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在许多人看来,门阀政治是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然而并非如此,门阀政治是东晋特有的政治现象,曹魏不是、西晋不是,南朝和北朝都不是。严格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东晋一朝。尽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然而只有在士族门阀势力的巅峰-东晋政朝时才形成了门阀政治。可以说,门阀政治是东晋最显著的标签,那么东晋门阀政治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说门阀政治是东晋所特有的呢?
门阀政治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皇权不振,二是士族专兵。如果出现皇权重振而士族丧失兵权的情况,那么门阀政治必然会走向崩溃。这一点从淝水之战后门阀政治没落就可以看得出来。当时晋孝武帝提拔自己的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进入中枢,录尚书事,以相权佐皇权,促使皇权复兴。另一方面,东晋后期最后一个登上历史舞台的士族门阀-太原王氏,也因为无力掌握北府兵而覆灭。此后,门阀政治迅速土崩瓦解,至刘裕篡晋立宋时,门阀政治正式宣告终结。由此可以看出,当皇权不振和士族专兵这两个条件不复存在时,门阀政治必然走向终结。
首先来讨论皇权不振。东晋皇权不振是学界共识,而东晋的皇权不振,是从东晋建元之初就存在的。东晋建立后,皇权虚弱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晋孝武帝重振皇权之时。皇权不振的根源出现在东晋第一任皇帝-司马睿身上。
来源网络
司马睿和西晋皇室的血缘关系远,他是晋宣王司马懿的曾孙、晋文王司马昭的侄孙、晋武帝司马炎的堂侄,理论上没有继承西晋法统的可能。西晋皇室最正统的世系是“晋文王司马昭-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八王之乱爆发后,晋惠帝司马衷唯一的儿子司马燏被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害死,那么能继承西晋法统的,首选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子嗣,次选是晋文王司马昭的子嗣。然而历史就是这么吊诡,司马炎和司马昭的子嗣,要么早夭,要么死于内乱,要么不知所踪。那么只能从晋宣王司马懿的子嗣中寻找继承人,这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却让司马睿捡了便宜。
司马睿的祖父司马伷和司马昭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属于司马懿的子嗣,但司马伷只是庶子,并无继承司马懿政治遗产的资格。阴错阳差之下,司马伷的孙子司马睿却被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只是,以司马睿和西晋正统这么疏远的血统,他要想名正言顺地继承西晋的法统,要么依靠自身实力,要么借助他人之力。而司马睿本身实力严重不足,他奉命出镇江东时,毫无政治根基,也无军事实力,在江东险无立足之地。司马睿要想依靠自身实力称帝困难重重,那么他只能依仗其他势力即士族的势力。依靠着北方世家大族琅琊王氏联合南北方士族的拥戴,司马睿这才登上帝位,建立东晋王朝。没有士族的支持,司马睿几乎没有称帝的可能,这也是东晋皇权不振的主要原因。
再谈士族专兵。东晋的士族专兵,体现在士族对兵权的绝对控制上。东晋主要的军事力量,一直掌握在士族门阀手里,而皇帝和朝廷对军队几乎没有控制权。军队为士族门阀服务,成为士族压制皇权的重要力量。东晋的士族专兵现象,是从琅琊王氏开始的,琅琊王氏之后的颍川庾氏、龙亢桓氏和陈郡谢氏也都是如此,士族保持着对军队的强有力控制。
来源网络
