷

(民国)盛家勋等序

民国十四年(1925)十贤分祠铅印本

上海南汇县图 美国

8570江苏勾吴盛氏宗谱

(清)盛德裕纂修

清同治十年(1871)敦本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8571江苏南京秣陵盛氏族谱一卷

(明)盛时泰撰

明嘉靖四十年(1561)刻本

北图

写本 一册

美国

8572江苏镇江京江盛氏宗谱四卷

(清)盛庆孚等续修

清光绪五年(1879)敬春堂木活字本 四册

历博 日本 美国

8573江苏镇江京江盛氏宗谱六卷

(清)盛景曾重修 蒋茂柚纂辑

清宣统元年(1911)敬善堂活字本 六册

科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8574江苏常州毗陵盛氏族谱十六卷

(清)盛清学四修

清光绪九年(1883)思成堂刻本 十五册

历史所

8575江苏常州毗陵盛氏族谱二十卷

(民国)盛虎德主修

民国四年(1915)思成堂铅印本 二十册

北图(二部) 历史所 苏州大学

8576江苏常州龙溪盛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盛文颐总修 盛勃颐主稿

民国三十二年(1943)敦睦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上海图 江苏常州市图

8577江苏武进马庄盛氏宗谱六卷

(清)盛奕熊主编

清光绪十年(1884)萃渔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8578江苏吴县平江盛氏家乘初稿三十八卷首一卷

末一卷

(清)盛钟歧 盛兆麟等重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盛氏十贤同木活字本

北图 历博 中央民院 辽宁图 吉林

大学 上海图 上海南汇县图(残)

江苏苏州市博 日本 美国

8579浙江馀杭闲林盛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清)盛起重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敬爱堂木活字本

六册

北图 辽宁图

注:盛时士创修於清乾隆五十九年,此为二修。

8580浙江馀杭闲林盛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盛凤翔 盛济源等四修

民国四年(1915)敬爱堂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8581浙江临安盛氏宗谱六卷

(清)邵载阳续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浙江馀杭县文管

8582浙江萧山盛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清)盛丹墀等四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聚斯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8583浙江嘉兴闻湖盛氏家乘不分卷

(清)盛沅重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辑刻 宣统三年

(1911)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浙江嘉兴市图

日本 美国

8584浙江金华葛湖盛氏上世世系补考附金华葛

湖盛氏上世谱传

(民国)盛俊撰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8585浙江兰溪广陵盛氏宗谱

清光绪二十年(1895)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柏社乡下桥头村

8586浙江兰溪盛氏宗谱十卷

(民国)馀云行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刻本

浙儿兰溪县水阁乡

8587浙江兰溪石塘盛氏宗谱三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下陈乡

8588浙江富阳富春上馆盛氏宗谱十六卷

(清)盛世恩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序伦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8589浙江宫阳富春上馆盛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赂载续等纂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序伦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8590安徽南陵漳溪盛氏宗谱三十六卷

(清)盛廷祯 盛铭勋纂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木活字本

安徽博(存卷1、2、35、36)

8591山东临沂盛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盛玉功等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 一册

人民大学

8592湖南长沙纠田盛氏五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

末一卷

(清)盛小峰 盛凤笙纂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肃 堂活字本 十九册

湖南图

8593湖南湘潭中湘云湖盛氏五修族谱□□卷

清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之2、末之4)

8594湖南汉寿盛氏族谱□□卷首一卷

(清)盛元音纂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广陵堂活字本 一册

湖南图(存卷首)

8595湖南云湖盛氏五修族谱九十二卷首四卷末四卷

(清)盛先镒 盛先镛纂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笃庆堂木刻本 四十册

河北大学

注:该族散居湘潭、善化、长沙、宁乡等地。

8596湖南云湖盛氏六修族谱

(民国)盛光乾修

民国二十年(1931)笃庆堂刻本 二十五册

北京大学

8597广东中山香山盛氏族谱一卷

(清)盛俊廷纂修

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 一册

科图 辽宁图

注:盛绍勋首修於明嘉靖间。

8598广东中山南溪盛氏家谱

(民国)盛鸿焘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一册

北图 科图 日本 美国

l203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清)史在 等编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八行堂刊本 八册

