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城如皋文化方面的介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5浏览:1收藏

关于古城如皋文化方面的介绍,第1张

1长寿文化 《如皋县志》设专卷记述长寿现象,所载长寿老人多达1806名,这在中国地方志中是绝无仅有的。

如皋城乡珠散着百岁坊、百岁庄、百岁巷、百岁祠、百岁桥、百岁渠等众多寿文化遗迹,这是中国城市一绝。

吕岱、胡瑗、朱希周、何瑭、孙应鳌、李渔、冒辟疆、溥畹、戴联奎、沈岐等大智而寿、大贤而寿,更堪称中国长寿经典。

此外,“乐子长奇遇得道”、“徐神翁名列八仙”、“紫牡丹李嵩添寿”为三大长寿传奇;苏姓家族两建百岁坊、两寿星入席“千叟宴”、薛宝田老中医进京替慈禧治病为三大长寿逸事;《泰定养生定论》、《食谱》、《寿世秘典》为三大长寿专著;“过百路”、“千家米”、“百岁碗”为三大长寿民俗。

近年传颂的百岁老人陈邦英特制香袋寄赠 、李昌钰105岁的母亲捐建小学运动场以及102岁的丁玉珍光荣入党三大长寿佳话和在国内外首开纪录的“太平盛世万岁宴”、“五世同堂合家欢”以及长寿产业的勃兴,则是如皋长寿文化最具震撼力的延续。

2园林文化 园林是如皋经济和文化两大繁荣之结晶,其始于北宋,以明清两朝最盛。

宋代有芙蓉园,元代有万花园,明代有园林胜景数十处,著名的有水绘园、露香园、三瑞园、逸园、西园、壶领园等,清代有古柏园、霁峰园、文园、颐园、培园、闲园、锄金园、画隐园等,其他胜景载于县志者另有二十五处。

如皋私家园林融会唐代写意和宋代宫苑造园手法,借鉴苏派园林和徽派园林的建筑风格,利用双环城河和花木盆景的传统优势,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石垒山、开涧理水,栽树植花,配置园林建筑,并配以大量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主人的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形成“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

造园术一直藉由历代匠师口传心授,而生活在如皋“园博会”之中的李渔,不仅醉心于园林建造实践,更从理论上阐述了“取景在借”的园林美学观,提出了“动静相宜、真幻相辅、虚实相生”造园之法,成为如派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

3饮食文化 如皋饮食文化是文学、美学、营养学、民俗学、社会学的综合体现。

《红楼梦》曾整段钞录董小宛《奁艳》一书中有关如皋美食的名称和制作工艺。

苏中地区素有“吃在如皋”之说,如皋饮食也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名传遐迩。

讨“千家米”、吃“团圆饭”、喝“守岁酒”、存“富贵鱼”、品“全家福”等饮食习俗蕴涵着如皋人的善良与纯朴;迎门为首、左手为大、依次入座、斟酒七成、起身敬酒、站立示谢等酒筵仪轨体现出如皋人的礼貌与风度;龙凤园、麒麟阁、江南春、李青莲、大雅楼之类的店名,雨香村“旧雨新雨 茶香酒香”,老松林“松间明月常相照 林间清泉静自流”之类的店联,“五福临门”、“龙凤相会”、“掌上明珠”、“玉树金钱”之类的菜名,展示了如皋人的品位和修为。

至于乾隆赐笔的三香斋茶干、董小宛手创的董糖、有“赛雪梨”之称的萝卜,有龙涎香之誉的林梓潮糕、与绍兴花雕齐名的白蒲黄酒、与广式香肠齐名的如式香肠、为中国赢得第一块国际肉类食品金牌的如皋肉松、为如皋赢得第一个“中国名牌”称号的“如皋火腿”,这些都是千百年来如皋人美食养生的智慧结晶,是如皋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之管中一斑。

