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代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1收藏

孔子后代族谱,第1张

 孔子的后代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这些人又是怎样下面由我阐述孔氏家族后代的 历史 过程,希望你喜欢。

 孔子后代

 第54代孙 元孔思迪,字凝道。以国子生授胶西主簿、安庆录事,转光山尹,迁陕西行台御史、湖广都事、太常 礼仪 院判、太常礼仪使。元文宗时,楚中因灾动乱。迁思迪为湖广都事,以宣抚安定为主策,动乱遂告平息。

 第60代孙 明孔承倜,字永冠。博学工诗,尤精颜真卿 书法 ,明代孔庙石碑多出其手。一生为官清正,笃信阳明之学,足迹所至,均开馆会生徒。著有《易经代言》、《诗经代言》、《书经代言》、《四书代言》等。

 第62代孙 明孔闻诗(-1643),字四可。天启二年(1622年)举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元年(1628年),向明思宗条上八事,以革新 政治 。时清兵已入昌平,下京畿州县,闻诗应援守御,战绩卓著。编有《奏议》数卷。

 第63代孙 明孔贞运(1574-1644年),字开仲。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殿试第二名赐进士第,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东阁大学士,晋太子太保,代为辅相。编著有《词林典类》等书。第63代孙 清孔贞瑄,字壁六,清顺治庚午举人,博学多才,潜心研究经史,尤精算学、韵学。由泰安学正升云南大姚知县,因争公道不得而辞官。 晚年专事著述,著有《聊园文集》等。

 第64代孙 清 孔尚任,戏剧《桃花扇》作者。

 第69代孙 清孔继汾(1725~1786),经学家。有《阙里文献考》100卷,《孔氏家仪》14卷,《乐舞全谱》2卷,《匡仪纠谬集》3卷,《行余诗草》2卷,并校刻《文献通考序》1卷。

 第69代孙 清孔继涵(1739~1783),校勘学家。有《微波榭丛书》。

 第70代孙 清孔广森(1752-1786),经学家、音韵学家。著有《春秋公羊通义》、《大戴礼记注》、《经学卮言》、《诗声类》等。第70代孙 清孔广陶(1832-1890),广州藏书名家。藏书处称“三十三万卷书堂”,与伍崇曜“粤雅堂”、潘仕成“海山仙馆”、康有为“万木草堂”,合称“粤省四家”。

 第71代孙 清孔昭虔(1775年-1835),宇元敬,孔广森子。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官至贵州布政使。善 隶书 ,工吟咏,于古音学颇有研究,曾著《古韵》、《词韵》。第71代孙 清孔昭薰,宇惠如,衍圣公孔传铎六子孔继澍之孙。嘉庆举人,封翰林院五经博士,任山东临邑县训导。刻苦好学,嗜古工诗,好金石学。于曲阜城郊掘得汉、唐宋、金、元、明各代石碑120通,编成《至圣林碑目》六卷。

 第72代孙 清孔宪彝,著名诗人。第72代孙孔宪铎(1935年生),曾任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学术副院长、香港 科技 大学学术副校长第73代孙孔庆东,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第73代孙孔庆翔(1983-),美国偶像参赛者。第74代孙孔繁礼(1923-),字景高,安徽太湖人,苏轼研究专家。第74代孙孔繁星,当代诗人。

 第74代孙孔繁森(1944-1994),曾任西藏阿里地委书记。第74代孙孔伯华,谱名繁棣。中 医学 家。山东曲阜人。与汪逢春、萧龙友、施今墨并称北京四大名医。第75代孙孔祥熙,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

 第10代孙 西汉孔藂(-前171),早年追随汉高祖砀山起义,屡立战功,曾官左司马、、都尉。高祖五年(前202年),孔藂领军军夹击项羽楚兵,大胜。次年六月被封为蓼侯。卒谥“夷”。

 第11代孙 西汉孔臧,孔聚之子。汉文帝时嗣蓼侯,迁博士,拜太常,位列九卿。在官数年,著书十篇,赋二十四篇。

 第11代孙 西汉孔安国,著名的注解家。

 第14代孙 西汉孔光(前64-5),字子夏,自幼随父孔霸徙居长安,通经学,年未二十即举为议郎。后举方正,入朝任谏大夫。汉成帝即位,举为博士,迁大,拜相,封博山侯。哀帝刘欣即位,封为千户。汉平帝即位,拜太傅、拜太师,称病辞职。卒谥简烈侯。

 第19代孙 东汉孔宙(103- 163),字季将。少好学,治严氏《春秋》,举孝廉,授郎中,迁元城令。是时,泰山附近动乱,孔宙为泰山都尉,旬月而平。故吏门人立碑示后,即《孔宙碑》。碑今存曲阜孔宙东庑。第20代孙 东汉末孔融,“建安七子”之一, 故事 《孔融让梨》的主人公。

 第26代孙 晋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任世子文学,后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疾笃未任。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死赠光禄勋,谥“简”。有集传世。

 第32代孙 南朝孔奂(514-583),字休文,居会稽。好学善属文,通经史百家。侯景之乱,孔奂独傲然自若,自谓不以取媚凶丑以求全。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年)任晋陵太守,后为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有集传世。

 第32代孙 唐孔颖达,经学家。最重要的著作为《五经正义》,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

 第33代孙 唐孔绍安,以文才知名,隋末为监察御史。归唐拜内史舍人。少年时诵古文集数十万言,曾奉诏撰写《梁史》,未成而卒。有文集五十卷,今存诗七首。

 第37代孙 唐孔巢父(-784),字弱翁,冀州人。少时与李白、韩准、张叔明、陶河、裴政隐居徂徕山,称“竹溪六逸”。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授左卫兵曹参军,累官至给事中、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兼御史大夫。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受命为魏博宣慰使, 成功 劝说藩镇田悦归顺。后为藩镇李怀光部众所杀。

 第38代孙 唐孔述睿(730-800),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代宗召为大常寺协律郎,转国子博士,迁尚书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后升为谏议大夫兼皇太子侍读,改秘书少监兼右庶子,复为史馆修撰。“述睿每迁,即至朝谢,俄而辞疾归。”述睿精研 地理 ,重修《地理志》。卒赠工部尚书。

 第43代孙 北宋孔仁玉(912-956),字温如。孔仁玉之后,子孙繁衍,先分为五位,又分为二十派,再分为六十户。孔氏子孙为纪念孔仁玉的功德,追称他为“中兴祖”,供奉在家庙中按时祭祀。

 第45代孙 北宋孔道辅(985-1039),字原鲁。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举进士第,授宁州 军事 推官。九年(I016年)迁大理寺丞,知仙源县(今曲阜县),主孔子祀事。曾受命出使契丹,契丹宴使者,优人以孔子为戏,道辅怒退,契丹陪罪,后不敢侮慢宋使。后知兖州,曾访得孟子墓,建庙于墓。