天津图 南开大学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於江苏溧阳,浙江绍兴、宁波等地。

1204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

清初刻本 一册

上海图

1205江苏史氏吴中派文献谱不分卷

(明)史丹纂修 (清)史在湘续修

清钞本

南京图

1206江苏吴中派史氏家乘表传

清红杏山樵藏钞本

苏州大学

1207江苏淮安迁淮史氏宗谱不分卷

(清)史怀光鉴修 史云焕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二册

江苏淮安县图

1208江苏淮妥迁淮史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史久煌重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承泽堂铅印本 一册

江苏淮安县图

1209江苏丰县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

民国二十年(1931)钞本

江苏丰县孙娄乡孙娄村

1210江苏江都邵埭史氏重修宗赠六卷

(清)史迪安等重修

清道光五年(1825)刊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注:扉页作《溧阳史氏大宗分支邵埭重修家

乘》。

1211江苏江都史氏宗谱□□卷

(民国)史济廷修

民国于九年(1930)木刻本

江苏江都县昌松乡薛河村(存卷1、2)

1212江苏常州史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圆华等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十册

上海图

1213江苏常州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史景佑等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福堂活字本 十二

美国

1214江苏溧阳史氏务本堂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杰杰 史荣禄等七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务本堂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1215江苏湮阳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史廷卫辑

清宣统元年(1909)铅印本

南京博

1216江苏江阴澄江史氏世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史景才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怀溧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1217江苏江阴澄江史氏支谱十卷

(民国)史 编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怀溧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注:史燧始修於清康熙七年。

1218江苏宜兴男留史氏宗谱六卷

(民国)史贻祖 史顺通等纂修

民国三年(1914)修 民国十五年(1926)世德堂

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1219江苏宜兴史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史国瑛等修

民国间永思堂排印本 十八册

中央民院

注:明万历间初修。

1220浙江史氏谱录合编不分卷

(清)史璞庵纂修 史墨补修

清康熙间刻乾隆闲补刻本

四川图(存一册)

1221渐江箫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史士琏等修

清嘉庆五年(1800)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1222浙江萧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史晋续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八行堂活字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1223浙江庐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史晋纂修 史锦文刊印

民国七年(1918)八行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1224浙江宁波四明古籐史氏宗谱六卷

(清)史济铿等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225浙江宁波四明古籐史氏宗谱八卷

(民国)史济铿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226浙江宁波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民国)史邦直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铅印本 三十册

历史所

1227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善豪纂修

清咸丰三年(1853)史氏刻本 六册

上海图 四川图

1228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谱九卷首一卷

(清)史玫 史善豪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1229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

(民国)史泉义续修

清同治七年(1868)刻 民国十二年(1923)续

刻本 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

注:谱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八年,此为五修。

1230浙江馀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史光编辑

清咸丰六年(1856)刊本 十一册

南开大学

注:前后有钞补。

1231浙江馀姚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二卷末三卷

(民国)史良书续修

民国三年(1914)刊本 十四册

北图 北京大学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二部) 哈尔滨师大 浙江图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馆

注:史琳始修於明成化七年,此为九修。

1232浙江鄞县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

(清)史悠诚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 九册

河北大学

注:封面作《钱堰史氏宗谱》。

1233浙江鄞县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赠十五卷首

一卷

(民国)史悠情 史济恂等纂修。

民国元年(1912) 预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

木活字本 六册

天一阁

1234浙江鄞县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

(民国)史致天 史悠安纂修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1235浙江鄞县鄞东前徐史氏宗谱三卷

