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家观后感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3收藏

《朗读者》家观后感,第1张

 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1

 “家” ,是个会意字。上面的宝盖头表示与房室有关,最早的房子是用于祭祀祖先或家族聚会。下面是“豕”即野猪,这是非常难得的祭品,所以最隆重的祭祀是用野猪祭祀。这应该是“家”的本义。由此引申出人们常说的“家庭”、“家居”、“家属”、“家谱”等词语。

 人们常说,家是温暖的岸,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地方,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亲人。每年春运,远在外地的游子、异客,都要千里跋涉,返回故里,回家。可见,家的凝聚力,家的血脉情。

 六组朗读者,分别从自己的角度,讲述了他们心中的“家”,他们与家的故事。

 作家毕宇飞说,他是“漂泊”者。在那特殊的年代,造成他的父亲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家庭的传承缺失。没有了家,没有了“根”,他的父亲是绝望的,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残破地挂在树梢枝头,孤独无助地,任凭狂风暴雨摧残。当他朗读自己的小说《推拿》时,我流泪了。一群盲眼的人,一群无助的人,隐喻自己漂泊的人生,以及对“根”的期盼。

 台湾演员王耀庆讲述他爷爷的故事。政治的藩篱,时空的阻隔,他的爷爷未见到自己的亲人,那种痛失亲人的伤感,那种刻骨铭心的经历溢于言表。他朗读的`是扬·马特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结尾部分。他的动情朗读,传递了对家依依眷恋的真挚感情。作家梁晓声朗读自己的佳作《慈母情深》,母亲的艰辛,母亲的慈爱,让人唏嘘。家,有亲人的眷恋,有亲人的付出,家是一盏长明的灯,让人魂牵梦绕,让人叶落归根。

 拳王邹市明一家的朗读,是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那亲情充盈的现场,那可爱的一双孩子,那奶声奶气的朗读。当冉莹颖回忆现场,为丈夫呐喊助威的画面,那满含泪水的双眸,让人感到家就是幸福的港湾,亲情之所在。

 台湾演员赵文瑄眼中的亲情是默契,是天衣无缝的默契,是心之交融的默契。他朗读季羡林先生的《老猫》。他与季老的乐趣相同,宠物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咪的陪伴与相守,是赵文瑄的家之所在!

 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专家潘际銮的成长与祖国母亲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在“烽火连三月”的岁月,辗转奔波,终于在昆明以优异成绩进入西南联大,以后又参与清华的恢复重建。现场,他和众多清华老教授朗读体现家国情怀的《告全国民众书》,让人潸然泪下。

 家国!国家!血脉相连,同祖同根!愿家幸福!愿国繁荣!

 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2

 本期的主题听起来就那么的温馨: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

 家是什么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够洗涤掉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是一阵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和忧伤;更是那一缕情丝,穿透着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家是宁静的,家是温暖的,家是甜蜜的,家也是安定的。她可能不华丽,但一定要雅致。那点点滴滴的幸福,实实在在的欢乐,时刻都可以把她装扮得暖意融融。她可能不富裕,但一定要洋溢着爱和情,一句贴心的话,是浓浓的亲情,厚重的给予。

 家是一座充满爱的房子。即便豪华也不失温情,即便朴素,也有美丽的憧憬,房子里应该充满欢声笑语,充满和谐温馨,而不是冷冷冰冰,磕磕绊绊。或许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就组成了一个家,但这就是一种缘,每一个人在这座房子里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缺少了谁都是今生的遗憾。

 家是一个放松的地方,让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累了,烦了,伤了,痛了……你都可以在家中找到释放的空间。回到家,可以听几首舒缓的音乐,静坐冥思;也可以饮一杯幽香的清茶,和家人分担你的苦恼。

 关于家,有说不完的话题!我们只能感叹人类语言的贫乏,不能把家完整无缺的表达出来,苏轼词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是啊,家就是一个人我们的心灵安静下来的地方,它可能不那么奢侈、漂亮,不那么宽敞,可是,家一定让我们心安。

