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部将有姓卢的吗
吴国将领的确很多,但好像没有姓卢的,以下将领供你参考。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大概孙武后代,破虏将军,豫州刺史,乌程侯,后在行岘山侦察,被刘表将军黄祖军士射杀。
孙羌,字圣壹,孙坚兄。
孙静,字幼台,孙坚季弟,昭义中郎将。
孙策,字伯符,孙坚长子,讨逆将军,吴侯。
孙绍,孙策子,上虞侯。
孙奉,绍子,上虞侯,被吴帝孙皓杀死。
孙权,字仲谋,孙坚次子,大皇帝。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东中郎将。
孙璠,登子。
孙希,登子。
孙英,登次子,吴侯。
孙虑,字子智,登弟,建昌侯,镇军大将军。
孙和,字子孝,虑弟,孙权子,南阳王。
孙皓,字元宗,孙和子,吴国末帝。
孙瑾,孙皓长子,中郎。
孙德,孙皓弟,钱唐侯。
孙谦,孙皓弟,永安侯。
孙霸,字子威,和同母弟,鲁王。
孙基,霸子,吴侯。
孙壹,霸子,宛陵候。
孙奋,字子扬,霸弟,孙权子,齐王。
孙祺,孙奋弟,孙权子,都亭侯。
孙纂,孙祺子,都亭侯。
孙休,字子烈,孙权六子,琅邪王,吴国第三代皇帝。
孙(雨+单),孙休子,豫章王。
孙亮,字子明,孙权少子,吴国第二代皇帝,废为会稽王。
孙翊,字叔弼,孙坚三子,偏将军,领丹杨太守,为左右所杀。
孙松,孙翊子,射声校尉、都乡侯。
孙匡,字季佐,孙坚四子,孙翊弟。
孙泰,孙匡子,长水校尉。
孙秀,孙泰子,前将军、夏口督,后被迫去晋。
孙韶,字公礼,孙策赐姓孙,列入家谱,幽州牧、假节,扬威将军,建德侯。
孙楷,孙韶子,武卫大将军、临成侯,后被迫去晋。
孙越,孙韶子,楷弟,右将军,建德侯。
孙异,孙韶子,楷弟,领军将军
孙贲,字伯阳,孙羌子,豫州刺史,都亭侯。
孙邻,孙贲子,夏口沔中督、威远将军,都乡侯。
孙苗,孙邻子,都乡侯。
孙旅,孙邻子。
孙辅,字国仪,孙贲弟,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
孙兴,孙辅子。
孙昭,孙辅子。
孙伟,孙辅子。
孙昕,孙辅子。
孙皓,孙静长子。
孙绰,孙皓长子。
孙綝,字子通,孙绰子,大将军,假节,永宁侯。
孙超,孙皓次子,偏将军。
孙恭,孙皓三子。
孙峻,字子远,孙恭子,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富春侯。
孙瑜,字仲异,孙静次子,丹杨太守,绥远将军。
孙弥,孙瑜子。
孙熙,孙瑜子。
孙耀,孙瑜子。
孙曼,孙瑜子,将军。
孙纮,孙瑜子。
孙皎,字叔朗,孙静三子,左部大督。
孙胤,孙皎子,丹杨侯。
孙晞,孙皎子,丹杨侯。
孙咨,孙皎子,羽林督,为滕胤所杀。
孙弥,孙皎子,无难督,为孙峻所害。
孙奂,字季明,孙静四子,扬威将军,封沙羡侯。
孙承,孙奂子,昭武中郎将。
孙壹,孙奂子,镇军将军,假节督夏口,后被迫逃魏。
孙封,孙奂子,自杀。
孙谦,孙静五子。
孙河。
孙桓,字叔武,孙河子,建武将军,丹徒侯。
孙安,孙旅叔父。
孙熙,孙旅叔父。
孙绩,孙旅叔父。
吴景,孙坚舅舅,丹杨太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折冲中郎将。
太史享,太史慈子,越骑校尉。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左将军。
士廞,士燮子,武昌太守,因为士徽一事被废。
士徽,士燮子,自署交阯太守,被诛。
士祗,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干,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颂,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壹,士燮二弟,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匡,壹子,中郎将,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黄+有),士燮三弟,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武,士燮四弟。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二张之一,绥远将军,由拳侯。
张承,字仲嗣,张昭长子,卫尉,都乡侯。
张休,字叔嗣,张昭次子,羽林都督,平三典军事,扬武将军,由拳侯。
张奋,张昭弟,平州都督,封乐乡亭侯。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人,丞相,平尚书事,醴陵侯。
顾邵,字孝则,雍长子,豫章太守。
顾谭,字子默,顾邵子,太常,平尚书事。
顾承,字子直,顾邵子,奋威将军,领京下督。
顾裕,雍次子,醴陵侯。
顾济,雍少子,骑都尉。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宣城侯。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大将军,荆、扬州牧,恪阳都侯。
诸葛竦,恪子。
诸葛融,瑾子,恪弟,奋威将军。
步骘,字子山,临淮淮阴人,骠骑将军,领冀州牧,临湘侯。
步协,骘子,抚军将军,临湘侯。
步阐,协弟,西陵督,昭武将军,西亭侯。
步玑,协子,临湘侯。
步璿,玑弟。
周昭,字恭远,中书郎。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张玄,纮子,南郡太守、尚书。
张尚,玄子,侍中、中书令。
秦松,字文表,广陵人。
陈端,字子正,广陵人。
裴玄,字彦黄,下邳人,太中大夫。
严畯,字曼才,彭城人,卫尉。
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人,太子太傅。
刘略,刘颖弟,零陵太守。
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太子太傅,领中书令。
唐固,丹杨人,尚书仆射。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长史,太子少傅。
薛珝,综子,威南将军。
薛莹,字道言,珝弟,综子,光禄勋,著《新议》。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周循,瑜子,骑都尉。
周胤,循弟,瑜子,兴业都尉,都乡侯。
周峻,瑜兄子,偏将军。
周护,峻子。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汉昌太守、横江将军。
鲁淑,肃子,昭武将军,假节,夏口督,都亭侯。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左护军、虎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候。
吕霸,蒙子,孱陵候。
吕琮,霸兄,孱陵候。
吕睦,琮弟,孱陵候。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荡寇将军,江夏太守。
程咨,普子,亭候。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偏将军,武锋中郎将,武陵太守。
黄柄,盖子,关内侯。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昭武将军,领冠军太守,石城侯。
韩综,当子,石城侯。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汤寇将军,领濡须督。
