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大幕府的兴衰史和织田家的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1收藏

日本三大幕府的兴衰史和织田家的历史。,第1张

我来给点 相对来说 详细点的吧 总好过。。。

1、镰仓幕府

由关东武士首领源赖朝创立,成立时间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1180年源赖朝起兵反对平氏政权至1192年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这段时间内。源赖朝实行独裁,其幕府设在镰仓,有负责幕府领域内行政与财务的政所、统辖与源氏结成主从关系的御家人(武士)的待所、和审理御家人诉讼的问注所。将军任命御家人到全国各地任地方行政单位“国”的守护和各庄园的地头,掌握地方警察、征税和土地管理权。

镰仓幕府是以将军为首,御家人为骨干的武士政权,与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但握有实权。

1199年源赖朝死后,幕府大权渐由源氏外戚北条氏控制。

1203年北条时政就任政所首长别当,1213年北条义时兼任政所和侍所两别当职,总辖幕府,称执权,幕府遂由将军独裁向北条氏执权政治过渡。

1221年(承久三年),不满幕府存在的后鸟羽上皇发动讨幕战争(承久之乱),旋被打败。战后,幕府流放后鸟羽等3个上皇,废仲恭天皇,另立后堀河天皇,新设六波罗探题以监视皇室,并没收参与叛乱的皇族与贵族的庄园3000余处。

幕府权力超过朝廷,甚至干预天皇的继承。

北条泰时除设连署,任命北条同族人员担任外,为缓和武士内部的矛盾,争取御家人的支持,于1225年设置评定众,由15名有势力的御家人组成,与北条氏共同参与幕政。

1232年公布第1个武士政权成文法《贞永式目》,共51条,为武家法律之本,并逐渐成为全国性的法律,表明镰仓幕府的成熟与巩固。

镰仓幕府后期,由于农民反抗和“御家人”贫困,社会矛盾日益表面化,特别是在1274年和1281年的两次抗元战争之后,中小武士因未得赏赐,对幕府日益不满。

北条氏得宗(即嫡系)为巩固统治,仅任命本家子弟为评定众与守护,独揽幕府大权。

1324年,后醍醐天皇举兵倒幕,1333年下野豪族足利尊氏响应,5月上野豪族新田义贞攻入镰仓,镰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亲政,第二年改年号建武,是为建武中兴时期。

初代:源 赖朝(みなもとのよりとも) 源义朝之子 

二代:源 赖家(みなもとのよりいえ) 源赖朝之子

三代:源 实朝(みなもとのさねとも) 源赖朝之子

四代:藤原赖经(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ね) 九条道家之子

五代:藤原赖嗣(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ぐ) 藤原赖经之子

六代:宗尊亲王(むねたかしんのう) 后嵯峨天皇之子

七代:惟康亲王(これやすしんのう) 宗尊亲王之子

八代:久明亲王(ひさあきらしんのう) 后深草天皇之子

九代:守邦亲王(もりくにしんのう) 久明亲王之子

2、室町幕府

足利尊氏不满后醍醐天皇轻视武士利益的政策,于1335年起兵反叛,1336年攻占京都,立光明天皇为傀儡。

11月仿镰仓幕府《贞永式目》制订《建武式目》,共17条。在京都开设幕府。

12月,后醍醐天皇逃往京都以南的吉野,自称正统,形成南北两个朝廷的对立(见南北朝时代)。

至第3代将军足利义满时,幕府达到全盛,1378年在京都室叮建成幕府新址,1392年合并南北朝,实现对全和的统治,朝廷名存实亡。

幕府机构进一步完善:将军下设管领,总辖幕政,辅佐将军,由足利民同族的守护大名斯波、细川、畠山3家轮流担任,称“三管领”。

其下设待所司警卫、政所司财政、向注司文书、评定众和引付方司诉讼。

其中最重要的诗所首长称所司,由山名、一色、赤松、京极四家轮流担任,称“四称”,可见室町幕府实际是以将军为中心的强大守护大名的联合政权。

将军直辖领地狭小,直属军事力量少,权力不如镰仓幕府初期的将军。

统治各“国”的守护大名,拥有领地、武士和家臣团,具有强烈的地方割据性质,自足利义满时起,守护大名的叛乱事件时有发生。

由于幕府和守护大名加紧剥削,各地不断发生称作“士一揆”的地侍、农民联合起义,也动摇了幕府统治。

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时,爆发统治阶级的大规模内乱应仁、文明之乱(见应仁之乱),从此进入室町幕府后期——战国时代。

