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姓的起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1收藏

邓姓的起源,第1张

(一) 来源有三

1、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

2、出自子姓(商族的始祖契为子姓)或曼姓。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经西周、春秋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姓邓,史称邓姓正宗。

3、出自李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天和出逃,以父亲封地为氏,其后世子孙遂称邓氏。

(二)邓姓小故事

1邓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祖籍广东番禺县,生于1849年,在兄弟四人中排行老三。其父邓焕芬是个商人,家境富裕,经常带领子女往来于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为邓世昌创造了一个接受近代教育的良好条件。

1867年,林则徐的女婿、前江西巡抚沈葆桢出任总理船政大臣,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以培养中国自己的造船和海军人才。学堂先从福建当地招收了刘步蟾等数名学生入学,后为提高学生质量,又从广东招收了10名通晓英语、算学等知识的聪慧孩子入学。邓世昌以优异的成绩成为这10名学生之一。当时,福州船政学堂分为培养制造人才的前学堂和培养驾驶人才的后学堂,邓世昌进入后学堂学习驾驶。1874年,深葆桢委派邓世昌担任“琛航”号运输大副,并奖以五品军功。1875年,他升为“海东云”炮舰管带。

1875年,光绪皇帝任命沈葆桢和李鸿章为南、北洋大臣,加紧舰队的组建。由于资金紧张,沈葆桢顾全大局,将拨归南洋的经费全部用于北洋海军的建设,北洋海军就此起步。北洋海军建立之初,李鸿章经过认真考察,发现邓世昌虚心好学,精通驾驶技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将其调入北洋,委以“飞霆”号炮舰管带之职。1879年7月,邓世昌前往天津走马上任。李鸿章对他特别器重,刚上任,就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11月9日,李鸿章从英国订购的“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艘炮舰建成来华,留归北洋,邓世昌奉命接收并暂行兼管。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兼管人一方面要懂得舰船的技术性能,另一方面还要会和洋人打交道,而邓世昌完成得十分出色,顺利地将四舰编入北洋海军。李鸿章高兴之余任命他为“镇南”舰管带,不久又任命他为“扬威”舰管带。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邓世昌被授予北洋海军中军中营副将军衔,管带“致远”巡洋舰。

1894年5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协助镇压。日本也趁机派重兵入朝,并在局势稳定后拒绝撤兵。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突袭中国入朝增援军舰,挑起丰岛海战,致使中国“广乙”巡洋舰搁浅,“操江”炮舰被俘,“高升”运兵船被击沉,八百余名陆军官兵遇难。

消息传来,北洋海军官兵义愤填膺。邓世昌更是愤怒至极,他立刻请求进兵,发誓要与日本舰队决一死战。随后,率舰队出海搜寻日本舰队,并告诫全舰官兵:“如果遭遇不测,誓与日舰同沉!”8月1日,中国对日宣战。9月17日,北洋舰队在护送陆军增援朝鲜后,于大东沟海面与日本联合舰队遭遇,爆发了规模空前的黄海大海战。

开战之前,北洋海军采取夹缝雁行小队阵接敌,“致远”舰和“靖远”舰结成姊妹舰,在北洋舰队阵形的右翼投入战斗。战斗打响后不久,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的信号索具即被日舰炮火击毁,舰队随即失去统一指挥,各舰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邓世昌率领“致远”舰独自鼓轮前进,直冲敌阵,给日舰以猛烈的炮击,日方“比睿”、“赤城”两舰连遭重创,被迫撤出战斗。

激战数小时后,日本舰队渐渐占据上风。北洋海军“超勇”舰被击沉,“扬威”、“平远”、“广丙”三舰中弹起火,撤离战场自救。其他主力各舰都中弹不计其数。“致远”舰由于经常保护旗舰,更是伤痕累累,但在邓世昌的指挥下力战不退。史籍中有这样的记载:“致远”舰在“阵云缭乱中,气象猛鸷,独冠全军”!显示出主力战舰的堂堂英姿。

战至下午3时许,“定远”舰被日炮击中要害,舱面燃起大火,形势十分危急。邓世昌为保旗舰,再次将“致远”舰驶至“定远”之前,迎击敌舰。炮弹雨点般地落到了“致远”舰上以及周围,“致远”舰水线以下顿时被击开几个大洞,海水哗哗地灌入舱中。这时,舰上的一些官兵有些慌乱,邓世昌屹立于指挥台之上,大声告诫属下:“吾辈从公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不必惊慌纷乱。我等虽死,而因此扬我海军声威,这就是报国!”官兵们顿时稳住了心神,全力扑火堵漏。

由于“致远”舰受伤过重,弹洞难以堵住,舰体时刻有沉没的危险。此时,日本舰队的“吉野”巡洋舰从“致远”舰前掠过,邓世昌随即产生一个念头:“吉野”舰是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旗舰,航速高达二十二节,是北洋舰队最大的威胁,如果将其撞沉,势必改变战场态势。于是他对大副陈金揆说:“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舰,则我军可以集事。”陈金揆表示赞同。邓世昌立即开足马力,一边炮击,一边直冲“吉野”而去。日舰顿时出现慌乱,几艘舰同时向“致远”舰射。“致远”舰在密集的炮火轰击下,自身携带的鱼雷被引爆,顿时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几分钟后便完全沉没了。

邓世昌落水后,他的仆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他的头露出水面。邓世昌抱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滚滚波涛之中。“致远”舰上的其他二百余名官兵,除七名水兵获救外,其余壮烈殉国。

邓世昌是殉国于黄海海战的北洋军将领中职务最高的一位。他的表现最为英雄,牺牲最为壮烈。对此,李鸿章专门把邓世昌的事迹上报光绪帝,请示给予特殊奖励。光绪帝接到奏折后,也被邓世昌的事迹打动,立即下令将邓世昌按提督例从优议恤,追赠太子少保,赐予“壮节”谥号。同时还破例赐予邓世昌一副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赋诗一首:“城上神威炮万斤,枉资巨寇挫我军。后来天道终许汝,致远深沉第一勋。”给予邓世昌以高度评价。