蒋壹,钦子,宣城候。
蒋休,钦子。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汉中太守、奋威将军,陵阳侯。
周邵,泰子,裨将军,陵阳侯。
周承,泰子,陵阳侯。
陈武,字子烈,庐江松滋人,偏将军。
陈修,武子,校尉,修都亭候。
陈表,字文奥,武庶子,偏将军,都乡侯。
陈敖,修子,别部司马。
陈延,修子,别部司马。
陈永,修子,将军。
董袭,字元代,会稽余姚人,威越校尉,偏将军。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升城督,折冲将军。
甘瑰,宁子。
淩操,破贼校尉。
淩统,字公绩,吴郡余杭人,操子,偏将军。
淩烈,统子,烈亭侯。
淩封,统子,烈亭侯。
徐盛,字文响,琅邪莒人,建武将军,领庐江太守,都亭候。
徐楷,盛子,都亭候。
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人,襄阳太守,右将军。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大将军,左右都护,假节,领徐州牧,安丰侯。
丁封,奉弟,后将军。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扶义将军,毗陵侯。
朱才,治子,偏将军,毗陵侯。
朱琬,才子,镇西将军,毗陵侯。
朱纪,治子,才弟,校尉领兵。
朱纬,治子,纪弟。
朱万,治子,纪弟。
朱然,字义封,治姊子,本姓施,后为治继子,左大司马、右军师,当阳侯。
朱绩,字公绪,然子,左大司马,乐乡督。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大司马,南昌候。
吕先,范长子。
吕据,字世议,范次子,骠骑将军,平西宫事,南昌候。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前将军,领青州牧,假节,嘉兴侯。
朱异,字季文,桓子,镇南将军,大都督,嘉兴侯。
朱据,异叔父,骠骑将军。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骑都尉。
虞汜,翻第四子,监军。
虞忠,汜弟,宜都太守。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郁林太守,偏将军。
陆宏,绩长子,会稽南部都尉。
陆睿,绩次子,长水校尉。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本名仪,江东大族,丞相,荆州牧,江陵候。
陆延,逊长子。
陆抗,字幼节,逊次子,大司马、荆州牧,镇军大将军,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江陵候。
陆晏,抗子,
陆景,抗子,晏弟,裨将军、夷道监,江陵候。
陆玄,字士仁,抗子,晏弟,偏将军、中夏督,毗陵侯。
陆机,抗子,晏弟。
陆云,抗子,晏弟。
陆瑁,字子璋,陆逊弟,议郎、曹尚书。
陆喜,瑁子,曹尚书。
陆苟,逊族子弟。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逊族子,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领荆州牧,左丞相,嘉兴侯。
陆祎,凯子,陆式从兄,太子中庶子,嘉兴侯。
陆胤,字敬宗,凯弟,西陵督,都亭侯。
陆式,胤子,柴桑督、扬武将军,都亭侯。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人,辅义中郎将。
张祗,温弟。
张白,温弟。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偏将军,新阳亭侯。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屯骑校尉、少府,太子太傅。
朱据,字子范,吴都吴人,骠骑将军,云阳侯。
朱熊,据子,骠骑将军,云阳侯。
朱损,据子。
谢景,字叔发,南阳宛人,豫章太守。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安东将军,山阴侯。
贺达,齐子。
贺景,齐弟。
全综,字子璜,吴郡钱唐人,右大司马、左军师,徐州牧,钱唐侯。
全怿,综子,钱唐侯,降魏。。
全祎,怿兄子,降魏。
全仪,怿兄子,降魏。
全静,怿兄子,降魏。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上大将军,都乡侯。
吕凯,岱子,副军校尉,都乡侯。
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人,裨将军,关内侯。
周处,鲂子,东观令、无难督。
钟离牧,字子干,会稽山阴人,汉鲁相钟离意七世孙,前将军,假节,领武陵太守,秦亭侯。
钟离袆,牧子,秦亭侯。
潘浚,字承明,武陵汉寿人,奋威将军,刘阳侯。
潘翥,浚子,刘阳侯。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本姓氏,偏将军,都亭侯。
胡综,字伟则,汝南固始人,右领军,乡侯。
吴范,字文则,全稽上虞人,骑都尉,领太史令。
刘敦,字子仁,平原人,军师。
赵达,河南人,会异术。
滕胤,字承嗣,北海剧人,都下督。
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领青州牧,外黄侯。
王蕃,字永元,庐江人,常侍。
王著,蕃弟。
王延,蕃弟。
楼玄,字承先,沛郡蕲人,大司农。
贺邵,字兴伯,会稽山阴人,左典军,中书令,领太子太傅。
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太史令。
韦隆,曜子。
华核,字永先,吴郡武进人,中书丞,除陵亭候。
随春,偏将军。
戴良,交州刺史。
陈时,交阯太守。
宋谦,将领。
鲜于丹,将军。
吴硕,裨将军,关内侯。
张梁,裨将军,关内侯。
饶助,永安人,襄安长。
颜连,无锡人,居巢长。
马普,济阴人。
卢家洼村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慈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12610421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30126。邮政编码为0505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11 ,车牌号码为冀A。卢家洼村与杨家园村、岭北村、董家庄村、南伍河村、申家庄村、北伍河村、中伍河村、凤凰楼村、黑山村、西伍河村、柳沟村、东湖社村、上下庄村、土头村相邻。
卢家洼村附近有五岳寨、灵寿秋山景区、灵寿水泉溪自然风景区、陈庄歼灭战旧址、猪圈沟自然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灵寿金针菇、锅贴饼子、五岳寨太行龙井、榆钱饭、灵寿黑枣等特产。