此后幕府与守护大名势力均一蹶不振,地方领主与武士则趁机发展势力,彼此混战。农民的反抗也更加激烈,著名的有山城农民起义(1485~1493)和一向宗暴动等。

至16世纪中叶,一些地方领主与武士已经发展成为控制一方的战国大名,著名的有甲斐的武田信玄、三河的德川家康、尾张的织田信长、中国的毛利元就等。

他们在领国内把地方领主组织为自己的家臣团,积极发展工商业,积蓄经济力量,颁布法令,直接统治农民,形成割据势力,而幕府的控制范围仅限于近畿一带。

在角逐中,织田信长的力量逐渐超过其他战国大名,1568年进入京都,1573年灭亡室町幕府,日本走上统一的道路。

织田信长死后,部将丰臣秀吉继承其事业,在1590年完成统一日本大业。

但丰臣秀吉并未开设幕府,1585年被天皇任命为关白(见摄关政治),次年兼任太政大臣,利用朝廷权威巩固自己的权利。

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德川家康推翻丰臣政权,重开幕府政治。

01足利尊氏 (1338811-1358430)

02足利义诠 (1358128-1367127)

03足利义满 (13681230-13941217)

04足利义持 (13941217-1423318)

05足利义量 (1423318-1425227)

06足利义教 (1429315-1441624)

07足利义胜 (1442117-1443721)

08足利义政 (1449429-14731219)

09足利义尚 (14731219-1489326)

10足利义稙 (149075-15211225)

11足利义澄 (14941227-1508416)

12足利义晴 (15211225-15461220)

13足利义辉 (15461220-1565519)

14足利义荣 (156828-156899)

15足利义昭 (15681018-1573719)

3、江户幕府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至第3代将军德川家光时,幕府机构大体完备。

幕府领地约占全国土地四分之一,其余由大名(诸侯)领有,称藩国。

将军是全国最高统治者,下设老中,决定政策,统辖政务,负责控制朝廷、大名与外交;

另设若年寄,负责掌握幕府领地与直属家臣,还设寺社、江户町、勘定三奉行,分掌寺社、财政与江户市政、幕府直辖领地内的诉讼。

幕府在直辖领地设郡代或代官,通过测地、村年贡承包制、五人组制等,直接控制农民。

德川将军权力较镰仓、室町时代强大。

大名是各藩国的统治者,下设家老、年寄等,直接统治人民,拥有领地的行政、司法和年贡征收权等。

幕府设巡见使及被称为目付的监察官监督各藩国,并采取大名参观交代和大名改易等办法控制大名,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

因此形成在德川将军控制下的各藩国分割统治的政治体制。

17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幕藩体制出现危机,表现为幕藩财政困难,农民起义频繁。

为应付危机,幕府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40年代先后实行享保改革、宽政改革、天保改革,但均未奏效。

1854年日本开国后,民族危机又加剧了封建制危机。

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在改革派下级武士推动下,逐渐采取与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兴业,抵抗外敌。

在幕末农民起义和萨长等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年末被迫宣布“奉还大政”。

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

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1869年的戊辰战争,彻底打倒幕府势力。

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结束。

01德川家康 (1603212-1605416)

02德川秀忠 (1605416-1623727)

03德川家光 (1623727-1651420)

04德川家纲 (1651818-168058)

05德川纲吉 (1680823-1709110)

06德川家宣 (170951-17121014)

07德川家继 (171342-1716430)

08德川吉宗 (1716813-1745925)

09德川家重 (1745112-1760513)

10德川家治 (176092-178698)

11德川家齐 (1787415-183742)