琅琊王氏专兵的情况,起源于司马睿为琅琊王时对琅琊王氏的倚重。司马睿要想巩固其在琅琊国的统治,需要取得琅琊国里的世家大族的合作和支持,而当时琅琊国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就是琅琊王氏。所以司马睿很快向琅琊王氏抛出橄榄枝,而琅琊王氏也积极响应,双方一拍即合。在司马睿身边,就形成了以琅琊王氏为核心的势力圈,王导、王敦兄弟俩则成为了司马睿的最大倚靠。衣冠南渡后,司马睿的王导和王敦的依靠更加明显,他在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东晋建立后,王导官拜侍中、假节、录尚书事,是名重一时的宰相。王敦官拜荆州刺史、大将军,掌握着东晋上游的军事力量。由此开启了“士族与皇权共天下”的门阀政治格局。此后,东晋的兵权就一直被士族牢牢掌控。
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其实有着非常特殊的地方,就如门阀政治是东晋所特有的一样。特殊的历史条件,才最终促使了门阀政治的形成。
从前文分析来看,门阀政治的开端,主要是司马睿的血统疏远和实力不足造成的。因为司马睿自身的问题,使得晋室南迁后皇权衰弱,同时由于对士族的过分依赖,导致士族实力膨胀,并掌握了兵权而产生了士族专兵的情况。在皇权不振和士族专兵的双重条件下,最终导致了门阀政治的形成。司马睿一无法统、二无实力,根基羸弱,因为司马睿个人的问题,导致了以司马氏为代表的皇权低落,也导致了整个东晋门阀政治的出现。这是这是门阀政治出现的第一个特殊性。
来源网络
司马睿原属西晋东海王司马越的人马,他出镇江东也是奉了司马越的命令。意在替司马越看守江东,把江东经营成为司马越的战略后方。
八王之乱结束后,最大的赢家就是司马越。司马越执政时,朝政日非、人心惶惶,国祚进入倒计时。有鉴于此,司马越遣司马睿过江,经营江东。司马越的考虑是,万一中原失守,可以把江东作为反攻中原的战略基地。司马越死后不久,胡人大举进攻西晋,先后俘虏了西晋的最后两位皇帝晋怀帝和晋愍帝,西晋由此灭亡。
西晋灭亡后,镇守江东的司马睿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以延续晋祚为名,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晋王朝,开启了百年的门阀政治。可见如果西晋没有灭亡,那么就不会产生以门阀政治为主要特征的东晋。而西晋亡于五胡乱华,而五胡乱华的导火索就是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一方面导致西晋元气大伤、根基动摇;另一方面,也使原本依附于藩王的胡人参与到西晋的权力斗争,从历史舞台边缘向历史舞台中央挺进。
来源网络
西晋朝廷的权力斗争诱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引发五胡乱华,五胡乱华导致西晋灭亡,西晋灭亡才让司马睿能以延续晋祚为名建立东晋。在这个逻辑链中,如果任意一个环节中断的话,那么门阀政治都不会形成。如果追溯源头的话,则是晋惠帝弱者白痴,皇后贾南风野心勃勃,和外戚争权夺利,导致了西晋后期朝廷激烈的权力斗争,这才让原本受制于朝廷的藩王参与到朝廷的权力斗争中,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如果晋武帝没有选晋惠帝当继承人,而是选了其他智力正常的皇子当继承人;又或者晋惠帝的皇后不是贾南风,而是一个贤良淑德,毫无政治野心的女子,那么西晋后期的朝廷权力斗争也不会发生,往后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和东晋建立基本上都不发生。这是门阀政治出现的第二个特殊性。
就传统的皇权政治而言,皇权是天下主宰,掌控着社会一切力量。包括士族在内的所有政治势力,都必须在皇权的控制之下,不可能和皇权平行,更不能驾驭皇权。而到了曹魏时期,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出台,士族迅速崛起。西晋建立后,士族的实力进一步提升。东晋门阀政治的开端“王与马共天下”,其实早在东晋建立前,琅琊王氏的王衍和司马越的结合就已经初见端倪。但彼时琅琊王氏还是居司马越之下,起主导作用的是还是司马越。而琅琊王氏和司马氏的结合,在衣冠南渡后,权力机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琅琊王氏开始发挥主导作用。士族门阀势力开始和平行于皇权甚至超越于皇权,皇权政治异化成为门阀政治,并延续了百年之久。门阀政治其实皇权政治的一种变态形式,是皇权政治在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异变。