2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正月,邓禹率军越太行山,出箕关(今山西省垣曲和河南省济源间),进取河东(山西省南部地区)。河东都尉闭关拒守,经战十日,大破守军,夺获大批军资粮秣。继而又率军围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但数月未能攻下。更始大将军樊参率数万人,渡大阳欲攻邓禹,邓禹派诸将在解南迎战,大破敌军,斩樊参。于是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共击邓禹。初战,邓禹失利,樊崇战死。天黑后双方停战,军师韩歆和诸将见气势已挫,都主张乘夜退走,邓禹不从,认为王匡之军虽多,但势不强。第二天利用王匡停止进攻之机,重新组织队伍,调整部署。第三天清晨,王匡尽出其军攻打邓禹,邓禹令军中不得妄动,严阵以待,坚守不出。待王匡军至营前,猝然击鼓,全师猛扑,大破王匡军。王匡军至等皆弃军而逃,邓禹率轻骑急追,俘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将其斩杀,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遂定河东。

同月,刘秀已在鄗邑(今河北省柏乡县北)即帝位,派使者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并说:“制诏前将军禹:深执忠孝,与朕谋谟帷幄,决胜千里。”孔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亲。’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暛尤着。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作司徒,敬敷五教,五教在宽。今遣奉车都尉授印绶,封为酂侯,食邑万户。敬之哉”(《后汉书·邓禹列传》)!邓禹时年二十四岁。

3清平洞在施甸县姚关古镇外的龟山西麓,为明代爱国将领邓子龙所辟。地方不大,建筑不多,但风景秀丽,文物众多,是一个有历史价值的游览区。在古代,姚关是军事重镇。现镇后的山坡上还有长约数百米、高低不一的土城墙。镇东侧的下乌邑村,留有点将台。现姚关镇供销社一带,为原南城门址,当地群众仍习惯以此为界,称城内城外。步出村南约百来米,在龟山脚小河上有一石桥,名为“洗甲桥”。当年驻防这里的士兵,常在这里洗涤盔甲战袍。过桥前行约半里,就到清平洞。只见沿坡至河,一墙横列,中开一拱门,旁有对联一副:“半山半湖此地即是胜景,一洞一享何处去觅桃源。”横幅为“水月洞天”。八门左侧坡上,是《恤忠祠记》碑亭。亭为护碑而建。碑文有些字迹已不甚清晰。碑高205米,宽09米,楷体直书,共33行,前4行为碑名,撰文、书丹、篆额人名,最后一行记年月。正文为28行,全文约2400字,记述明将邓子龙平定内乱,击败外国入侵者,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功勋,缅怀以身殉国的忠勇将士。

据《恤忠祠记》及有关史籍载:明嘉靖年间,缅甸东吁王朝统治者,野心勃勃,窥伺中国边境;而国内耿马罕虔,陇川岳凤等土司头人,勾结缅甸统治者,发动分裂祖国的叛乱。万历十年冬,罕虔夺木邦,欲据永昌;岳凤夺陇川,欲占腾冲。明木邦宣慰使罕拔之子罕进忠被迫逃往内地。罕虔及缅王弟莽应龙等纠集了10万大军,以追捕罕进忠为名,于万历十一年正月二日“破姚关,焚施甸,攻顺宁,寇猛淋,杀官军,剽焚为烈,恃象马所向无前”,共谋“五路寇全滇”。滇西危急!云南巡抚刘世曾一面从滇东往滇西调兵戎险;一面向朝廷告急,请求援兵。因邓子龙与倭寇周旋,功建闽广,有智勇声,朝廷派他率兵从江西驰援云南。邓子龙携兵三千,“旧夜兼程暴暑行”,于五月十七日到永昌。他纵观形势、认为:陇川岳风虽剧,僻西隅;耿马罕虔,居腹心,制全滇;得虔则凤为囊中物。遂率兵南指,出关时立誓:“不复三宣诸郡,不搞罕岳话夷,不平西南一统,不复入此关!”兵至姚关,见“白骨暴于榛莽”,更加激起对敌仇恨,将士“皆拔剑扼腕,欲一死战”。邓子龙巡视阵地,细审要害,筑营垒,列烽堠,建坚营,设奇兵。十一月三日,敌军渡猛波罗,以象阵为前驱,气势汹汹,进逼姚关。邓子龙须先伏军于偃草坡,待敌至,火器齐发,敌军战象被击中,到处乱窜;强弩齐射,两翼伏兵突起,缅军惊溃,杀敌千余,尸横遍山,旗开得胜。次年正月二十日,又于湾甸用计大破缅军。敌退守耿马三尖山,经过周密调查,邓子龙于二月派兵从后山小路进袭,前后夹攻,生擒敌首,倾覆敌巢。“渠魁擒,诸夷贡,诸郡复,地方平。”邓子龙三战三捷,声振边陲。为巩固边防,万历十三年,邓子龙率部在姚关筑城,并开清平、朝天、万仞诸洞;同时,建立“恤忠祠”,祭祀为国捐躯的将士,时人李士达、姜忻特为之撰书《恤忠祠记》。他们二人与邓子龙同时在永昌任职,他们同忧国难,“同决战事,视姚关,走松坡,观营陈阵胜迹,赏服之无已”。因此,碑文对此次战斗原委记载详实,充满感情,是一篇研究明代滇西历史的重要文献。《恤忠祠记》碑亭北侧十余米,有“烹象亭”,内立碑二块。一为邓子龙所立,碑高166米,宽09米,三行直书:“万历十一年擒缅象千余(一行)烹象处(二行)烹以享土豫章武桥记(三行)。”另一块为近人李根源书“邓将军烹象处”。内地劳军,多为杀猪宰羊,邓子龙将所俘战象烹以犒军祝捷,前所未闻,至今传为佳话。从“烹象亭”拾级而上,达“看山亭”。路旁山石上多刻邓子龙的诗作。亭建于一平台之上,半靠山崖。原亭有三格,中间一格有楼,西面开圆窗一道,可观山色。

