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姓的历史起源
寻根溯源 于姓起源有四:1、周武王之子封于于阝而起源。据《广韵》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说第三子)于于阝(故城在今河南沁阳西北于阝台镇),称于阝叔,子孙以国为氏,后改于阝为于。②出自古复姓淳于氏。唐宪宗名李纯为避讳,淳于氏改为于姓,宋代时,有恢复本姓的,也有一部沿袭未改。③北魏时的万忸于氏恢复本姓于。据《路史》所载,鲜卑族的万忸于氏原为山东于姓人,后随鲜卑改之,孝文帝汉化改革,又复于姓。④赐姓或少数民族改于姓而来。如明朝时赐元人巴延达哩姓于名忠,清八旗尼玛哈氏改于姓,又有如达斡尔、鄂伦春、土、回、高丽等有改于姓者。 得姓始祖 于叔。为周武王姬发之次子(一说第三子),武王灭商后,大举分封诸侯,他把于阝国分封给于叔,起初于叔为于阝叔,其名得于封地。后来于阝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于阝,后来干脆去掉邑旁姓于,称为于姓,史称于姓正宗,是为河南于氏,后世于姓尊于叔为于姓的得姓始祖。繁衍播迁河南沁阳县北部一带,是古于阝国所在地,当然也是于姓的发祥地。在于阝国灭亡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于姓基本上都生活在今河南省境,播迁基本是以河南境内为主,如方城、午汤、许昌、伏牛山等地。秦汉时期,于姓人开始以河南为中心缓慢向周边播迁,北迁山西、河北、东迁安徽、山东,西迁陕西、甘肃,此期于姓主要是以我国北方的中原地区为繁衍播迁的中心,并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东海、河内,由此,东迁入山东的于姓也开始兴旺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军阀纷争割据,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于姓人跟随着逃难大军,大举南迁于东南广大地区,五胡乱华,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而战争又使中原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躲避战乱,处于河南南部的于姓则就近南下湖北,后辗转于四川、湖南。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战乱减少,也由于国人根深蒂固的恋家思想,于姓迁徙有等于无,却繁衍昌盛起来,于姓相继在北方形成了几处大的望族。北宋末年,金兵攻陷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并掳走徽、钦二宗,有于姓人随往黑龙江。南宋后期,于姓开始由浙入闽,由闽入粤。元末农民起义军四起,社会动荡不安,江南人口锐减,由于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优越位置,所受影响不大,朱明王朝建立,迁山西人于人口萧条处,则山西于姓也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其分别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地。此前有河南于姓迁顺天府(今北京市)(据《于氏宗谱》所载)。清代,河南、河北,尤以山东的于姓人为多,闯关东谋生并定居。至此于姓人已遍布天下。�如今,于姓分布以山东省为多,约占全国汉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其次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于姓约占全国汉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郡望堂号 于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如下:1、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此支于氏,大概为于姓始祖于阝叔的直系后裔;2、东海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此支于氏,应为春秋战国于泰之后及北魏鲜卑复姓万忸于氏改汉字单姓于氏的后裔;3、河内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此支于氏,亦为于阝叔的直系后裔。 