《中华族谱集成》,由张海瀛、武新立、林万青主编,16开双栏影印精装、外加锦盒函套包装,首批100册,收录李王张刘陈五姓族谱共93种。开篇收录了明代凌迪知的《万姓通谱》。《中华族谱集成》是一部列为国家古籍规划项目的填补空白的大型史籍,由巴蜀书社于1995年限量印制、编号发行。其中收录张姓族谱21种,编为20册。兹将各册所收录的张氏族谱,介绍如下:第一册,收录明嘉靖《张氏统宗世谱》21卷,张宪、张阳辉主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刻本,原装10册。该谱以汉留侯张良为一世祖,上溯张氏开宗立姓之始祖张挥,下迄明中叶播迁各地之衍派117支。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江西和南直隶。其中江西44支,南直隶52支。而江西又集中于饶州府,计有43支;南直隶又集中于徽州府,计有40支。这种状况同修谱者的籍贯是分不开的。该谱主修张宪、张阳辉都是徽州府人;同修共有32人,其中徽州府21人,饶州府10人。可见该谱就是以徽州府和饶州府为主编修的。谱谱对117支衍派的渊源作了具体记载,追根溯源,太原尹城为始祖张挥受封之地,明嘉靖年间修谱时,太原仍有庙存焉。该谱还绘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前有序文,称“统谱今以自尹城、自鲁国、自曲沃、自陈留,而再襄国、再吴郡、再金华之迁派,参考《方舆胜览》、《禹贡九州》、《皇明大一统志》诸图书,列于图而志之。譬之江河之行地,脉络贯通。俾观谱者,知某邑古今属某部,某人古今迁某处。因地以著姓,缘族以笃亲,未必不由是图而启其统宗之恩也欤”!该图还在山西部分太原县境绘有“台骀公庙”,即张氏之祖庙。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二册至第六册前部第二册,收录清光绪《旌阳张氏通修宗谱》上中下三卷,上卷又分之一、之二;中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下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张庆彬等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永思堂刻本,原装二十册。该谱对张氏起源、播迁及衍派,记载甚详。该谱以大卿公为一世祖,取名《旌阳张氏通修宗谱》,旨在联络散居于各地的大卿公之后裔。该谱上卷之一为谱序、凡例、家规、得姓郡望、统宗古今迁居地舆图、嘉会派源流、本源宗支(共121派),上卷之二为本源纪;中卷之一至四为嘉会、塘冲、进坊各房以及各支之世系;下卷之一、之二为列传;下卷之三为墓图、墓志铭、祭田以及通修宗谱跋等。第三、四、五、及第六册的前半部,收录民国《锡山张氏通谱》四十二卷,张轶欧、张鉴等修,民国十二年(1923)锡山宗祠寿康堂铅印本,共七十四册。该谱是北宋哲学家关中学派创立者张载之族谱。张载(1020——1077),字子厚。汉留侯张良之后裔,唐太宗时员外郎闻斯公之十四世孙。张载的先世世居大梁,其祖父名复,宋真宗时任给事中。其父名迪,宋仁宗时任殿中丞、知涪州(今四川涪陵)事,后做官陕西,徙居凤翔眉县(陕西眉县)横渠镇。张载,嘉佑进士,官祁州司法参军、云岩令。后以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午夜取烛以书。在自然科学方面亦有很高造诣,所以能提出一些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命题,从而创立了与洛学并行的关中学派,因世居横渠,人称横渠先生。其子名因,字文益,官员外郎;其孙名京,字正之,官兵部郎中;其三世孙名楷,字楚昭,官乐平令,随宋室南渡,徙居江南,因与主和宰相不合,弃官家居,占籍歙县。至横渠公八世孙德庆公,始由歙县徙居锡山,故该谱以德庆公为锡山张氏之一世祖。该谱卷一为谱序、凡例、家规等;卷二为列传、行状、墓志铭等;卷三为像赞;卷四为诰敕;卷五为皇帝赐诗及皇子皇孙和文属公之诗;卷六为严泰公和文恪公之诗集;卷七至卷八为各支序传、墓志铭、坟茔图等;卷九至卷四十二,为各支世系。该谱以德庆公为始祖,旨在联络由锡山徙居姑苏、徐州、宜兴、荆襄、虞山、昆陵等地之张氏后裔。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六册后部第六册的后半部,收录清光绪《张氏通谱》八卷,清道光《定阳张氏族谱》四卷。光绪《张氏通谱》八卷,张而昌修,张铣寿校订,清光绪二年(1876)岭东使署刻本,分装八册。该谱以张栻为一世祖。栻公(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宋高宗时宰相张浚之长子,唐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之裔孙。浚公力主抗金,因收复中原壮志未酬,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乃嘱咐死后葬于潭州宁乡(今属湖南),栻公遵嘱而行,并定居于此,死后亦附葬于此,故曰栻公生于蜀而长于湘,称得上是湖南人。他幼承家学,秉承父志,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年30时以荫补官,协助其父主持抗金北伐之事,历任直秘阁、吏部郎兼起居郎侍讲、秘阁修撰等职,先后知严州(今属浙江)、袁州(今属江西)、静江(今属广西)、江陵(今属湖北)诸州府,前后居地方官十余年。每到一地,都能“问民疾苦”,访求“利病”,改革弊政,提倡兴学,多有政绩,受到民众的拥护。淳熙八年(1180),因病过早地离开人世,年仅48岁。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影响却很大,至今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中还有专门祭祀他和朱熹的祠堂。绍兴三十二年(1162),栻公28岁,遵父命至衡山文定公书堂正式拜胡宏为师,攻读理学。因学习勤奋,见解非凡,深受师长器重。胡宏高兴地说:“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学成,在潭州(今长沙)城南建城南书院以传师说。乾道初(1165——1173),他应湖南安抚使刘珙之邀,主讲于岳麓书院。其时胡宏师已谢世,胡宏的门下弟子求学于岳麓书院者络绎不绝。当时就有“道林(寺)三百众,(岳麓)书院一千徒”的时谚。岳麓书院遂成为影响最大的学术中心。就连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亦闻名而从福建不远千里来到岳麓书院,与张栻讨论“未发已发”等心性问题。两人抵足夜谈相与论辩,颇为相得。学术史上称曰:“朱张会讲”。后来朱熹在回顾这次会讲时说:“敬夫所见,造诣卓然,非所可及”。又说:“去冬走湖湘,讲论之益不少”。可见朱熹受张栻的影响之大,且得益不少。张栻死后,其诗文由朱熹编定,名曰《南轩文集》刊行于世。张栻以湘学派大师,名垂青史。该谱卷一为序,计有旧序、纪源、公派语、魏公本传、魏公行略:卷二、卷三为世系;卷四为墓图、祠图、祠田、公牍等;卷五为优免公牍、旌典;卷六为碑文;卷七为列传、节孝、像赞;卷八为艺文、寿文、祠堂总录、跋。该谱以一世祖和二世祖合立为总表,即将浚公长子栻与次子杓并列,称曰大宗合表。杓公,字定叟,历官广西经略、江西安抚使,进端明殿大学士,随宋室南渡,定居钱塘。余姚、杭州、鄞县张氏,多为其后裔。栻公有二子:长曰焯,次曰炳。该谱从三世起,均为焯、炳二公之后裔。焯公居宁乡龙塘,被尊为龙塘开基祖。其后裔有世居龙塘者,亦有居官湖北、江西,入籍当地,若干年后又复迁回湖南者。炳公曾东迁浙江,其后裔又迁回湖南。今湖南宁乡、益阳、安化、新化、湘潭、长沙、沅陵、辰州、泸溪、永顺、龙山、衡阳、邵阳、祁阳、永州等地,均有焯房与炳房之后裔。从三世至十二世,分立房谱。溯其源,共祖其祖;分其支,各亲其亲。此为该谱之一大特色。道光《定阳张氏族谱》四卷,张云逵等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原装四册。定阳张氏出自陇西,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张颐由陇西徙居山西汾州府介休县西关。