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师是谁的资料介绍
"四大天师"分别是张道陵、葛玄、魏华存、许旌阳,为玉皇大帝凌霄宝殿前的四位天神。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四大天师的介绍。
四大天师的介绍
"四大天师"分别是张道陵、葛玄、魏华存、许旌阳,为玉皇大帝凌霄宝殿前的四位天神。
其号最早来源于《西游记》,第三位天师邱弘济查无此人,可能是作者笔误,也有可能是道士别称,最接近的当是中国第一位女道姑,创立上清道的南岳夫人魏华存。
另道教称北宋道士萨守坚亦为四大天师之一。
实际为天府四相者乃是通明天宫凌霄宝殿辅佐玉皇上帝的四大宰相,分别为1泰玄上相张讳道陵(即正一教主)2 玉清上相尹讳喜字公度(即楼观教主),,天枢使相许讳逊(即净明教主),4天机内相陆讳通(即接舆真人)是为天府四相也! 天师之名,始见于《庄子 徐无鬼》文日:「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实指尊敬之辞,然天师之名即源于此。李膺《蜀记》称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北魏有寇天师(寇谦之),刘宋有陆天师(陆修静),唐有杜天师(杜光庭),宋有萨天师(萨守坚)等等。「天师」之号始称张道陵的,最早见于《晋书 郝超传》
四大天师一:张天师简介
张道陵本名张陵(34-157年),字辅汉,道教称为祖天师。他是汉代张鲁的爷爷,是道教的创始人。
出生
他于东汉末年创立道教,道教四大天师
道教四大天师
正一真人据说是太上老君授与他的封号。《清微仙谱》、《历代神仙通鉴》和《列仙传》传其为汉留候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今江苏丰县)人。其父张翳,字太顺,曾客居于天目山。其母一夜梦见北斗魁星下降授以蘅薇香草,即有孕在身。回沛后,于建武(25-56年)甲午上元(五月十八日)生陵。生时黄云笼室,紫气盈庭,空中光如旦。张道陵从小聪明颖慧,七岁时遇河上公,得授《道德真经》通晓五千言精微义理。
成年
成年后相貌奇异,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颡,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二角。通四书五经,晓天文地理、河洛图纬之书。曾入太学,博学诸经。年二十六"举贤良方正极谏科"。东汉明帝时(58-76年)曾为巴郡江卅(今重庆市)令。后遁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修长生不死之道。据传魏伯阳曾收其为徒,授其秘旨。朝廷征为博士,称病不赴。和帝(89-105年)征为太傅,封冀县侯,三诏不出。其志在精诚修炼,得黄帝九鼎丹法。后又携弟子住云锦山修玄玄之道,炼龙虎大丹。又居嵩山静心冥思,得《三皇内文》《九鼎太清丹经》于是遍访名山,以寻道修真。
神话
顺帝时(126-144年),一为四川朴素民风所吸引,二为蜀中峻峰秀岭、涧溪泉瀑所吸引,连入四川,在鹤鸣山(一名鹊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县境内)烧炼九鼎神丹,历三年而丹成。服后返老还童,于是继续西行探访仙源,求得五岳摄召万灵神龟秘文,精思修炼以至法术无边,世莫能测。据《列仙全传》称,张陵擅用符水治病,功渎渐著。后得太上老君正一盟威秘箓、三清众经、符箓丹灶秘诀印剑、法服等,奉治蜀地八部鬼神、六天魔王,命令五方八部六天鬼神会盟于青城山黄帝坛下,使人鬼分治,把鬼神的牢狱变成二十四福庭。即为二十四治,每治立阴官一人,仙官一人,分别掌管人事祸福。后到苍溪县云台山修九还七返之功,准备升天,但因其杀鬼太多,终未成功,太上老君又让他修行谢过,仍居留人间。于是返回鹤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篇,创立五斗米道,后世又称天师道、正一道。后又度率弟子游历诸山,修行谢罪,大功告成,太上老君引领张陵升天,朝拜元始天尊,封为正一平气大法师,令其重返人间,劝化尚未悟道者,遂降临人间演法,治鬼,成为驱鬼避邪的天师,一旦灵至神到,鬼怪立除。永寿(155-158年)二年(156年),功成道著,天神来迎,白日升天。
子孙
此后,张陵的子孙世袭天师道法,历代皆受朝廷封号:唐天宝(742-756年)六年(747年)册封天师为"太师",唐僖宗封天师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宋理宗册封天师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天师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洪武(1368-1398)元年(1368年)改封天师为"真人"。
