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邓的历史有多少年的文化传承?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收藏

姓氏邓的历史有多少年的文化传承?,第1张

关于邓姓的历史资料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寻根问祖是炎黄子孙们永远割舍不断的情结,

姓氏又是每一个人

的标志。我姓邓,但我却不知道邓姓的来源,根在哪里、始祖是谁、

有哪些名人、

往昔如何,

今日怎样……所以我对邓姓的历史和现状作

了一次调查。

二、

调查方法。

1

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上网浏览。

2

询问家长。

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具体内容

网络

邓姓的来源

据《元和姓纂》记载,邓氏源自曼氏。

曼氏是被颛顼帝赐姓为曼的少昊金天氏

的后代,他们所建立的邓国是殷时的诸

侯国,直至公元前

678

年才为楚国所灭,

邓国国君的后代遂以国为氏,称为邓氏。

另据《邓氏族谱序》记载,南唐李后主

之子李从镒曾被封为邓王,后来为逃避

宋太祖的追杀而改姓了邓,成为邓氏的

又一支来源。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具体内容

四、

结论。

为邓姓赢得美名的,

当首推当代伟人邓小平,

他是中国***第

一代、第二代的主要***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除了邓小平之外,

历史上还出

现了很多的邓姓名人,例如春秋时郑国的政治家、法家先驱邓析,西

汉时蜀中富豪、大夫邓通,东汉大司徒邓禹,三国时魏国名将邓艾、

蜀汉大将邓芝,宋代思想家邓牧,元代书法家邓文源,清代书法家邓

石如,清末两广总督邓廷桢、海军将领邓世昌、诗人邓辅纶、著作家

邓显鹤等。如今,

以人口多寡来算,邓姓是中国第三十六大姓。据不

完全统计全国约有

702

万邓姓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054

%。

编辑于 2015-05-21

查看全部3个回答

5条评论

留下评论,万一火了呢

滨滨数码1

好赞

热心网友1

福嘘嘘

查看全部5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带邓姓的100分名字大全周易取名 带邓姓的100分名字大全 2020新生宝宝取名

带邓姓的100分名字大全,起名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起名的汉字属性要符合您的金木水火土属性缺项,带邓姓的100分名字大全,金木水火土分析过程严谨,起名连起来顺口,叫起来好听!

广告2019-11-08

邓姓的历史发展

源出一源于曼姓,出自商高宗武丁给叔父曼季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今天湖北襄阳邓城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邓,曼姓,殷时候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两周时期,邓国是周王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有六百多年,后邓况徙居南阳新野。递传到曼公第47代孙禹公,禹公中兴汉室,辅佐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因“云台首功”而受封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汉和帝刘肇在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去世,禹公孙女邓绥进入了刘氏东汉王朝权力中心,直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皇后。我邓氏家族也成了东汉王朝最具权势的外戚家族。禹公世居新野,而新野在东汉时归南阳郡管辖,故我支邓氏在东汉因禹公“云台首功”、“禹公十三子,后世皆可法”被称为南阳郡邓氏。 自曼季之后,邓国历邓晁侯→邓徽侯→邓庆侯→邓恒侯→邓昆侯→邓忠侯→邓辉侯→邓浩侯→邓煦侯→邓杞侯→邓熹侯→邓怡侯→邓沛侯→邓壁侯→邓淳侯→邓衡侯→邓略侯→邓宣侯→邓尚侯→邓粹侯→邓明侯,计二十二代(这22代存在杜撰的重大嫌疑 ,而且这些祖先都不姓邓,而是姓曼,也因此可以完全推断这22代根本不足信。),经六百余年,连续世袭侯爵,这是邓氏先世的鼎盛时期。亡国之后的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氏,称邓氏,史称邓氏正宗,亦称曼姓邓氏。源出二源于蒙古族,属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珠尔奇氏,亦称朱尔奇氏、珠勒沁氏,源出成吉思汗四世祖合布勒的长子斡勤巴儿合黑,以长子地位挑选百姓中最勇敢善战者单建主儿乞氏族,在元朝时期为蒙古主儿乞氏部落,世居萨尔哈占(今新疆河萨尔托海乡萨尔哈仁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urki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珠尔奇氏多冠汉姓为邓氏、朱氏。源出三源于满族,属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 《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⑴满族德敦氏,满语为Dedun Hala,满语“站”,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邓氏、杜氏等。⑵满族栋阿氏,亦称东鄂洛氏,满语为Dongga Hala,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后多冠汉姓为邓氏、佟氏。⑶满族董佳氏,亦称董家氏、栋佳氏,满语为Do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董佳城(今辽宁新宾)、嘉木湖(今辽宁新宾)、嘉哈(今辽宁新宾夹河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邓氏、董氏、陈氏等。源出四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汉化改姓为氏。今壮族、哈尼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邓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邓氏,世代相传至今。 《姓氏急救篇注》说:“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以国为姓,是为得姓受姓之始。早在炎黄二帝时,一个以邓(登)命名的远古部落就已出现在今山东荷泽市巨野县一带。这一部落的首领邓伯温曾在黄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跟随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的子孙本来姓姬。邓姓虽然也属黄帝子孙,但由于该姓源于帝喾的儿子契的系统,所以人们认为邓姓源于子姓。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曹圉(音语,Yu),曹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乙,报乙生报丙,报丙生主壬,娶妻名扶都,扶都见白气贯月,感而生天乙,是为成汤。成汤为圣王,创立了商朝。入商以后,商王武丁把其叔父分封到了邓地,建立邓国。《路史·后纪九》记载:“初,武丁封叔父于河北蔓(今天湖北襄阳邓城),曰蔓侯,有曼氏、蔓氏等,优、邓其出也。”《世本》说:高宗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后因氏焉”。成汤传19世至小乙,小乙之子武丁,是个开拓性的君主,将商朝的版图大大扩展。武丁占领当今河南省的地区,在汉水、淮河之间分封了很多小侯国。武丁封其叔曼季于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团山镇邓城,称其地为邓。曼季立国于颍川昭陵之间,国名为邓国。因此,曼季是邓姓的远古始祖。进入春秋后,郑庄公和楚武王的夫人都是邓氏女,并积极参与国家政事,表现出较高的见识和才能,展示了邓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春秋·桓公七年》载:“邓侯吾离来朝。”邓侯到鲁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一次重大的外交活动,通过访鲁,提高了邓在东周列国中的政治地位。周桓王十七年(前703年),楚国派往邓国的使者道朔和另一名巴国使者在邓国南境遭到(夏阝)(you)国人袭击,财物被掠,人被诛杀。楚王闻讯大怒,派斗廉率领楚巴联军攻打(夏阝)国。邓国知道后则派了养甥和聃甥率军援助(夏阝)国,爆发了“楚巴与邓之战”,经过三次进退后,楚巴联军采用前后夹击的战术,打败邓国。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发生在襄樊最早的一次战争。15年后,当楚文王率军借道邓国北上攻打申、吕二国时,作为文王舅舅的邓国侯设宴招待了这位实力强大的外甥。这时,邓国以骓甥、聃甥和养甥为代表的一批大夫,极力主张乘机杀掉楚文王。但邓侯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结果,楚伐申返回的那一年,攻打邓国。邓国最后终于被楚国灭掉。亡国之后的邓侯子孙和邓国百姓为了纪念邓国,便纷纷改姓邓氏。如邓扈乐在周宫廷内任卿士,邓廖为良将于楚,邓季为贤大夫于吴。 邓姓发源于今天河南邓州,大举南迁于东晋之时,而播迁入闽、粤则早于汉代。汉代中期,邓况自楚徙居南阳新野。至东汉初,因族人为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汉室立下大功及与东汉皇室的亲戚关系,一跃而成为东汉最显赫的家族。但至东汉安帝时,有人诬告邓弘等曾反对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满,因而使邓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难。此后,南阳邓氏不断外迁,有南至湖南、湖北者,也有西至山西、甘肃者。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有南阳邓叔攸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后又分支泉州等地(这一说法存在重大谬误,西晋良吏邓攸在“永嘉之乱”,没有避居今福建宁化禾口石碧村,更谈不上是邓氏最早入闽始祖。 )东晋十六国时,中原邓氏大举南迁,分布于江南许多省份,以江西、江苏居多。总之,邓姓早期主要还是以河南省境为其繁衍的中心,其首先迁入的地方是今山东高密县一带。与此同时,已有邓姓南迁入今四川、广东等地。至晋代,邓姓的子孙在北方已落籍于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安徽等地;在南方已迁居到今江苏、湖南、四川等地。至唐代,南阳邓氏分衍出的支派更多,分别居于甘肃、山西、湖南、河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宋代时邓姓在南方已播及江西、湖北、福建、广西等地。明代福建人邓显祖移居台湾,此后,闽粤邓氏又有一些人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当代邓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区、长江流域及沿海一带,其中江西、湖南、河南为最,四川、广东、福建、江苏次之。