12德川家庆 (183792-1853622)

13德川家定 (18531023-185874)

14德川家茂 (1858121-1866811)

15德川庆喜 (1866125-1867129)

4、织田家的历史

织田家的出处:

(1) 织田家,通说是依「织田系图」的记载,是平氏之後

据说平重盛之孙织田亲真为其始祖

(2) 若依「尾州织田兴亡史揭载系图」,织田家是藤原氏的後代

(3) 而依明德四年(1393)藤原信昌、将广父子在织田剑神社所呈送的祭文来看,

织田家是古代豪族忌部氏的後代

但是在信长之前,织田家一直都宣称是藤原氏的後代

幕府灭亡後,织田信长才改称是平氏之後

所以织田家的起源其实还有著相当多谜团

可以确定的资料是在应永七年(1400),

当时的管领斯波义教因为要长期在京都处理政务,

便把将广之子乡广派去尾张担任守护代,织田一族也因此来到尾张

到了应仁之乱发生时,斯波家因为继承人问题而分裂,

导致旗下的尾张守护代织田家也跟著分成两派

依「信长公记」的记载,

天文年间的织田家分裂成了以岩仓为中心的上四郡,织田信安为领袖;

及以清洲为中心的下四郡,织田广信为领袖的两大派系

而织田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就是织田广信旗下的三个奉行之一

信长的父祖:

(1) 信长的祖父,织田信定(?~?),是织田家家族兴起的重要人物

永正元年(1504)在尾张修筑了胜幡城,成为织田两代家督的根据地

大永四年(1524)他娶了大桥清兵卫的女儿,而大桥清兵卫是津岛城的商人领袖

因此,在大桥清兵卫的协助下,信定成功得到津岛商人的支持,

这座以交易运输而闻名的城池就这样被信定父子长期支配

(2) 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1510?~1551?),是被称为「尾张之虎」的名将

延续父亲与津岛商人的友好关系,他的势力很快就席卷下四郡

天文七年(1538)从骏河守护今川义元的弟弟今川氏丰的手中,将那古野城夺下

依「名古屋合战记」的记载,当时今川氏丰邀请织田信秀参加和歌会,

织田信秀在会中故意装病,刻意留在城中不离去

最後在其家臣呼应下,强行将此城占领

之後信秀就将居城迁移至那古野城,开始统一尾张的大业

天文九年(1540)他看准松平清康死後导致松平家的衰败而藉机攻打安祥城,

战胜後便将此城交给庶长子津田信广管理

天文十年(1541)和支配三河的今川家在小豆阪交战,

大败今川军,让织田势力席卷西三河一带

天文十六年(1547)和朝仓家联盟,攻打夺取美浓成功的斋藤道三,最後战败

之後便赶紧和斋藤家修好,并定下信长与归蝶的婚姻关系

天文十七年(1548)与今川家重臣太原雪斋再次在小豆阪展开会战,却遭到挫败

天文十八年(1549)安祥城失守,庶长子信广被掳,便以松平竹千代赎回信广

之後为了巩固尾张南部,将那古野城交给嫡长子信长,自己迁居古渡城

不久後,没有完成尾张统一的名将就在古渡城与世长辞

虽然他的野望没有完成,却留下相当多基础,让信长能席卷全日本

(3) 关于织田家的信长sama,我就不再多说啦。。。

相信 网上的资料 多了一坨坨

楼主 你懂得。。。

:最上义姬。日本战国时期奥州最上家最上义守之女,最上义光之妹,有「智勇双全之鬼姬」的称号。。当时伊达家有意与最上家联姻,派中野宗时做使者到最上家提亲,但有反叛之心的中野宗时与最上义守、义姬密谋假意联姻,等与辉宗成婚并生下一子后,谋杀辉宗并带儿子回最上家山形城。两人成亲后,在龟冈文殊堂度蜜月。当晚,义姬梦到独眼神僧万海上人希望转世。因为这个吉瑞之梦而怀孕,於永禄十年(1567)生下了政宗,父亲辉宗为爱子起名“梵天丸”。1590年四月五日,最上义姬於黑川城西丸设宴,招待准备出兵小田原的长子伊达政宗,於食物中下毒,幸政宗立刻服用拨毒丸得以保命。事发后10日,最上义姬出走最上家山形城出家,法号保春院。1623年七月十六日,保春院殁,法名保春院殿花悉久荣尼大姊。

