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方立的家族世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4收藏

孟方立的家族世系,第1张

1世孟子(即孟轲),字子舆,孟氏始祖

2世 孟仲子,北宋郑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3世 孟睾,邹之处士,隐居不仕,好静、多智虑,容貌俊仪,通五经,美词章

4世 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朴,不骄侮人,善于与人交往,治家有道

5世孟舒,字子怀,汉朝云中牧

6世 孟之后,隐居不仕

7世孟昭,汉朝博士,博览经史,问贯古今

8世 孟但,汉朝太子门大夫,精易道。

9世 孟卿,汉朝淮阳太守、太傅

10世孟喜,字长卿,汉朝郎官

11世 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

12世孟兴,汉朝尚书郎

13世孟尝,字伯周,汉朝徐令、合浦太守

14世 孟展,字君城,不仕

15世 孟戫,东汉济阳太守、太常、太尉

16世孟敏,字叔达,东汉新郡太守。博学能文,有荷甑堕地不顾事

17世孟光,字孝裕,东汉讲部史;蜀汉拜议郎、符节令、屯骑校尉、长鲁少府、大司农

18世孟康,字公休,曹魏散骑侍郎、弘农太守、典农校尉、渤海太守、给事中、散骑常侍、中书令,封广陵宁侯

19世孟宗,字恭武,孙吴永宁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笋”之事

20世 孟揖,晋朝庐陵太守

21世孟观,字叔时,晋朝殿中郎、黄门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

22世孟嘉,字万年,晋朝安西大将军长史、江州别驾,生二子:孟怀玉、孟龙符。性无苟合,言无夸衿,为时所重

23世孟怀玉,晋安帝时封鄱阳县侯,后为阳丰县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将

24世孟表,字武达,南齐马头太守;北魏辅国大将军、南兖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阳县伯,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平西大将军

25世孟斌,北魏右丞相

26世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将军、光禄大夫、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27世 孟恂,字修仁,北魏东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师、太子太傅、车骑大将军

28世 孟儒,字敬业,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齐文宣帝除中书舍人、东郡太守、广平太守、太中大夫、卫将军

29世孟景,隋炀帝时为膺扬将军

30世 孟善谊,隋朝河内通守

31世孟诜,唐朝凤阁舍人、春宫侍郎、相王召为侍读、同州刺史

32世 孟大融,唐玄宗屡召不仕,后隐居于王屋山

33世孟浩然,唐朝诗人,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生二子:孟云卿、孟庭玢(孟郊之父、孟常谦的祖父)

34世孟云卿,字宜甫,唐朝校书郎,与诗人杜甫善交。生二子:孟简、孟华

35世孟简,字几道,唐朝仓部员外郎、谏仪大夫、常州刺史、户部尚书、御史中丞、山男东道节度使

[注:孟简、孟华均无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孙子,即孟郊(唐朝诗人)的儿子孟常谦作为孟轲的第36代继承人]

36世 孟常谦,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御兵马使,生二子:孟遵庆、孟元阳

37世 孟遵庆,旨召不仕

38世 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韩文公云:年少,礼甚娴。手持问一编甚钜。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其所与友尽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迁

39世孟方立,唐朝昭义节度留守

40世孟承诲,后晋太府卿

41世孟汉卿,后周左羽林大将军

42世孟贯,不仕,工于诗词,主奉祀事

43世孟昶,隐居不仕,主奉祀事

44世 孟公济,少励高行,不乐仕进,避契丹之乱,藏谱于屋壁,隐居东山而终

45世孟宁,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凫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率领族众,修编祖谱,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坚

46世 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况、孟海

47世 孟况,宋朝鱼城教谕,主奉祀事

48世 孟彬,宋朝临沂县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9世 孟澄,仕为滕县尹,主奉祀事。

50世 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时复其家。仕峄州知州,为族长,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荣祖

51世 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 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2世 孟惟清,主奉祀事

53世 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温、孟思润

54世 孟思春,主奉祀事

55世 孟克刚,主奉祀事,无嗣

56世孟希文,字士焕,46世孟坚的第九代孙孟克仁的长子,1451年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职自此始

57世孟元,字长伯,1489年承袭世职,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袭世职)

58世 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的弟弟的儿子,1523年代袭世职

59世 孟彦璞,字朝玺,1567年承袭世职

60世孟承光,字永观,1601年承袭世职,长子孟宏略(其子孟闻玉)

61世 孟宏益,字振扬,1623年代袭世职;孟闻玉长大后即让职,朝廷改封孟宏益为锦衣卫千户

[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誉,生一子孟闻玺,孟闻玺生孟贞仁]

62世 孟闻玉,字尤甫,1629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3世 孟贞仁,字静若,164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4世 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5世 孟衍泰,字懋东,174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6世 孟兴铣,字起辉,未承袭世职

67世 孟毓瀚,字钟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注:孟毓瀚无子,由孟兴铣的二弟孟兴錞的儿子孟毓纍为继续人;孟毓纍生孟传梿]