1赞·122浏览2016-05-13

邓氏起源和现况的调荃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实质内涵博大精深。在中华姓氏当中,邓姓不属于大姓,在全国近13亿人口当中,邓姓人群大约占了0.54%,总人口在700万左右,在中国姓氏当中排名第34位。 然而,邓姓历史渊源极为深刻,历代名人纷至辈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创造了中华姓氏文化光辉灿烂的奇迹。 邓姓最早发源于中原。早在炎黄二帝时,一个以邓(登)命名的远古部落就已出现在今邓州一带。这一部落的首领邓伯温曾在黄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跟随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到了夏朝初年,夏王仲康把其儿子分封到了邓地。入商以后,商王武丁把其叔父封到了邓地,并建立了邓国。 武丁的叔父本姓曼,名德阳。曼姓是少吴之子的姓氏。少吴是黄帝的儿子,东夷部落的首领,号金天氏,以鸟为图腾。少吴有二十四个分支,主要活动在今山东境内,至今曲阜尚有一座少昊陵。少昊之子就是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因有功被少昊赐曼姓,一直下传到殷商,曼姓在邓地立国后,邓国也被称为邓蔓或邓曼。西周时期,邓与周王室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邓国版图被视为周王朝的南部领土。邓与周王室存在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到了春秋时期,郑庄公和楚武王的夫人都是邓氏女,并积极参与国家政事,表现出较高的见识和才能,展示了邓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周恒王十七年(前703年)楚国派往邓国的使者道朔和另一名巴国使者在邓国南境遭到邻国人袭击,财物被掠,人被诛杀。楚王闻讯大怒,派斗廉率领楚巴联军攻打邻国,邓国知道后则派了养甥和聃甥率军援助邻国,爆发了“楚巴与邓之战",并打败邓国。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发生在襄樊最早的一次战争。 十五年后(前688年),当楚文王率军借道邓国北上攻打申、吕二国时,作为文王舅舅的邓国侯明渊设宴招待了这位实力强大的外甥。这时,邓国以骓甥、聃甥和养甥为代表的一批大夫,极力主张乘机杀掉楚文王。他们认为,将来灭掉邓国的必为此人,如果不果断地杀掉他,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然而,邓侯明渊却说:“如果这次杀了楚文王,人们会唾弃我的,不吃我祭神所剩下的食物了。"大夫们坚持进谏道:“如果邓国一旦被灭掉,邓国的土地和五谷神灵都得不到祭享,邓侯哪里还会有祭祀余下的东西供给宾客呢"邓侯明渊固执己见,结果楚伐申返回的那一年,楚军毫不留情地攻打邓国。周鳌王四年(前681年),邓国终于被楚国灭掉。亡国之后的邓侯子孙和邓国的黎民百姓,为了纪念邓国,便纷纷改姓邓氏。 邓州有个吾离村,有座吾离冢。吾离也是邓姓的始祖人物。他的儿子为邓祁候。楚国灭了邓国之后,吾离的妹妹邓曼是楚文王的的母亲,亦即为楚武王的夫人。因为西周之间存有甥舅关系,所以亡国只是更号易帜,邓氏民众虽然没有遭受战争以及亡国劫难,但是,有的民众却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迁徙,择居于华厦大地。由于他们“系承曼姓,望出南阳”,所以“南阳堂”的匾额,常常出现在全国邓姓人家的厅堂之上。 由于邓氏的得姓始祖曼,是殷商第十四代君主祖丁的幼子,而殷商的王室又是黄帝轩辕氏的子姓后裔。因此,邓姓家族属黄帝世系。 自邓曼受封南阳,赐邓氏以后,分封食采,世袭侯爵。历晁(2)-徽(3)-庆(4)-恒(5)-昆(6)-忠(7)-辉(8)-浩(9)-煦(10)-杞(11)-熹(12)-怡(13)-沛(14)-壁(15)-淳(16)-衡(17)-略(18)-宣(19)尚(20)-粹(21)-明渊,计22代,经600余年,连续世袭侯爵,这是邓氏先世的鼎盛时期。 春秋时,楚文王夫人是邓曼子孙之裔女。邓氏22世侯爵明渊称文王之子为甥,楚文王三子获悉楚将伐邓,便向邓侯渊明传报,明渊不听外甥之言,以致邓国为楚所灭,邓侯明渊成了亡国之君。 明渊之后的邓氏世系递演为:史(23)-和(24)-耀(25)-侃(26)-或(27)-晃(28)-萼(29)-监(30)-恺(31)-安(32)-襄(33)-沦(34)-铭(35)一文仲(36)一灏乎(37)一缙光(38)一成(39)一玢。从明渊痛失侯爵至玢,历430余年,南阳邓氏在沉寂中复苏。从邓史到邓耀一连三代都为布衣。至邓侃,时值公元前544年,周景王执政。邓侃几经努力,开始跻身仕途,在徐州为官。25年后,其子邓或秉承父志,奋发向上,在周敬王时封中丞大夫。此后几代,邓氏族人仕途坎坷,官职不显。直至公元前314年,邓文仲才任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宰,并冈官调,开始播迁繁衍,从新野迁居河东。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邓成任沧州刺史,其子邓玢浩封为大夫。 汉高祖时(公元前206年)41世中书大夫邓敏生二子,长子为通,次子为远。邓通,西汉蜀郡南安人,本以行船为生,人称黄头郎。据传,汉文帝夜梦有黄头郎推他上天见玉帝,然后派人找到了邓通,两人相见恨晚。因此,邓通深得文帝宠幸,官至上大夫。汉文帝赐给邓通严道铜山,并允许他铸造钱币,富堪敌国。其后百余年,历奎(43)-广汉(44)-锦(45)-明。汉朝皇帝几经换代,邓氏族人仍有不少辅佐汉朝者。邓广汉,汉宣帝时为长乐府中丞大夫。邓明,平帝时为御史大夫,时年仅l8岁。东汉开国元勋邓禹,即是西汉末大臣邓明的长子,南阳邓氏第47代世祖。 河南邓州不远处有个地方叫新野,新野有一个汉桑城,被人称为世界上最小的城。新野是邓姓主要郡望之一。它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名人。如东汉房子侯邓晨,娶刘秀的姐姐为妻;江汉的高密侯邓禹,在刘秀的二十宿将中排在首位;蜀国的车骑将军邓芝,是邓禹的后代;还有魏国的征西将军邓艾、汉献帝奋威将军高乐乡侯邓展,可谓是群众璀璨,万古流芳。 