该谱以张颐为一世祖,其子名进禄,字锡爵。又由西关迁居城中,生齿日繁,至清代,为一盛族。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七册第七册,收录清光绪《清河张氏宗谱》、民国《清河世系》及《清河张氏支谱》三种。光绪《清河张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张廷辉主修,光绪四年(1878)余庆堂刻本,分装十四册。该谱以成业公为一世祖。张成业,名绍祖,唐朝宰相张柬之的后裔,宪宗朝元和进士,官拜江东提刑,居婺州即金华府,后因唐亡弃官迁居衢州府开化县之音铿,是为音铿张氏始祖。今浙江钱塘武林张氏、处州丽水张氏、衢州西安张氏、婺州金华张氏,大都是唐相柬之公之后裔。该谱即浙江衢州开化县音铿张氏宗谱,只是唐相柬之公后裔中的一支。但在这一支中,因人才辈出,显赫青史,遂为天下望族。该谱取名《清河张氏宗谱》,旨在说明音铿张氏乃是清河张氏始祖岱公之后裔。该谱对张氏起源、衍派播迁,记载甚详。该谱卷之首为新序、目录;卷一为凡例、圣谕、祠规、家训、旧谱序等;卷二为诰敕、谢表、列祖遗像、像赞、里居图等;卷三为历代仕宦录、历代宰相录、忠义录、孝友录、文学录、武备录、贞节录、隐逸录、道术录、古今通派考、历代源流考;卷四至卷十为各派世系图;卷十一为各派堂记、寿序、寿诗、艺文杂著;卷十二为各派坟图、墓志铭、祀产;卷十三为各派支传、行实、名贤录、跋。前引《张氏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以行省为单位记载张氏播迁各地的230个衍派)即出自该谱。据该谱记载,尹城派始祖挥公,封国太原府太原县,此为天下张氏通派之祖。从张氏开宗立姓始祖挥公算起,至成业公,共历118世;至清光绪三年(1877)止,共历161世。民国《清河世系》不分卷,张晋昭修,民国八年(1919)刻本,原装一册。该世系以张润为一世祖。张润,字清源,生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世居吴江。该世系即世居吴江的张润后裔世系。民国《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民国铅印本,原装二册。该谱为吴郡张氏支谱。吴郡张氏本出张嵩第四子张睦。张睦,字选公,后汉蜀郡太守,始居吴郡。裔孙张显,齐庐江太守,生绍。张绍,官梁零陵郡太守,其孙名后胤,字嗣宗,国子祭酒,新野康公,以名儒为王者师。五传至张镒,字季权,为唐德宗时宰相。自新野康公后胤,吴郡张氏始扬名天下。自张镒相德宗,吴郡张氏遂与始兴、河东齐名。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八册第八册,收录清光绪《清河家乘》、乾隆《清河张氏宗谱》两种。光绪《清河家乘》不分卷,张景云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世美堂刻本,原装四册。该家乘以张宝为一世祖。张宝,字维善,其先世为清河人。自宋南渡,徙居杭州。元末,张宝徙居钱塘南壁里,以孝行举贤良方正。明万历三年(1575),七世祖始修清河家乘。万历四十三年,九世祖重修。入清以后,又五次重修,光绪时刻印。乾隆《清河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张日佐等修,乾隆十七年(1752)崇本堂刻本。该谱尊舟十一公为一世祖。舟十一公名保望,字周臣,号舟十一,官奉议大夫、秀州通判,世居杭州。唐末战乱,徙居浮邑洞壶。保望公、即舟十一,乃是唐高宗时名相张文瓘的七世孙。文瓘子名洽,官魏州刺史;孙名宥,官扬州长史;三世孙,名衮,官虢州刺史;四世孙,名载华,官御史中丞;五世孙,名正则;六世孙,名知实,字冠仁;七世孙,名保望,即被该谱尊为一世祖的舟十一公。舟十一公有子四:长名雄,字君宇,官承奉大夫,迁居休宁杭溪,为杭州张氏始迁祖;次子名伟,字君度,依父居洞壶黄竹洞梅岭;三子名彻,字君胜,又字克明,迁星源甲路,是为甲路(即甲道)张氏之始迁祖;四子名英,字君沮,迁居黄墩,是为黄墩张氏始迁祖。杭旻、洞壶、婺源、黄墩,均为舟十一公子之孙。当然也是名相文瓘公之后裔。由于文瓘公和舟十一公,均出自清河东武城张氏,故该谱名曰《清河张氏宗谱》,意为不忘其所出。该谱上接唐相文瓘公,历经宋元明,下迄清乾隆十七年,历时一千多年。该谱卷首为旧序、谱说、谱诫、姓氏说、张字说、世原、基图、遗像,卷一为世表类,有源流世表、始迁世表,卷二至卷十二为各支世表,卷十三为帝制类(诰、诏)、世训类(家训、家规、家礼)和艺文类,卷十四为懿行类(传、述略、赞)、祝庆类(寿文、诗、词)和哀挽类(祭章、挽诗、挽歌、行述),卷十五为墓图、墓志、墓铭、墓表,卷十六为祀祖类(祀序、会序)和公据类(禁示、给照、议约、合刊族议、刊谱捐银名数、领谱号),最后是“清河张氏宗谱跋文”。整部宗谱体例完备,条理分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于研究江浙和安徽一带的张氏家族史和地方史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九册至第十一册前部第九册、第十册以及第十一册的前半部,收录清乾隆《甲道张氏宗谱》四十二卷续二卷,张图南、张元泮等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该谱以舟十一公之第三子彻公为一世祖。张彻,字君胜,又字克明,号大三,唐僖宗乾符(874——879)年间,随父徙居歙之黄墩、广明,其后彻公又徙居星源甲道(即甲路),是为甲道张氏始迁祖。彻公有三子十孙二十二玄孙,有五世孙七十六人。五世孙为“延”字辈,所以该谱卷一绘有“张氏七十六延迁派旧图”,这个迁派旧图是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绘制的。从明正统到清乾隆三百多年间,七十六个支派,瓜瓞绵绵,辗转迁徙,丁口和衍派遍及东南各地,成为江南望族。仅进士就多达104个。其中宋代76名,元代7名,明代11名,清代10名。从五世祖延丕公起,开始编修本宗世谱。延丕,字彦直,官宋代户部郎中。其后,十世祖珏公和琮公,二次编修。珏公,官宋代光禄大夫、礼部尚书,琮公官宋代中奉大夫、南阳县开国男。历宋、元、明及清乾隆,多次编修。加以人才辈出,收录广泛,记述翔实,所以该谱规模宏伟,部头号甚大,原装达四十四册之多。该谱第一卷有凡例、修谱新序、七十六延分迁旧图;第二卷是八支源流序、簪缨录等;第三卷至第三十六卷,为世系图表;第三十七卷为文翰录、谱纪、传;第三十八卷为墓志铭、行状等;第三十九卷为续传、像赞、祭文等;第四十卷为寿文、记、杂序;第四十一卷为诗、杂著、书扎等;第四十二卷为墓图、领谱号、谱跋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一册后部第十一册的后半部,收录清道光《京江张氏家乘》十六卷,张九征初修,张永清、张永泓续修,清道光五年(1825)敬思堂刻本,共十二册。该谱以四一公为一世祖。四一公乃清河派岱公后裔,原籍中州,元末由中州徙居丹徒。有子一,名善甫。善甫公生有三子:长曰仲实,次曰仲敬,三曰仲升。仲升公七传至九征,九征公乃清初名臣张玉书之父。该谱乃是张玉书之家乘。玉书(1642——1711),字京江,号素存,顺治丁酉科举人、辛丑科进士,授庶吉士,历官内翰林院秘书院编修、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丙午科浙江正主考、辛未科会试大总裁等。三十五年(1696),随康熙帝亲征葛尔丹叛乱,参预帷幄,颇得信任。次年,任《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曾奉命数次监治黄河,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康熙四十九年(1710),受命与陈廷敬主持编修《康熙字典》,次年病故,谥号文贞。