天师之名,始见于《庄子·徐无鬼》文日:"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实指尊敬之辞,然天师之名即源于此。李膺《蜀记》称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北魏有寇天师(谦之),刘宋有陆天师(修静),唐有杜天师(光庭),宋有萨天师(守坚)等等。"天师"之号始称张道陵的,最早见于《晋书·郝超传》《传》云:"愔事天师道,而超奉佛。即称张陵之道为天师道。虽然明代朝廷不用天师之号,但后世仍称天师,一直沿至今日。
张道陵为天师道的创始人,加之其是道法高深、镇魔伏妖、神通广大,白日飞升的仙人,故在正一派中的地位十分崇高。又为历代神仙 故事 所烘染,其在民间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奉祀一直至今。
天师道第六十五代后裔
张金涛:天师府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 江西省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
张金华:天师府驻京办主任、中华天师道友会执行会长、世界易经风水研究院院长、贵溪撤县设市市徽设计者。天师府、龙虎山历史 文化 石碑文字的工作者。
四大天师二:葛天师介绍
天师姓葛,名玄,字孝先,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三国时的方士,据《抱朴子》记载,曾经从左慈学道,修炼道术,受《九鼎丹经》、《太清丹经》、《金液丹经》等,并受诸秘诀,后以之俱传郑隐,相传他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饵,擅符咒诸法。道教尊其为"葛仙公",又称"太级左仙公"。 传说 他的修行感动了太上老君、太极真人降临, 传授给他真经36卷,从而使他成了道教灵宝派的创始祖师。
宗教传说
道教和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有的说他能将口中吐出的饭粒变成成千上万只蜂,能使顽石走路,蛤蟆、昆虫、燕雀能在他的指挥下台五音六律翩翩起舞,能从井里取钱请客喝酒,能画符箓为民祈雨,有的说他能拿妖捉怪,曾经在酒店鞭打妖邪,为一秀才解除蛇精缠身,焚邪庙恶小鬼,有的说他曾随孙权出游,沉于江中,数旬而归,有的说他曾给屈家二女仙丹,使二人服后成仙而去,有的说他曾在石壁炼食丹药,不小心掉下一粒,一鸟吃后,即成仙鹤,有的说他功行圆满后,东华帝君录其名入仙籍。总之,其仙迹十分广泛。
地位
宋崇宁(1102-1107年)三年(1104年)封为"冲应真人",淳佑(1241-1253年)三年(1243年)封为"冲应孚真君"。在道教中其与张道陵、萨守坚、许逊共为四大天师。
葛玄与葛洪
葛洪(284--364) 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葛玄从孙。少好神仙导养之法,从葛玄的弟子郑隐受炼丹术。司马睿为丞相,用为掾,后任谘议、参军等职,赐爵关内侯。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携子侄至广州,止于罗浮山,居山炼丹而卒。所著有《抱朴子》内、外篇。《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其旨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既喜歭道家术语附会金丹、神仙教理,又奉儒家名教纲常思想,并对魏晋以来玄学清谈风气不满。论文主张立言须有助于教化, 文章 与德行并重,反对贵古贱今。所著《抱朴子·内篇》具体地记载炼丹 方法 ,为现存较早的炼丹术著作;
四大天师三:魏天师简介
魏华存(252--334)晋代女冠,中国第一位坤道,民间称呼为"二仙奶奶",字贤安。任城(今山东济宁市境)人。司徒魏舒之女。博览百家,通儒学五经,尤耽好老、庄。常静居行导引、吐纳术,服食药物,意欲独身修仙,遂其所愿。
其父母不允,在她二十四岁时强嫁给太保掾南阳刘文(字彦幼)。刘文任修武(今河南境内)县令,魏华存随至任所,生有二子。后来别居,持斋修道多年,广搜道教神书秘籍,曾为天师道祭酒。得清虚真人王褒等降授"神真之道",景林真人曾授给她《黄庭经》。
后被尊奉为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世称"南岳夫人"《道藏辑要》氐集收有《元始大洞玉经》三卷、《元始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一卷、《大洞玉经坛仪》一卷、《总论》一卷,均题为魏华存疏义。
成年
