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楚王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24浏览:2收藏

大明风华楚王是谁,第1张

朱棣的儿子

你好 大明风华楚王是朱棣的儿子,《大明风华》犯的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忽略了距离,这也是所有古装片都会犯的错误。古装片中的人物,明明在这个地方,画像一转却又在其他地方露面,这两个地方其实相隔很远,剧情却忽略了两地的距离,搞得两个地方似乎是隔壁一样。

先看看明朝的人是怎么传送军报的。

杨士奇

自古以来,我国公文或军报的传送都是依靠快马和驿站,在主干道路上每20里建一个驿站,传送公文或军报时到达驿站可以换人换马。如果是紧急军报,则用快马奔弛,仅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在驿站更换马匹,做到一天24小时不间断传送军报。古代的距离以里为单位,一里在每个朝代距离都不大一致,换算下来约450米到550米之间。按照情报传送的速度要求,正常速度是一天180里左右,即便是紧急军报,速度也是一天300里,如果是非常紧急的情况可达一天600里。虽然古代自有八百里加急的说法,那是有夸张的成分,如果真的一天跑八百里,那必须在理由的状态下,用千里马来跑,即便如此人和马都受不了。实际上,快马传送军报时,也会经常受到路况、天气、突发情况等多因素的影响,不大可能会一帆风顺。

朱高遂

当然,古代也有更快的军报传送方式,即通过烽火台来传送。烽火台的间距一般十里左右,当前线的烽火台得到敌人入侵的消息,即燃放烟火。下一个烽火台的人可以通过肉眼看到冉冉升起的烟火,根据烟火的颜色、形状、数量来判断具体的情报,然后再燃放同类型的烟火,将情报传送给下一个烽火台。就这样依次将信息传送到京城。明代传报军情还放炮,且加上了硫磺、硝石等助燃,以便识别。这种烽火台传送军报的速度可超过每天2000里,比驿站快马的方式要快很多,但局限性是只能传送比较简单的军报,无法传达复杂的军报,所以只能用于示警。

朱瞻基和于谦

古代还有利用飞鸽传书的方式进行传送军情,不过不具有普遍性。这种方式是利用了飞鸽识别归巢的特性,来达到传送军情的目的,但鸽子飞行的速度相比快马驿站的速度要慢一些,而且飞行的过程中风险极大,例如鸽子容易被射杀、被天敌捕获或受天气影响失踪等。

从以上分析可能看出,古代军情传送用得最多的就是快马驿站的方式。朱瞻基亲征蒙古,驻扎地是在喜峰口(今唐山市北部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此处是明军和蒙古以及后来的清军多次交战的地方,与北京城直线距离就达180公里。如果以古代的道路路况来看,北京和喜峰口之间的距离可能在25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假设古代一里以500米进行换算,北京和喜峰口之间的距离是500里到600里。以明朝传送军情的速度来算,朱瞻基在喜峰口做出与马哈木决战的决策,要传回到北京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白天做出的决策,京中的杨士奇不可能于当天晚上就知道了,最快的速度也要等到第二天白天才能收到情报。到那时,朱瞻基和瓦剌首领马哈木的决战可能已经结束。

徐滨

要说《大明风华》中最忙的人,那肯定是徐滨。在前面的剧情中,这家伙明明还在北京,结果朱瞻基被朱高炽贬出南京时,他又跑出来开导朱瞻基,等朱瞻基回北京后,他又跑到楚王的封地(武昌)抓捕朱高燧,然后再回北京。徐滨在《大明风华》中除了广告时间外,仅有的几次露面,他就跑了好几个地方,神出鬼没的,他的时间都花在路上了。

第六任楚端王朱荣㳦(“㳦”,读jié),1512年-1534年在位

第七任楚愍王朱显榕,1536年-1545年在位

第八任楚恭王朱英,1551年-1571年在位

第九任楚定王朱华奎,1580年-1643年在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要知道楚王府是以哪个宫殿为蓝本修建,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楚王府的由来。公元1364年,朱元璋攻克武昌城,适逢其第六子朱祯出生,于是朱元璋下令“以楚封之”,而楚王府正是朱元璋建立大明后,给楚王朱桢修建的王府。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为巩固朱家王朝,于洪武三年,将自己的二十多个儿子分封为“一字并肩王”,其中第六子朱桢被封为了楚王,而楚王府正是为了给,自己的第六子楚王朱祯所建的官方王府,由于明朝初得天下,朱元璋儿子众多,加之缺少各类设计人才,楚王府就直接按南京的故宫为蓝本修建,但是为了体现皇与王的差别,楚王府的建筑风格,实际上是缩小版的南京故宫。

洪武三年,朱桢得封楚王后,第二年开始在武昌修建楚王府,当时选址方案比较多,但最后确定修建在长江边上、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江夏高观山上(下图高观山,就是今天的蛇山),前后历时九年修成,建成第二年,楚王朱桢就藩武昌城的楚王府。

那么为何要选在这么一个地方修建哪?在朱桢前往武昌就藩前,朱元璋告诫朱桢,武昌自古就是兵家战略要地,特别是蛇山那个地方,希望楚王能在武昌拱卫南京应天府,一但首都应天府有事,希望楚王能带兵顺江而下,进京勤王,也许这也是楚王统领的总兵力,比燕王朱棣(朱棣就是后来在北京起兵的永历帝)还多20%的重要原因。

然而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他设计天衣无缝的朱家天下保卫计划,到了第二代皇帝就开始削藩,虽然由于楚王地位很高,加上朱桢楚王任上,多次领兵出征,建有战功,楚王没被削,但自燕王朱棣造反后,将京师搬到了北京,也就是说,武昌城对京师的拱卫战略地位丧失。

朱元璋分封“一字并肩王“,全部是在大城市,而且藩王都是住在王府里,这些王府修建的都非常豪华,很多都是缩小版的南京故宫,楚王府当然也一样,这楚王府有多大哪?

据说,城周2098丈,东南高3丈1尺,西北高3丈9尺,府内遍筑宫殿、楼阁及水榭庭院,宫殿、宫室、堂库、宗庙等800余间,周围垒石为城,高二丈九尺,有四个城门,其中正门称为镇楚门。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而张献忠此时正率部攻打黄州、麻城,取得胜利后,张献忠开始攻打武昌城,守城官吏闻风而逃,而楚王所募兵实际上是张献忠的内应,他们直接打开了城门,张献忠攻占武昌后,杀光了宗室,放火烧毁楚王府。

自此楚王府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过客,从尘世间消失,实在是令人惋惜。

大明风华楚王是谁

朱棣的儿子你好 大明风华楚王是朱棣的儿子,《大明风华》犯的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忽略了距离,这也是所有古装片都会犯的错误。古装片中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