该谱由张九征初修。九征(1592——1655),字公选,号湘晓,顺治丁亥进士,历官行人司行人、吏部文司主事、文选司郎中、河南提学道佥事等。曾纂修有《京江张氏家乘原稿》,其后由四世孙张永清、张永泓续修定稿,所以该谱完整地搜集了张九征、张玉书父子的有关资料,对研究清初的历史,很有价值。该谱卷首为谱序、凡例、目录、修谱子孙名次;卷一至卷三为皇帝任命张九征张玉书父子官职的诰敕以及张九征张玉书父子的谢恩疏等;卷四至卷九为各房世系图表;卷十至卷十二为传略和行述;卷十三至卷十六为载籍、艺文、祠墓仪制等。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二册至第十四册第十二册,收录清宣统《韦庄张氏宗谱》十八卷首二卷,张坤照主修,宣统三年(1911)承德堂刻本,原装二十四册。该谱以张孝先为始迁祖。张孝先,字怀祖。仕元,时值江淮多警,乃卜居常州韦庄。张孝先有二子:长明之,元至正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历任浙江提举,赠奉直大夫;次新之,迁居上张,即老二房世系。明正德五年(1400),张孝先五世孙张仲玉,首次修谱,明崇祯时续修。入清后,又先后七次续修。所以该谱亦称《韦庄张氏九修宗谱》。该谱保存了许多元代资料。第十三册和第十四册的前半部分,收录民国《横峰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宗铎等修,民国四年(1915)笃亲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八册。横峰张氏是明清时期桐城望族之一,原本姓胡,元明鼎革之际,胡长乙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饶州徙居桐西横峰,编户受田时,寄籍清河张氏户下,更姓为张。该谱以长乙公为一世祖,长乙原名太,字长乙,号校圃。在追溯其渊源时,仍以胡姓为本,记述其先人业迹。清雍正二年(1724),长乙公十世孙立选,首次修谱。该谱以长乙的五世孙八人,分作八大房,各房之下又分若干支。其后又先后五次重修,民国时刻印。该谱旨在联络长乙公更胡姓为张姓后,徙居各地之后裔,故名《横峰张氏宗谱》。第十四册后半部分,收录清光绪《姚江历山张氏宗谱》八卷十二集,张谦、张震祥等修,光绪十年(1884)敦伦堂刻本,分装十二册。该谱系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之后裔。九皋公十二传至浚公。张浚(1097——1164),字德远,宋汉州绵竹人。北宋政和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传檄勤王有功,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建议经营川陕,以保东南,遂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绍兴五年(1135),拜为宰相,部署沿江、两淮诸路军马大举北伐,自任总督兵马大元帅。绍兴七年,因郦琼兵叛,引咎辞职。秦桧执政,被排斥在外近20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完颜亮南下攻宋,重新被起用。孝宗即位,授少傅,封魏国公。孝宗隆兴元年(1163),再次拜相,督师抗金。次年,为主和派排挤,被罢相。居家期间,搜集整理修谱资料,理出了其先世世系。因抗金复国大志未酬,无颜见祖宗于地下,遂遗命死后葬湖南宁乡。赠太师,谥号忠献。著有《中兴备览》。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兵部尚书张宏,在浚公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纂修成族谱,并奏请理宗皇帝,赐玉玺印于该谱之首,此即该谱首页玉玺之由来。浚公五世孙,宋谏议大夫元瑜公,官工部尚书,晚年致仕,迁居姚江云柯里。其后裔分为五支:八卢城庙后桥为第一支;历山三墙为第二支,西堑为第三支,逊马桥为第四支,化龙堰东堑为第五支。该五支都分别编修有房谱。清光绪十年(1884),张谦、张震祥等在各房房谱的基础上,修成宗谱取名为《姚江历山张氏宗谱》。该谱第一集为凡例、祠规、目录、各房藏谱目录、总序、各房谱序、世系总图、历代诰敕、像赞、祭田等,第二集为历代先祖传,第三集为魏国忠献公行状,第四集为艺文志,第五至第十五集为各房世系并附补遗及卷外,第十二集为家乘一览记、备考等。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五册至第十六册第十五册至第十六册之前部,收录民国《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振鹭等修,民国五年(1916)树德堂铅印本,分装二十八册。该谱乃是《姚江历山张氏宗谱》的一个支谱,是宋谏议大夫、工部尚书元瑜公后裔中的第二支。元瑜公迁居姚江云柯里,其后裔分为五支,历山三墙门为第二支。历山始迁祖斌二公,乃三墙门始迁祖斌六公之兄。斌二公,仕元授山东济南府正提举,入赘历山邹副使家,定居历山。斌六公授广东广州府副提举,不忍与兄斌二公远离,遂定居芦城之西。在两家相距适中之地,建一桥,曰树德桥,俗呼张家桥,此即三墙门取名树德堂之由来。元明以来,人丁兴旺,支派繁多,遂购地建祠,名曰三墙门张氏树德堂祠。本堂神主自元瑜公为一世祖至其后裔分为五房,奉祀中堂。春祭定为二月四日,冬祭定为冬至前后十日。该谱卷一为谱序、祠图、树德堂楹联、祠堂记、墓图、诰敕、像赞、跋等,卷二为史传,卷三为宗献公行状,卷四宗贤列传,卷五为艺文志,卷六为杂记,卷七至卷二十七为世系图,卷二十八为补遗。该谱收罗宏富,记载翔实,保存了很多珍贵资料。>第十六册之后部,收录民国《鹤颈漕张氏宗谱》十六卷,张道生等修,民国五年(1916)追远堂铅印本,原装十二册。该谱以张荣为始迁祖。张荣,宋武功大夫,高宗绍兴间,因抗金有奇功,做官泰州。晚年致仕隐居于四明之鄞县,居县南鹤颈漕。四传而人丁兴旺,遂析为四宅:板桥、楼下、樟江、普塘。其后各宅又析为若干支,明末达六百余支。清乾隆时,裔孙张汉州,搜集资料,编修四宅谱稿。咸丰时,合族议定编修族谱,光绪时修成《壬辰新修宗谱》。民国初,张道生等重修,取名《鹤颈漕张氏宗谱》。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七册至第十八册第十七册,收录清光绪《张氏六修族谱》二十一卷,张秉铨、张谷南等修,光绪二十三(1897)冠英堂刻本,分装二十一册。该谱以栻公的八世孙仁秀公为一世祖。仁秀公(1346——1408),字廷光,官朝议大夫,有二子:长曰敏,次曰时杰。敏公(1973——1448)有三子:长曰纲、次曰维、三曰纬。该谱乃是维公后裔之谱。维公(1396——?),字均荣,有四子:长曰琦、次曰珂、三曰圭、四曰呈。该谱卷一为发源系图,发源系图以唐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为一世祖,十二传至浚公,浚公九传至仁秀公。该谱为仁秀公次孙维公之世系;卷二至卷十二,为维裔圭房世系;卷十三至卷十四,为维裔珂房世系;卷十五为维裔琦房世系;卷十六为维裔呈房世系。卷十七为像图、祠图、墓图;卷十八祠墓祭田碑记;卷十九为祠礼仪注服制图、优免荫恤节孝案稿;卷二十为列传、行略、家传;卷二十一为宗范、祠规、艺文、跋。第十八册,收录清同治《张氏宗谱》和民国《续修张氏族谱》两种。同治《张氏宗谱》十八卷。该谱以张德一为始迁祖。宋元鼎革之际,张德一携弟国四,由江西饶州徙居楚黄州黄陂县南乡盘龙城,其后,张国四又徙居陂北朱家坡。清雍正年间,其裔孙张元泰等始修宗谱。