斋藤归蝶(1535年-1612年?),父亲为斋藤道三,母亲为正室小见之方。1549年时,嫁给织田信长做正室。由于她从美浓嫁来,后来她被通称为浓姬,也被称为鹭山殿。由于母亲小见之方本姓明智,因此有说法指出她与明智光秀是表兄妹的关系,但这个说法只是部份学者的推测,并没有实据。

斋藤道三号称美浓的蝮蛇,以阴谋盗国闻名天下,原来他只是个山城卖油商人出身,在侍奉了美浓的守护土岐家后,依靠高明的权谋术获得了重用,后来在天文十一年(1542年)把主公土岐赖艺赶出领地并取而代之,成为美浓一国的国主。之后流浪尾张的土岐赖艺不甘心失败,请求织田信长的父亲信秀出兵复国,从此展开了尾张美浓两国间长达数年的战争。由于信秀与道三都十分善战,谁也未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使得局势变成了僵持的状态。几年过去了,双方都认识到再继续下去并没有益处,于是在天文十七年 议定了归蝶与信长的婚约,借此平息两国间的战事。

天文十八年二月二十四日,归蝶来到尾张与信长举行婚礼,自此改称浓姬,意思是美浓来的公主。据传说她出嫁临行时,道三曾送给归蝶一把短怀刀,对女儿说:如果信长真是传说那样的大傻瓜,那么就用这把刀杀死他。而浓姬的回答却是:或许这把刀也会刺向父亲呢。这段逸话非常有名,凡涉及这段历史的小说和时代剧里,都以重笔墨来描写当时的情景。生长在乱世中最具代表性的下克上武家家庭,归蝶对于自己在权力漩涡中扮演的角色了然于胸。另外也有个传说,是信长使用反间计,向归蝶散布假消息,指出斋藤家有人会谋反,结果归蝶把这假消息写成信送回娘家给父亲,使道三将无辜的家臣杀害,当然这也是一个传说而已。

擅长谋略的道三是把女儿当作间谍来使用,而信长反过来利用翁婿关系寻求来自美浓的支援。谁更有实力,对方就会成为自己的饵食,联系这种关系的媒介就是归蝶。然而明晰一切的归蝶,并不会简单服从其中某一方,她会以她自身的意志来决定未来的命运,作为战国时代的女子,这种独立性与魄力是绝无仅有的。而这也正是其本身魅力所在。道三之所以如此宠爱浓姬,独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百般呵护,与浓姬的聪慧和独立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归蝶与信长的婚姻生活,也一直是后世感兴趣的话题。被政治婚姻绑在了一起的少男少女,各自心中对隐藏的利益关系又非常了解,个性也都是不输给对方的强悍和高傲,确实是非常奇妙的组合。一直以来的感觉是,信长和归蝶之间并非没有感情,只是这种感情并非是一种男女的爱情,而是一种英雄相惺的亲情。她与其说是内助,倒不如说是信长的战友。在信长统一尾张,打败信行时得到了来自美浓的大力支持,这一切当然都是归蝶在幕后的努力。她最大的成果是策划了信长与道三的见面,使得道三充分的了解了女婿的才华,以真心展开了合作。由于斋藤道三对自己儿子义龙并不满意,有意将美浓一国送给女婿信长,从此引来杀身之祸,在长良川之战时战死,在道三临死时,立下遗书,将美浓送给了夫婿,并替他报仇。这遗书给予了信长进攻美浓的正当理由,由此踏出天下布武的第一步,信长后来便以为道三报仇为名,屡屡与斋藤家战争,终于在1567年时得到美浓。