魏华存在洛阳修真养炼好多年,己获得上乘体验。后来,丈夫刘文去世,中原发生饥荒,魏夫人乐善好施,救济贫饥,得到真人兆示,得知中原将发生大乱,拟携二子和侍女麻姑渡江南下。魏夫人在阳洛山,道成功满之后,开始讲经传道,以其大德高行,天师道徒推举她为天师道祭酒(高级传教师),领职理教,克尽职守。魏夫人得到《上清经》后,就勤奋诵习,宣讲教化,形成了以士族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道教上清派。上清派在炼养方法上,改变了过去从符箓禁咒和烧炼金丹,而为专炼人体的精、气、神以求长生久视之道,成为套综合医学、仙道、巫术为一体的,以炼神为主的存想静功。魏夫人为了使上清派的炼修功夫深入人心,她把原来在晋武帝太唐九年(公元288年)三十七岁时接受到的《黄庭内景经》草本,加以修订整理后,并予注述,撰为定本,传抄问世。道教传说,晋兴宁三年(公元365年),魏夫人降临琅玡王司徒公府舍人杨羲宅,告杨清规戒律,解说方术要诀,以《上清经》三十一卷亲授杨羲,并让他用隶书写出,再传给丹阳许谧、许翙父子,二许又另抄写传习。东晋末年,战乱纷起,杨与二许先后去世,而许翙之子许黄民携《上清经》避乱浙东,从此浙东盛传上清派。上清派后传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四十余年,建道观、收弟子,著书传道,弘扬上清道法,使茅山成为上清派传教中心。茅山、龙虎山、阁皂山合称江南道教"三山符箓",一直延续至今。
《黄庭经》
魏夫人定本的《黄庭内景经》简称《黄庭经》,是早期道教重要的经典之一。它是七言诗的形式描述人体脏腑功能,以三丹田与黄庭宫为枢纽,存思黄庭,炼养丹田,积精累气,以求长生。内中所谈到的人体生理,多与中医学相通,其独到之处,尤其是重视大脑的作用,确与现代科学不谋而合。
《黄庭内景经》首次提到中国气功学所说的"三丹田"学说,对人体科学养生学有很大的贡献。炼功时,注重脑(上丹田)、心(中丹田)、脐(下丹田)之气下行,沉于下丹田,是运气存气的始点和归宿。存养丹田,保气炼精,这正是读《内景经》的人练功强身却病,养生长寿的最高希望。魏夫人于东晋成帝成和九年(公元334年)撰写了《黄庭外景经》三卷之后而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四大天师四:许天师简介
许天师,为晋代道人许逊,字敬之,号旌阳,南昌(今江西)人,又称"许真君"。许逊生于吴赤乌(238-251年)二年(239年)正月二十八日。
出生
按《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琰、父肃,世幕至道。"《三教源流授神大全》载,许逊生于吴赤乌(238-251年)二年(239年)正月廿八日,其母先梦金风衔珠,坠落怀中,遂受孕而生。
成年
弱冠之年,其事师大洞真君吴猛,受三清之法,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历律、五行、谶纬之书,更喜欢神仙修炼之事。据《云笈七签》记载:一次许逊去打猎,射中一只有孕在身的母鹿,适时母鹿生下小鹿,中箭的母鹿不顾一切,折回头来伤心地舔小鹿,一会便死去了。许逊见状,心中非常难过,怅然感悟,折其弓矢,锐意神仙之道。晋太康(280-290年)元年(280年),许逊举为孝廉,时年四十二岁,拜为蜀地旌阳县令。从政期间,公正廉明,吏民悦服,民众感其恩德,遂立祠供奉其像,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许旌阳。后来晋室纷乱,连弃官东归,遨迹江湖,寻求至道。此间与吴君同游江左,又与郭璞一同阻止王敦作乱。郭璞被王敦处刑后,他又与吴君共同隐遁,至庐江口,遇船工,化度之,教其服草,授以神仙之术。后遇上圣真人传授太上灵宝净明法,有斩邪擒妖之道法。不久游豫章,遇一少年名慎郎,乃蛟蜃精所化,数兴洪水危害江西,遂化为黑牛,率弟子杀之,为江西翦除水患。自此,许逊道法大显,声名遗迩,求拜弟子甚多。
贡献
东晋宁康(373-376年)二年(374年)举家从豫章西山(今江西南昌西山),白日飞升。乡人与其族人共立祠以祀之。其所遗诗一百二十首,均被刻于竹简,令人探取,以决休咎,名日"圣签"。北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二年(1112年)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因皇帝梦中显灵,为其疗疾,升观为宫,赐额为"玉隆万寿宫"(宫在今江西南昌西山)。南宋绍兴间(1131-1163年),相传西山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祈请许真君降临解救战乱,因得许逊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等。元朝时,道士刘玉用"净明"作为教派名称,主要经典为《净明忠教全书》,并奉许逊为教祖,创立"净明忠孝道"。后来道教将其与张道陵、葛玄、魏华存共为四大天师。
1 道教的简介
2 张道陵有什么故事
3 吐纳修真法
4 武当轻功继承人陈师行的简介
会泽江西会馆也被称为万寿宫,是一处极具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的建筑物,也是当地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古代夜郎国的地方,留下来诸多古代建筑物,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番会泽江西会馆。