同治年间,张祥麟等又编修支谱。刻版时,将雍正宗谱与同治支谱合而为一。遂成《张氏宗谱》十八卷,亦称同治《张氏宗谱》。民国《续修张氏族谱》六册,张家骐等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石印本。该谱是唐初名将张士贵后裔之族谱。清康熙十七年(1678),张藐山首修世居盂县之张士贵后裔族谱。这次修谱以元代的张秀为始迁祖,对其五世三大股、七世二十八小股,均以序登录,纪事分明。但对张秀的先世,则记载甚略,故称《张氏近系族谱》。其后,张义生又据旧谱、墓碑以及采集资料,理出了张秀的先世谱系。张秀,乃是隋末唐初张士贵之后裔。隋末,张士贵从唐高祖李渊起兵,屡立战功,进封虢国公。太宗时,再立新功,迁左领军大将军,谢世后陪葬昭陵。其后,子孙袭爵,累世从戎。至宋明时期,子孙多以文才扬名,为盂县巨族。张秀之前的先世谱系,称为《张氏远系族谱》。乾隆五十七年(1794),张宗泗将《近系族谱》和《远系族谱》合而为一,并增补唐宋以来列祖列宗名人传略四十五篇,光绪元年(1875)刻印成册。民国初,张家骐等,以乾隆刻本为底本进行续修并付印,此即《续修张氏族谱》。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九册至第二十册第十九册,收录民国《中湘十亩丘张氏五修支谱》二十四卷末一卷,张万遂等修,民国二年(1913)大忍堂刻本,原装二十册。该谱以张明为一世祖。张明,字导文,生于明正统五年(1440),世居临淮。张明由临淮徙居湖广长沙张公岭。张明生有八子,其第七子名张教,又由张公岭徙居中湘十亩丘,是为十亩丘张氏支祖。张教五传至张子秀,张子秀于明清鼎革之际,徙居湘潭。该谱主要是张子秀后裔的族谱。第二十册,收录民国《花桥张氏四修族谱》二十卷,张效良等修,民国十七年(1928)孝友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册。该谱以张汉诚为始迁祖。张汉诚,字梦麟,原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元至正末年,徙居湘乡花桥。汉诚生有四子:嗣湖、嗣江、嗣源、嗣洪。后来,嗣江和嗣源之裔孙,遍及湘乡、湘潭、巴陵、永宁以及湖北、四川、陕西等地,丁口兴旺,人才辈出。有以武功报国者,有以文才蜚声者,有以勤俭起家成为当地豪富者。该谱所载主要是嗣江和嗣源两房世系及业绩,实为此两房谱。%D%A
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51 则)
巨人立墓
乌什回部将叛时,城西有高阜,云其始祖母墓也。每日将暮,辄见巨人立墓上,面阔逾一尺,翘首向东,苦有所望。叛党殄灭后,乃不复见。或曰:“是知劫运将临,待收其子孙之魂也。”或曰:“东望者,示其子孙,有兵自东来,早为备也。”或曰:“回部为西域。向东者,面内也,示其子孙不可叛也。”是皆不可知。其为乌什将灭之妖孽,则无疑也。
天竺老僧
宏恩寺僧明心言:上天竺有老僧,尝入冥。见狰狞鬼卒,驱数千人在一大公廨外,皆褫衣反缚。有官南面坐,吏执簿唱名,一一选择精粗,揣量肥瘠,若屠肆之鬻羊豕。意大怪之。见一吏去官稍远,是旧檀越,因合掌问讯:“是悉何人?”吏曰:“诸天魔众,皆以人为粮。如来运大神力,摄伏魔王,皈依五戒。而部族繁伙,叛服不常,皆曰自无始以来,魔众食人,如人食谷。佛不断人食谷,我即不食人。如是晓晓,即彼魔王亦不能制。佛以孽海洪波,沉沦不返,无间地狱,已不能容。乃牒下阎罗,欲移此狱囚,充彼噉噬;彼腹得果,可免荼毒生灵。十王共议,以民命所关,无如守令,造福最易,造祸亦深。惟是种种冤愆,多非自作;冥司业镜,罪有攸归。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是四种人,无官之责,有官之权。官或自顾考成,彼则惟知牟利,依草附木,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四大洲内,惟此四种恶业至多。是以清我泥犁,供其汤鼎。以白皙者、柔脆者、膏腴者充魔王食,以粗材充众魔食。故先为差别,然后发遣。其间业稍轻者,一经脔割烹炮,即化为乌有。业重者,抛余残骨,吹以业风,还其本形,再供刀俎;自二三度至千百度不一。业最重者,乃至一日化形数度,刲剔燔炙,无已时也。”僧额手曰:“诚不如削发出尘,可无此虑。”吏曰:“不然,其权可以害人,其力即可以济人。灵山会上,厚有宰官;即此四种人,亦未尝无逍遥莲界者也。”语讫忽寤。僧有侄在一县令署,急驰书促归,劝使改业。
此事即僧告其侄,而明心在寺得闻之。虽语颇荒诞,似出寓言;然神道设教,使人知畏,亦警世之苦心,未可绳以妄语戒也。
林鬼
沧川瞽者刘君瑞,尝以弦索来往余家。言其偶有林姓者,一日薄暮,有人登门来唤曰:“某官舟泊河干,闻汝善弹词,邀往一试,当有厚赉。”即促抱琵琶,牵其竹杖导之往。约四五里,至舟畔。寒温毕,闻主人指挥曰:“舟中炎热,坐岸上奏技,吾倚窗听之可也。”林利其赏,竭力弹唱。约略近三鼓,指痛喉干,求滴水不可得。侧耳听之,四围男女杂坐,笑语喧嚣,觉不似仕宦家,又觉不似在水次,辍弦欲起。众怒曰:“何物盲贼,敢不知使令!”众手交捶,痛不可忍。乃哀乞再奏。
久之,闻人声渐散,犹不敢息。忽闻耳畔呼曰:“林先生何故日尚未出,坐乱冢间演技,取树下早凉耶?”矍然惊问;乃其邻人早起贩鬻过此也。知为鬼弄,狼狈而归。林姓素多心计,号曰“林鬼”。闻者咸笑曰:“今日鬼遇鬼矣。”
役鬼符咒
先姚安公曰:里有白以忠者,偶买得役鬼符咒一册,冀借此演搬运法,或可谋生。乃依书置诸法物,月明之夜,作道士装,至墟墓间试之。据案对书诵咒,果闻四面啾啾声。俄暴风突起,卷其书落草间,为一鬼跃出攫去。众鬼哗然并出,曰:“尔恃符咒拘遣我,今符咒已失,不畏尔矣。”聚而攒击,以忠踉跄奔逃,背后瓦砾如骤雨,仅得至家。是夜疟疾大作,困卧月余,疑亦为鬼祟也。一日诉于姚安公,且惭且愤。姚安公曰:“幸哉;尔术不成,不过成一笑柄耳。倘不幸术成,安知不以术贾祸?此尔福也,尔又何尤焉!”
二鬼
从侄虞敦所居宅,本村南旧圃也。未筑宅时,四面无居人。一夕,灌圃者田大卧井旁小室,闻墙外诟争声,疑为村人,隔墙问曰:“尔等为谁?夜深无故来扰我。”其一呼曰:“一事求大哥公论:不处何处客鬼,强入我家调我妇,天下有是理耶?”其一呼曰:“我自携钱赴闻家庙,此妇见我嬉笑,邀我入室。此人突入夺我钱,天下又有是理耶?”田知是鬼,噤不敢应。二鬼并曰:“此处不能了此事,当诉诸土地耳。”喧喧然向东北去。田次日至土地祠问庙祝,乃寂无所闻。皆疑田妄语。临清李名儒曰:“是不足怪,想此妇和解之矣。”众为粲然。
城隍破棺
乾隆己未,余与东光李云举、霍养仲同读书生云精舍。一夕偶论鬼神,云举以为有,养仲以为无。正辨诘间,云举之仆卒然曰:“世间原有奇事,倘奴不身经,虽奴亦不信也。尝过城隍祠前丛冢间,失足踏破一棺。夜梦城隍拘去,云有人诉我毁其室。心知是破棺事,与之辨曰:‘汝室自不合当路,非我侵汝。’鬼又辨曰:‘路自当我屋,非我屋故当路也。’城隍微笑顾我曰:‘人人行此路,不能责汝;人人踏之不破,何汝踏破?亦不能竟释汝。当偿之以冥镪。’既而曰:‘鬼不能自葺棺。汝覆以片板,筑土其上可也。’次日如神教,仍焚冥镪,有旋风卷其灰去。一夜复过其地,闻有人呼我坐。心知为曩鬼,疾驰归。其鬼大笑,音磔磔如枭鸟。迄今思之,尚毛发悚立也。”养仲谓云举曰:“汝仆助汝,吾一口不胜两口矣。然吾终不能以人所见为我所见。”云举曰:“使君鞫狱,将事事目睹而后信乎?抑以取证众口乎?事事目睹无此理,取证众口,不以人所见为我所见乎?君何以处焉?”相与一笑而罢。
粤东异僧
莆田林教授清标言:郑成功据台湾时,有粤东异僧泛海至,技击绝伦,袒臂端坐,斫以刃,如中铁石;又兼通壬遁风角。与论兵,亦娓娓有条理。成功方招延豪杰,甚礼敬之。稍久,渐骄蹇。成功不能堪,且疑为间谍,欲杀之而惧不克。其大将刘国轩曰:“必欲除之,事在我。”乃诣僧款洽,忽请曰:“师是佛地位人,但不知遇摩登伽还受摄否?”僧曰:“参寥和尚久心似沾泥絮矣。”刘因戏曰:“欲以刘王大体双一验道力,使众弥信心可乎?”乃选娈童倡女姣丽善*者十许人,布茵施枕,恣为媟狎于其侧,柔情曼态,极天下之妖惑。僧谈笑自若,似无见闻;久忽闭目不视。国轩拔剑一挥,首已欻然落矣。国轩曰:“此术非有鬼神,特炼气自固耳。心定则气聚,心一动则气散矣。此僧心初不动,故敢纵观。至闭目不窥,知其已动而强制,故刃一下而不能御也。”所论颇入微。但不知椎埋恶少,何以能见及此。其纵横鲸窟十余年,盖亦非偶矣。