喜上虚亭夜坐深,长歌解甲酒频斟。山间涌出半天雨,洞口欢呼满地金。压幅惊人迷野白,好峰穿照落松前。七千里外边城月,唯对孤悬报国心。对喜雨的欢呼,看出将士们与人民忧乐息息相关;对月抒怀,表达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感情。看山亭下,是清平洞。“平南开此洞,呼之谓清平;若问开洞者,虎冠乃丰城。”邓子龙的这首诗,记载了辟洞原委。洞门呈圆形,洞口高处有邓子龙的挂弓石。洞分左右两间,左室很宽,邓子龙诗:《夏日洞中口占》云:“避暑清平昼打眠,醒来西望云迷天。遐方此日多炎热,安得长风扫大千。”石床前侧有一石桌,原刻棋盘,是邓子龙与部将弈棋处。洞的右室较长,有天窗、壁窗数孔,洞内沿崖上方凿有狮子头佛座,后人曾立邓子龙像,今像已无存。下侧有“银瓶”,口约碗钵大小,岩水渗透下滴,聚入瓶中,不溢不竭,四时如常。洞中石壁上刻有许多诗文。其中重要的有邓子龙《清平洞》诗:洞里神仙洞外春,清平不间旧将军。静观杨柳依依绿,满笑桃花灼灼春。醉问几杯销白昼,闲拖一帚看浮云。围棋未了千年局,倦展诸夷纳贡文。清平洞前为一草坪,绿草如茵,广约二三亩,旁有一堵石崖,上有邓子龙书“倚剑”两个大字。草地旁,岩洞前,有一池,约4亩,池中有八角亭,名为“磨剑亭”,由南侧经曲桥5折,达亭内。池外绿野一碧,池内水色清莹,池周垂杨环绕,水中有荷,朱阁映绿水,倍加鲜丽。清平洞南侧,有恤忠祠,又名忠烈祠,为一厅一殿的中式建筑。据清朱文龙《倡修东岳庙碑记》载:“东岳圣殿,创自明万历年间”,武桥将军平寇御敌有功,“后人建祠设像而祀之,迄今恤忠词碑现存”。现祠在清平洞旁,为后人重建。祠依山临水,林木苍翠,现为姚关小学,有关部门正在恢复。

邓子龙在姚关驻防期间,虽屡立战功,但当局者贪鄙猜忌,屡加诬告,迭遭冤屈,几经沉浮,被迫离开姚关,有《别清平洞》诗:开尔清平纪六年,许多盘错破中坚。梅根挂壁全无土,石乳为门别有天。释子好看池上树,莽生休踞洞前田。我去莫教棋石栏,看山亭上月常圆。身遭冤屈,仍念国事;依依惜别,对故物一往深情。时人多为邓将军扼腕不平,郡人马继龙曾有《慰留邓武桥》诗云:万里驱兵入不毛,横溪毒水瘴烟高。风霆一鼓空蛮垒,雷雨千山洗贼巢。众口任教谗薏苡,南人直解颁功劳。边庭见说还多事,谁许将军解战袍。此诗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感情:肯定邓子龙的功绩,斥责谗言者的卑劣,对邓将军被迫解甲的惋惜,留恋,激愤,溢于言表。每当边庭多事之秋,人们往往念及这位爱国将领:“西向关山谁保障,大声呼起邓将军。”(谢俊宇《题清平洞》)

除清平洞外,姚关附近,还有邓子龙的遗迹多处。村南的朝天洞,刻有邓子龙诗二首;在姚关北四里的万仞岗,壁立的岩石上,刻有邓子龙《九月九日登万仞岗》诗一首,充满世事坎坷。凄凉悲怆之情;距诗刻不远,刻有“开此乾坤”四字,正楷直书,署名“虎冠”。岗项原邓子龙建有“解甲亭”,今只余残砖断瓦,岗头已成山田。邓子龙在姚关期间,曾在保山九隆地上建“濯缨亭”,并书一联云:百战归来,赢得鬓边白发;三军散去,剩存湖上青山。世事艰辛,多少感慨汇于笔端;名将遭陷,一股莫名的哀愁凝于联中。深沉含蓄,让人咀嚼无尽。数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太保山上的杨振鸿墓保山城西,有座苍翠欲滴的山岗,名叫太保山。据说,明嘉靖前,它叫松山,县称哀牢;嘉靖元年(1522年),松山改名为太保山,县名也随着改为保山县,400多年来,一直相沿,未再变更。太保山近在城边。沿大街徐徐而上,约数百米即达。靠城一边的坡地上,古柏青松,楼阁重叠,殿宇巍峨。侧有翠微、挹爽、倚云、双鹤诸楼。正中有玉皇阁,它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后累经修葺。崇台之上,突兀层起,体势凌空,画栋浮云;巨柱斗拱,极有气派;壁画丹青,还隐约可见;整个建筑基础坚固,结构严密,分上中下三层,飞檐翘角,现仍基本完好。它是保山现存最古而又有价值的建筑。沿寺后的林荫小路缓缓而上,见山顶平坦宽阔,形似葫芦,山顶峰腰很狭,宽仅数米,形成金线吊葫芦之态。登顶远眺,九隆诸山蜿蜒盘绕,富庶的保山坝子织锦铺绣,远近村落,烟雾迷离;俯瞰城区,街道纵横,车来人往,一片繁荣景象。

在陕西省商洛地区也有少数邓氏家族,传有族谱,本人只记住了以下排行谱系:学-传-先-世,我是先字辈。原有族谱图册,因年久缺乏保管,可能已经遗失。

一、谁知道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县东望山乡张全庄的历史哈

宣化乃寓意“宣扬朝廷德政,教化黎民百姓”。曾称广宁县、文德县、宣德县,归化州、顺宁府等名。战国至秦属上谷郡,汉始设县。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置宣化县。

2000年,宣化县辖9个镇、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187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洋河南镇 32188 深井镇 30556 崞村镇 20756 沙岭子镇 32038 姚家房镇 20846 大仓盖镇 21627 贾家营镇 22308 顾家营镇 14391 赵川镇 31332 王家湾乡 6404 塔儿村乡 8016 江家屯乡 23440 东望山乡 18089 李家堡乡 9887

二、关于宣化区的历史文化和名人轶事

名人轶事才子清官钱福森清朝 覆灭前后,各地贪官污史不顾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利用手中特权和时局变化大肆巧取豪夺,鱼肉百姓。也有任官廉明,为民除害出污泥而不染者,钱福森就是值得一书者。他是山西交城、石楼、河北阳原、宣化等地颇有廉名的清官。