68世 孟传连,字国摸,178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9世 孟继烺(lang),字体耀,1815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70世孟广均,字京华,乙酉科举拔贡,戊子科举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钦加主事衔,晋员外郎。先后创建或修复了庙、府、林、孟母断机堂及庙户营三迁祠等古建筑群。并支持修纂了《重纂三迁志》、《孟子世家谱》。为我们今天能看到孟庙、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对研究孟氏家族的兴衰成败、沿革变迁等方面资料,均做出来了重大贡献

71世 孟昭铨,字伯衡,187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72世 孟宪泗,字法鲁,光绪年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生三子:孟庆桓、孟庆榕、孟庆棠

73世 孟庆恒,字颂武,因早卒,未能承袭世职,由弟孟庆棠(字泽南)于光绪20年代袭世职;至光绪31年(1894年)正式承袭;1935年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改称为“亚圣奉祀官”

74世孟繁骥,字雪生,1939年承袭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湾,1990年在台北病逝

75世 孟祥协, 1990年接任“亚圣奉祀官”,现居台湾

44世祖华胥氏

43世祖伏羲(配女娲)

42世祖少典

41世祖黄帝

40世祖玄嚣(即少昊)

39世祖蟜极

38世祖帝喾

37世祖后稷

36世祖不窋

35世祖鞠

34世祖公刘

33世祖庆节

32世祖皇仆

31世祖差弗

30世祖毁隃

29世祖公非

28世祖高圉

27世祖亚圉

26世祖公叔祖类

25世祖周太王

24世祖季历

23世祖周文王姬昌

22世祖周公姬旦

21世祖鲁公伯禽(姬伯禽)

20世祖鲁炀公

19世祖鲁魏公

18世祖鲁献公

17世祖鲁武公

16世祖鲁孝公

15世祖鲁惠公

14世祖鲁桓公

13世祖庆父:字仲孙,鲁桓公庶长子

12世祖孟穆伯

11世祖孟文伯

10世祖孟献子

9世祖孟庄子

8世祖孟孝伯

7世祖孟僖子

6世祖孟懿子

5世祖孟武伯

4世祖(高祖父)孟敬子

3世祖(曾祖父)庐墓

2世祖(祖父)敏

1世祖(父亲)孟孙激:字公宜,配仉氏;元延三年(1316年)追封邾国公;明嘉靖九年配享启圣祠,称先贤;清雍正元年改祀崇圣祠

1世孙(儿子) 孟仲子,北宋郑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2世孙(孙子) 孟睾,邹之处士,隐居不仕,好静、多智虑,容貌俊仪,通五经,美词章

3世孙(曾孙) 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朴,不骄侮人,善于与人交往,治家有道

4世孙(玄孙)孟舒,字子怀,汉朝云中牧

5世孙孟之后,隐居不仕

6世孙孟昭,汉朝博士,博览经史,问贯古今

7世孙孟但,汉朝太子门大夫,精易道

8世孙孟卿,汉朝淮阳太守、太傅

9世孙孟喜,字长卿,汉朝郎官

10世孙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

11世孙孟兴,汉朝尚书郎

12世孙孟尝,字伯周,汉朝徐令、合浦太守

13世孙孟展,字君城,不仕

14世孙孟戫,东汉济阳太守、太常、太尉

15世孙孟敏,字叔达,东汉新郡太守;博学能文,有荷甑堕地不顾事

16世孙孟光,字孝裕,东汉讲部史;蜀汉拜议郎、符节令、屯骑校尉、长鲁少府、大司农

17世孙孟康,字公休,曹魏散骑侍郎,弘农太守,典农校尉,渤海太守,给事中,散骑常侍,中书令,封广陵宁侯

18世孙孟宗,字恭武,孙吴永宁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笋”之事

19世孙孟揖,晋朝庐陵太守

20世孙孟观,字叔时,晋朝殿中郎、黄门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

21世孙孟嘉,字万年,晋朝安西大将军长史,江州别驾,生二子:孟怀玉、孟龙符;性无苟合,言无夸衿,为时所重

22世孙孟怀玉,晋安帝时封鄱阳县侯,后为阳丰县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将

23世孙孟表,字武达,南齐马头太守;北魏辅国大将军、南兖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阳县伯,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平西大将军

24世孙孟斌,北魏右丞相

25世孙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将军、光禄大夫、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26世孙孟恂,字修仁,北魏东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师、太子太傅、车骑大将军

27世孙孟儒,字敬业,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齐文宣帝除中书舍人、东郡太守、广平太守、太中大夫、卫将军

28世孙孟景,隋炀帝时为膺扬将军

29世孙孟善谊,隋朝河内通守

30世孙孟诜,唐朝凤阁舍人、春宫侍郎、相王召为侍读、同州刺史

31世孙孟大融,唐玄宗屡召不仕,后隐居于王屋山

32世孙孟浩然,唐朝诗人,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生二子:孟云卿、孟庭玢(孟郊之父、孟常谦的祖父)