4渔盐文化 远古如皋先民以渔猎为生。

如皋人制线结网的传统工艺延续至今,其熟练程度远非他处可以比拟。

煮盐之利,兴于汉代,如皋蟠溪为中国盐场之最。

唐代设如皋场,宋代海陵监移至如皋,辖丰利、角斜、东台、白驹等八大盐场。

如皋梁盐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之冠,吴王刘濞煮海为盐,富埒天子;明清时,两淮盐商富可敌国,两淮盐运使被称为“江南第一肥官”。

史记:全国赋税,盐赋占50%,而海陵盐赋又占全国盐赋的50%。

运盐河和盐业使得如皋交通便利、工商云集、集镇繁荣、人丁兴旺。

如皋古城的建设资金直接出之于盐,众多园林庙宇的修建资金主要来自于盐。

水绘园的主人为盐运司丞之后,霁峰园主人和水明楼的修建者均为盐运副使,而雨香庵、新安会馆则为盐商合建。

如皋学宫名甲江淮,明清两朝修葺12次,盐官、盐商出资过半。

保存如皋文献功绩最大的《东皋诗存》一书亦由盐商编辑刊行。

而每有天灾兵燹,盐官盐商则踊跃捐输,造福社会者不乏其人。

可以说,盐业的兴盛赢得了“金如皋”的美称,渔盐文化造就了领衔苏中的历史文化名城。

如皋名人很多,古代:三国军事家吕岱

吕岱(公元160-256年),字定公,东汉海陵如皋人,三国时是吴国一位开疆拓土的高寿名将。

北宋教育学家胡瑗

胡安定(993—1059),又名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 明末文学家冒辟疆 冒襄(公元1611-1693年) ,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私谥潜孝先生,明末清初的文学家。

清初戏剧理论家李渔

李渔( 1611 ~ 1680 ),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江苏如皋人,祖籍浙江兰溪。

现代:美国神探李昌钰

李昌钰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闵乃本,闵乃大, 韩德培,韩德馨,等等

北宋。

苏湖教学法”又名“分斋教学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二地办学,使用的一种新的教法。

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泰州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北宋时期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生于淮南东路泰州如皋县宁海乡胡家庄,后迁居如城严家湾。因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和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

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讲求“明体达用”,开宋代理学之先声。先后主持苏、湖两州州学,所创“经义”、“治事”两斋,为高等学校分系分科的开端。庆历二年至嘉祐元年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

改革教育

胡瑗为了贯彻“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创立了分斋教学的制度。他设立经义和治事二斋,依据学生的才能、兴趣志向施教。

经义主要学习六经;治事又分为治民、讲武、堰水(水利)和历算等科。凡人治事斋的学生每人选一个主科,同时加选一个副科。另外还附设小学。这种大胆尝试,即使学生能领悟圣人经典义理,又能学到实际应用的本领,胜任行政、军事、水利等专门性工作。

实践证明,这种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人才。如长于经义之学的孙觉、朱临、倪天隐等,长于政事的范纯仁(范仲淹之子)、钱公辅等,长于文艺的钱藻、腾元发等,长于军事的苗授、卢秉等,还有长于水利的刘彝等人。

    胡瑗,字翼之,人称安定先生,是中华5000年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是中国理学先驱,是集教育家、理学家、音乐家、军事家等于一身的奇才。他的的学生宋神宗称他为“真先生”;范仲淹尊之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王安石誉其“天下豪杰魁”;苏东坡赞其“所以苏湖士,至今怀令古”;明代大学者程敏政言“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

1 少以圣贤自期许

  胡瑗虽出生官宦世家,但官职一代不如一代,家境每况愈下,至其父胡纳时,已陷入“家贫无以自给”的境地。但父亲对他进行了超乎寻常的早期全面而优质教育,使其“七岁善属文,十三通五经,即以圣贤自期许”。父亲的言传身教,严格的家传私学,让胡瑗在青少年时期就成为乡间一名颇具盛名、知书达理、学识广博、文武兼备的学子。以至于“邻父见而异之,谓其父曰: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