来源网络
门阀政治的特殊性,前文已经阐明了。司马睿无论是血统,还是实力,都不足以支撑他在江东运作皇权。如果不依靠士族门阀,司马睿在江东可谓是没有立足之地。只有依靠士族门阀的支持,才能增加司马睿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实力,助力司马睿登上帝位。除了琅琊王氏,北方还有不少士族名士也渡江了,他们也能为司马睿提供政治砝码,因此立国江东的东晋门阀政治才得以水到渠成。
东晋初期,琅琊王氏的王敦,曾两次发动叛乱,对抗朝廷。不过起因完全不一样,结局也不一样。王敦第一次叛乱,是压制司马睿打压士族、重振皇权的企图,得到了士族的普遍支持和纵容。这说明,士族在东晋的特殊地位,是不允许司马氏皇权侵犯的。而王敦第二次叛乱,则是赤裸裸的谋朝篡位,欲颠覆司马氏政权、取代晋室,以士族的联合反制而惨败收场。这司马氏皇权是东晋政权法统所在,不允许任何一家士族取而代之。只有皇权和门阀共治天下,才能维持东晋的平衡和秩序。所以,本来是两晋之交,特殊条件下才形成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得到了士族和皇权的共同支持,成为东晋独有的门阀政治模式,任何人想挑战和破坏门阀政治,必将以失败告终。琅琊王氏之后,颍川庾氏、龙亢桓氏和陈郡谢氏先后执政,本质上都是士族和皇权共天下,这种门阀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晋孝武帝重振皇权,谢安出镇广陵之时。
来源网络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到,门阀政治只是皇权政治的异变形式,无法长期存在,势必要从门阀政治过渡到皇权政治。
淝水之战后,士族人才凋零、门阀势力衰微,门阀政治难以为继,东晋政权也行将就木。晋孝武帝有意重振皇权,恢复皇权政治,但他昏庸无能、执政能力非常堪忧,而司马氏皇族亦是腐朽不堪,使得晋孝武帝恢复皇权政治的努力,收效甚微,反而引发了东晋末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导致东晋末期政局极其动荡,混乱不堪。一直到刘裕出来收拾残局,才把门阀政治和东晋政权一起埋进了墓地。
门阀政治,本质是皇帝和士族之间达成的平衡。这种平衡要想长期维持,不是很容易。一方面士族中出现的权臣,可能会觊觎神器、意欲篡夺晋室。另一方面,皇帝也不甘心和士族共享权力,更不满被士族所驾驭,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钳制士族,重振皇权。这都是门阀政治所面临的挑战。当士族权臣谋朝篡位,而其他士族无力阻止时;当皇帝力图重振皇权,而士族无力制约和反制时。如果出现了这两种情况,那么政治平衡平衡就会遭到毁灭性灭亡,门阀政治就会走向崩溃。
来源网络
门阀政治的终结和东晋的灭亡,属于后一种。晋孝武帝重振皇权时,执掌东晋的陈郡谢氏无力反制晋孝武帝,谢安甚至主动离开朝廷,出镇广陵。但是因为晋孝武帝和司马氏皇族的朽败,无法使皇权政治顺利过渡到皇权政治。直到刘裕篡晋立宋,建立南朝宋,才恢复了皇权政治本来的模样。东晋门阀政治,也被南朝皇权政治所取代。
常有人把门阀政治和魏晋南北朝连在一起说,似乎魏晋南北朝都是门阀政治,但是如前所述,只有东晋才是门阀政治,曹魏不是、西晋不是,南朝和北朝都不是。门阀政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士族执掌朝政,只有东晋才是唯一符合的。在门阀政治格局下,士族是实际上的当政者,皇帝只是门阀政治的附庸。
曹魏时期,无论是魏文帝曹丕,还是魏明帝曹睿,都是大权在握、大权独揽、政由己出。尽管士族地位很高,仍然是皇权的附庸。曹丕伐吴时,一些士族表示反对,但是曹丕却可以完全无视士族的反对,三次征讨东吴。魏明帝在位时,士族都他控制得死死的。士族出身的两个辅政大臣陈群和司马懿,对魏明帝的权力影响很有限,魏明帝一直牢牢掌握曹魏的核心权力,也是曹魏帝国的最高决策人。至于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控制了曹魏,依然是皇权政治,只是由司马家族代行皇权而已,并非门阀政治。
来源网络