 关于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 教育 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 文化 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由来: 是出于虢氏声转的姓。古代姓氏的产生,有一种方式是以居住的地方为姓氏,郭,就是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住在这里的人以这个为姓,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郭姓,在夏禹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所以说中国最早的郭姓出自今天的河南。郭姓还有一支来源,即虢国遗民。虢国是周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于公元前687年被秦所灭。由于古代“虢”,“郭”字音不相同,却是通用的,所以后来虢氏便转而为郭氏。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居住在今天的河南,山西,陕西省以外还迁到了山东,河北。汉朝时,郭氏有一部分人迁到江南。汉代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太原(今天的山西)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此外,郭氏在汉代又有居住在今天的内蒙,甘肃,四川,安徽的,唐朝初与唐朝末,河南郭氏有两次向福建迁移。宋朝的高宗赵构南逃时,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住在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其中也有不少姓郭的人。西汉有河内轵县(今天的河南济源)以“任侠”闻名的郭解;三国时有颍川阳翟人郭嘉,是曹操的重要谋士;西晋有哲学家郭象;东晋有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隋末有山东农民起义首领郭方预;唐代最著名的郭姓人物是华州郑县(今天陕西华县)的郭子仪;五代时,有在951年后汉时称帝的郭威,建都汴(今天的河南开封),国号周,历史上称为后周;北宋有画家,文学家郭忠恕,山水画大师郭熙;元代有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郭守敬,明代有画家郭诩;近现代最著名的郭姓人物是,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社会活动家郭沫若。郭姓是当今中国第18大姓,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

第三节 郭氏族谱总叙

(宋淳熙元年 1174年)

传(解说经文的文字)云:“盛德必百代。”祀有后也。《书》(《尚书》云:“以亲九族”,圣人云:亲亲(亲爱亲族),则诸父(同宗族叔伯),兄弟不怨,休戚相关,是谱之不容缓叙明矣。吾族肇自黄帝,万派(流水)浮天,而蔚启人文,开自姬周。垂峰发地,而凝成祀堙(原字左为“礻”旁),荷山川之灵,传于虢叔,丕(光大之意)箕裘(克承父业)之绪。逮乎(到了)子仪,家声永振,奕叶(累世)生贤)。衍螽斯之庆,仰鹰扬之休,(子孙象螽斯一样繁衍众多的喜庆,人们都敬仰郭氏家族象雄鹰飞扬一样的美好),班班云仍(此字原佐边为“礻”旁),莫与京者,其惟我郭氏乎!(福泽绵延,没有能同它相比的,恐

怕只有我们郭家吧!“仍”,福。“京”,大。)虽虢叔分土,见并于晋,然明德之后,必有达人。(虽然西周文王姬昌之弟虢叔曾分封领地,虢国在春秋时被归并于普国,然而他的有光明德行的后代中,必定有显达之人。)故燕有郭隗,汉有光禄大夫郭广意,冯翊(京都

左部地区)太守郭孟儒;隋有金州司仓郭履球,唐有凉州司法郭昶,美原县主薄赠兵部尚书郭通,寿州刺史郭敬之。始生子仪,生而儇伟,技艺绝伦。和平忠厚,宽以待人。已酉登武举科,历升大宪,累扬休绩。后拥强兵上将,诏书征之,无不即日就道。谗谤不行,恩遇日

隆。任中书令(即宰相。重大政令由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出将入相(出朝为将帅,入朝为宰相),功盖天下,位极人臣。故史书断曰:千三百六十余年,(郭子仪)一人而已。赞曰:“完名高节(完美英名,高风亮节)。”胡致堂(史学名著《资治通

鉴》著名注家胡三省的号名)曰:汉唐将相所难能者,子仪能之。勋业卓冠一时,精忠光照千古。八子繁衍,遍于天下。江右庐陵吉水(吉安)之墟,建有九庙十宗焉。举凡郭氏,孰(谁)非(不是)其苗裔(后代)耶?吾故奉子仪公为鼻祖(始祖)焉。夫子奉子仪公为鼻

祖者,犹孔氏删书,断自唐虞(从尧舜开始断代)之义云耳。当八子挺生,有入而为王朝卿

士者,有出而就侯旬藩封者(不久就封为藩王的)。东西南北,代不乏人。派别支分,聚处

(聚居)为难。苟不联以牒谱,曷以彰本九族之义(何以显示同一根本的郭氏九族的意义呢

)?爰是(因此)谋诸族众(谋议之于同族众人),罔(无)不乐从。愧无作谱之才,敢云

(说)坐视。既为名臣之后,讵(怎)得(能)旁观?倘宗支(宗族支派)不斩(断),宁

(愿)受一字之殊。世泽(祖先恩泽,权位财产等)长灵(长久有灵验),敬敦(诚)九族

之众,因集《世系图》、《名臣表》、内外传,而纂之。庶(几乎)开卷了然,某为某公之

后,某为某公之裔。彰明较著,灿若列星。是则小子(修谱人的谦称)之愿也,是则小子之

志也。至图支条列本末分房及各公(对成年男子的敬称)所传,俱附于后,兹(现在)不赘

叙。

大宋淳熙元年(1174年)春正月既望日(16日)后裔孙禧元敬撰(本文写于900多年前,系

原木刻版,较为珍贵。原文未断句,今断句并作注刊出)。

第四节 郭氏旧谱序(宋欧阳修撰 1071年)

余赏参参诸家之谱牒,考氏族之源流,盖自黄帝以来,子孙分国受姓,其得姓则一,而后别

为氏者则殊。有以先王之谥而为氏者,有以所居为官司而为氏者,流衍派别,鲜有能辨其氏

族之源者也。溯其流则可以知其源,寻其枝则可以知其根,余因历览传记,而知其概矣。按

郭之先,本出周室王季之后,为文王卿士,功在王室,藏于盟府,封于虢,时称为虢公。周

惠王时,杀子颓有功,遂得虎牢以东之地,今城皋也并酒泉焉。后为晋所灭虢公合举其族,

出奔京师,子孙多就城郭园池而居,因以为氏。虢,郭氏之源也,故京师有东郭市,西城池

,皆以此也。后有郭隗者,客于燕,卒复燕,昭王得士,实自隗始。汉兴郭氏浸盛,有曰蒙

,曰亭、曰忠,皆高祖功臣,均封列侯。忠生迁,迁生长,长生萌,世居颍川,故今有五望

焉。汉室既东,郭氏鼎盛,太原、河南、颍川、东郡、冯翊是也。其声著者曰泰,字林宗,

屡举有道不就,雅尚沮高,为世所慕。又有仕于晋者曰璞,洽闻博物,尤深阴阳卜筮之学,

不从王氏之变,遂殒其身。迨至季唐,郭氏尤盛。有曰知运者,多军功,封太原郡王。最显

者曰子仪,世居华州,以武举屡有大功,进封汾阳郡王。生八子:曜、旰、希(左有“日”

旁)、出(左有“日”旁)、晤、暧、曙、映,皆为显宦,孙多人,锐、锋、钢、钊、奇、

从、,万为超擢。唐未兵乱,五季扰攘,以故子孙分适他国,所至皆以汾阳为封郡望,此汾

阳郭氏之攸始也,岂非以先王之谥为氏者与?抑岂非以所居之官为氏者与?……

大宋熙宁四年辛亥仲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欧阳修拜撰。

第五节 湘阴郭氏家谱叙(曾国藩撰 1857年)

郭君伯琛,编次家谱,以谱例示予,自其姓氏源流与族望之所由分,枝派之所由衍,考

之史策,征之杂纪,验之时代,多所发明,盖谱牒之学废缺久矣。欧阳氏有言:姓氏之出,

其来也远,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谱。郭氏者,盛叙华阴间,见诸家谱,援引比次以相侈