堂号:“东海”、“忠肃”等。 宗族特征 1、姓族人多志士能臣。如写“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以诗言志,诗如其人。2、历史上,于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3、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清光绪二十六年于炳坤修《于氏族谱》,江苏江都于姓一支字行为:“谦恭孝友,仲福正常。” 名人精粹 于公: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南),以善于决狱而成名,他所洗雪的“东海孝妇”一案,更是千古美谈。其子定国、孙永皆封侯。于定国:东海郯县人,汉初丞相,少学法于父,后为狱吏,宣帝时,任廷尉,决疑平法,后为丞相,被封为西平侯。于吉:琅邪(今山东胶南县)人,东汉时方士,为孙策所杀,有《太平清领书》传世。于禁: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魏名将,因征战有功,封益寿亭侯,后被水淹七军,为关羽所掳,释放后,羞愧而死。于志宁:京兆高陵(今属陕西)人,贞观中为太子右庶子,高宗时拜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燕国公,以华州刺史致仕。于休烈:唐代洛阳人,开元初举进士,累官至积贤殿学士。性恭俭仁爱。礼贤下士。于氵贲:唐代晚期诗人,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却具有显著现实主义创作特色,艺术上虽不够锤炼,但质朴无华,明快直切。《全唐诗》收其诗四十五首。于谦:钱塘(今浙
早在东汉时期,吴郡无锡高彪、高岱父子皆为江东一代名儒。汉灵帝曾命在东观殿悬挂高彪的画像,用来作为儒士的楷模。高岱则精通《左传》,德行高洁,30岁时为避难迁居余姚(今属浙江)。然而高彪后嗣情况不明。三国至两晋,是后世晋陵高氏产生、形成时期。晋陵高氏出自东吴丹阳(治今江苏南京)太守、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高瑞,因而又叫作广陵高氏。浙江《萧山高氏家谱·原系图》把高瑞列为高洪之后。据此,晋陵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分支。高瑞的4世孙高悝迁居秣陵(今江苏南京南),成为晋陵(治今江苏常州)高氏始祖。高悝早年丧父,以孝顺母亲著称。史籍中记载着“高悝匿孤”的故事。晋元帝司马睿嘉勉他的义行,任命为参军。高悝后来官至丹杨尹、光禄大夫,封建昌伯。高悝之子高菘,字茂琰,少年时好读史书,元帝任命他为中书郎、黄门侍郎。简文帝辅政时,高崧任辅军司马。高崧后来于哀帝时官至侍中(宰相),其侄高耆官至散骑常侍。隋朝时,高瑞13世孙高子长任秘书学士。高子长之子高智周于唐高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然而南宋以后的晋陵高氏始祖是出自庐陵(治今安徽合肥)的晋陵令高彻(号琼台)。
晋陵高氏世系
1世4世13世
高洪—茂—年—褒—瑞—……悝—崧—耆—……子长—智周 除《广韵》等古籍列举的上述高姓五望外,历史上还有其他源于渤海高的高氏分支。例如:
高句丽高氏:高句丽王族为高姓,但与中原高氏并无渊源。出自渤海高的高顾、高抚兄弟(萧山谱列为高义之子)也是在“永嘉之乱”中逃往高句丽的。高顾、高抚家族累世居留高句丽,与当地人通婚,子孙有留在高句丽的,成为高句丽乃至今日朝鲜半岛高姓的一支。此外,高句丽王族高氏则是土著。
北海高氏:渤海莜人高轨随鲜卑南燕主慕容德迁至青州(治今山东临淄北),此后定居于北海(治今山东昌乐东南)剧县,成为北海高氏开基祖。高轨4世孙高聪颇有文才,又兼习武艺,受到族祖父、北魏名相高允的赏识提携,历任侍郎、幽州刺史、安化将军等职。