钱福森,字竹坪,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卒于民国十七年(1928),祖籍直隶省口北道宣化县,现阳原县化稍营镇钱家沙洼村。据钱希文(现年88岁,钱福森堂侄)回忆和刘海文同志编著的《宣化出土古代墓志录》记载:钱福森兄弟三人,钱福森排行老大,二弟早亡,三弟钱福甲。钱福森幼时读书“乡里以才子称之,20岁后,到宣化柳川书院读书,老师很器重,好读史书,擅长诗赋,每次考试名列前茅。清光绪甲午年间(1894),科颂乡荐,以举人出身为国史馆誊录官。三年后(1897),考绩保奖,分发山西补用孟县知县。1911年,到山西理交城知事,后任山西石楼县知事,又被招至宣化县授以行政科长,代理知事”。

钱福森任职期间以除莠安良为已责,任山西交城知事时,交城素产鸦片, 下了禁烟令,钱福森亲自率人马冒酷暑到山谷间巡查,奸佞者有所畏慑。城南乡一姓韩年轻女子,在溪边洗衣时,被匪徒 不遂被杀,匪徒远逃。钱福森微行密访,得知一姓马的颇涉嫌疑,可能逃往包头,便带人追至包头,捕获马匪,如法治罪。并为韩姓女请旌表(旧时朝政用立牌坊或挂匾额等方式,以表扬遵孝礼教之人)以慰韩女而昭其节烈,此事受到当地百姓称颂,人称神明。钱福森在石楼期间,励薄俗治村政,修古迹亦多,因家有老人卸任回籍。宣化县李知事早闻钱的为人,托刘寿昌致书招之,授以行政科长而行知县事。李知事不辞而去后,众推钱福森为代理知事,以维持宣化县现状,钱关怀桑梓,义不容辞,公事纷纭,责无旁贷,及至力竭患病不能起,在宣化县城公寓病逝,享年61岁。

钱福森任职期间清廉从政,没有置办过田宅。在钱家沙洼故居仍是祖上留下的十余间破瓦房。钱福森生有三子,长子骏文,次子锦文,三子豹文。二子锦文早亡,长子骏文在家务农,三子豹文毕业于山西法政专门学校,曾任武川县烟酒事务局局长。钱福森在柳川书院读书时和郭维城为同窗学友,民国十一年,郭维城等纂修出版《宣化县新志》,卷首列序文三篇,依次为直隶省教育厅长张谨、宣化县知事陈时隽、山西石楼县知事钱福森所撰,钱福森也是该志校阅之一。该志卷十七艺文志,载有钱福森所作《响水铺》、《柳河川》等6篇诗歌。钱过世后,其墓志碑文便是郭维城撰文、刘景南书写,孙庆祥篆刻的。

附:

响水铺

河水滔滔去,砰訇石有声。

乱山奔绝塞,寒日没孤城。

涿鹿秋云合,鸡鸣古驿横。

崎岖疑蜀道,世路总难平。

三、谁知道文笔塔的历史

1、江苏常州市文笔塔 文笔塔位于素有“千古读书地,现代创新城”常州市红梅公园南端,始建于南朝齐高祖萧道成建元年间(479-482年),名建元寺,俗称塔下寺,后改称太平寺。

太平寺塔因巍冠郡中,形似文笔,又称文笔塔,被常州文人视为笔魂。塔寺历经兴废,宋代诗人杨万里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塔孤”的诗句。

现塔为美籍华人刘璧如等资助,于1982年11月修复对外开放。塔高4838米,砖木结构,7级8面,中有旋梯,登塔远眺,令人赏心悦目。

塔区内另有文笔楼、塔影山房、笔架山等建筑景物。 图为著名景观“文笔夕照” 。

该塔高4838米,底层外径为958米,塔身为砖木结构,七级八面,每层有拱门,中有旋梯环绕而上,登塔远眺,全城的景色将尽收眼底。 文笔塔造型优美别致,体态轻盈,风格独异,在古塔中独树一帜。

文笔塔历经沧桑,几度废兴。一九八一年在爱国人士刘国钧先生的遗孀刘鞠秀女士及其子女的资助下,古塔修茸一新。

一九八八年又修复了“文笔夕照”景区,这是以文笔塔为主体,融纳常州各个历史时期的典故、传说、文物等构成的富有江南园林风韵的景区,它是常州人文荟萃的象征和缩影。宋代诗人杨万里“题太平寺诗”中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孤塔”句,这就是"文笔夕照"景名的由来。

景区中有许多诗情画意的景点,塔之东区以“砚池”为中心,四周围有墨香棚、碑廊、文思桥、文笔楼、梦笔轩、夕佳亭、待月亭、塔碑、星聚桥和牡丹台等建筑,塔之西区以塔影池为中心,围以观赏文笔塔倒影的塔影山房,象征“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的知音舫,纪念常州古城奠基人季扎的季子亭,瞻仰抗元高僧万安和莫谦之的袈裟塔等景物,幽雅别致,令人陶醉。 塔之北区是笔架山,意即笔魂之架。

山脚下有嘉贤坊,进贤坊,荣赐亭和状元楼(刻有自唐代起常州九名状元之名录)等景物,点出了延陵季子的贤德风范。 地址:罗汉路1号 。

[编辑本段]2、云南景谷县文笔塔 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水平镇营盘村景(谷)临(沧)公路54公里路旁,有一座密格式梯形砖石风水塔,这就是景谷营盘的文笔塔,在绿树松林环绕的丘陵之中,塔尖似玉笋刺入云空,塔有六方共八层,塔基质料为红砂石,塔身为青砖,塔高157米塔基一层,塔身七层,塔顶呈一锥形,塔基每边宽32米,高168米,塔身每层商193米,塔基座中部六边均有石雕图案,内容有动物花卉人物,塔身第六层各方均有高12米,宽085米的塔门孔,塔旁立有石碑,记述其建塔经过。1988年11月,景谷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3、云南建水县文笔塔 文笔塔坐落于云南建水县 城南四公里白水河拜佛山顶。建于清道光入年(1828年),造 型奇特,式样别致,因形如文笔而得名。