西晋朝时,司马家族从士族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帝。之前有由司马家族代行的皇权,现在正式由司马家族运作,司马家族成为了皇权代言人,也是西晋的当政者。尽管西晋时期,士族的地位明显提高,但依然被强势的皇权所压制,无法发挥主导作用。西晋政坛,发挥主动作用的,是西晋皇族宗室,他们掌握着西晋的主要权力。八王之乱的发生,就是明证。而在八王之乱中,士族要么归附宗室,要么被宗室所杀,要么远离政治,几乎对政局失去了影响。足见西晋的士族只是皇权的附庸,西晋自然谈不上门阀政治。
南朝第一个朝代-宋建立后,标志着门阀政治正式终结,皇权政治得以正式恢复。尽管借着门阀政治的余波,南朝的士族门阀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但随着南朝宋、齐、梁、陈政权的更迭,士族门阀的的影响力一步步减退。特别是南朝梁时爆发的侯景之乱,让以王、谢为代表的士族门阀遭遇灭顶之灾,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整个南朝时期,掌握最高权力的一直是皇帝,士族门阀已经丧失了对政局的影响和控制。皇帝更是掌握了对士族的生杀大权,如南朝宋时,顶级士族陈郡谢氏遭到了皇权的强力打压,不少谢氏子弟遭到皇帝的杀戮,如谢混、谢晦、谢灵运等等。这如果在门阀政治格局下的东晋,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足以证明南朝是皇权政治,而非门阀政治。
来源网络
北朝更谈不上门阀政治了,因为北朝连门阀制度都不存在。如果说曹魏、西晋和南朝虽然不是门阀政治,但至少是有门阀制度,那么北朝连门阀制度都没有了,自然不存在门阀政治了。北朝和南朝一样,也是典型的皇权政治。稍有不同的是,南朝士族能凭借门阀政治的余波,在一定程度上对抗皇权。北朝的士族完全是皇权的附庸,根本无力无力对抗和制约皇权。北魏初期曾发生过轰动一时的国史案,北魏太武帝借国史案对北朝首屈一指的士族-清河崔氏进行灭族处理,牵连甚广,以清河崔氏为代表的北朝士族损失惨重,彻底被边缘化。可见,北朝也不是门阀政治。
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需要满足特定的历史条件。东晋门阀政治的出现,根源在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身上,有其历史发展的特殊性。特别是西晋后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助推东晋的建立,而让门阀政治在特殊条件下上演。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东晋一朝。曹魏、西晋、南朝和北朝都不是门阀政治。
值得注意的是,门阀政治只是皇权政治的一种异变,是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一种回流。门阀政治的特殊性,导致了它无法长期存在。门阀政治的存在只是是暂时性的和过渡性的。门阀政治由皇权政治异变而来,又在一定条件下回归皇权政治。如东晋被南朝宋取代,就象征着门阀政治回归到了皇权政治。
豪强地主:偏向于东汉时期,刘秀就是这个出身,也与豪强地主相爱相杀。
士族:一般指汉代以来以世代读书为主的人群,研究儒家等,如韦氏父子,京房,郑玄
门阀:偏向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门阀政治,等级森严,是东汉三国以来士族的变异
世家大族:是地缘关系与政治名词的合称,即乡里大姓,朝中为官。
士族:
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东晋政权本质上是士族门阀的联合体,只是单一士族门阀没有实力统治其他士族门阀,才推举司马皇族为联合体的“盟主”,即东晋皇帝。
士族门阀强大是东晋皇权不振和皇帝存在感淡薄的根本原因,晋孝武帝成为东晋权力最大皇帝也是士族门阀的变化所致。
司马曜利用士族门阀人才断层的空档期,致力于突破门阀政治格局,恢复司马的皇权。
然后让弟弟司马道子代替谢安执政,成为东晋开国江左以来最有权力的君主。
他贪图享乐,沉湎酒色,与司马道子争权夺利,形成了“主相持”的局面。
朝政越来越黑暗,司马曜和宠姬张贵人喝酒后,说了一场戏言。
张贵人生气地喊心腹宫人对外声称,用被子盖死了熟睡中的司马曜,是在睡梦中被打的。
司马曜驾崩的时候只有35岁。 死后庙号烈宗,谥号孝武皇帝,葬于隆平陵。
晋孝武帝即位前,东晋士族门阀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桓温。 桓温内修政理,外讨贼,斩杀政敌。