 昨天的朗读者中轩主印象最深刻的已经耄耋之年乃至期颐之年的那些老者声情并茂的朗读的《告全国民众书》,在祖国饱受蹂躏的时刻,中国的知识分子站了出来!他们选择了勇敢的面对而不是逃避!在那个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在华北已经放不下一张课桌的时候,家就更不用想了!经历过那个苦难时代的人更能够感受家的温暖吧。

 轩主一直想不明白的是,在那个国将不国,家不是家的战火纷飞年代,在中国西南的一隅,西南联大为什么创造了那么辉煌的业绩有多少名震当代的科学家、思想家出自这个学校以学校条件论,西南联大大概连现在的三流学校都不如,别说学生了,就是那些全国闻名的大教授有时候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怎么还培养出那么多世界一流的大师级人物和他们比起来,现在的大学是不是应该好好发反思反思,为什么条件好了,我们的学术水平却没有提高那

 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好像是德国的一个学者写的,说中国人只有在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才能够爆发出惊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他的本意是警告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要把中国逼急了,那样的后果他们承担不起。想想这个学者说的有一点道理啊,平时我们一盘散沙,只有到了国家的危机时刻英雄才会横空出世,带领我们走向下一个辉煌。

 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3

 作为一档大众综艺节目,《朗读者》之所以选择朗读这种展现方式,而并非静默意义上的读书,部分用意或许就在于此。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看到:阅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属于一种个体化、私人化的行为。在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尚未诞生之时,一位知识人最常见的独处方式,就是阅读。即便当今各种媒介无比发达,相当一部分知识人在独处时,仍然会选择与书相伴。这种与书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完全可以是在静默无声之中进行的。

 朗读则明显不同。既然要发出声音,那么在大多数场合里,都应该会有倾听对象。朗读者与倾听者之间的互动,区分于阅读者与书之间的交流,前者明显被自然赋予了某种公共性。无论是朗读这种行为的大众化特征,还是其具备的公共性特质,都跟央视对于文化综艺节目的定位与诉求一拍即合。

 既然是强调大众性与公共性,那么营造朗读者跟广大观众之间的通感和同理心,就变得无比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在《朗读者》登台的这些节目嘉宾,无论他是知名老翻译家许渊冲,还是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抑或是著名演员、导演蒋雯丽,其在舞台上所呈现出的身份与角色,都跟其上述社会属性无甚关联。在舞台上朗诵的那一刻,他们是慈祥的父亲,是孝顺的儿子,是充满爱心的女人,是温情满满的赤子。他们所展现的,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然人性与情感。在这样的情感感召之下,观众会暂时忘记这些嘉宾种种高不可攀的社会身份,而自然而然地觉得:他们是跟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普通人。这样的通感营造,给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情感维系,搭建了一座自然的桥梁。

 大众化、公共性、人本主义视角,再加上契合了政府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大环境,这样的节目,怎么可能不火呢

 我是在微博上看到的关于《朗读者》的宣传,可爱的许渊爷爷让我一眼就对这个节目产生了好感。因为他代表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化。

 当我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朗读者》时,我是全心全意地被吸引的。不跳片头,不跳片尾,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很难得的做法。

 我不是学艺术的,也不是学文学的,我对于这些形式的东西一窍不通,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有着一点小小的文字情节的小女子,是喜欢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对于他的形式提出质疑,特别是有赚人眼泪的嫌疑之说。在我看来,如果一篇文章不能让读着在开心处拍手大笑,不能让读着在伤心处掩面叹息,那么读过,就会忘了,文字如果不能引起心灵的共振,它的存在就没有意义。幸运的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中总能有一个人能为之震颤。

 文字只是一种手段与方式,它只是作为一种媒介,一个载体,它并不优美,甚至枯燥乏味,就如当初学着写字时的心情。但是,当它成为了文学,它承载着文化与记忆的时候,它就变得美好起来,它成为音符流淌在舌尖,它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时,它就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一种文字,如果要有力量,那么它的背后就一定藏着一个故事。