京兆高氏:唐德宗时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高郢,先世由渤海莜县迁卫州(治今河南汲县),又迁至京兆(今陕西西安)。高郢4世祖高卿任遂城(治今河北徐水西遂城)令,祖父高质为沧州(古渤海郡治)长史,父高伯祥任右拾遗,始定居京兆。高郢子高定官至京兆参军。
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后,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秦汉时期高姓的足迹已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中原地区。东汉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时期,在山东地区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晋时,高姓主要向北和东北迁移。南北朝时,高姓因北齐的灭亡而被迫移民陕南和西蜀。隋唐时期,高姓主要的活动地仍在长江以北,但继续向四川和江浙地区迁移。五代宋元时期,高姓大批移民于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明末清初高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高姓大约有8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5%,排在第十五位。安徽为高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高姓总人口的15.6%,占安徽总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四川五省,这五省高姓占高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浙江,这三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0%。全国以皖豫陕冀为中心,向东北、西北、东南呈放射形的高姓分布带。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高姓大约有9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为明朝第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高姓人口基本没有增长,远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600年中高姓人口纯增加率为4%,净增加了4万。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高姓人口的18.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12.5%)、浙江(12.2%),这三省高姓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甘肃、河北,这四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期间,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山东、江浙赣、陕晋三个高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1 452万,为全国第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1%。从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万激增到1 450余万,达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1 000年高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在近600年间,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