会泽江西会馆,即万寿宫,位于会泽古城三道巷49号,整个古建筑群汇集了建筑、木雕、石雕、砖雕的精华。江西会馆被录入《中华瑰宝》一书,还被编进了《中国旅游大典》。
江右商帮和万寿宫
会泽,秦汉时称古夜郎地,地域内富产铜矿,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清政府对铜矿需求量增加,会泽的矿业链盛极一时,吸引了浙、桂、川、赣等地商贾云集当地,外地客商为了自身利益能够得到保障,同乡之间集资兴建了各省会馆。
万寿宫,本来是江西民间供奉许逊的庙宇。许逊,南昌人,晋时举孝廉,任蜀郡旌阳县令,在江南地区有除害治水、造福百姓的传说,民间称其为许真君。会泽的万寿宫,由江西商人筹资兴建于清代康熙五十年(1771年,彼时正是铜商文化的辉煌时期。
江右商帮是中国十大商帮中的最早成形者,以讲究商业道德著称,注重诚信,做事认真。江西商人行走四方,只要具备一定财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建造万寿宫。
许逊融合道家儒家的思想,倡导孝悌忠信,这四个字也正是江右商帮的经营理念。数年间,万寿宫渐渐演变成江西庙、江西会馆,成为江右商帮的标志,象征着商帮的财富与实力,是江西人同乡聚会、协商事务的处所。
江西人初到外地,一般会先找到当地的万寿宫落脚,生活遇到困难的江西人,也首先会向万寿宫求助。未经修葺的江西会馆
十来岁时,和小伙伴找寻走失的小猫,误走误撞去到了一片荒芜的场院。巨大敞旷的院子,周围的树木森森密密围过来,院里到处都是大堆的乱石,堆得很高,无数杂草在石缝间疯长蔓延。
乱石堆前大片黑压压的古建筑,没有什么雕漆彩画,乱七八糟的蜘蛛网一层又一层裹住柱子和门窗,所有建筑物看上去全是黑乎乎的。这些建筑中,最高的房子仿佛画报上的戏台模样,同样积满了厚厚的尘灰。
后来,听巷口钉鞋的老爷爷说,我们进去找小猫的这地方叫做江西庙。老爷爷还说,庙里盖的最好的就是那个戏台。
江西会馆现状
如今的江西会馆,经专业古建队多次修葺,总占地面积754992平方米,有房屋44间,建筑面积2874平方米,建筑群坐南朝北,由门楼、戏台、中殿、后殿等组成。
会馆正门雕工精致,配色传统端丽。漆色以普蓝天青为主,饰以飘翠银缕,飞檐斗拱间金粉沿边,斗彩辉煌,雍容大气。大门上端正中悬挂龙纹饰金“万寿宫”直匾,下面挂一横匾,上有“江西旅会泽同乡会馆”几字。
正门门柱上挂有“艺聚堂琅领办京铜八省,源来赣水巧营商贾一家”联句,这副对联以金粉书写,更显气势。
第一进院子里是门楼和戏台,戏台结构精巧,前檐三重,后檐五重,戏台内藻井图案以传统戏曲人物为主,工笔重彩绘制,间与山水风景。戏台屋顶有42只翘首翼角,与戏台楼下42根落地柱相对应。
戏台前檐上方雕有木质福、禄、寿三星,绿袍福星怀抱孩童,红袍禄星手执如意,黄衣寿星白眉银须,三星面含微笑而立,左右有金漆盘龙柱围定。
三星木雕上沿悬“半入云”直匾一枚,下方戏台左右悬联一副:“天地无私贵贱皆为角色,古今如梦往来只换衣冠。”
穿过宽大的庭院,戏台的对面是真君殿,也就是中殿,殿门朝北而开,殿内塑有真君许逊塑像,殿外门窗雕花细巧,木雕花虫鸟兽栩栩如生,纤毫毕现。中殿左右两边均有配殿。
沿中殿东西回廊通道向里,就到了第二进院子,这院内后殿是观音殿,后殿两侧建有东西厢房各3间。院内青砖铺地,古木数株,殿前植有奇卉一株,名为“蝴蝶戏珍珠”,历经300多年,依然枝繁叶茂,每年五、六月间花开胜雪。
万寿宫,或称旌阳祠,数以千计,遍布全国各地城乡,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亦是我国古代会馆文化的代表,故亦称江西会馆、江西庙、江西同乡会馆、豫章会馆等。
[编辑本段]源起
万寿宫,为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而建。许真君,原名许逊,字敬元。东汉末,其父许萧从中原避乱来南昌。
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许逊生于南昌县长定乡益塘坡。他天资聪颖,五岁入学,十岁知经书大意,后立志为学,精通百家,尤好道家修炼之术。真君二十九岁出外云游,曾拜吴猛为师,得其秘诀。后又与当时的大文人郭璞结交,访名山福地,觅修真炼丹之所。
晋武帝太康之年,真君四十二岁,被迫去乡就官,任蜀郡旌阳县令。他居官清廉,政声极佳,深受百姓爱戴。晋武帝死后,政局不稳,惠帝昏愚,贾后独擅朝政,引起八王之乱。任旌阳县令十年之久的许逊,毅然弃官东归。
东归后,又与吴猛同往丹阳(安徽当涂县),向谌母学道。此后云游江南许多地方,为民除害、根治水患。据记载,他在136岁时去世,传说一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
许逊死后,为了纪念他,当地乡邻和族孙在其故居立起了“许仙祠”,南北朝时改名“游帷观”,宋真宗赐名并亲笔提“玉隆万寿宫”。历经许多朝代,宫中香火不断,而且江西人在外地建立了许多“万寿宫”,数量不下几百座。在古代,有江西人聚住的地方,就有万寿宫。明清时期,江西经济发达,经营瓷器、茶叶、大米、木材和丝绸的赣籍商人行走全国,并在全国其他地方都修建了万寿宫,万寿宫也成为外地江西同乡的“江西会馆”。