尚,察所著录,容有舛焉。郭氏出自姬姓,伟矣。虢、郭古义盖通,《春秋》称郭公,《国

语》称郭靖君,当时已叙为郭族姓之著,岂待侈陈哉。伯琛为是谱,祥其信,阙其疑,文成

而法具,事备而旨明,斯可谓雅达精揽者也。自予师东下,伯琛相从往来吴楚之交,四年倦

而归,将休息乎京师,又以其日月之暇,汇为是编,夫年代之谬悠,人事之迁变,古牒散亡

不复见者,可胜慨也。仁人孝子,怆乎兵革之方兴,搜辑其可见者,祖考以是凭依,子孙以

是相属,固不敢且重乎。伯琛之为功郭氏,予尤有愧焉。用是推明其意以著其略,使凡为谱

者,于兹取法,庶几有知之者。……

咸丰七年春二月汀乡曾国藩叙

第六节 郭氏南谱简介

郭氏自同州(陕西大荔)司马公(郭)徽至詹事(詹事,管皇后,太子家事的官)公仲恭,

代居于西谱矣(世代居住在西谱记载之地)。詹事公子,中丞瞿,避黄巢乱,徙金陵(江苏

南京),金陵徙(江西吉安)太和龙泉乡十善镇隐仪岗,是为南迁。生枢密廷嵩,徙符竹,

生司空洪霸,洪霸生文进,文进生副使(郭)整。后以孙太常(卿,礼部主管官)、集贤(

殿名,文人学士居处)二公,显名于朝,更名冠朝副使,其冠朝始祖,今中丞公子孙绳,绳

处太和万泉县,所居成仁里。迄今,冠朝与符竹荐溪下绎层溪,五族世居。

第七节 郭氏西谱简介

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姬发)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郑(陕西

华县)、虞(山西平陆)之间。平王东迁(周平王由西安迁洛阳),夺虢叔之地,与郑武

公、楚庄公起陆浑(本在瓜州即甘肃敦煌一带,汉时始在河南嵩县置陆浑县)之师伐周,责

王灭国,于是平王求郭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属太原郡,故城在山西定襄县境),号曰郭

公。虢谓之(称之为)郭,声之转也(是由于声调变化)。因以为姓。汉有郭序亭,曾孙光

禄大夫(郭)广意,寿州(后汉扬州,隋寿州,地在安徽寿县)有神道碑,广意生冯翊(郡

治在陕西大荔)太守孟儒。子孙自太原阳曲徙冯翊。后魏有同州(陕西大荔)司马郭徽、弟

进徽。司马公生大将军郭荣,郜国公郭弘道生郭广敬。郭履球为金州司仓参军,生隋凉州郭

昶,昶生美原(一作源),(源)生郭通,(郭)通生寿州刺史郭敬之,(郭)敬之生汾阳

王子仪,转徙华阴(陕西)。自序亭至子仪而居阳曲(山西定襄),由阳曲徙冯翊(陕西大

荔)、华阴,皆陕之西也。此“郭氏西谱”

第八节 汾阳族谱

族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一向被列为与正史、方志互为表里的三大历史文献,也是炎黄

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凭据。郭氏族人向有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传统。加之族大人多,枝柯

遍布,历代撰写的谱牒卷帙浩繁,数量众多,据《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统计,流传下来的郭

氏家谱多达100余种。山西社科院家谱研究中心,保存的郭氏家谱有30多种,散落在全国各

地和民间的郭氏家谱当在数百种以上。由于郭氏为历代名门大族,不少姓氏学著述中,都有

关于郭氏的专门记述,为郭氏族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是郭氏族人寻根问祖的血

缘凭借。汾阳族谱是郭氏族谱中最全面、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族谱。

一、明汾阳(广东潮汕南阳)郭氏族谱序(永乐十八年 1420年)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粤之有生之初,不知其几千载,亦不知其几千百人。后世子孙不修

其谱,何以知其本乎?夫族之有谱,犹国家之有史鉴也。列其宗支,修其世系,撮其源流,

纪其事实,上自始祖而至于曾玄,下逮中兴之祖而臻于云祁,如螽斯之蜇蜇,麟趾之振振,

皆兴尊祖敬宗之心以别亲疏隆杀之分。然郭氏之由胚胎周文王之弟西封于太原,迄乎唐郭子

仪仍封于汾阳,而后以汾阳为郡也。故郭氏之祖,前自兴化莆田仕宦吾潮,秩满不归,卜宅

创业潮阳而居焉。宣省始祖公派下四房:长房居玉浦之溪内;次房分于举练都之铜钵盂;三

房守祖之直浦之竹桥;四房居贵山都之南阳。分而言之,实由一本贯于万殊;合而言之,固

知万殊原于一本。古有族谱之书,经宋金之争雄,罹元末之兵燹而失其传矣。中有收存谱系

,或详或略,或朽或蛀,如荆璧之遭焚,神剑之沉渊,良可痛哉!予在京师回家省祭,有同

姓之子孙七世孙连兴八世孙希祜等赍旧谱造予蜗庐,恳陈为其重修。予喟然叹曰:“予生于

数百载之下,而欲讲明于数百载之前,亦已难矣!”噫,山不导不知起自昆仑,水不导不知

来自碣石。固知族属莆田。由知宋之莆田魏塘郭孝子支流余裔,越宋而元,越元而今,遥遥

之萃胄,济济之云祁。既修斯谱,宗族俱载于斯,昭穆备列于斯,亲疏之分明矣,缌功之服

别矣。视万人由一身,敬祖宗于千古。山墓之所疆界之,业列记上祖,事实之中难尽纪录。

故谚有之曰:“未有潮阳,先有何郭。”讵不信欤?视彼他族,大有径庭矣。予之管见,才

学疏浅,固辞弗获,遂书以为郭门儿孙代代之所鉴云。

永乐十八年二月初五日同邑儒士出身除翰林院检讨郭张善撰。

二、汾阳再序(1485年 成化21年)

水之千流万派本乎一源,木之千枝万叶本乎一根,人之子子孙孙原乎一祖。夫水之不

本乎源,知何处而来?木之不本乎根,知何树而萌?人之不原乎祖,知何族而出?盖人生堪

舆间而黍为三才者,岂可不重其本乎?然人之姓氏何?姓统其祖考之所出,氏别其子孙之所

由分。

粤今而观郭氏之姓萌自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于虢,故以郭为氏,而郡纪太原焉。其后

支流余裔之远宦游多方,星居四海,不可胜纪。逮唐之郭子仪子孙繁多,贵显朝廷而封为汾

阳王,而子孙复以汾阳为郡也。自唐迄今流传不泯焉。

然考郭之鼻祖甫由兴化莆田列仕来潮,秩满不归,观潮阳山水之钟灵,地土之膏腴,

爰相直浦竹桥创业而居,为食墨焉。故有一房卜筑直浦之溪内;二房分居举练之铜钵湖;三

房守祖直浦之竹桥;四房另居贵山之南阳。有子孙蛰蛰之盛,不可以一二计,是乃远茂族

也。

始祖致政三一公中兴于宋,积累之多,绩业之盛,继继承承列于数世修谱牒。逮元末

群雄角逐之秋,四方鼎沸之际,谱系罹其兵燹,遂失其传焉。呜呼惜哉!近年以来七世公连

兴暨八世公希祜等请于同邑翰林院检讨郭张善重旧谱而润色之。今有九世孙伯刚思其后裔

未修,会族侄宏昭等为增进焉。庶见本末详明,长幼叙于斯,贤否纪于斯,生死载于斯,孰

为父子,孰为伯叔,孰为兄弟,孰为堂从,井井然其有条,秩秩焉其不紊。父祖以上,上有

冠冕蝉联者,有编为什长者,有举为耆英者,有怀才抱德者,有随业耕隐者,济济焉!彬彬

焉!