但是从此以后,浓姬的消息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完全消失。有说法是既然信长已得到美浓,浓姬的存在已无价值,所以将她杀害(一说流放);也有说法是在安土时期,归蝶作为安土殿成为安土城的女主人,或早在这个时候以前,浓姬已经病故。由于她并没有为信长生下一儿半女,在信长的私生活里,吉乃比归蝶更加重要,但归蝶一直保持着正室的地位,而史书往往对没有生育的妻妾记载也并不多,尤其她完全没有被记载。

有小说家写说在本能寺之变时,浓姬与信长共生死,但这并不是事实,因为据记载,当时在本能寺遇害的女性是一位叫阿能局的侍女,恰好“能”与“浓”的发音相同,就被拿来作文章了。而在本能寺事变时随众逃出来的女眷们,后来都被送回安土城;而后依照当时的惯例削发为尼,再后来,蒲生贤秀与蒲生氏乡父子则从安土城将信长的妻妾都迎到日野城去。在这些妻妾中,有一位叫“安土殿”的,后来在清州会议后由织田信雄以六百贯知行奉养照顾;而这个安土殿后来在庆长十七年(1612年)亡故,享年七十九岁,法名“养华院殿要津妙法大姊”,葬在京都的大德寺总见院。

由于信雄不可能无缘无故照顾一位和自己没血缘的父亲妻妾,因此有些人认为所谓的安土夫人就是信长的正室浓姬。不过信长另外有一位爱妾阿锅也是在这一年过世,也葬在大德寺总见院,因此也有人不认为这个养华院是浓姬。总之,浓姬的后半生完全是一个谜团,除了她是斋藤道三之女、嫁给信长又无子之外,其它的可以说是令人一无所知。

阿市

出身高贵,拥有绝世的美貌不一定能带来,反之因此招致不幸的例子却不少,尤其在动乱的历史年代中,因其貌美不仅使自己而且使所爱的人也陷入不幸的悲剧也时有发生。

从室町时代的后半期到安土桃山时代被称为战国时代。武将们争夺霸权,到处有战火在蔓延。

绝代美女阿市(1547~1583年)于战国时代最激烈的时期出生在尾张(爱知县)的领主织田信秀家里,长兄为著名的织田信长,阿市比织田信长小13岁。织田信秀另外还有五个女儿。阿市从小就十分可爱,伶俐,其温顺而开朗的性格使很多人都喜欢她。随年龄的增长,她的美貌越来越光彩耀眼,博得天下第一美女的美称,成了年轻的武将们爱慕的焦点。哥哥织田信长也格外喜欢这个妹妹。

阿市以16岁年华,听从哥哥的安排,嫁给北近江的豪门,领主浅井长政。长政当时18岁,是一位容姿端丽,刚毅豁达的年轻武将。她真心爱着阿市,没有纳妾,夫妻俩过着令人羡慕的恩爱生活。因为她住在城内小谷馆,因此被尊称为小谷夫人。她的婚姻虽是策略婚姻,却得到了幸福的生活。她生了二男三女,平稳地过了数年时间。

然而这种幸福并未持续多久,便发生了战国时代常见的事件。浅井长政身不由己,终于与阿市的兄长织田信长交战,展开决死战斗。1573年,最后一个堡垒小谷城被攻破,长政和他父亲剖腹自尽。当时阿市请求殉死,长政不允许。他先将两个男孩子托人逃出,然后派人将阿市和三个女儿送回织田信长处。信长对于一直信赖,并把自己心爱的妹妹嫁给他的浅井长政的背叛十分气愤。一年后,信长命部下羽柴秀吉抓住阿市两个年幼的儿子并处死,然后把阿市和三个女儿送到他弟弟那里,在那里阿市度过了10年孤寂的生活。