2 泰山十年苦读功

    胡瑗在二十岁左右,怀着远大抱负,辞别父母,独自前往泰山,与孙复、石介一起寄居栖真观求学深造,研习经典,十年不归。其间,“得家书,见平安二字,辄投涧中,不复读”。“投书涧”由此而来,乾隆皇帝也曾立碑题诗一首,留下一段佳话流传至今。十年后,他们从这里走出去,以与泰山同等巍峨的高度拉开了宋学的大幕,成为一代人师,因为得名“宋初三先生”一一安定先生胡瑗、徂徕先生石介、泰山先生孙复。

3 十年科举,七次落第

  学而优则仕。胡瑗31岁自泰山学成归来,开始走上科考之路。可是命运捉弄人,才华不同凡响,但历经十年之久的七次科举考试,却名落孙山。

4 息罢科举念,吴中施教又十年

    年过而立、学已大成的胡瑗,果断拒绝了第八次走向考场,而是将脚步踅向家乡。“以圣贤自期许”的使命感让他开始效仿孔孟圣贤,“以经术教授吴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在如皋、泰州、海安等地讲学,泰州的讲学地点就是城内华佗庙旁的经武祠内,也就是后来被泰州知州陈垓改建而成的安定书院。自此,胡瑗终于找到施展才华的打开方式,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之路,人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也就是在这间狭小而颇显寒酸的学校,胡瑗面向整个北宋王朝,第一次亮出了他鲜明的教育思想——明体达用。

5 文会堂五贤唱和

  五贤分别是:范仲淹,当时在泰州掌西溪盐监;滕宗谅(子京),与范同科进士,相交甚笃,当时任泰州海陵郡从事,在海陵旧治(州署)建文会堂,作为人雅士聚会唱和之场所;富弼:宋代三代重臣、曾两度为相,与范名为师生,实为莫逆。当时其父任泰州税监,随父从家乡河南洛阳至泰州,寄寓泰州德禅寺读书。对范十分仰慕,专程拜谒;另一个是周孟阳。 与鼎鼎大名的范仲淹、胡瑗、滕子京相比,此时的周孟阳尚未考中进士,但后来的他不但教育出两位贤能的皇帝——宋神宗、宋英宗,更将其家族的兴旺长久的延续下去,成为开创“科第之盛,甲于海内”“泰州第一望族”的奠基人(周家中进士者,自其父开始,传九代,有“九世二十人”之多。这在整个宋代里是极其罕见的)。

    天赐良机,让胡瑗能在文会堂与他们相识唱和。在文会堂,他们纵论天下、诗歌酬唱,可谓“德星一相聚,千载有余光”。胡与范这两个取向一致、思想不谋而合的人从此将欣赏的目光彼此递送给对方,由此演绎出范一聘(聘苏州州学执教、三荐胡瑗之举(向朝廷一举更定雅乐,二举任陕西西丹州军事推官,三举进太学任教),胡媛美好的人生画卷由此展开。

6 范公延聘,执掌苏学

    公元一〇三四年(景佑元年)范仲淹来到苏州,任苏州知事,在自购的一块风水宝地上创立苏州郡学。特聘自己“爱而敬之”的胡瑗为教授,而且还将自己的儿子范纯佑、范纯仁等送来,虔敬拜师,恭敬从学。在胡瑗的悉心调理下,学风规肃,教有卓成,苏州郡学以其独特的治学思路、教育方法,一时间名扬天下,成为各地学府竞相效法的楷模。

7 两次应昭,定乐受奖

    很奇怪,拥有巨大教育声名的胡瑗,每次入京,却都是以音乐家的身份受诏而行。

    公元一〇三六年,宋仁宗诏定雅乐,召求懂得音律者。此时在已经回京担任天章阁待制的范仲淹的举荐下,胡瑗北上开封,以一介布衣与皇帝对话于崇政殿,奉命和当时著名的音乐家、镇东军节度推官阮逸一同校定钟律,分造钟磬各一虡。在京期间,他合乎古礼的文雅举止,以及高深的儒学修养深得众人赞赏。胡瑗写成《景祐乐府奏议》,并亲自制造了一套钟磬,布衣身份的胡瑗被破例提拔为校书郎。公元一〇五〇年,朝廷又铸太常钟磬。胡瑗与阮逸再次受诏入京,他们与太常官议于秘阁,遂典作乐事。定乐期间,他被授予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乐成之后,他升迁为大理寺丞。