观夫南山之上致政公之石坟,安厝蛇山之首而与龟山相会,樟翁郁,柏桧阴森,乃知

丘陵四围之所在也。游中郊之下犹知竹逸公祭享之所需也。所以尊祖敬宗尤见端本澄源,人

伦以之而美,风俗以之而厚,岂曰小补云吁!掬泉而寻脉,摘果而思枝,正予所谓水源木本

之由,岂不重于祖乎?予之才谫能薄不敢敷张,依旧谱缵新以增之,可为郭门子子孙孙永为

矜式云。尔岁

成化二十一年(1485)岁次乙巳八月朔旦揭阳后学儒士余文升恭肃敬书

三、续修汾阳(广东潮汕南阳)谱序(正德五年 1510年)

粤稽郭氏宗谱,肇自后稷,其来远矣。迄今有唐郭令公者,佐唐中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位极人臣而众不嫉,封于汾阳,则汾阳之郡基于此矣。厥后嵩公自光州固始迁于福建福州长

乐建立祠堂,奉郭令公香火,乃入闽之始祖也。裔是以后始迁仙游碧溪,继迁莆田巍塘。时

有义重公客钱塘,闻母丧,跣足二千里,昼夜哭不绝声,及抵家就壶山下聚土为坟。甘露下

降,白鸟驯集,时蒙朝廷诏立祠堂华表双阙旌异。侄浩公出仕于广,秩满不归。时相竹桥胜

概,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山有秀丽之休,绿水有潆洄之美,遂筑室而居焉。公生四子:长

房居直浦之溪内;次房居举练之铜钵湖;三房守居祖业之竹桥;四房分居贵山之南阳。历代

以来,子孙蕃衍,家道富饶,方兴而未艾也。近日从莆来潮到南阳相访,留宿数日。宗叔文

德文彬顾谓余曰:“吾家宗谱昔经元兵煨烬之余首末无存。闻子世居莆田巍塘,知之必精,

愿子为我修之。”于是惟命是从。只因旧谱而增益之,或求之于长房二房,或求之于三房四

房。某讳某字,无所不稽;某娶某行,靡所不录。由是本末详明,始终俱备,如水千流万派

本乎一源,木之千叶万枝本乎一根,使后之为子孙者得以睹其本而知其末,探其始而知其终

,未必无小补云。

有诗为赠:

入闽广东隔疆场,千里远来水陆长。昔究令公肇固始,今稽宪长出莆阳。一庚一咏诗千首,

半醉半醒酒满觞。寄语儿孙须广学,高攀月桂姓名香。

正德五年腊月望日福建兴化莆田巍塘宗侄郭子美顿首拜书

四、郭氏复修谱序(1762年)

礼,莫大于尊祖,德,莫先于亲族。而所以维持尊亲之意者,端赖有谱法焉。然则谱可

不修乎?溯吾族所由来,出自王季(即周太王之子季历)之子虢叔者,实有彀德(美德),

乃文王之弟,武王之叔父,成王(姬诵)之叔祖父。建国命民,因谓之郭。盖 “虢”即“郭

”。高诱《战国策》注云:郭,古文虢字也。参之《晋语》及蔡邑作《郭有道》(郭泰)碑

文》皆可考焉。迄今虽支分派别,棋布海内,历世数千年,而因流穷源,犹之溯河源于星宿

海也(犹如到星宿海去追溯黄河源头)。故自春秋战国及西东汉晋以来,代有名人,如曰

隗、曰亭、曰忠、曰璞等,未易殚(音单,尽)述。而汉季(末)建宁时有讳名泰,字林宗

者,诞应天衷,聪睿明哲,妆文武之将坠,振微言之未绝。委辞召责,保此清妙,实太原介

林人也。数传至唐玄宗时,乃笃生子仪公,忠贯日月,功盖天下,再造王室,历相数君,尊

尚父,封汾阳忠武王。终纲目千三百六十二年,一人而已。

夫汾阳王,世居太原,故或以太原名郡,或以汾阳名郡,具实一也。虽士大夫不得祖诸侯则

,而在唐多显宦,有由来矣。粤稽汾阳王至七世在徽,谪守庐陵(吉安),困家邑之望云

门。八世广国公晖,始徙邑之麻冈。适南宋理宗宝庆元年,十五世弥劭祖,自麻冈率子姓昆

弟徙湖南,原非一处。或居邵阳,或居湘乡,或居益阳,或居安化。而邵祖卜居新邑(新化

,属益阳)青石街,至今有郭家井为记,而祠堂如故,翔、清、海、晚四祖。而我祖海公,

其后就田亩于珂溪。故五峰村及杨横、白溪,同为一大河流,九派其出一源,至今为世宅

焉。余生也晚,夙闻身其伯父,质学兼优,有功于谱,奈英年早逝,有志未逮,可深惜哉!

爱是细阅著述,学通今古,考核,明其谱序,应居弥祖金幼考之,余复何言哉?但以重事者

之嘱,忘其固陋,窃其绪余以附诸公之尾。俾(音比,使)后之人,因为求义,上以尊祖,

下以亲族,虽百世不忘也。夫是为序。

乾隆二十七年壬年岁十四世裔孙庠生自天申之氏敬撰

注:

周太王即古公澶父,生太伯、虞仲、季历(王季);季历生姬昌(周文王)、虢仲、虢叔;

文王生武王姬发、周公姬旦。

郭子仪(697-781,即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至唐德宗李适(音瓜)建中二年,享年84岁),

生于唐中宗朝、玄宗朝之说,都不确切。华州郑县(华县)人。以武举累官至天德将军使兼

九原太守。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肃宗即位,任关

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升中书令,后进封汾阳郡王。代宗时,仆固

怀恩叛变,纠合回纥土蕃攻唐,他说服回纥统治者与唐联兵以拒吐番。德宗即位,尊为尚父

,罢兵权。

《汾阳郭氏族谱》原稿系四川省蓬溪县天福镇郭少荣保存乾隆三十六年年木刻本。长约一尺

三寸,宽约九寸,厚约寸余。脚边蛀损,左下角每页约缺七字。抄稿二百七十页,共约七万

字。每页中缝小字注明《汾阳郭氏族谱》,某地某公世系;开基某公均有竖排大字,每房、

派或旁派均有横眉大字。

五、汾阳郭氏族谱序(1771年)

切思: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无史,则今古之政治泯;传家无谱,则前后之世系莫考。