1582年发生了“本能寺之乱”。织田信长因家臣明智光秀谋反而被迫自杀,这件事又左右了阿市的命运。信长死后,有不少武将要求和阿市结婚以保护她和三个女儿,其中最热心的是羽柴秀吉和柴田胜家。阿市痛恨杀死了她两个儿子的秀吉,因而嫁给了秀吉的对立面柴田胜家。那时阿市36岁,已经是成熟的女性,但她的美貌丝毫也不减当年。柴田胜家已经开始老了,二人年龄相差很大如同父女,胜家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阿市惊喜若狂。秀吉痛恨夺走阿市的胜家,便举兵攻打胜家。这是1583年的事,距阿市他们结婚还不到一年。阿市让三个女儿逃脱,自己则和丈夫一起为避免被秀吉抓住,登上安置有火药的天守阁自尽。天守阁顿时火光冲天,两个人的尸体粉碎散落。

与世无争,无特殊的才能,更无任何罪过的平凡女人,只是因为上天赋予的高贵出身和超乎寻常的美貌,竟导致了自己和家人的不幸和毁灭。阿市的悲剧在许多小说,戏剧和**里被反复描绘,深深打动人心。阿市的肖像被传留下来,她典雅的容貌流传至今

§姊川之战§

  1570年6月,织田信长为报被浅井和朝仓前后夹击之仇,率领本部和德川盟军进攻浅井长政。于是,织田德川联军与浅井朝仓联军在姊川遭遇,隔河布阵。

  织田军以坂井政尚,池田恒兴,羽柴秀吉,柴田胜家,森可成,佐久间信盛的六队前锋沿姊川布阵。织田信长统领本阵,另有左军稻叶一铁,右军氏家卜全,安藤守就,丹羽长秀。可以说动用了织田家的全部主力部队。德川家康领德川军在织田军的左方布阵,由酒井忠次,石川数正两大家老辅助。

  姊川对岸,浅井长政以猛将矶野员昌为前锋,自为中军与织田军对阵。朝仓军由朝仓景健,朝仓景纪率领本部兵马与德川军对抗。

  这一战是侧面引军突入作战的典范。

  开战伊始,浅井军前锋矶野员昌对织田军猛烈攻击,织田军前锋一到四队都被击溃。形势危急之际,稻叶一铁从面后赶上对浅井军本阵的右侧面发动突击,延缓了浅井军主力进攻的速度。解救了织田军前锋的危机。次后由于浅井军不敌织田军,败退。

  同时,德川军神原康政也迂回到朝仓军的右侧面发动急袭。在德川军的勇猛攻击下,朝仓军也败退了。姊川一战,浅井,朝仓两家大败,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织田信长对抗。最后,浅井,朝仓两家依次被织田信长所灭。

胜幡织田氏的家纹乃是信长的父亲信秀从守护斯波氏那里拜领来的一朵樱花。

这朵五瓣樱花在图案化以后,被称为“五瓣木瓜纹”或者“织田木瓜纹”。武士家族经常并不仅仅拥有一个家纹,信长后来还长期使用“蝶纹”、“桐纹”、“引两纹”和“菊纹”,都各有其出处。

家纹(kamon) 《広辞苑》:“家々によって一定した纹所。徳川氏の葵,前田氏の梅钵の类”。

一般认为,家徽的产生是平安中期以后的事情,平安中期,已经开始对贵族服装上的纹样做出了一些规定。即“有职文样”。纹样固定下来以后,就以此来表示特定的身份。平安中期以后,一些贵族就开始把自己家族特有的纹样用于庄重场合所穿的和服上。这样,在重大仪式上就可以一目了然的通过服装纹样分辨出对方的身份。这和当时藤原氏实力强大,重视门第和门派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还出现了装饰在车上的具有自家特色的车纹。这些车纹除了具有装饰性质之外,可以是出入宫廷的贵族能够识别自己的车。因为这些纹样是世袭的,久而久之就固定下来。贵族的许多家徽大多来自衣服、舆的装饰纹样,因此其造型优美简洁。如牡丹、藤、龙胆、木瓜、燕子花、菊、菱、杏叶、柏、鹤等。

1 浅井一开始只是北近江的有力国人势力,附属于六角家。 后来靠着家臣团(海赤雨)和朝仓的支持,从六角家独立。 于历史上看,朝仓是对浅井家有恩,基于这个背景,朝仓和浅井不仅是个联盟,而且朝仓对浅井家政策的制定有很大的话语权。