 同理,一个好的节目,没有强大的情感作为支撑的话,是走不远的,我更愿意把这种情感称为文化底蕴。一个好的节目,也是有力量的,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制作,不是来自于舞台灯光效果和刻意的抒情,它是在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对话间就能打动你。回顾《朗读者》,它并没有刻意去歌颂什么,赞美什么,记忆中,第二集,那个在朗读间里读着冰心送给妈妈的女孩儿,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三句话,就已经让我泣不成声。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师从钱锺书、闻一多、冯友兰、柳无忌、吴宓等学术大家。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1

记者从许渊冲家人处获悉,今天早晨7点40分,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教授许渊冲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0岁。

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师从钱锺书、闻一多、冯友兰、柳无忌、吴宓等学术大家。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

他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已出版译著120余本。2010年,继季羡林、杨宪益之后,许渊冲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骑车是许渊冲平生一大乐趣

2017年3月,记者曾到许渊冲家中专访,他可爱、执着的一面尽显——

许渊冲:用一生捍卫译文里的美

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身着西服,仰靠在家里最时髦的家具——一把米色仿皮摇椅上睡着了。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半小时,他语音高亢地连续“喊”话,实在是太累了。

央视《朗读者》第一期播出后,许渊冲迅速走红。他在海外的朋友纷纷发来祝贺邮件,出版社纷至沓来要给他出书,这两天他脚步匆匆赶回故里南昌,修家谱、做演讲,忙得不得了。此前,许渊冲和夫人照君婉拒所有媒体的采访要求,直到最近,才终于答应接受了专访。

“他是‘外科派’,我是‘内科派’”

北大教授许渊冲住在一套只有70平方米,还是水泥地面的老房子里,老书架、老饭桌看上去年头也都不短了。家居陈设整体有些寒酸,但这位气宇轩昂的老人一坐定,整个房间瞬间明亮了,也立刻欢腾起来。听闻自己成了网红,他咧开嘴笑了,“我没有时间关心这些,不过,别人都告诉我了。”

许渊冲一生的成就围绕在他四周,他的中译英、中译法译著以及他的英译中、法译中著作,共有120余本,整整齐齐地立在倚墙的两排简陋书架上,这其中有他翻译的《红与黑》《包法利夫人》《约翰·克里斯托夫》等,还有他用英文、法文翻译的《楚辞》《诗经》《西厢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而在书桌的上方,悬挂着一幅老友的书法:“译古今诗词,翻世界名著,创三美理论,饮彤霞晓露。”

许渊冲家中的书架

和那些沉静、内敛的老学者不同,许渊冲个性张扬、狂放,上大学时得来的绰号“许大炮”从未褪色,“我是诗译英法唯一人,上世纪60年代我就是唯一人,到现在还是唯一人。”最后,他又来个强大注解,“像我这样的,两千年来也没有第二个。”

关于翻译,许渊冲强调“三美”原则:内容美、声音美、形式美,如果谁撼动了他的原则,他就像一个战士一样,会与人决战到底。一次,他在课堂上讲到了“三美”,一位学生反对他,说有“五美”,他很生气地说,“他就想胜过我,学习是为了追求真理,不是为了出风头,北大学生自以为了不起了。”

即使面对权威,他坚持翻译美之原则也从未退让过。他回忆说,翻译家王佐良是第一个反对他的人,说他的翻译是“鸳鸯蝴蝶派”。两个人最早的分歧因瓦雷里的诗《风灵》是直译还是意译而起。其中有一句诗,大意是“灵感来无影,去无踪,就像美人换内衣露出胸脯的那一刹那”。王佐良译成“无影也无踪,换内衣露胸,两件一刹那”。许版译文为“无影也无踪,更衣一刹那,隐约见酥胸”。许渊冲认为王佐良用的“胸部”一词没有美感,因为它既可指男也可指女。他用的“酥胸”才有朦胧美。许渊冲多年后又辩论说,王佐良的翻译是“外科派”,就好比一个伤兵中了箭,外科医生只是把箭掰断了,取出来,但毒还在里面;而他是“内科派”,不仅把箭拔出来,还把内部的毒也取出来了。