溯郭姓所由来,肇自轩辕(黄帝),始于帝 (高辛氏),乃后稷(周朝祖先)之裔,虢叔

之云仍(后代)也。盖太王(周朝先王)生季历,历生(周文王,姬姓)昌、虢仲、虢叔,

至武王(周武王姬发,文王之子)克纣称王,国号周,封同姓仲于古虢城(宝鸡)东,叔于

古虢城西。再传至书,始赐姓郭。越百世而轶起者,继自子仪,先居太原,有功于唐,封王

于汾(忠武王)。夫汾水出自太原,后世之以汾阳名郡者,实始于此。子仪生八子,皆位列

朝班。由周、汉、晋、唐及宋、元、明间,豪杰叠出。食爵在朝者,难以枚举。自在徽,由

汾阳迁居金陵,为吉州刺史(江西),遂居吉之地。后,子蛑卜居(江西)庐陵麻冈,为一

世之祖。迨(音代,到)十五世孙,南宋弥劭任岳府尹(岳阳知府),于丙戌宋孝宗年间,

自麻冈徙新化(汉长沙国益阳县,清时隶属湖南宝庆汉零陵郡、唐邵阳郡),卜居南门青石

街,开井为记。而(劭)子千一公居石坳而续翔;千二公居梅树 而续清;千三公则徙居(

广西)桂林;千四公居珂溪而续海(珂溪在汀西土家苗族州);千五公居三尖峰续晚。至今

郭家井,芬芳人口,且祠堂灿列。翔、清、海、晚四大房,每年轮流礼祭。今谱告竣,条分

缕悉,班次井然,无非令后人开卷一览本末,皎若日星。宗功祖德,支派了如指掌。从此百

十万伟世不啻(音赤,只也)今日也。其后子孙有贤智,起而复修者,庶(音树,差不多)

不忘仁人孝子之意焉。今四大房同心修谱,因此备书用。是为序。

时乾隆三十六年,岁在辛卯(1771)仲冬(11)月吉旦(吉日)重刊。

《汾阳郭氏族谱》原稿系四川省蓬溪县天福镇自称郭子仪公44代孙郭少荣保存乾隆三十六年

年木刻本。

第九节 电视片《郭氏与汾阳王》解说词

这茫茫一片承载着母亲河黄河的丰厚的黄土地,深植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根,是我们炎黄子

孙的老家。在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大家庭里,有一支至今仍繁衍生息、香火不绝的名门

望族郭氏。

做为黄河的子女河,汾河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诞生了中国许多古老的姓

氏,郭氏就在这里起源。据史载,郭氏本出周天子的本家姬姓。还在遥远的西周时期,武

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后来,平王东迁时,又封虢叔裔孙序于太原。虢即郭,声之转也

,号曰郭公,此后因以为姓,至今已有三千多个春秋。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虢”字也许已成了天书上的一个符号,然而,对于郭氏后裔们来

说,它的份量又是那样的重!因为今天郭氏的一切都是从这个始祖地里孕育出来的。

僖公二年夏,晋献公先灭掉了虢、虞,之后便迁其民于汾州。《太平寰宇记》载:“虞、虢

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如今,当年被迁而来的虢、虞后裔仍

然繁衍生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虢叔是郭氏开宗立姓的始祖。今天汾阳的虢城则是虢叔正宗后裔的

聚居之地。太原是郭氏的得姓之地,汾阳则是郭氏的根之所在。

自从郭氏得了姓,于是便有了一代又一代姓郭的儿孙后代,便有了许许多多的名人志士。后

汉大司农郭全,东汉名士、虢叔四十二世孙郭林宗都是郭氏的骄傲和荣光。当郭氏传至五十

三代时,诞生了一个叫郭子仪的巨人,功高德昭,声名显赫,在郭氏家族史上谱写了最辉煌

灿烂的篇章!这个被史学界称为“功盖天下”的一代名将虽生在陕西华州,可他却是个地道

的太原人,只不过在北周时他的祖先郭进被派到华州做官而使他生在异地罢了。子仪公始以

武举甲等补左卫长史,累迁至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兵部尚书、赐爵汾阳郡王。

古人曾这样赞叹道,郭令公古今之一人,以其身系社稷安危30年,历时玄宗、肃宗、代宗、

德宗四帝,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德泽后世,恩被汾阳……

天保末年,郭子仪率朔方军进军河东,收复云中(大同)、马邑(朔州),大败安禄山,为

平息安史之乱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如今人们都知道郭子仪一生中这段最精采的华章,而对郭

子仪在汾阳的那段堪称绝唱的岁月却知之不多。公元763年,一场由子仪公的一个叫仆固怀

恩的部将发起的兵变震撼了还没有从“安史之乱”的沉重打击中喘过气来的李唐王朝。于是

,历史又安排这位六十五岁的老将,回到曾经诞生了郭氏始祖的三晋大地,平息叛乱。

现在看来,当时的唐代宗还算得是精明之主。他在召见郭子仪时由衷地喟叹道朕闻朔方将士

思念令公若枯苗盼露,平叛汾州非君莫属也!

果然,汾阳王恩威如山,叛军弃城逃窜,不见刀光剑影,唐室转危为安……

当年,免受战乱之害的汾州人早已化做泥土,然而,昔日子仪公的点将台、跑马坪、营盘、

马槽……至今仍依稀可辨。假如这些残留的史迹会说话,它一定会告诉今天的人们,没有当

时的郭子仪,也可能汾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不复存在了。

此后,汾阳王屯兵汾州、河中一带。他率领将士躬耕陇亩,使汾州 “野无旷土 ,军有余粮

”,被誉为“腹地长城”。于是,这块土地、这方百姓把这位爱民如子的汾阳郡王又敬奉为

“一方之神”!

伴随着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沉重脚步,85岁的汾阳王于公元781年溘然仙逝,辞别了他为之倾

心的汾阳乡亲父老,离开了那个他至死也不放心的李唐王朝。当时,噩耗传来,德宗五脏俱

裂,悲痛欲绝,下令停朝五日,亲自为之出殡,哭送安福门外,并赠谥号忠武,特许墓丘破

一品例增高一丈,与代宗帝陪葬建陵,其身价之高可谓空前绝后!

一生清高孤傲的诗仙李白,在权贵面前从不低头折腰,然而,对汾阳王的丰功大业,却仰慕

得五体投地:

忠武英声震德威,恩光荡荡古今稀。八男受爵黄金印,七婿封官碧紫微。半壁宫花歌晏罢,

满床牙笏肃朝归。应知积庆源流远,自有云仍(原字左为“示”旁)拜锁闱。

正如李白诗中赞叹的,子仪公的八男七婿都是郭氏家族的精英门弟,多封公袭侯,出相入

将。其中,长子郭曜、六子郭暧、七子郭曙居汾阳。曾为唐王乘龙快婿的六子郭暧,因其妻

升平公主不为子仪公拜寿而引发的一场皇室姻亲的家庭纠纷,被后人编成戏文《打金枝》,

又名《满床笏》,至今仍有晋剧、川剧、粤剧、越剧、评剧等众多剧种在各地广为上演,传

为佳话。

今天,天涯海角究竟有多少郭氏后裔,恐怕谁也难以说清。然而,当郭氏的子孙们在寻根时

,世界一下子似乎又变得小了起来,人们都会惊讶地发现某种类似聚光的一致性:郭氏的始

迁姐是子仪公,始迁祖地就是如今的汾阳县![郭氏迁移图标]

由于战乱、饥荒、和做官定居等原因,始于子仪公的郭氏迁徒经历

成化七年(1471年)九月初三,监察御史巡按山西张进禄、山西潞州知州孙珂,及潞州判官冯徽三人,一道遭贬官,发配沿边卫所任职。 之所以会受到这样的重处,与就藩潞州的沈藩有关。