江南崔寅
朱公晦庵,尝与五公山人散步城南,因坐树下谈《易》。忽闻背后语曰:“二君所论,乃术家《易》,非儒家《易》也。”怪其适自何来。曰:“已先坐此,二君未见耳。”问其姓名。曰:“江南崔寅。今日宿城外旅舍,天尚未暮,偶散闷闲行。”山人爱其文雅,因与接膝,究术家儒家之说。崔曰:“圣人作《易》,言人事也,非言天道也;为众人言也,非为圣人言也。圣人从心不逾矩,本无疑惑,何待于占?惟众人昧于事几,每两歧罔决,故圣人以阴阳之消长,示人事之进退,俾知趋避而已。此儒家之本旨也。顾万物万事,不出阴阳。后人推而广之,各明一义。杨简、王宗传阐发心学,此禅家之《易》,源出王弼者也。陈抟、邵康节推论先天,此道家之易,源出魏伯阳者也。术家之《易》衍于管、郭,源于焦、京,即二君所言是矣。《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见智见仁,理原一贯。后人忘其本始,反以旁义为正宗。是圣人作《易》,但为一二上智设,非千万世垂教之书,千万人共喻之理矣。经者常也,言常道也;经者径也,言人所共由也。曾是《六经》之首,而诡秘其说,使人不可解乎?”二人喜其词致,谈至月上未已。诘其行踪,多世外语。二人谢曰:“先生其儒而隐者乎?”崔微哂曰:“果为隐者,方韬光晦迹之不暇,安得知名?果为儒者,方反躬克己之不暇,安得讲学?世所称儒称隐,皆胶胶扰扰者也。吾方恶此而逃之。先生休矣,毋污吾耳。”剨然长啸,木叶乱飞,已失所在矣。方知所见非人也。
壁中人面
南皮许南金先生,最有胆。在僧寺读书,与一友共榻。夜半,见北壁燃双炬。谛视,乃一人面出壁中,大如箕,双炬其目光也。友股粟欲死。先生披衣徐起曰:“正欲读书,苦烛尽。君来甚善。”乃携一册背之坐,诵声琅琅。未数页,目光渐隐;拊壁呼之,不出矣。
又一夕如厕,一小童持烛随。此面突自地涌出,对之而笑。童掷烛扑地。先生即拾置怪顶,曰:“烛正无台,君来又甚善。”怪仰视不动。先生曰:“君何处不可往,乃在此间?海上有逐臭之夫,君其是乎?不可辜君来意。”即以秽纸拭其口。怪大呕吐,狂吼数声,灭烛自没。自是不复见。先生尝曰:“鬼魅皆真有之,亦时或见之;惟检点生平,无不可对鬼魅者,则此心自不动耳。
鬼隐
戴东原言:明季有宋某者,卜葬地,至歙县深山中。日薄暮,风雨欲来,见岩下有洞,投之暂避。闻洞内人语曰:“此中有鬼,君勿入。”问:“汝何以入?”曰:“身即鬼也。”宋请一见。曰:“与君相见,则阴阳气战,君必寒热小不安。不如君爇火自卫,遥作隔座谈也。”宋问:“君必有墓,何以居此?”曰:“吾神宗时为县令,恶仕宦者货利相攘,进取相轧,乃弃职归田。殁而祈于阎罗,勿轮回人世。遂以来生禄秩,改注阴官。不虞幽冥之中,相攘相轧,亦复如此,又弃职归墓。墓居群鬼之间,往来嚣杂,不胜其烦,不得已避居于此。虽凄风苦雨,萧索难堪,较诸宦海风波,世途机阱,则如生忉利天矣。寂历空山,都忘甲子。与鬼相隔者,不知几年;与人相隔者,更不知几年。自喜解脱万缘,冥心造化。不意又通人迹,明朝当即移居。武陵渔人,勿再访桃花源也。”语讫不复酬对。问其姓名,亦不答,宋携有笔砚,因濡墨大书“鬼隐”两字于洞口而归。
乔车二幕友
阳曲王近光言:冀宁道赵公孙英有两幕友,一姓乔,一姓车,合雇一骡轿回籍。赵公戏以其姓作对曰:“乔、车二幕友,各乘半轿而行。”恰皆轿之半字也。时署中召仙,即举以请对。乩判曰:“此是实人实事,非可强凑而成。”越半载,又召仙,乩忽判曰:“前对吾已得之矣:卢、马两书生,共引一驴而走。”又判曰:“四日后,辰巳之间,往南门外候之。”至期遣役侦视,果有卢、马两生,以一驴负新科墨卷,赴会城出售。赵公笑曰:“巧则诚巧,然两生之受侮深矣。”此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虽仙人亦忍俊不禁也。
狐之报
先祖有庄,曰厂里,今分属从弟东白家。闻未析箸时,场中一些垛,有年矣,云狐居其中,人不敢犯。偶佃户某醉卧其侧,同辈戒勿触仙家怒。某不知,反肆詈。忽闻人语曰:“汝醉,吾不较。且归家睡可也。”
次日,诣园守瓜,其妇担饭来饁,遥望团焦中,一红衫女子与夫坐,见妇惊起,仓卒逾垣去。妇故妒悍,以为夫有外遇也,愤不可忍,遽以担痛击。某百口不能自明,大受捶楚。妇手倦稍息,犹喃喃毒詈。忽闻树杪大笑声,方知狐戏报之也。
取子偿冤
吴惠叔言:其乡有巨室,惟一子,婴疾甚剧。叶天士诊之,曰:“脉现
鬼证,非药石所能疗也。”乃请上方山道士建醮。至半夜,阴风讽然,坛上烛火俱暗碧。道士横剑瞑目,若有所睹。既而拂衣竟出,曰:“妖魅为厉,吾法能祛。至夙世冤愆,虽有解释之法,其肯否解释,仍在本人。若伦纪所关,事干天律,虽箓章拜奏,亦不能上达神霄。此祟乃汝父遗一幼弟,汝兄遗二孤侄,汝蚕食鲸吞,几无余沥。又茕茕孩稚,视若路人,至饥饱寒温,无可告语;疾痛疴痒,任其呼号。汝父茹痛九原,诉于地府。冥官给牒,俾取汝子以偿冤。吾虽有述,只能为人驱鬼,不能为子驱父也。”果其子不久即逝。后终无子,竟以侄为嗣。
侠牛
护持寺在河间东四十里。有农夫于某,家小康。一夕,于外出。劫盗数人从屋檐跃下,挥巨斧破扉,声丁丁然。家惟妇女弱小,伏枕战栗,听所为而已。
忽所畜二牛,怒吼跃入,奋角与贼斗。挺刃交下,斗愈力。盗竟受伤,狼狈去。盖乾隆癸亥,河间大饥,畜牛者不能刍秣,多鬻于屠市。是二牛至屠者门,哀鸣伏地,不肯前。于见而心恻,解衣质钱赎之,忍冻而归。牛之效死固宜;惟盗在内室,牛在外厩,牛何以知警?且牛非矫捷之物,外扉坚闭,何以能一跃逾墙?此必有使之者矣,非鬼神之为而谁为之?此乙丑冬在河间岁试,刘东堂为余言。东堂即护持寺人,云亲见二牛,各身被数刃也。
瑞草
芝称瑞草,然亦不必定为瑞。静海元中丞在甘肃时,署中生九芝,因以自号。然不久即罢官。舅氏安公五占,停柩在室,忽柩上生一芝。自是子孙式微,今已无龆龀。盖祸福将萌,气机先动;非常之兆,理不虚来。第为休为咎,则不能预测耳。先兄晴湖则曰:“人知兆发于鬼神,而人事应之。不知实兆发于人事,而鬼神应之。亦未始不可预测也。”
天生梵字大悲咒
大学士伍公弥泰言:向在西藏,见悬崖无路处,石上有天生梵字大悲咒。字字分明,非人力所能,亦非人迹所到。当时曾举其山名,梵音难记,今忘之矣。公一生无妄语,知确非虚构。天地之大,无所不有。宋儒每于理所无者,即断其必无,不知无所不有,即理也。
喇嘛
喇嘛有两种:一曰黄教,一曰红教,各以其衣别之也。黄教讲道德,明因果,与禅家派别而源同。红教则惟工幻术。理藩院尚书留公保住,言驻西藏时,曾忤一红教喇嘛。成言登山时必相报。公使肩舆鸣驺先行,而阴乘马随其后。至半山,果一马跃起压肩舆上,碎为齑粉。此留公自言之。曩从军乌鲁木齐时,有失马者,一红教喇嘛取小木橙咒良久,橙忽反覆折转,如翻桔槔。使失马者随行,至一山谷,其马在焉。此余亲睹之。考西域吞刀吞火之幻人,自前汉已有。此盖其相传遗术,非佛氏本法也。故黄教谓红教曰魔。或曰:“是即波罗门,佛经所谓邪师外道者也。”似为近之。
黑影扑人
巴里坤、辟展、乌鲁木齐诸山,皆多狐,然未闻有祟人者。惟根克忒有小儿夜捕狐,为一黑影所扑,堕崖伤足,皆曰狐为妖。此或胆怯目眩,非狐为妖也。大抵自突厥、回鹘以来,即以弋猎为事。今日则投荒者、屯戌者、开垦者、出塞觅食者搜岩剔穴,采捕尤多,狐恒见伤夷,不能老寿,故不能久而为魅欤!抑僻在荒郊,人已不知导引练形术,故狐亦不知欤!此可见风俗必有所开,不开则不习;人情沿于所习,不习则不能。道家化性起伪之说,要不为无见。姚安公谓滇南僻郡,鬼亦淳良。即此理也。
燕国公张说
副都统刘公鉴言:曩在伊犁,在善扶乩者,其神自称唐燕国公张说。与人唱和诗文,录之成帙。性嗜饮,每降坛,必焚纸钱,而奠以大白。不知龙沙葱雪之间,燕公何故而至是?刘公诵其数章,词皆浅陋。殆打油、钉铰之流,客死冰天,游魂不返,托名以求食欤!
