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郑的字辈有哪些啊
修撰于不同时期的郑姓家谱,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一些人为的因素,大多未能保存下来。家谱的持有者一般奉行"秘不示人"的家规,另外在新的家谱修撰完毕以后,旧的家谱除留下一两部保存在宗庙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毁,以免外流和不肖子孙售与他人。无疑,这是郑姓家谱在流传和保存过程中困难重重和不为人知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一些郑姓人自己编订的族规家法中,也有一些关于保存家谱的规定。如在西山郑氏《昌世堂条例》中,就明确规定"若有不肖鬻谱卖宗,除由绅耆鸣众责罚外,其昌宗者摒逐不准人祠、如己制有私谱,即须禀官追缴治罪",对家谱的保存有较为严格的约束。所以,尽管郑姓在历史上不断修谱和续谱,但真正能保存到今天的并不多,特别是为世人所知的十分有限。据目前国内外图书馆和家谱资料收藏中心所收集到的历代郑姓家谱、以及保存在宗亲会、研究会或个人手中已为人知的家谱数量看,也仅仅只有50部左右,且绝大部分是明清和民国时期修撰的,这显然不足以反映郑姓家谱的全貌,与实际的郑姓家谱数量相去甚远。
目前已知的郑姓家谱,明代以前的都未能保存下来,能够见到的多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但这些家谱中无不涉及到明代以前的内容,有些还是此前家谱的重修或续修,所以较多地保留了以前的内容。如浦江义门《郑氏宗谱》,原是在南宋以前家谱的基础上修撰的,其中还有宋代硕儒欧阳修、朱熹等人的序,但至宋末元初时毁于战乱,直到元朝中叶时才得以重修。后来在明清和民国时期又14次续修,成为一部内容完备的家乘谱牒。这种不断修撰和增补的做法,在郑姓家谱中具有普遍意义。
今天保存在国内外不同机构和个人手中的郑姓家谱,从谱名和修撰时间上看主要的有:
明 浦江《郑氏宗谱》 《石井本郑氏宗族谱》 《掌庵谱略》 清 《包山郑氏族谱》 《云阳郑氏宗谱》 漂邑古瑶《义门郑氏宗谱》 《莆城郑氏宗谱》 《南湖郑氏大宗谱》 《郑氏大成谱》 《慈邑灌浦郑氏宗谱》 《太康郑氏族谱》 《偃师郑氏家谱》 《石马郑氏宗谱》 中华民国 《南湖郑氏族谱》 《通山郑氏家谱》 《虞山郑氏支谱》 《郑氏大统宗谱》 《如皋郑氏族谱》 《姚江烛溪郑氏宗谱》 《牌前郑氏宗谱》 《永春夹祭郑氏族谱》 《大里郑氏家谱》 修撰时代待查 《西村郑氏族谱》 《白蒲郑氏族谱》 《沙市郑氏族谱》 《相城郑氏宗谱》 《山东郑氏世谱》 《浦城郑氏宗谱》 《河山郑氏家谱》 《荥阳郑氏续修大统宗谱》 《岵山郑氏族谱》 《永春城关郑氏族谱》 《玉溪郑氏家谱》 《南京郑氏咸阳世家宗谱》
郑氏宗谱: 一卷:[上海] 题名 郑氏宗谱: 一卷:[上海] 作者 [作者不详]
2
鄮西郑氏宗谱: 一卷:[鄮县]
3
凤山郑氏宗谱: [诸暨]
4
兰溪郑氏族谱: 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附祠产簿
郑姓
一、姓氏源流
郑姓源出于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载,周宣王静分封其母弟於郑国 ( 在今陕西华县以东) 是为郑桓公,桓公之后,郑武公迁都於新郑,为春秋时的郑国。后为韩国所灭。其遗族散居於淮阳,商丘一带,以原国名「郑」为姓,称郑氏。郑恒公就成了郑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新郑县。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三、历史名人
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号
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成功: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国姓爷"。
郑 和:明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宝,回族。明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起兵,有
功,赐姓郑,曾奉命率舰队七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
红海和伊斯兰圣地麦加。
郑 国:战国时代的水利家,韩国人。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光祖:元朝著名剧作家,他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
作《倩女幽魂》。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
字"郑虔三绝"。
郑 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郑旦即西施,经过训练,送到吴国作内
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查看全部3个回答
郑姓男孩名字大全 名字千万不能乱取 新爸妈必读!
郑姓男孩名字大全,楚辞诗经中的名字不一定适合宝宝,根据孩子的生辰,宝宝取名是合适的方法,郑姓男孩名字大全,好的名字可以辅助孩子的未来,为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铺一块垫脚石
铜陵辰阳文化科技有广告
郑姓女孩洋气的名字 有文化有涵养的诗经美名
郑姓女孩洋气的名字,诗经含有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用来给孩子起名会增添独特的书卷气息。郑姓女孩洋气的名字,一个优雅气质,出自诗经,拥有文化积淀的好名字,给孩子浓郁的文化气息。
作为19世纪之前,史上最大特混舰队司令的郑和,自幼净身进宫成为一名太监,按理是不可能有后人的,但根据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的统计,截止2004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仅仅南京就有300余郑和后人,全国约有千余郑和后人。这就不免令人奇怪,郑和作为一名宦官,何来子嗣?