当代高姓的分布频率
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达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东中部的地区高达6.4人。高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见彩图5.2.3A)表明:密度最高的(2。7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8.1,高姓人口大约641万;0.9-2.7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2.2,高姓人口大约719万;不足0.9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9.7%,高姓人口大约92万。 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高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彩图5.2.3B)表明:高姓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1.2%以上,尤其在甘肃河西走廊、山东中部、陕晋北部、黑龙江东北,在1.8%以上,有的达到3.6%以上,这部分高比例的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9.2%;在四川、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东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高姓频率在0.6%-1.2%,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0.5%;其他广大地区,高姓频率不足0.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0.3。
第一部高姓全史(代序)\1
初版前言\4
增补版前言\7
修订版前言\9
第一章高姓先祖\
一远古高族\
高姓第一人——黄帝臣高元\
位列五帝的高阳氏和高辛氏\
东夷之高——高夷\
高句丽国——第一个高姓王朝\
二先世溯源\
姜姓始祖炎帝的故乡与东进\
农业、草药、集市、制陶的发明者——神农氏\
炎帝族遗迹——半坡类型文化\
中原姜姓诸国\
四岳——吕氏始祖\
齐国始祖——姜太公\
第二章高姓群体主支的形成(春秋战国)\
一高姓主源——齐国高氏\
齐国高氏的来源\
齐国高氏的支裔\
二齐国高氏事迹\
齐高始祖——上卿高傒\
齐高早期诸贤\
惠公后高氏的崛起与外迁\
文公后高氏的衰落\
齐国高氏的后裔\
三先秦诸国高氏事迹\
郑国二高先登史册\
忠义二高为人称道\
战国二高圣门传人\
百越先贤拜相荆楚\
幽燕烈士传颂千秋\
第三章高姓群体的壮大(汉至晋)\
一西汉高姓的蛰伏\
东高西高涿郡豪强\
一武一文遥相辉映\
二东汉高姓名儒辈出\
精通鲁诗品格高尚\
通晓天文独具个性\
东观画像儒士楷模\
注疏大家成果斐然\
笃学忘麦隐居终身\
勤于治学忠于职守\
位历三公的陈留高柔家族\
三高姓主流——渤海高氏的发端\
四两晋高姓南北并进\
渤海高的南方分支——晋陵高氏的兴起\
渤海高的北方分支——渔阳高氏的形成\
渤海高的东北分支——辽东高氏的来源\
东晋十六国——高姓尚武之风的起点\
北燕——又一个高姓王朝\
第四章高姓群体的鼎盛(南北朝)\
一燕魏高姓的崛起\
北齐皇族所自出的高湖家族\
一代名相高允及其家族\
推动改革的高祐及其家族\
猛将高昂及其家族\
自高句丽回归的国舅高肇家族\
源于渤海的北海高氏\
辽东高道悦家族\
和高允并称“二高”的渔阳高闾\
河南高氏——一个独特支系\
二第三个高姓王朝——北齐的渊源\
雄才大略的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