8 奉命戍边,帅府高参

    胡瑗第一次应召定乐数月,后回到苏州郡学继续潜心执教。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侵犯北宋边界,镇守延州(今延安)的范仲淹受命经略陕西,胡瑗随范仲淹到陕西被举荐为丹州(今宜川县)军事推官。他建议“更陈法,治兵器,开废地为营田,募士人为兵,给钱供自市劲马,渐以代东兵任战者”,为保卫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名留平定西夏功劳簿。他还从“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写成军事著作《武学规矩》,成为名副其实的军事理论家。

9 明体达用,湖学创新

    在继调任密州任观察推官,后改任保宁节度推官的公元一〇四一年,胡瑗收到了来自湖州的一张热情洋溢的聘书,落款人是滕子京。胡瑗欣然应允,赶赴湖州州学任主讲教授。从此,他主持湖州州学长达十二年之久,加之此前在苏州的教学生涯,他在苏湖地区开门授徒已达二十余年,桃李满天下,弟子逾千人。“明体达用”的教学思想日趋成熟,成为“苏湖教学法”的核心与灵魂,开创了理学先河。

    继发生在唐朝中期的“永贞革新”之后,积贫积弱的北宋政府,鉴于内忧外患的动荡局面,于公元一〇四三年九月,启用范仲淹为副宰相大胆进行改革。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在范仲淹领导下全面启动。全国兴起办学之风,于京师重新办起了太学。胡瑗的“苏湖教法”作为办学先进经验,便作为“庆历新政”中的重要一项,被大力倡行在太学。

    一个私塾老师的教学方法,却被国家最高学府奉为圭臬,进行推广效法,古今中外,只此一例。

10 花甲之龄,管勾太学

    经范仲淹的引荐,胡瑗受到宋仁宗的召见,得到仁宗的赏识,在结束湖州教学后,开始在中央太学执教,名重天下。1056年,64岁的胡瑗晋升,成当朝太子的老师。胡瑗,完成了从一介布衣到太子老师的人生飞跃!

              胡瑗开天辟地创新法

    “苏湖教法”是胡瑗先生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特别贡献。在中国教育制度史上, 胡瑗以“明体达用”为指导思想, 以“因材施教”为教学原则, 创立的“苏湖教法第一次在同一所学校中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第一次将实用学科与儒学经典放在同等地位上;第一次创立并实施分科教学和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学制度史上, 早于世界各国400年之久”。

    经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为目标 ;治事斋分为治兵、治民、水利、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旨在培养具有专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在胡瑗的苏湖教法中,学生依据自身的才能、兴趣、志向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分斋教学尤其是治事斋的提出并以之与经义斋并列,对以经学为内容、科举为主导的官学教育造成冲击,有助于改变传统教育不求实用的缺陷。

    “苏湖教法”内涵极其丰富,它包括分科教学法 (分斋教学法) 、分组教学法、讲授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奖激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人格感化法、情感投入法等。欧阳修、朱熹、黄宗羲、秦绶章对“苏湖教法”十分推崇,分别给予了高度评价:“其教学之法最备”,“先生教人有法 ,“盖就先生之教法,成就人才,最为得当”,“法最称善”。这“最备”、“有法”、“得当”、“称善”是对“苏湖教法”恰如其份的评价。近代陈青之教授把“苏湖教法”誉为“富有人间兴味的教育”和“活的教育”。     

    胡瑗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成就,经受了千年历史检验,依然熠熠生辉,不仅示范于当时,而且垂法于后世,在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胡瑗(生卒不详)字翼之,北宋初学者,教育家。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世居陕西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曾与孙复、石介讲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有“平安”二字,不拆阅即投涧中。现五贤祠旧址东有“胡安定先生投书处”刻石,称投书涧。后执教太学,四方之士来学者,学舍竞不能容。以太常博士致仕。著有《论语说》、《周易口义》、《景佑乐仪》等书。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泰山五贤之一。