在旧都,东晋进入了鼎盛时期。 东晋皇帝基本上是傀儡,其他士族也在桓温的压力下战战兢兢,桓温向着皇位稳步前进。
司马曜4岁时被列为会智王,372年晋简文帝驾崩之前被立为皇太子继承皇位,享年11岁。
最初由司马桓温辅佐,373年桓温去世。 另外,从嫂崇德太后褚蒜子出席了朝听政。
376年太后回归政治,实权由以谢安为代表的陈郡谢掌握。 383年,在谢安等人的辅佐下,打败了前秦大军,打赢了淝水之战,完成了东晋王朝的国运。
但天不假年,由于北伐受挫和士族门阀联合抵制,桓温在“加九锡”篡夺必经程序)前夕去世,东晋皇帝和其他士族门阀大难不死。
东晋门阀政治的建立实际上是继承并发展了西晋时期的门阀制度,但是发展规模上这些士族的特权远远超过西晋时期。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是为晋元帝,史称东晋。简单来说,东晋的政权实际上是在南北士族的支持下建立的一个偏安政权,集合了两个不同地域的门阀集团,其中北方的士族是朝政的主流。
其中尤其是以王导和王敦为首的琅琊王氏,更是在东晋一朝有着特殊的政治地位,因此也有了那个著名的说法“王与马,公天下”。其中“祭在司马,而政在士族”的局面也自此开创。
东晋时期的门阀士族发展几乎到了顶峰,把持了整个朝政,皇帝的权力更像是个幌子,真正的执政者一直在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以及陈郡谢氏这几个世家大族轮流主持。当时的世家大族往往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个大族拥有的荫佃客的规模在东晋时期要比西晋增长快三倍,世家大族不仅有田地万顷,还建有别墅田宅无数,可以说是当时真正的富豪。
最重要的是,在政治上到了东晋时期已经进一步确立“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这样的准则,使得世家大族牢牢地把握着朝政,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并且封死了平民百姓上升的途径。在当时如果不小心触犯了这些门阀大族,只有认倒霉的份儿。
士族之间交友、婚配都有着严格的界限,所以修家谱成为了当时朝廷内外十分流行的事情,为的就是确定身份,并且确保寒门不混淆到士族当中,有损其特权。东晋皇室一朝都未曾真正摆脱过门阀大族对朝政的控制,还要与其作斗争。也正因为此,朝代真正的发展十分有限,几次北伐的军事活动也是后继无力,更别说完成一统全国的愿望了。
孙恩、卢循起义:东晋南朝时期历时最长的农民起义
孙恩、卢循起义指的是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起义军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在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乱爆发之时,琅玡人孙泰用五斗米道组织群众,准备发动起义。398年,孙泰被诛,其侄孙恩逃到海上。
399年,东晋实际统治者、晋简文帝之孙、会稽王太子司马元显下令征发江东八郡“免奴为客者”,以充兵役,结果引起骚动。孙恩便率领百余人登陆,很快发展到数万人,遂攻陷会稽,这时,各地应征的奴客和广大破产农民纷纷响应;占有奴客的江东八郡地主因利益受到损害,也乘机“一时俱起”。
江东八郡很快为起义军所占有。东晋政府见起义军声势浩大,急忙派北府兵前往镇压。为了避免损失,孙恩率领群众二十多万人退回海岛。以后,孙恩先后三次登陆,大败晋军,曾兵逼建康。
402年,孙恩最后一次登陆,攻临海,不幸失利,投水自杀。余众由其妹夫卢循率领。转战各地。404年,卢循率领义军由水路占领广州。
402年春,占据长江中游(今湖北省)的桓玄兴兵作乱,攻入建康,杀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和北府兵将领刘牢之等,掌握东晋大权。次年,桓玄称帝,国号楚。又次年,刘裕讨灭桓玄,东晋政权落到了刘裕手中。
410年,刘裕率军北进,攻击南燕,后方空虚。卢循乘机从广州出发,分两路北伐,起义军直逼建康。当刘裕率军南下镇压时,卢循接连失败,最后赴水而死。