治国神童——高欢的继承人高澄\
三北齐诸帝\
“快刀斩乱麻”——智能超群的开国皇帝\
儒雅柔弱——北齐皇族的特例\
尊师孝母的第三帝\
28岁的太上皇\
俊秀而庸碌的后主\
北齐皇室的覆亡\
四北齐灭亡前后皇室诸王的抗争\
北投突厥坚持抗敌\
硕果仅存气节感人\
坚守到底哭辞太庙\
精于艺术痛伤亡国\
勇将赴难妇孺紧随\
兰陵王入阵佳话永流传\
北齐皇室的后嗣\
五北齐宗室诸将吏\
掘井惠民的“良牧”\
军功卓著位列“四贵”\
官历三朝破除旧俗\
吃力不讨好出谋反遭怨\
晚节不忠的领军大将军\
建国谋臣因谏致祸\
位居宰辅廉政爱民\
六南北朝诸高氏\
北齐灾星——善无阿那肱\
坚持到最后的北齐远支\
北周“韩白”勇冠三军\
南朝二高一武一文\
第五章高姓群体的转折(隋唐)\
一隋代高姓\
文韬武略兼备统一南北建功\
富机智幽默有“知人之鉴”\
二唐代高姓\
开国元勋一代宰辅\
两朝为相清明如镜\
京兆高氏渤海支裔\
晋陵智周贵而知义\
系出冯氏权倾朝野\
率众护城出谋反武\
坚持民族气节博通历代掌故\
陷污不染全节尽忠\
兄弟加父子两代五进士\
力士府总管安史军谋臣\
唐初群雄最后一人\
威震西垂统军平叛\
军旅诗人大器晚成\
七世同堂位兼将相\
五代同居骁勇郡王\
官居节度众望所归\
虎将遗裔平叛建功\
火攻水战立功建节\
一箭双雕平南征东\
第六章高姓群体的南渡(五代至元)\
一五代十国高姓\
荆南——第四个高姓王朝\
勇而知义累世元戎\
高怀德家世探源\
河西将门子两王四节度\
齐州一高两朝为将\
吴王谋臣安民兴邦\
位兼将相筑城防患\
词坛翘楚画界奇才\
蜀中俊彦艺传三代\
守土报国后蜀栋梁\
马楚谋主治国功臣\
吴越元勋湖州良牧\
后汉枢密含冤而逝\
二两宋高姓\
高琼先世\
澶渊建功五世封王\
高琼后裔\
西蜀称“神将”抗辽常胜军\
益州妙计擒贼祭天化冰破夏\
舌战西夏施恩羌戎\
龙图阁学士高氏大管家\
女中尧舜辅政三朝\
深明大义贤国舅火印改良显智巧\
参议帅府建节温州\
平叛尽忠筑堤利民\
绥州“老高”忠勇传家\
寿阳高氏官历四朝\
宋廷名臣光耀史册\
鲁晋二高征西殉国\
当朝宰辅杏林宗师\
宋初高姓四进士\
僧道匠三贤\
公正、垦荒、直奏——高姓三良吏\
上疏请斩奸相不愧武穆亲家\
擅长书法蹴鞠富贵不忘故人\
东南二贤一隐一儒\
明州高氏叔侄儒官\
一人舍生乡邻获免\
同胞三守叔侄二相\
东南二进士国破见丹心\
白发侍郎风雅驸马\
三辽金元高姓\
辽国秦王文武双全\
统和二高殿试夺魁\
金代二臣造福中原\
辽东二高忠臣隐士\
文封尚书武拜节度\
金代高姓其他人物\
西夏高姓人物一览\
河西高氏三代仕元\
辽阳高氏四世元臣\
幽燕二高尚书元帅\
良吏孝子一北一南\
硕学名流南戏之祖\
第七章高姓群体的分迁(明清)\
身居相位知礼清廉\
推动改革不恋权位\
一代名相政绩辉煌\
吴中才子诗风雄健\
明初廉吏名列善榜\
明初二忠崇尚节义\
御史尽职盐贩遁迹\
抗疏尽忠遭谤被贬\
明察善断诗风婉约\
针灸妙手兼通文武\
两部尚书廉政爱民\
东林首座领袖群儒\
巡抚湘鄂乱世独撑\
末代按察坚守孤城\
南明宰辅屡斗群奸\
闯王旧部转而抗清\
大敌压境主仆尽节\
国破城亡群忠赴难\
南明幕落慷慨殉国\
静海望族首登相位\
镶黄汉军名满天下\
叔侄相继终身治水\
江南名士精于鉴赏\
土司传人学比顾黄\
抗击耿逆尽忱义烈\
封疆大吏遍历南国\
三部侍郎与人为善\
官居都统才兼文武\
康熙进士为民请命\
上疏犯颜充军获释\
准部骁将征西殉国\
文才超卓酷爱红楼\
东南群儒上承宋明\
抵御外侮视死如归\
湘北二吏忠义可嘉\
浙江名医仁心仁术\
清初高氏画家辈出\
候补知府古琴名师\
第八章汉族高姓分布的定型(明清至现代)\
一北方高姓的分布\
山东高姓\
河北高姓\
河南高姓\
山西高姓\
陕西高姓\
甘肃高姓\
青海高姓\
宁夏高姓\
内蒙古高姓\
辽宁高姓\
吉林高姓\
黑龙江高姓\
二南方高姓的分布\
浙江高姓\
江苏高姓\
福建高姓\
广东高姓\
台湾高姓\
安徽高姓\
江西高姓\
湖南高姓\
湖北高姓\
四川高姓\
贵州高姓\
云南高姓\
广西高姓\
海南高姓\
香港高姓\
澳门高姓\
第九章丰富多彩的高姓群体\
一齐国高氏的支裔\
二高字头各复姓\
三他姓改高姓\
四高姓改他姓\
五少数民族高姓\
越国高姓\
高句丽高姓\
渤海国高姓\
女真高姓\