他与作家、翻译家冯亦代同样有过“战争”。《红与黑》的最后一句,说到市长夫人死了,按原文是“她死了”,但许版译文为“魂归离恨天”。当年冯亦代就批评许渊冲为什么要加上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还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直指“魂归离恨天”是从《红楼梦》中偷来的。时至今日,许渊冲依然坚持己见,他认为翻成“她死了”表示的是正常死亡,但市长夫人并非正常死亡,而是含恨而死,没有比他的翻译更贴切的了。再说了,这“离恨天”也不是《红楼梦》才有的,是从《西厢记》里来的,难道《西厢记》偷了《红楼梦》吗?“翻译家罗新璋当年说,他要是想到了,也会像我那么翻译的。”许渊冲就像孩子一样,最后找到了一个温暖靠山。

“自豪使人进步,自卑使人退步”——许渊冲家里高挂着这样的条幅,“我的经验是,光谦虚不能使人进步,没有自豪感,人这辈子就完了。”正如多年前他与朋友所言,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

九旬译莎翁,每天必译千字

许渊冲刚刚完成莎士比亚剧作《凯撒大将》的翻译,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当天的凌晨三点,已开始动笔写译者后记,其手稿笔力充沛、元气十足。

总结自己刚刚结束的翻译,许渊冲等于给听者上了一堂翻译美学课。

凯撒说过最著名的三句话:“Veni,Vidi,Vici。”这是拉丁语,翻成中文就是“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胜利了”,而翻成法文为“Vines,Vois,Vinc”,英文是“I came,I saw,I won”。许渊冲说,只有法文能翻出美感来,他用中文很难翻出来,英文也翻不出来。“这就说明翻译不但要真,还要美,翻真不足为奇,但做到美很难。”许渊冲的手高高挥舞着,说他一生都在做这件事,但是不能每次都做到,“做不到比做得到的多,所以需要别人的鼓励。”

许渊冲前年接受了海豚出版社邀请,向莎翁剧作翻译发起猛攻。迄今他已翻译完成11部,出版了《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等10部。“辛苦?我高兴还来不及!”许渊冲急切地分享着他的秘密:白天来人了,他就要花时间应付,但晚上没人打搅,他劲头儿一上来就谁也拦不住,那是他独享的快乐时光。他给自己规定每天一千字的翻译量,如果这个数量没完成,不论时间多晚都会补上,“有规定就好,没有规定反而累。”

去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国内几家出版社分别推出《莎士比亚全集》中文版。面对市面上不同版本的新译作,许渊冲自信满满地说:“还是我翻得好一点,莎士比亚是把现实变成文字,我不光是把文字翻译成文字,我要把文字里的现实翻译出来,所以我翻得更好。”

针对市面上出现的诗体莎士比亚译本,许渊冲不赞成元曲风格译文的滥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翻成‘郎啊,罗郎啊’。那念着别扭嘛。这种风格有时候可以用,有时候就不行。罗密欧与朱丽叶见面,不可能这么叫。”

“莎士比亚写得满意,我翻得也满意。”许渊冲一再说,一个人的一生要尽量享受幸福,还能使别人幸福,而他做到了这一点。这个热爱翻译的老头儿更发出响亮誓言,“我要活到100岁,把莎士比亚剧作全部都翻完!”

回忆是望远镜,看远又看近

“回忆是望远镜,既可以看见远方,又可以看到近来,近来的喜就可以减少过去的苦了。回忆还是放大镜,把当年的小事放大,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乐趣。”许渊冲喜爱回忆,但回忆在他汹涌的激情中,又暗藏着诗意和美。

在《朗读者》中,许渊冲忆起将林徽因的诗歌《别丢掉》翻译成英文诗歌送给当年喜欢的姑娘时,念着动人的诗句,竟流泪了,观众也被感动落泪。那个当年心仪的姑娘就是西南联大的女同学周颜玉。他感叹道,“1939年那年,钱锺书、杨振宁、周颜玉和我,我们几个人遇见,这很好玩。”