塔呈人面体,塔体为青石砌成的实心石塔,塔高314米。令人赞叹的是,塔基周长与塔高相等。

文笔塔建造的缘由——是出于“以文压武”,以息古时当地常有的械斗之风,同时也是“尊孔崇文”、“儒佛归一”的绝妙例证。文笔塔独特的造型给人予丰富的假想。

若从山麓仰望,塔似神笔,呼光唤影,孤高迷离;若在坝子中举目远眺,笔杆巍巍凌空而起,挺拔俊秀,笔尖耸指苍穹,塔身隐没在烟波雾霭之中,恰似一枚欲卉月宫的火箭,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著名的高级古建筑专家郑孝燮、罗哲文等人老察后认为,这种现代派风格造型的古塔“在全国是狂无二的”。

罗老还欣然题诗赞:“精工巧构擎天表,文笔塔为名形制殊。”不是浮图似浮图,中华宝塔吉今无。

[编辑本段]4、山西河曲县文笔塔 山西河曲文笔塔晋西北河曲县城东五里大东梁有砖笔,建于乾隆五十九年,称“文笔”,又称“状元笔”。造此笔意在“振东山之势”,以裨河曲风水。

笔尖筑于烽火台墩上,如墩顶部直径五丈四尺,笔尖底座直径一丈八尺。笔尖底座由三层条石垒砌,笔身全部由青砖白灰垒砌,实心,至顶部骤然缩回锥形。

民间传说,夏至日出时,笔影可达河西大口沟! [编辑本段]5、云南广南县文笔塔 文笔塔——又称雁塔,位于广南县城南13公里的坝洒东侧三台坡之颠,与莲城遥相对望。建于清道光末年。

塔共有11层,高368m,系六角空心檐式塔,塔呈笔形。台基呈六方,条石砌筑,高18m,每方宽48m;塔体青砖砌筑,底层内空直径48m,壁厚148m,塔的每层前后有圆拱装饰假窗,唯七、十两层前窗内较深。

该塔结构严谨挺拔,曾被称“迤南第一高塔”。199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6、广东惠州市文笔塔 是惠城区三塔之一。与西湖泗州塔和下角文星塔并列。

楼阁式八边形5层砖塔,建于清初的文笔塔为楼阁式五层砖塔、正八边形,高2029米、基座边长25米,塔内不能登临。塔身的8个壁面上,第二层开方形明窗作为点缀,第三层南、北两面辟有圭形门,四、五层则仅在南面辟门。

塔刹的建筑颇有特色,由刹座、覆钵、宝盖、宝珠等层组成,比例协调、装饰性突出。塔身底层较高,达305米,以上各层次第减低,面积也层层缩小。

合江楼旁筑塔以励志,起名“文笔塔”。花朝月夕,流年如飞,已有400年历史的文笔塔,上下曾长满荒草,如今已修整平复。

据史书,。

四、关于宣化区的历史文化和名人轶事

历史沿革

宣化历史悠久。战国至秦汉属上谷郡,唐代置武洲,文德元年(888年),设文德县,始建宣化城。辽改武州为归化州,金改归化州为宣德州,元中统四年(1263年),始置宣德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改宣德府为宣府。次年,置前卫、左卫、右卫,遣将卒把守。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展筑宣府城,边长“六里十三步”,周长达12公里。次年皇子朱橞受封谷王,就藩宣府,宣府成为边防重地。明正统五年(1440年),城垣包砖,6年后竣工,城高池深,气象雄伟。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废宣府卫所,取宣扬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县,府县治所均在宣化城内,宣化由此得名。因其为北京城西第一座府城,人称“京西第一府”。 1913年(民国2年),废宣化府,存宣化县,属直隶省口北道。宣化为宣化县治所。1929年(民国18年),废道,宣化县直属察哈尔省。日伪盘据时期,宣化县初属伪察南自治区;1939年,日伪建蒙疆联合自治 ,设察南政厅领辖宣化县;1943年复改置伪宣化省,宣化县为伪宣化省省会。此段时期宣化仍为宣化县治所。 1945年9月,宣化首次解放。1946年1月,市、县分设,置宣化县城区及近效为宣化市,并为察哈尔省省会。当年10月, 占领宣化,仍单置宣化县。 1948年12月,宣化二次解放,仍市、县分置。宣化市辖现宣化市及庞家堡和下花园,属察哈尔省。 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宣化市曾改为察南专属宣化镇。1950年2月仍恢复市建制,并于1952年底改隶河北省。 1955年11月,撤销宣化市,置宣化城区为宣化镇,属张家口市。 1958年11月,宣化县、镇合并。1959年6月,改合并后的宣化镇为宣化区,仍属张家口市。 1960年7月,撤宣化区,改置宣化市,属张家口地区,由张家口市代管。1961年6月,恢复宣化县建制,仍市、县分设。 1963年3月,复改宣化市为宣化区,属张家口市。

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太宗下诏侵宋,兵分两路:西路以宗翰为主帅,率兵6万,自云州下太原,攻洛阳;东路以宗望为主帅,率兵6万,自平州入燕山,下真定,然后两路会师,直趋宋都城开封。十二月,金军两路同时发起进攻。

东路金军攻破檀州、蓟州,宋知燕山府蔡靖派郭药师、张令徽等率军4。5万在白河(今北京通县东北运河)迎击金军,张令徽率军先遁,金军乘胜追击,郭药师大败,退回燕山府,率所部兵劫持蔡靖降金,燕山府所属州县悉为金军占领。宗望得郭药师,以他为先锋,进一步南下,攻保州(今河北保定)、安肃军(今河北徐水)不克,舍城不攻继续南下,围中山不下,绕道陷真定,克庆源府(今河北赵县),破信德府(今河北邢台),进至邯郸。西路军由云州南侵,宋朔州、武州、忻州下战而降,金军突破石岭关,进至太原城下。太原军民在知府张孝纯、宋将王禀率领下,英勇抵抗,固守待缓。宋将折可求率鄜府军,刘光世率鄜延军4万人来援太原,在汾河以北被金军击败,死伤万余人。但金西路军被阻于太原城下,难以进一步南下。