第47代世祖邓禹(2—58),东汉新野人,字仲华。是邓氏家族史中一面光辉灿烂的旗帜。自小聪明好学,与年长七岁的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刘秀是同窗好友。刘秀起兵反莽后,拜邓禹为军师。邓禹为刘秀“延揽英雄,取信于民,立高祖之业而夺天下"。刘秀对其言听计从,把他视为刘邦身边的张良。刘秀于建武元年称帝,号汉武帝。定都洛阳,统一全国,辉炳东汉。由于邓禹功高盖主,被迫交出兵权,回邓尉山隐居。历代百姓对邓禹敬若神明。 三国时期刘备帐下的邓芝(-251),是邓禹的后代,封阳武亭侯,官至车骑将军。曹操麾下的邓艾(197—264),封万城亭侯,征西将军,为一代各将,帮曹操率军灭蜀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然而,邓艾的功绩反倒成了他遭殃的祸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偏偏邓艾不知,终被司马昭杀害于四川。 北宋时,成都有邓绾(1028—1086)、邓询武父子二人。今福建客家邓姓,湖南、江西邓姓,均为邓绾之后。他们都大显身手,为国建功立业。邓询武为宋神宗熙宁年问进士,宋徽宗时担任吏部侍郎,刑部尚书,恩典为宰相。 江苏的邓姓有位杰出的人物邓廷桢(1775—1846),江宁人,嘉庆进士。他先后担任过安徽巡抚,两广总督、闽浙总督和陕甘总督。曾与林则徐一起禁烟,整顿海防,建筑炮台,在厦门击退来犯的英舰。后来遭受投降派陷害,与林则徐同被革职并充军伊犁。 广东的邓姓大多是客家人。宋末元初,邓禹的后裔邓向、邓升、邓华山、邓绾,都是广东南雄邓氏开基祖。 大约在宋宁宗庆元年间(公元1195年前后),邓姓由福建宁化迁往广东梅县松口,邓志斋被奉为入粤始祖。他生有九子,分别取名“文、行、恭、敬、仁、义、礼、智、信。”他的子孙散居广东蕉岭、饶平、陆丰、惠州等地。 进入台湾的邓姓,大多在明、清两代。他们的祖籍在福建、广东和江西。他们使用的堂号主要是南阳堂,也有使用安定堂、高密堂的。他们把东汉高密侯邓禹奉为始祖。 台湾的邓姓记载是从邓显祖入台开始的。邓显祖江西抚州宜黄人,他先到达福建,后来随郑成功入岛,住在新化一带,死后葬在八卦山。 邓姓在台湾的人数,已进入一百个大姓之列。 邓姓发展到唐宋之际,南唐后主李璟第八子李从镒,被封为邓王,为躲避宋太宗的诏捕,其子天和逃至江苏,以父封邓王为姓。因此,至今江苏省境内的邓姓多为李从镒的后裔。 邓姓移居福建最早是在西晋末年,始祖乃邓攸。 邓攸(一326年),号伯道,东晋平阳襄陵人。现在南方客家又邓姓,是传自其侄邓绥。并迁播至香港、台湾、越南等海外。而客家历史名人邓绾,即为邓绥传人。邓绾(1028—1086年)为宋成都双流人。为北宋官吏,进土第一。熙宁三年(1070年),通判宁州(今甘肃宁县),时王安石变法。绾与安石政见相同,曾上时政十篇支持变法,历任集贤阁校理、同知谏院,迁侍御史知杂事、判司农寺,协助安石推行新法。熙宁七年(1074年),续知陈州、湖州,旋迁翰林学士,官至御史中丞。熙宁九年(1076年)因在宋神宗赵顼面前进谏,被顼帝责以有失中丞直谏,故贬于虢州(今河南卢氏县)。赵琐崩,赵煦即位为哲宗,降召邓绾出知州。邓绾秉性刚烈,厌倦公牍,不愿出任,假托病故,取道浙江直下福建,寄迹于泉州仁辅试剑乡。邓绾的后裔主要分布在今龙岩市长汀、上杭、连城等县,并迁播至广东、江西等。 邓姓是中华民族中一个伟大的氏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邓姓创造了中华姓氏光辉灿烂的文化。各地邓姓的郡望以及堂号就是邓姓氏族文化的历史缩影。 邓姓郡望主要有南阳、安定、平阳、长沙、陈郡等。 南阳郡 战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治所在宛县,即今河南南阳市。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此支邓氏以居新野而著称,开基祖为邓况。 安定郡 置于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治所在高平,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宁夏中卫、中宁、同心、固原等地。东汉移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西晋移治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其开基祖为东汉武威太守邓世龙。 平阳郡 三国魏正始八年(247年)置郡,治所在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金殿)。辖境相当于今山西霍县以南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北魏移治于白马城(今临汾市)。开基祖为西晋邓攸。 长沙郡 战国秦置郡,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改为国。东汉复郡。辖境相当于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浙江天目山以西,浙江新安江江北地区。其开基祖为东晋荆州刺吏邓祭。 陈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88年)改陈国,献帝时改为陈郡。三国魏改为陈国,后复为郡。西晋初废,惠帝时复置。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淮阳、太康、西华、鹿邑、柘城等地。支邓氏,为晋代广州刺史邓岳之族所在。 与郡望相关联的堂号,堂联,也具有氏族极强的特征。无论何时何地,人们一看堂号和堂联就能知道此家族姓什么,祖籍何处及其他族姓特征。 邓姓堂号有南阳堂、高密堂、角宿堂、首宿堂、守艺堂、执艺堂、平寿堂、谦恕堂、遗经堂、三登堂、萃涣堂、承启堂、十贤堂、敦本堂、嗣藻堂、锦文堂、杖策堂、两秀堂、集文堂、雍睦堂、报本堂、敦睦堂、继述堂、世德堂、崇孝堂、积善堂、绳武堂、孝思堂等。 因邓姓源于南阳,且东汉南阳邓氏世代显贵,邓姓便以“南阳堂”为堂号。邓禹在刘秀统一过程中功劳巨大,被封高密侯。永平中,画中兴功臣28人图象于云台之上,有二十八宿之称,而邓禹位居诸将之首,在二十八宿中为第一宿。 邓姓的通用堂联是: 东汉家声远,南阳世泽长 (望采纳,谢谢)