[编辑本段]玉隆万寿宫(西山万寿宫)
西山万寿宫,全称玉隆万寿宫,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的西山(又名逍遥山)上,为净明道之祖庭。净明道奉晋代的许逊为祖师。相传许逊飞升后,里人于其故居建许仙祠祀之。
南北朝时,据说空中常有红锦帷飞来旋绕,故改名游帷观 。隋时废圮,唐代重建。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升观为宫,改称玉隆宫。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遣内使于玉隆宫建道场七昼夜。政和六年(1116年),徽宗称他在五月一日辰时,梦见许逊为他降妖治病,于是诏令在“玉隆宫”前加“万寿”二字,并以当时西京(长安)豪华的崇福宫为蓝本,进行扩建,兴建了正殿、三清殿、老祖殿、谌母殿、蓝公殿、玄宗殿和玉皇、紫微、三官、敕书、玉册五阁,以及12小殿、7楼、3廊、7门、36堂,规模之大,“埒于王者之居”,成为中国最大的道教圣地之一。
此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重加修葺,元代延佑三年(1316年)重修大殿。泰定二年(1325年) ,改建十一大曜殿、十二真君殿及祖师祠堂。元末,宫观毁于兵火。明朝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年),皇帝题额“妙济万寿宫”,对宫内建筑又作了重大修葺。明万历十年(1582年)重修部分殿堂。清康熙二年(1663年),复大规模重修,又增建了关帝阁、宫门。此后乾、嘉间,续有兴建。咸丰十一年(1861年)又毁于兵火。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
至解放时,仍存五殿和院墙、山门、仪门等。 宫门之内,正殿琉璃为瓦,重檐画栋,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绣金帷里,真君塑像坐中央,坐像头部为黄铜铸成,重500斤。12真人分列两旁,吴猛、郭璞站立坛前。高明殿等三殿之前,6株参天古柏苍老遒劲,四季常青,相传最大一株为许真君亲手所植。宫门左侧的八角井,相传当年许真君铸铁为柱,链钩地脉,以绝水患。
万寿宫香火极盛,特别是每年农历八月伊始,为纪念许真君生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前来赶会进香和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编辑本段]南昌万寿宫
南昌万寿宫,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区西南隅的象湖风景区内。象湖风景区,则又是依赣江南昌段水域区岸近些年来开发的新景点,面积约7.81平方公里。这里两岸长堤成荫,湖光小岛点缀。水域宽扩,风景优美,南北江域水波连天,东西两岸高楼对映。
赣江如画,象湖美景。象湖由南江、北江、东江、西江,以及青山湖的水流汇聚而成,其象湖的平面图颇似一头大象,故得名象湖。而万寿宫域址,正是位于象湖中的一座小岛,总面积约60亩,被人们称为“祈福岛”。岛上建筑面积约4600平方米的建筑群,就是道教圣地的正一派道场——南昌万寿宫,它就象镶嵌在整个象湖风景区上的一颗明珠而引人注目,又被称为景中之圣。
万寿宫,沿象湖的东岸和西北岸均有宽五米的长堤石桥通入进宫。东边交通方便,为信众和游客的主要来去要道。东边、西北进宫入山门都有高过10米的石砌牌坊。东边正书“铁柱仙踪”,背书“永镇江城”(王羲之题);西北正书“昌大南疆”(苏东坡题),背书“西江福地”(黄庭坚题),气势雄巍。沿湖畔到宫前广场,万寿宫进深150余米。由南向北,依次为宫门、仪门、上有“万寿宫”三字。进门为戏台,真君殿、铁柱井、玉皇殿,两侧为钟楼、鼓楼,东为谌母殿,西为斗姆殿,后为玉册阁。布局合理,设计大方,雕画精美,具有时代特色,且翠林修竹与湖光水色交相辉映,堪称人间仙境。真君殿重檐歇山式屋顶,高大宏敞,金碧辉煌,神像庄严凝重,令人肃然起敬。玉皇殿气势雄伟,门楣上高悬“天德无量”和“宇宙无极”,东西双壁《群仙朝圣图》。玉皇大帝神像背面有八仙过海的大型浮雕,华彩的壁画,细细瞻观品赏,给人以飘飘欲仙之感。老君殿又名“玉册阁”,殿内正中供奉道家与道教开山祖师太上老君的汉白玉雕像(整石,重5吨),两侧室壁上嵌有《道德》、《阴符》两经石刻。玉册阁,既是收藏道教典籍和帝王册封诰命之所,又是万寿宫道士讲经习经之地,门楣上方高悬“万法归宗”的大匾,在这里进入法门,开启智慧,洞察中华民族的精魂。老君殿左前方侧放着远道专程由新疆运来的长约二米、直径约60公分的道观镇宫法宝,历尽人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而非常有灵性的亿年〈白垩纪——恐龙时代〉奇观——硅化木。老君殿后侧,为建筑师、园艺师巧夺天工,匠心打造的巨石堆成气势恢宏的“大靠山”。在大靠山内又精心塑造雕成了“长流水”、天然溶洞景观、和形象毕真的大像等,形成了另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供香客、游人赏玩。象湖景区还将在东南妙济山上建设一座高60米的万寿塔与万寿宫遥相呼应,仙意飘逸。