33世孙孟云卿,字宜甫,唐朝校书郎,与诗人杜甫善交。生二子:孟简、孟华

34世孙孟简,字几道,唐朝仓部员外郎、谏仪大夫、常州刺史、户部尚书、御史中丞、山男东道节度使

[注:孟简、孟华均无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孙子,即孟郊(唐朝诗人)的儿子孟常谦作为孟轲的第35世孙]

35世孙孟常谦,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御兵马使,生二子:孟遵庆、孟元阳

36世孙孟遵庆,旨召不仕

37世孙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韩文公云:年少,礼甚娴。手持问一编甚钜。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其所与友尽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迁

38世孙孟方立,唐朝昭义节度留守

39世孙孟承诲,后晋太府卿

40世孙孟汉卿,后周左羽林大将军

41世孙孟贯,不仕,工于诗词,主奉祀事

42世孙孟昶,隐居不仕,主奉祀事

43世孙孟公济,少励高行,不乐仕进,避契丹之乱,藏谱于屋壁,隐居东山而终

44世孙孟宁,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凫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率领族众,修编祖谱,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坚

45世孙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况、孟海

46世孙孟况,宋朝鱼城教谕,主奉祀事

47世孙孟彬,宋朝临沂县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8世孙孟澄,仕为滕县尹,主奉祀事

49世孙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时复其家;仕峄州知州,为族长,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荣祖

50世孙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1世孙孟惟清,主奉祀事

52世孙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温、孟思润

53世孙孟思春,主奉祀事

54世孙孟克刚,主奉祀事,无嗣

55世孙孟希文,字士焕,他是孟子的第45世孙孟坚的第九世孙孟克仁的长子,1451年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职自此始

56世孙孟元,字长伯,1489年承袭世职,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袭世职)

57世孙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的弟弟的儿子,1523年代袭世职

58世孙孟彦璞,字朝玺,1567年承袭世职

59世孙孟承光,字永观,1601年承袭世职,长子孟宏略(其子孟闻玉)

60世孙孟宏益,字振扬,1623年代袭世职;孟闻玉长大后即让职,朝廷改封孟宏益为锦衣卫千户

[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誉,生一子孟闻玺,孟闻玺生孟贞仁]

61世孙孟闻玉,字尤甫,1629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2世孙孟贞仁,字静若,164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3世孙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4世孙孟衍泰,字懋东,174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5世孙孟兴铣,字起辉,未承袭世职

66世孙孟毓瀚,字钟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注:孟毓瀚无子,由孟兴铣的二弟孟兴錞的儿子孟毓纍为继续人;孟毓纍生孟传梿]

67世孙孟传梿,字国摸,178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8世孙孟继烺(lang),字体耀,1815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9世孙孟广均,字京华,乙酉科举拔贡,戊子科举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钦加主事衔,晋员外郎;先后创建或修复了庙、府、林、孟母断机堂及庙户营三迁祠等古建筑群;并支持修纂了《重纂三迁志》、《孟子世家谱》;为我们今天能看到孟庙、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对研究孟氏家族的兴衰成败、沿革变迁等方面资料,均做出来了重大贡献

70世孙孟昭铨,字伯衡,187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71世孙孟宪泗,字法鲁,光绪年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生三子:孟庆桓、孟庆榕、孟庆棠

72世孙孟庆恒,字颂武,因早卒,未能承袭世职,由弟孟庆棠(字泽南)于光绪二十年代袭世职;至光绪三十一年(1894年)正式承袭;1935年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改称为“亚圣奉祀官”

73世孙孟繁骥,字雪生,1939年承袭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湾,1990年在台北病逝

74世孙孟祥协,1990年接任“亚圣奉祀官”,2015年在台湾去世

75世孙孟令继,现居台湾

行辈的作用是 “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从次,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 “弘”,为“宏” ,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统治四年(1865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 “建、道、敦、安、定 、 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74代,到“昌”字辈共105代。《孟子世家谱》明确记载了“分派以十一,别户以二十”,这“十一派”、“二十户”的孟氏后裔,是孟子的嫡传子孙自46代,即复兴祖孟宁的两个儿子,宗子孟存,次子孟坚,经过9代的繁衍,到五十五代“克”字辈,共计有42人,但只有克仁、克诚、克昭、克威、克珏、克宽、克尹、克继、克绪、克缙、克纶这11支有传人。这11支即划分为11派,孟子后裔自“克”字辈传到56代“希”字辈,共计有33人,但其中只有希文、希渊、希源等2Z人有传人。其他11人失传。这22支就划分为20户。按宗法制,以始祖的嫡宗子为大宗,奉祖先祀,其余的为小宗。

至今孟氏族众对自己的“户”属辈分也比较重视,都能知数家珍似的理清世系,摆正自己的位置。 44世祖华胥氏

43世祖伏羲(配女娲)

42世祖少典

41世祖黄帝

40世祖玄嚣(即少昊)

39世祖蟜极

38世祖帝喾

37世祖后稷

36世祖不窋

35世祖鞠

34世祖公刘

33世祖庆节

32世祖皇仆

31世祖差弗

30世祖毁隃

29世祖公非

28世祖高圉

27世祖亚圉

26世祖公叔祖类

25世祖周太王

24世祖季历

23世祖周文王姬昌

22世祖周公姬旦

21世祖鲁公伯禽(姬伯禽)