10赞·339浏览

历史上邓姓的名人有哪些?

邓姓的始祖,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曼氏,是我国最早的少数原始姓氏之一。传说几千年前,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许多支系,而邓氏就是其中之一。 殷时,邓氏一支发展成以邓为名的侯国。邓国历史悠久,直至战国时代,才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便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将此姓传了下来,就是邓氏。对此,唐代的《元和姓纂》概括说:“邓,曼姓,殷时候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姓氏书记载邓氏是“系承曼氏,望出南阳”。这与最初的邓国位置是相吻合的。从上古少昊金天氏以下,邓氏始终繁荣滋长在现在的河南境内,在后来的繁衍之中,邓姓一直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全国各地播迁。邓姓之人,无论分处天南地北,皆以“南阳”的堂名传家,这正表明了宗于河南世系的意思。 由祖地南阳发展的这支邓姓,据《邓氏家谱》载,已有114代传人,汉文帝时,官至上大夫的邓通,是邓氏家族的第42世祖;光武帝刘秀的军师邓禹,是邓氏的第47世祖;三国时魏将邓艾,是邓氏的第54世祖;晋时镇国将军邓羌,是邓氏的第62世祖。中国的邓姓,大多源于这一系源。

19赞·436浏览2019-11-12

历史上邓姓的名人快快快!

望采纳 邓世昌:广东省番禺人,海军名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在黄海海战中,虽弹尽舰伤,仍下令加快速度猛撞敌舰吉野,不幸被鱼雷击中,与全舰官兵250人壮烈牺牲。 邓石如:清代杰出书法家、篆刻家,其书法以篆字成就最高。篆刻,突破陈规,自开面目,世称"邓派",也称"皖派"。 邓 禹:东汉大臣。明帝即位任太傅,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邓 芝:蜀汉官拜大将军20余年,曾于刘备死后奉使入吴,说服吴蜀结好共抗曹魏。 邓 牧: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代思想家,自称“三教外人”,表示不列入儒、释、道三教正宗,他有《伯牙琴》、《洞霄图志》行世。 邓子龙:丰城(今属江西省)人,明代抗倭名将,1598年援朝抗倭,战死釜山南海。 邓 析:春秋战国时郑国大夫,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刑名家、法家先驱。他创办私学,以所作《竹刑》(一部写在竹简上的法律)教人,宣传法治。并且是"名辩学"的倡始者。 邓 通:蜀郡南安(今属四川省)人,西汉时蜀中以邓氏钱遍天下而闻名,为邓氏家族第四十二世祖。 邓 禹:南阳(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名将,跟从光武帝刘秀破王匡、刘均等军,名震关西。天下平定,功勋显赫,封高密侯。后绘图云台,居二十八将之首,为邓氏家族的第四十七世祖。 邓 艾:义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人,三国时曹魏名将,官任镇西大将,率军灭蜀汉,为邓氏家族第五十四世祖。 邓 芝:河南省新野人,邓禹的后裔。三国时蜀国名将。他为将军二十余年,赏罚分明,善恤卒伍,是历史上著名的清明廉洁的军事将领。 邓 攸:平阳(今山西省襄汾)人,东晋晋元帝时南迁前后声誉卓著的名臣。 邓 韍:字文度,号梓堂,江苏省常熟人,明代学者,工山水,能诗文,好宋儒书,著有《易解》、《常熟志》等。 邓 发:广东省云浮市(今云城区)附城乡石塘村人,早年外出广州、香港等地谋生。1925年参加领导省港大罢工,并当选为工人代表。1926年夏加入中国***,并任国发党广东省党部北伐青年工作队队长。协助陈延年、邓中夏、苏兆征等组织宣传队、运输队和救护队,且随北伐军出征中原。广州起义失败后转赴香港搞地下工作。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邓发已成为中国工运领袖之一。1931年夏,邓发任中央局委员、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保卫局局长,并参加了举世瞩目之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结束后,在陕北任粮食部长。1937年抗战爆发,任八路军新疆办事处主任。1939年,赴延安任中央党校校长。1946年4月8日,邓发、王若飞、秦邦宪、叶挺等同志在重庆乘飞机返延安途中,在晋西北兴县黑茶山不幸失事遇难。 邓廷桢: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清代名将,历任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曾率军阻击英舰于厦门,后受投降派诬陷,与林则徐一同被充军伊犁,三年后被重新起用,著有《双砚斋诗钞》。 邓中夏: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之一,曾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和省港工人大罢工,1933年被捕

下面就让我来带大家看看范姓起源来源详解,范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六。范姓的始祖,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圣君唐尧。应该还有很多朋友不知道范姓起源,范姓的来源吧,没关系,来吧!为你详细分解!