当金军两路大军南下的消息传到宋廷后,素无对金战争准备的宋朝君臣惊慌失措,战、守、逃争议不决。十二月二十二日宋徽宗派使向金求和,同时派内侍梁方平率军赴守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古黄河北岸),二十六日又派何灌率兵2万协同梁方平守浚州(今河南浚县)河桥,并以李纲为兵部侍郎规划东京城守,召熙河、秦凤路经略使姚古、种师道率本路军入援,命京东、淮西募兵入卫。宋徽宗为了欺骗人民,撤销了民愤极大的内外制造局和西城所,废止花石纲,并下 罪己诏为便于他逃跑,任命太子赵桓(1100~1161年)为开封牧,以 监国 名义替他抵挡金兵。在大臣吴敏、李纲等人坚持下,徽宗不得不传位于太子,也就是宋钦宗。

金东路军以郭药师为前锋,自邯郸南下,于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初二至浚州。时梁方平率禁兵刚刚抵黄河北岸,饮酒作乐,不作战守准备,金军骤至,仓皇放弃浚州逃跑。守卫黄河南岸的何灌在北岸宋军尚有几千人未过桥时,即烧毁黄河浮桥逃遁,以致南岸无一守兵。金军先后搜集到只能乘坐六、七人的10多条小船和几条稍大的渡河船,连续5天渡过骑兵,不待集结即尾随宋溃军之后,向开封挺进。难怪金将说: 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 ①正月初三,浚州失守金军渡河的消息传到开封,徽宗连夜逃出京城,经南京(今河南商丘)、符离、扬州、镇江南逃。这时朝廷主战、主逃议论不一,有的主张钦宗应南逃长江或西奔关中,由于李纲等人的坚决反对,制止了钦宗逃跑的企图。钦宗任命李纲为 亲征行营使 ,全面负责开封的防务,并遣使督催诸路勤王兵入援。

李纲受命后,积极组织军民加紧备战,完善城防设施,同时在开封城的四面,每面配备正规军1。2万人,另以厢军和保甲民兵协助。还组织了马步兵4万人,分前、后、左、中、右5军,每军8000人,派前军到东水门(通津门)外保护粮仓延丰仓,派后军到朝阳外开封城壕最浅狭的樊家岗一带加强防守,其他3军作为总预备队。城防工作刚刚有个头绪,正月初七日金军已进至开封城外,在西北郊的牟驼岗扎营。当天夜里金军进攻西水门,李纲临城指挥抗御,杀死金兵100多人,金军退走。初九日,金军进攻酸枣门、封邱门、陈桥门、卫州门,李纲亲自督战,宋军将士奋勇杀敌,自清晨一直战斗到傍晚,杀敌数千,再次击退了金军的强攻。

正当李纲组织开封军民奋勇抗击金兵之时,宋钦宗等却在加紧进行投降活动,双方使臣往来非常频繁。金将宗望原想在金军进抵开封、宋朝君臣惊慌失措、各地援兵尚没有赶到的情况下,一举占领开封,灭亡宋朝。当这个企图由于以李纲为首的开封军民英勇抵抗难以得逞后,初八日遣使和谈进行讹诈,提出索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绢彩各100万匹、牛马各万匹、割让太原、中山、河间3镇、尊金帝为伯父、以宰相、亲王为人质等苛刻条款作为退兵的条件。宋朝君臣一口答应下来,并派康王赵构和少宰张邦昌到金营作人质。李纲扣住割让太原等3镇的诏书不发,想等各地勤王援兵赶到后再设法补救。

正月十四日以后,宋种师道、姚平仲、范琼、马忠等率各路大军相继赶到,至二十一日援兵已达20多万人。李纲建议统一城内外军队的指挥权,以便协同作战。宋徽宗却另设宣抚使司,由种师道任宣抚使,指挥勤王援兵和原先驻在城外的亲征行营使司的前、后两军,只将亲征行营使司在城内的左、中、右3军和其他城防部队交给李纲指挥。李纲又主张扼守黄河渡口,断绝金军粮道,坚壁勿战,待金军粮草断绝、人马困疲、渡河北归时再乘其半渡而击之。而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则主张速战速决,夜袭金营,生擒宗望,必可一战成功,这一建议被钦宗采纳。

二月初一日,姚平仲率军夜袭金营,由于消息早已泄露,金军事先已有准备,结果宋军大败,姚平仲弃军逃跑,金军乘胜攻城,被率部前来接应的李纲击退。钦宗和首相李邦彦把夜袭金营失败的责任推到李纲身上,将李纲免职,并派使臣和割地专使带着 国书 和割让3镇的诏书、地图等到金营谢罪。钦宗等人的投降举动,激起了开封军民的无比愤慨。

二月初五日,太学生陈东率数百人到宣德门上书请愿,要求恢复李纲、种师道等人职务,罢免首相李邦彦等。开封军民数万人赶来声援。钦宗无奈只得恢复李纲等人官职。

①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

宗望看到自己孤军深入顿兵坚城之下,开封军民不可轻侮,河北州郡仍多在宋手,退路时刻有被切断的危险,加上宋已答应割地赔款,又以肃王赵枢代替康王赵构为人质,因此不等取足金银,便于二月初九日开始撤军。种师道请求乘金军北归渡黄河时半济而击之,钦宗不许。李纲请求派10余万军队尾随监视并择便攻击金军,也被阻挠,金军因此安然撤走。金军北去,东京解严,宋廷上下怡然。宋钦宗以为天下从此太平,下令各地勤王兵停止救援,各归本路,对李纲等人御敌备边防金复犯的建议,置之不理。

金西路军自云州发起进攻后,与东路军并无战略上的协同。当东路军自开封北撤时,西路军仍在围攻太原,得知宗望与宋议和,讨得金银不少,乃留银术可部继续围攻太原,自率军南下,相继攻破威胜军(今山西沁县)、隆德府(今山西长治)。宋闻金西路军南下,举朝震恐,急忙派使者到宗翰军中,许割3镇讲和。宗翰军于是退回太原城下,出示宋割让太原诏书,知府张孝纯拒不受诏,宗翰留银术可继续围攻太原,自己返回大同。东路军撤经中山、河间时,两镇军民以死固守,拒不接受割让两镇的命令,宗望率军回到燕京。