西夏高姓\
犹太高姓\
大理国高姓——第五个高姓王朝的主人\
白族高姓\
回族高姓\
满族高姓\
朝鲜族高姓\
锡伯族高姓\
彝族高姓\
壮族高姓\
蒙古族高姓\
裕固族高姓\
哈尼族高姓\
黎族高姓\
京族高姓\
高山族高姓\
其他民族高姓\
六海外高姓\
韩国高姓\
日本高姓\
越南高姓\
新加坡高姓\
菲律宾高姓\
马来西亚高姓\
印度尼西亚高姓\
泰国高姓\
缅甸高姓\
美国高姓\
英国高姓\
加拿大高姓\
阿根廷高姓\
第十章高姓群体的文化传统\
一恪守孝道\
二雅好儒学\
三将门兴盛\
四擅长丹青\
五高姓谱牒概说\
六高氏族谱资料选\
《族谱原引》\
《渤海高氏族谱序》(唐虞世南)\
《高氏族谱序》(唐韩愈)\
《高氏谱序》(宋苏询)\
《渤海高氏世宝引》(宋司马光)\
《诏续高氏世宝谱志序》(宋司马光)\
《高氏原叙》(宋文天祥)\
《高氏重修宗谱序》(明高铨)\
《高氏家谱序》(明高拱)\
《高崇文平西蜀记》(唐柳宗元)\
《赠高琼致仕诗》(宋仁宗)\
浙江越州《萧山高氏家谱·凡例》\
《渤海高氏宗支图序》(宋高琼)\
《匾对》\
《自叙迁闽事始》(宋高惠连)\
《高惠连墓志铭》(宋王安石)\
《高氏宗谱序》(宋朱熹)\
《建立高东溪先生祠记》(宋朱熹)\
《高子遗书·家训》(明高攀龙)\
江苏《高氏大统宗谱·祖训》\
河南淮阳项城《高氏族谱·祖训》\
泰国高氏宗亲总会高氏宗祠落成十周年《纪念特刊·祖训》\
安徽芜湖《政和高氏宗谱》之清康熙《圣谕》\
安徽芜湖《政和高氏宗谱》之清康熙《上谕十六条》\
江苏扬州《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家训》\
江苏靖江《高氏宗谱·传家十二则》\
江苏宜兴《高氏宗谱·族规》\
江苏常州《毗陵高氏宗谱·家规》\
江苏常州《普敦高氏宗谱·家规》\
安徽合肥《高氏宗谱·家规》\
湖南汉寿《高氏八修族谱·家规》\
广东揭西张何孔高氏族谱《家规》\
各地高氏宗祠堂号\
各地高氏祠联\
高姓宗祠通用对联\
附录\
湖南澧州高氏宗族文化\
甘肃城高氏祠堂\
台湾高氏宗祠\
当代高姓的分布频率\
历代高姓帝王宰相皇亲状元一览\
近现代党政军高姓人物一览\
历代高姓名人生卒年录\
高路加姓氏研究论著目录\
高姓之歌\
高姓总世系表\
高姓总世系表简介\
一、齐国姜姓世系\369
二、高氏世系\371
三、正史其他高姓人物\411
四、各地高氏族谱世系选刊\429
五、各民族高氏世系\506
高氏世系简表\522
渤海高氏世系表
第一部高姓全史(代序)\1
初版前言\4
增补版前言\7
修订版前言\9
第一章高姓先祖\
一远古高族\
高姓第一人——黄帝臣高元\
位列五帝的高阳氏和高辛氏\
东夷之高——高夷\
高句丽国——第一个高姓王朝\
二先世溯源\
姜姓始祖炎帝的故乡与东进\
农业、草药、集市、制陶的发明者——神农氏\
炎帝族遗迹——半坡类型文化\
中原姜姓诸国\
四岳——吕氏始祖\
齐国始祖——姜太公\
第二章高姓群体主支的形成(春秋战国)\
一高姓主源——齐国高氏\
齐国高氏的来源\
齐国高氏的支裔\
二齐国高氏事迹\
齐高始祖——上卿高傒\
齐高早期诸贤\
惠公后高氏的崛起与外迁\
文公后高氏的衰落\
齐国高氏的后裔\
三先秦诸国高氏事迹\
郑国二高先登史册\
忠义二高为人称道\
战国二高圣门传人\
百越先贤拜相荆楚\
幽燕烈士传颂千秋\
第三章高姓群体的壮大(汉至晋)\
一西汉高姓的蛰伏\
东高西高涿郡豪强\
一武一文遥相辉映\
二东汉高姓名儒辈出\
精通鲁诗品格高尚\
通晓天文独具个性\
东观画像儒士楷模\
注疏大家成果斐然\
笃学忘麦隐居终身\
勤于治学忠于职守\
位历三公的陈留高柔家族\
三高姓主流——渤海高氏的发端\
四两晋高姓南北并进\
渤海高的南方分支——晋陵高氏的兴起\
渤海高的北方分支——渔阳高氏的形成\
渤海高的东北分支——辽东高氏的来源\
东晋十六国——高姓尚武之风的起点\
北燕——又一个高姓王朝\
第四章高姓群体的鼎盛(南北朝)\
一燕魏高姓的崛起\
北齐皇族所自出的高湖家族\
一代名相高允及其家族\
推动改革的高祐及其家族\
猛将高昂及其家族\
自高句丽回归的国舅高肇家族\
源于渤海的北海高氏\
辽东高道悦家族\
和高允并称“二高”的渔阳高闾\
河南高氏——一个独特支系\
二第三个高姓王朝——北齐的渊源\