20世祖鲁炀公

19世祖鲁魏公

18世祖鲁献公

17世祖鲁武公

16世祖鲁孝公

15世祖鲁惠公

14世祖鲁桓公

13世祖庆父:字仲孙,鲁桓公庶长子

12世祖孟穆伯

11世祖孟文伯

10世祖孟献子

9世祖孟庄子

8世祖孟孝伯

7世祖孟僖子

6世祖孟懿子

5世祖孟武伯

4世祖(高祖父)孟敬子

3世祖(曾祖父)庐墓

2世祖(祖父)敏

1世祖(父亲)孟孙激:字公宜,配仉氏;元延三年(1316年)追封邾国公;明嘉靖九年配享启圣祠,称先贤;清雍正元年改祀崇圣祠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孟轲,字子舆,华夏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他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尊称“亚圣”;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1世孙(儿子) 孟仲子,北宋郑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2世孙(孙子) 孟睾,邹之处士,隐居不仕,好静、多智虑,容貌俊仪,通五经,美词章

3世孙(曾孙) 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朴,不骄侮人,善于与人交往,治家有道

4世孙(玄孙)孟舒,字子怀,汉朝云中牧

5世孙孟之后,隐居不仕

6世孙孟昭,汉朝博士,博览经史,问贯古今

7世孙孟但,汉朝太子门大夫,精易道

8世孙孟卿,汉朝淮阳太守、太傅

9世孙孟喜,字长卿,汉朝郎官

10世孙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

11世孙孟兴,汉朝尚书郎

12世孙孟尝,字伯周,汉朝徐令、合浦太守

13世孙孟展,字君城,不仕

14世孙孟戫,东汉济阳太守、太常、太尉

15世孙孟敏,字叔达,东汉新郡太守;博学能文,有荷甑堕地不顾事

16世孙孟光,字孝裕,东汉讲部史;蜀汉拜议郎、符节令、屯骑校尉、长鲁少府、大司农

17世孙孟康,字公休,曹魏散骑侍郎,弘农太守,典农校尉,渤海太守,给事中,散骑常侍,中书令,封广陵宁侯

18世孙孟宗,字恭武,孙吴永宁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笋”之事

19世孙孟揖,晋朝庐陵太守

20世孙孟观,字叔时,晋朝殿中郎、黄门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

21世孙孟嘉,字万年,晋朝安西大将军长史,江州别驾,生二子:孟怀玉、孟龙符;性无苟合,言无夸衿,为时所重

22世孙孟怀玉,晋安帝时封鄱阳县侯,后为阳丰县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将

23世孙孟表,字武达,南齐马头太守;北魏辅国大将军、南兖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阳县伯,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平西大将军

24世孙孟斌,北魏右丞相

25世孙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将军、光禄大夫、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26世孙孟恂,字修仁,北魏东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师、太子太傅、车骑大将军

27世孙孟儒,字敬业,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齐文宣帝除中书舍人、东郡太守、广平太守、太中大夫、卫将军

28世孙孟景,隋炀帝时为膺扬将军

29世孙孟善谊,隋朝河内通守

30世孙孟诜,唐朝凤阁舍人、春宫侍郎、相王召为侍读、同州刺史

31世孙孟大融,唐玄宗屡召不仕,后隐居于王屋山

32世孙孟浩然,唐朝诗人,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生二子:孟云卿、孟庭玢(孟郊之父、孟常谦的祖父)

33世孙孟云卿,字宜甫,唐朝校书郎,与诗人杜甫善交。生二子:孟简、孟华

34世孙孟简,字几道,唐朝仓部员外郎、谏仪大夫、常州刺史、户部尚书、御史中丞、山男东道节度使

[注:孟简、孟华均无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孙子,即孟郊(唐朝诗人)的儿子孟常谦作为孟轲的第35世孙]

35世孙孟常谦,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御兵马使,生二子:孟遵庆、孟元阳

36世孙孟遵庆,旨召不仕

37世孙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韩文公云:年少,礼甚娴。手持问一编甚钜。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其所与友尽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迁

38世孙孟方立,唐朝昭义节度留守

39世孙孟承诲,后晋太府卿

40世孙孟汉卿,后周左羽林大将军

41世孙孟贯,不仕,工于诗词,主奉祀事

42世孙孟昶,隐居不仕,主奉祀事

43世孙孟公济,少励高行,不乐仕进,避契丹之乱,藏谱于屋壁,隐居东山而终

44世孙孟宁,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凫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率领族众,修编祖谱,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坚

45世孙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况、孟海

46世孙孟况,宋朝鱼城教谕,主奉祀事

47世孙孟彬,宋朝临沂县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8世孙孟澄,仕为滕县尹,主奉祀事

49世孙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时复其家;仕峄州知州,为族长,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荣祖