2 地位上看,朝仓式血统高贵,是皇族后裔,同时战国的朝仓是室町幕府册封的越前守护代,统领越前一国,越前是北陆石高最大的一国,近70万石。整个近江82万石,浅井所统领的北近江,在刨除南近江和各种寺庙的领土,就是一个22万石的小大名。

从上面推测,信长11在这个附属设定上,也是有合理可接受的。

织田信长:

1555年,攻灭尾张下四郡清州织田家。

1559年3月,攻灭尾张上四郡岩仓织田家。统一尾张。

1567年,攻灭美浓斋藤家。改稻叶山城为岐阜,天下布武开始。

1569年,降服伊势北田家。1576年暗杀北田一族殆尽。

楼主所述1569灭今川家这件事是织田信长盟友德川家康和武田家所为,非信长。

1571年,火烧比叡山延历寺。被佛徒称为“第六天魔王”。

1773年8月,攻灭朝仓家,同月攻灭浅井家。11月攻灭三好家。放逐足利义昭,室町幕府灭亡。

1574年9月,屠灭长岛一向一揆。

1575年,攻灭加贺一向一揆。

1577年2月,降服纪伊杂贺众铃木家。10月攻灭松永家。

1579年,攻灭波多野家。

1580年,与石山本愿寺家和解。灭赤松家庶流别所家。

1581年9月,攻灭伊贺。降服备前宇喜多家。

1582年3月,攻灭甲斐武田家。攻灭一色家。6月本能寺事变而死。

丰臣秀吉:

在信长死前,直接攻灭降服的有(原先参加的不算):

1580年,攻灭赤松家庶流别所家。

1581年,降服备前宇喜多家。

信长死后有:

1582年,攻灭明智家,7月丹羽长秀攻灭若狭武田家。

1583年,攻灭柴田家

1585年,令金森长近攻灭飞驒姊小路家

1587年,降服岛津家。

1590年7月,灭亡小田原北条家。

1591年,平定九户政实之乱,攻灭南部家分支九户家。

问题出在武田信玄和足立义昭身上

首先朝仓义景其实是没有多大野心的,他的选择是要找一个能够厚待朝仓一族的好的靠山予以支持并换取自身的留存。可是信长明显不是这样一个人,对于室町幕府的苛求以及不肯接受朝廷的官职都反映了极大野心。

其次是武田氏绝对是有能力消灭信长的,武田信玄发起上洛时实际上已经于上杉家斡旋,朝仓义景在权衡利弊以及外交的态度上自然会倒向更为和善的武田家。

更重要的是,在织田与武田的选择在朝仓义景心中权衡的时候,足立义昭这个傀儡将军的号召成了改变天平的最后砝码。

而且武田信玄曾经向朝仓家曾送了大量钱财,钱也起了作用;

另外朝仓氏是浅井氏的恩人,当初浅井久政就是因为万事对朝仓唯命是从才会被家臣放逐、浅井长政才会继任家督。可见长政的立场已经不再倒向朝仓家,可是即便如此长政还是要反信长重新结好朝仓。这就很明显的说明织田信长跋扈过分了。

朝仓家原与一心拓展佛国领土的一向宗不和,但义景时代时与一向宗和谈,成为比叡山延历寺的「大檀越(重要金主)」,自此朝仓家与一向宗关系密切。1567年11月,义景遇到了改变人生甚至改变历史的最大的机会—已故将军足利义辉的弟弟义秋(义昭)到访越前一乘谷。两年前,前任将军足利义辉因三好、松永党的袭击自杀,在奈良一乘院的义秋立刻逃亡,之后一直辗转于近江、若狭等地。