01 范姓起源

出自祁姓。以邑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所载,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为唐杜氏。周成王灭唐,迁之杜邑(陜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其玄孙士会担任晋国上军主将。公元前五九三年,因战功升为中军元帅,执掌朝政。士会先得到封邑随(今山西介休),后来又得到封邑范(今河南范县),所以又称随会、范会,死后追谥武子,所以也称范武子。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范氏。范姓尊范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范姓在中国位居大姓行列,位列新百家姓第51位,约有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36%。范姓在台湾是第48位的大姓,约有72万人。范姓在越南是超级大姓,位列越南百家姓第5位,约占越南总人口的51%。越南前总理范文同,前外交部常务副部长范平明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范姓起源有:

源流一

出自祁姓,为帝尧陶唐氏裔孙刘累之后,以封邑名为氏。范氏比许多其他姓氏更特殊的地方,就是对于自己姓氏的来龙去脉,十分清楚。据《姓纂》的记载:“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周宣王灭杜,杜伯之子温叔奔晋为士师,玄孙士会,食采于范,遂为范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所载,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杜,为杜伯。杜伯无罪见杀,其子杜隰叔奔晋,其孙杜蒍在晋国担任士师,遂为士氏,称士蒍,其玄孙士会因功封于范(今河南省范县),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为范氏。士蒍后世大宗世代称士氏,士蒍有二子,长子士缺、次子士毂。士缺又有二子,幼子名士会,是为范武子。士会后累迁至晋国正卿,封于随邑,为随氏之祖,又封于范邑,立范氏,为范氏始祖。士会嫡子范文子士燮,为国之贤臣;次子士鲂,立彘氏,士鲂便是彘恭子。幼子士囏侍秦,复刘氏,汉高祖刘邦就是他的后代。士燮生范宣子士匄,善刑法,执政晋国。士匄生范献子士鞅,又为晋国执政。士鞅生子范昭子士吉射,因为前497年赵氏发生内乱,赵鞅杀死了中行氏的姻亲邯郸赵午,也作为中行氏姻亲的范吉射帮助中行氏和邯郸赵氏一起对赵氏进行围攻,但最终被四卿打败为赵简子所驱逐,范氏才退出了晋国政坛。此时,士蒍已是子孙满天下。

范氏的始祖,在得姓之初便已显赫万分,自士会范武子以后,范文子、范宣子以及范献子,世代都是晋国的上卿,可以说是曾经左右早期政治的世家钜族之一。

源流二

出自楚国,以地为姓:楚国有范地,左传文公九年,有范山。

源流三

源于西南夷,出自晋朝末期林邑王范文,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晋朝时期,南蛮有林邑王(亦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范文。林邑,是一个古国名称。在汉朝时期为象林郡,“林邑”就是象林之邑的省称,其地境在占城一带(今越南中部地区)。

该支范氏族人在历史上多有进入中国广西地区定居者,是今广西地区瑶族、苗族、京族范氏的主流,并有迁播至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者,皆已经汉化。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1)满族博都哩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金国时期为女真孛术鲁氏,以姓为氏,满语为BoduriHala,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范氏、博氏、鲁氏、花氏、卜氏、布氏等。

(2)满族范佳氏,满语为Fangiya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清朝中叶以后约有三分之一的族人皆冠汉姓为范氏。

源流五

源于鄂温克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温克族布利托天氏,亦称布勒多索夫氏、博都哩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金国时期称孛术鲁氏,以姓为氏,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市以西广大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范氏、博氏、鲁氏、花氏、卜氏、布氏等。

源流六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京族、彝族、阿昌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范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范氏,世代相传至今。

范姓的来源之迁徒分布

据范氏族谱载,唐信宗乾符元年(874年),由于中原战乱,河内范坤举家18口徙居浙江杭州,后移江苏南京,再徙至福建宁化,是为范氏入闽的始祖。至宋代,范氏称盛于福建,人才济济。范氏除在闽南一带发展繁衍外,又分出广东海阳、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许多支派。从明末开始,闽、粤范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来有的又进而迁至海外。西周成王时,迁于杜。( 范姓起源范姓的来源)

公元4世纪中叶,范氏迁入魏。西汉以前范氏部分人迁至南方。汉代至南北朝时期,范氏分布更为广泛。据范氏族谱记载,唐僖宗乾符元年,由于中原战乱,河内人范坤举家18口徙居浙江杭州,后移江苏南京,再徙福建宁化黄竹径,是为范氏入闽始祖。至宋代,范氏称盛于福建,人才济济。此后,范氏除在闽南一带发展繁衍外,又分出广东海阳、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支派。从明末开始,闽、粤范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有的进而迁至海外。宋代以前的范氏名人,大都出自今河南。

六世:三十一郎克宽定居固庄;三十二郎克仁迁居长安;

七世:七郎宰徙居东泽;

八世:十九郎暹分居谷富;二十四郎聪分居铜门;二十七郎英分居赤塘;

九世:三郎文吉分居临川青铜;七郎文寓分居上郊;小十郎文广分居石井;

十世:二十六郎由上郊迁居社林;三八郎由谷富迁古陂;五十六郎简迁居殷墟;

十一世:大郎由殷墟迁居建昌;二十七郎由殷墟迁居坪上;六郎平由固庄移居西宗;八郎明由固庄移居东宗;

十二世:利用由固庄徙居嘉陂;良佐由固庄迁居夏家坊;□由固庄徙居源头;仲饶由固庄迁居藻溪;

十三世:公亮由赤塘徙居黄柏坑;四八郎由赤塘徙居湖北;威由固庄徙居夏家坊;越由固庄移居后泉;二十八郎由东泽移居畲坑;

十四世:全由上郊迁居龙塘;十五郎由畲坑分并塘;二十郎由东泽移居东城;

十五世:小九郎由槎村移居江州;二十七郎由槎村移居湖北;九十三郎徙居瑞州;三郎由殷墟徙居隘冈;十八郎由赤塘徙居瑞州;天益由固庄徙居林坑;十郎由固庄移居岳州;十四郎固庄由移居楼下;二十郎由固庄移居南坑;二十一郎由长安移居沇江;次由长安移居泊廉;二十八郎由长安迁居吉州;

十六世:国宝二子前坊居留屯;三十一郎由赤塘移居龙兴;世隆由固庄移居石坑;世英由固庄移居南昌;六郎由长安迁居樟镇;二十五郎由龙塘分居大冶;世臣由固庄徙居白村;七十一郎由长安迁居樟镇;六十六郎由东泽迁居湖北;