秃项马
里人张某,深险诡谲,虽至亲骨肉,不能得其一实语。而口舌巧捷,多为所欺。人号曰:“秃项马”。马秃项为无鬃,鬃踪同音,言其恍惚闪铄,无踪可觅也。
一日,与其父夜行迷路,隔陇见数人团坐,呼问当何向。数人皆应曰:“向北。”因陷深淖中。又遥呼问之。皆应曰:“转东。”乃几至灭顶,瞥躠泥涂,困不能出。闻数人拊掌笑曰:“秃项马,尔今知妄语之误人否?”近在耳畔,而不睹其形。方知为鬼所绐也。
真缢鬼
妖由人兴,往往有焉。李云举言:一人胆至怯,一人欲戏之。其奴手黑如墨,使藏于室中,密约曰:“我与某坐月下,我惊呼有鬼,尔即从窗隙伸一手。”届期呼之,突一手探出,其大如箕,五指挺然如舂杵。宾主俱惊,仆众哗曰:“奴其真鬼耶?”秉炬持仗入,则奴昏卧于壁角。救之苏,言暗中似有物以气嘘我,我即迷闷。
族叔桑庵言:二人同读书佛寺,一人灯下作缢鬼状,立于前;见是人惊怖欲绝,急呼:“是我,尔勿畏。”是人曰:“固知是尔,尔背后何物也?”回顾乃一真缢鬼。盖机械一萌,鬼遂以机械之心从而应之。斯亦可为螳螂黄雀之喻矣。
善恶之报
余八九岁时,在从舅实斋安公家,闻苏丈东皋言:交河某令,蚀官帑数千,使其奴赍还。奴半途以黄河覆舟报,而阴遗其重台携归。重台又窃以北上,行至兖州,为盗所劫杀。从舅咋舌曰:“可畏哉!此非人之所为,而鬼神之所为也。夫鬼神岂必白昼现形,左悬业镜,右持冥籍,指挥众生,轮回六道,而后见善恶之报哉?此足当森罗铁榜矣。”苏丈曰:“令不窃资,何至为奴乾没?奴不乾没,何至为重台效尤?重台不效尤,何至为盗屠掠?此仍人之所为,非鬼神之所为也。如公所言,是令当受报,故遣奴窃资。奴当受报,故遣重台效尤。重台当受报,故遣盗屠掠。鬼神既遣之报,人又从而报之,不已颠乎?”从舅曰:“此公无碍之辨才,非正理也。然存公之说,亦足于相随波靡之中,劝人以自立。”
刘乙斋
刘乙斋廷尉为御史时,尝租西河沿一宅。每夜有数人击柝,声琅琅彻晓;其转更攒点,一一与谯鼓相应。视之则无形,聒耳至不得片刻睡。乙斋故强项,乃自撰一文,指陈其罪,大书粘壁以驱之。是夕遂寂。乙斋自诩不减昌黎之驱鳄也。余谓:“君文章道德似尚未敌昌黎,然性刚气盛,平生尚不作暧昧事,故敢悍然不畏鬼。又拮据迁此宅,力竭不能再徙,计无复之,惟有与鬼以死相持。此在君为困兽犹斗,在鬼为穷寇勿追耳。君不记《太平广记》载周书记与鬼争宅,鬼惮其木强而去乎?”乙斋笑击余背曰:“魏收轻薄哉!然君知我者。”
笔棒楼
余督学福建时,署中有“笔棒楼”,以左右挟两浮图也。使者居下层,其上层则复壁曲折,非正午不甚睹物。旧为山魈所据,虽不睹独足反踵之状,而夜每闻声。偶忆杜工部“山精白日藏”句,悟鬼魅皆避明而就晦,当由曲房幽隐,故此辈潜踪。因尽撤墙垣,使四面明窗洞启,三山翠霭,宛在目前。题额曰“浮青阁”,题联曰:“地迥不遮双眼阔,窗虚只许万峰窥。”自此山魈迂于署东南隅会经堂。堂故久废,既于人无害,亦听其匿迹,不为已甚矣。
徐公景熹
徐公景熹,官福建盐道时,署中箧笥每火自内发,而扃钥如故,又一夕,窃剪其侍姬发,为祟殊甚。既而徐公罢归,未及行而卒。山鬼能知一岁事,故乘其将去肆侮也。徐公盛时,销声匿迹;衰气一至,无故侵陵。此邪魅所以为邪魅欤!
青苗神
余乡青苗被野时,每夜田陇间有物,不辨头足,倒掷而行,筑地登登如杵声。农家习见不怪,谓之青苗神。云常为田家驱鬼,此神出,则诸鬼各归其所,不敢散游于野矣。此神不载于古书,然确非邪魅。从兄懋园尝见于李
家洼见之,月下谛视,形如一布囊,每一翻折,则一头著地,行颇迟重云。
陈太夫人
先祖宠于公,原配陈太夫人,早卒。继配张太夫人,于归日,独坐室中,见**揭帘入,径坐床畔,著玄帔黄衫,淡绿裙,举止有大家风。新妇不便通寒温,意谓是群从娣姒或姑姊妹耳。其人絮絮言家务得失、媪婢善恶,皆委曲周至。久之,仆妇捧茶入,乃径出。
后阅数日,怪家中无是人;细诘其衣饰,即陈太夫人敛时服也。死生相妒,见载籍者多矣。陈太夫人已掩黄垆,犹虑新夫人未诸料理,现身指示,无间幽明,此何等居心乎?今子孙登科第、历仕宦者,皆陈太夫人所出也。
道士神符
伯高祖爱堂公,明季有声黉序间。刻意郑、孔之学,无间冬夏,读书恒至夜半。
一夕,梦到一公廨,榜额曰“文仪”,班内十许人治案牍,一一恍惚如旧识。见公皆讶曰:“君尚迟七年乃当归,今犹早也。”霍然惊寤,自知不永,乃日与方外游。偶遇道士,论颇洽,留与共饮。道士别后,途遇奴子胡门德,曰:“顷一书忘付汝主,汝可携归。”公视之,皆驱神役鬼符咒也。闭户肄习,尽通其术,时时用为戏剧,以消遣岁月。越七年,至崇祯丁丑,果病卒。卒半日复苏,曰:“我以亵用五雷法,获阴谴。冥司追还此书,可急焚之。”焚讫复卒。半日又苏曰:“冥司查检,缺三页,饬归取。”视灰中,果三页未烬;重焚之,乃卒。此事姚安公附载家谱中。公闻之先曾祖,曾祖闻之先高祖,高祖即手焚是书者也。孰谓竟无鬼神乎?
蜃气城影
余族所居,曰景城,宋故县也。地址尚依稀可辨。或偶于昧爽时遥望烟雾中,现一城影,楼堞宛然,类乎蜃气。此事他书多载之,然莫明其理。余谓凡有形者,必有精气。土之厚处,即地之精气所聚处,如人之有魂魄也。此城周回数里,其形巨矣。自汉至宋千余年,为精气所聚已久,如人之取多用宏,其魂魄独强矣。故其形虽化,而精气之盘结者非一日之所蓄,即非一日所能散。偶然现像,仍作城形,正如人死鬼存,鬼仍作人形耳。然古城郭不尽现形,现形者又不常见,其故何欤?人之死也,或
孙权的部将有姓卢的吗
本文2023-10-24 17:22:3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3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