孙珂、冯徽到任时,沈藩沁源王朱幼埼出于跟地方官府打好关系的心理,专程设宴款待两人。 谁知饮到酣处,孙、冯二人竟然酒壮色胆,向朱幼埼索要女乐助兴 。宣德以后,宗王的实权几乎被剥夺殆尽,可不管怎样宗王在藩地是君,名义上与当地官员属于君臣关系,相关官员需要定期入府觐见。身为臣下,向郡王索要女乐属于蔑弃礼法、目无法纪。

其后,张进禄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任山西巡按,巡视到潞州时,沈王朱幼㙾设宴款待。因孙珂、冯徽两人也是御史出身,与张进禄有旧,遂邀请他们一同与宴。 席间,三人旁若无人地对朝政得失挥斥方遒 。妄议朝政属于大不敬之罪,在某些朝代可是要掉脑袋的。

沈王府教授孙达纳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被潞州知州孙珂查知后,不顾同城之宜一本奏疏就捅到了朝堂之上。作为反击,孙达也将孙珂在王府宴会上的表现捅了出来。你个小样竟然敢告刁状,孙珂转头就通过张进禄的关系,将孙达收押,并施以杖刑。俗话说打狗还需看主人,何况是王府属官,这么搞明显是不将他朱幼㙾这个藩王放在眼里啊,不给你们点厉害瞧瞧,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遂将三人在宴会上的表现通通具书上奏朝廷。于是乎事情闹大了,明宪宗亲自出面发话称三人“难照常例处罪”。

诏旨未下,而珂恃进禄之旧,遂讼达于进禄,收而 杖 之。王因通奏以闻。命官会鞫得实问拟如律。上以进禄等三人宴饮王府放肆狂言,及索女乐蔑弃礼法,难照常例处罪,遂皆谪之。 ”(《明宪宗实录》)

朱幼㙾,生于宣德七年(1432年),为明太祖朱元璋曾孙,首封沈王沈简王朱模之孙,沈康王朱佶焞嫡长子,生母沈王妃韩氏,是明朝宗室之中有名的贤王。

贤王一词 出自于 《孟子·尽心上》, 本义是指有德行的君王 。进入帝制时代,演变为对诸侯王的赞美之词。 每个朝代对“贤王”有各自不同的定义 ,比如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八贤王,在宋代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他的原型燕王赵元俨,在 历史 上虽然也以贤王著称,可主要表现在孝心及文学之上。

明朝对贤王的定义,以永乐为界限,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主要标准为, 上马能安邦定国,在内少惹是生非 ;后期经过削藩,宗室已经实权几乎被剥夺,成为了被圈养的吉祥物, 标准也随之变为能安分守己,不给朝廷添乱,最好在文学上能有所建树,给宗室增光添彩

朱幼㙾的贤,是有传承的。 沈藩始封君朱模为明太祖的第二十一子,原本藩地为辽东沈阳,是故封号为沈王 ,本当与四哥燕王朱棣等联手驰骋北疆,护佑家国平安。可还没来得及之国,就风云骤变,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推翻建文帝,践祚帝位。永乐六年(1408年),明成祖将弟弟改封到山西潞州,以原晋藩庆成王遗留的郡王府略加修葺,改造为沈王府,便打发弟弟之国。

朱模相当识时务,也相当能适应新的 形式 ,因此在德六年(公元1431年)五月薨逝后,朝廷给予了“ 惇厚乐静,谨礼奉法,未尝有过”的评价,并赐谥曰简 。“一德不懈曰简”,意指坚持德行毫不懈怠,这一盖棺定论给得相当到位。沈简王朱模将这一品质传承给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使沈藩成为有明一代少有的贤王家族, 也因此宗室人口并不算少的沈藩,在宗室之中存在感相对较弱,低调不太引人注意。

因其嫡长子的身份,朱幼㙾于正统八年(1443年)九月获得赐名,很快便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八月被册封为沈王世子,以东城兵马赵智之女赵氏为沈世子妃(注《明英宗实录》册封世子妃的记载有两次,不知当以何为准)。顺便说一下,朱幼㙾虽然是嫡长子,却是沈康王朱佶焞的次子,嫡子身份让他占了很大便宜,且《明实录》查不到其庶长兄的任何记载,估计没能活到成年。

天顺元年(1457年)九月,沈王朱佶焞去世,享年51岁,赐谥曰康。 天顺三年(1459年)七月,沈世子朱 幼 㙾袭封沈王,就此开启了其超长待机的藩王生涯,也延续了沈藩贤王的传承。 事实上还未袭爵,他就展现了自己孝的一面。

天顺二年二月,还是沈世子的朱幼㙾上疏朝廷, 称其父沈康王“坟所狭隘,无地可立庐舍”,请求朝廷在陵园外围再恩赐空地数亩 。对于沈康王的葬礼,朝廷派出有司专门协助朱幼㙾治丧,各种规格都是亲王标准,并没有短了他的,比如其陵园世按照藩王的顶格五十亩划定的。因此在问过工部的意见后,明英宗一口回绝。

奏下工部,覆奏王府造坟地 亩 已有定制,沈王坟例应地五十亩。若复增益,恐各王府援例不便。上是之,遂不与。 ”(《明英宗实录》)

对父尽孝,对宗室,朱幼㙾也尽到了宗主的义务。如成化十三年(1477年)三月,黎城王朱幼(土爰)薨逝,生前因“年老无子”,为身后计曾向提出援引晋藩广昌王例,以堂侄、清源王朱幼㘧的幼子镇国将军朱诠鏴为嗣子。为此,朱幼㙾在其去世后立马上疏朝廷重提此事。次月,朝廷复函同意朱诠鏴过继给朱幼(土爰),以镇国将军本职奉承黎城王宗祀。

朱幼㙾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因此鼓励宗室多读书,为此多次上疏为自己及宗室或求取书籍,或请求御赐书斋名称,单弘治、正德年间《明实录》有记载的就多达十余次 。如弘治十七年(1504年)赐予朱幼㙾《五经四书集注》;弘治十八年先后给西阳王子朱勋(氵壮)的书院赐名勉学;西阳王诠钲的书斋赐名好古;正德元年(1506年)十一月,赐宜山王朱诠满《四书集注》、《洪武正韵》各一部;正德四年(1509年)六月,赐沈府辅国将军朱勋注《皇明典礼》、《为善阴隲》及《孝顺事实》各一部。这些记载的末尾皆有“从沈王请(奏)也”之语。

当然,请赐的次数多了皇帝也烦,所以有时候会不给,如正德三年十二月,朱幼㙾连续两次上疏求书,第一次给侄子辽山王朱诠釴求书时,明武宗大方的给了;可轮到为其子宿迁王朱诠鎀求取《御制盘龙诗》时,直接以“不与”打发了。

身为贤王在不犯事的前提下,自然还要学会拍马屁及适当的为皇帝分忧,以搞好关系 。天顺六年(1462年)二月,朱幼㙾与受封洛阳的伊简王朱颙炔上疏朝廷,称今年是圣上复位六周年,他们想赴京进行朝贺。进入正统朝之后,此前经常会出现亲王进京觐见已成绝响,因此被明英宗一口回绝。可他并不气馁。