十七世:五十四郎由前坊迁居湖北;六十四郎由前坊迁居瑞州;八十三郎由槎村迁居丰城县内仙音巷及智林巷;三十七郎仲翔由固庄分居邑间;六十六郎由塘头分居湖北;千五郎由赤塘分居宁都;二十一郎由固庄迁居嘉城;小歌由固庄迁居台州;二十一、三十郎由龙塘分居盱江;

十八世:九郎由长安分居留屯;千七郎由龙塘移居早陂;千五郎由前坊移居新建;六十一郎由赤塘分居南昌沈口;九十三郎由固庄迁居官田;八十一郎由固庄徙居井泉;四二、六五郎俱由固庄迁居湖北;八三郎由固庄分居河湖;少二郎由长安移居赤塘;应由长安移居宜黄;嗣达由东泽迁居岳州嘉鱼县;

十九世:七六郎由固庄移居湖南南市西桥;十一郎由固庄徙居建昌;细六由固庄迁居南庄;五十三郎由湖北徙居临川林苑西宗;六一、六二郎俱由长安徙居宜黄;

二十世:端二由固庄徙居蕲水;爱一由社林分居胡家圳;绍六由社林迁居蜀中;庚六由谷富赘郭堆;明远由赤塘移居前桥;八二由固庄分居甘墟;万五俊由横山移居宫台;季四由固庄分居城前河湖;坪五由固庄迁居留台;升四由固庄迁居湖北;义渠由固庄分江陵府;德八由后坊分居富州城西;冲霄由后坊分居武昌;景哲由槎村分居青塘;希毕由槎村迁居淮安;邦瑞由前坊分居南市;立成由前坊赘苦竹李;寅四由前坊迁居武昌;细三由隘冈迁居抚城塔水桥;贤二由上郊迁居固庄龙坑;明三由上郊迁居富城后原;衍三由谷富移居上泽;达二由长安入赘安唐;元二由固庄移居进贤钦风乡瑕坪;

二十一世:杰肃由林苑西宗移居南头;新才由林苑西宗移居上范;申二由固庄移居城头;应二由后泉徙居南源;应八由后泉迁居上古塘;

二十二世:十哲由前坊迁居井冈;进三由前坊迁居桥亭;列二由殷墟分居沙溪;寅申由上郊移居监利县;定五由谷富迁居候坑;宗一由谷富徙居金桥水口;昌二由谷富徙居山前;天一四子由固庄迁居抚州淮罗山;诏由固庄分居广济(诏公即为现在的湖北武穴、蕲春范氏始祖,此支系已与本人取得联系,经核对家谱,与我支系家谱资料完全吻合);来二由固庄分居淮安;光远四子由固庄迁居浙江蕲水兰溪;

二十三世:息由前坊分居东坑;仁一兄弟分居武昌;祥堂由淮罗山分居临川罗坊;祖二由山前分居牛溪瑕;

二十四世:文七由南源迁居查溪;斯才由林苑西宗分为十房;仕和由林苑西宗移居梅林;福三由林苑上范徙居桐树冈;沇江佑十定居箬篱堆;

二十五世:京二由槎村迁居广德州;伯园由林苑定居下门楼;

二十六世:道四由并塘徙居临川小岭;绍传由林苑西宗居西头;

二十七世:神七由南源分居湖广;恭三由东泽分居油源,转徙山前后坊;礼三由古塘迁居陕西;

二十八世:娄十由林苑西宗居尚义门;

二十九世:藻溪叙七,生五子,迁居湖广武昌、江州;

三十世:东四由林苑下门楼徙居罗坊渡口;金九、金十由河湖迁居鄱阳;

三十一世:蕴二由固庄迁居湖广应山(英山)县;舒七由罗坊迁居黄庙;润塘由罗坊分上顿渡;坦一由罗坊迁居城上;

三十二世:章五由固庄分居徽州休宁县;

三十三世:景三由固庄迁居贵溪;训十二由罗坊分居上顿渡;

三十四世:橘一由固庄迁居四川;华三由固庄迁居贵州;容二、登一、容一、容三俱由小岭分居兴国州;

三十五世:晨一、月八由河湖迁居饶州;乞俚、经孙俱由小岭迁居福建;

三十六世:孟四由小岭分居广信;

三十七世:庭芳由小岭分居进贤县大石桥;

三十八世:小岭丽川兄弟六人迁居清江浦;必璁居茗山;龙一分居杨桥;(必)用由茗山迁居长岭;必太由茗山徙居白杨林;有明由茗山迁居吴王堡;必仁由茗山迁居城山堡;伯高由城山迁居驾鸿;蒲塘由长岭分居泉塘桥;守绪由泉塘桥分居王家畈。尽管《范氏大成宗谱》残破不堪,而且其中不少卷页已是无法辨认,加之文内许多迁徙的小地名未注明省、府、州、县,这给考证工作带来重重困难,然而,研究卷首《丰城范氏析居总目》,我们可以看到其子孙向全国各地迁徙的分布情况。虽然重点收录的是克宽公的裔系,但从中也不难发现,丰城范氏家族迁徙频率是何等之高,分布范围又是何等之广。 其中,加粗黑体字部分为我支系的迁徙路线,与我支系的关联部分是吻合的。我支系以冬昌公为一世祖,迁徙路线大致如下:

三世:范平,唐宪宗元和间宝贡,先迁苏州吴县,后又迁居江西豫章(即丰城),为丰城范氏始祖;

六世:三十一郎克宽由槎村移居固庄;

十一世:八郎明由固庄移居东宗;

十三世:范越由固庄移居后泉;

二十一世:应二,名希仁,字用爱,号敬齐,由后泉徙居南源,殁葬南兰徐坊庙之西,娶李氏葬鞋塘,二子,长子忠六居南源,次子忠七迁冈上;

二十二世:忠七,讳显逊,由南源徙居冈上,始居故县冈上祖,娶斗溪万氏合葬冈脑上,二子。

三十五世:必南公,讳文茂,字毓北,号条七,生于乾隆己未年九月初六卯时,殁于嘉庆庚申年八月十三丑时,娶威宁州雷氏,由冈上徙居威宁州石坡殿往外(今贵州省水城县玉舍乡玉星村)。

 

范姓起源之郡望堂号

1、郡望

南阳郡:战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置郡。汉时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陨县间地。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 高平郡:指今宁夏固原。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郡(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汉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