郑和生年、被明军俘虏以及被净身的具体时间均不详,但普遍认为与明平定云南之战有关。
1381年,为实现国家统一,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蓝玉等平定云南,俘虏了大约10岁的郑和(本姓马,回族)。1382年,郑和之父马哈只在战乱中死去, 有学者推测郑和被明军俘虏应该是马哈只死后的事。二年之后,傅友德、蓝玉班师南京,郑和随军至南京,随后入宫服役,成为一名太监,时年约13岁。
1385年之后,郑和进入燕王府,后在靖难之役中郑和屡立战功,据说1399年在北京附近的郑村坝之战中,郑和立下大功,于是被朱棣赐予“郑”姓。朱棣靖难成功之后,郑和受到重用,尤其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是郑和的人生巅峰,也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赢得后人尊重和敬仰。
从郑和经历来看可知,最迟13岁时净身,几乎不可能留下一儿半女,那么郑和后人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云南发现的《郑和家谱》揭开秘密!
1936年,在云南玉溪发现了一本《郑和家谱·首序》,残存一千一百多字,记载了郑氏祖先的源流和郑和业绩。在《首序》后面,有单独一页用毛笔正楷书写的二十个大字“大尚存忠孝,积厚流自宽,藩衍更万代,家道泰而昌”,这象征郑家兴旺发达的诗句,也是郑和后裔的排行字辈。更重要的是,家谱中提到:郑和哥哥名叫马文铭,育有二子,其中长子马恩来被郑和收为养子,移居南京三山寺,名曰马府口。
出于“不肖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功成名就的郑和在晚年时将哥哥马文铭的长子马恩来过继来,为其传递香火,于是马恩来改为郑恩来,成了郑和法理上的儿子。此后,郑恩来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郑万显,一个是郑庭显,所以郑和子孙后代就不断沿袭下来,代代相传。
除了马恩来之外,郑和还收养了两名亲侄子,其中一个留在云南昆阳的祖家,另一个则在郑和任南京守备时来到南京,跟随郑和。因此这些后代都被视为郑和的后裔。(下图: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郑和第十九代孙郑自海)
单从郑和法理上的儿子郑恩来一系来说,后世分化为“三支四地”。
郑恩来长子郑万显,一直居住在云南,最终分化为“二支三地”,即云南一支和泰国清迈一支。云南郑和后人主要散落两地,在云南玉溪龙门村(今大营)旁出土的《建龙马桥募化引》碑,记载了郑溥为郑和后裔九世孙,说明云南一支后来移居到了玉溪;第二地是郑和的昆阳祖地。泰国清迈的一支,是清朝末年因不堪官府的压迫逃亡泰国,最后在泰国落地生根,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已经不会说中文了。
郑恩来次子郑庭显,成了南京这一支祖先,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的统计南京这一支如今有500多人,现存300余人,其余或死或移居外地。另外,因郑和曾任南京守备,一生定居南京,部分舰队官兵也随郑和居住南京,并逐渐改姓郑,故在南京牛首山山南村形成了郑村。
孤证不立,明清诸多史料证实《郑和家谱》的“过继说”成立,只是姓名上出现不同。
明朝文献《非幻庵香火圣像记》中记载,执行郑和遗嘱的有“本族户侯郑均曰义”,即郑钧是郑和的继承人。康熙《江宁县志》记载郑和的继嗣者为其兄长之子郑义(即郑钧),2014年出土于南京的“咸阳世家”碑记载郑和之养子为郑义,印证了《非幻庵香火圣像记》的记载。
从考证严谨性来说,《郑和家谱》不如明清史料可靠,但这些史料都指向一点,即郑和过继了本族侄子,这才是郑和后人的来源。
笔者认为,郑和除了过继了大哥马文铭长子,还收养了两名亲侄子,但这两个亲侄子又史书无名,其中一个会不会就是“郑钧”?郑和“小名叫三宝”,说明郑和上面应该还有二个哥哥,这两个亲侄子会不会是二哥家的孩子?
上图:疑似郑和画像
《礼记》有言:“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无论是马恩来还是郑钧,过继给了郑和,法理上就是郑和正牌儿子,经过数百年繁衍,所以如今才会出现千余郑和后人。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类似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刘病已就是过继给了汉昭帝刘弗陵,由此合法登基成为汉宣帝,所以汉宣帝继位之后,根本没办法给祖父戾太子刘据翻案;还有大奸臣秦桧,本身无子,过继了秦桧妻兄王唤之子,所以秦桧才有一子秦熺,如今所谓秦桧后人,其实与秦桧没有血缘关系。
姓郑的字辈有哪些啊
本文2023-10-24 16:03:0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330560.html