孙恩、卢循起义,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谈及士族门阀制度的兴衰,可以追溯到东汉初期。当时的豪强大地主们在拥有了大量资产,掌控了经济命脉的同时,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渐渐地渗透到了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并开始担任高级官职。
到了东汉后期,社会上已经出现了“选士而论族姓阀阅”(仲长统之《昌言》)的情况。依据经济实力,推定政治地位,进而纳入仕宦范畴,而且把门第作为选用官吏的先决条件。因而,“四世三公”、累世为公卿的社会现象就出现了。不过,汉代的门第之见虽然已经出现,但还没有形成制度。
从历史沿革来看,士族门阀制度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时期,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衰落于南北朝后期,收结于隋唐。
一、士族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
兴于曹魏、通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用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及两晋和南北朝的、经济上的品官占田荫客制(官吏可以按照品级的高低保护亲属、客户),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和世袭特权。
九品中正制(图示)
尤其是西晋王朝时,不但受封的爵位可以世袭罔替,甚至连官职,特别是地方上的刺史,也是父亲死后儿子承继。由于西晋朝廷掌控乏力,这种不成制度的制度也被顺理成章的定型了。
随着这一制度的形成,地主阶级内部的财产及权利的再分配,也均以门第为主要标准。门阀以内的地主,属于士族;以外的地主,则被称为庶族。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了隔绝和歧视:士族和庶族、寒门之间不能通婚;生活习俗有着不同的标准、要求等。
士族的活动场景(图景)
尤其是对庶族来讲,如果生活行为等不符合自己相应的身份,就是僭越,是要遭到士族“攻伐”的。这样一来,士族和庶族两大社会阶层的等级悬殊,乃至对立,越来越严重。
随之,士族门阀制度被不断“夯实”着、发展着,推进到了全盛时期。
二、士族门阀制度的发展盛况。
西晋王朝偏安江南后建立的东晋政权,是以北方流亡士族为主体,联合南方士族共同执政的政权。这种性质的政权,自然更加护佑士族,使得门阀制度达到了鼎盛时期。
当时的北方流亡大族以王、谢、袁、萧为首,朝中的高官大员多是王、谢等家族的人。唐朝诗人刘禹锡诗中所说的“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谢”,指的就是执掌江左政权达百年之久的王、谢两家。
士族王导等与东晋皇帝司马睿(图景)
与此同时,北方流亡大族为了巩固江左基地,又联合了当地的土著大族,如朱、张、顾、陆等。这些土著大族是东汉以来形成的,有很多是东吴孙氏政权集团成员的后裔。如以陆机、陆云为代表的陆氏家族,就是东吴大将陆逊、陆抗的后人。
陆机(像)
到了东晋败亡后的南北朝时期,士族按地域分为郡姓、侨姓、吴姓和虏姓。
一郡的大姓望族,称作“郡姓”。其中,山东(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士族以王、崔、卢、李、郑为首,关中的士族以韦、裴、抑、薛、扬、杜为大。过江的逃亡贵族称之为“侨姓”,指的是西晋末年南迁的北方大姓,以 王、谢、袁、萧等姓氏为主。
东南的叫做“吴姓”,主要是指原东吴留下来的大族,如:朱、张、顾、陆等。代北的则是鲜卑“虏姓”大族,主要指南下并逐渐汉化的少数民族,以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为首,构成了北朝的主要门阀。
北魏时期的太和年间,朝廷诏令诸郡各自排列本地的姓氏、家族,进而认定了四海望族中的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泽、卢辅,清河崔东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七家十姓为天下之冠,就是所谓的“七大高门”。
太原王琼(像)
后世的文人投门拜访,自报姓名时,必定得说明自己的“门阀郡望”。