(民国)史悠椿 史久逢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1236浙江象山关头史氏宗谱八卷

(民国)秦英鉴重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刊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1237浙江绍兴史氏谱录续编不分卷

(清)史基美修

民国七年(19l8)铅印本 一册

杭州大学 日本 美国

1238浙江嵊县浦桥史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史悠晋纂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城郊乡大浦桥村

1239安徽黟县金泽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继周辑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善修堂木刻本 一册

河北大学

1z40山东栖霞史氏族谱书五卷

(民国)史启利等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山东栖霞县杨础乡史家庄 山东栖霞县观

里镇小观村

1241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明)史以明原修 佚名续修

清初刻本 一册

人民大学

1242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明)史邦直原修 佚名续修

清乾隆间刻本 一册

人民大学

1243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中立修

清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 一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1244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尚朴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刊本 四册

美国

1245山东乐陵史氏家乘不分卷

(清)史炳第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木刻本 四册

北图 河北大学(二部)美国

1246湖北新洲史氏宗谱六卷

(民国)史正生 史文榜创修

民国九年(1920)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徐古镇万岗村

1247湖北新洲史黄氏宗谱十卷

(民国)黄润堃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黄林乡段家山村

1248湖南衡阳史氏宗谱九卷

(清)史炳文主修 史达门等编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4)活字本 九册

吉林大学

1249湖南永兴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清)史久录 史悠信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一年(1905)溧阳堂刻本 十七册

河北大学(缺首一卷)

注:封面作《史氏族谱》,扉页作《平陵家乘》。

1250四川万县里牌溪史氏族谱十卷

(民国)史锡永纂修

民国八年(1919)排印本 一册

吉林大学

1251四川万县史氏支谱正编不分卷

(民国)史封铨纂

民国十二年(1923)万县鹳石庄史氏钞本 一

四川重庆市图

1252 蒋墅史氏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史来兴等修

民国二十(1931)承启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1253 史氏宗谱七卷

(清)史大盛等编修

清咸丰四年(1854)蛟龙塘活字本 七册

北图

注:第七册残破较甚。

1254 义庄史氏宗谱四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史明弼等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宗海堂铅印本 三十八

北图

1255 史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史廷卫等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三十册

北图

1256 史氏庆传宗十二卷

(清)史学班等重辑

清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1257 史氏宗谱不分卷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1258 史氏家谱□□卷

清刻本

北图(存一卷)

二、家乘谱牒

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

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

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

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我们中国人,每一姓氏在祠堂中都有一本家谱,又名家乘。家谱中记载着祖宗的来源,有许多追溯到周代,因为周代的子孙分封各国,以地方为姓;有的还远溯到轩辕,以证明自己的确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各宗族修家谱,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姓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

说到字辈,是修家谱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前每三十年修一次家谱,即使衰落的家族,最多不能超过六十年。在修谱的时候,就要决定排出新的字辈。以蔡家的字辈为例是“世泰家声启,运隆教泽长”十个字。在1944年修谱的时候,就另外决定了新的十个字,作为后十代命名用的,假如本人名“世”信,儿子则名“泰”来,孙子名“家”珍,曾孙名“声”传,玄孙名“启”伟。由名字上一看,就辈分分明,尊卑有序。在同辈中,也有不同字用同一部首的。如启字辈的同胞兄弟姊妹,兄弟名启伟、启仕、启优、启侠、妹妹用启侬、启仪、启仙等等。这种表明血统的方式,后来更扩而充之,作为表明文化系统、社会关系的方式。