雄才大略的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
治国神童——高欢的继承人高澄\
三北齐诸帝\
“快刀斩乱麻”——智能超群的开国皇帝\
儒雅柔弱——北齐皇族的特例\
尊师孝母的第三帝\
28岁的太上皇\
俊秀而庸碌的后主\
北齐皇室的覆亡\
四北齐灭亡前后皇室诸王的抗争\
北投突厥坚持抗敌\
硕果仅存气节感人\
坚守到底哭辞太庙\
精于艺术痛伤亡国\
勇将赴难妇孺紧随\
兰陵王入阵佳话永流传\
北齐皇室的后嗣\
五北齐宗室诸将吏\
掘井惠民的“良牧”\
军功卓著位列“四贵”\
官历三朝破除旧俗\
吃力不讨好出谋反遭怨\
晚节不忠的领军大将军\
建国谋臣因谏致祸\
位居宰辅廉政爱民\
六南北朝诸高氏\
北齐灾星——善无阿那肱\
坚持到最后的北齐远支\
北周“韩白”勇冠三军\
南朝二高一武一文\
第五章高姓群体的转折(隋唐)\
一隋代高姓\
文韬武略兼备统一南北建功\
富机智幽默有“知人之鉴”\
二唐代高姓\
开国元勋一代宰辅\
两朝为相清明如镜\
京兆高氏渤海支裔\
晋陵智周贵而知义\
系出冯氏权倾朝野\
率众护城出谋反武\
坚持民族气节博通历代掌故\
陷污不染全节尽忠\
兄弟加父子两代五进士\
力士府总管安史军谋臣\
唐初群雄最后一人\
威震西垂统军平叛\
军旅诗人大器晚成\
七世同堂位兼将相\
五代同居骁勇郡王\
官居节度众望所归\
虎将遗裔平叛建功\
火攻水战立功建节\
一箭双雕平南征东\
第六章高姓群体的南渡(五代至元)\
一五代十国高姓\
荆南——第四个高姓王朝\
勇而知义累世元戎\
高怀德家世探源\
河西将门子两王四节度\
齐州一高两朝为将\
吴王谋臣安民兴邦\
位兼将相筑城防患\
词坛翘楚画界奇才\
蜀中俊彦艺传三代\
守土报国后蜀栋梁\
马楚谋主治国功臣\
吴越元勋湖州良牧\
后汉枢密含冤而逝\
二两宋高姓\
高琼先世\
澶渊建功五世封王\
高琼后裔\
西蜀称“神将”抗辽常胜军\
益州妙计擒贼祭天化冰破夏\
舌战西夏施恩羌戎\
龙图阁学士高氏大管家\
女中尧舜辅政三朝\
深明大义贤国舅火印改良显智巧\
参议帅府建节温州\
平叛尽忠筑堤利民\
绥州“老高”忠勇传家\
寿阳高氏官历四朝\
宋廷名臣光耀史册\
鲁晋二高征西殉国\
当朝宰辅杏林宗师\
宋初高姓四进士\
僧道匠三贤\
公正、垦荒、直奏——高姓三良吏\
上疏请斩奸相不愧武穆亲家\
擅长书法蹴鞠富贵不忘故人\
东南二贤一隐一儒\
明州高氏叔侄儒官\
一人舍生乡邻获免\
同胞三守叔侄二相\
东南二进士国破见丹心\
白发侍郎风雅驸马\
三辽金元高姓\
辽国秦王文武双全\
统和二高殿试夺魁\
金代二臣造福中原\
辽东二高忠臣隐士\
文封尚书武拜节度\
金代高姓其他人物\
西夏高姓人物一览\
河西高氏三代仕元\
辽阳高氏四世元臣\
幽燕二高尚书元帅\
良吏孝子一北一南\
硕学名流南戏之祖\
第七章高姓群体的分迁(明清)\
身居相位知礼清廉\
推动改革不恋权位\
一代名相政绩辉煌\
吴中才子诗风雄健\
明初廉吏名列善榜\
明初二忠崇尚节义\
御史尽职盐贩遁迹\
抗疏尽忠遭谤被贬\
明察善断诗风婉约\
针灸妙手兼通文武\
两部尚书廉政爱民\
东林首座领袖群儒\
巡抚湘鄂乱世独撑\
末代按察坚守孤城\
南明宰辅屡斗群奸\
闯王旧部转而抗清\
大敌压境主仆尽节\
国破城亡群忠赴难\
南明幕落慷慨殉国\
静海望族首登相位\
镶黄汉军名满天下\
叔侄相继终身治水\
江南名士精于鉴赏\
土司传人学比顾黄\
抗击耿逆尽忱义烈\
封疆大吏遍历南国\
三部侍郎与人为善\
官居都统才兼文武\
康熙进士为民请命\
上疏犯颜充军获释\
准部骁将征西殉国\
文才超卓酷爱红楼\
东南群儒上承宋明\
抵御外侮视死如归\
湘北二吏忠义可嘉\
浙江名医仁心仁术\
清初高氏画家辈出\
候补知府古琴名师\
第八章汉族高姓分布的定型(明清至现代)\
一北方高姓的分布\
山东高姓\
河北高姓\
河南高姓\
山西高姓\
陕西高姓\
甘肃高姓\
青海高姓\
宁夏高姓\
内蒙古高姓\
辽宁高姓\
吉林高姓\
黑龙江高姓\
二南方高姓的分布\
浙江高姓\
江苏高姓\
福建高姓\
广东高姓\
台湾高姓\
安徽高姓\
江西高姓\
湖南高姓\
湖北高姓\
四川高姓\
贵州高姓\
云南高姓\
广西高姓\
海南高姓\
香港高姓\
澳门高姓\
第九章丰富多彩的高姓群体\
一齐国高氏的支裔\
二高字头各复姓\
三他姓改高姓\
四高姓改他姓\
五少数民族高姓\
越国高姓\
高句丽高姓\
渤海国高姓\