许渊冲在《朗读者》节目里

许渊冲的语调变得温和起来。周颜玉当年是学校的皇后,班里十个男生,只有她一个女生。许渊冲和她坐邻桌,他有才,她有貌,宛若天造地设的一对。许渊冲至今记得他是在1939年7月12日,将林徽因的《别丢掉》、徐志摩的《偶然》两首译诗及一封英文信投进了女生宿舍信箱。他还补充说,周颜玉的美不光是他的独家感受,还有老师吴宓的日记为证。吴教授一日遇到了周同学,“盛施粉黛,如樱桃正熟”,而另一日遇到,则“另有一种清艳飘洒之致”。但无奈周颜玉已订婚,面对现实,许渊冲化伤心为力量,在女生扎堆儿的外语系寻觅到了新天地。

许渊冲不光给大学女生写过信写过诗,他的夫人照君说,“你看我们的结婚照片多漂亮,许老也给我写过诗,但抄家时都给抄走了。”当年他们的儿子刚出生时,许渊冲的诗歌创作尤其旺盛,但照君想不起来写的是什么了,只依稀记得有“杨柳寄真情”这样的句子。

至于他的同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同样被老人家不断提及。许渊冲回忆起,当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同上大学一年级的英文课,叶公超教授讲赛珍珠的《荒凉的春天》,课文中有一个动词的过去分词并不表示被动的意思,全班同学都没有发现,只有杨振宁一个人提出问题。等杨振宁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后,许渊冲这才想到这是他善于发现异常现象的结果。他还记得1998年和杨振宁分别60年后在清华大学的会面,一上来杨振宁背起了晏几道的《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这首诗许渊冲翻译过,他的英译文意思是“歌尽桃花扇影风”,杨振宁当即指出许渊冲翻得不对,书上不是这么写的。可许渊冲大声争论说:“‘桃花扇影风’美多了,‘扇底风’那是画的桃花,我翻成‘扇影风’那是真的桃花,是桃花的影子落在了扇子上。”多年过去,许渊冲还在与老同学隔空对话,“在我看来‘扇底风’是实写,扇影风是想象。这就是真与美的矛盾,也可以看出科学与艺术的不同。”

1938年刚考上西南联大时,有同学曾问许渊冲的梦想是什么,当时他表叔熊适逸翻译的《王宝钏》《西厢记》在美国演出,引起轰动。他就回答说:“想做像表叔那样的著译家。”如今,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做到了。

采访临近结束,96岁的许渊冲端起手中的茶杯。茶水清醇,杯中一朵雪菊倔强地怒放,充满活力,如同他的人生一样。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2

许渊冲在书房电脑前工作。受访者家属供图澎湃新闻记者从许渊冲先生友人处获悉,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6月1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2014年,国际译联将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授予了93岁的中国翻译家许渊冲。这个每三年评选一次的国际奖项,旨在表彰那些推动文学翻译发展、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翻译家们。自1999年设立以来,这是第一次授予亚洲学者。

已经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作120多部,许渊冲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但直到2017年,许渊冲登上央视节目《朗读者》《开学第一课》的舞台,才被普通人熟知。他在现场朗诵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诗《别丢掉》,他的动情,他的率直,他的赤诚,打动了屏幕前的观众。

新华网去年6月曾刊文《百岁翻译泰斗许渊冲:跨越时代,不改一腔赤诚》。文章写道:生于1921年,上世纪40年代毕业于西南联大,许渊冲历经了中国的沧桑百年,中国的现代史,也是他的一生。回忆起群星璀璨的西南联大时期,他的老师有闻一多、钱锺书、傅雷……他自言,在学术上,尤以钱锺书对他的影响最多。

钱锺书称赞他英译的《毛泽东诗词》:“你带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灵活自如,令人惊奇”。古典文学大家叶嘉莹也称赞他的中译英诗词“音韵皆美,情味悠长”。