[编辑本段]抚州万寿宫
抚州万寿宫位于临川区大公东路南侧,是清光绪年间由抚州府所属六县(临川、金溪、东乡、崇仁、宜黄、乐安)商人集资所建。会馆为砖木结构,分前、中、后三进,前进戏台和后进阁楼分别为二、三楼建筑,中进为大殿。大殿分左、中、右三个部分,从正门进去,左侧是火神庙,右侧为文兴庵,是人们祈求平安和人才昌盛的场所。据有关专家考证,这种类型的古建筑在全国现存不到10处,江南更为罕见,是难得的建筑活资料。会馆座西朝东,长80米,宽54米,占地面积4320平方米,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会馆初时用途是为六县商人来抚州经商的聚会场所,同时,六县童生来抚考试亦可在此住宿。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馆逐渐演变为卦建行帮、社会集会、结社的活动场所。到20世纪初,一些思想激进的青年学生也经常在此聚会演说,1919年5月中旬,他们在会馆公演《复避儿戏》等九场“文明戏”,劝募捐款,寄给北京学生会。
解放后,抚州会馆先后为抚州农民日报、市工商联、桥东公社及临川建筑公司等单位使用。现居民已全部迁出,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前进的戏台和中进的大殿部分修复原貌,慰为壮观。
[编辑本段]丰城万寿宫
万寿宫,在市东方红大街西路大井头。清同治《丰城县志·寺观》载:“万寿宫,治西大井头,祀晋真人许逊,雍正十年知县刘象贤即蔡公讲堂改建”而成。又“书院”云:“蔡公讲学,在治西大街,为知县蔡毓华建,今改为万寿宫”。民国29年(1940),日军飞机炸毁正殿和后殿一部分。不久重新修复。“文化大革命”中,部分建筑遭受损坏。1983年按原貌复修前庭和正殿两部分。
宫院座北向南,建筑面积780平方米,有一进一殿,内分门庭、正殿、后殿三部分。院庭门前,竖立约高7米的石雕牌坊,上有浮雕蟠龙和宫廷人物故事,每组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牌坊屏大红宫墙,门两翼座有双石狮。庭院内有吊楼、画栏组成环廊,红柱黄瓦,古朴雅致。中为正殿,是宫院主体建筑,高约85米,八架八十四楹,大红漆柱,彩枋澡井。宫内神龛中置许逊塑像,两旁列座若干佛像,每年时值节日,人们来此朝拜,祀奉许仙治水功绩。神像已在“文革”中毁。宫顶为黄琉璃筒瓦,鳌鱼飞檐,金碧辉煌,雄伟庄严。后殿龛中原塑有观音座像,已毁无存。
万寿宫,是丰城现存完好的较大木质结构殿宇建筑之一,布局严谨有致,造形绮丽,具有民族宫殿式建筑风格。1984年列为县重点文物古建单位。现丰城市博物馆设此,陈列和保存大批珍贵文物,其中以唐代著名“洪州窑”址青瓷为富,元至元“青花釉里红瓷楼仓”和“元影青雕戏台式瓷枕”等为罕世珍品。
[编辑本段]北京万寿宫(北京江西会馆旧址)
江西会馆旧址位于宣武门外大街。长城风雨衣公司址。原有四合楼、戏台等。民国年间蔡锷、陈师曾等著名人士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1916年为反对扩大天津法租界,全国公民会在这里成立。
[编辑本段]江苏南京万寿宫
万寿宫为清道光九年(1892)知县元茂琦在元真观二郎庙旧址改造,咸丰八年毁(1858),光绪九年(1883)重建,总面积215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万寿宫及其附属建筑为“人民教育馆”使用,1952年改为“六合文化馆”,1955年转为六合一中使用。1996年县政府将万寿宫及其保护范围 1470平方米划拨六合文保所保护和使用。1992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将万寿宫列为南京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江苏苏州万寿宫