天顺七年闰七月,明英宗下旨恢复明宣宗原配、废后胡善祥的后位,并上尊谥恭让章皇后。朱幼㙾得到消息,再次上疏朝廷,称意欲带着清源王朱幼㘧等七人赴京朝贺,再次被明英宗复书阻止。这等行为看似做无用功,实则给皇帝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由于藩王实权被剥夺,王府官员工作相当轻松,成为养老的好地方,因此很多王府官年过七十都“犹不引退”,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是故朱幼㙾上疏朝廷,提请以官职论年岁,各品级王府官达到一定年岁,给予“加秩致仕”。这一建议得到朝廷的一致好评,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闰四月开始施行。

对朝廷而言,朱幼㙾平时就是一好好先生,可当事情触及藩王所剩不多的职权时,他也会据理力争 。弘治十八年(1505年)正月,沈藩稷山王府典仗郑瑀上奏朝廷,称沈府长史等官员受赂。对此,朱幼㙾直接上疏抗辩,援引《皇明祖训》“ 凡王国文武官犯法,王能依律剖断者,听 ”条,要求将只涉及王国内部的案件交由王府自行处置。同时请求朝廷下旨让各王府的属官,自今以后每逢朔望,皆到王府听取他的戒饬,以便让他们学会“奉公守法,勉尽忠义”。朝廷对这两件事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都察院覆奏谓:‘《祖训》所言,大率酌量事宜,便于处分。 若事 体重大者,一概听王剖断,恐非祖宗本意。其欲令各郡王官属朔望听候戒饬,是乃规戒臣下美意,宜从所请。’从之。” (《明孝宗实录》)

由于出身关系,沈藩只是藩王中的普通一员,无法跟秦藩这个地位特殊的大明第一亲藩相比,何况朱幼㙾仅比当朝皇帝英宗朱祁镇高出一辈,宗室中还有还有辈分更高的藩王,比如天顺六年与其有志一同上疏的伊简王朱颙炔,就比他高了一辈。 因此在天顺年间,朱幼㙾可谓是人微言轻。

可靠着强悍的待机能力,在此后近60年间,北京紫禁城内奉天殿上的宝座主人一换再换,朱幼㙾这个沈王却始终安坐如仪,辈分自然水涨船高。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六,明英宗朱祁镇驾崩。随即皇太子朱见濡即位,改明年为成化,是为明宪宗。新帝登基,照例要普天同庆,赏赐一下藩王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么多藩王, 赏赐当然要分出不同档次来,被用来作为划分档次的标准为:辈分 。同一档次的各王在诏书中出现的次序, 基本按照明太祖诸子的伦序及嫡庶来 。明宪宗即位时,朱幼㙾作为新皇的叔祖自然在第一档,可沈藩伦序靠后,因此在第一档中排序靠后。

戊戌……上以初即位,赐亲王白金、文绮。鲁王、辽王、庆王、肃王、唐王、郑王、襄王、宁王、周王、沈王、伊王、岷世子各白金三百两,纻丝罗十五表,里纱十五疋,锦三 疋 ,钞二万贯。 ”(《明宪宗实录》)

成化二十三年(1464年)八月二十二,宪宗朱见深驾崩。九月初六,皇太子朱祐樘继位,诏次年改元弘治,是为明孝宗。明孝宗同样以即位大庆,赏赐藩王白金文绮。这一次朱 幼 㙾晋升为新皇的曾叔祖,当然位列第一档,且排名极其靠前, 仅次于同辈的宁王朱奠培和唐王朱芝址 。唐王朱桱是明太祖二十三子,照例应当位列朱幼㙾之后,如此排名唯一的可能便是嫡庶之分,唐王一系两代嗣王都是嫡子出生,而沈藩的第二代沈康王是庶子。

随着宁王朱奠培和唐王朱芝址的去世,朱幼㙾成为了弘治朝藩王中唯一一个曾叔祖辈,虽然辈分没涨,可排序升到最高。弘治五年三月,册立皇太子,向藩王通报此事,并给予赏赐时,《 实录》中出现的王号唯有沈王,其余诸王被“沈王等二十三王”所涵盖了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明孝宗朱祐樘驾崩。随即,皇太子朱厚照继位,诏次年改元正德,是为明武宗。新皇登基,依然普天同庆,再次给予藩王赏赐。这一次实录对受赏的藩王及赏赐等第、数额都没有记载,唯一可知的是得到赏赐的沈王,依然是朱幼㙾。

俗话说幺房出长辈,明太祖子嗣众多,年龄相差巨大,是故活到正德朝曾孙并不止朱幼㙾一人 。比如辽藩的长阳王朱豪㙷同样是太祖曾孙,只可惜他老爹庶人朱贵烚不争气,不断作死把辽王之位给作没了,致使他与辽王之位失之交臂,费尽千辛万苦才得以续封长阳王。总而言之,正德初年虽然还有多位太祖曾孙在世,可列爵亲王的仅有朱幼㙾一人。 早已故去的明宣宗也是太祖曾孙,换而言之朱幼㙾是明宣宗的堂弟,明武宗的高叔祖,这就厉害了,也让他成为宗室中的顶级存在,享受的待遇,与天顺朝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 庆藩安化王朱寘鐇在宁夏(今宁夏银川)举兵谋反 。虽然这场叛乱很快被游击将军仇钺以戏剧性的方式平定,可性质与景泰年间的广通王朱徽煠之乱截然不同,这是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八十余年后,明王朝爆发的又一次由宗王亲自领导的叛乱。

更重要的是此次叛乱,给了雄心勃勃想要再现永乐、宣德盛况的明武宗一记闷棍。正德初年,刘瑾在明武宗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激起文官集团的强烈不满,双方一直在斗法。此次文官集团认定是刘瑾擅改祖宗成法才导致了这场叛乱,因此要求处死刘瑾以谢天下。说实话这场叛乱与刘瑾有着莫大关系,是他所用非人,才激起了宁夏军士的激愤。 因此明武宗百口莫辩,被迫用处死刘瑾,废除改革措施的办法来平息众怒

是以他对朱寘鐇恨得牙痒痒。然而《皇明祖训》这部被特意强调为“一字不可改易”的明宗室最高法典,惩处犯罪宗室的调律为“ 虽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则降为庶人,轻则当因来朝面谕其非。或遣官谕以祸福,使之自新 ”。也就是说按照常理,即便明武宗再怎么对朱寘鐇恨之入骨,都无法将他明正法典,最多只能学自家高祖暗搓搓 的 处死汉王以这种手段来泄愤。

这不是他想要的。好在这条祖训前面有“亲王”这个限定词,而朱寘鐇是郡王,让他有了变通的余地,更好在祖训中还真有一条可以让他变通的内容。

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除谋逆不赦外, 其馀 所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 ”(《皇明祖训·首章》)

这条祖训虽然针对的对象是皇亲国戚,宗室自然是皇帝的亲属,所以非亲王的朱寘鐇正可以适用这一条吗!如今他犯了谋逆大罪,自然应当让诸王们都议一议,你看朕多开明。若是宗亲们一致认为他应当去死,那朕也只能顺应他们的呼声,可怪不得朕。

丙申,沈王幼㙾、秦王惟焯等各议奏:‘寘鐇罪恶,宜并其子孙肆诸市,以谢祖宗。’奏至,复下法司会多官详议,乃请执寘鐇赴文华门外亲鞫之。是日,上御文华殿,皇亲、公侯、驸马、伯、府部大臣,及六科十三道以次跪奏曰:‘寘鐇大逆不道,宜如诸王议割恩正法。’上曰:‘寘鐇图危社稷,得罪祖宗,既天下诸王及群臣皆欲正法。论出于公,朕不敢赦,但念宗支,令自尽,焚弃其尸以示戒。其子孙台溍等五人,仍置西内严禁之。’ ”(《明武宗实录》)