三月十六日钦宗又下诏固守3镇,命种师道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姚古为制置使,领兵救援太原;种师中为副使,进援中山、河间。三月二十五日,姚古军收复隆德府、威胜军。种师中在东路军撤回燕京后奉命进出河东、与姚古军互为犄角,共解太原之围。种师中遂留辎重于真定,率部由井陉关西进,五月初经平定军进至寿阳县,一路上没有遇到金兵阻拦,种师中前锋进抵离太原20里的石桥,中军到达寿阳县石坑。由于误以为金军已北撤,麻痹轻敌,没有认真备战。当报告有金兵从榆次县赶来时,种师中以为是金零星部队北归,遂令后军前去收捉。其实是金军斡论活女部主力,宋军仓促应战,转战至榆次熊杀岭。但预定前来会攻的姚古军和自汾州北上的张灏军未能及时赶到,种师中部士卒饥困,被金军击溃,种师中战死。金军乘胜南进,在盘陀击败姚古军,接着又击败张灏部,宋军第一次解救太原之围遂告失败。

宋军第一次解围太原受挫后,主和派耿南仲等人力主割让3镇求和,遭到李纲等人的坚决反对。这时种师道以老病告归,耿南仲随即提出以李纲代替种师道出任宣抚使,蓄意将李纲排挤出朝,于是钦宗任命李纲为宣抚使。时宣抚司仅有兵1。2万人,兵少马缺,诸事未备。李纲提出在都城 括马 ,钦宗先是同意,既而又以 事属骚扰,可更不施行 ①。

李纲申请军需财物绢钱各百万,只得到20万。因许多事情还没准备好,李纲请求延缓行期,被钦宗指斥为抗拒命令。李纲被迫出发。出兵前一天,首先将谣传军情导致姚古军失败的将领焦安节斩首,以肃军纪。进至河阳后,留驻10余日,训练士卒,修整器甲,积极备战。继又进驻怀州(今河南沁阳),制造战车,打算等防秋兵(防备金军秋季入侵而调集的军队)到来后再进兵以解太原之围。但钦宗却下诏减罢调集防秋兵,李纲上奏抗论,钦宗不予理会,反而日下御批,促令李纲进解太原之围。

李纲只好在隆德府召集会议,决定4路同时并进,制置副使解潜部屯威胜军;宣抚副使刘鞈部屯辽州(今山西左权);都统制折可求、张思正等部屯汾阳;范琼屯南北关。但是各路主将都直接受朝廷指挥,李纲的宣抚使职务空有节制诸路兵马之名,而无指挥诸路兵马之实。因此,当进军太原之役发起后,刘鞈部先从辽州出发,被金军集中主力迎击,首先失败。解潜部由威胜军进军,被金军阻击于关南,亦大败。张思正和张灏军夜袭金娄室军,在文水大败,死数万人。折可求部也在夏山(今山西汾阳县北)溃败。宋分道进兵,互不协同,遂被金军各个击破,宋第二次解围太原又告失败。

① 《靖康传信录》卷下。

(3)金军再次南下和北宋灭亡金东路军撤退后,宋朝君臣依旧麻木不仁,置边事于不问。朝中主战派李纲等人提出了集兵防秋、加强战备、以防金兵再犯的建议,均被拒绝。因此残破的河东、河北,除原来的守城部队外,仅有接替李纲再次出任河东、河北路宣抚使职务的种师道所属的部队。而金第一次南下虽没有达到灭宋的目的,但其大大膨胀了的掠夺野心却更趋狂炽。还在西路军继续围攻太原期间,金即开展了再度侵宋的准备工作。征调燕山、云中、中京等8路壮丁充实兵力;诱胁西夏向麟、府、丰3州进行牵制性进攻,以阻止宋西北方面军队东调;对宋依旧是外交和军事双管齐下,以和议佐攻战,瓦解宋君臣斗志,借和谈掩蔽进攻,以进攻逼宋投降。

进攻部署仍是兵分两路:宗望为东路军主师,自保州(今河北保定)直趋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宗翰为西路军主帅,主力从云中南下,攻取太原后继续南进,在渡过黄河后两路会师东京。八月十四日,金太宗正式下诏南侵。

太原自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被围以来,广大军民在王禀的率领下,英勇抗击,打退了金军一次又一次进攻。金军长期围困太原,久攻不下,多次诱降均未得逞,这次宗翰志在必取,到太原后即集中兵力,加紧围攻,专门制造各种攻城器械,轮番强攻。王禀率领军民誓死坚守,直到城中粮尽,以弓弩的筋甲、树皮和草茭充饥,大多数已饿得无力拿起武器,就这样坚守了8个多月,于九月三日被金军攻陷,王禀犹率军民巷战,身中数十枪,最后投水自尽。

金东路军分两路南犯,金将耶律铎在雄州击败宋军3万,高六等在广信击败宋军3000人,遂趋中山,先锋将那野在中山北境击败7000宋军。时宋河北、河东路宣抚使种师道领兵4万屯于井陉,以策应太原和真定。宗望攻下雄州、广信后与种师道战于井陉,在击败种师道所部宋军后,转攻真定。金兵第一次南侵时,真定府军民在刘鞈率领下保卫了真定府。金军北撤后,真定府的极大部分部队被刘鞈率领去救援太原。

这次金军再次围攻真定府,尽管城内宋军不满2000人,面对强大的金军,真定宋军在新任知府李邈和守将刘翊的率领下,奋起抗击,昼夜搏战,坚持40天。十月五日,真定城破,刘翊率军民巷战,力穷自杀。李邈被执北去,不屈而死。

种师道得知太原、真定相继失守,一面檄召各地出兵保卫开封,一面上奏钦宗,指出金军一定会继续南下,必须认真对待。钦宗认为他是大惊小怪,便以议事为名把他召回,种师道扶病赶回开封,已经病重不能行动,不久病死,金东路军攻陷真定后又分兵攻中山,形势更加危急。