  开创宋代理学的先声,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主张,并且把讲学分经义和治事两斋,严立学规,以身示范。

  安定小学的创建时间究竟在哪一年呢?目前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有如下两种说法:

  第一,光绪二十九年(1903),《如皋县教育志》“校史选”曰: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2月,安定书院改为安定学堂。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改称城市第一两等学堂,首任校长沙元炳。1925年(民国十四年)始称如皋县安定小学。

  第二,乾隆十二年(1747),《如皋市安定小学简史》“学校沿革”云:公元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知县赵廷健在明张玉成露香池故址创建雉水书院。公元1821年(清道光元年)知县托克托布率绅士胡萱生等重修,因考院址为北宋教育家胡文昭公——胡瑗故里,为纪念胡安定先生,更名安定书院。公元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2月,因废科举,安定书院改为安定学堂。公元1923年(民国十二年),安定学堂改名为如皋县立安定小学,首任校长丁定一。

该地方的历史名人有:

吕岱: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字定公,是吴国一位开疆拓土的高寿名将。

胡安定:北宋著名教育学家,又名胡瑗,字翼之,最早提出文理分科教学理念,比西方早800年。

王观:宋初著名词人,其作品中以《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最为公众熟知。

王觌:宋朝人,字明叟,有平江酒毛帖存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俊乂:字尧民,宣和元年(1119)宋徽宗赵佶钦点状元。

如皋的历史名人 :

冒辟疆与董小宛

冒襄(公元1611-1693年) ,字辟疆,号巢民,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出生在如皋城一个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所读书,14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

冒襄1627-1642年间,六次去南京乡试,六次落第,仅两次中副榜,连举人也未捞到。他深感怀才不遇。

降清的复社成员陈名夏曾从北京写信给他,信中转达了当权人物夸他是“天际朱霞,人中白鹤”,要“特荐”他。但冒襄以痼疾“坚辞”。康熙年间,清廷开“博学鸿儒科”,下诏征“山林隐逸”。冒襄也属应征之列,但他视之如敝履,坚辞不赴。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他以明朝遗民自居,淡泊明志,决不仕清的心态和节操。与此同时,他缅怀亡友,收养东林、复社和江南抗清志士的遗孤。如在水绘园内增建碧落庐,以纪念明亡时绝食而死的好友戴建,即其一例。

随着岁月的流逝,冒襄已是垂垂暮年,生活穷困潦倒,只能靠卖字度日。他自述道:“献岁八十,十年来火焚刃接,惨极古今!墓田丙舍,豪豪尽踞,以致四世一家,不能团聚。两子罄竭,亦不能供犬马之养;乃鬻宅移居,陋巷独处,仍手不释卷,笑傲自娱。每夜灯下写蝇头小楷数千,朝易米酒。”表达了他不事二姓的遗民心态,这一点是冒襄一生中最为闪光的地方。

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苑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语体文字的鼻祖。

董小宛(公元1624-1651年) ,名白,又字青莲,南京人,因父母离异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她16岁时,已是芳名鹊起,与柳如是、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1639年乡试落第的冒襄与小宛偶尔在苏州半塘相遇。她对冒襄一见倾心,连称:“异人!异人!”虽然她多次向冒襄表示过倾慕,均未得到他的首肯。因为冒襄早已属意吴门名妓陈圆圆,并于1641年“订嫁娶之约”。次年冒襄第六次乡试途经苏州,重重访陈圆圆时,已是人去楼空,加上科场失意,情绪沮丧到了极点。就在这年冬天,在柳如是的斡旋下,由钱谦益出面给小宛赎身,然后从半塘雇船送到如皋。次年春,冒董结成伉俪。小宛才艺出众,能诗善画,尤其擅长抚琴。今水明楼内的古琴,就是她当年心系之物

关于古城如皋文化方面的介绍

1长寿文化 《如皋县志》设专卷记述长寿现象,所载长寿老人多达1806名,这在中国地方志中是绝无仅有的。 如皋城乡珠散着百岁坊、百岁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