50世孙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1世孙孟惟清,主奉祀事

52世孙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温、孟思润

53世孙孟思春,主奉祀事

54世孙孟克刚,主奉祀事,无嗣

55世孙孟希文,字士焕,他是孟子的第45世孙孟坚的第九世孙孟克仁的长子,1451年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职自此始

56世孙孟元,字长伯,1489年承袭世职,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袭世职)

57世孙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的弟弟的儿子,1523年代袭世职

58世孙孟彦璞,字朝玺,1567年承袭世职

59世孙孟承光,字永观,1601年承袭世职,长子孟宏略(其子孟闻玉)

60世孙孟宏益,字振扬,1623年代袭世职;孟闻玉长大后即让职,朝廷改封孟宏益为锦衣卫千户

[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誉,生一子孟闻玺,孟闻玺生孟贞仁]

61世孙孟闻玉,字尤甫,1629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2世孙孟贞仁,字静若,164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3世孙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4世孙孟衍泰,字懋东,174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5世孙孟兴铣,字起辉,未承袭世职

66世孙孟毓瀚,字钟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注:孟毓瀚无子,由孟兴铣的二弟孟兴錞的儿子孟毓纍为继续人;孟毓纍生孟传梿]

67世孙孟传梿,字国摸,178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8世孙孟继烺(lang),字体耀,1815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9世孙孟广均,字京华,乙酉科举拔贡,戊子科举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钦加主事衔,晋员外郎;先后创建或修复了庙、府、林、孟母断机堂及庙户营三迁祠等古建筑群;并支持修纂了《重纂三迁志》、《孟子世家谱》;为我们今天能看到孟庙、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对研究孟氏家族的兴衰成败、沿革变迁等方面资料,均做出来了重大贡献

70世孙孟昭铨,字伯衡,187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71世孙孟宪泗,字法鲁,光绪年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生三子:孟庆桓、孟庆榕、孟庆棠

72世孙孟庆恒,字颂武,因早卒,未能承袭世职,由弟孟庆棠(字泽南)于光绪二十年代袭世职;至光绪三十一年(1894年)正式承袭;1935年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改称为“亚圣奉祀官”

73世孙孟繁骥,字雪生,1939年承袭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湾,1990年在台北病逝

74世孙孟祥协,1990年接任“亚圣奉祀官”,2015年在台湾去世

75世孙孟令继,现居台湾

孟姓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孟姓有河南、山东两宗,但来自于姬姓(西周国姓),孟姓最早是出现在东周时期的姬姓鲁国。鲁国孟姓始祖是就是十奸的庆父共仲(鲁庄公庶兄),而古时兄弟姐妹中居长的称作“孟”。庆父排行老大,所以他的子孙就称孟孙氏。后孟孙氏的后代因避讳庆父弑君之罪,便称为孟氏。

而另一宗则是春秋卫国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因病不得继位,其孙驱,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公孟氏。后有以公孟为氏,或以孟为氏,这就是河南孟氏。

朱元璋赐的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是10个。后来又有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目前见到做多就是庆繁祥令德。

到了民国又有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御赐孔姓派字“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四句20字定辈序。

扩展资料:

孟曾颜“通天谱”是一家,所谓一家,指的是孔孟曾颜四家有相同的家谱。件事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实际上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高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  

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姓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

参考资料:

-曾氏族谱

-孔氏家族族谱

1世孙(儿子) 孟仲子,北宋郑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2世孙(孙子) 孟睾,邹之处士,隐居不仕,好静、多智虑,容貌俊仪,通五经,美词章

3世孙(曾孙) 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朴,不骄侮人,善于与人交往,治家有道

4世孙(玄孙)孟舒,字子怀,汉朝云中牧

5世孙孟之后,隐居不仕

6世孙孟昭,汉朝博士,博览经史,问贯古今

7世孙孟但,汉朝太子门大夫,精易道

8世孙孟卿,汉朝淮阳太守、太傅

9世孙孟喜,字长卿,汉朝郎官

10世孙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

11世孙孟兴,汉朝尚书郎

12世孙孟尝,字伯周,汉朝徐令、合浦太守

13世孙孟展,字君城,不仕

14世孙孟戫,东汉济阳太守、太常、太尉

15世孙孟敏,字叔达,东汉新郡太守;博学能文,有荷甑堕地不顾事

16世孙孟光,字孝裕,东汉讲部史;蜀汉拜议郎、符节令、屯骑校尉、长鲁少府、大司农

17世孙孟康,字公休,曹魏散骑侍郎,弘农太守,典农校尉,渤海太守,给事中,散骑常侍,中书令,封广陵宁侯

18世孙孟宗,字恭武,孙吴永宁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笋”之事

19世孙孟揖,晋朝庐陵太守

20世孙孟观,字叔时,晋朝殿中郎、黄门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

21世孙孟嘉,字万年,晋朝安西大将军长史,江州别驾,生二子:孟怀玉、孟龙符;性无苟合,言无夸衿,为时所重

22世孙孟怀玉,晋安帝时封鄱阳县侯,后为阳丰县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将

23世孙孟表,字武达,南齐马头太守;北魏辅国大将军、南兖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阳县伯,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平西大将军