女真高姓\
西夏高姓\
犹太高姓\
大理国高姓——第五个高姓王朝的主人\
白族高姓\
回族高姓\
满族高姓\
朝鲜族高姓\
锡伯族高姓\
彝族高姓\
壮族高姓\
蒙古族高姓\
裕固族高姓\
哈尼族高姓\
黎族高姓\
京族高姓\
高山族高姓\
其他民族高姓\
六海外高姓\
韩国高姓\
日本高姓\
越南高姓\
新加坡高姓\
菲律宾高姓\
马来西亚高姓\
印度尼西亚高姓\
泰国高姓\
缅甸高姓\
美国高姓\
英国高姓\
加拿大高姓\
阿根廷高姓\
第十章高姓群体的文化传统\
一恪守孝道\
二雅好儒学\
三将门兴盛\
四擅长丹青\
五高姓谱牒概说\
六高氏族谱资料选\
《族谱原引》\
《渤海高氏族谱序》(唐虞世南)\
《高氏族谱序》(唐韩愈)\
《高氏谱序》(宋苏询)\
《渤海高氏世宝引》(宋司马光)\
《诏续高氏世宝谱志序》(宋司马光)\
《高氏原叙》(宋文天祥)\
《高氏重修宗谱序》(明高铨)\
《高氏家谱序》(明高拱)\
《高崇文平西蜀记》(唐柳宗元)\
《赠高琼致仕诗》(宋仁宗)\
浙江越州《萧山高氏家谱·凡例》\
《渤海高氏宗支图序》(宋高琼)\
《匾对》\
《自叙迁闽事始》(宋高惠连)\
《高惠连墓志铭》(宋王安石)\
《高氏宗谱序》(宋朱熹)\
《建立高东溪先生祠记》(宋朱熹)\
《高子遗书·家训》(明高攀龙)\
江苏《高氏大统宗谱·祖训》\
河南淮阳项城《高氏族谱·祖训》\
泰国高氏宗亲总会高氏宗祠落成十周年《纪念特刊·祖训》\
安徽芜湖《政和高氏宗谱》之清康熙《圣谕》\
安徽芜湖《政和高氏宗谱》之清康熙《上谕十六条》\
江苏扬州《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家训》\
江苏靖江《高氏宗谱·传家十二则》\
江苏宜兴《高氏宗谱·族规》\
江苏常州《毗陵高氏宗谱·家规》\
江苏常州《普敦高氏宗谱·家规》\
安徽合肥《高氏宗谱·家规》\
湖南汉寿《高氏八修族谱·家规》\
广东揭西张何孔高氏族谱《家规》\
各地高氏宗祠堂号\
各地高氏祠联\
高姓宗祠通用对联\
附录\
湖南澧州高氏宗族文化\
甘肃城高氏祠堂\
台湾高氏宗祠\
当代高姓的分布频率\
历代高姓帝王宰相皇亲状元一览\
近现代党政军高姓人物一览\
历代高姓名人生卒年录\
高路加姓氏研究论著目录\
高姓之歌\
高姓总世系表\
高姓总世系表简介\
一、齐国姜姓世系\369
二、高氏世系\371
三、正史其他高姓人物\411
四、各地高氏族谱世系选刊\429
五、各民族高氏世系\506
高氏世系简表\522
渤海高氏世系表
高姓辈分排行从高到低有江苏扬州维扬裕民洲高氏、江苏扬州维扬高氏、辽宁沈阳奉天高佳氏、上海崇明崇邑高氏、
江苏扬州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十二卷,(清)高元钧等九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扬州维扬高氏宗谱十卷,(民国)刘嵩泉纂辑,高连海主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踏歌。
辽宁沈阳奉天高佳氏家谱,(清)伊桑阿纂,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崇明崇邑高氏家乘不分卷,(清)高守卿重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高姓最早出现在上古黄帝时期,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官室。”《竹书纪年》说黄帝“居有熊”。有熊,巳口今郑州新郑。春秋时期,齐太公吕尚(姜子牙)的六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儿后代即以先人封邑为姓,姓高 。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流众多,在《百家姓》中排第153位。
河南高姓的历史起源
本文2023-10-25 00:12: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3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