位于民治路15号,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从前苏州有“三宫九观二十四坊”之说,万寿宫即“三宫”之一。万寿宫原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江苏巡抚吴存礼创建,原有玉带河环绕。宫内供奉皇帝万岁牌(生位),每逢皇帝生日,即所谓万寿节,全城官员聚集在此举行朝贺大典;若遇帝王驾崩,则在此设灵致祭,服丧志哀。平时则作为恭迎诏书的处所。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战火,同治九年(1870年)江苏巡抚丁日昌重建。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俗称旧皇宫,一度为民众社会团体驻地。后因年久失修而日渐颓废,至1949年苏州解放时,宫内建筑仅存残破不堪的正殿及宫门、仪门,东西配殿及两庑等附属建筑均已倾圮,满目残垣断壁,荒烟蔓草,昔日宫殿圣地已沦为流浪汉、乞丐聊避风雨的栖身之所。1951年,苏州市人民政府着手整修,并将其列为当时三大市政建设工程之一。宫门、仪门、正殿及照壁按原貌修复,并于宫门前移建四柱三间三楼石柱木构琉璃瓦牌坊一座。中路两侧附属建筑则为新建,外观与中路殿宇协调,布局对称合理,大体上仍保存了原有规模。正殿南向,重檐歇山造,面阔五间216米,进深144米,前有石露台与台基相连。殿宇宏伟,庭院深广,牌楼耸峙,石狮雄踞,仍不失为苏州城中较为完整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
万寿宫自1951年起辟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一度改称人民文化宫,牌楼上刻有郭沫若先生当年题写的“人民文化宫”五字。1966年起,万寿宫长年失修。1986年修缮后辟为青年宫。1991年全面修葺,改由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使用。
[编辑本段]湖北汉口万寿宫(太平天国东王府)
汉口万寿宫建于清康熙末年,俗称江西会馆。《夏口县志》说:“万寿宫,清康熙年间,由江面西南昌、临川、吉安、瑞、抚州、建昌六师各商号集资建成。”正大殿祀奉许真君(许逊,晋代道士),是当时武汉首屈一指的宫殿式建筑。
清同治二年(一八二五年)太平军进入汉口,东王杨秀清在这里指挥攻打武昌城达半个多月。在占领武昌以后,天王洪秀全及诸王齐集东王府决策顺江东进。郭迁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说:“各王官诣天王辞行,退至东王府会齐……陆兵两岸夹江日行;船万余只 ,资粮、军火、财帛、妇稚尽置舟中,帆墙如云,蔽江而下 , 号五十万 。” 大军直取南京的决策形成在这里,万寿宫在太平太国史上留下了辙迹。
一九二 O 年江西会馆利用宫内的厢房 , 办过豫章商务学。 一九三四年汉口警备司令部叶蓬手下的特务大队驻扎在宫内时 , 大殿被焚毁 。 一九三八年八月日本侵略军空袭汉口 ,炸毁后花厅 。一九四六年才利用残存部分房屋 ,办起豫章中学 。解放初 ,破败的万寿宫读由民政部门接管 原东王府遗留下来的金丝披垫 、围幔、八仙桌椅等文物,由湖北省博物馆收藏。一九五三年豫章中学改为武汉市第七中学 ,昔日万寿宫已无陈迹可寻。
[编辑本段]重庆龙潭万寿宫
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六年(1826年)重建。在乾隆三年之前,万寿宫在龙潭附近的梅树,因梅树毁于大火,遂迁建酉水河畔的龙潭镇。万寿宫重建捐资石碑载:“万寿宫于乾隆戊午年自梅树移建于此。为惟时,其风尚古,规模虽具,榱椽甚朴,且历今近百年,风雨漂漂,不无颓败。我等于嘉庆二十三年公议重修,吾乡中人同街者,除损项外,另抽厘金,过道者,只抽厘头,附近各场,往劝捐资。”江西省各府为重建江西会馆积极捐资,会馆内存的几块石碑,记载了江西南昌府、吉安府、瑞州府、建昌府、临江府、抚州府等府捐银的人头和数额。资金筹集基本就序后,于道光四年(1824年)聚集工匠、木材、石料,于道光六年(1826年)工程告竣。万寿宫前靠龙潭镇主要的石板街,后临龙潭河。隔龙潭河与大坟堡山对应,风水选择非常考究。万寿宫规模较大,为三进三院,分为上厅、中厅、下厅,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出下厅大门,有方形阅台,阅台是从河边垒石十几米高而建成一处平台,站在这里,可以纵观龙潭河和对面景致。万寿宫有两个山门,一面临酉水河,牌楼墙上嵌有“万寿宫”三个竖排白底蓝字,整体为江西景德镇烧制的瓷件,“文革”中被毁,现为复制。另一面临龙潭老街,牌楼墙上镶嵌石匾,镂刻“豫章公所”四字,为横向排列。“豫章”,两字形容高大的樟树,江西省樟树多,汉代,在江西设立豫章郡,郡所在今南昌。南昌城至今仍称豫章城。由此,万寿宫也是江西会馆。龙潭万寿宫规模宏大、殿宇巍峨、恢弘大气,是重庆目前保存基本完好的主要会馆之一。
[编辑本段]湖南凤凰万寿宫
万寿宫又叫江西会馆,是在凤凰做生意的江西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所建。咸丰四年(1854年)杨泗在西侧建遐昌阁;民国十七年(1928)又在大门北侧建阳楼。形成了设计精巧独特,雕琢玲珑剔透的建筑群落。4000多平方米内矗立殿宇、房舍20余间,或飞檐翘角或回廊游转,或卧龙啸空,或奇兽驰地,可以说是殿宇楼台荟萃的建筑艺术大观。
[编辑本段]湖南桂东万寿宫