24世孙孟斌,北魏右丞相

25世孙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将军、光禄大夫、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26世孙孟恂,字修仁,北魏东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师、太子太傅、车骑大将军

27世孙孟儒,字敬业,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齐文宣帝除中书舍人、东郡太守、广平太守、太中大夫、卫将军

28世孙孟景,隋炀帝时为膺扬将军

29世孙孟善谊,隋朝河内通守

30世孙孟诜,唐朝凤阁舍人、春宫侍郎、相王召为侍读、同州刺史

31世孙孟大融,唐玄宗屡召不仕,后隐居于王屋山

32世孙孟浩然,唐朝诗人,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生二子:孟云卿、孟庭玢(孟郊之父、孟常谦的祖父)

33世孙孟云卿,字宜甫,唐朝校书郎,与诗人杜甫善交。生二子:孟简、孟华

34世孙孟简,字几道,唐朝仓部员外郎、谏仪大夫、常州刺史、户部尚书、御史中丞、山男东道节度使

[注:孟简、孟华均无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孙子,即孟郊(唐朝诗人)的儿子孟常谦作为孟轲的第35世孙]

35世孙孟常谦,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御兵马使,生二子:孟遵庆、孟元阳

36世孙孟遵庆,旨召不仕

37世孙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韩文公云:年少,礼甚娴。手持问一编甚钜。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其所与友尽善之。生二子:孟方立、孟方迁

38世孙孟方立,唐朝昭义节度留守

39世孙孟承诲,后晋太府卿

40世孙孟汉卿,后周左羽林大将军

41世孙孟贯,不仕,工于诗词,主奉祀事

42世孙孟昶,隐居不仕,主奉祀事

43世孙孟公济,少励高行,不乐仕进,避契丹之乱,藏谱于屋壁,隐居东山而终

44世孙孟宁,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凫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率领族众,修编祖谱,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孟坚

45世孙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况、孟海

46世孙孟况,宋朝鱼城教谕,主奉祀事

47世孙孟彬,宋朝临沂县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

48世孙孟澄,仕为滕县尹,主奉祀事

49世孙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时复其家;仕峄州知州,为族长,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荣祖

50世孙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1世孙孟惟清,主奉祀事

52世孙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温、孟思润

53世孙孟思春,主奉祀事

54世孙孟克刚,主奉祀事,无嗣

55世孙孟希文,字士焕,他是孟子的第45世孙孟坚的第九世孙孟克仁的长子,1451年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职自此始

56世孙孟元,字长伯,1489年承袭世职,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袭世职)

57世孙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的弟弟的儿子,1523年代袭世职

58世孙孟彦璞,字朝玺,1567年承袭世职

59世孙孟承光,字永观,1601年承袭世职,长子孟宏略(其子孟闻玉)

60世孙孟宏益,字振扬,1623年代袭世职;孟闻玉长大后即让职,朝廷改封孟宏益为锦衣卫千户

[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誉,生一子孟闻玺,孟闻玺生孟贞仁]

61世孙孟闻玉,字尤甫,1629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2世孙孟贞仁,字静若,164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3世孙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4世孙孟衍泰,字懋东,174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5世孙孟兴铣,字起辉,未承袭世职

66世孙孟毓瀚,字钟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注:孟毓瀚无子,由孟兴铣的二弟孟兴錞的儿子孟毓纍为继续人;孟毓纍生孟传梿]

67世孙孟传梿,字国摸,178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8世孙孟继烺(lang),字体耀,1815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69世孙孟广均,字京华,乙酉科举拔贡,戊子科举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钦加主事衔,晋员外郎;先后创建或修复了庙、府、林、孟母断机堂及庙户营三迁祠等古建筑群;并支持修纂了《重纂三迁志》、《孟子世家谱》;为我们今天能看到孟庙、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对研究孟氏家族的兴衰成败、沿革变迁等方面资料,均做出来了重大贡献

70世孙孟昭铨,字伯衡,187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71世孙孟宪泗,字法鲁,光绪年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生三子:孟庆桓、孟庆榕、孟庆棠

72世孙孟庆恒,字颂武,因早卒,未能承袭世职,由弟孟庆棠(字泽南)于光绪二十年代袭世职;至光绪三十一年(1894年)正式承袭;1935年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改称为“亚圣奉祀官”

73世孙孟繁骥,字雪生,1939年承袭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湾,1990年在台北病逝

74世孙孟祥协,1990年接任“亚圣奉祀官”,2015年在台湾去世

75世孙孟令继,现居台湾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中文名: 孟轲

外文名: Mencius

别名: 孟子,子舆,子车,子居,亚圣

国籍: 鲁国

民族: 华夏族

出生地: 邹(今山东邹县)

出生日期: 公元前372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289年

职业: 学者,思想家

主要成就: 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

以后就称为“亚圣”

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代表作品: 《孟子》

所处时代: 战国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被称为“孔孟之道”。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批驳杨朱,墨翟。孟子像(20张)父名激,母仉氏。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孟子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孟子雕像