钱塘郡:秦置钱唐县,在灵隐山麓,隋移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加“土”傍为钱塘。民国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治所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敦煌郡:汉武帝从酒泉郡分置。辖境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

汝南郡:汉置汝南郡,治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平舆。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

山阳郡:汉时置郡。辖境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北。东晋至隋初,移治江苏省淮安市。

外黄县:汉置外黄县,唐以后废,故城在今河南省杞县东,治所在今河南省民权。

2、堂号

范姓的主要堂号有:“高平堂”、“后乐堂”、“芝本堂”、“鸡黍堂”、“永思堂”、“崇本堂”、“敦本堂”、“积善堂”、“忠恕堂”、“经义堂”、“经义堂”、“逵道堂”等。

范姓的家谱

新版《虞邑范氏族谱》显示,全国范氏人口,多出自文正公四房之内。文正公后裔为天下范姓之大宗正公子孙,散居山东、江西、浙江、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南、福建、辽宁、四川、云南、贵州、台湾、北京以及海外。新版《虞邑范氏族谱》还显示,这次修谱时,虞邑范氏的排字跟洛阳以及苏州的范氏都做了对接。虞邑范氏从二十一世至四十世的排字为:永乃兴存本,宜科后时祥,道普隆裕德,景尚开荣光。尚未入谱的文正公后人可随时联系。其中有几个人物应当提出来。一个是女姓,范秀贞(二十一世孙),利民镇南大街人,1939年出生,1951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参与了县妇联的工作,1970年随丈夫胡钦领调进北京,任中国农业博物馆人事处副处长。(胡钦领曾为虞城县县长,后任国家农业部种子局局长)第二个是范子坤,1941年出生于利民镇南大街,1959年考进北京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进入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工作,对于集成电路离子注入和激光退火有突破性研究,论文发表在世界权威期刊《应用物理通讯》上,后被聘为第二届、第三届全国频率选择与控制用压电器件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专业组评委,并一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元器件可靠性专家组成员。再一个是范乃仲(二十二世孙),利民镇范大楼人,1926年出生,1942年考入商丘中学师范科,1947年到文正小学任教,1949年10月担任县文化馆馆长。1953年开始发表评书、唱词,其中在全国引起较大影响的有《小技术员战胜神仙手》《烽火十三寨》和**文学剧本《康庄大道》,曾受到文学界泰斗矛盾先生的高度评价。1963年,他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十年动乱后,他忘掉苦痛继续坚持写作,完成了《山猫嘴说媒》后,又开始了中篇评书《十英雄探母》、长篇评书《水东英雄传》《生死图》和大型豫剧《锦绣中原》……1980年6月23日病故。范乃仲是在新中国阳光下成长起来的一位有才华、有成就的曲艺作家,中国曲艺协会负责人陶纯同志说要“像他那农民般的纯朴风度一样,在艺术的田野上毕生一步一个脚印,为革命、为人民不停地探索、思考,顽强地表现了一种十分可贵的献身精神”。还有一位女姓 ,范索云(二十二世孙),虞城县张集镇高堂寺村人,1964年出生,以孝顺老人而誉满乡里,1992年出任镇敬老院院长,河南省以及全国“三八红旗手”,商丘市“十大孝星”之一,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范姓起源之男孩起名

 

 

范佳轶 范嘉轶 范伊然 范伊静 范昕轶 范昕仪 范轶筱 范晓轶

范晓珂 范虎杰 范又鲚 范德志 范婕坪 范桔坪 范秸瓶 范秸鲆

范秸凭 范一筱 范秸苹 范秸评 范秸娉 范煜玮 范昱玮 范秸枰

范秸平 范楷苹 范秸坪 范钰玮 范结平 范桔伯 范誉玮 范觉鲆

范宽辉 范锦程 范慷锴 范丹阳 范秋丹 范仪宸 范海侠 范展彦

范彦朋 范彦清 范兰颀 范国轩 范栩荣 范胜龙 范林根 范语霏

范紫轶 范姊轶 范秭轶 范孜轶 范子奕 范启林 范锴法 范海航

范彦本 范可宜 范梓轶 范静之 范景宜 范景彦 范景舒 范明新

范彦弘 范彦柏 范彦宇 范根范 范霖舒 范玮舒 范柏舒 范柏霖

 

范姓起源之女孩起名

范楚玉 范怡静 范双琳 范雅琼 范维怡 范德媛 范莉臣 范悦尔

范煜琳 范书莉 范缘玉 范雨雪 范晓萍 范国裴 范媛慧 范书妍

范其红 范文美 范文瑶 范印娟 范亦琳 范梓琳 范婧琳 范奕琳

范家梅 范其文 范家美 范富英 范惠娜 范建蓉 范怡恬 范通英

范绍燕 范婉玉 范舒文 范妍茜 范思娜 范忠妹 范瑶宇 范玉瑶

范继文 范习文 范欣红 范新红 范婷玉 范秀颖 范艳娟 范美洁

范冬霞 范宝怡 范翠萍 范会英 范丹萍 范婧涵 范婧晗 范婧含

范明婧 范名婧 范婧宣 范仙娥 范婧媛 范婧苑 范忠红 范菁玉

范士洁 范婧桧 范倩佩 范玉花 范宝霞 范宝婵 范芝萍 范怡凤

范萍姗 范晚霞 范钿悦 范历玲 范婧舒 范婧书 范婧淑 范婧晖

 

杜姓是中文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29位,2006年中国人口中杜姓人口排名第47位。

杜姓源出;

一:出自祁姓,以邑为氏。周成王将唐杜氏移于杜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居者以地名“杜”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云:杜氏亦日唐杜氏,祁姓。帝尧之后。 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能扰龙,事孔甲。故在夏为御龙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而封虞,乃迁唐氏于杜,是为杜伯。居杜城者为杜氏。

二:为南北朝时鲜卑族姓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独孤浑氏,随孝文帝迁都洛阳, 改为汉字单姓杜氏

李姓家谱辈分排列

李姓家谱辈分你可以参考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跟你的比较合

李氏家谱字派

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部分)

……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部分)

……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部分)

……山老派起语:派、纪、长、相、承,续、祖、义、秋、均。同汉庚午增派语:太、官、人、讳、义,司、千、两、派、承,更、增、君、应、万,秋、、林、傅、均。黑山原派:卫、嗣、瑛、耀、玉,立、志、潮、添、荣,光、辉、廷、秀、美,隆、盛、遇、先、春。井山原派:文、景、荣、人、金,胜、绍、木、太、雍,学、高、邦、大、美,隆、盛、遇、先、春。续修改正派语:卓、武、宏、忠、俊,贤、良、佑、上、宾,善、能、崇、祖、绪,阅、代、益、昌、兴、恢、声、源、自、远,后、启、象、全、新,D、范、开、元、运,咸、恒、垂、泽、清。续修新增派语: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和、敦、现、左、有,富、有、庆、安、平。……