所谓的“郡望”,就是指某些显赫姓氏的州郡所在。如柳宗元自称柳河东,郡望在河东;崔护自称博陵,郡望在博陵,等等。这种做派,就是封建社会重视门阀出身的一种陋习。
这些士族把持了不同时期的朝政,占据着重要的职位。其他的庶族和寒门,虽不是完全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却永远没有职任高官的机会。
三、士族门阀制度衰落的主要原因。
鉴于政治、历史的诸多因素,士族门阀制度在区域鼎盛的同时,于南北朝后期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其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西晋灭亡的后果。西晋政权遭受“八王之乱后”的重创后,在北方兴起的五胡(氐、羯、羌、鲜卑、匈奴)势力,尤其是匈奴政权的打击下,败退到了江南。随之,北方的一些传统的士族高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进军中原的匈奴军兵(图景)
其二,起义动摇了根基。南北朝后期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使得士族的根基软化、塌陷。如,东晋末年的农民起义,使得江南的士族陷入没落的境地;北方士族,在北魏末年爆发的六镇、河北、关陇等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也在政治上、经济上逐渐落寞、衰微。
其三,动乱加速了衰亡。公元528年,北魏秀容川的契胡酋长、后来的权臣尔朱荣,在其发动的“河阴之变”中,杀了北魏王公大臣二千余人,连汉化的鲜卑代北士族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尔朱荣(像)
南朝之梁朝的“侯景之乱”(公元548年到552年)后,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了颠覆性的破坏,从而大大加速了腐朽无能的南朝士族的衰亡。
其四,庶族跻身于上层。随着王朝的不断变换,庶族地主的地位不断上升。在政权不断更迭的过程中,一些充当了帝王的忠实爪牙,为统治者提供了切实利益的庶族地主,渐渐得以参政议政,赞襄王命。
自“侯景之乱”后,江南的庶族地主阶层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得到了大发展,不断跻身统治集团上层,出现了“南朝多寒人掌机要”的现象。
而此时的南方士族,已是“衣冠之族,日失其序,姻娅伦杂,罔计厮庶”。一些士族的地位、权势日益衰落,聘嫁婚配时已经无法再去计较士族还是庶族,无法再讲究门当户对。
其五,庶族拥有了皇权。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后,又相继分别改换为北齐、北周,政权分别被庶族的军人高欢、宇文泰拥有。庶族出身的皇帝,自然门第之见较轻,甚至对门第怀有敌意。于是,大批的庶族地主被吸纳到中央政权中来,大大弱化了士族的权威。
宇文泰(剧照)
如此一来,士族衰败了,庶族兴起了。
四、科举终结了士族门阀制度。
北周灭亡北齐,大隋取代北周之后,政府成员大都是北周时的人马。这样,隋王朝自然也就无可争议地、顺理成章地承认了庶族地主雄立于朝廷的事实。同时,隋文帝杨坚还在政治、经济上进一步削弱了士族的势力。
隋文帝杨坚(剧照)
经济上,通过清查荫户和输籍法等措施,使隶属于士族豪强的农民,成为一般的国家编户的农民,从而削弱了士族地主的经济力量;政治上,破除“尊世胄,卑寒士”的观念,终止了历史悠久的选用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创立了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从而,冻结了“士族特权”。
科举考试(图景)
随着大隋被李唐王朝的取代,“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落实,旷日持久的士族门阀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本文2023-09-22 05:45:4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3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