此时有二十多家藩王存世,却只列出沈王和秦王,并且将朱幼㙾置于有“大明第一亲藩”之称的秦王朱惟焯(秦愍王朱樉刘石孙,与明武宗同辈)之上,可见其在宗室中的地位。

巧的是,安化王之乱平定后不久, 就爆发了刘六刘七大起义 。这场由成语“流里流气”两大主角领衔的农民起义,共历时两年,转战南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湖广等地,一度逼近京畿,迫使京师九门戒严。远在山西的沈王朱幼㙾,也被卷入其中。

正德六年五月,就在朱寘鐇被赐自尽后三个月,纵横山西的大盗李华聚集千余名部众,与刘六所部会合,一时间声势大 震 ,兵锋直抵沈王所在的潞州东大门——壸关县。朱幼㙾这位年已81岁的老王爷大为震恐,赶紧向朝廷求救。

癸未……山西盗李华等起,逆瑾党亡命 多从之,众至千人,衣帜皆赤。与刘六等合掠壸关县之赵村,大肆焚戮。沈王乞师讨之。上 切 责镇巡官,令军卫有司失事者,俱停俸戴罪杀贼。 ”(《明英宗实录》)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七月十六,沈王朱幼㙾薨逝,讣闻,明武宗为其辍朝三日,下令按亲王仪制为其治丧,同时赐谥曰庄。“履正志和曰庄”、“德盛礼恭曰庄”、“严恭自律曰庄”,庄是一个典型的美谥。 但是《明武宗实录》对朱幼㙾的生平记载,有着重大的失误。

乙未……沈王幼㙾薨。王,康王第二子,母妃韩氏。宣德壬午生,正统丁卯封世子。天顺己卯袭封,至是薨,年五十有五。讣闻,辍朝三日。遣官祭葬如制,谥曰庄。 ”(《明武宗实录》)

在中国古代存在着两种纪年体系, 一种是帝王纪年法 ,也称王位纪年,包括君主在位年次纪年,及年号纪年两种,比如周宣王元年,洪武二十三年都属于这一体系。 另一种是干支纪年法 ,以天干地支配对,六十年为一轮回,因此也可以起始干支甲子来命名,称甲子纪年法,如甲午战争中的“甲午”就是干支 记年 。

由于这两种纪年法都属于断代纪年,故古人往往会将两者结合使用,引文中的“宣德壬午”、“正统丁卯”、“天顺己卯”都属于这种运用。当下在考究年代时,需要将其转换为现在通行的公历。

比如要推算“正统丁卯”是哪一年,需要分两步来处理, 首先要搞清楚“正统”年号所属的时间段,而后通过万年历查找出最近的一个“丁卯”是哪一年,再以减去60的倍数往前翻 ,当两个时间点出现在同一个区间时,重合的那一年就是相应的年份。正统年号使用时间为1436年至1449年,最近的丁卯年为2047年,减去600后,为1447年,正好落在正统年间,所以“正统丁卯”为1447年。

《明宪宗实录》明确记载,朱幼㙾于天顺三年(1459年)袭爵,所以“天顺己卯”为1459年。 如此朱幼㙾在位长达58年,怎么可能去世时只有55岁?

所以只能通过计算“宣德壬午”是哪一年,来修正朱幼㙾的寿数了。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时间段为1426年至1435年。最近的壬午年为2002年,减600为1402年,这一年为建文四年;减540为1462年,这一年为天顺六年,都不在宣德年间。所以“宣德壬午”这个生年显然也是错的。

“午”跟“子”字形相近,“壬子”同样是干支之一,所以会不会是誊写时,误将“宣德壬子”写作了“宣德壬午”呢? 考 最近的壬子年为2032年,减去600为1432年,正好处于宣德年间, 为宣德六年

《明孝宗实录》明确记载朱幼㙾的胞弟,沈康王嫡次子(排行第三)清源庄简王朱幼㘧生于宣德七年,朱幼㙾身为胞兄当生于宣德七年前,宣德六年还是合理的。且明代史学家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称朱幼㙾享寿86,是明代最长寿的亲王。按宣德六年算,朱幼㙾享年85岁,以古代的条件,有个1岁左右的误差属于正常范围。

如此朱幼㙾应当生于宣德壬子年,享年85岁。就这么短短数十字,《明武宗实录》竟然出现了两处错误,也是醉了。

朱幼㙾作为有明一代最长寿的,罕见的当朝皇帝高叔祖,虽然拥有超长的待机时间,一生醉心于文学,对潞州文化事业有所贡献,除此之外并无什么建树,以现在的眼观观之就是一占据高位的米虫。可符合明朝朝野对藩王的要求,且也没有像其他宗室那样鱼肉乡里,在明人眼里这是妥妥的一位贤王,担得起“庄”这个谥号。

吴人认为,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曾说:“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吴氏谱序》也说:“谱学之兴,其有益于世也大矣,盖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谱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国,族谱的神秘意义,首在维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统纯正。

《延陵吴氏家谱序》说得好:族谱兴起于中古而有先王之遗风。“先王宗法坏而恭敬之教亡,教亡而后谱作,谱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礼行,礼行而后祖尊。”族谱的出现,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一种挽救宗法礼制、维系血统纯正的产物。有了族谱,就有了区别、分明,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没有族谱,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属。随着宗族的发展,子孙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间就会日益疏远,甚至同族兄弟都视如路人。而有了族谱,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因此,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谱)(乾隆已亥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在大多数吴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多把修谱系作为突出的一条。

正因族谱有如此重要的神秘作用,吴姓宗族无不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每次族谱之修,都要先注明受领人姓名,开明谱牒部数。宗规要求族人对族谱要留心收藏,勿视为泛常。不得乱笔涂改或让鼠咬虫伤,潮湿霉烂,更不得贪财出典,否则严惩不贷。吴氏支谱《给谱录》就规定“公议子、午、卯、酉年清明日,各携谱齐集公所,凭值年人眼同会看,倘有毁坏者听罚,其遗失出典者,议罚不轻,严追不贷。”

各家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吴姓族谱也不例外。一篇序文,或述本族发展历史,或述修谱缘起经过,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因此,一篇序文就是一篇简短的历史和道德文章,而同时,往往也是一篇散文佳作。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吴姓家谱文献目录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杨继盛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写本 一册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如胜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呜凤撰写本 一册

辽宁本溪·吴俄尔格氏家乘五卷 藏地: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村 (清)吴守恩纂清雍正间纂写本

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钞本 一册

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民国)吴恩培编1940年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档案馆 (清)吴优善 吴鸿盘纂清道光三年(1823年)纂 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铁板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文管会 (清)吴宝善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刻本

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藏地:河北青县崇仟镇野兀屯吴淑珍纂钞本

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仁泽堂刻本

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博物馆 (民国)吴承祜纂 1929年1936年铅印本

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宗洛十一修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瑞宗等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科

孔子后代族谱

 孔子的后代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这些人又是怎样下面由我阐述孔氏家族后代的 历史 过程,希望你喜欢。  孔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