5、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部分)

……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6、云湖李氏一支家族谱字派(部分)

……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7、锦潇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8、宁乡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派次: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

9、沅江李氏一支四续宗谱字派(部分)

……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10、叙乐堂李氏一支宗谱字派(部分)

……森、堂、惟、思、永,珠、仕、忠、正、春,良、善、惟、思、永,兴、隆、福、寿、昌。英霍六太三支合议新增派:孝、友、傅、家、学,诗、书、显、国、长。……

11、南郭李氏一支十一修宗谱字派(部分)

……居、均、元、景,丕、基、式、廓,文、献、日、存,英、明、代、作,规、启、来、哲,道、裕、先、觉,美、继、西、昆,盛、傅、东、洛,奕、叶、香、腾,新、枝、秀、擢,甘、雨、和、风,增、辉、花、萼。……

12、龙船港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德、以、仕、大、万、李、春、胜,赐、隆、先、光、开、联、荣、荫,人、文、蔚、起、升、朝、辅、政,世、泽、孔、长、家、风、愈、盛。……

13、滕冲叠水河李氏一支家谱字派(部余下全文>>

李姓家谱辈分排列顺序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07年中国大陆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李姓则为第三大姓。在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丹鲜李姓为第二大姓。李姓为了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超过1亿,占中国总人口的719%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河南鹿邑是李姓的发源地,河南省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李氏家族的辈分是怎么排的李姓家族,辈序是元、美、光、先、绪、敦、修、大、守、成、广、传、家、仕、本、唯、学、可、长、荣”。李姓家谱介绍李姓族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姓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王曾、欧阳修分别为《李氏族谱》写的序说:“皋陶大理氏支孙征,相夏,避难于长安李树坡,指李为姓……”“先大孺人系出金陵李氏……我李氏自陇西公、唐公、临淮王光弼、陇西郡火德以来,王侯、尚书、宰相一时贵显,世英与伦;其后,暂经离乱、迁徙不一,由金陵、桂陵、西蜀、长安、长沙、洪州、吉安、抚州、福建、广东、云南,莫非金陵之派……闻谱之为制,所以别世系、辨尊亲而教爱之道存焉。”“凡例”说明本谱的体例及收录范围。例如,文川(今福建省连城县蓬峰镇)《李氏七修族谱》有这样一些记载:“族谱横图所以明世次也,故每为一世为一层,条系于名下或一子至几子而止,等而下之至五世为一截,又起而系六世,等而下之至十世为一截,自后十一世至数十世,俱照此式”;“横图书法先大书名讳,旁行细字分书某之几子,次书字、书号及行履历、生卒年月、配某氏、或继娶某氏,俱书生卒及葬所”;“凡字号、行配、生卒、葬所、年月,考实则书,无考则阙”;“凡本族先世仕有清节雅望者,必详传其爵位、功德,未仕而有学行事功,可为世法者,亦传其实”;“妇有美行及苦节可称者,亦各为书”。祠堂、祖茔,有文字叙述,还配有图。李姓辈分排列有序,用字讲究,为了便于记诵,大都编成诗、联。例如,清道光《李氏宗谱》列李金脉派的辈次为:“荣升芳建定,万代承宗明;世时乾坤太,子文应必兴”;清光绪《陇西郡李氏族谱》列李观脉派班次(班列的次序)为:“绍祖隆先泽,道德传家良;学士登魁首,荣华万载香”;“光宗思继述,世代发籍长;久远绵祖德,永赖振纲常”。这些诗、联,按先后顺序拆开的每一个字,就是这一脉派下传若干代每一代的字辈。

李氏家谱字辈大全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二、李姓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

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

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

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

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

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

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

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三、李姓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 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四、李姓家乘谱牒: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总谱不分卷、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

河北:泺县李氏族谱五卷、泺邑李氏族谱四卷、李氏族谱不分卷、李氏支谱不分卷、李氏家谱不分卷、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

上海:李氏家乘一册、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李氏三房支谱四卷。

浙江:西塘李氏支谱十二卷、嘉兴梅会李氏族谱二十二卷、梅会李氏族谱十二卷

父亲在世时提到:大\头老家的祠堂里有记载,我族来源于陇西世家,看上面的李姓来源中确实写有:

李姓郡望堂号:

1、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余下全文>>

李姓排辈家谱友你好:研究姓氏和家谱这可是个复杂的问题。李姓他是中国的一个大姓。在《李氏家谱》中,按字辈排谱自然就很难了。全国各地的李氏有所不同。要知道山西省洪桐县一代那可是中国百家姓的发源地。在此仅谈李氏家谱(不能单纯的讲夏津一个地方) 例如老祖籍洪桐县一代现有传世的为:继厚传家广兆德炎思昌;万群士绍延邦国永振;月成兴相道。万方龙元天学高先宗德国正永安定世代玉朝君。但从李世民当皇帝之后,后裔和全国的百姓们也开始想姓李和叫李 X X了。所以当年姓李的人增加。这样李姓的家谱就复杂起来。李氏后裔中,“世”字辈之后排辈为:谷琰宣闳伯居均元景昌思时嘉显廷希承李会象淑廷德茂储荣恩 排辈多的能达好几十辈(代),少的仅有3-5辈(代)然后就不知后代如何起辈了。在这儿我也给朋友列举几例。有的只排辈:长连洪林秋??? 还有的排辈:促上自998作维传士仰新本善佳锦邦瑞启占乃良恒以山东省为主的李氏:桂明福印德林兴国政乡田传九洲;纪克永传清明和顺。要有后人自已来整理。目前山东的(阳谷县)60代为一排辈的家谱最全了。家谱为:

继世传家葆思国安庆章;乃祯鸿秀顺福履永兴昌;

德臻绵长久廉洁恭学良;忠义应琛省立志建清光;

伟业奇广聚春和寿益旺;祝华延圣景恩尊效平阳。

在例如:(汕头一代的李氏)

陇西开统绪冠冕盛大唐;将相功勋伟经书道德祥;

守成嗣续绩创业祖宗光;诗礼

姓氏邓的历史有多少年的文化传承?

关于邓姓的历史资料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寻根问祖是炎黄子孙们永远割舍不断的情结,姓氏又是每一个人的标志。我姓邓,但我却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