在家谱中,可以看到祖宗的来源,我是河南人,我们傅姓怎么由平陆一带到南阳来的?然后历代祖先,有谁到那里去了,都有记录。

宗法社会的组织,就有这样严密,对于个人的名、字、号、谥法、事业、行状,等于一篇小传,在家谱中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在家谱族系表的线都是红的,如果中间看见一条蓝线,就是很严重的事情了。因为红线是代表血统;如果是蓝线,就是表示没有生孩子,而是由兄弟的孩子,即侄子过继来承宗祧的;如果没有兄弟侄子,由外甥(姊妹的孩子)过继来延接香烟的,则加双姓,一般是本姓血统最近的过继(也叫承祧)。其中也有一子双祧的,如兄弟两人,哥哥无子,弟弟也只有一个孩子,那么这个独子,就同时是伯父的孩子。而且除了生父给他娶一个太太外,伯父也给他娶一个太太,称为长房媳妇。(当然,弟兄排第几,就是几房)。那么长房媳妇生的孩子,就是伯父的孙子,本房媳妇生的孩子,为生父的孙子。如果没有叔伯兄弟,就从叔伯祖的后代同辈中承祧,一直追溯到五代上去。如果外甥过继承祧,要经过族长的同意才可以,而且过继来的第一代要加双姓。如张家由李家外甥过继而来,在家谱中的蓝线下就写张李某某。

在人类学的立场看起来,好像红线或蓝线没有多大关系,“民胞物与”的精神,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谁的儿子都是一样;可是站在宗族血统的立场,就绝不敢以开放的思想来做。还有的人声明不是外甥,是“路边妻”生的孩子。所谓“路边妻”是有的地方有租妻的风俗,租一个妇人来,生下孩子以后,将孩子交给男方,各走各的路,没有夫妻关系。可是怎样去证明呢?“路边妻”等于西藏的多夫制。在西藏有一夫一妻制,有一夫多妻制,也有一妻多夫制,一妻多夫有的是兄弟同妻,也有的是一个妇人同时是张、王、刘、李几家的太太,女权很高。所以“路边妻”的孩子,碰到几家修谱时就发生问题了,因为无法证明这个孩子到底是哪一个丈夫的。但无论是红线或蓝线,有一个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兴灭国,继绝世”的精神,对于没有后代的,一定想办法把他的宗祧继承下去,香火延续起来,这是中国民族思想的精神。

每一宗族的家谱,依照老规矩,仅有两部。正本放在祠堂里,副本放在族长的家里。如果为了法律问题或者宗族上其它什么问题,要查家谱的时候可不容易,非要全祠堂的董事、负责人到齐了,才可以打开这个藏家谱的箱子。我当年在家里修家谱,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当时回去修家谱,有所变革,不像以前那样有半张书桌宽大的正副两本,而变成了现在的二十四开本,同时印了一百多套,凡是出了钱的,或一家送一套,或三五家送一套,以资流传。所捐的钱,绝对超过预订的价格,甚至有的超过十倍以上,以表示对祖先的孝道,为宗族尽力。领家谱时,非常隆重恭敬,视为一种光荣,除了用古典鼓乐,到祠堂中恭领,如迎神一样,而且当天还要设宴,邀请诸亲友,因为这也是一件喜事,宗族、亲戚、朋友、邻居都会来道贺。领回的家谱放在“谱箱”里面,供奉在祖先牌位的旁边,是不能轻易打开的。如果是几家合领的家谱,就由合领的几家轮流供奉保管,一家以一年为期,对这件事是非常严肃庄重的。

家谱不但是为个人,而是为一家一族的宗法社会观念而存在;它更高的价值,在于其中有很多宝贵的资料。尤其在历史这方面,寻查个人的史料,像岳飞、文天祥这些人的传记,就是从他家乡中的家谱里,找出很多真实的资料与记载,这些资料在历史上很重要。换言之,家谱家乘,就是它这个宗法社会的一个小的历史。我们常说,大家都是黄帝子孙,就是各家循家谱研究,追溯到最后,黄帝是每一家族的根源。发展下来,就表现了“兴灭国,继绝世”的民族观念。

更新于 2018-04-27

来自作品集姓氏普籍

老家谱的价值与收藏

您好,根据您所说的来看,您的老家谱还是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的,毕竟距今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目前来说它的收藏价值还不是很大,建议您继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