万寿宫位于桂东县沙田圩北端,建于清代。宫为悬山式砖木结构,三进厅,牌坊门面。殿宇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中殿、石殿。戏台系木架结构,座镇门内,面向中庭,两巽游廊一层。中殿依次递高。圆柱支持大厅,宝盖悬空,两侧为厢房。宫内存有前人楹联两副,其一曰“门空宜入座,院静好念经。”其二曰:“且把尘凡抛碧汉,还将苦海入香花”。1928年,毛泽东率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至沙田,师部、团部驻万寿宫,毛居后殿左厢房,桂东苏维埃政府设于此地,同年八月,红四军主力进驻沙田,军委书记陈毅曾寓于此,抗日期间,新四军留守处,亦设于此地。
[编辑本段]云南会泽万寿宫
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毁于战火,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经东川、南昌、临江、瑞川、建昌等五府公议,并由参加公议的五府及九江、南安等共14府捐银重建。清道光、咸丰及民国年间均作过多次修葺。
万寿宫是会泽县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会馆建筑之一,总占地面积7545.92平方米,建筑面积2594.74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作纵深布局,为三进两跨院。建有门楼兼戏台、正殿、后殿。门楼戏台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歇山顶建筑,前檐开山门,楼层作戏台,前檐三重,后檐五重,檐下有装饰性的密集型斗拱挑檐,屋顶前后共32支翼角,如仙鹤展翅凌空,傲游蓝天,十分别致。戏台面阔16米,高13.6米,戏台除舞台外,含化装、候场、乐室等,可供较大型的传统戏曲演出。戏台前有广大平整场地,可容近2000人观看演出。戏台顶部藻井天花、梁枋上绘有人物、山水图画,柱上雕龙,均工艺精湛,色彩艳丽,装饰华贵。第二进为中殿,气势巍峨。中供许逊神像。许逊,江西南昌人,生于晋朝,相传为江西道教创始人,亦称许真君,故中殿亦有真君殿之称。中殿东西两侧各建偏殿,南侧后檐于明代延伸出一亭,亭中置一一龛,供奉韦陀神像。在第二进中殿至第三院后殿间,另辟有东西跨院,东跨院为花园,西跨院建有小戏台,对称布局。后殿较中殿稍高,两旁有宅。万寿宫建筑布局严谨,气势宏大,特别是古戏台,造型别致,外观秀美,是研究清代会馆建筑的宝贵资料。
[编辑本段]万寿宫商城
万寿宫商城位于南昌市繁华的路段——中山路,商城对面就是胜利路步行街,这是一个有着很多年历史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商品涉及非常广泛,品种五花八门,是一个为南昌人所熟知的地方。
内设日用小百货、化妆品、各类服装、面料、布匹、窗帘、针纺织、床上用品、新款服装、童装、鞋类、五金工具、电器、灯饰、不锈钢炊具、文具、玩具、花卉、挂历等营业专柜,批零兼营,所经营的各类商品达万余种,经营业户有贰仟余户。
如同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万寿宫商城是南昌繁华市井中的景观,历来以旺盛的香火和周围翠花街的玉翠、金银等经营品种闻名遐迩。
[编辑本段]甘肃万寿宫
万寿宫坐落在秦州区建设路北侧,又称庆祝宫,原设在会福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旧时每月初一、十五地方官员要到万寿宫朝贺庆祝。因寺院内进行朝拜庆祝及接旨仪典活动不合清代规范,就在东关兴建万寿宫,创建于清康熙初年。
万寿宫坐北朝南,原建筑排列在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宫门、午门、朝房、大殿,共计5座24间。宫门外砖呈宝顶,内建木卷棚。午门面阔9间(中间3间,左右各配3间),入午门,后院建东、西朝房12间。其北建一长19米、高1米的砖砌露台。台后坐一单檐歇山顶金**琉璃鸳鸯瓦覆面的朝贺庆祝大殿。大殿面阔3间,通长13米,进深6间,宽12米,土木结构七檩抬梁造。双龙团莲爆花正脊,脊套琉璃回头龙吻,中置宝刹玉珠,垂脊端施蹲兽,戗脊上置守猴将军等。前、后檐为大栏额式,檐下五踩双昴头拱,多为云头昴。身内金箱头底槽。整个建筑结构严谨,绚丽宏伟。
新世纪之初,万寿宫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改建扩建,改扩建后的万寿宫,除形制基本保持原有风格外,在许多构造上引用了新材料、新工艺。新建的万寿宫,更加宏伟壮观,面目一新,常常引得过往行人驻足,流连赞叹,为天水古城平添一份古韵。
现在万寿宫为天水书画院址所,虽没有了接旨、朝贺庆祝仪式,但书画爱好者于其间切磋技艺、展示佳作、吸引人们参观欣赏更提升了天水历史文化名城品位。
四大天师是谁的资料介绍
本文2023-10-24 18:16:3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3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