周烈王4年 己酉(公元前372年) 孟子约生于此时 周显王12年 魏惠王13年 韩昭侯6年 甲子(公元前357年) 孟子约十五岁,受业于子思门人 周显王17年 秦孝公10年 己巳(公元前352年) 孟子约二十岁,欲休妻 周显王37年 己丑(公元前332年) 孟子在邹,答邹穆公问 周显王38年 庚寅(公元前331年) 孟子居平陆 周显王39年 辛卯(公元前330年) 孟子到任国,拜访季任 孟子在邹,与屋庐子、曹交问答 周显王40年 齐威王28年 壬辰(公元前329年) 孟子约四十三岁,首次至齐 齐相储子来见孟子 周显王41年 齐威王30年 宋君偃后元1年 癸巳(公元前328年) 孟子故里

孟子与告子辩论 孟子劝蚳鼃向齐王进谏 孟子与匡章交游 孟子离开齐国,前往宋国 周显王42年 宋君偃后元2年 甲午(公元前327年) 孟子至宋 周显王43年 宋君偃后元3年 乙未(公元前326年) 孟子在宋,与滕国世子相会 孟子与宋人勾践论游说之道 周显王44年 宋君偃后元4年 秦惠文王13年 丙申(公元前325年) 孟子离开宋国,回到邹 周显王45年 梁惠王后元11年 丁酉(公元前324年) 孟子在邹,滕文公派然友问丧礼 孟子由邹之滕,推行仁政 山东邹城孟子故里

周显王46年 魏惠王后元12年 齐威王34年 戊戍(公元前323年) 孟子与农家陈相辩论 周慎靓王1年 魏后元15年 齐威王37年 辛丑(公元前320年) 梁惠王“厚币卑礼”召贤纳士 孟子见梁惠王,时约五十二岁 孟子与周霄论出仕 周慎靓王2年 魏惠王后元16年 齐宣王1年 壬寅(公元前319年) 孟子与公孙丑论短丧 周慎靓王3年 魏襄王1年 齐宣王2年 癸卯(公元前318年) 孟子约五十四岁,见梁襄王 孟子在范遇齐王子 孟子至齐,答齐宣王问 孟子论“我四十不动心” 周慎靓王5年 燕王哙5年 乙巳(公元前316年) 孟子出吊滕文公 周慎靓王6年 楚怀王14年 鲁平公10年 齐宣王5年 丙午(公元前315年) 鲁平公欲见孟子 孟子墓

孟子返回齐国,与充虞论葬母 齐宣王问孟子伐燕 周赧王3年 齐宣王8年 楚怀王17年 己酉(公元前312年) 燕人叛齐,齐宣王说“吾甚惭于孟子” 孟子论“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与淳于髡辩论 孟子约六十岁,辞官离开齐国 孟子遇宋于石丘 周赧王25年 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约编撰于此时 周赧王26年 壬申(公元前289年) 孟子约卒于此时

卷一:梁惠王上、卷二:梁惠王下、卷三 公孙丑上、卷四:公孙丑下、卷五:滕文公上、卷六:滕文公下、卷七:离娄上、卷八:离娄下、卷九:万章上、卷十:万章下、卷十一:告子上、卷十二:告子下、卷十三:尽心上、卷十四:尽心下——见“百度国学——《孟子》”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母断机救子图

[2]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义”,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不去打乱它的繁殖期,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打乱它季节生长的规律,那么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的国君,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的国君,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 《孟子》

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义(真理、信仰、正义,有益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 孟子说:“水性是不分东西方向的,难道它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势所必然)。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一样。现在论水(的另一面),用力拍打使它跳跃,它可以高过人的额头;堵截令它激流回旋,可以使它停在山上。这怎么是水性如此呢?这实在是外力使然啊!人,可以使他做不善的事,这种违背他善良本性的行为,跟让水违背它向低处流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等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立像

[3]译文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3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 (3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3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划分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巩固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实行仁政的国君得到的帮助就多,不实行仁政的国君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因此不战则已,战则必获全胜,这是毫无疑义的。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释: 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身处逆境之中,不仅仅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肉体上经历与“温室”中不同的体验;更有“苦其心志”,在精神上历经和“顺境”中迥异的磨砺:“空乏其身”,使其无所依;“行拂乱其所为”,使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这一切的过程将达成一个结果,也是走出逆境的根本途径:“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自身的性情、智慧和能力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磨炼和提升。 这个过程也许只是一瞬,也许将艰难而漫长。身处其间,往往茫然无措,丧失勇气和信心、迷失前进的方向。这个时候,要保持心态的从容,谈何容易;这个时候,保持心态的从容,难能可贵,尤为必要。

亚圣殿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将《易》《书》《诗》《礼》《周礼》《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书写刻石。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了。 追封追谥 朝代 年代 帝王 封谥 宋朝 元丰六年(1083年) 宋神宗 邹国公 元朝 至顺元年(1330年) 元文宗 邹国亚圣公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半身像

