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辈分宗谱列表
我是襄阳的我们这的白氏字辈:群生景正 存宗广继 之子序立 书怀名传 族纲万代 一致亲爱 树言本直 心中天平 谨守教训 家门光荣 嗣起盛强 宝属厚望 。我是宗字辈
1)白姓在中国姓氏中居于第73位,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在回、蒙古等民族中也有较多人口。
2)白姓的来源比较复杂,有许多互无关系的支派。《元命苞》云:“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这是白姓的一支。
《新唐书·宰相世系》上说:“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孙虞仲封于虞(山西平陆东),为晋所灭。虞之公族井伯奚作为晋国伯姬的陪嫁奴隶到了秦国,后来得到秦穆公的赏识,受邑于百里,因号百里奚。奚生视,字孟明,古人皆先字后名,故称孟明视。孟明视有二子:一曰西乞术,二曰白乙丙,其后以为氏。”白乙丙的后代以白为姓,形成了白姓的又一支。因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故这支白氏起源于今陕西。
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太原白氏家状二道》说:“白氏芈姓,楚公族也。楚熊居太子建奔郑。建之子胜。居于吴楚间,号白公,因氏焉。”此白姓是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
此外,传说古代南方有个白民国,唐代在其地置白州(治所为今广西博白县),当地人以地为氏,也称白氏。此即《姓氏寻源》所云“《逸周书》白民之国,今之白州,或有以地为氏者”。
白氏早期主要分布于秦、楚、魏等地。战国时,秦国有名将白起,郿(今陕西眉县)人,屡战获胜,公元前278年攻克楚都郢,因功封武安君,后被逼自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思其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子孙世为太原人。
《新唐书》说白起是白乙丙的裔孙,而《太原白氏家状二道》则说白起是白公胜的裔孙。白仲23世孙白邕,任北魏太原太守,邕五世孙白建,北齐五兵尚书,因功赐田韩城。白建曾孙白温,任唐朝检校都官郎中,迁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第六子白锽,任巩县令,居郑州,生五子,各以其官散居四方。白锽长子白季庚,任襄州别驾,生四子,次子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晚年居洛阳香山,成为白氏迁洛始祖,其后代分衍今河南偃师、伊川、宜阳、巩义、郑州、新郑、沁阳等地,枝繁叶茂。此外,白氏在秦汉时期有迁至今山东者,如西汉白光为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人;隋唐时期有迁至今宁夏、甘肃、广西者,如唐代白孝德为安西(府治今甘肃临潭县东)人,白耸为马平(今广西柳州)人,这时还有一些其他姓氏的人改姓白;宋、明时期还分布于今浙江、安徽、江西、江苏、广东、福建、河北以及东北、西北的一些地方。自清初开始,闽、粤白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新加坡等国者。
白氏在文化方面取得最突出成就的人物是白居易。他是唐代中期诗人,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被称为“诗史”。此外,战国时有两个白圭,一为贸易理论家,一为水利专家。隋代有灵武(今属宁夏)人白瑜举,于大业九年(613年)起义,起义军曾发展至数万人。唐代还有文学家白行简(白居易之弟),唐宣宗时宰相白敏中。五代后周有中书令白文珂。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代表作品《墙头马上》,元末有红巾军将领白不信。明代有水利专家白英。清代有书法家白云上、名臣白准泰。近现代有豫西农民武装起义领袖白朗,地理学家白毓昆,国民党桂系首脑白崇禧等。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科拔贡。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之后,热心兴学,先后历任启化学堂校董、劝学所总董、教育会副会长等职,因办学成绩突出,当选为省咨议局议员,后任海龙知府。张作霖时期,被荐为大帅府专馆塾师,教授张学良。1920年,又受命组建奉天文学专门学校,任校长。从教多年,桃李满天下。
1927年任奉天省省长,先后任第二、三届奉天省议会议长、资政院议员、省通志馆馆长,其间总纂并出版了《辽阳县志》。后任奉大省第二、三届议会议长和省通志馆馆长等职,著有《丹桂轩诗钞》、《阅微草堂评语》等著作。三十年代,日伪统治东北时期,白永贞出资修建辽阳道德会,并隐居此处,以度晚年。在此期间,白永贞常为人书写字幅,多为楷书、行书。书写内容大多为孔孟书中的开明语句和名人格言之类。同时还选编《开卷有益》、《小儿语》,内容多为教育之言,印成册后散发至辽阳城乡各处。他同时还撰有《白氏家谱序》、《铁刹山志》等书。
白永贞居官不傲,每次归乡,一里外必然下车,徒步入村,见到乡亲以礼相待。有时赶上秋收,就身着布衣和乡亲一起下田干活。辽海地区低洼易涝,庄稼常被水淹。白永贞为此多方奔走,费尽口舌,力促当局十折五收土地税,辽海一带乡民称颂不已。
白永贞1944年病故,享年七十八岁。
白家辈分宗谱列表
本文2023-10-24 18:46:5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3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