许渊冲毕生钟情翻译中国古典诗文,将一生的心血都奉献于此。

新华网文章介绍:1994年,他的中译英《中国不朽诗三百首》在英国企鹅图书公司出版,这是该社出版的第一本中国人的译作,并得到“绝妙好译”的评价。1999年,他的中译法《中国古诗词三百首》在法国出版,被称作“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他将《西厢记》译成英文,被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誉为“在艺术性和吸引力方面,可以和莎翁《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

他说,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这是世界的乐趣,也是他翻译诗歌的初衷。

80余年的翻译生涯,许渊冲坚持“形美、意美、音美”的翻译理念,即翻译出的诗词,要像原诗的格式韵律一样工整押韵,更要有原诗思想上的意境之美。在翻译时“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美感,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他对传播中国文化的热情与赤诚令人动容。

因此他翻译的诗词注重格律,诵读时朗朗上口、十分押韵,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古典诗词有比喻、借代、拟人、对仗,他译的英文版也有比喻、借代、拟人、对仗。且诗词中境界全出,是不折不扣的“意译派”。

《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他翻译成When I left there ,Willows shed tear;“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他译作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他译作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so drear,so lonely,without cheer。

虽已高龄,许渊冲仍关心时事,谈及当今世界文明之间存在的分歧,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或可提供解决思路。他不断提及《道德经》里的智慧,“Truth can be known,but it may not be the well-known truth(真理可知,但未必是你所认识到的真理)”,这是他对“道可道,非常道”的精妙理解与翻译。他还曾撰文谈孔子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什么事都只想到自己一个人,而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如果双方都能易地而处,为对方着想,双方就可以和平共处。对照当下,他认为这些也是西方文明应该学习的道理。

2021年4月18日,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迎来了他的百岁寿辰,北京大学举办“许渊冲先生翻译思想与成就研讨会”,庆祝先生100周岁。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校长郝平,校长助理、秘书长、党办校办主任孙庆伟出席研讨会。会议由副校长王博主持。

出席“许渊冲先生翻译思想与成就研讨会”的嘉宾还有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副主任阎绥龙,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文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陈众议,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北京大学1980级校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冯庆华,以及许渊冲先生的亲友、学生,国内翻译界的学者嘉宾、国内数十所综合类院校外语学科负责人。嘉宾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代表共200余人一道,共贺先生百岁寿辰,共同探讨先生的翻译思想与成就。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邱水平代表北京大学祝贺许渊冲先生百岁眉寿,他介绍了许渊冲先生与***同龄的百岁人生,高度评价许渊冲先生的翻译成就“摆渡着中外文明,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向许渊冲先生祝寿,献上鲜花并赠送礼物——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祝帅书写的贺寿对联“愿持山作寿,常与鹤同侪”,以此祝福许先生并感谢他多年来为北京大学作出的杰出贡献。

北大方面介绍:许渊冲先生1983年调入北大工作,在2001年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之初便与学院结缘。今年5月28日是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的纪念日,也是许先生和学院结缘20年的日子。学校和学院非常关心和照顾许先生,学校领导多次到许先生家中看望,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刚书记、陆绍阳院长等老师每年春节、教师节以及先生生日都要去看望先生,并安排学院行政专人负责,定期到家探访许先生,随时关注他的生活情况,帮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力求给许先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又不打扰到沉浸在文学翻译中的他。

21世纪,向孔子要智慧

《光明日报》2004年9月30日报道,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先生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说,很多人都认为现在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而东方文化是弱势文化。许先生却认为不一定,世界形势此消彼长,波浪式前进。我们曾经先进,后来落后了。如果我们看清形势、取长补短、发扬优势,今后我们可能又会成为先进,成为强势文化。例如,西方文化有“重利轻义”、“宣扬暴力”、“色情泛滥”的特点,我们则反其道而行,“以义代利”、“以和易暴”、“以情补性”。教育工作者应该看清形势,在自己的教学中弘扬中国文化的思想,为世界的稳定和平做出贡献。

《朗读者》家观后感

 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1  “家” ,是个会意字。上面的宝盖头表示与房室有关,最早的房子是用于祭祀祖先或家族聚会。下面是“豕”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