[4]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历代亚圣公: 孟氏辈字代数对比表

四十五代:宁,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凫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率领族众,修编祖谱,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 四十六代:坚。德学俱优,授徐州知府。 四十七代:宽。 四十八代:钦。 四十九代:津。 五十代:德义,登进士第,授鱼台县尹,辞不仕。 五十一代:允祖。 五十二代:惟恭,字彦通,笃厚明敏,不求宦达。对庙、庑、墓建树良多,刻《孟氏宗支图》碑。 五十三代:之训,字曾甫,氏至莒州学正。 五十四代:思谅,字友道。明洪武元年(1368年)诏授邹县主簿。 五十五代:克仁,字信夫,赠授翰林院五经博士。 五十六代:希文,字士焕,明景泰二年(1451年)始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职自此始。 五十七代:言元,字长伯,名弘治三年(1489年)承袭世职。 五十八代:公肇,字先文。是元之弟之子。世职本应有元之子公綮承袭,因年幼,由公肇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代袭。十年后,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公肇遂让职公綮承袭。 五十九代:彦璞,字朝玺,名隆庆元年(1567年)承袭世职。 六十代:承光,字永观。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承袭世职。天启二年(1622年)白莲教军攻陷邹县城,孟府破坏惨重。承光与母孔氏,长子宏略、家人席天寿均死于战乱。战后朝廷赠太仆寺少卿。 六十一代:宏益,字振扬。按照家规本应是其长兄宏略承袭。因遭战乱死,略子闻玉尚年幼,于明天启年(1623年)由宏益代袭、闻玉长成后即让职。朝廷改封宏益为锦衣卫千户。 六十二代:闻玉,字尤甫,崇祯二年(1629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三代:贞仁,字静若,清顺治元年(164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四代:尚桂,字播馨,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曾鉴定《三迁志》。 六十五代:衍泰,字懋(mao)东,于乾隆七年(174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重修《孟子世家谱》,重校《三迁志》。 六十六代:兴铣,字起辉,于乾隆七年早卒,年二十五岁,未承袭世职。 六十七代;毓瀚,字钟北。乾隆十六年(1750年)承姚大宗,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八代:传连,字国摸。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六十九代:继烺(lang),字体耀。嘉庆二十年,(1815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于道光四年(1824年)主修《孟子世家谱》。 七十代:广均,字京华。乙酉科举拔贡,戊子科举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钦加主事衔,晋员外郎。先后创建或修复了庙、府、林、孟母断机堂及庙户营三迁祠等古建筑群。并支持修纂了《重纂三迁志》、《孟子世家谱》。为我们今天能看到孟庙、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对研究孟氏家族的兴衰成败、沿革变迁等方面资料,均做出来了重大贡献。 七十一代:昭铨,字伯衡。四氏学廪生。同治十三年(187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七十二代:宪泗,字法鲁,光绪年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七十三代:庆恒,字颂武,应承袭世职,因早卒,年仅二十一岁,未能承袭世职,由弟庆棠,字泽南,于光绪二十年代袭世职。至光绪三十一(1894年)年正式承袭。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改称为“亚圣奉祀官”。 七十四代:繁骥,字雪生。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承袭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湾,1990年在台北病逝。 七十五代:祥协,1990年接任“亚圣奉祀官”,现居台湾。 《家谱》记载:孟晋文83代,孟来登88代。 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庙,又称亚圣庙,为历代祭祀孟子的场所。孟子庙奉祀,始于宋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初建于邹城东北,距城13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孟轲陵墓之前。据孟林享殿内现存宋景佑五年《新建孟子庙记》碑文记载:此庙为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所创建。后因距城较远,瞻仰祭祀等诸多不便,又别建孟庙于邹城东郊,此为邹城有庙之始。此庙之具体位置、规模和建庙的确切年代,今已不能详考。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复建孟庙于现址。现在之孟庙亦非宋宣和建庙之旧观,历经金、元、明、清数十次重修和扩建,才具有现在的规模。

  现今之孟庙,坐落在邹城城区南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东倚文贤岗,西濒京沪铁路,北枕因利渠,南临邹济公路,县城市区环拱于北,凫峄诸山雄峙于南,俨如画屏。庙内古木森蔚,碑碣林立,庙之周围绕以红色垣墙。孟庙之面积,据元代元贞年重修孟庙碑记载:基地为194亩。1964年,邹县文物保管所曾进行一次面积实测:南北,由孟庙北墙至庙前河滨,全长为4585米,垣墙之内为3175米。东西,由西庙墙至东庙墙外柏树处,为95米,垣墙之内为85米。总面积为653亩。

  孟庙建筑

  孟庙是一处长方形,五进院落的古代建筑群,以方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条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配列,有些地方又因地制宜地进行了适当安置。逐院前进,错落有致,起伏参差,院院不同、各具格局,充分体现了古建筑的特点。

  庙之正南门为“棂星门”。“棂星”即指天上的天镇星,天子祭天必先祭棂星,孟庙第一

孟方立的家族世系

1世孟子(即孟轲),字子舆,孟氏始祖2世 孟仲子,北宋郑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3世 孟睾,邹之处士,隐居不仕,好静、多智虑,容貌俊仪,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