钦宗被迫下诏征四方兵,分全国为4道,设总管府。同时,不断派出使臣去金营求和。金佯与谈判,不断提高价码,宋廷 凡有所求,悉从其请 ,从割让3镇,以黄河为界,直到尊金帝为伯父,宋一一答应,并派出康王赵构和王云为割地请和使,前去求和。但宋的求和并没有阻止金军的前进步伐,金西路军攻下太原后,以一部破汾州,陷平阳府(今山西临汾),主力降威胜军、克隆德府,取泽州(今山西晋城)。然后破天井关,下太阳,克怀州(今河南沁阳),击败宋军万人,直趋河阳(今河南孟县南)。这时宋河阳有宣抚副使折彦质所率12万兵守黄河,李回率援军万骑亦至,与金军夹河对垒。金将娄室率先锋军主力到达河阳后,虚张声势,集中所有战鼓,彻底鸣击,折部12万兵被吓得连夜溃逃,李回亦奔还京城。宗翰遂引军渡过黄河,进攻西京(洛阳)。宋守将王襄弃城逃跑,金军占领西京。金分兵趋潼关,并派娄室军南趋颍昌,主力继续东进,郑州降金,宗翰军直扑开封。金东路军自真定南下,接替种师道任河北、河东宣抚使的范讷率兵5万进至滑州、浚州一带守卫黄河,宗泽也率部在磁州(今河北磁县)活动。宗望于是改变第一次南下渡河路线,遣部分军队向磁州以牵制宗泽军,大军东向经恩州(今河北清河)折而向南趋大名,于十一月十六日在李固渡渡河。然后派达懒率一部兵力向东南趋南京(今河南商丘),掩护主力向开封进军。十一月二十四日,金军兵临开封城下,西路军也接踵而至。

此时,开封城中只有守兵及弓箭手7万人。宋将京城诸营兵万人分作5军,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应援京城各方面的作战。另以5。7万人担负京城四壁守御。同时遣使以蜡书间行到河北相州,任命原派去向金求和的赵构为兵马大元帅,率河北宋军来援,并诏令诸路勤王兵也前来救援开封。十一月二十七日,东路金军开始攻通津门,没有得逞。闰十一月初一日再攻善利门,又被击退。初二日金西路军抵达城下,于是合军轮番猛攻东城、南城、北城。宋虽然抵挡住了金军的进攻,但兵力损耗很大。在外面援兵未至、内无战力之时,宋廷于市人中找到无赖郭京等人,组成所谓的 六甲正兵 、 六丁力士 、 北斗神兵 等等,认为依靠神兵可以生擒金军统帅,击败金军。闰十一月二十五日,郭京大开宣化门,命令7777个 神兵 出战。金军分4翼迎战, 神兵 溃败,郭京带着残兵南逃,金兵乘胜攻上城墙。开封军民激愤万分,拥到驿馆杀死金使,聚众讨领甲胄和武器准备巷战,金军只能据四面城垣而守, 敛兵不敢下于是又重弹 和议 老调,声言议和退师。钦宗立即表示投降求和,并亲自到金营议降。金害怕宋州郡抵抗生变,放钦宗回宫,要他诏谕各地 无得轻动 ,镇压人民的反抗,同时向宋索取绢1000万匹、金5000万两等大量金银物资。

十二月,赵构设大元帅府于相州,有兵万人,副元帅宗泽率军会合,请速入援。这时钦宗派人带诏书至,说 金人登城不下,方议和好,可屯兵近甸毋动宋陕西五路宣抚使范致虚、会陕西制置使钱盖率兵10万赴援,得知开封城破,钱盖和西道总管王襄逃走。范致虚等率军至邓州,被金军击溃。至此诸路勤王兵或退或溃,赵构拥兵8万向东远去东平(今属山东)。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上旬,金促令钦宗再次到金营,将他扣押。在经过1个多月的讹诈和掠夺后,看到他已失去利用的价值,于是于二月六日下令废钦宗为庶人。三月初七又立通金的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四月一日,金军带着被俘的宋徽宗、钦宗和赵氏宗室、大臣3000多人,以及掠夺来的大量金银财宝北撤。北宋王朝至此灭亡。

2。金对南宋的进攻和南宋的反攻(1)金军第一次南下金兵北撤,伪楚傀儡皇帝张邦昌遭到开封军民的唾弃,加上各地勤王兵陆续到来,张邦昌傀儡政权随之垮台。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正式即位,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改元建炎,是为高宗。

欲擒故纵 破釜沉舟“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疆。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他俩原来并不认识,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拼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误。因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误了,陈胜同吴广商量,说:“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人们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简化成“揭竿而起”这个成语,比喻高举义旗,起来反抗。多泛指人民起义。

而暮楚。”

例子: 叹~,三载依刘。(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九出)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成语典故: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例句: 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烽火连年

fēng huò lián nián 成语典故: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成语出处: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穷兵黩武

qióng bīng dú wǔ 成语典故: 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枕戈寝甲

zhěn gē qǐn jiǎ 成语典故: 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成语出处: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化干戈为玉帛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成语典故: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成语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龙血玄黄

lóng xuě xuán huáng 成语典故: 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成语出处: 《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势如破竹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退避三舍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一夫当关 故事:《史记》载: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守函谷关,项羽至,不得入。”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形势,由此可见。古代,还有几个与函谷关有联系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马革裹尸

东汉马援自南方还军,故人多迎劳他,号称有计谋的孟冀也向他祝贺。马援说:"你怎么也同一般人一样呢?方向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我想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死在儿妇女婢中呢?"见《后汉书·马援传》。后以"马革裹尸"等指为国而战死沙场。清张贷《西湖梦寻·岳王坟》:"但恨和一成,国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马革裹尸报君父,是为叹耳!”

战无不克: 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出处:清·昭梿《啸亭续录·转庵和尚》:“将军之事吴王亦至矣,为之辟地攻城,战无不克,数月之间招来数郡。”

百战百胜: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出处:《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出处:《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连战皆捷: ①打仗接连取得胜利。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

屡战屡败: 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出处:《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

速战速决: 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五一:“战争已拖了一年多,而一点看不出速战速决的希望。”

血战到底: 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出处:唐·杜甫《送灵州李判官》诗:“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以战去战: 用战争消灭战争。

出处:《商君书·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背城一战: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短兵接战: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各自为战: 各自成为独立的单位进行战斗。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孤军奋战: 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出处:《魏书·赵瑕传》:“思祖率彭沛之众望阵奔退,瑕孤军奋击,独破仙琕。”《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决一死战: 决:决定;死:拼死。对敌人拼死决战。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来日尽驱百姓当

邓姓的起源

(一) 来源有三 1、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