来访者是前将军的亲弟弟,朝仓义景自是大喜过望,一连数日不断召开赏雪、赏花等欢迎宴会,并为义秋举办了元服仪式。(此时,义秋改名为义昭)尽管如此,义昭并没有满足。因为义昭的目的是在义景的帮助下上洛,登上将军的宝座。虽然多次劝说义景尽快出兵上京,但义景却百般推脱,终日沉迷于酒色中,迟迟没有任何行动。随后义昭离开了朝仓义景的领地,来到了歧阜投靠织田信长。信长立刻准备上洛,并最终将义昭捧上了第十五代将军的宝座。 信长要求义景一起上洛,但高傲的义景没有响应,而且还表示出了对信长的鄙视。愤怒(或者可以说是装出愤怒)的信长在畿内平定后,于1570年亲率三万大军攻向越前。仅用一日信长大军便攻占了手筒山城,金崎城也即将被织田军攻陷。此时朝仓义景终于坐不住了,可惜的是一看到织田大军便立刻逃回了一乘谷。义景是染上了京都软弱的毛病吗?还是因为天生胆小?总之义景一生都没有出现在战场的前线,因此部下也毫无士气,可以说义景根本没有资格做战国的武士。

此时,信长妹夫浅井长政突然叛变,率军向信长背后袭来。信长军立刻陷入了前后夹击的苦境,信长不得不率部撤退。当然信长不可能就此罢休,两个月后朝仓·浅井联军二万士兵与信长·德川联军三万五千人在湖北平野激战,也就是“姊川合战”。而在这关键时刻,义景竟然将总大将之职交给一族的朝仓景镜,自己却躲在一乘谷中…… 姊川合战战败后,义景的命运急速转变,朝仓家也迅速没落。1573年,信长率军包围浅井长政居城小谷城时,朝仓义景率领二万士兵前往救援。8月10日,义景终于赶到小谷城,与信长的大军对峙,可惜的在开战前朝仓军已经失去了战意。由于朝仓义景没有领导力也缺乏德望,前波吉继等有力的部下纷纷叛变投靠到信长一方。因此可以说在战斗前已经决出了胜负。

信长向朝仓军的据点大狱城发起了试探性的攻击,守卫城池的五、六百士兵几乎没有抵抗便放弃了城池。同夜丁野城陷落,位于田神山的朝仓军本阵的士兵看到狼烟后军心动摇。虽然朝仓军赶到战场,但是由于士气低落军无战心,朝仓军只得在一场象样的战斗都没打的情况下迅速撤退。

信长方的士气高涨,有如出山猛虎,负责追击朝仓败军的又是柴田胜家、前田利家、丰臣秀吉等名将;而朝仓方则毫无斗志,士兵们只想迅速逃离战场,朝仓军的有力的家臣纷纷战死,士兵也四处逃亡,陪伴在惨败之后义景身边的只有四、五名家臣。虽然在15日夜义景逃回一乘谷,但却可以说他的命运已经到了终点。

16日义景带领侧室十余人出城,寻求大野平泉寺的庇护。但平泉寺的人们畏惧织田信长,拒绝接纳朝仓义景。最后一门的朝仓景镜也选择了背叛,义景迎来了自己悲惨的末日。

19日,景镜建议义景从大野的洞云寺转移到六坊,20日拂晓景镜率领百骑靠近六坊,对义景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在枪林弹雨中,义景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决定切腹自尽。下达了抵抗命令后,义景拿起笔砚写下了自己的辞世诗,总结了自己失败的一生,与其说他是一名武士不如说是文人。

20日傍晚,义景使用爱刀十文字切腹身亡。享年四十一岁。历经五代持续百年的名门朝仓家也随着义景一起灭亡,曾经繁华热闹的一乘谷也在大火中化成了灰烬。

朝仓的灭亡可以说决定了小谷城浅井长政的命运,信长在灭亡朝仓家之后迅速返回近江,开始小谷城攻略,最后将浅井久政、长政和朝仓义景的头颅带回京都。1574年正月,在歧阜城召开的新年庆祝宴会上,信长向家臣们展示了用这三人头盖骨制作的酒杯。虽说是长年的宿敌,但信长的做法也过于残忍。也许是天理循环,最后信长也没能得到善终……

日本三大幕府的兴衰史和织田家的历史。

我来给点 相对来说 详细点的吧 总好过。。。1、镰仓幕府由关东武士首领源赖朝创立,成立时间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1180年源赖朝起兵反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